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铁路实习报告

铁路实习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铁路实习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铁路实习报告

铁路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

实习地点:新开铺附近的铁路

实习目的:1、了解铁道工程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其设计、施工过程

2、通过实际观察加深对铁道工程的理解

实习体会:

通过这次认识实习,我获益非浅。这些设计和建筑不但给了我们视觉上的冲击,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这种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创新的精神。所以,现在我们更加认清目前的形势,首先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学好我们的专业知识,要用全局的思想去看待和处理问题,将来我们就业或者设计这样的作品时才会做到有的放矢。

实习内容:作为新生的我们,必须要对我们所学习的专业有个感性的认识,因此,学校给我们大一新生安排了为期十天的土木工程认识实习。为期两天的铁道工程认识实习现在已结束了,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土木工程中的铁道工程这个专业。下面就是我记录的实习情况,以及一些在实习过程中或之后的感悟与思考。

接着,老师给我们讲述有关铁道工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在讲铁道工程之前,老师先简单地讲了一下现代交通运输的分类和各种交通运输的特点。现代交通运输分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五类。现在,我只简略介绍一下铁路运输的特点:载运量大、运费较低、行驶速度较高 、连续性强、一般不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适合于中长途客货运输。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大众化交通工具。铁路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铁路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着更加有效的促进作用。之后,老师重点讲述铁道工程,铁道工程分九个方面叙述:

1. 铁路的由来与发展

铁路的发展趋势: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

2. 铁路选线设计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

1)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设计线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村镇、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线路平面、立面),并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营支出。

3)与其他个体工程专业共同研究,布置线路上各种建筑物,如车站或交叉、桥梁、隧道、涵洞、路基、挡墙等,并确定其类型或大小,使其总体上互相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为进一步单项设计提供依据。

铁路线路的概念与等级:(一)线路基本概念: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二)铁路等级,如下图:

3.铁道工程建筑物

铁道工程建筑物:包括路基、轨道、桥梁、隧道以及车站与其他各种附属设备等。1)轨道:轨道的作用:引导列车运行,直接承受来自列车的荷载,并将其分布传至路基或桥隧结构物。轨道的组成:一般由钢轨、轨枕、联接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等组成。

2)钢轨:钢轨的作用:直接和车轮接触,并提供运行阻力最小的接触面,引导列车按规定的方向运行。钢轨的型号:根据每米钢轨的质量分为75、60、50和43。轨钢轨的标志:在每根钢轨的轨腰轧制有生产厂标志、钢轨型号、制造年月等。

3)联接零件-接头连接零件:接头连接零件:联接两根钢轨端部。功能:接头联接零件使车轮能顺利滚过钢轨接头,并保持前后两根钢轨协调工作。

铁路实习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填方;路堤;碾压法;路基沉降;质量控制;挡土墙

中图分类号:TQ639.2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铁路路基施工中,存在着很多因为地质条件差异的施工方法,这主要是受施工地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限制决定的。为了保证铁路路基的稳固性和运行质量,探索一条在特殊地质条件下适应不同地质条件的施工选择方案,是铁路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首要任务。结合不同地区地质条件和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控制措施的实施,保证铁路路基的沉降符合施工标准,并充分考虑给排水辅助工程项目的施工。

二 沙漠地区铁路高填方路堤地质概况分析与施工工艺选择

铁路路基施工项目中,沙漠地区由于人烟稀少、筑路材料缺乏,地基土质松软等特点,采用就地取材的粉细砂饱水碾压法施工技术无疑是一项最佳选择。沙漠地区的石料少,建路基所需的土、砂石料、水泥、钢材等主材运输不便,而粉细砂作为路基填料,通过合理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经过碾压、养护等措施,粉细砂饱水碾压法施工的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沉降量、沉降速度和水稳定性都能很好的达到施工要求[1]。但是考虑到粉细砂的松散型、抗剪力差等特点,以及沙漠地区的特殊气候、地质条件,在饱水碾压法施工过程中,关键要做好含水量和压密实性的控制措施。这项施工技术虽然在适应沙漠地区铁路高填方路堤施工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具体施工中的施工工艺控制措施还不是很规范,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探索和进一步提高。

三 沙漠地区铁路高填方路堤粉细砂饱水碾压法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最大干密度试验

施工前的干密度试验是为了保证施工时的饱水含量与分层碾压的工艺合理,衡量粉细沙在天然含水量状态下机械、分层碾压的压实情况。试验过程通过采集粉细砂样品-固定套筒-填料-加水-振动-称重-计算,确定最大干密度和碾压分层厚度及碾压次数。

2.地基处理

在沙质土层施工时地基的基桩采用振冲挤密成桩,利用排水成桩原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是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

