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音教学法论文

语音教学法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音教学法论文

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从目前来看,我国音乐教育理论的本土化发展现状远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令人满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传入期——学习、模仿阶段,发展期——交流、融合阶段,深入期——创生、建构阶段。尽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教学方面的理念更新、教材建设的发展、乐器制作方面的突破,教学实践方面的探索等,但是,其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认识过于肤浅、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基本条件较差、实施奥尔夫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曲解了奥尔夫教学法的内涵与精髓、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流于形式……这些问题都导致或加剧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本土化的融合障碍,具体表现如下。

1.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明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毕竟起源于崇尚西方文化的德国,而我国又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这就导致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本质性差异,尤其是我国传统教育体制中所提倡的被动式教育方法以及中庸中和之美的教育理念,都成为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推广的巨大障碍。比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进行“即兴”教学,而这与我国传统的中规中矩的教学是相矛盾的。

2.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我国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与制约,在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方面仍然较为落后,存在着相当较为严重的专业化、技能化倾向,这种音乐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提高。同时,它也使得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遭遇了一定的障碍,因为它的灵魂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与创造性,这二者之间无疑是矛盾的。此外,我国的音乐教育环境和教学设备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来说还无法达到德国这个欧洲音乐重镇的发展水准,这也以便使得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又遭遇了教育设施的限制。

3.中国音乐教师的整体素养有待提高我国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教师,很多并没有具备充足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方面的相关知识,也没有参与足够的音乐教学与实践活动,他们缺乏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和广阔的音乐知识面,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更多的只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与嫁接上,从而使得他们并不具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本土化的实现途径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套完备的、成熟的、与实践密切结合的音乐教育理论体系,对于我国音乐的教育教学改革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全面、系统的考察,重视音乐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多借鉴研究范式,构建音乐教育研究的方法理论体系,从而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提供有利的实现途径。

1.国家层面的支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想在中国顺利实现本土化,就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来为其扫除一些障碍。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应该切实加大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进与应用的经费投入,解决困扰其在中国本土化的资金问题,解决地方政府财力与教育投入不匹配的问题,建立激励和考核机制,并积极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的渠道和方式。此外,相关教育部门还应该切实加快音乐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改革,真正树立起奥尔夫极力提倡的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理念,通过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精髓内化和创生为中国民族化和本土化的音乐教育理论,从而结合我国当前推行的音乐课程改革,更好地推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借鉴和运用。

2.社会层面的支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与实现,还需要从社会舆论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是因为当前很多人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仅仅只是一种皮毛式的理解,甚至还存在着一些偏激的想法,这些都反映出我国不少人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不够了解。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向民众传达这一世界音乐教育理论体系,及时转变民众的音乐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认识与思想水平。尤其应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启发,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进行有效的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通过促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社会的广泛认知,来发挥出其真正的音乐教育魅力,并为其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

3.学校与教师层面的努力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就是师资力量不足,因此,学校应该为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以便让音乐教师对其有更为完整、清晰与深入的理解与认识,能够主动去实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而实现这些的前提是需要音乐教师具有健康的体魄、充足的精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还应该具备艺术家气质。此外,学校还应该组织教师编写出符合学校实际的奥尔夫音乐教材,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完善奥尔夫音乐教学设备,因地制宜地利用环境和教具,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符合现代教育潮流的新型师生关系。

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在当前的教育要求下,小学生需要在一年级的时候便要全面掌握对拼音的认识,而只有学好了拼音,才能够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虽然很多小学生在经过了幼儿园的学习后,已经对拼音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基础相对仍然薄弱,学习的困难依然存在,从而很难对拼音的学习提起足够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小学生的拼音学习兴趣,以打造出高效的趣味课堂,因此,本文即是结合该种背景和自身教学实践,分别从“学”、“写”、“读”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将趣味教学法应用到小学拼音教学中。

