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1篇

【 关键词 】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

引 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阶段,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用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建筑业必须重新自我审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白林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通过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努力,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建筑领域也不能例外”。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构成危害,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源的稀缺性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有限的自然资源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需求,人类与自然的平衡状态将不断被打破,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加大。可持续发展要求兼顾各方的利益,既使当代经济得到发展,又不危害子孙后展的权利。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的原则。

1. 我国建筑业的现状

建筑业是指专门从事工程勘察设计、设备安装、土木工程和房屋建设工作的生产部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固定资产行业的投资规模也不断增大,各行各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产业规模达到了历史高点。据统计,截止2012年,我国具有国家一般承包和施工的专业企业资格的建筑企业完成生产总值达95206亿元人民币,实现26451亿元的增值,在国家研究和设计企业的经营收入为9547亿元,全国监控类企业项目营业实现1196亿元的利润。国家“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全国勘察工程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国民收入工程监理经营企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跟别为26.5%和33.7%。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2012年实现92.2亿美元的营业额,新签合同额、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达到1344亿美元。

我国建筑业发展虽已取得显著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有碍发展的问题: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改变,行业发展过多依赖外部投入,行业总体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专业复合型人才紧缺,技术创新能力滞后,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生产集约化、信息化和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较低,物质消耗水平高,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国际竞争力较弱等。这些问题呼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是我国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部门,其上下游产业关联度大,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重大关系。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指在满足当前发展需求的同时,不损害社会的可持续性,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发展道路。

对企业自身来说,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节约资源,节省成本,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坚持企业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企业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同时还能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有利于精简企业内部结构,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有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对社会来说,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导着其他企业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同时,建筑行业坚持可持续发展,能够减少对环境污染和对施工现场周边人群的影响。当然,建筑行业坚持可持续发展,也会得到强大的舆论支持,这对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是很有帮助的。

对环境来说,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对环境的一种保护,对环境担负其该有的社会责任。我们知道,建筑行业,免不了砍伐树木、开垦土地,在建筑中又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建筑行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力求把这些污染降到最低,运用其先进技术及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环境和谐相处。

3. 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可持续建筑设计及技术、可持续施工和可持续管理等三个方面着手。可持续建筑设计和技术就是要求在规划设计阶段采用环保的材料和先进的技术,使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在建筑在拆除阶段,所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能够得到再利用或资源化处理。要求进行生态建筑规划设计,推广环保、节能建筑新材料以及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施工阶段是项目工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可持续性起决定作用,也是促进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可持续的施工要求积极采用新材料,减少建筑垃圾;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文化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另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也能提高工作的效率,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

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完善该行业的法律法规、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信息化战略,这需要加强该行业的政府监督、加快行业的自律与诚信建设。

4. 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筑行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促进整个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光忱,我国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J] .建筑经济.2013(1).

[2] 顾勇新,王形,应群勇.中国建筑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热点扫描.2013(1).

[3] 严琳,循环经济理念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 .科技向导.2011(35).

[4] 李慧,基于多技术的我国建筑业发展评价研究:[硕士论文].辽宁:东北林业大学.2012.

[5] 蒋传辉,工程造价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措施的探讨[J].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发展研究.2007(6).

[6] 周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博士论文].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9.

[7] 黄丽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循环经济思考[J].河南建材.2011(1).

[8] 王玉振,建筑行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框架. [J] .中国环境管理.

[9] 逯瑞林,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初探[J] .市场研究.

[10] 杨芳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硕士论文].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09.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可持续发展

环境工程的学科起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最开始的阶段,是以防止一系列的局部污染以及末端的有效治理作为其最主要的作用,也是其最为明显的特征。而现今,随着各种各样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影响的范围不断地扩大,人们也越发地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就使环境工程的领域得以进一步地发展。在上个世纪的末期,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出现了整体化以及高度分化的趋势,随着环境保护的问题越发的严重,还进一步地呈现出了生态化的发展趋势。

1.我国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内容

1.1我国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发展经历了较长时期,这种思想是人类发展道路上必要的产物,也是人类进一步与环境建立起关系的有效展现我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相继在21 世纪提出相应的行为纲领以及基本议程,使得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更好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发展之所以在21 世纪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了各个层次人民的共识与认可,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促进我国能够积极投身于对自身的研究,从而逐步产生了新的发展观念,即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

