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无线接入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无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范文第1篇

1.1首先,话音通信和宽带数据通信逐渐无线化。随着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发展,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用户数量急剧增长,在几年后,无线话音通信和窄带数据通信的用户数量将可能超过有线用户。目前在中国的部分地区,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数量已超过有线电话用户的增长。

1.2无线通信须适应IP业务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等新业务的发展,数据通信业务量正以指数规律增长,其中使用IP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的业务量更是急剧增加。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须适应IP通信业务发展的需求,并逐渐向高速、宽带通信网推进。

1.3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始终在互补支持发展。与无线通信相比,有线通信具有容量大、速率高、宽频带和传输质量稳定的特点,能满足高速数据通信和宽带多媒体业务的通信需求。在无线通信方面,第三代移动通信拟达到的目标是静止状态下为2Mbit/s,10GHz频段下的固定无线接入通信已可实现20Mbit/s左右或更高速率。更高频段的无线接入亦在向更高速率迈进,无线通信正利用其实现个人通信的优势始终与有线通信在互补支持发展着。

2.无线接入系统在通信网中的定位

无线接入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在一定条件下,用于提供本地交换局至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传输,但不提供局间漫游服务。在建筑物内或局部区域,可通过移动终端提供服务。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海岛或用户稀少、分散的农村地区,铺设有线电缆比较困难、投资大,用户经济实力较低,只有选用无线接入技术,才能解决电话普及与运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矛盾。在遇到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无线接入系统可作为有线通信网的临时应急系统快速提供基本业务服务。

在通信网中,无线接入系统的定位是:本地通信网的部分是本地有线通信网的延伸、补充和临时应急系统。

3.无线接入技术

3.1MMDS接入技术

MMDS多路微波分配系统已成为有线电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MMDS是以传送电视节目为目的,模拟MMDS只能传8套节目,随着数字图像/声音技术和对高速数据的社会需求的出现,模拟MMDS正在向数字MMDS过渡。MMDS的频率是2.5~2.7MHz。它的优点是:雨衰可以忽略不计;器件成熟;设备成本低。它的不足是带宽有限,仅200MHz。许多通信公司看中用LMDS技术来作为数据、话音和视频的双向无线高速接入网。但由于MMDS的成本远低于LMDS,技术也更成熟,因而通信公司愿意从MMDS入手。它们正在通过数字MMDS开展无线双向高速数据业务,主要是双向无线高速英特网业务。

近年,我国有的大城市已经成功地建成了数字MMDS系统,并且已经投入使用。不仅传送多套电视节目,同时还将传送高速数据,成为我国数字MMDS应用的先驱。数字MMDS不应该单纯为了多传电视节目,而应该充分发挥数字系统的功能,同时传送高速数据,开展增值业务。高速数据业务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MMDS经营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为数据业务的收入远高于电视业务的收入。

3.2LMDS接入技术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工作于24GHz~38GHz频段,带宽在1.3GHz左右,传输容量大和应用灵活等特点使其成为目前倍受瞩目的天线宽带接入技术。

一个完整的LMDS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本地光纤骨干网、网络运营中心(NOC)、基站系统、用户端设备(CPE)。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多通道多点分配业务(MMDS)和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两种。它们是在成熟的微波传输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所采用的调制方式与微波传输相似,主要为相移键控PSK(包括BPSK、DQPSK、QPSK等)和正交幅度调制QAM(包括4-QAM、16-QAM、64-QAM等)。不同之处是MMDS和LMDS均采用一点多址方式,微波传输则采用点对点方式。

LMDS的特点是:

(1)LMDS的带宽可与光纤相比拟,实现无线“光纤”到楼,可用频带至少1GHz。与其他接入技术相比,LMDS是最后一公里光纤的灵活替代技术。

(2)光纤传输速率高达Gb/s,而LMDS传输速率可达155Mb/s,稳居第二。

(3)LMDS可支持所有主要的话音和数据传输标准,如ATM、TCP/IP、MPEG-2等。

(4)LMDS工作在毫米波波段、20~40GHz频率上,被许可的频率是24GHz、28GHz、31GHz、38GHz,其中以28GHz获得的许可较多,该频段具有较宽松的频谱范围,最有潜力提供多种业务。

LMDS的缺点是:

