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艺术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范文第1篇

1.科学性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文化的推陈出新,以及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环境艺术设计在服务人们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它明显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和生活品位,也在无形中帮助人们了解了设计。但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需要艺术风格的主导和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还需要结合设计材料的应用以及设备的配合,才能高质高效地设计出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为此,设计者需要加强对科技成果的关注,才能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符合科学发展的原则。

2.人性化原则

时代在不断变迁,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却永恒不变。一直以来,设计师都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借助现代化的设计技术和不断更新的设计理念,对居住环境进行设计与改造,力争为人们营造一个满足价值追求和精神享受的家园,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建设。

3.适度性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这是其出发点,也是其归宿。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不能对当地环境过于保护,保护过度了,不仅会影响环境艺术设计的美观,还会阻碍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当然,如果出现过度设计或改造,生态环境就会失衡,当地的生态资源就会面临被侵蚀的危险。所以,必须寻找设计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出发,走“保护—设计—发展—保护”的良性发展路线。

二、生态视野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战略构想

1.融入生态保护设计理念

以建筑设计为例进行分析,建筑设计项目涉及地域环境、人文地理、自然资源等层面的内容,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层面的内容,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达到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做到:第一,科学规划建筑的朝向和建筑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利用工业建筑所在地的太阳能和风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最重要的两大因素就是日照强度和室内空气流通是否顺畅,只有通过科学控制建筑所在环境的日照强度和空气,才能有效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理念,才能达到降低能源损耗的目的。第二,科学规划建筑体型系数。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免建筑外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优先采用平面规则的设计外形,以降低建筑物的体型系数,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2.采用低碳环保设计

材料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用到的材料各不相同,不同的设计材料的使用性能和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感也不尽相同。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活动时,应优先从材料的选用入手,选择一些可以回收再生利用的材料,以减少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其次,要加强对再生材料所具有属性的认识,避免出现频繁设计对资源造成大量浪费的现象,尽量选取合适的材料进行简化设计,从而提高材料资源利用率,使设计更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

3.引进科学的设计技术

一方面,相关人员必须掌握科学的创新开发技术,关注国外相关科技的发展趋势,并引入国内用于实践,以提高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水平;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必须以维持生态平衡作为前提与基础,综合考虑设计所包含的要素,找到设计与资源投入的最优衔接点,减少资源消耗,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核心。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时,除了要关注设计项目的应用价值外,还要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对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给予高度的重视,做好各项调查工作,尽最大努力实现最少的资源投入和最大的价值产出,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范文第2篇

人与环境,它不仅仅广泛地存在于我们人类社会学与自然科学领域里面,也相当深入地渗透到了艺术设计工作者与现代艺术欣赏的领域当中。

环境意识的觉醒与强化,使我们对艺术分类系统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观念性的转变为像金字塔艺术系统结构:一,最下面一层的是艺术产品;二,最上层的则是纯艺术作品;三,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金字塔基底层与尖顶层之间,就是我们现代社会艺术生产最为广泛的中间层即环境艺术系统。他兼具有实用艺术与纯粹艺术的因素,同时以实用产品与非实用产品为审美信息的载体。环境艺术既是一种随时随地都用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产品如建筑,景观,园林,景观,雕塑等等,而且他还是一种作为各种艺术理念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所研究利用。更简单的说,一种作为环境设计,另外一种则还是一种艺术,公共环境艺术。

近年来,环境艺术中的各个侧重点设计不断的发展,并且衍生出不仅仅是建筑,室内环境设计,还包括室内外园林,景观,城市雕塑,城市公共环境等等一系列新新学科。这其中公共艺术,公共环境艺术的蓬勃发展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美国,日本,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区,非常注重公共环境的设计与研究,比如日本独特的别墅设计,台湾的城市街道设计,公共艺术在澳大利亚的城市设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而且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艺术品味,反映出澳大利亚公共艺术设计中总体简约大气,细处丰富多彩的风格特征。他们都是目前非常前卫的时尚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我认为:一,广义上来讲,所谓公共环境艺术,我认为只要有两人或两人以上活动的区域及周边环境都是公共环境范畴。

二,从狭义上来讲,很多人认为公共环境艺术及公共场所,公共场合,多人区域及大中型广场的室外环境艺术。公共艺术是指放置在公共空间中(如:公共绿地、广场、建筑以及城市道路)的雕塑、壁画、装饰、园艺、标识、广告、地景等艺术形式。