1.2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定义及内容

环境可持续发展包含众多方面,比如说科技、社会以及政治等等,所在领域的不同,导致研究者的思考角度有所差异,自然而然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也有所出入。在以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会议中,其中指出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既能满足当代社会会人们的基本需求,又可以确保不危害到后代人的发展,防止人类能力提升所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持续性发展理论。

2影响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2.1人口问题

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快速前进的重要问题,在人口数量方面,我国日前已经拥有超过十三亿的人口数量,每年的人口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相关权威统计,到达本川:纪中叶时期,我国人口将超过十五亿,这也就意味着人均资源占有量将减少尽四分之一,这是人口第一大问题,第二大问题是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据计算,大约到一零三零年,我国老年人会超过三亿大关,赡养老年人将成为社会一大难题。

2.2投入较大、效率较低

虽然我国从改革初期至今,在环境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目前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提高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即使这样,也不能十分肯定的说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已经可以处理较大波动以及通货膨胀等问题,许多企业在环境项目投资、地点扩大环节上还较为盲目,违纪违法的现象层次不穷。第二个方面是效益,虽然中国环境的发展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其中依然存在部分问题,部分环境工程的施工单位由于施工现象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增加等问题施工效率较低,同时单位产值所需要的劳动力、原材料以及资金投入都比其他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高出许多。

2.3环境与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对社会环境发展的影响,从大气被污染方面而言,全国共六百多城市进行调查,只有不超过百分之一的地区处于国家一级标准的范围内,即一氧化硫、酸雨程度都大幅度超出国家标准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加大了大气中氮氧化合物所占的比例从水资源污染方面而言,全国七大水系超过一半的河流出现不同层次的污染资源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暖乏,首先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导致人均占有量较低其次,资源分配的空间十分不均匀,南方耕地占有量为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淡水含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北方资源所占比例较为偏少。

3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3.1环境型增长主导因素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在我国环境增长的过程中,科技、劳动以及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提升以上三种主要因素所拥有的结构比例资源积累日前已经在我国环境形势中发挥了第一推动力的效果,通过不断地积累,可以帮助可持续性发展放缓自身的劳动效益劳动力在中国环境发展道路上一直是热议的话题,作为人口大国,虽然劳动力的促进效果不够明显,但是它正以第一产业的身份为第一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是优化发展构架的主要因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环境型增长主导因素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发挥其最大作用

3.2科技创新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我国在以往三十年的发展道路上,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科技的发展却出现了较为显著的下降,科技创新效率也在逐年下滑,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科技发展的速度不足以跟进环境增长的速度科技创新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根据目前我国环境发展实际情况以及未来趋势,开展的具有选择性创新的主导策略理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应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转型环境体制将得会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科技创新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还应该根据企业的规模情况、规范程度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投入和研发

4我国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能源方面的必要联系

4.1我国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的必要联系

环境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否存在环境质量与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倒U联系第一,其他必要的环境发展变量因素,比如说:人口密集程度、收入支出分配情况以及国际化交易等等为了解决环境质量与其他必要因素所产生的内生问题,可以通过两种力法首先,采用回归向量模型,通过分析环境可持续发展各个变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得出有效的长期动态作用特征图其次,构建基于环境思想的联立力程,通过对各个方程之间的估算与分析,减少变量所产生的内生因素。

4.2我国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与能源的必要联系

能源是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源泉,我国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与能源的必要联系主要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环境消费与能源消费的联系,这种能源对产出的性质处于中性,由GDP中能源消费的比例较不,所以不易造成明显的影响第一方面,环境发展与能源价位的联系,能源价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环境发展的进程,但这种影响程度还不足以达到线性模型关系预期的影响。

5结论

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环境的增长有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目前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与利用率还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为了促进工业化发展的速度,在环境体系改变以及构架调整等方面还将面临许多挑战本篇论文主要从影响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等方面对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论述。

参考文献:

[1] 黎宏伟. 我国水利规划设计中可持续性发展研究探析[J].科技创新与发展,2014, (36):238.

[2] 应国红. 城市崖筑综合他丽可持续性设计研究[J].门窗,2014, 09:191.

