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科研究生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从事大地测量、海洋测量、投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动态大地测量与环境变化及灾害监测、空间大地测量理论与技术、精密工程测量与三维工业测量、海洋测量技术、交通导航工程、土木工程测绘、海洋工程测绘、水利工程测绘、矿山工程测绘等。开展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测绘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矛盾,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通过培养,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基于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2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标准,借鉴我国的测绘行业目前正处于升级转型期,各事业单位、国企、民营企业单位都亟需掌握基础理论、能从事高新技术工程的人才。从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两方面入手,设计以下培养模式。
2.1“高校+企业+项目”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与企业联合培养。以校企共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或联合实验室为培养平台,充分利用校企双方在人才、技术、设备和环境方面的资源,优势互补,以企业的生产或科研项目为牵引,通过共同承担科研项目或共同完成生产项目,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工程环境,营造真实的工程氛围,同时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合作双赢。这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能够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中得到利益,尝到甜头,弥补企业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的投入,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2.2“培养+就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兼顾研究生和企业双方利益,保证企业能引进需要的专业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企业双方有合作意向后,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企业投入一定的培养经费,指定专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第二导师,实际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科研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必须到企业任职若干年。这样,如果是在职学员就读新模式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更容易得到企业的支持,有利于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非在职人员也能较好地解决本人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
3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建设
按照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课程设置文件精神,以培养测绘工程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遵循实用性、针对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原则,融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和“CDIO”工程教育理念,参照国家“注册测绘师”任职资格标准,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
3.1课程设置突出职业色彩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因其生源的特殊背景,所应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和专业知识的深度以及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特点,导致了其课程体系构建必须遵循以下规律:课程教学从强调学科内容转变为强调学生的经验和体验;课程体系从单一教材转向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因素的整合;关注学生职业背景及工程体验,在课程教学中加重职业的色彩,强调理论性和职业性的完美统一。
3.2课程体系构建
1)以企业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由于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作为具有显著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所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入手,认真分析行业背景、企业技术现状和人才需求,根据国家及行业发展需求确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职业所需要的“构想—设计—实现—运行”能力为主线,对照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分析与目标设计;提炼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要素,明确理论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安排和学位论文方向等内容,以此构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2)按模块化组织教学内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应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改变以往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的传统,按照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为此,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从行业发展需求出发,在遵循学科和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课程体系。在组织课程体系时,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1)公共必修课模块:主要包含自然辩证法、外业、知识产权课程。与此同时,设置信息检索、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等公共选修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品德、较高的学术基础、较好的职业素养,重在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科学意识和必要的知识修养。2)基础理论模块:主要包括应用数理统计、高等应用测量、现代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工程课程,主要目的是夯实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为专业课学习创造条件。3)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课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适当把“注册测绘师”职业资格认证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归纳、凝练,融合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及相关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若干模块化课程,为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应试打下基础,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的衔接,使学生具备一些岗位需要的专项知识和能力;根据学生可能的就业去向,设置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地理信息工程、遥感信息工程、GNSS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向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4)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模块:这一模块是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环节,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它是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在企业的综合实践,结合自己所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进一步锻炼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职业综合能力。
3.3与职业任职资格对接
形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素质指导与训练研究是新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之一。依据国家“注册测绘师”资格认证标准,以“测绘工程案例”教学及以满足“注册测绘师”任职资格为核心设计课程教学体系,补齐测绘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国家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困难之短板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顺利通过任职资格考试,获得国家承认的任职资格,同时提高他们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
3.4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手段还是课程教学,它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形式。以往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在课程教学方面较为突出,为避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直存在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不能兼顾的矛盾,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构建要以提高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继承测绘工程学院办学传统,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利用合作企业测绘工程项目资源,产学研结合,企业深度参与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实施及管理,构建测绘专项设计实践、工程项目设计实践、工程项目实施实践、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测绘新技术应用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体系,以企业为主导,全面参与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4结束语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地方院校;培养措施