三,归根结底,公共环境艺术是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设计,就是指以人为本,以城市公共传播,公共环境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公共艺术为主要的对象,运用综合现代设计手段,创造生活空间美,生活方式美和信息传情达意的艺术设计行为。

我们以奥运景观设计为例。这次北京奥运景观的艺术设计,遵循“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宗旨,展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真情关爱、对和谐世界的心灵企盼、对自然的挚爱情怀。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念,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精神核心呈现出来。在奥运雕塑的作品展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以多种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表达着他们对奥运精神的理解,有抒情的、幽默的、挑战的、可爱的、情趣的,激情的,或传统或前卫,写实,抽象,尽显了艺术家的个性,同时,也在与其他人相遇中自由交流,我们在这种交流、欣赏、品味中建构着公共的人文精神。

对于公共艺术来说,其所铸就的公共精神、人文精神,所陶冶的艺术灵魂,都不仅仅是属于艺术家个体的生命存在,彰显其个人的意义生存,而是在用各种公共艺术的符号语言对公众说着一个意义世界,构筑着一种精神生命的屏障。 所以,如何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使创作者与公众能够达成这种意义的生成共识,是值得我们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应该着力反思和探索的问题,这关系到公共艺术生命力的展现及其存在的价值。应该说,公共艺术不仅仅追求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问题,它还关于意识、艺术家的文化底蕴、对公众的理解和挖掘,以及公众的参与和文化的选择等等。美国著名城市学家伊里尔?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我们说,看看城市的公共艺术,即可知道艺术家的兴趣、追求和使命,即可看出公众的思想、生活和文化。

公共环境艺术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公共艺术从产生时期就与城市结缘,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从设计史上看,公共艺术的最早发端应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城所出现的阳光广场,那时,大型广场和公共建筑的出现就使得艺术有了开放性、民主性和参与性的特征。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伴随着美国对城市的重新规划与治理,一些艺术家开始把艺术创作的场地从美术馆挪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以雕塑为主要代表的室外艺术大量出现,公共艺术一词也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倡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的“公共艺术计划”直接赞助公共艺术则把这种艺术活动推向。

二 ,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城市的片面发展必然引发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人们对艺术化的回归,即人文。进入21世纪的城市,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三,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带有更多的群体而非个体、社会而非个人、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

四,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城市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或者说是人类的社会化存在与文化存在的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源地,城市与环境本身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成果。

在我国,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新概念。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大量出现是在上世纪90年代,城市公共领域的不断增多和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密切关联。可以说,公共艺术理念在我国城市的不断深入和其文化价值的突显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政治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必然结果。

我国公共艺术这一概念提及之前是以“城市雕塑”、“环境艺术”的面目出现的。在上世纪80年代,公共艺术是以城市雕塑为主要形式。北京在1984年,率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雕塑为主题的石景山雕塑公园,长安街沿线也汇聚了众多的城市雕塑和其他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位于复兴门西的和平少女则成为这一地区的标志性雕塑,少女洁白的形象与浓郁苍翠的绿色背景相映成趣,其内蕴的主题传递出和平这一永恒的人间理想,应该说,这件艺术作品成为那个时代公共艺术的大成之作。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随之迅速加大。公共艺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多个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与商业社会的特征相吻合,出现了一批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艺术,以充斥于各公共空间的各种广告为标志;另一方面,伴随着公众文化意识的觉醒和消费观念的更新,以消费为特征的艺术——波普艺术悄然兴起,它强调公众的参与和兴趣,提倡具有平民趣味的文化消费,公共艺术呈现出大众参与的态势。在艺术设计上,由于城市设计思想纳入城市规划当中,随着大量欧式建筑在中国大城市的出现,追求艺术风格的个性异彩的公共艺术和个性建筑相呼应,市民广场、沿街立面、草坪美化、滨水景观、商业街公共艺术等的大量出现成为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化景观,公共环境艺术的多元化存在成为构筑城市文化的风景。

