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货币制度论文

国际货币制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货币制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际货币制度论文

国际货币制度论文范文第1篇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制度非均衡的表现

制度非均衡是导致制度变迁的前提条件,也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内在动机。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这种制度非均衡因素主要有两点。

1.主体行为错位。一般地说,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协调与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等几个方面。1973年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西方国家的货币制度进入一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时期,但作为布雷顿森林时代标志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却依旧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究其来源实际上是二战之后英美两个大国在各自提出的“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划”之间斗争的结果,代表了资本主义大国利益。由于IMF残存的旧有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痼疾,使它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最后贷款人作用,反而因其在金融危机中开出一些不适当的“药方”而备受世人的非议。

IMF成立于1945年,是一个旨在稳定国际汇价、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并通过提供短期信贷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暂不平衡问题的国际机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与世界银行和WTO并列称为世界三大经济“联合国”。50多年来,IMF对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政策、汇率确定和货币政策都产生重大的影响。IMF始终以体现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主线,美国在基金组织中一国所占的份额就达到18%,拥有绝对的否定权。IMF对会员国的贷款规模极其有限,而在资金分配方面又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其贷款按会员国交纳的份额分配,主要发达工业国占有份额的最大比重,但目前贷款资金最需要的都是发展中国家。另外,IMF提供贷款时附加的限制性条件极其苛刻,这种限制性条件是指IMF会员国在使用它的贷款时必须采取一定经济调整措施,以便在IMF贷款项目结束或即将结束时能够恢复对外收支的平衡。IMF同其它金融机构一样,在发放贷款时必须考虑贷款资金的回收问题,以保证它拥有的资金能够循环使用,就此而言,IMF发放贷款时附加限制性条件显然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从IMF近年来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贷款限制性条件的实际结果看,由于IMF对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不够准确和全面,附加贷款条件规定的紧缩和调整措施却给借款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金融危机中,接受IMF的资金援助的东南亚各国都被迫按其所开的“药方”进行调整和改革,而这些“药方”都是:要求危机国采取财政紧缩和货币紧缩政策,提高利率以吸引外资进入并进一步稳定汇率;要求亚洲各国整顿金融机构,加速开放市场并迈向自由化,取消不平等的补贴政策等。IMF的这些限制性条件,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要求加速资本流动自由化,反倒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此外IMF对这些面临汇率风暴冲击的国家采取强制措施,不但无法恢复投资人的信心,反而加剧了资本的外逃;提高利率又迫使私人企业的资金成本大幅提高,从而加速破产的速度,并引发通货膨胀的急剧上升。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指责美国借IMF对遭受金融危机的国家贷款之名,实行“经济殖民主义”的掠夺。美国以援助为筹码逼迫东南亚各国开放国内市场,并要求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样更动摇了市场的信心,使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

2.制度缺位。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彻底瓦解,1976年签订以浮动汇率制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议从此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国际金融进入了一个没有体系的时期(注:学术界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称其为“没有体系的体系”,也有人将其归纳为牙买体系。它的内容是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具有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资产,多样化的汇率安排,多种形式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及各国相对灵活的国内宏观政策选择,这种制度使国际金融市场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国际货币体系不存在“超国家”的制度因素,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只是各国对外货币政策和法规的简单集合。其特征表现为:各国对外货币政策转向自由放任,取消各种限制性制度,允许货币逐步走向自由流动和货币价格的自由浮动,市场成为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包含了一大批附属的制度,并且与社会中其他制度的复合体相互作用。总之,经济不只是市场机制,它还包括那些形成市场、构建市场和通过市场起作用或引导市场起作用的制度”(注:《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第33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后布雷顿森林时代所谓的“没有体系”是当前国际金融制度安排的总体特征,由于这种体系所造成的制度缺位使国际金融体系处于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这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制度缺位具体表现在:

(1)在金融危机的援救过程中缺乏最后的贷款者。目前,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资本的跨国境流动加快,客观上要求金融监管标准全球统一和国家干预国际化。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天然的缺陷——缺少“世界中央银行”,作为监管世界中央金融市场的“警察”和扮演国际最后贷款者。而这样的职责由IMF来承担是困难的,不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不进行国际经济秩序和制度的创新,难以防止货币危机的再次发生。