3.路堤粉细砂饱水碾压法施工

路堤施工时首先进行路基填筑试验,根据土质情况进行取样-清表-填料-整平-洒水-碾压-检测,保证路基达到规定的标准,碾压走形路线图如下图3-1:

图3-1压路机碾压走行路图[2]

碾压施工使用的粉细砂要求砂质纯净,中密为主,潮湿-饱和,Ⅰ级松土,σ0=120~150kPa。根据粉细砂的颗粒细度来确定粉细砂路基填筑压实质量的压实标准,如下表3-1:

表3-1 粉细砂路基填筑层压实标准

饱水碾压该法施工中要保证水源充足,摊铺整平好的路基分段设围堰时,围堰长度不<10米,宽度不<5m,高度>30cm,围堰设好后连续放水,保证沙基路面水头高度>20cm,在碾压时结合振动碾压,不少于5次,从路基两侧边缘向路基中间碾压,路基路肩部分采用斜向进退碾压法。碾压完成一层后,要立即进行不少于7d养生。养生期采用塑料薄膜满盖洒水养生,注意要始终保持表面湿润,养生期满再进行下一层碾压施工。碾压结束后待余水渗完进行压实度检测,如不合格要进行重新饱水压实。

5.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沉降分析

沙土类路基施工对于路基沉降观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质量保证措施,其目的是推算路基工后沉降并指导路基施工填筑速率,以测定路基沉降值作为验交时控制工后沉降量的依据。一般施工要求工后沉降应满足以下要求:Ⅰ级铁路不应大于20cm,路桥过渡段不应大于10cm,沉降速率均不应大于5cm/年。沉降观测桩埋设如下图3-2,沉降变形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见表3-2:

图3-2沉降观测桩埋设大样图

表3-2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3]

6.碾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粉细砂的特点是含水量介于潮湿-饱和状态之间,在压实过程中水分通过毛细管作用进入颗粒之间形成粘结力,在碾压过后要根据沙漠气候特点及时进行封闭施工;沙土摊平施工时,控制每层厚度不超过40cm;对于沙基路基施工来说,由于路基松软,承载力低,要注意路基挖填,保证路基足够的沉降时间;并设路基防护坡保护路基,减少风沙侵蚀;坡面防护必须随挖随防护,防止沙层水分损失后滑塌。碾压时要采取:先轻压、静压-再重压、振压-后静压整形的步骤,摊铺后,立即用振动压路机初压,然后用振动压路机复压,最后静压收光[3];为防止高温季节失水过快,要及时进行洒水补水。路基施工质量标准如下表3-3、路基压实标准如下表3-4:

表3-3路基外形尺寸施工标准

四 结语

沙漠地区的铁路高填方路堤粉细砂饱水碾压法施工,是在沙漠地区环境下行之有效一项施工方法,解决了施工建材的取用、运输困难,能够形成快速施工,再经过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采取必要的检验把关,能够保证沙漠地区铁路路基施工质量,具有施工成本低的特点,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合亮,铁路高填方路堤加筋土路肩挡土墙施工方法,西铁科技,2006.5

铁路实习报告范文第3篇

一.实习目的。

1.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判断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2.通过亲身观看和参与现场施工工作,初步了解和认识中深孔台阶爆破技术在矿山开采中的重要作用。

3.初步掌握爆破施工的基本工作环节,了解非电导爆管起爆网路的网路设计和连接。

4.通过学习,了解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况,认识矿山作业中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运输设备、钻孔设备、电力设备等)。

5.能够熟悉乳化炸药的基本工艺流程。

6.通过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德,为胜任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本次实习的单位及单位概况。

铁路实习报告范文第4篇

第一章:绪言

(1)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

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华县刘家河村南,县城东约五公里处, 山门距陇海铁路华县火车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仅2.2公里,均有等级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势东连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少华山上现有齐云洞、观音洞、希夷崖等景点。

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少华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少华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2)实习任务

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习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少华山地貌及地理现象:河流山体特征。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3)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实习区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特点。

(4)实习工具:

铁锤、地质罗盘、放大镜。

(5)实习要求shixi.exam8/

认真观察地理现象,实习期间大胆细心。合理使用测量仪器,要有科学严谨的实习精神。野外注意安全,进入山区注意防火事宜。

(6)实习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境内少华山,

第二章:岩石。

铁路实习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实践;跨项目实践;跨课程实践;毕业顶岗实践

[DOI]10.13939/ki.zgsc.2016.41.158

1 前 言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建设对学生零距离对接就业岗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设方案和专业实践教学中,突出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的办学方针,以“校企合作互联互通”为切入点,按照企业用人需求,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岗位群任职要求为方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行业技术标准进行岗位技能分析,将知识点与技能结合形成教学单元,根据单元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探讨“模块化”“订单式”“双证融通,校企合作互联互通”人才培养模式,把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成为辐射河南、影响全国的骨干专业。[1]