环境艺术设计范文第3篇

在我国古代作为建筑物当中的附属品的瓦当,传承至今已然成为了当前我国建筑物当中至关重要的装饰艺术形式,其可以传承至今是因为有着多元化的存在意义。在我国悠久历史传承与优秀文化发展方面,在当代艺术的表现当中都显现出现实物质意义与精神价值。本文重点研究与阐述了瓦当艺术形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瓦当艺术;研究

瓦当,即为居于房屋屋顶瓦片的底层,其可遮挡住木掾使之不被日晒雨淋的瓦片。自我国周朝之时起,在民间就将其视作能够彰显建筑艺术之美的饰品。而在现代生活当中,瓦当艺术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瓦当艺术已然充分融入到艺术设计当中。对于瓦当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助于让艺术设计更加多元化,将厚重的历史积累和传统与现代形成的矛盾冲突与相互融合的特性完美的赋予在自我的设计作品当中。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环境艺术设计。其包括了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诸如园林、建筑、园林、景观等、以及室内设计或者是家居设计等。其为人类从自身生活境况中的自整体至细微的全面性设计,同时也是调适生活形式的一种设计,体现出对于社会生活方式和人们行为意识的设计形式,即为人们生活境况回归自然的整体工程的艺术综合体。

二、瓦当的分类

1、按照材料进行分类按照材料类型瓦当可重点分为:灰陶、琉璃、金属等三类瓦当。灰陶瓦当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瓦当,灰陶瓦当自西周时期问世开始直至明清两代,皆为具有广泛用途的瓦当;琉璃瓦当形成于唐代之后,其为上釉于泥瓦坯并入窑烧制出,有红、绿等多种颜色,较多用之于宫廷、寺观等;至明清两代,更以黄铜、鎏金、铸铁等金属瓦当用之于部分建筑物当中,今于陕西、甘肃、宁夏等地考古发掘的唐代时期的瓦当,具有“其面皆黑,而尤以高火窑烧”的特点,亦即为古代所言“青瓦”。史书记载:“此瓦耗费薪木甚多,所工坯面每以细磨,以石粉渗于其中,其瓦质厚且坚,尤以渗碳故,可无虑雨淋也”。在制造青瓦时由于“其制艺繁复且值甚昂,故非富贵之家所不能有之者”。

2、按照造型进行分类瓦当形态多为圆形、大、小半圆形等,现今存世最多的为圆形瓦当,周朝宫室多用半圆形的瓦当,而圆形瓦当则形成于战国末期,其形多为圆形瓦头;纹饰则多为兽形纹、山川纹、树形纹等。至秦汉两代,则出现了庙堂与民间皆用圆瓦当的现象,至东汉时则不再取用半圆瓦当。刘庆柱先生所言圆形瓦当的部分特点,“所用年代为最早、且类别众多的为秦代的圆瓦当。”按照现今考古的实际论证,在古代多用于“规制甚高之筑”的大半圆形瓦当,在现今的存世数量已经较少。

3、按照纹饰进行分类瓦当按照不同的当面纹饰瓦当可划分作图像、文字、图案三类瓦当。图像瓦当即为民间所称“绘瓦”,多为图腾纹、花草纹等纹饰,和部分狩猎、稼樯的景象等。文字瓦当则是借助于文字作为艺术体现,现今根据考古的实证可知文字瓦当多为1-12个字,例如“福”、“壽”、“大道至中”、“无极宫”、“上天肇极承运顺命四海升平”等,而其中尤以四字瓦当为多者,这以古人以“四者”为祥瑞的认知也不无关系。图案瓦多由几何纹饰为主,例如舒云内卷纹、波涛海浪纹、方正竖格纹等,为秦汉两代所用最多的主流瓦当。

三、瓦当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1、取形重构合理的导入瓦当纹样在设计中作为再次构建,即为以瓦当传统的纹样来融合于当代设计当中的图案形态。以瓦当图案来体现基础的底图,以全新图案的重构,来探寻图案的传统元素与当代生活的一种联系性。重点有下述几类处置方法:

1)缩放、重组。按照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指引,借助于精简、内置、组合瓦当图形之法,创制全新环境艺术图案。

2)重复。重复概念为在进行设计之时,显现出两次或两次以上次数的同一种形象。在设计当中多采用重复的方法,来形成层次感以及强化艺术的张力,形成一致性的构图风格。相同则是指采用重复的方法重点为规格、形态、色泽等的相同。重复应以重点放在简约方面。按照当代环境艺术的美学指引借助升华、重复等设计瓦当图形的方法,以重构原图形的设计来作为全新图形的应用。