一、小学语文拼音的趣味“学”教学法

(一)引导小学生在观察中学习。一年级的学生处于身心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待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记忆力很强,但是对不熟悉的事物或者不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就很短。根据有关的数据显示,学生在一节课堂中能够集中精力听课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要想有效提升他们的注意力,就务必需要有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事物存在。基于该种现象,就可以在拼音教学中多插入生活中常见的相关图片,使学生通过与自我生活相关联进行主动学习,由此对汉语拼音的字母进行识记,培养其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继而提升其学习效率。

因此,我通常会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图像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单韵a的四声时,可以借助配图进行教学,配图显示出一座连绵起伏的山,平地上出示第一声ā,爬坡时为第二声á,下山又上山为第三声ǎ,下山为第四声à,通过观察图片上四声的位置,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四种声调的发音方式,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他们的音形,此外,读的时候还可以把小手当作小汽车,让学生能够活动起来,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能使课堂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情境学习模式。伴随着教育的改革,我们发现,课堂上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们对教育的需求,更不能调动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拼音的兴趣,因此,应该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以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对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情境教学法,以故事导入,与生活相连,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发挥其固有的特长,提升其学习小学语文拼音的效率。比如,在学习复韵母ai ei ui时,先讲一个故事:在一座美丽的城堡里住着几个单韵母宝宝,他们分别是a o e i u ü,他们虽然都住在同一座城堡里,但是他们互相都还不熟,还不是好朋友。他们中的小i(出示i)觉得非常孤单,很想找到几个好朋友。正当这个时候,她看到了前方不远处的小a(出示a)。于是她就走上前去跟小a说:“小a,我想和你做好朋友,我想和你‘ai’一起!”当小a和小i挨在一起的时候就变成了复韵母ai。接着教授儿歌:“小a小i ai一起”。学生被这样的故事吸引,仿佛身临其境,进入了拼音王国,在教授书写的时候,我继续讲故事:小i对小a说:“我想和你ai一起。”说着就跟小a挨得很近,小a轻轻地将小i推开说道:“我们是好朋友,但是就算是好朋友也不能挨太近,不然就不舒服了。由此提醒同学们,书写复韵母ai的时候要注意两个字母之间的距离要适当。低年级儿童喜欢听故事,将故事融入到课堂中,更能使课堂变得有趣、有效。

(三)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小学生由于其生理特征使然,在一年级的时候往往都是处于好动以及好玩的性格,而且上文中也提过,在这个阶段中他们的注意力也相对不够集中,若向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也可以考虑在课堂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活动,通过“学讲计划”来加深他们对小学语文拼音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出示一组拼音字母,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照字母,模仿出相应的动作,在这种带有游戏化的教学形式下,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能够被吸引过来,并做出字母拼音的表演,从而让小学生对课堂的拼音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提升学习语文的自主性。

二、小学语文拼音的趣味“写”教学法

让小学生具备拼音写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日后更加复杂汉字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目前的很多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教师往往都习惯于让小学生对拼音进行抄写,虽然该种方式短时间内会加强学生的记忆,但是在抄写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很容易烦躁,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整体来说,抄写的效果仍然是不够理想的。当然,如果能够将这种模式进行改进,便能够收到不一样的效果。比如,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拼音字母的形,然后用橡皮泥或者是软陶泥等工具捏出所观察字母的形状,这样不仅能够使得低年级的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

三、小学语文拼音的趣味“读”教学法

(一)多学习拼音歌曲。教师在将拼音的各个部分单独教学完成之后,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拼音之间的联系,同时为了保证他们能够学好普通话,就应该掌握拼音学习的所有内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习汉语拼音歌是非常好的决定。小学生的记忆力很好的,通过优美的旋律,更能够让他们“深陷其中”,从而进一步加快对拼音记忆的速度。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大大增强小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兴趣提高了,拼音的学习效果也会显著提升。同时,也为日后的汉字、阅读和写作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拼音诗歌的编写。一年级的学生喜欢有趣的课堂,他们较难接受枯燥无味的讲解性知识,基于他们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更好方便他们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通常会找到拼音之间的相关点,并将它们编制成为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进行在朗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记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不仅能够明显提升自己对拼音的发音,而且也能够加深对这些拼音之间联系的认知。举例来说,比如,教师在教授声母与韵母之间存在的联系时,最为常用的诗歌便是“小ü见到j、q、x,擦掉眼泪笑嘻嘻”。类似这种儿歌形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快速掌握需要学习的内容,还能够在学习中进一步加强对拼音字母组合的规律形成一定的认识,从而在口诀的学习中对拼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学习目的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好计算机课程的关键。在每个学期、每个教学课题和每节课的绪课上,就应该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么学?学了之后可以在什么地方用到?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动力,为以后学该课程打下基础。

