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庄清洁行动宣传标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研究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措施
落实好XX县农业农村局疫情防控责任。一是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组织村民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室内外卫生清理、改变不良卫生习惯为重点,搞好个人卫生,自我预防和村庄清洁,定期对乡村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劝导村民减少聚集性活动,全力配合做好农村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通知到各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二是XX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做好配合市监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准备工作,加强隐患排查,严禁未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制品进入市场;三是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村特别是农民工群体疫情防治工作,控制疫情向农村扩散。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工作持续不间断开展
XX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致全县广大农民朋友的倡议书》,要求全体“XX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群”人员将倡议书微信转发到各村屯农民手中。
在XX县农业农村局工作群转发农业农村部倡议书;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县农业综合执法队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群向养殖户(场)宣传防范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动物卫生安全事件相关知识;在单位电子屏上滚动播出疫情防控标语8条;在单位门口悬挂2幅疫情防控宣传横幅;在广源定点屠宰场张贴疫情防疫宣传标语3副。
为了做好XX县病毒感染的肺病疫情防控工作,保护自身生命健康安全和养殖产业稳定发展,XX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到全县畜禽养殖场(户)发放和张贴了《XX农业农村局致全县畜禽养殖场(户)告知书》,结合畜牧兽医行业特点,将防控疫情有关事项进行了告知。全县发放和张贴告知书60份。
一、目标任务
按照“清洁卫生、简便实用、群众欢迎”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镇村联动、因地制宜、分类减量、无害处理”的基本原则,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操作标准,按照“445”处理模式(即四个主体、四项机制、五个去向),试行农村清洁工程帮扶奖补机制,全面提升---年所有新农村建设点和集镇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完成年五个新农村建设点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努力实现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三年全覆盖的工作目标,确保我乡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处理模式
实行乡村联动、由集镇带动和辐射周边村庄,离集镇较远的新农村建设点要自成体系,按要求进行保洁和垃圾无害化处理,集镇建立标准化、园林式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带动周边村庄对垃圾先分类减量,再进行集中焚烧处理。村庄垃圾在分类减量的前提下,实行就地建设简易垃圾焚烧池,对垃圾进行就地焚烧,做到垃圾不出村。
三、设施建设标准
垃圾处理设施是做好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设施建设要齐全。集镇做到“四有”,村庄必须做到“五有”,即有设施(回收袋、垃圾桶、垃圾池、焚烧池、清扫工具、大板车、服装)、有人员队伍(保洁员、监督员)、有经费来源、有长效管理制度(理事会清洁工程职责、农户“门前三包”制度、村庄保洁员职责)、有责任领导。从大桥河到东山叉路口公路两旁要建一定数量的垃圾池和果壳箱。二是设施建设要规范。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要遵循方便、节约、有用的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垃圾处理设施要远离河流、水源、人居地和路旁,符合环保要求。不得再建简易垃圾填埋场。
四、工作重点
全乡农村清洁工程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健全完善“445”处理模式,加强“四个主体”和“四项机制”建设,最终实现垃圾处理“五个去向”根本目标。
1、加强四个主体建设。四个主体就是农户、保洁员、理事会和环卫所。一是必须努力提高农民垃圾处理的主体意识。要加强宣传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引导农民群总建立卫生保洁等相关制度,开展文明卫生户创评活动,确保农户室内整洁卫生,房前屋后无垃圾、无污水溢流、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让农民群众形成对垃圾进行分类分拣并定点存放的良好习惯,着力强化农民群众的自我保洁意识,使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必须切实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年以来的所有新农村建设点必须配备一名保洁员,集镇建好一支保洁队伍,村庄保洁员要做到每天到农户家中收集一次垃圾,公共场所每周打扫两次,垃圾池垃圾每周清运一次,同时对垃圾进行二次分类,然后送往焚烧池进行统一焚烧。三是进一步强化理事会村庄保洁的监督管理职能。理事会成员不仅要带头进行垃圾分类和落实农户“门前三包”制度,而且要督促保洁员,搞好日常垃圾处理,按时收集农合保洁费,牵头组织文明卫生户创评活动等垃圾处理日常事务。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激励措施。四是大力加强集镇环卫所建设,乡成立环卫所,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有一支环卫队伍、有专项工作经费、有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点清洁工程的指导管理纳入乡环卫所职责范围,把村庄保洁员纳入集镇环卫所统一管理,建立保洁员名册和工资台账,健全保洁员队伍的职责规定,考核激励管理制度,统一配置服装,落实保洁员报酬,加强保洁员的培训,强化保洁员的垃圾收集、分拣分类意识,确保保洁员对垃圾进行分类存放。明确环卫所职责,延伸环卫所职能,促进建设点和集镇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常态化长效化。