3)变形。变形即为按照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指引,以当代的艺术理念来改进吉祥的传统图案。能够按照原图案所体现出的文化、艺术的内在含义与外延作为多样化的变进,使之更加适合于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变形具有全面、重点、部分等变形方式。部分变形为对于图案特定部分来进行进一步强化,对其构造及规格进行改变,体现出良好的装饰效果。可直接将瓦当中的传统图案融入到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以精简、内置、组合等方法,使得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借助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来进行有效的艺术传递与体现,并以此来变进瓦当中的传统图案的应用材质,让其能够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来作为较好的显现,并在此当中仍然具有传统元素的内涵。

2、延意拓展

即使瓦当的图案传承两千余年,在现今也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被广泛的持续性应用,这是因为其不但具有较好的美学鉴赏性的形态,尤其关键的是可使得人们在鉴赏瓦当中的传统图案时,可以透过表象来发现其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当中崇尚“吉祥如意”的内在文化韵味的存在。而外在形态则为借助于艺术形式来体现内在的意义,同时也是被物化后的一种内涵的体现。充分性的融合瓦当的传统艺术和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在对于瓦当文化艺术进行传承与发展当中,还应去对存在于其中的内在的意义进行发掘与研究。而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精神与朴素的辩证的哲学思想的同时存在与展现,其所蕴含着的中国古代对于“天道”这一天地万物的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知与概述。以及古人对于“吉祥如意”的文化意向的崇尚和喜爱,体现出了先民们对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人生观,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期盼。由此可看出,瓦当传统图案所蕴含着的吉祥如意的内在意义,也仍然可以借助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这一艺术形式来在现今进行传承与升华。

3、传神弘扬

我国由古至今的传统美学当中,所重点认为的是一种由主体与客体彼此之间形成一致性的“全面意识”,在传统文化的认知当中:“举凡诸事诸物,皆为和合为一之态,且循以天地大道以行之”。由此形成我国古代艺术完全遵循着“大美以全”的整体性创作的意识,俯仰天地万事万物皆为“有生存神”的整体,并能够以情寓物,将自身的真情实感来置之于物象之中,由形表意、以物寄情,并以此来实现栩栩如生的艺术追求。因此在对于瓦当艺术进行学习与借鉴之时,应该对其进行形神兼备的认知与理解,来作为最大化的创新与发展,以此来传承与发扬瓦当艺术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当中的精华。并使之能够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进行紧密联系,而设计者应基于“存其神韵”之上,来认知和理解传统图案所具有的艺术精髓。唯有如此,方能较好的对其艺术精髓进行真切领悟之后,来应用当代艺术的设计理念进行指导,寻找出传统与现代的纽带,方可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兼具有全球化及本土化的双重的审美意象。

4、融合创造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瓦当艺术,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当中既要传承传统文化的元素,同时也要具有当代文化元素,起到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创新的充分结合、共同发展的作用。因此在传承瓦当艺术当中,应该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同时也要抛弃其中的糟粕部分。因此瓦当艺术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还应该较好的适宜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唯有如此,方能使得传统的瓦当艺术充分融合于当代艺术设计,使其创制的艺术作品能够兼具于传统与当代的两种不同的艺术元素,使之能够融合传统文化艺术与当代艺术理念,在多元化的当代艺术设计元素当中,应该充分考虑对于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取舍,并对于具体的设计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考虑、对于居住者的性格与爱好、材质、构造等诸多方面作为推进,以古代与现代相互进行交融,作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四、结语

总之,在我国传统建筑艺术史上,瓦当出现的时期章显出中国古代建筑当中瓦顶发展的鼎盛阶段,显现出传统建筑技艺已经趋于完美,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在古代生产、生活当中的集中展现。虽然在现今已经不在具有瓦当艺术形式,可是依然能在当代艺术创作当中传承瓦当的文化、艺术的意识,并持续影响到当今的艺术作品。若能较好将瓦当艺术深入融合于现今的艺术创作当中,即能够具有更多的创作灵感,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来。

参考文献

[1]龙红,王玲娟.瓦当艺术论[J].文艺争鸣,2010,12:137-140.