在21世纪,计算机不仅是一种工具,它还是当代文化的一部分,不懂计算机知识的人就如同文盲。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每个领域,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计算机有着有形或无形的联系。现在“通过计算机考试”已成上岗、升职的首要条件。如果再不学习和学好计算机,你可能会在某一天发现,这个世界好陌生,自己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

同学们正是认识到上面的道理才有了一种要尽快学好计算机的冲动和紧迫感。

二、提高学习兴趣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是一个人寻求知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现实、活跃的因素。

1.遵循认知规律,调整教材顺序,降低学习难度。大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为了体现知识的系统性,都将数制、编码一节安排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中。而这部分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又最不能体现计算机的特征。如按教材顺序进行教学,在学生没有进入学习状态之前,给学生一种计算机知识很枯燥的印象,这如同给了学生一个“下马威”。对以后学习造成一种畏难情绪。经过几年实践,我将这一部分内容插到存储器的容量一节中去讲,收效较好。在学习存储器容量(内存、磁盘、光盘等)、文件长度时引入二进制、数制及编码等知识。这样学生已经接触过一段时间的计算机了,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二进制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又知道这些概念的用途,也就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又例如,我在教学实践中,依照理论(汉字输入法)联系实践(文字处理软件)的观点,先简单介绍WORD的界面及功能,根据WORD中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汉字,从而引出汉字输入法的教学内容,接下来进行汉字输入法的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汉字输入法时可以结合一些学习软件和WORD进行汉字输入“实战”练习,让学生有一种学以致用的成功感。

2.将术语形象化,提高知识的趣味性。计算机课教学过程中,常会碰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术语,而对这些术语的掌握又是十分必要的。面对这个教学难点,我尝试将专业术语形象化的方法,把这些术语用现实中易理解的事物加以形象化。这样,这些难点就在形象化的比喻中转化成了一些易理解易记忆的实物,学生们不知不觉地步入了奇妙的计算机世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计算机课中存在许多这样的较为抽象的术语,因些这种教法适合中专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全过程。

3.多上机练习,变抽象为直观,消除神秘感。计算机课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和操作步骤,上机练习是理论课的补充和延伸。长期以来,我们的实操课比例均超过50%,甚至达到70%。初次接触计算机的同学,对这一高科技的产品总有一种神秘感,此时,让他玩一玩“纸牌”,挖一挖‘‘地雷”,过段时间后你再告诉他:你已经学会了鼠标的单击、双击、拖动等基本操作。游戏的乐趣、操作的成功使他感觉计算机并不难学,树立起一定能学好这一课程的信心。

4.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典范。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广泛的表现能力,能向学生提供多种信息处理能力和多种刺激的信息,如语言、图像、动画、视频信号和声音等,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全方位的获取丰富的信息,唤起高涨的学习情绪。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可以变静为动,学生的兴趣浓,积极性高;可以变虚为实,学生感受深,理解透;可以化难为易,学生明道理,记得牢;可以变繁为简,容易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掌握;可以变紧为松,有利于加强课堂练习,强化学生主体作用。

5.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讲授、示范演示(教师或学生)、讨论、分组学习等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练为主线,避免一言堂。在实际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来组织和实施各种可能可行的教法。上机练习则采用小任务教学,记录成功,个别辅导的教学方法。布置类似工作的小任务让学生上机操作,例如,在WORD格式排版教学中,练习前先给出板报样板,讲清注意事项,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工作,完成者作为成绩记录下来,对有困难者进行个别辅导或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协同学习。这种确立目标,只记成功,不记失败的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让学生总处于成功的喜悦中,树立起我可以更快学会的信心。