(1)传输距离很短,仅5~6Km,因而不得不采用多个小蜂窝结构来覆盖一个城市。

(2)多蜂窝系统复杂。

(3)设备成本高。

(4)雨衰太大,降雨时很难工作。

3.3WCDMA接入技术

WCDMA技术能为用户带来最高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在这样的条件下,现在计算机中应用的任何媒体都能通过无线网络轻松地传递。WCDMA的优势在于,码片速率高,有效地利用了频率选择性分集和空间的接收和发射分集,可以解决多径问题和衰落问题,采用Turbo信道编解码,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FDD制式能够提供广域的全覆盖。下行基站区分采用独有的小区搜索方法,无需基站间严格同步;采用连续导频技术,能够支持高速移动终端。相比第二代的移动通信技术,WCDMA具有:更大的系统容量

、更优的话音质量、更高的频谱效率、更快的数据速率、更强的抗衰落能力、更好的抗多径性、能够应用于高达500Km/h的移动终端的技术优势,而且能够从GSM系统进行平滑过渡,保证运营商的投资,为3G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WCDMA通过有效地利用宽频带,不仅能顺畅地处理声音、图像数据、与互联网快速连接,而且WCDMA和MPEG-4技术结合起来还可以处理真实的动态图像。

3.43G通信技术

在上述通信技术的基础之上,无线通信技术将迈向3G通信技术时代。3G强大的带宽和传输速率给多媒体通信提供了高速传输的可能性。从通信容量上,3G较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有大幅提升。另外,3G有效地利用了频率选择性分集和空间的接收和发射分集,可以解决多径问题和衰落问题,使传输速率有了大幅提高,该技术又称为国际移动电话2000,该技术规定,移动终端以车速移动时,其传转数据速率为144Kbps,室外静止或步行时速率为384Kbps,而室内为2Mbps。但这些要求并不意味着用户可用速率就可以达到2Mbps,因为室内速率还将依赖于建筑物内详细的频率规划以及组织与运营商协作的紧密程度。然而,无线LAN一类的高速业务的速率已可达54Mbps。

3.54G通信技术

在3G技术还没有最终成型时,人们又开始提出了4G技术。该技术目前还只有一个主题概念,就是无线互联网技术,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4G也会继续高速发展;电脑日趋向小型化、简便化,最终将所有技术整合为一个类似PDA的产品,将来4G在业务上、功能上、频宽上均有别于3G,应该是将所有无线服务联合在一起,能在任何地方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讯、定位定时、数据收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4G将会是多功能集成的宽带流动通讯系统,是宽带接入IP的系统。

无线接入技术范文第2篇

无线接入系统可分以下几种技术类型:

1、模拟调频技术。工作在470MHz频率以下,通过FDMA方式实现。因载频带宽小于25KHz,其用户容量小,仅可提供话音通信或传真等低速率数据通信业务。适用于用户稀少、业务量低的农村地区。

2、数字直接扩频技术。工作在1700MHz频率以上,宽带载波可提供话音通信或高速率、图像通信等业务,其具有通信范围广、处理业务量大的特点,可满足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基本需求。

3、数字无绳电话技术。可提供话音通信或中速率数据通信等业务。欧洲的DE

(来源:文章屋网 )

无线接入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无线接入技术;铁路;通信工程

随着当前铁路建设速度加快,列车行驶速度也不断提高,向着高速化的发现发展。对安全运营、通信便利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对铁路通信网络进行完善,为旅客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同时也不断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对于传统铁路通信工程而言,已经难以与当前铁路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必须对当前先进的通信技术引入,改变传统通信模式。在铁路通信网络升级中,当前无线通信传输及接入技术的应用较多,使铁路通信工程与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更加适应,促使铁路通信网络效益的实现,保证了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

1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

1.1覆盖范围广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省市也都有专门的轨道交通管理部门,不同省市的轨道交通管理模式也不完全相同,也没有统一,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途径不同省市的不同铁路局,对于调度服务人员及指挥人员而言,由于没有统计的评价标准,导致在铁路无线通信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以往无线通信呼叫方式为主要的通信模式,为了使无线通信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中全面落实,需要在无线通信传输方式方面进行统一,对整个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由主控中心负责控制与管理,统一管理路由进行地址分配,保证我国铁路无线通信网络的构建。