[2]徐佳佳,焦彩虹.分析环境艺术设计中瓦当艺术元素的应用[J].大舞台,2011,12:149-150.

[3]胡议丹,胡佳.浅谈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J].现代情报,2004,03:221-222.

环境艺术设计范文第4篇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43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5)09-0092-02

[本刊网址] http://hbxb.net

环境艺术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例如关于环境美化设计的艺术品,建筑界的景观艺术、地景艺术、偶发艺术等等。换句话说,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所看到、听到的所有事物、景观、环境艺术等,从广义来讲其涵括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例如山水树木,人文建筑、市政设施等等,此外还涵括我们穿着的服装、休闲运动所用的设施等。目前,在人类社会快速进步的推动下,人们不仅仅注重物质方面的追求,更加关注精神层次上的审美需求。基于此,以下文章围绕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分析,并探讨了其现实意义。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介绍

(一)就环境艺术设计定义实施简要阐述

二十世纪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工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并带动了环境艺术设计更好的发展,这也凸显了经济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效果,环境艺术设计开展是基于人类改善生存环境所实施的活动,此种行为带有极强的目的性、意识性。但是环境艺术设计为人们所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可以协助人类把生存环境改善的愿望得以实现。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提及的环境艺术,主要是指可以促进生存与生活环境得以改善的艺术,主要是使用艺术的形式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自古以来,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对于人和自然间的关系人们一直在努力协调,以实现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是以,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力求为人们高品质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其主要特点是有较强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打造的环境会给人以精神层面上的满足。

(二)简要阐述中国近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经济越来越繁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已严重的威胁到了全球的生存环境,致使能源问题越来越严峻,在此种形势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资源和环境问题,环境设计也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由此环境设计要以人为本,以环境意识为主。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之间,中国环境设计领域的设计师对环境设计定义和其发展开始深入研究,在这个过程之中,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几乎都制定了一些基本国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以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此种形势下,中国很多环境艺术设计师为满足时展的需求,在专业环境设计的时候融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把其当作基本指导思想。

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推动了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也越来越多。在这个时期下,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开始慢慢起步,最初是传统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之后发展到外部空间设计上并且逐步转移到公共环境的开发与设计

二、环境艺术设计目前形势分析

(一)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目前形势。中国最初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丁一比较模糊,其真正得以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其起步比较晚,与发达国家而言其发展比较缓慢,但是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对于环境有了深层次的认知,由此环境艺术设计也得到了重视。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正处于机遇与有挑战并存的形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乏问题存在,但是其潜力还是比较大。

(二)西方设计思想影响下中国环境艺术的分析。中国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其设计风格、形式缺乏创新,雷同现象比较频繁,中国城市设计上缺乏艺术性与特色性,并且对于设计理念只是套用,这也所设计的城市环境更缺乏特色。纵观发达国家的环境艺术设计,结合国外成功的环境艺术设计案例来看,他们在设计的时候很好的融人历史文化、人文气息、将现代科技与理念熟练地使用,这也正是其环境艺术设计得以成功的主要原因。

(三)新技术融入下环境艺术设计的形势。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环境艺术设计之中融人了许多新科技,例如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化时代之中计算机的使用比较普遍,并且在环境艺术设计之中的使用也比较广泛。于上世纪9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效果展示上,中国所使用的手段是手工绘制,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计算机融人到建筑业之后开始参与环境艺术设计。计算机的辅助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之中得到了迅猛发展,突出体现在上世纪末.已成为建筑设计效果展示的主要途径。截止到现在,在计算机相关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环境艺术设计下的辅助设计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突出体现在许多绘图软件和、相关的教学课程都相继的出现了。

三、中国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一)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的时候公众参与性不强。目前,中国的环境设计,包含市政设施设计、建筑设计,广告、绿化设计等等,以上这些设计大都是由私有单位或个人设计,对于城市公众的看法与建议融入的很少,这样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就有失公众性,只是体现设计者的个性,不完全符合公众的审美需求。

(二)环境艺术设计与自然因素之间的协调关系处理不好。纵观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一直都奉行环境与自然的和谐,然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在与自然因素关系的处理上不是很关注,这样就致使建设功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能协调发展。一般情况,中国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对于高新技术和高科技材料的应用比较多,但是对于自然资源的应用却比较少,不能充分的发挥其自然功能,这样就造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够协调。