2、加强四项机制建设。四项机制即宣传培训、资金投入、制度保障和督促检查机制。一是宣传培训机制。浓厚的社会氛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规范的操作标准是确保农村清洁工程有效推进的关键。要建立长效的农村清洁工程宣传机制,通过召开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动员会或现场会,印发宣传手册,组织干部进村入户进行教育培训,利用宣传光碟、宣传标语等进行宣传发动,是干部群众思想的到统一,认识进一步提高;要层层开展培训,乡清洁办和环卫所工作人员、保洁员、司炉工、回收员、理事会成员、农民群众进行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成为垃圾规范收集分类、无害化处理的指导者、操作手、明白人。二是资金投入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及“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一是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路子,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建立和完善垃圾处理设施;二是采取群众自筹三分之一、政府奖补三分之二,安排保洁员报酬。三是集镇、村庄清洁工程及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的设施完善和运行经费由乡政府负责。四是制度保障机制。清洁工程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合理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集镇和建设点药落实好居民(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卫生检查评比”激励机制,试行村庄农村清洁工程帮扶奖补办法,健全保洁员工资筹资制度。五是督促检查机制。清洁办要结合各村实际制定督察方案,明确督查的内容和标准,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科学推进工作。
3、实现垃圾分类五个去向。以实现农村垃圾沤肥(或喂养禽畜)、回收利用、铺路填坑、封存、焚烧五个去向为目标,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一是厨余垃圾。包括剩余饭菜、易腐食物、青嫩秸秆等用作喂养禽畜、沤肥处理。二是回收垃圾。包括金属类、纸类、塑料类、橡胶类以及玻璃类由农户进行分类存放,然后由废品收购部门(回收员进行回收处理)。三是建筑垃圾。包括碎砖碎瓦、乱石块、混凝土、破损玻璃陶瓷块等用于填坑铺路。四是有害垃圾。包括废旧电池、农药瓶、过期药品、医疗垃圾、废日用化学品等集中统一进行封存。五是焚烧垃圾。包括枯枝落叶、废木料、废旧衣物、干果壳等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乡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乡村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督查、亲自解决重大问题,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抓进度,抓实效。要强化工作队伍,落实工作人员、工作经费和责任制,确保有人做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做到镇村联动、部门参与、齐心协力推动工作,多措并举抓好落实。
2、明确部门职责
教育、卫生等单位要成立机构,落实承办责任人,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落实,切实把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3、开展卫生创评
坚持每季开展一次文明卫生户、文明卫生村庄、文明卫生集镇创评活动。对被评为文明卫生户的农户,由村委会、理事会授牌、贴牌。
一、整治时间
7月12日-8月11日。
二、整治内容
1、对路边、桥边、河塘池边、垃圾箱边、村民居住点存在的污染源、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清除;
2、对农村道路、房前屋后、卫生死角进行清理;
3、对溪面及沿溪两岸各类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尤其是沿溪两岸成堆垃圾,确保溪面无漂浮物;
4、治理畜、禽粪便和养殖业污染,确保村内无污水横流;
5、对垃圾分拣场的垃圾清运要及时。
三、整治步骤
此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月活动从7月12日---8月11日结束,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7月12日---19日)。镇于12日召开动员大会,积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利用暑期中小学生群体走村进户,党员生态日活动,加强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此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月活动的各项工作,各村要按照活动的部署,制定整治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行动中来。进一步营造清洁家园活动浓厚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7月20日---8月4日)。各办事处、各村要根据整治月活动方案和责任分工,全面落实各项措施,组织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对村庄周边、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公共厕所、桥边路边、溪边、河沟塘池、垃圾箱边的环境进行重点清理,集中解决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整治标准达到村容整洁,道路畅通溪流净化,路面整治等需求。
(三)考核验收阶段(8月5日---11日)。各办事处及行政村整治以后,镇清洁家园办公室、效能监督员及清洁家园评议团进行全面考核验收,星级划定。
四、主要措施
(一)明确职责,全员落实责任
面对我镇清洁家园工作的严峻形势,各联系领导、办事处、驻村干部、办公室人员及各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全员责任联系包干制,实行“四包四定”工作法,即镇班子成员会同办事处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块,党员包户,定点、定岗、定人、定责,不留空隙,不留盲区,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
1、联系领导对所联系办事处及村负总责。联系领导要统筹全局,指导开展卫生大清扫、大整治活动,并对整治成果进行及时检查监督,对整改不到位的村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2、办事处主任、书记对辖区所有村负总责。办事处主任、书记要组织指导各驻村干部开展各项整治活动,并与辖区基础薄弱的村建立联系责任制,兼负连带责任。