作者简介:崔海亭(1964-),男,河北蠡县人,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彭培英(1966-),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22-02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学校特别是普通院校在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这样就必然导致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出的研究生缺乏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不高,创造能力不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担忧。因此,切实通过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改进研究生课程设置,强化科研训练和实践教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等措施改进和加强研究生教育,促进普通院校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对于本科学生而言,研究生教育仅仅停留在基础课程、专业课知识的巩固、论文的写作方面是不够的,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在完成了本专科教育以后,已具备了进行科研方面和创新能力培养所必备的专业素养。与重点大学相比,普通院校研究生的培养通常更加注重研究生小论文和大论文的完成情况及就业问题,专业知识和前沿科技水平更新速度较慢,特别是学生做大项目和实际课题机会很少,大部分研究生只是在实验室里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比较虚的研究,一些研究生只是简单分析别人已有的成果或者用软件验证已有的结果,因而也造成有水平的学术成果太少,学生创新能力得不到较好的锻炼。[1-5]
一、阻碍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1.研究生课程设置
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大部分都是利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的学习,用剩余一年半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历来是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部分地方院校基础学科授课时数达到45%以上,专业学位课程只占35%~45%,而且大多数专业课程缺乏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环节。
2.研究生导师存在的问题
导师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关键的外部因素,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直接受导师素质的影响。研究生导师只有站在学科的前沿,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才能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研究生。近几年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致使导师队伍严重缺乏。一些普通院校降低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门槛。另外,个别研究生导师的科研项目偏少,科研经费明显不足,导致很多学生并没有直接参加科研课题,只是纸上谈兵,缺少真正进行科研的机会,不能将理论知识和科研实践结合起来。也有个别导师虽然自身学术能力很强,但只顾忙于自己的社会活动和科研课题,对学生的培养缺乏责任心,对所带的学生采取放任的方式。这样必然会造成所培养的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研究生招生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以一定的速度增长。另外,我国研究生招生以考试为主,且只考数学、英语和政治。至于专业课,一些学校考题的重复率很高,并不是考查考生的研究能力。在面试阶段由于时间有限很难判断其研究能力,并且部分院校招生困难,生源不足,报考地方院校的往往是本校中等的学生或本三的学生。还有一些跨专业的考生只匆匆学习了很少两门考研的专业课,基础知识可想而知,根本没有创新的基石。这样的学生,其创新能力可想而知。
4.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的问题
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国外多采用宽进严出,如美国博士生的淘汰率为30%~40%,日本大约为45%,而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和国外研究生教育正好相反,属于“严进宽出”型,研究生学位答辩通过率在95%以上。[6]我国研究生在攻读学位过程中都需经过“开题报告―中期考查―论文答辩”几道关。对于不负责任的导师来讲,这些过程明显存在着“走过场”的问题。真正对论文质量进行公正评价的是盲审制度,但需盲审的研究生所占比例太小。一部分研究生为了应付学校的要求,在写作论文时根据能找到的资料盲目堆砌或四处剽窃别人的研究成果。有的干脆直接移用别人的论文,更有甚者直接高薪聘请“”代劳。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7-9]
二、提高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1.调整和改进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教育应重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发展个性提供足够空间。要鼓励和支持导师与研究生任课教学老师在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基本体现基础课程的前沿性和专业课程的适用性,增设跨学科课程,增加一些专题课程,以利于培养学生的探讨、分析和研究能力。特别是鼓励学生针对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备课、给同学讲一次课,老师给予补充和更正。对部分有特殊才能和专长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可适当改变,实行个性化培养和个性化处理。比如我专业开设了强化传热技术、化工设备流场仿真分析及应用、化工设备有限元分析及应用、化工设备现代设计、流体机械结构创新设计等课程,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2.强化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导师研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为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能力,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和聘任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严格控制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导师必须有一定的科研经费,并要求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课程选择、培养过程等方面要特别重视,激发研究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热情、科研欲望。采取措施激励优秀导师脱颖而出,比如只要获得国家级项目就直接被聘为研究生导师。同时,对研究生导师进行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导师不能再担任研究生导师。
3.改革研究生招生和质量管理方法
(1)改革研究生面试制度,加大研究生面试成绩比例,延长面试时间,以重点选拔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
(2)为保证课程体系的完善和落实,在选用国内优秀教材的同时还要引进部分国外原版的优秀教材,对于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定期举办学术报告讲座。在研究生课题进行过程中,研究生要定期向课题组汇报研究进展,所有研究生要参加并且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获取他人工作的指导。
(4)为了保证评阅的公正性,所有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均采用盲审评阅。
4.建设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和实践平台
为不断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人才素质提高的要求,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变封闭式培养为产学研联培养模式,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话动,我专业和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河北博宇节能设备有限公司、石家庄东方石油化工机械厂等企业签订了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和实践平台,为我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中试研究、技术服务等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研究生要积极参与指导教师和学校的科研课题,成为导师的助手和研究合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让研究生负责整个课题或子课题的实施,以便更好地激发科研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生论文结合这些企业的实际问题进行阐述,提高了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是研究生参加科研实践锻炼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为研究生建立了创新平台,营造了创新氛围,逐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5.营造培养创新能力的氛围
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离不开必要的外部条件和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研究生多参加学术交流,建立研究生信息和学术交流论坛,举办各种形式的论坛、校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设置优秀研究生论文奖、优秀学位论文奖等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拓创新的课外科技活动,资助优秀硕士生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研究生在参加上述活动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将所学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这必然会使得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语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影响到研究生以后的工作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高校研究生培养如何改革创新以适应现代化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紧迫而重大的研究课题。各地应当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究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采取多种措施在各个方面促使地方院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海亭,郭彦书.强化工程实际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13-15.