(三)环境艺术设计方法简单,没有时代性,缺乏地方性风格。最近几年,中国城市环境之中对于广场设计时使用的大草坪设计方法得到了人们的大力推崇,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现代艺术特色缺失,对于一些成就的设计思想,人们依旧采取模仿的形式,出现了设计克隆的局面,这样使得设计的地方性和时代性风格急剧缺失。

(四)城市环境监督管理的模式不注重创新。环境艺术设计和城市环境管理紧密相连。从当前的形势来分析,中国城市环境管理突出体现在:建部门对建筑设计实施管理,市政部门对道路交通实施管理、林业部门对城市绿化实施管理,环卫部门对环境场所的日常维护实施管理。这种纵向的管理模式要想实现公共环境设计与日常管理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会抑制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质量的提升,会造成城市环境设计的艺术水平偏低,无系统性等现象发生。

四、未来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前景分析

(一)以生态化为其设计核心。生态和谐是我们一直倡导,人类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由此对自然实施有效的保护是我们一直以来的重任。我们要清楚的认知,自然环境遭受破坏,人类也必将面临巨大的损失,所以,在环境设计的时候以生态化为核心是很有必要性的。目前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的提高,人们对于自然有了深层次的追求,不仅要求饮食方面要实现自然,更期望生活的环境更加的自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在人类生存环境恶化、资源损耗等方面环境艺术设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环境艺术设计对自然的重新创造是不可能做到的,然而把现有的环境实施改变,促进环境朝着人们所预想的方向发展。

(二)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便捷化。设计的实质是为人服务,环境艺术设计也是如此。在当下城市人口愈来愈多,人们更需要便捷式的生活。对于服务性设施的设计之中要融人科学技术,比方说车站的自动购票系统自动检票系统、自动存取款系统、自动贩售设备、自动问询系统等等,这些设计成果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活实现了便捷化。

(三)设计要围绕民族化展开。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推动下,许多城市的发展都趋于国际化、世界化,但是对于民族性这方面却比较忽视。中国的设计者们为促进自身的设计能力的提高,引入了外国的优秀设计,并加以研究和引用,这种汲取国外的优秀经验的做法虽说是正确的,但是对于现代化设计的发展来说,只是学习和借鉴是远远不够的。要立足于本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发展的设计之路。把我们民族特色融人设计之中,这样不仅会增进我们的设计水平的提高,更会使得设计具有民族化。我们要坚信不久的将来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之中,民族化设计并将占据首位。

环境艺术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环境艺术;“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

0前言

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城市对人们居住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对城市自然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开始逐渐树立绿色观念。人们一直希望能够亲近自然环境,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过笔者的多年分析研究后发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基础战略,“生态设计”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是设计领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体现。

1简析生态环境艺术的基本概念

对生态环境艺术的特征,可以从广义及狭义层面对生态环境艺术定义进行分析研究。从广义层面来说,生态环境艺术实际上就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开展的环境艺术工作;从狭义层面来说,生态环境艺术主要表示对生态环境进行艺术化设计。环境艺术实际上是设计领域内的边缘性学科,它包含多门学科内容,如人文、地理、建筑等学科。环境艺术实际上就是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相结合而形成的多样化的空间效果。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渐建设花园城市,并积极吸收发达国家在城市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城市自身建设的特征,进而有效提高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自然规则,按照社会发展惯性,保证环境艺术合理性,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强调环境艺术内具有的人文理念,尊重自然变化,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2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