3、驻村干部对所驻村负全责。驻村干部要深入各村组织参加整治活动,对整治效果负全责。
4、办公室人员对所联系村负连带责任。办公室人员要深入到各村参加整治活动,对整治效果负连带责任
5、村书记主任为本村“清洁家园”工作第一责任人。组织开展各项整治工作。
6、镇区卫生(包括各个小巷小弄)由城管办负责。
(二)加强宣传,全民发动参与
1、广泛宣传深入发动。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组织大清扫活动,悬挂整治宣传标语,进行宣传车轮回宣传等多种形式和活动,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同时要结合进村入企、党员生态日等活动,有目的、有针对性、广范围地组织和发动群众进行自发的集体大清扫、大扫除活动,并要求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生态日,不断增强群众的整治意识、参与意识和保洁意识。
2、实行保洁经费筹集制。要求整治村必须召开村两委会议,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积极落实保洁经费筹集制,通过筹集保洁经费,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清洁家园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镇党委政府对整改村派驻工作组。
(三)动态监管,全程跟踪监督
办事处每周要对辖区内各村清洁家园进行动态检查,对辖区各村进行排名上报镇清洁办;镇清洁办协同纪委对全镇各村进行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
(四)严格执行,全面落实奖惩
1、对全镇重点区域整治未在规定整治完成的,对其进行曝光,并进行责任倒查,追究村书记、主任、保洁员、办事处、办公室等有关人员的责任。
2、对于县级考核中村级排名后五名的或镇月考核排名末三名的村(分数低于90分以下),村书记、主任给予书面效能告诫并在村干部大会上表态发言,驻村干部在镇机关干部会上表态发言,办公室人员未参加整治活动,给予通报批评。连续3次排名后三位的村,给予村书记免职处理、村主任要求自动辞职,暂缓保洁经费的发放,驻村干部待岗处理,中层干部免职处理。
3、此次清洁家园专项整治大行动的整改力度与效果将与各村干部的误工报酬和村级运转经费补助挂钩。
五、行动要求
(一)思想上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各办事处、各村、镇属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市、县清洁家园会议精神,把“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这项工作摆上最重要议事日程,各联系领导要亲自抓,协调解决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同时,要做到党员干部带头,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带动引导广大村民自觉参与,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二)行动上要进一步狠抓落实。各村根据实际,召开会议讨论制订《村规民约》,做到《村规民约》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同时,各负责人根据行动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和落实,进一步在全镇上下掀起“镇清洁家园专项整治大行动”的活动,力争通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使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村容形象明显提升、人居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使清洁家园工作再上新的阶。
提升城市品位,大家好!为进一步改善我县城乡环境面貌。营造清洁优美的工作、生活和投资环境,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目前,整治工作已进入集中整治阶段的攻坚期。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县十三届党代会、十五届人代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县十三届党代会指出,首先。要把我县建成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对内有宜居性,对外有吸引力的山西文化名城;随后召开的县第十五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积极开展文明和谐县城及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活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在开展工作之初就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这既是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环境面貌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力实施“城建靓县”战略和建设魅力新的基本内涵,更是一项惠及全县23万人民的民心工程,其重要性无庸赘述。
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是一项常规且非常重要的工作,其次。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和综合整治,县的城乡环境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城乡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整体上与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还未能令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开展这次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就是要进一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切身的突出问题,努力为全县人民营造出一个健康、有序、稳定、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俗话说得好,再次。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就说明一个地方的环境越美,形象越好,就越能集聚人气,吸引财气,提升商气,就越能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下大决心、花大气力,狠抓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就是要着力改变的对外形象,不断增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二、正视问题、明确要求。