[2]彭培英,崔海亭,韦玉堂.以科研促教学 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14-16.
[3]夏登峰,江宁,刘宏建.浅谈研究生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1,(5):146-147.
[4]钱存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04,(1):51-53.
[5]郑冬梅,王悦.构建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46-148.
[6]李孝红,崔文国,翁杰,等.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改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11(4):76-79.
[7]李福华.实行开放式研究性教学,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8-20.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水平大学参与科技创新的宝贵资源。本文阐述了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从导师、研究生本身及培养制度三个方面出发,介绍了当前研究生培养中它们起到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科研能力 提高
一、什么是研究生科研能力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即研究生在各科学领域进行旨在探索真理的普遍理智创造活动所需要的能力。简言之,指研究生顺利完成科研活动任务所需的能力。科研能力是一种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主要应包括如下基本要素:
1.科研创新能力。即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和发明新事物的能力,是科研能力的核心部分。
2.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发现往往从问题开始,问题始终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落脚点,因而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必备的一项基本科研能力。
3.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科学研究是继承和创新的结合,是系统地搜集和评价信息的探索过程。科学研究的结果必须建立在搜集资料并对之进行有效处理的基础上。
4.逻辑思维能力。即人们根据一定的先知条件,通过自己拥有的知识、思维进行判定、推断,对事物得出自己结论的能力。
5.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系统的思想和理论成果必须借助语言去准确地表述,广泛的学术交流也是通过语言表达实现的。
6.动手操作能力。即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导师在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中的作用及问题
1.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导。专业知识的学习是研究生开始阶段的必经过程,但基础知识也相当的繁多,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这些都需要导师的指导。有人认为学生创造和开拓能力的培养,是隐含在教材和教学过程中的,只能通过教师的启发、示范和学生经过实例反复实践才有可能达到。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大量扩招,在“教”的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研究生教学方式向本科生教学方式回归、讨论式教学带有一定的虚假性、教学内容选择彰显一定的随意性、学习评价彰显一定的随意性、学习评价不合理。现行研究生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自设教学“圈子”和教学内容滞后等。由于少数导师往往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别人的研究少有关注,这就无法及时和全面地了解学术发展动态,影响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学术视野的拓宽。
2.走向学科前沿的引导。导师对于某一领域的了解和研究不是学生通过阅读论文可以相比的,对于研究某一领域的方法、操作都是学生要学习的目标。作为一个合格的导师,对于学生初入研究的带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初次接触研究领域,导师的带领可以避免很多弯路,细到数据库的使用,专业论文的查询办法,大到研究这一领域的目的、方法和方向。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导师比较忙,由于接到的项目比较多,分配给学生们大量技术含量低的重复性工作,学生真正用于学科前沿的时间变少,没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很难对前沿问题做出突破。
三、研究生自身应做好的几点
1.拥有发现问题的能力。作为研究生,对学科领域的触角要敏锐,能够及时把握住最新动向,善于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保证自己做的研究是有用的、及时的。这就要求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全面的,能够很好的把握学科前沿,而且对日常生活是热爱的,不是闭门造车。英国学者波普尔认为,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首先要关注的;解决问题则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逻辑终点之一。发现问题主要从科学理论和科学试验之间的矛盾中;从社会需要中;从交叉学科的界面中。