1.2数据传输

从以往铁路通信发展状况来看,列车在行进中,需要通过无线电台,实现语音传输,通过语音通信传输,让乘务员对列车的行进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无线通信设备中,也逐渐引入了数据传输的功能,这就实现了将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各种工况数据实时的传输到调度中心,实现调度中心对列车运行情况的实时监督,一旦列车运行数据发生异常,调度中心可及时发现,并进行解决,保证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1.3适应性强

列车在轨道上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包含车务、公务、电务等多方面,同时还受到复杂的支撑系统及运行体系的影响,在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工作下,才能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所以对于跌路运营而言,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综合性。基于铁路运营的这一性质,也要求铁路通信工程中无线接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便于各部门、各单位都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对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应用,保证各部门、各单位之间能够实现正常的数据传输及语音传输,对已经配备的通信设备存在的缺陷还需要不断完善,满足无线通信技术不同使用单元的个性化需求,促使铁路运营整体效率的提升。

2无线接入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2.1GSM-R技术

为满足铁路通信系统运行,专门开发GSM-R技术,该技术属于数字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平台具备列车行驶监控、控制及调度等功能及特点,能够是吸纳无线列调、养护、应急及调车等语音通信功能,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1)GSM-R技术原理。GSM-R技术的出现,是基于蜂窝通信系统实现的,在该系统基础上加入调度功能,从而实现高速行驶的列车对无线通信的需求。GSM-R技术与公网GSM技术有类似之处,所以是的GSM技术的借鉴,将GSM技术通信结构大部分进行了保留,在此基础上,针对铁路通信服务需求,开发了针对性的相关功能,满足铁路无线通信的实际需求。现阶段铁路无线通信中,对GSM-R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并且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2)GSM技术的网络功能及结构。对于铁路通信网络而言,很多时候都存在一定的条件约束或限制,传统无线通信也受到此类限制的影响,无法实现互联。而随着GSM-R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对此类制约或限制的网络也能够实现互联,使网络之间的互通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于GSM-R无线通信网络而言,其结构并不复杂,主要包含三个子系统:基站子系统、操作维护子系统及网络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能够友好的进行数据传输与通信。在GSM-R网络环境下,能够实现诸多功能,包含呼叫处理、短消息、用户身份识别、语音广播、信令信息加密、紧急呼叫等,GSM-R技术除了能够提供以上基础功能之外,也支持蜂窝系统操作,所以在列车进行位置等级、重新建立呼叫及切换等操作中,非常便捷。

2.2GSM-R无线网络接入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当前,铁路通信工程中,对GSM-R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在实际应用中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应用中,GSM-R无线接入技术的功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寻址功能。该功能在GSM-R技术所提供的诸多功能中非常重要,也非常强大,当前已经在铁路系统中大范围应用。例如,对于每一个工作岗位中的司机,都编制有对应的功能号码,二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该功能号码也并非用户的MSISND号码,如果司机用该功能号码登录系统,则该功能号码会与系统进行通信,从而实现数据传输与语音呼叫的寻址功能。②调度通信。整组呼叫与点对点呼叫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的两种基本形式,而不管是何种通信形式,GSM-R无线通信技术都能够满足调度需求。在进行点对点呼叫使,对指定的机车可直接呼叫,同时监理数据关联,通过无线通信,司机也可对区域调度员进行呼叫,提高了列车调度的安全性与效率;而整组呼叫,是调度员可利用无线通信向区域内所有司机发起广播或语音呼叫,实现站台统一协调与管理。③基于位置的路由。对于不同区域调度员的指令,GSM-R技术都可以满足,用户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不同的短号码表示不同的职责,在联系调度员时,可预先设置短号码,然后拨打,通过系统的寻址功能,系统实现当前呼叫路由到合适的调度员。④紧急呼叫。在铁路系统中,紧急呼叫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铁路通信工程中,紧急呼叫的级别比较高,通常高于广播呼叫与调度呼叫,根据基于移动台的操作模式对呼叫的类别进行确定,移动台在调车模式时,如果按下紧急呼叫按钮,则发出的紧急呼叫指令表示调车紧急呼叫,除此以外,其它类型的紧急呼叫全部属于列车紧急呼叫。

3结语

铁路作为人们出行方式之一,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提高铁路通信水平对于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在铁路通信工程中,无线接入作为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传输效率高、覆盖范围广、适应性强等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铁路工程中应用无线接入技术,促使铁路通信效率及质量的不断提升,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陶柁丞.铁路无线通信工程中的LTE-R技术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4,23(16):60.