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自6月初全面启动以来。各部门整治工作紧锣密鼓、如火如荼,各乡镇也是追我赶、劲头十足。各乡镇、各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基本做到沿主要街道和公路无寄存垃圾,村庄大体清洁干净,使得全县城乡环境面貌有了一定改善。但我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整治中存在问题:一是思想不够重视。仍然存在个别同志对这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认识不够,存在着麻痹思想、松懈思想和应付思想。二是进展不够平衡。乡与乡、村与村之间进展情况不一,差距明显,且卫生死角仍然存在三是整治不够到位。乡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乱堆乱倒、清扫不及时、村容村貌不整洁等问题在个别镇村仍然存在为此,要进一步扎实深入地开展此项工作:市容环境卫生上,要彻底消除县城脏、乱、差现象,保持环境干净整洁;乡镇环境卫生上,各乡镇要制定制度和措施,组建专业队伍,确保主要街道平整、无垃圾无积水、无乱堆乱放乱搭、无乱贴乱画现象,沿线无摆摊设点,有垃圾倾倒点或垃圾桶、宣传标语和宣传栏,公共设施维护良好;农村环境卫生上,各村要有宣传标语和宣传栏,村内大街小巷平整无坑洼,房前屋后干净无杂物,垃圾入池集中收集并及时清运到各村指定的垃圾场,农户居室厨房整洁、饮水卫生,室内外有垃圾箱,做到人畜分离、家禽牲畜圈养和庭院、厕所卫生干净无异味,使全县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得到根本改善。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全力确保打赢、打胜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这场硬仗。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严格按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认真执行。
落实责任。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要加强领导。成立领导组,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尽快进行安排部署,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专项整治方案,提出详细的工作推进表,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指标,明确责任及时限要求,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确保整治工作任务扎实有效开展。
全民参与。宣传组要继续做好专栏、专版和专题报道工作,二要广泛宣传。大力宣传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重大意义和有关法律法规,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及时报道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和各乡镇开展的卫生模范村模范户评选活动,加强正面引导、树立典型、以点带面,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各乡镇、各村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整治内容等,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提高环境意识和文明素质,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明模范户评选活动和投身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家家户户搞好屋前屋后卫生;广大人民群众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不仅要自觉践行公共道德,而且还要对乱扔垃圾、乱贴乱画、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及时劝导和制止,彰显人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道德风范。
严格考核。督查组要将这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三要强化督查。继续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和频率,通过日常检查、专项督查、阶段检查、分片互查、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各乡镇的重点区域、路段进行抽查。执法保障组对达不到工作要求的要下达限期整改意见;对工作严重滞后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并在媒体上曝光;对因主观因素影响工作大局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及个人要进行大力表扬,通报批评和大力表扬的单位都要纳入年度考核成绩。
如何保持新村庄的整洁靓丽,是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首先遇到的问题。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专人管护,定期清运,属地管理,各方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既使农村保洁有了保障,又使农民群众有了明确的责任和要求,使新村镇建设步入良性互动的轨道。
“专人管护,定期清运,属地管理,各方参与”,主要是由各乡镇建立一支3—5人组成的专职管护队伍,配置环境卫生专用管护车,对各乡镇内主要交通干线和圩镇周边公共环境卫生进行清理管护。各村聘请公共环境卫生管护员,负责村内主要道路养护和村部周边环境卫生;村落设环境卫生清洁员,采取轮流值日的方式,由农户轮流负责村落内公共环境卫生清理。村落垃圾集中倒在垃圾池,圩镇垃圾集中倒在中转站,1—2天一次由专用管护车将垃圾拉到垃圾填埋场。这样层层负责,各自清理,同时以乡镇单位,组织驻镇企事业单位和各村负责人定期举行公共环境卫生管护工作联席会议,以平等协商的方式,研究解决公共环境管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共同清除“三不管”卫生死角。