2.夯实专业外语基础。为了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迎接新世纪、新机遇的挑战,需要培养具有系统、规范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高级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英语不再仅是学校课堂的一个专业,一门学问,而是研究生应该熟练掌握的、获取最新学术信息和进行广泛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是研究生熟练查阅、阅读英语文献及英文原版书籍的前提。研究生应该具有用英语按照国际学术规范撰写学术论文和在因特网上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研究生英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水平已经成为满足社会、科技、经济以及对外交流日益增长需求的一项基本技能。要帮助研究生学好英语,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研究生在大量的专业信息的刺激下,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了解当前学术界前沿的热点和难点。定期组织具有专业特色的英语研讨会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
3.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的培养。第一,系统地查阅和处理文献的方法。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检索工具,根据不同搜索工具服务对象及特点,通过分类号、
关键词 、作者姓名等各种检索途径获取有价值的内容。第二,对所检索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就研究和讨论的某方面问题,经自己的消化吸收、分析判断、归纳综合,整理出阅读报告或文献综述。
4.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一,在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出研究选题时,通过比较、分析前人或他人的研究与自己研究的异同点,从而提出有所超越的创新性选题;在资料处理中,运用集中法,通过汇总资料,从中发现新问题、新关系或新规律;在解决问题、提出方案时,通过扩散发现法,通过发散思维去诱发新设想、新方案。第二,学习基本的理论研究方法,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方法,得出新观点、新方法,从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第三,通过对特定案例进行学习、分析,更好地掌握案例中所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或者从中得到某种启示,从而使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改进和提高。
四、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建设
第一,完善招生制度。在研究生的遴选方式上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严进严出制度。第二,实行弹性学制,推行硕博连读选拔机制,打通硕士、博士两个培养阶段,统筹安排课程,让有学术潜力的研究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学术研究与学位论文的写作。资助研究生参加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提供时间保障。第三,实行学分制,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提供知识保障。第四,改革研究生科研激励机制,扩大学业奖学金的比例与数额,设立科研奖学金,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资助学生开展自主创新课题研究,奖励创新性成果与优秀学位论文。第五,严格学位论文考核机制。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它体现着作者是否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学校建立了严格的研究生论文质量控制制度,如开题制度、盲评制度、预答辩制度、正式答辩制度以及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规定等,这些论文考核机制为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一个复杂过程,是多方面环境因素的有效耦合,它需要多种因素长期不懈地密切配合、紧密协作,从研究生本人、导师队伍、外部环境、培养模式等各个环节进行创新和改进,不仅注意培养制度的科学性,还要注意培养工作的持久性。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更新培养思路,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推行适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施伟锋.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良好切入点[J].高教论坛,2010(9):99-101
名为“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反剽窃软件已在云大试用
检测1分钟便知作者是否抄袭;不能通过检测的论文不予送审和答辩
有学生为了应对“测谎”导致网上“论文反抄袭软件”销售生意很火爆
一套被学生称为“测谎仪”的学术系统,在国内不少高校推广。云南大学两年前已在部分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的论文中试用,若论文不能通过检测,则不予送审和答辩。该校研究生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测谎仪”并非万能,只是一个参考,帮助学生端正学术态度,提高学术道德。
看操作
1分钟可知论文是否抄袭
这套名为“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反剽窃软件,是由清华大学研发的检测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的在线检测系统,可用于抄袭、伪造、一稿多投等多种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