三、发展学生的意志

“有志者,事竟成”。意志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支配自己的行动,是克服一切内在与外在的阻碍而使行动最后成功的心理过程。我们知道,利用情感活动的规律,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但是学习活动毕竟不是文娱活动,而是比较艰苦的智力活动。学习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其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要经历许多曲折和反复。如果一个学生缺乏必要的意志,或意志薄弱,那么,他的学习将是不堪设想的。因些,在计算机课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

在教学工作中,我还较为注重学生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等意志品质的培养。抓住一切教育时机,教育学生既要学习自己有兴趣的东西,也要学习那些虽没兴趣但必须学习的东西;既要学习容易学习的知识,也要学习那些难学的知识;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必然的,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要冷静思考,大胆实践。我经常会安排一些适当的“难题”,让学生“必须努力才能完成”,对确实难以完成任务的个别同学,鼓励他们在获得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克服困难。课间安排一些益智游戏,但只有完成任务的同学才有这样的“特权”,使学生们养成“无论如何要完成任务”的顽强精神。

四、热爱科学,转变学习观念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引导他们热爱科学,事实上,只有学生对计算机原理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对计算机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有了一个较科学的认识,才会真正与计算机交朋友,才能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进而激发起对科学的追求和向往,有益于学生更加学好和用好计算机。

参考文献:

[1]《班主任手册》编委会.班主任手册.

[2]孙文力.学生情感因素与教学.

[3]王原丽等.建材高等理论与实践.2000.8.

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对高效课堂研究的逐渐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是为了教育者的发挥,而是要使学习者获得成就。“高效”绝不代表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实践机会大于学生,“减负”更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少说话。作为教师,课堂上的最佳表现,不是对文本解读得多么高深,不是多么擅长机敏巧妙地串讲串问、旁生枝节,而是能忘掉自己,专心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看教师置身于学生的语文实践组织调控是否得当、欣赏期待是否真诚、叫好称赞是否准确、提供帮助是否管用。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应该什么时候“说话”才最有效?下面就从我们阅读教学课堂最常遇到的情况出发,谈一谈教师“出手的时机”。

一、“宜将身在此山中”——抓住学生交流思考的时机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正是基于以上思考,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越来越重视对整体实践性问题的交付。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备课过程中按部就班,预设做好了学生从第二自然段开始汇报的相应练习设计。汇报过程中,学生却“不按常理出牌”,交流直奔倒数第二自然段。这种情况,我们要么打断学生,牵引到教师安排好的段落,要么在学生汇报之前就明确“让我们先从第二段开始汇报”,这样学生就沿着您心中建立起来的“教案”顺畅地进行汇报了。岂不知,学生心中对文章的理解,虽然聚焦于倒数第二自然段,但却是集合个体对通篇文本的思考,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回头路,这样的学习又怎谈“高效”呢?

堵不如疏。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进行班级交流前往往会有默读思考或小组交流的环节,这是教师参与个别研究、摸清学情的最佳时机。在这个宝贵的时间里,教师要充分“动起来”,力争和尽可能多的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对文本哪个地方感兴趣;准备就哪段文字为出发点进行汇报;哪些段落语句是学生争议较大的地方。这些信息都需要教师在这段时间内进行采集、整理。那么,在进行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自然就能够针对所了解的情况选择汇报,做到有的放矢。

二、“且信春来草自生”——调控学生言语交锋的时机

学生就文本的某一词、句、段展开“交锋”,作为教师,我们调控的时机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不做“决策者”告诉词、句是否抓得准;第二,不做“评判者”宣布讨论过程对与错;第三,要做“鼓励者”,肢体语言增强学生发言信心;第四,要做“引导者”,随时关注“激辩”方向控大局。

我们以一段课堂实录为例:

生:我不同意你的意见,那个云它怎么把树给压住呢?