[2]周政洁.铁路通信工程光纤接入网技术的运用及质量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5,05(17):237~238.

[3]何宇,周志刚,卜智勇.高速铁路宽带无线接入网的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02(18):128~132+164.

[4]章嘉懿,谈振辉,于晓溪,等.高速铁路公众宽带通信接入体制与关键技术综述[J].铁道学报,2012,01(24):46~53.

无线接入技术范文第4篇

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宽带的无线化和无线带宽的宽带化,极大地促进了对无线频谱和无线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频谱的价值已经充分体现。作为无线通信的黄金频段――700MHz频段成为炙手可热的资源。

在施行频谱拍卖制度的美国,Verizon曾经在2008年花费100亿美元巨资从美国政府手中拍得700MHzl谱。其后,Verizon凭借700MHz优异的无线传播特性,以较小的基站规模,实现较大的区域覆盖,并且是以较低廉的成本实现4G网络的快速部署,奠定了4G的领先。2007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历经漫长的讨论之后重新规划700M,规划释放出一部分频率资源用于未来的移动通信,故700M也被称为“数字红利”。根据GSMA在2012年的研究数据,如果亚太各国政府将“数字红利”频谱用于移动宽带通信,到2020年亚太地区的GDP将增加近7300亿美元,税收将增加1300多亿美元。

我国一直通过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对频谱实施行政分配制度。上世纪,700M被分配给各省市县的广播电台,用于承载模拟广播电视信号。随着技术进步,模拟电视逐渐数字化,大部分700M频谱资源逐渐闲置。当前700MHz频段是广电使用的频段,如何利用700M黄金频段发展无线技术,把握无线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的机会,是当前广电人亟需考虑的问题。

二、广电融合网与700M频段

随着新技术快速发展和产业环境不断变化,以双向、互动、高清为标志的广播电视网,正在向宽带、多屏、智慧化升级,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发展已进入一个 全新阶段,未来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W,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 Network-Wireless)将发展为电视有线、无线、卫星多通道无缝连接的融合覆盖网络。融合网络的设计是在构建无线双向网基础上,将有线电视网、地面数字电视网、卫星广播网、广电自适应WiFi无线网、无线双向网进行有机结合,打通相互间的传输通道,形成广电特色的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

广电无线700M双向化技术是“智慧广电”发展的保障,实现广播频段无线信道模型建立、动态频谱感知、无线双向系统组网、信道编码、下行和上行信道传输、无线载波聚合等技术难点,建立广电无线双向网技术标准体系,可形成广电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有益补充,其中基于700M频段的双向LTE将成为无线双向系统的重要支撑。

三、 700MHz LTE方案浅析

(一)LTE发展现状

LTE作为目前移动通信的领军技术,在全球运营商中已获得大规模商用的验证。根据GSA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的统计,2014年底共有611家运营商在174个国家和地区投资LTE网络。全球商业运营的LTE网络超过360张,LTE基站已经部署200万个,LTE用户数接近3亿。当前LTE主流的频段采用1.8GHz(45%以上)和2.6GHz(28%以上),中国移动主流也是采用2.6GHz频段。1GHz以下700/800MHz低频频段,也有33个国家55张商用网络采用此频段,例如日本DoCom采用800MHz频段,美国Verizon采用700MHz频段(超过2600万用户)。

由于700MHz频段穿透性能好,穿透衰减小,覆盖范围广,射频信号传输质量高等特点,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开放700MHz作为LTE通信的低频频段,以便运营商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完成较快速的覆盖。LTE技术目前已经非常成熟,700M LTE虽然用户基数少于1.8GHz和2.6GHz主流频段,但700M LTE技术也经过了规模商用的验证,也是成熟、稳定的技术。

(二) 700M LTE无线网络架构及规划原则

1. LTE基础网络架构

LTE的无线接入网命名为演进型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核心网则为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PC)。组网架构如图2所示,LTE时代的网络架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下述三点:

(1)网络结构全IP化。在LTE组网方案中,核心网取消了CS(电路域),全IP的EPC支持3GPP、非3GPP各类技术统一接入,实现固网和移动融合(FMC),灵活支持VoIP及基于IMS多媒体业务。