[3] 孙业军. 浅议环境工程与可持续性发展[J].能源与节能,2013,03:74-106.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海洋循环经济;人海关系;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论文百事通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

毋庸质疑,发展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宗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海洋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意义下强调发展,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目标不是高能耗、高产出、污染严重的物质文明,而是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因此,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谐性和自我调节是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系统,是新时代人海关系和谐的前提因素。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实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掠夺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闭合型演变的人海和谐生态轨迹,实现从只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维繁荣走向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维立体繁荣。

(2)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目标。

人海关系即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反映在人类对海洋的依赖性和人类的能动性两方面。纵观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兴鱼盐之利,通舟楫之便”的依海式生活,海洋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和恩泽。然而,20世纪开发海洋的热潮,使得我国近海区域的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过度,环境遭到破坏,物种锐减,海洋污染逐年加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海域的综合开发效益,难以持续利用。所以,在新时代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新型人海关系的概念,其实是一种互利互惠,共生共长的关系,人要尊重海洋,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永续发展。一方面,人类要向海洋索取更多的资源,供人类发展利用,另一方面,人类要积极地良化海洋环境,让海洋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既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与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其最终目标,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分割。

二、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思路设想

必须看到,当前世界经济中心正向太平洋转移,而太平洋西岸更是世界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为了迎接海洋世纪的到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顺应历史潮流,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建设道路,以人为本,以海为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1)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勘探,充分掌握海洋资源情况。

人海关系和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首先应该着眼于开发利用新的海洋技术,加大勘测力度,发现更多资源,弥补陆地能源不足,缓解需求增长的压力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除此之外,还要反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走出一条以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为基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为中心、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目的的发展道路。其次,应该明确未来海洋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的统一,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的统一,重视海洋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循环、海洋资源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怪圈,实现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的有机结合。

(2)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指导,部署有特色的海洋开发战略。

从宏观层次看,必须明确发展海洋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海洋经济真正成为促进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以及环境质量提高的物质手段,由以海论海的狭窄圈子向海陆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转变;由粗放型无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向集约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转变;由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转变;由无偿使用海域、掠夺性开发海洋资源向海域有偿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利用开发转变,以人为本,把海洋开发作为全局性的战略任务进行综合部署,促进海洋生产力方式的优化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肯定,中国要提出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以制度体制创新(如海洋资源产权制度、海洋投资机制、海洋法律制度、海洋教育科研体制、海洋管理体制等)为重点的海洋开发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3)依托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促进和谐人海关系形成。

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之路,要求我们依托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基本原则,形成和谐的人海关系。主要表现在:1.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紧缺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2.以人的健康安全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3.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的重要原则。最大可能地延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有效延长产品的服务周期和强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同化能力,实现资源节约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4.正确处理海洋开发与陆地开发的关系。加强海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支援,发展既要以陆地为后方,又要积极地为陆地服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海陆并举,加快人海关系和谐步伐。

三、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支撑体系

2006年作为国家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新举措,要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步伐,构置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努力人海关系和谐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在海洋经济开发的进程中着手建立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以科技为动力的支撑体系。

(1)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

吸取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先污染,后治理”的深重教训,在海洋经济开发中必须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下功夫综合治理重点海域的环境,努力恢复近海海洋生态功能,保护红树林、海滨湿地和珊瑚礁等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积极完善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严格限制和制止开采海砂、围海造地的急功近利行为;有计划有重点地勘探和开发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国际海底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

对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来说,建立法律支撑体系十分重要,有利于为全国海洋经济大发展创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形成配套的法律体系,建立监督有效、执法有力的海洋管理队伍,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以此推动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的形成和海洋法规的不断完善,逐步使海洋开发得到合理、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推进海洋经济开发必须建立起以内需为基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主线的产业结构,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各种操作机制和交易规则,站在时代的高度重视海洋事业,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标准统筹经济、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利益调节结合起来,遵循“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发开放价值取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速度与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实现人海关系的和谐发展。

(4)建立以科技为动力的支撑体系。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建立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发展重点是环境友好技术或环境无害化技术,具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所以,要加强战略性的海洋高新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以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来延长海洋经济的产业链,完善和实施“科技兴海”计划,落实人才强国和科技兴海战略,鼓励海洋科技的源头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并且使涉海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人海和谐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N].国务院公报,2003-18.