2.1制定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

第一,拓展学科领域。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生态城市一直是主要研究课题,尤其是我国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之后,对生态城市建设就越发关注。环境艺术设计属于全新学科,包含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城市在进行规划建设过程中,都需要环境设计人员参与其中,环境艺术设计质量直接决定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构建生态城市,需要借助统一生态环境作为辅助。我国对环境艺术的研究时间较短,学科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不同学科之间尚未深入结合,所以需要增加学科间的结合,进而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第二,为构建“和谐城市”提供技术支撑。我国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城市建设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并没有系统的结论作为支撑,行政决策在制定上面也没有理论作为保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要以生态美学为引导,建设生态环境,从而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2.2有序规划城市的生态空间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规划过程中,需要以城市发展战略作为指导核心,并与城市建设趋势相一致。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这三个层次具有的功能及性质不同,所呈现出来的人文风貌也存在一定差别。在对城市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从空间层面来说,需要从用地、空间、组织层面上进行规划,对环境效益与空间实现综合分析研究,构建系统化的空间系统。城市生态空间包含城市内居住小区、广场、地带等区域。在对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过程中,主要可以从空间环境功能的四方面进行规划,分别为生态效能、活动利用类型、人流、文化艺术表达,进而对城市内不同层次空间进行合理划分。绿化规划,城市空间绿色规划过程中,主要是按照城市不同空间功能及生态标准,对不同空间绿化指标进行确定。绿化指标主要包含四方面的数值,分别为郁闭度、叶面系数、绿化覆盖率与绿地率。在绿化规划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空间特点进行规定。城市生态环境空间有序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关系的关注程度,需要有效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进而保证郊区与城区的和谐发展,并从空间层次上调整区域关系,保证人口的合理流动,从而对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进行合理规划。

3我国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研究人员对城市环境艺术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虽然城市环境艺术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但其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学科来说,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行业标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尚未构建规范化的行为规范。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在开展过程中并没有专业的科学理论进行指导,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对象为城市空间与建筑,这样也就表示城市空间及建筑在合理设计之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3.1创新意识淡薄,缺少设计特色

不管是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还是位于内陆地区的城市,城市环境属于何种类别,人们都需要在城市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彰显出城市所具有的历史底蕴,充分尊重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满足城市环境艺术空间的情况下,有效调节城市现代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构建多样化的审美情趣和城市环境艺术。任何城市都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特征,怎样对城市内的文化深入挖掘及创新,这就需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人员为之努力。为了能够充分挖掘城市的文化底蕴,有效提高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质量,就需要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与本地文化特征相结合,提高对城市人文历史的了解情况,对城市传统民族精神进行宣传,弘扬城市的人文历史,有效提高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按照我国现阶段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情况,城市环境艺术整体设计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城市环境艺术内作品艺术性十分低下,大部分作品基本上都属于模仿或是克隆,视觉效果十分低下,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可以说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内的败笔,严重浪费了城市环境艺术在物力及财力上的投入,加剧了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

3.2商业宣传过度,缺乏“生态设计”理念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过于商业化的宣传情况,进而出现了视觉污染问题。视觉污染主要表示城市环境内视觉信息数量超过人们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同时信息杂乱无章,人们在长期观看之后,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或者是眩目情况,导致心情十分沉重及压抑。视觉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艺术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人们视野内视觉元素十分杂乱烦琐,非常容易出现视觉疲劳的情况。比如,人们喜欢红色,虽然红色代表喜庆及热烈,具有良好的视觉冲效果,但如果城市大街小巷内全部都是红色,应用数量超出人们视野所能承受的范围人们就会感到错乱,心情就会变得烦躁不安。和视觉污染相比较,城市视觉环境艺术在艺术形式上,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城市视觉环境艺术形式过于单一。城市视觉环境艺术过于简单、无创意,同样会造成人们出现心情不畅的情况。在人们的传统概念内,电话亭都应该是不锈钢及有机玻璃的造型,但是在西湖的公共电话亭,其确实是经典的设计方式,并通过与西湖文化相联系,成功的将现代文化与古典文化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西湖特色的电话亭。