生:就是那个云你感觉它往下把树给压住了。

生:就是看见乌云压着树,不是乌云真正地压着树,是人们的一个错觉。

生:他说的乌云压下来压到树那儿,不是说的乌云肯定碰到树,而是说的一种美,压压压,压下来慢慢地。

生:难道你不觉得压下来很恐怖吗?

生:怎么恐怖呢?

师:所以说觉得课文这部分写的有意思。

学生的六次发言讨论“乌云压着树”带给自己的感觉,前五次,教师并没有在每个学生发言后显示自己的“引导”作用,这是智慧。教育的始点“教”和终点“会”之间有一个永恒的中介,那就是“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的基本过程就是“悟”,无论是学习从先前的知识或智慧出发的逻辑可达的地方,还是逻辑不可达的地方,缺少了这样的过程,所有的教育都是低效或无效的。

第六次,学生反问“恐怖”的时候,教师“出手”了,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极有可能转向“恐怖”感觉的讨论,这偏离了文本解读的方向,“所以说觉得课文这部分写得有意思”,既肯定了学生讨论内容的丰富,又提醒了大家研读文本的方向。“试从静处闲听耳,便有冲然道气生”说的正是教师此刻应该具有的心态。

三、“始悟此中有真意”——切中学生实践评价的时机

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整体语言教学;字母拼音教学;语音意识

一、整体语言教学和字母拼音教学

(一)整体语言教学和字母拼音教学的概念

整体语言教学也译作“全语言”、“全语文”和“完整语言”。它以儿童本位和建构主义理念为基础,是一种关于学习的本性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真正意义的学习的语言教育理论和信念系统(belief system )(陈则航,2002)。该思路强调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从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目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出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语言的实践性,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使用语言。在语言教学中,整体语言教学强调整体,即语言是包含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知识和技能应通过自然的语言环境加以培养,而不应人为地把语言知识和技能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教学。因此,在整体语言教学中,语音、单词和语法都是通过上下文分散学习,不进行直接和系统学习。整体语言教学强调学习的重点是真实的言语以及语篇的意义,而非语言本身。课堂教学大量选用题材广泛、程度不一的英语原著作为教材,尽量少用或不用简写读物。广泛采用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唐力行、叶华年,1998)。

字母拼音教学也叫做按字母音值拼读法,或者叫做读音法,是西方国家儿童母语阅读的一种最为古老、传统的方法。教师通过直接、系统的方法,教儿童辨认字母与字母发音之间的关系。具体做法为先教儿童学会字母所代表的音值,然后逐个音地把单词试行拼读出来(Richards,2000)。通过这种方法,帮助学生系统、直接地学习和掌握字母以及字母组合与发音之间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将单词的发音和书写联系起来,将抽象的音素转换成字母以及单词,从而提高学生认读单词和阅读的能力。

(二)整体语言教学与字母拼音教学的争论

整体语言教学和字母拼音教学在语言教学领域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一派学者认为意义最重要,应该采取意义领先的整体语言教学法;另一派则认为,规则更重要,应当采取字母拼音教学。字母拼音教学在19世纪盛行一时,到19世纪中期,该教学法遭到了许多学者的强烈反对和质疑。一些学者认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机械、死板、缺乏生命力,容易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交际教学的盛行,语音教学日益被忽略,因为多数教师认为语用比规则更重要。以Ken Goodman 为代表的支持整体语言教学的教育者认为,学生学习阅读和书写就跟学习说话一样,应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学生阅读的关键是在一定的上下文中理解字意;“好的读者在阅读时不应该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他们应该在文章中确定文字的含义”;“准确性并不是阅读的基本目的”(Levine,1994)。在教学流派林立、竞争激烈的教学历史中,整体语言教学的哲学理念赢得了广泛的支持。意义领先法(meaning first method)在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英国等国家一直占主导地位。