(2)迅速膨胀的国际资本市场缺乏国际监督和防险措施。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背后,有银行业的支持,使资本市场出现了所谓“高杠杆操作问题”;金融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使金融交易量增长大大加快,而这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使习惯于集中管理的监管制度更难实施,金融衍生工具在很大程度上由避险的工具演变成高风险的投资工具,金融危机爆发的突然性,使金融监管相形失色;“信心”这类心理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传播的高速度,媒介的某种倾向性,使信心越来越难以稳定,越来越容易大幅波动。

(3)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平稳的与金融自由化、经济一体化相匹配的国际资本市场对接机制。资本的全球化将全世界的各个国家都卷了进来,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对货币的自由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外汇储备的选择与管理上还不能适应国际资本流动与变化的节奏。这一方面是国际资本运动非核心国与核心国之间在经济制度安排上的不衔接,同时也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的不衔接,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与各国经济制度的不衔接。金融的自由化进程过于迅速,出现了无序、波动过大和恶意投机以致破坏自由市场的趋势。自由化进程已带来三个问题:一是投机性成份超过投资性的程度;二是金融经济的虚拟化发展到超过真实经济太大太多的程度;三是自由化发展到发达国家失控、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的程度。

(4)对以对冲基金(HedgeFund)为主要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缺乏必要的间接管理。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国际投机炒家运用对冲基金这种高杠杆的金融衔生工具疯狂炒作引起的。1998年10月传出的关于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向国际15家大银行融资35亿美元以挽救险些倒闭的颓势,反过来说明,对冲基金是有钱的游戏,它具有高回报,同时银行向其贷款风险也是相当大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提出要通过监管银行来加强有关对冲基金的管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提出征收资本交易税的设想,也是对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游资对各国金融市场的冲击的一定限制,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变革与创新

任何时期的国际货币体系都是对当时的世界经济现实作出的客观选择,现存的金融体制不是为今天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所设计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在国际金融体制中的影响日益增强,仍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现行货币体系显然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它不能从根本上满足金融市场全球化、全球资金一体化以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客观要求,因此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制度非均衡存在必然产生制度需求,这里的制度需求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适应外部环境客观形势的变化进行制度变革,另一方面是为填补制度缺位而进行制度创新。这种制度变革与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进或创建新的国际金融机构。(1)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功能。IMF在后布雷顿森林时代也曾起到过很大作用,但它在职能安排上已不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一是受美国及其它西方发达国家干预的色彩太浓;二是在其贷款的份额、对全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方面存在极大缺陷。目前需进一步扩大其防范和支持当事国化解金融危机的能力,协调成员国的货币政策,提供中长期贷款以协助其克服国际收支的困难。(2)提高世界银行在稳定国际金融体制中的作用,提升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的职能。如让世界银行承担部分化解受害国金融风险的支持功能;发挥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如亚洲开发银行的作用,加强对遭受危机袭击的国家实施资金援助。(3)许多经济学家都主张建立一个最后贷款人,来避免产生金融不稳定的过度道德风险。IMF难以担当最后贷款人的重责,我们倾向于建立一个诸如“世界金融组织”(WFO)的机构,制定新的规则和宗旨,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平等参与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运行规则的制定,规范国际金融市场行为。(4)以国际清算银行为中心,建立国际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提高国际金融预防风险的能力,为IMF或其它国际金融机构提供基础性材料,向有关成员国发出金融风险的预警信息。

第二,建立和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制度。许多国家由于银行管理不善,引发金融过度风险;或由于银行财务状况信息不透明,延误发现和解决风险的时机;或由于监督机构不独立,使制定的监督制度不能实施,因此建立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督机构已成为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这些制度包括:(1)提高信息透明度,公开披露有关信息。1999年初,由七个发达国与十五个新兴国家组成的盟国金融小组商讨制订“财政透明度行为准则”、“公布数据的特殊标准”和“公司管理行为准则”等,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有利于建立一套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并实行金融监管。(2)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管理。对冲基金是有钱人的游戏,集中大笔资金利用汇市、股市和期货期权市场进行“立体投机炒作”,给一国经济带来极大的破坏力。乔治·索罗斯认为:“造成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一体化带来的庞大资本,超越国际的无原则的移动。”对冲基金以及其它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是国际货币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3)加强对银行的跨境监管。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某些国际性银行经营转移到管理不严的离岸避税港,以便规避国内的管理和监督,对银行的跨境监督是国际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货币国际化 进程 启示