(2)网络架构扁平化。取消了之前定义的RNC,eNB直接接入EPC,从而降低用户可感知的时延,大幅提升用户的移动通信体验。eNB除了具有原来NodeB功能外,还承担了RNC的大部分功能,如无线资源控制、调度、无线准入、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和小区间无线资源管理等。eNB之间可采用网格(Mesh)方式直接互连并引入X2接口,这是相对原有3GPP接入网结构的重大变化之一。

(3)引入了X2和S1两个接口。X2是相邻eNB间的分布式接口,主要用于用户移动性管理;支持S1接口的灵活组网方式 ,S1-Flex是从eNB到EPC的动态接口,主要用于提高网络冗余性以及实现负载均衡。

LTE网络的无线网元包括基站、天馈、无线网关、IP承载网和网络终端。其中,基站采用分布式基站,基带单元(BBU)和射频单元(RRU)分离;天馈采用700M双极化定向天线,通过射频馈线和RRU连接;无线网管用于基站管理,包括配置、告警、性能监控等,部署在核心网机房;IP承载网用于核心网网元和无线侧BBU的互联,应考虑充分利用广电现有的传输网络来承载LTE业务;网络终端可用CPE和MiFi两种形式的终端。

2. LTE网络规划原则

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的建设,首先基于无线网的精心规划。无线网络规划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营销和数据流量分流策略,加强网络规划建设与市场发展的协同联动,分区域、有步骤、分阶段的持续推进网络建设,不断提升客户感知,满足市场竞争和业务发展需求。规划前需搜集并明确网络服务的区域、区域内相关频段的无线传播模型校正、区域内的业务需求及业务模式等。无线网络基本规划包括了:覆盖规划、容量规划、站址规划等环节。网络建设初期的关键是覆盖规划,需依据服务区的功能、地形地貌、建筑特征、人口密度、业务量等特征进行区域划分和归类,确定不同区域类型采用的网络结构、服务等级和设备设置原则,达到网络质量和建设成本的平衡,获得最优的资源配置。

同时,应根据广电频谱和业务新特性进行差异化融合网站址规划,注重用户体验,从试点开始就采用“边建设、边网优、闭环发展”的建网方法。网络建设与网络优化同步,深挖网络潜力,以最少的投资打造最优的覆盖;科学定位网络问题,精准指导网络规划,提升网络整体质量,保障业务正常运营。

(三) 700MHz LTE无线双向网的业务规划

下一代广播电视融合网应保持固有的公益属性,并以此为抓手开展差异化商业服务,把有线电视网和广播电视无线网进行能力融合,实现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视听享受和便捷生活服务的“一手掌控”。首先,促进广播电视向无线领域延伸,实现有线电视业务无线化。其次,在业务开发上尽量避开与市场主导者直面竞争,应在品牌定位、技术应用、市场营销、推广渠道等方面进行差别开发,确保业务开展的有效性;再者,应聚焦重点垂直行业与关键应用,促进无线网络与业务融合发展,提供定制化、差异化服务;最后,应充分利用新技术为现有的集团客户创造新价值,从而以较少的客户获取成本,带来更大的客户价值。

业务重点发展方向包括政府、行业及个人。政府方面,主要是智慧城市,包括无线城市、智慧社区、应急指挥调度等;行业方面包括交通行业、林业(森林防火)、电力行业(智能抄表、自动化监测、应急抢险通信)、水利水位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等物联网运用;个人方面,提供家庭安防、无线宽带、移动广播电视和智慧停车等业务。以下就三种典型应用案例作简要介绍。

1. 单向HFC开通双向高清电视业务

开展互动业务需要将原有的单项HFC网络改造为双向网络,但采用传统的改造方式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在保证原有的单向HFC网络不变的基础上,将广电Cable网络与700M双向无线网络结合起来,是一个方便的双向网络改造方案。即通过700M无线基站以及核心网传送上行信令,核心网通过网线与NAT路由器连接,来接通广电的业务平台。通过增加CPE终端,使其与机顶盒进行连接,CPE可将机顶盒的上行信令通过无线信道传送给基站。改造后形成了以CPE、无线基站,核心网、业务平台、IPQAM、机顶盒组成的双向数字电视网络。该方案适合没有双向改造的农村等地区,同时偏远地区也可利用广播电视无线双向网快速部署,抢占市场。