然而,近几年以来,整体语言教学开始受到批评。由于长期采用整体语言教学,美国有95%的中小学生存在阅读困难,16岁以上的学生中有20%的学生不能完成基本的读写任务。这一危机影响到了大学阶段的学习,整体语言教学被看作是学生学业成绩下降,造成美国学生读写能力危机的最主要原因(鲍承模,1999)。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采用整体语言教学的许多校区,由于考试成绩连续下降,受到了教育者和家长的指责。因此,许多州政府自筹资金,培训教师,专门组织幼儿园到三年级的教师采取字母拼音教学(phonics), 强化基础语音教学法,以便在小学低年级用字母教学法取代整体语言教学法。进入21世纪,美国实施了十项教育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了配合这项教育改革计划,美国政府还开展了“阅读第一”(Reading First )的活动。在研讨了十万份有关阅读的论文后,语音意识的训练和培养被作为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全美国推广,以加强语音训练为重点的字母拼音教学又重新受到重视(胡庆芳,2001)。

整体语言教学不仅在美国引起了质疑,而且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遭到了一些教育者和家长的批评,他们呼吁返回到基础技能的教学上。进行字母拼音教学,训练学生的语音意识,加强培养儿童的基本读写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认读单词能力不高

整体语言的教学理念对我国的英语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交际教学法统领中小学英语教学。交际教学法的推广和应用,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是我们进行交流的工具,这种交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英语课程标准》颁布后,又大力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法,即让学生通过英语去做事,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做中学”:学生通过完成某一项任务,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等活动,达到较为真实的、有目的的交流。这些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是对传统英语教学法的一次革新,英语教学从原来只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转向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变中国学生“聋哑”英语的局面。许多学生通过各种现代化的视听媒体和学习工具,直接收听、模仿纯正的美国英语、英国英语,他们中有许多人的语音、语调都很好,而且许多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大胆地用英语交流,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意识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弱点。近十几年来,以交际法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由于语音教学很分散,不重视语音知识的传授,新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由于欠缺语音知识的学习,学了多年英语之后,不懂得英语单词的拼写和发音存在一定的印射关系,不会利用一定的规则朗读、拼写或者记忆单词。这种现象不仅在许多中学存在,而且大学里也是屡见不鲜。中国学生在单词的认读和拼写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二)单词发音失误、拼写错误现象严重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单词拼写问题进行了语料库的研究和心理语言学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证明语音表征对中国学生的取词有很大影响,中国学生的拼写错误不仅和不正确的发音有关,而且与词形知识的储存有很大的关系(何安平,2001;肖旭月,2001;王雪文、孙蓝,2004)。例如,何安平(2001)通过语料库对中国学生的4,941词次的拼写错误总表中分辨出2,646个与发音失误有关的词,约占全部拼写错误的53.5%,这说明中学生的发音失误确实对其拼写能力有严重影响。肖旭月(2001)对中国学生的拼写错误进行了心理语言学分析,认为语音表征对中国学生的取词有很大影响。在高考和中考入学考试中,52.7%—53.5%的拼写错误与学生不正确的发音有关系;38%的错误出现在以辅音字母结尾的单词中,例如flag—flat, offend—offen,although—althought;一些错误与辅音字母的连读有关,例如flag—fag, explained—expained,play—pay,cross—coss,等等。王雪文、孙蓝(2004)对中国学生的拼写错误通过语料库进行了再研究和分析,认为中国学生的拼写错误不仅与发音失误有关,而且与词形知识的储存有很大的关系。低水平学生的语音掌握不牢,绝大多数拼写错误属语音变异错误;高水平学习者词性知识的语音表征在心理词库中的存储较为清晰。但在高水平学习者中,形素转换型错误较低水平学生为多,不受发音影响的拼写形式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

(三)语音问题不容忽视

中学生在语音上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他们在大学期间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妨碍了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清华大学的口语考试中,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尚未较好地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有些学生带有较为浓厚的地方口音;不少学生在爆破音、重音、连读等方面形成了不好的发音习惯。例如,有的学生试图将每一个字后面的爆破音都读得非常清楚,有的对某些词的元音发音不准确,短音往往发音过长,而长音又发音不到位(罗立胜、张菜湘,2002)。