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来看,作为一个大国必须要有一个符合本国利益而且自己所能控制的货币体系,而诉求自己货币地位的提高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目前中国也正面临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这一问题。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人民币国际化成为我国克服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走出经济失衡的必要途径。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英镑等主要货币国际化的进程进行分析得到启示是十分必要的。

一、主要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一)英镑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英镑是第一个成为国际货币的货币,英镑取得世界货币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实力的增强。英国在19世纪80年代取得了在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中的垄断地位,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同时保持资本净输出,这为英镑汇率稳定性的保持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从历史数据上来看,英国的经济实力越强,国际收支顺差特别是贸易顺差越稳定,英镑的汇率越坚挺,英镑作为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的地位就越能够得到保证。

(二)美元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一战之后,经济的强盛促使美国开始诉求并取得了美元国际地位的提升。战后初期美国的单独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1/2,出口贸易的1/3和黄金外汇储备的2/3,都占第一位,其对外直接投资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代替英镑成为中心货币,这一结果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两国经济力量的对比。以美国为母国的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以及美国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为美元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使更多的经济主体愿意或被迫持有美元,这对美元地位的保持和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日元国际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当局通过一系列官方文件和决议,推动日元国际化的步伐。日元地位提供的基础是日本经济的恢复和经济实力的增强。1967年日本对美国开始出现贸易顺差,1980年日本GDP接近美国的一半,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在此基础上,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口元的国际化初见成效。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为8.0%,大大超过了英镑3.0%,仅次于美元和西德马克。

(四)欧元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欧元是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典型实践,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在欧元诞生后与美元抗衡的过程中,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币值稳定和坚挺对于欧元国际地位的取得和巩固提高尤其重要。稳定的币值背后是欧元区稳定增长的经济,事实上欧元区的经济总量已可与美国抗衡,GDP与美国相近,国际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20%,欧元区银行资产已经超过美国,金融总资产与美国接近,特别是欧元区还有着美国所没有的大规模贸易顺差,这些都是欧元的国际地位能够得到巩固和不断提高的必要条件。

二、主要货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英镑被美元代替

一战结束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国民财富损失严重,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特别是贸易收支方面,从战前的债权国变为战后的债务国。反观美国,一战后其工业产量、出口贸易和黄金储备均居全球第一位,可以说经济实力的哀弱,特别是贸易逆差的增加和债务地位的转变,是英镑强势地位被美元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二)美元地位的哀落

一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的对外对内经济政策导致则政赤字增加、黄金和美元外流,这使得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数次贬值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土崩瓦解,美元失去了原有的国际地位。目前,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从一战后的一半以上降至不足1/3,失去了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历史在轮回,又是贸易逆差、对外债务、货币贬值以及综合经济实力,导致了美元国际地位的下滑。

(三)日元国际化进程的停滞

日元国际化进程的停滞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于1987年接受"广场协议",被迫放任日元升值。日元的过度升值不仅使得产品国际竞争力减弱、贸易顺差缩小,更严重的是导致国际资本对日元的贬值预期,终于引发大规模的日元抛售和资本外逃,泡沫经济破灭。此后的十余年间,日本经济陷入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的低迷停滞阶段,日元国际化也因此搁浅。

(四)欧元国际化进程的延迟

欧元在其诞生过程中曾经历数次波折,最严重的一次波折是在1992年。在大规模的外汇市场投机活动当中,欧洲货币体系两次调整汇率,英镑和里拉退出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最终欧共体实行了事实上的汇率自由浮动。这次危机的导火索在于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欧洲汇率机制自身的缺陷。根据"三元悖论",在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各国不可能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会对汇率机制的实施形成内在的阻碍,产生不均衡。

三、主要货币国际化进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一)实体经济强大是基础

无论是金本位制度下的英镑和美元,还是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日元和欧元,走向国际化的基础都是经济实力,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强大。以美国为例,20世纪60年代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国际收支持续恶化,对于美元国际地位的降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在90年代美国的实体经济重新强大起来的时候,美元的地位又有很大的巩固和提高。因此,对于人民币来说,只有在实体经济强大的基础上,保持国际收支特别是经常项日的顺差、充足的外汇和黄金储备,才会为币值稳定提供保障,推进货币国际化的顺利进行。