2. WiFi运营业务

WiFi运营的目的在于让用户可以随时的使用终端上网,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布设CPE、MiFi产品,通过无线信道和LTE基站进行通讯,即利用广播电视无线双向网做回传,可实现在公共区域、公共交通等提供WiFi覆盖等增值业务。同时,可通过打造WiFi 接入广告平台,开展广告投放、商场导购、微信公众服务、社会信息服务,并为有线宽带用户和非有线宽带用户给予不同的QoS,并结合智慧新农村的战略,为偏远农村、镇区提供低价WiFi宽带接入服务。远期可实现机顶盒WiFi、广播电视无线双向网、广播电视自适应WiFi网的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S护 。

3. 自动抄表业务

采用700M无线双向网承载自动抄表这一物联网应用,可以使得广电运营商业务形式多元化,盈利模式灵活化,网络价值立体化。用户只要点击电视上的菜单界面,就可以通过电视机随时获取水、电、天然气和暖气等智能表具的数据信息;同时通过与相关服务商数据中心、营业网点实时连接,实现定量限制、故障示警、自动缴费等功能。物联网数据路由器对经过有线或无线传输过来的数据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与ONU或无线路由器进行数据通信,再通过广电双向网把信息终端与第三方运营商信息中心建立双向通信,实现物联网数据信息、相关服务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无线接入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村村通设置CDMA技术

引言

过去电信运营商发展的重点在城市,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城市的电话普及率已经高达75%,潜力挖掘殆尽,发展重点正转向通过各种新业务的提供来刺激消费,增加话务量,提高收入。根据农村通信固有的特点,我们开发了新一代低成本RASYS农村无线接入解决方案。该系统工作在450MHz频段,属于低频(一般低于500MHz)频率特性。根据电磁理论,频率越低,电波视距损耗越小,绕射能力越强。有分析说明,采用CDMA450技术覆盖农村,其所需的基站数为高频(一般高于1500MHz)系统的1/6~1/8,建站数量少将使建网成本大幅降低,建设周期大幅缩短,同时也可大幅降低维护成本和难度。我们在总结4年来一直研发生产无线公话设备的基础上,采用了具有连续工作10万小时无故障、语音极为清晰的高性能进口GSM模块作为无线收发信模块,超宽电源电压设计,严格的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无线公话设备.整机接收信号灵敏高,通话清晰,接通快,声音清晰宏亮,长时间工作性能稳定,返修率在3%左右。

一 、设置方法

本无线接入固定台提供一套完整的设置方法,可以设置无线接入固定台时间、IP路由表、计费单价等多项参数,步骤如下:

(一)进入设置状态:

1.摘机,按 0 * * # ;

2.屏幕显示,― SETUP ―;一秒钟后显示,INPUT PASS;无线接入固定台用户输入六位的密码(出厂的默认密码为332808);

3.用户请输入六位的密码,成功后屏幕显示INPUT CON―,无线接入固定台请求用户输入设置的命令;如密码错误,用户将无法进入设置状态。

(二)分项设置:在屏幕显示INPUT CON―的状态下,可以用0……9电话键盘进入到不同的设置项目中;

1.设置时间: 格式为:(000……023)时、(000……059)分;举例:如设置时间为晚上7:30分在屏幕显示INPUT CON―的状态下键入:1 019 030即可;

2. 设置话费:在屏幕显示INPUT CON―的状态下,按2,屏幕显示―SET PAY ―;格式为:

(0……9)首段单位时长次数,为零时不启动第二段计费;

(001……255)秒首段单位时长 (单位为秒),一分钟为060秒;

(0……9)首段元;

(0……9)首段角;

(0……9)首段分;

(001……255)第二段单位时(单位为秒),一分种为060秒;

(0……9)第二段元

(0……9)第二段角

(0……9)第二段分

二 、拨打电话

先将电信有线插头插入TLD SX01G设备的“LINE”口,将普通电话机插入设备标有“TEL”标志的接口上,再开电源,等屏幕出现时钟显示时,即可按正常习惯拨打电话。提起电话,屏幕兰色背光亮,即可以无线方式拨打电话。如果想从有线打出电话,提机按下电话机键盘上的“#“键,屏幕兰色背光灭,即可从有线打电话。无论有线、无线来电呼入,都有来电显示,拿起话机手柄即可正常通话。