这种管护机制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定期清运与随时清扫相结合。专职保洁管护员负责规定区域内的每天一次的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同时对偶发、临时形成的垃圾进行随时清扫,保证了整天的卫生清洁;二是专人管护与群众参与相结合。除专管人员负责的公共区域和交通干线处,群众要自扫门前“雪”,负责房屋前后、内外的卫生,突出了群众的主体性;三是属地管理与各方配合相结合,既明确了责任主体,又强调了方方面面的参与和支持,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形成这一机制要找准几个切入点,首先,注重多方筹集资金,建立持续有力的投入保障机制。采取“财政补一点,受益单位出一点,群众筹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专职人员管护支出。例如购置垃圾清运车、新建垃圾池、垃圾中转站,聘请专职管护员。其次,注意强势宣传引导,建立齐抓共管的群众参与机制。一是倡导文明卫生新风。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举办卫生保健知识讲座、举行文艺演出、召开村民户主会、出动宣传车、刊出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讲文明、讲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农民群众的卫生保洁意识,引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建立环境卫生自我约束机制。组织群众民主选举村庄管理理事会,在理事会成员中指派专人负责村落环境卫生监督;召开村民户主会,讨论制定出《村落文明公约》,用以规范、约束村民卫生行为;由理事会牵头,与农户签定“门前三包”责任状,明确村落环境卫生管护包干区。三是建立创评激励机制。
广泛开展“文明卫生户”、流动红旗等多种形式的环境卫生创评活动,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文明卫生户”在村落社区栏内进行宣传表扬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如发扫把、铲、锄头等),对“不卫生户”在文化墙宣传栏中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第三,多方参与,联动管护。按照“谁受益,请出力(资)”的原则,一是建立镇、村、户的纵向管护网络;二是区域内的多单位路段、村落联结区等“三不管”区,建立互动的横向协调网络,定期商议,共同出力,不留死角。第四,强化责任,监督考核。一是明确责任主体,各镇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村党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各村落理事会指定负责成员为具体监督员,形成一级抓一级、村村有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二是强化考核评比,由新村办牵头,定期组织督查组到各镇巡回督查,重点督查管护经费落实到位情况、管护队伍的工作运行情况和环境卫生管护的实际效果,实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通报,一年一考核”,将环境卫生管护情况纳入镇村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年度综合考评体系。
这一管护机制的形成,为保持新农村干净整洁的面貌提供了很强的技术操作平台。
1、为塑造新风貌展示了一个亮丽的窗口。各示范点是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中干出来的,凝结着干部群众的心血,成型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无疑是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心中可以与城市媲美的地方,是农民群众引以自豪和向外展示其风貌的窗口。如今,建设好的新农村有了长期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作为对其付出了辛勤努力和直接享受了实惠的群众就消除了“今后怎么办”的疑虑,也更加增强了大家对推动村庄整治改造的信心和决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2、为培育新农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各扫门前‘雪’”、“轮流值班”制,增强了村民的责任主体意识和有权管理村民事务的自豪感,对良好风尚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村民互相评议”、“挂流动红旗”的举措,无形中创造了一种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浓厚氛围,对激发群众积极向上有重要意义。
3、为凝聚党群干群关系添加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不少郊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一开始是消极态度,在明白了事理、享受了实惠后,多数群众行动起来了,但有的还抱着等待观望的心里。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使广大的群众进一步体会到了政府的负责任态度,认识到了党和政府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的决心。不少群众曾经说:“过去许多好的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总是昙花一现、半途而止,没有长久的思路和保障。这次好了,政府不仅帮助我们建设了美好的家园,还帮我们管理好家园,我们再不行动起来,真是对不起政府、对不住良心。”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
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的试行,给我们带来深层次的思考:
1、要充分激活管理主体的积极性,进一步解决管理中“人”的问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中,不管是被聘请的专职管护人员,还是村里的农民群众,对管理的效果都具有决定作用。因此,一是对专职管护人员要有切实有效的奖惩措施,防止干好干坏一个样,避免他们在短期内有满腔热情、有责任心,而时间一长就消极应付,使脏乱反弹;二是要强化村小组干部和理事会的督促作用。转变村民长期形成的一些不良习惯,需要有一个过程,制度、机制执行、落实的初期,也应该严格、有力,因此,在长效机制管理中,理事会、村小组不仅分工负责的成员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其他成员也不能熟视无睹,不闻不问,要避免出现“一人不管就无人问津”的现象,防止机制的空运行;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只有把农民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转化他们的观念,实现由“要他们这样做”到“他们自主这样做”的转变,才能发掘出农民的内在动力,真正永葆农村的长久魅力。
2、要建立一个稳定的管理资金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有“钱”来管的问题。1、下大力培植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水平。长效管理的人员工资、维修费用,对于农村来说是一笔不少的开支,依目前的状况,由政府财政包揽不可能,靠村集体统筹,普遍没有这个实力,全部由农民摊派,不仅增加农民负担,操作也很困难。因此,必须培植产业,发展经济,努力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农民个人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