由此可见,在我们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的语音以及根据读音规则独立地朗读和拼写单词的基本技能很不过关。这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中考和高考成绩,甚至还影响到了大学阶段的进一步学习,给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造成了很大困难,也影响到学生的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拦路虎。学生读写单词的基本技能应该从什么时候抓起?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基本读写技能?下面笔者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以便和同仁学习、交流。

三、对我国英语基础教育的反思

(一)注重培养学生单词读写技能

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既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为一门外语,教学英语不同于母语习得,也不同于第二语言的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英语的主要阵地。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小学或者初中),学生的词汇量非常有限,语法和句型知识也很欠缺,很难用英语进行长篇、流利的听、说、读、写交流。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语音、语法、词汇和句型知识是英语语用学习的基本前提,否则,英语语用的学习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这个阶段的一个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单词认读和拼写方法,完成基本读写任务(刘莹,2004),为他们快速地扩大词汇量和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单词朗读和拼写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成为一体化,而不是孤立、分割的。中学英语教学应该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拼写能力。通过单词的读写教学,做到由形知音,由音知形,音形转换自如,提高单词记忆效率,为中学高年级和大学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加强语音意识和字母知识一体化训练

许多英语教育者和研究者开展的大量研究证明将语音意识和字母知识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是提高学生单词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音意识是指学生对由不同的单个音素构成单词的理解能力,也指学生运用音素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单词进行单个音素的分割、组合或者改变,从而创造出新的单词的能力(Chard & Dickson, 1999)。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儿童语音意识和语音加工能力的研究一直是儿童读写能力发展研究的热点。语音意识和阅读之间关系的研究被看作是近30年以来阅读习得领域最重要的贡献之一(Silva & Alves-Martins,2002)。

语音意识对学生的读写会产生长远的影响,同时语音意识的高低是预测儿童将来阅读能力的重要指标(Blachman,1984; Bradely & Bryant,1983)。一定的语音意识水平对儿童发现形音一致性来说是必要的,加强对学生语音意识的培养旨在让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英语单词音与形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学生由音知形,由形知音,音形转换自如,使学习者辨认不熟悉的单词以提高单词识别的速度和自觉性。单词是文章的基本组成部分,根据Liberman等人(1989)的观点,熟练的音形转换可以在短时记忆中为加工文章而保持住成系列的单词,并为加工文章提供更多的可用空间资源。Perfetti(1985)的实验证明,当字母、音素间的对应能迅速实现时,文章阅读的速度、准确性和效率都能提高。反之,学习者不能灵活运用音形对应规则,就可能在阅读书面材料时一遇到不熟悉的单词就停滞,影响阅读效率。语音意识的高低和字母知识的掌握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单词拼写及深入的书面表达。

为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语音意识和字母知识一体化的训练。一些国外的心理学家认为中国学生是最适合学习英语读写的(刘莹,2004)。这是因为中国学生在小学识字阶段接触两套文字系统:汉字和汉语拼音。中国汉字的书写虽然与英语单词的形式完全不同,但是复杂笔画的汉字认读,培养了学生过硬的图形分析和记忆本领,汉语拼音的教学又增强了学生分析语音的能力。甚至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规律进行英语教学更有利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

另外,一些教学实验也证明了对中国学生进行拼音教学的可行性。例如,俞红珍、刘淑安和厉园光(2002)采取用“直接拼音入门”的方法进行了“初中学生主体性实验和行动研究”,结果证明“直接拼音入门”的路子直接、省时、高效,培养了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学生终身受用,为学生日后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单纯地进行语音意识训练,也可以通过字母拼音教学提高学生的语音意识,还可以将语音意识和字母拼音教学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即语音意识和字母知识一体化训练。Schneider, Roth和Ennemoser(2000)的实验证明,在这三种训练方式中,将语音意识和字母拼音教学结合起来的方式最能有效地提高语音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目的。这是因为通过字母拼音教学和语音意识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直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字母知识的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音意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单词的形和音的联系,这种联系帮助学生由单词的形知道单词的发音,或者由单词的发音知道单词的拼写。前者是朗读单词的过程(即见形知音),后者是拼写单词的过程(即听音知形)。语音意识和字母知识一体化训练,利于学生掌握英语文字中的音形对应关系和音形转换规则,促进学生读写单词的能力,提高学生读写成绩(Foorman,1991)。语音意识和字母知识一体化的训练可以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或者相互交替的方式;长期训练比短期训练更有效。