三 、上电启动及显示说明

显示信息(顺序) 解释 原因及解决方法

-PREPAREING- 准备中…… 无线接入固定台已经启动。

四、CDMA移动通信技术

(一)码分多址

在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中, 不同用户传输信息所用的信号不是依据频率不同或时隙不同来区分, 而是用各自不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如果从频域或时域来观察, 多个CDMA信号是互相重叠的, 接收机用相关器可以在多个CDMA信号中检出其中使用预定码型的信号, 其它使用不同码型的信号因为和接收机本地产生的码型不同而不能被解调。

CDMA的基本技术之一是扩频,因此这一多址技术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在军事通信和电子对抗中予以采用,60年代以后又在军用卫星通讯中采用。20世纪90年代第二代(2G)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问世,其较TDMA之优点已见端倪,在系统容量、通信质量和保密性方面均有优于TDMA之处,完全适合现代移动通信网大容量、高质量、综合业务、软切换、国际漫游等高性能要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用户的青睐。ITU推出的IMT-2000(3G)标准及之后批准的几个3G标准均系采用CDMA多址方式。

(二)前向功率控制

前向功率控制又称下行链路控制(Downlink Power Control),它的实现是基站根据移动台提供的测量结果,调整对每个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在前向链路中,小区内信号是同步发射的。在前向链路的解调时,小区内用户间的干扰可以通过扩频码的正交性除去,干扰主要来自邻区干扰和多径引入的干扰。

(三)切换

切换是指将一个正在进行的呼叫从一个小区转移到另一个小区的过程。切换是用于无线传播、业务分配、激活操作维护、设备故障等原因而产生。

CDMA系统中的切换有两类:硬切换和软切换。

硬切换

硬切换是指在切换的过程中,移动台采取先中断与原基站的通信,再与目标基站取得联系。硬切换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同一MSC中的不同频道之间;

不同MSC之间。

软切换

软切换是指在切换过程中,在中断与旧的小区的联系之前,先用相同频率建立与新的小区的联系。手机在两个或多个基站的覆盖边缘区域进行切换时,手机同时接收多个基站(大多数情况下是两个)的信号,几个基站也同时接收该手机的信号,直到满足一定的条件后手机才切断同原来基站的联系。如果两个基站之间采用的是不同频率,则这时发生的切换是硬切换。软切换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同一基站的两个扇区之间;( 如果切换发生在两个相同频率的扇区之间的话,这种切换称为更软切换(Softer Handoff));

不同基站的两个小区之间;

不同基站的小区和扇区之间的三方切换;

不同基站控制器之间。

软切换只能在相同频率的信道间进行,因此,模拟系统和TDMA系统不能实现这种功能。据统计,模拟系统及TDMA系统无线信道上的掉话90%发生在切换中,而在CDMA系统中采用软切换技术在两个基站覆盖区的交界处起到了业务信奥的分集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切换的可靠性,大大减少切换造成的掉话。软切换提供在基站边界处的前向业务信道和反向业务信道的多径分集,提高了信道的抗衰落能力,降低了移动台的发射功率,从而减少了移动台对系统的干扰,提高了系统的平均容量和通信的质量。在软切换过程中,进入软切换区域的移动台即使不能立即得到目标基站的链路,也能够进入等待的排队队列,从而能够减少系统的阻塞率。相应的,软切换也带来了一些缺点,如导致硬件设备的增加,降低了前向容量等。

分集技术

分集技术是指系统同时接收衰落互不相关的两个或更多个输入信号后,系统分别解调这些信号然后将他们相加,这样系统可以接收到更多有用信号,克服衰落。移动通信信道是一种多径衰落信道,发射的信号要经过直射、反射、散射等多条传播途径才能达到接收端,而且随着移动台的移动,各条传播路径上的信号幅度、时延及相位随时随地发生变化,所以接收到的信号的电平是起伏、不稳定的,这些多径信号相互叠加就会形成衰落。叠加后的信号幅度变化符合瑞利分布,又称瑞利衰落。瑞利衰落随时间急剧变化时,称为“快衰落”。快衰落严重衰落深度达到20~30dB。瑞利衰落的中值场强只产生比较平缓的变化,称为“慢衰落”,且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分集技术是克服叠加衰落的一个有效分发。由于具有频率、时间、空间的选择性,因此分集技术包括频率分集、时间分集、空间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