4实现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途径

城市环境艺术可持续发展建设,应该是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概念。生态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城市环境和谐,构建良好的文化底蕴,雅俗共赏,具有美学功能,进而才能保证生态城市环境艺术的质量。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保障人与资源的协调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核心就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障人与资源协调发展。“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理念能够充分表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态系统内资源秉持的态度。在我国古代时期,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人需要征服自然,也并不是屈服与自然,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也就是说,人虽然在利用生态系统内的资源,但是资源应用数量需要控制在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为自然提供了充分的缓解之后,进而让人与资源成为一个整体,和谐共处,相互依存。人在日常生活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将自身看作生态系统内的组成部分,与自然系统积极沟通交流,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掌控,缓解人与资源之间存在的矛盾。人们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不可再生资源,但是自然系统内所拥有的不可再生资源数量毕竟是有限的,人们要想可持续发展建设,就需要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严禁出现过度开采资源的情况,以此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古代城市的景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经常利用自然景观进行设计,所利用的资源数量也十分有限,城市景观基本上都是传统景观,在这种城市景观的设计理念之后,城市景观设计对象也就不再是普通社会大众,也不是抽象层面的人民,更多的是按照少数人群的需求,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因此,按照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历程来讲,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虽然从传统的设计概念内脱离出来,但是又被进入到了另一个观念之中。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日常的居住需求,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按照人们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城市生态环境设计。现代城市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并不是为少数人群的需求进行设计,也不是按照设计人员自身的意愿进行设计,而是应该按照城市内所生活的全部人群进行设计,如男人、女人、大人、儿童、老人等,满足不同类型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过程中对城市环境的实际需求。[6]生态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核心,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降低生态城市能源利用数量,减少能源消耗,进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资源之间实际上一直都是十分矛盾的存在,保证人与资源的和谐发展,实际上就是最大限度地缓解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延长能源的应用时间,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长久发展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4.2坚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快地速发展建设。虽然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但经济快速发展建设之后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导致能源越发紧张。为了能够推动经济建设的长久发展,我国正式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在不损害子孙后代求发展的情况下,满足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构建生态城市,实际上就是“为人”,有效调节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矛盾,为人们提供完善的生态体系,在满足当代人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延长能源应用的时间。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结合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认识到人在生态城市内的作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同时保证子孙后代具有充足的能源。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的逐渐普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对艺术的需求也越加严苛,这就需要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思想文化内涵与品味,保证思想文化内涵与品味和人们的艺术品味相同,进而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相结合,在提高生态城市环境设计质量的情况下,对后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保证后人在生活过程中也具有充足的资源。所以,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指导理念,有效的将生态、美学、整体、本土相结合,在保证城市环境艺术与美学观念相一致的情况下,与本土地区的城市发展趋势相结合,充分彰显出城市潜在的文化底蕴,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环境艺术符合社会大众审美,从而推动城市环境艺术的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艺术的设计质量。

4.3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结合

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经历了成功与失败。现阶段,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已经能够有效的将城市与自然相结合,让城市依赖于自然,有效调节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从而早推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保证子孙后代也能够具有充足的能源应用。城市虽然在快速的发展建设,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自然景观并没有遭受到破坏,城市已经最大限度地与自然相结合,成为了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自然景观存在于城市的各个位置。这种景观设置方式,能够让人们在日常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具有休闲场所,从喧闹繁华的城市生活内脱离出来,净化人们的心灵,缓解人们压抑及喧闹的情绪,使人们心情变得舒爽。现阶段,大部分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绿地面积数量基本上都已经超过30%,但部分国家绿地面积却呈现不断减少的态势。由于人们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绿地面积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越发严峻。为了能够缓解城市经济建设与绿地面积之间的矛盾,美国政府部门在1988年正式提出了“地球解放”计划。在“地球解放”计划内,主要要求就是提高城市内绿地面积覆盖率,城市绿地面积覆盖率必须超过60%。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建设,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而一同参与到“地球解放”计划内。

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在陆地面积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景观设计上结合了生态设计理念。现阶段,城市绿地面积覆盖率已经显著提高,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之间的结合已经较为完善。虽然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结合已经十分完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今后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会越发注重人性化与生态化建设。城市环境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遵守自然规则,建筑行业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现阶段,大部分建筑工程地点接近山水,通过山水对建筑依托。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依托,相互陪衬,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居住环境,保证了人与环境相一致。城市与建筑物在任何环境之下,都可以借助周围的自然条件,为人们营造宜人的环境,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环境效果。但是在现代技术的辅助之下,建筑工程经常破坏自然环境,因为过于追求眼前效益,而导致生态的破坏十分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之间应该紧密结合,以此解决城市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5结语

城市作为人们居住的地点,与城市自然化程度对人们居住环境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城市环境艺术作为系统性工程,能够有效调解城市建设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矛盾,能够对人类行为进行引导,进而选择一种合适的人类生存形式。环境艺术设计质量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与“生态设计”相结合,进而对现代城市建设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1]…黄馨玉.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科学之友,2013(04):119-120.

[2]…梁麟.浅析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环境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3(05):62.

[3]…符浩彬.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才智,2013(13):228-229.

[4]…马晓敏.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艺术科技,2013(04):226.

[5]…王萍,陈文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J].设计艺术研究,2013(0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