[2]杨玉民.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2).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5001305

一、引 言

20世纪中期,西方工业化国家先后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人们开始反思工业化弊端。从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到1972年《增长的极限》的发表和瑞典斯德哥尔摩 “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再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联合国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召开,等等,国际社会一直在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模式,希望走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一些学者开始从社会文明形式的高度来思考工业文明。保罗·伯翰南在其1971年发表的《超越文明》中预见了一种“后文明”即将出现,但没有指明这种“后文明”将是一种什么形式[1](P1—2)。1995年,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一书中正式将生态文明定义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2](P5—12)。与此同时,西方生态、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悄然兴起。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分别于1972年和1976年发表了著作《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基于“控制自然”观念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异化的消费观念,要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建立“易于生存的社会”[3](P58—76)[4](P37—52)。此后,相继出现了双重危机论、政治生态学理论、经济重建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系统的生态理论。在实践上,生态运动也在西方政治和社会文化领域兴起。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绿党”受到民众拥护,在工业化国家不断发展壮大,在许多国家的议会中取得越来越多的议席。例如,有明确政治纲领的德国绿党,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口号, 1998—2002年还与社民党联合获得了执政地位,现在绿党已经成为德国的第三大党。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了“红色绿党”的概念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主张,形成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同志专门就生态文明进行了明确阐述:“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中央政府及主要领导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

二、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进展

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始于1984年,当时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最早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界定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5]。之后,理论界开始广泛研究生态文明,尤其是“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我国共发表了以“生态文明”为题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刊文章累计达10 029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9月第12卷第5期 陈洪波,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 第一,关于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的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界定。一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如陈瑞清等认为,人类至今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和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新阶段[6][7][8][9]。二是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如余谋昌等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四大文明一起支撑和谐社会大厦[10]。三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认为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1][12]。四是认为生态文明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一种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在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生产模式和行为模式,走一条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3]。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的讨论很多,但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权威的概念。

第二,关于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研究。许多学者从儒释道和佛教中探究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研究认为,儒释道从各自的角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儒、释、道都强调“天人合一”,把尊重生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共同的生态价值观。佛教认为生命主体与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体,天地同根、众生平等,天地万物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14][15][16]。总之,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佛性统一、万物平等,等等,这些朴素的自然观及其生态实践观,对于建设当代生态文化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学校是主阵地,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在自然和谐的情感互动中进行德育目标培养,这是新时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应有的时代内涵,是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1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科技思想的基本观点,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和谐的灵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价值取向和重要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体现在科学发展观上就是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社会观上就是要求构建全体人民通过不懈努力走共同富裕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在人本观上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生物学教学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育学生带头构建和谐,紧紧围绕以加快发展推进和谐,以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孕育和谐,以民主法制和平安创建保和谐,以环境德育教育建设促和谐。营造举止文明、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公平公正、宽容谅解、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发挥整体效应,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2 构建环保道德教育、落实“民生工程”

中学生物教材中有关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教师应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保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将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渗透到平时的课堂当中。一是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国思想情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保护环境、增加蓝天、恢复重建已被破坏的环境必须靠人的努力。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向学生介绍一些我国面临的环保困境和有利因素,激发学生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如2008年初春的“雨雪冰冻灾害”、“5.12大地震”、“3.14拉萨发生的打、砸、抢、烧”、南方发生的洪涝灾害等都是我国有史以来罕见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因素造成的。大灾见大爱,大灾见真情,让学生深刻懂得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灾害,重建家园的不屈不挠精神和战胜自然灾害献爱心,集民心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树立“有力、有序、有效”地恢复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通过上述教育活动让学生真正树立大自然观、环境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法制观和资源观的意识,明确环境保护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用环保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使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为人类生物圈共存共荣建设绿色家园做出应有贡献。二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倡导“民生工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平等相处、各得其所、和谐共存,互利共生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发展有赖人的发展,人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把人的生产、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一定范围内,使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长期内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生物与环境》教学中,结合“生态系统”一课内容向学生介绍目前我国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唤醒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学生居安思危。建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负责地担当起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这是当代人的道德责任。所以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一定知识的同时还要大力倡导“民生工程”,如:涉及民生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社会求助、监督维权、扶贫济困、助学工程、灾民安置,恢复生态系统,营造社会和谐等“民生工程”,都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急需的新型人才。

相关期刊更多

桥梁建设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证券导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大学

出国与就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