(二)国际市场需求是关键

主要货币国际化的历程不尽相同。例如美元和欧元,在国际化的历程当中有政府间协议作为制度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一国货币要走向国际化,特别是能成为储备货币,它的关键在于其它国家对于这种货币的接受意愿有多高,也就是这种货币在国际市场上有没有很高的需求。这是由它的币值是否稳定,是否有足够的流动性,公众对此货币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所决定的。因此,对于人民币来说,促进国际市场需求是重中之重。

(三)外部冲击问题需防范

作为储备货币发行国,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因为当一国货币取得储备货币的地位后,需要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放松资本流动的限制,这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还会使国内经济受到较大的外部影响和冲击。例如为了货币国际化的顺利进行,货币当局需要保持本币币值的稳定,在这一过程中,易发生本币高估和过度升值的现象,故极易遭到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在资本项目不断开放的情况下,热钱流动日益频繁,在与国际投机资本抗衡的过程当中,一旦失手,就容易对汇率和汇率制度造成重大打击,日元国际化的失败和欧元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阻碍都曾经受到了美国的阻挠和来自国际投机资本冲击,这也是走向国际化的人民币需要防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裴平.国际金融学[M].南京:南京人学出版社,2006

[2]姜波克,张青龙.货币国际化:条件与影响的研究综述[J].新金融,2005(8)

[3]孙健,魏修华,唐爱朋.从三大货币发展历程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路径选择[J].亚太经济,2005(2)

国际货币制度论文范文第3篇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和发展现状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随着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陆开放城市等依托实体经济环境建设的步步深入,以人民币为基点的经济改革也在逐渐加快,从出口创汇到引进外资,从“入世”到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越来越开放的经济政策为提升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打下雄厚的基础。自我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鼓励出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就,对外贸易规模和地位不断上升,外贸结构不断优化。此外,我国在金融领域的重拳改革也取得成效,目前已经初步建成银行、证券、保险等功能比较齐全的金融体系。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当前存在的经济问题,比如外汇储备过高、贬损风险很大,不成熟债权国的困境以及货币错配的风险逐渐加大,贸易顺差过大引发的对外贸易失衡、我国资源向外流失、贸易收入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我国外汇储备的财富在不断缩水和损失、国内存在通胀隐忧、进口国因贸易逆差而产生的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攻击等等。当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都和我国资本账户开放迟缓和人民币不可完全自由兑换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从当前国内经济状况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趋势的正确举措。目前,人民币已经在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开始流通,其国际化进程也早已开始推进。2011年8月23日,我国政府《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

为了逐渐通畅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渠道,引导外汇储备良性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国内经济发展和抑制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必经发展之路。究其具体方面的重要意义如下:

首先,货币国际化有利于发行国财政获得更多铸币税收入。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由于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货币贬值,持有货币的一方财富会减少。铸币税接近于货币面值,因此西方国家历来看重货币控制权。美国学者塞缨尔・亨廷顿认为,西方文明控制世界,首先就要控制国际银行系统,其次是要控制全球硬通货、国际资本市场,而高科技、军火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等则重要性最低。因此,推进货币国际化可以有利于发行国财政获得更多铸币税收入,增强该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其次,货币国际化有利于缓解外汇储备过大的压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在其经济黄金增长期内累积下大量外汇储备,而德国将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平准基金,主要用来对本国货币的汇率进行调整,并凭借资本账户的持续逆差,保证对外输出本国货币。在缓解过大外汇储备压力的同时,使得德国货币马克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供给大幅度增加,很快便成为了国际硬通货,为后来欧元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理,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外汇储备总量庞大,货币结构单一,促成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国际资本流通,不失为一种解决或缓解我国外汇储备过大的压力的有效方法。

第三,货币国际化有利于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费用。由于使用非本国货币进行国际贸易,在不同货币间的汇兑中会产生交易费用,且存在汇率风险。因为即使存在多种金融工具可规避风险,但必要的交易成本却无可避免。因此,以本国货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实现货币的国际化便成为贸易中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费用的有效手段。人民币国际化同样可以实现降低外汇汇率与贸易交易费用的目的。

第四,货币国际化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升级,提高和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离岸市场发展

离岸金融市场本来是指相对于在岸金融市场而言,是非居民之间在境外的金融交易市场,所以又称为境外金融市场。然而随着国际金融的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内涵也开始丰富起来,离岸金融市场的地域概念开始模糊,“岸”的概念由“国境线”转化为“监管线”或者称为“法律线”。