2 推行“校企合作互联互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2.1 专业定位

本专业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全面发展,具备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法律知识,掌握行车组织、货运组织、客运组织等专业知识,具备铁道交通运营管理车务岗位、货运岗位、客运岗位等业务技能,从事铁路运输前沿货运管理、行车指挥、调车工作、客运组织等业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培养定位见表1。

2.2 “订单培养”“厂中校、校中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

突出“顺应行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岗位群的职业任职要求确定知识点对应下教学模块;结合与郑州铁路局、南昌铁路局、兰州铁路局、广铁集团、武汉铁路局、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培养“订单班”学员的经验,按照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块编制专业教学计划,在教学组织中体现“厂中校和校中厂”的特点,见下图。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

2.3 人才培养策略

本专业所涉及的行车、货运、客运三大工种对应的三个岗位群,各岗位群内部岗位之间由低到高呈递进关系,岗位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由不同岗位所需要的不同能力形成的,能力与岗位的递进关系成正相关联系。针对该专业对应的岗位群能级关系的需求特点,在本专业推行“厂中校、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满足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各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人才培养分3个阶段,分别在3个学年的6个学期中完成,如表2所示。

第一阶段为职业基本能力培养,在第一学年的2个学期中按照通用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要求来完成。第1学期组织军训及通用基础知识课程;组织学生参加行业认识实习,建立对铁路的感性认识;第2学期按照“厂中校”“校中厂”的模式开设铁路信号与通信等专业基础课,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掌握行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校内外进行专业实习实训,实习校企互联互通(教师现场教学互通互联,学生利用4G移动网络实验室直播观看现场教学内容;师资互通,聘请企业导师为学生授课;教师受聘为企业导师,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强化职业基本技能。

第二阶段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在第3学期至第5学期完成。主要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并组织与其学习内容相衔接的校内外专业实习实训,强化职业核心技能,并得到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与人相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经过培养学生达到中级货运员、初级客运员职业技能水平。

第三阶段为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培养,在第6学期完成。学生到合作企业或“订单”培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针对企业培养方向和目标,强化专业技能,提高在工作岗位的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实习结束对成绩达到合格以上的学生发放“工作经历证书”。

2.4 实施措施

(1)人才需求调研。根据铁路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情况,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

(2)确定铁路高技能运营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确定构成各岗位能力的要素,形成递进式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分阶段、分层次逐步递进。

(3)形成“厂中校”“校中厂”、校企互联互通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策略如表2。

3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3.1 搜集大量各岗位作业标准和作业流程

课题组成员在调研过程中搜集了接发列车作业标准8份;大量的行车岗位、货运岗位、客运岗位、调车岗位作业标准和作业流程。

3.2 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校企互联互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各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完成了“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行车组织”、“铁路客运组织”三门教学资源共享课,编写完成了《铁路客运组织》《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两本具有行业特色的教材。

3.3 基于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开发

成立由专业带头人、企业实践专家、骨干教师、专业建设专家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对实训教学体系进行了课程设计,开发过程如表3所示。

3.4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架构由四个层次组成,分别是项目实践、跨项目实践、跨课程实践、毕业顶岗实践。按照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方向打造实践教学体系,如表4所示。学生在进行实践学习中同时考取职业资格证。

3.5 以职业能力为目标,重组课程内容

以铁路车务、货运、客运各岗位工作过程为核心,重组、整合课程内容(表5)。根据工作岗位与职业资格标准以及每项技能所需掌握的知识点与基本素质,确定课程内容,并按每项技能的工作过程设置技能实训环节。将专业基本素质、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需求的技能融入课程。

3.6 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和完善了顶岗实习管理机构。顶岗实习由学院和校外实习单位共同管理。学院分三级对顶岗实习进行管理。教务处负责制定顶岗实习有关管理制度和顶岗实习的教学文件,负责对各系顶岗实习教学检查评估,提出顶岗实习经费预算建议。院系和教研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2)建立了《顶岗实习工伤保险制度》《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毕业实习管理办法》。

(3)设计一整套适用于顶岗实习管理的教学文件。包括学生顶岗实习协议、实践教学实习报告、实习计划、实习指导书、整套的接发列车实训指导书。

3.7 职业技能鉴定

推行“双证书”制度,为学生提供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三年来,参加鉴定的学生有2891人,通过人数2637人,获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比例超过95%。

通过4年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学生在岗位就业和无缝对接上岗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充分说明此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预期目标。当然也会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实践教学改革中将加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