(三)制定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计划

制定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计划,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语音修养,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语音教学方法,是加强中小学阶段的语音教学,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关键。因此,需要对这部分英语教师进行语音培训(罗立胜、张菜湘,2002)。首先,应重申语音培训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地位。其次,要规范语音,让更多的教师尤其是一线(地县)教师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再次,要加强教师语音意识的培养和培训。最后,要将语音培训纳入到整个培训计划中。

(四)开发语音教材和视听教材

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及媒体开发较好的英语语音视听教材,并且将英语单词音形规则和语音意识的训练融入其中。这种教材既利于教学英语发音,也便于学生掌握音形规则。

四、结语

英语教学在我国是外语教学,它不同于第二语言的教学,更不等同于母语习得(肖礼全,2004),各地教学资源、学生情况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一定要立足于具体教学实际,分析具体情况,吸收各个教学流派之长,构建适合于具体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加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也要注重语言形式的训练,保持语言教学的知识性和系统性。采取多元教学方法,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Blachman, B.A. 1984. Relationship of Rapid Naming Ability and Language Analysis Skills to Kindergarten and First-Grade Reading Achievement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4): 610-622.

Bradley, L., & Bryant, B. 1983. Categorizing Sounds and Learning to Read: A Causal Connection [J]. Nature, 301: 419-42.

Chard, D.J. & Dickson, S.V. 1999. Phonological Awareness: Instructional and Assessment Guidelines [J]. 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 34(5): 261-270.

Foorman, B.R. 1991. How Letter-Sound Instruction Mediates Progress in First-Grade Reading and Spelling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3(4): 456-469.

Levine, A. 1994. The Great Debate Revisited. theatamtic.com/politics/education/levine.htm.

Liberman, I.Y., Shankweiler, D., & Liberman, A.M. 1989. The Alphabetic Principle and Learning to Read[A]. In D. Shankweiter & I. Y. Liberman (Eds.). Phonology and Reading Disability: Solving the Reading Puzzle [C]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33.

Perfetti, C, 1985. Reading Abilit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J. C., Platt, J. & Platt, H. 2000.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Schneider, W., Roth, & Ennemoser,2000. Training Phonological Skills and Letter Knowledge in Children at Risk for Dyslexia: A Comparison of Three Kindergarten Intervention Program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2(2): 284-295.

Silva, C. & Alves-Martins 2002. Phonological Skills and Writing of Presyllabic Children [J].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37(4): 466-483.

鲍承模. 1999. 美国中小学“英语为第二语言”现代教学法简介(下)[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5: 4-7.

陈则航. 2002. 全语言概述[J]. 中小学外语教学, 12:25-28

何安平. 2001. 学生英语拼写错误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3: 199-205.

胡庆芳. 2001. 新世纪美国政府的教育理想和改革方向[J]. 外国中小学教育, 5.

刘莹. 2004. 对我国儿童英语单词读写教育的初步构想[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18: 34-36.

罗立胜,张菜湘. 2002. 英语语音教学的回顾及对目前英语语音教学的几点建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 10: 21-23.

唐力行,叶华年. 1998. 关于我国英语教师对整体语言教学的意见调查报告[J]. 外语界, 4: 27-33

王雪文,孙蓝. 2004. 中国学生英语拼写错误再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4: 299-303.

肖礼全. 2004. 走出中国英语教学的历史误区——外语教学的哲学思考[J]. 外语教学, 1: 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