从2003年11月我国央行允许香港可以开办经营人民币业务,从此人民币离岸市场经历了初始形成阶段,快速成长阶段以及全面发展阶段。初始形成阶段的起止时间是2003年11月~2008年年底,这一阶段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标志主要是离岸个人业务开始出现并且主要集中在香港。香港推出了人民币实时结算系统以及境内金融机构开始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这一阶段,我国政府与吞港地方政府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跨境结算也开始进行试点,完善内地与番港人民币清算的协议。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这一阶段香港人民币资产池快速扩大。期间在2011年11月,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更是发展到了6273.02亿元人民币,是发展初期的700倍。在香港,人民币早已成为继美元、港币之后的第三大存款货币。香港也成为除大陆以外的世界上最大的人民币存款资金池。全面发展阶段的起始时间是2011年8月,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支持香港成为全球人民币业务与资产管理中心,人民币离岸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截止到2012年9月,由香港结算人民币金额已经达到了1.92万亿元,超过了2011年全年的总和,香港已经成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重要平台。不仅如此,人民币离岸业务不仅在台北、伦敦、新加坡纷纷出现,越来越多的传统离岸市场开始经营人民币离岸业务。2012年下半年以来,在离岸市场的人民币资金逐渐收紧造成利率上升,一些优质客户的利率已经超过大陆同期水平。

除了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之外,人民币区域化、一体化战略也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其对外资的吸引力受到其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总量以及经济增长稳定性等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渐提升,经济总量也在迅速扩大,在亚洲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主导性力量,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区域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是需要发挥市场因素与政府因素双重驱动力量,需要培育充分的市场经济环境与金融制度环境,需要才有可能实现其战略目标并取得最终成功。

参考文献

[1]姜波克等著.开放经济下的政策搭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刘仁伍,刘华著.人民币国际化 风险评估与控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6.

[3]邱光祥等著.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04.

[4]范祚军,黄立群.“10+3”框架下的人民币区域化推进策略[J].东南亚纵横.2011(09):59-63.

[5]冯永琦.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国际货币制度论文范文第4篇

国际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国际货币资本以及资本跨国流动等相关内容是如何影响世界经济的,另外,课程体系中还包含跨国企业与跨国银行的经营形式。该课程中,不仅包含政治与制度的相关经济学理论,还有企业管理、产业经济等相关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不仅能够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所面临的问题反映出来,还迎合了现阶段社会对经济相关人才的需求。该课程的具体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分析工具

对于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来说,用于课程分析的主要工具有两个,分别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在国际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基础便是宏观与微观经济学,所以,国际经济学中的所有分析都离不开这两个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课程体系中,也可以大致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划分,其中国际金融便属于宏观经济领域,而国际贸易则属于微观经济范畴。

(二)研究内容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国际经济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在研究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除了研究与分析微观领域中的国际贸易政策、贸易理论、贸易需求要素流动,以及宏观领域中的经济政策、货币制度等传统国际经济学问题,还需要突破传统的单一性研究模式,研究经济变化过程中的相关领域,从而让国际经济学更加适应世界经济发展。

(三)课程体系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与很多其他的经济学科都有很大联系,因此,想要学习好这门课程,就需要打好相关基础,在课程前期做好学习准备,学习一些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这样有助于以后对财政、投资、贸易等方面相关知识的学习。另外,这门课程与国际金融学以及国际投资学等以后要学习的课程也有很大联系,学好国际经济学,有利于后期课程的学习。

(四)教学要求

国际经济学还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运用到数学思想与数学模式,其理论体系也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素养与扎实的数学知识,如若不然,则很难真正了解与吃透国际经济学,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当前课程中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企业竞争力也有很大提升,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外资的利用率也逐年增加,在千变万化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想要培养出更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对原有课程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以问题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当前《国际经济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定位问题

《国际经济学》中并不是单纯包括经济学知识,还涉及到投资学领域,属于一种交叉学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国际贸易越来越多,相应的,对国际资本管理与运用的人才也高度缺乏。所以,我国在一些高校中创设了《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以适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国际经济学教材也开始陆续出版。但当前出版的绝大多数教材都更偏重理论性研究,教材中的案例非常少,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些经济学相关理论太过艰涩,如果没有案例做支撑,很难真正理解与掌握。