2009年起,教育部要求高校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负责。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引进这种系统用于检测论文质量。记者从省学位办了解到,目前,我省主要有云南大学在试用,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主要采取上网检索的办法,来监控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文字复制比。
云南大学研究生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检测方法很简单:只要将论文上传到检测系统,一般只需1分钟即可看到该论文的复制比有多少、哪些内容是引用他人的。
看作用
试行两年“效果很好”
事实上,该检测系统在云大已经试用两年。根据云大研究生部的规定,所有申请答辩的博士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以及接受抽查的部分硕士生,他们的学位论文都必须接受检测,否则不予送审。抽查和检测时间在答辩资格审查完毕,学位论文送审之前。也就是说,所有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是抽查对象。
今年云大博士、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将从5月11日开始,目前已经陆续开始进行学位和评阅。其中,抽查送审的硕士论文名单都是随机抽出,比例约占全部研究生毕业生的10%。不过,部分学院则覆盖了全部研究生毕业生。
这种检测系统究竟有多大用处?据该负责人介绍,从前两年的经验来看,“效果很好”,有些毕业生的论文相似度较高,研究生部就会联系导师和学生,进行再修改。对于一些相似度非常高(超过50%)的毕业生,研究生部则会直接跟导师联系,建议推迟半年进行论文答辩,并重新进行写作论文或做重大修改。
看处理
雷同处超3成或推迟答辩
根据云大研究生部制定的《关于试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的通知》,全文文字复制比在30%以内者,提交论文安排送审;全文文字复制比在30%~50%间者,结合检测报告内容,由导师负责审查并认定学位论文内容中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根据认定结果,导师可作出修改后送审或推迟答辩的具体处理意见。
全文文字复制比超过50%者,则由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类型与性质进行认定,根据认定结果作出修改后送审、推迟答辩、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等具体处理意见。
“以前有省外高校的学生出现论文抄袭现象,即使是学生毕业几年后一旦查实,也会被学位授予单位取消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学生看法
引用也能提高思维能力
云大应届硕士毕业生小李学的是工科专业,基于专业的特殊性,他的学位论文整整写了4.7万字,其中包含大量的实验数据。“我没抄袭,全部是平时大量实验积累的数据和结论,即使放到系统里面去检测,我也不怕,因为都是原创。”相比之下,社会科学类研究生的论文“引用”的比例高过自然科学类,因为文字阐述内容较多。如果确实有抄袭痕迹,在网络上检索一般都能发现。“现在许多毕业论文或多或少都有引用内容,不过,如果能在引用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也能起到提升能力的效果。”
语言学在读硕士小黄说:“因为知识水平的有限,在论文写作中肯定要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这个过程也能提高思维能力。”
知名学者、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论文是否有抄袭与论文是否有价值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很多论文都是引用了前人的研究,但最终也能够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
学生应对
反抄袭软件网上热销
怎样应对“测谎仪”的检测?少数学生设法为论文改头换面。此外,为求心里踏实,一些学生在提交论文前会自行上网检索一遍,如果遇到相似度较高的段落,则会自行修改一番,以防被认定为抄袭。
据了解,网络上也有大批销售“论文反抄袭软件”的商家,专门为学生提供检测论文是否过关的服务。记者在某购物网上输入“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立即跳出许多销售此类软件的网店,售价基本在150元至200元之间。
记者点击其中一件查看,一份价值160元的检测软件,在短短30天内已售出966件。店主承诺:该版本与各高校使用系统完全相同,为学生论文顺利通过提供专门的检测服务,还免费赠送价值百元的修改技巧一份,帮助学生如何快速修改并通过检测抄袭系统。
教师观点
“测谎仪”正面意义很大
云南大学新闻系主任单晓红教授说:“以前论文抄袭得厉害的学生,答辩没通过。最后发现,导师也没有好好指导。”单晓红表示,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偷懒、不认真,想让论文在一两个星期内搞定,其次是指导老师的失职。网上提供的“反论文抄袭检测”服务,顶多就是帮学生减少抄袭比例,让学生本人先去作修改、去挽救。实际上,最多就是句子检测方面的利用而已。在论文逻辑方面是没有威慑力的,“都快交论文答辩了,如果论文逻辑结构也是抄袭或者混乱,想改也为之晚矣”。
单晓红认为,“测谎仪”也在提醒学生不准抄袭。如果学生的意识能得到很大提高,正面意义还是非常大的。“目前的操作是,老师负责定稿,然后交到学校研究生部反抄袭软件处抽检。研究生部再将检测结果反馈给学院、学生一个结果。不合格的将不允许参加答辩。”
新闻延伸
今后或用于本科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improving the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graduate students, explores to establish a graduate student course system which can mo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constructs the teaching mode dominated by inquiry-based learning and combining project learning and study, aiming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with project driven method.
关键词:项目驱动;研究生培养;教学改革
Key words: project driven;graduate education;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170-02
0 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主要方式,为各行业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尽管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可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与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还存在较大差距[1,2]。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经验,以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加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研究内容。
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创新就是应用知识创造新知识”[3]。因此,研究生的创能力培养,不仅需要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还包括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的充分应用和实践,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新知识。传统的研究生教学,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在现阶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国家对研究生的要求[4]。因此,为加强研究生教育,同时为适应国家对创新体系的要求,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不断完善相应的研究生培养方式。
1 构建“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方式
研究生的培养有别于本科生的培养方式,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因此在培养方式上应该强调注重基础知识与系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并且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培养研究生的科技素养,同时有目的地引入学科前沿问题,提高创新能力。为此,结合高校具备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特点,构建“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即“项目+专题”的第二课堂贯穿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工程训练”的第一课堂的培养方式,以项目和专题作为教学和科研的联系。在第一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第二课堂的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新入学的研究生参加导师的项目和高年级研究生的科研立项,并定期听取专题,通过查找相关参考资料并带着问题进入理论课程的学习,解决了学生无从下手的弊病,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四位一体”的研究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2 具有能动性的课程体系设置
就目前来说,研究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实验教学和学位论文研究等三个环节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无论课程教学、论文工作、实践环节都应该强调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教学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环节,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储备的过程,可以为研究生下一阶段的学位论文打下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提供长久的学术支撑力。课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能力结构的培养以及素质结构的提高,对研究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研方法的训练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因此,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
由于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以项目和专题为线索贯穿在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在此基础上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具备此特点。研究生的教学应在宽厚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增强适应性,将学术前沿、先进的科技成果添加到课程里,同时应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仅体现在学科建设上,还应真正使学生学习自由得到体现,包括选修课程的自由、图书资源、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使用的自由等。根据培养方案开设相应的创新课程、研究方法论等课程,这类课程不仅符合研究生对创新理论的需求,也符合研究生的心理需求。总之,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坚持“重视基础、突出现代、反映前沿、交叉综合”的原则。
3 构建项目驱动下的教学研究模式
除了建立具有能动性的课程体系外,还要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以项目和专题为主的第二课堂是贯穿于第一课堂的教学中的。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的主要实施是建立在项目驱动的基础上,为此我们构建了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实施方式的教学研究模式,并在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基于研究生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积极学习的愿望和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能够开展一定的创新工作,在教学阶段,教师有意识的设计课堂教学,使研究生主动提出、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借鉴西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优良模式,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让研究生多多参加导师的研究工作。这种方式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而且还能充分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除此之外,导师在这种教学与研究的互动下,也能激发科研的灵感,有助于更好的培养人才。在这种目的下,同时为加强工科研究生工程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训练,以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组织项目驱动教学,如图2所示。
3.1 项目驱动教学教学模式
首先导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组,课前根据教学情境设计下发任务书和相关学习参考资料,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基础知识。进入情境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完成任务。导师通过启发、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思考。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单元测试,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同时,通过项目验收等形式,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考核。由于研究生的年级不同,可以将学生分成梯队,以项目和课题为依托,学生定时进行课题汇报,项目组成员共同进行分析研究,共同进步。
3.2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社会责任
不同于本科生的教育培养模式,由于每位导师带的研究生数量较少,在这种项目驱动模式下的研究生与导师之间能够尽可能的直接对话。这种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直接沟通交流是不能用课堂教育来取代的。这种模式下的沟通交流,导师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与学生之间的实现了双向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在项目驱动模式下的教学研究能够利用实际的项目充分锻炼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由于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当项目完成时,给予学生很大的自信心的提升。同时,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不仅实现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的培养。由于在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研究生不仅要完成知识和能力部分的工作,同时还需要与导师、与项目负责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对其所完成的项目部分负责,因此,这种方式考察了研究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锻炼了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对所完成工作的责任心。
因此,这种模式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可以得到较为良好的效果。同时,为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相关的工作和科研提供了大量的经验。通过对本学科30本科生(预备考研的学生)进行调研,90%的学生希望参与项目驱动模式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说明学生对此方式具有极大的兴趣。对本学科在读15名研究生(参加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学生)调研显示,项目驱动下的研究生动手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锻炼。对比未实施项目驱动时的研究生教学模式,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实际项目2013级为12人,2014级为15人,2012级未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时参加实际项目的研究生仅为2人;2013级研究生数量为8篇,2014级研究生为14篇,并且有EI检索2篇,2012级研究生论文数量为2篇;同时,2015年研究生申请专利数量为3,未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时无申请专利。上述数据表明,参加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等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4 结论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者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本文针对研究生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研究模式进行分析,基于项目驱动的培养方式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建立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实现方式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确保和提高了应用型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出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生。这种探索对于确立研究生的社会生存和竞争能力,后续的科研能力优势,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经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也将继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吉洪.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我国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47-451.
[2]李小昱,王为,张衍林,张终.从中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思考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7(1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