(二)内容设计问题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日益改变,对于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来说,也需要在内容上进行及时更新,如国际上的贸易机理、分工模型、贸易政策、收支调节等,都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国际投资形势与状态及时有效的反映出来。但现阶段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设计《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却只是依照着传统教材,一部分院校的教学内容甚至停留在几十年前,这样的教学内容无法将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反映出来,也无法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

(三)教学方法问题

《国际经济学》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还具有一定的实务性,需要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国际管理、国际金融等学科相适应。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一些理论知识淡化,着力突出课程的实用性。举例来说,在《国际经济学》中,国际投资理论是一节比较难理解的课程,单纯的讲授理论,不仅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学生也难以理解理论的真正含义,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将真实的经济现象还原,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另外,在讲授一些国际投资知识时,可以通过图表或数据对知识进行辅助说明,将抽象问题具象化,缩短学生的理解时间。但现阶段,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却很少运用这些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

(四)课程考核问题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中的《国际经济学》还运用传统的考试形式进行课程考核,基本模式便是将平时表现与期末成绩相加。一般情况下,平时表现分为出勤与作业两部分,期末成绩便是单纯的分数决定。这样传统的考试形式很难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也无法体现出《国际经济学》的应用性特点,无益于学生相关能力的提升。

(五)教师素质问题

教授《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当前的很多高校中,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但实践经验却相对欠缺,教师没有在外贸企业工作与实践的经验,空有理论,却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实际的经济工作没有全面认识。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也无法做到与实际相联系,削弱了教学效果。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

我国现阶段的《国际经济学》课程急需改革,以适应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应用性人才。因此,针对当前课程在以上几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一些改革的主要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重新定位教材

应用型本科院校想要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对教材进行重新定位,对于《国际经济学》来说,相关教材不仅要有经济学知识,还要与管理学知识相联系。教材需要重视基础知识,整体思路需要由浅入深,再深入浅出,在理论部分,除了必要的理论介绍,还需要运用图表等具体形式加以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教材还要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并保证案例的新颖与生动,最好能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引起学生共鸣。另外,设置一些“知识拓展”等板块,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二)更新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在于“国际贸易理论与相关政策”,而课程的难点内容在于通过数学模型方式,对这些理论与政策进行阐述,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讲解这方面内容。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可以对数学模型进行比较深刻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其前提、论证、结论等方面,并以此为基础,对数学模型中所蕴含的经济含义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则需要着重讲解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与概念。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换挡期,因此,《国际经济学》的课程内容需要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更新,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现阶段,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但教材无法实时进行更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进一阶段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方向,并在教学时及时将新的经济内容与数据引入到教学中来。举例来说,在“国际贸易理论”一节中,教师需要将当前新的思想与理论介绍给学生;如在“欧盟经济一体化”一节中,需要及时的更新新的相关数据,并向学生讲解欧盟当前的发展情况。

(三)改革教学方法

由于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还要考虑实务,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而通过案例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

在课堂上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需要教师对国际热点进行实时关注,并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各种渠道查阅大量文献,在这些资料中挑选典型案例,还要针对案例设计一些问题。举例来说,在“跨国并购风险”的相关问题中,便可以举2009-2010年间的海外并购热潮为例,并提出并购热潮产生的原因、海外并购的特点、不同企业并购产生的不同结果等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最后总结,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等相关能力。

2.多媒体教学法

该课程的信息量相对较大,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适合运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将课堂内容以更生动的形式传达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幻灯片,并在课堂上拿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讲解。举例来说,让学生制作跨国公司家乐福在中国的发展的幻灯片,并以此为基础,论述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战略,以及其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四)运用综合考评

对于《国际经济学》这一实用型学科而言,单纯的试卷考试是无法真正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的。因此,可以将笔试作为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并缩小其占总成绩的比例,加入案例讨论、论文、作业、出勤等多方面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化评定,通过“考”和“评”的结合,才能全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提升教师水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相联系,将教师送入企业中的国际经济部门进行学习,如外贸部、金融部等,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也能够通过理论,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有利于以后教学。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员来学校做兼职教师,以弥补教师队伍缺乏实践经验的不足。

四、结束语

国际货币制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国际经济学具有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课程体系比较庞大、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但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诸如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数学能力较弱、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及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仍需从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入手。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4.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国内不同高校的经济类专业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高等数学等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课程,而国际经济学又是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在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国际经济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认识到国际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课时量及其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对于学生已经修过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于学生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介绍,以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渡性,并不断帮助学生去认知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