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文化传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第1篇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运动以来,世界各国积极响应并遵循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以下简称“非遗”)。中国也积极响应,先后以保护条例、保护法、保护实施方案等方式下发各地,要求各省市自治区按照国务院的文件精神下发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有效的“非遗”保护传承办法和条例,强调遵循其承诺和公约。宁夏自2004至2010年先后制定了宁夏“非遗”的保护实施方案、保护条例等法规文件,还成功将回族“山花儿”(俗称“干花儿”)申请进入了文化部确定的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期间在教育系统的花儿学者、教研专家、研究机构等的参与下,宁夏文化、教育等部门联合发出文件,规划“5年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中小学音乐美术课程;音乐课加入泥哇呜、口弦、山花儿等”内容项目。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宁夏“校园花儿”由宁夏高等学府的花儿研究专家、教授与基础教育的教学研究人员、一线音乐教师等,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的方案目标要求,汲取世界各国非遗保护传承的经验,从宁夏本地实际出发,从“教育传承”的理念出发,大胆提出了宁夏“校园花儿”这一概念名词和实施模式,并积极付诸实施,一边实践一边完善使其见到了成效(“宁夏校园花儿”一词见《宁夏校园花儿教程》一书,2007年宁夏教育厅骨干音乐教师培训内部资料)。笔者以为:宁夏“校园花儿”的理论概念是巧妙依托了宁夏“回族山花儿”,曲式结构简、曲调流畅优美、音域不宽,歌词押韵内容丰富,音调与方言、内容与风俗、演唱与形式生动、文化背景深厚等特质,结合学校音乐教育即学校艺术课程要素、“教育传承”要素以及世界性的民族复兴情怀,在教育者的研究成果的支撑下而产生的。因为,只有熟悉宁夏人语言环境、人文地理与“回族山花儿”风格融合点:只有熟悉宁夏不同地区学生的年龄特点、艺术能力、技术技巧、接受程度及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学校艺术活动教育要素;音乐教师和专家的付出,才能够催生孵化出宁夏“校园花儿”这一接地气、有教育实效的“非遗”教育传承模式。因此被选入宁夏校园的花儿,首先应该回避歌词中不适宜学生年龄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情节。其次应该是好听的、受学生欢迎喜爱的宁夏原生态花儿的经典曲目,并在此基础上经过简但是讲究的改编、扩充或增加声部串接和重新填词等手法的花儿,才可称之为“校园花儿”。它们既适合在音乐课中学唱表演又适合在校园艺术活动中展示;既适合师生在乐队中使用各类传统乐器演奏又适合在学生器乐教学(口琴、竖笛、吉他、口风琴、尤克里里)等乐器的演奏;既能结合教科书中各个年级音乐课程标准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又能独成为元课题开展教学,还能够在大课间以及课余活动、班级和社区活动中开展花儿舞蹈的校园集体舞、广场舞等。因此,“校园花儿”必须曲调优美、音域适当,形象鲜明、歌词内容健康,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音乐旋律、歌词格律都要极具花儿特色,内容通俗、有寓意。同时,还包括在全国及西北地区流传的民间原生态“花儿”和由宁夏回汉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原创歌曲以及配合开展的一系列与花儿有关的校园文化艺术教育活动。

“校园花儿活动”则是指围绕“花儿”文学、音乐、历史的创作、表演、传承等,结合各个学科教学开展的与民族民间文化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以班级、年级、学校和市县乡镇为位。“校园花儿”的探索实验说明,“非遗”教育传承的实践和探索需要艰辛的付出,执着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推广以及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方法、敬业的研究团队、教育家和教育行政的支持,才能够不断完善持续发展下去。同理,中国许多优秀文化“非遗”项目均可成为学校传承项目的课程内容,可以移植成为一种推广的模式,包括与音乐、戏曲、美术等有关的“非遗”项目来借鉴和实施。

笔者认为,音乐要素的记忆对于人的成长而言,是具有母语声音性质要素的,是与情感、形象结合的共生体。因此,对于“花儿”音调的记忆和情感体验,就像每个人的方言母语一样,只有在记忆的最佳年龄亲身经历或被其感受、体验过,才能深深刻印在记忆之中一生不会忘记。即便是远离故土,一旦听到便能记起。故乡的方言母语和歌声,就一定会记得家乡、亲人和祖国。这应该是语言音调及音乐性不可磨灭的记忆规律。有人概括地说:“艺术具有形象、情感、感性的特质”,据此笔者认为,“花儿”曲调(“乡音”方言)、“花儿”歌词(“乡情”民风民俗)等,只要在成长的记忆中,利用艺术的情感特征这一音乐艺术规律特点和教育原理,并有效通过现有学校的音乐课程及校园文化艺术实践活动,通过美妙的花儿曲调给教育对象植入终生难以忘怀的记忆和烙印,其重要性和功效也就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情感效应中实现了。因此,音乐研究者、教育者、管理者和社会成员,从教育传承的角度而言,对于社会上已经多年形成的“花儿进校园”(也包括:“花儿进课堂”)等约定俗成的提法与“校园花儿”之间的本质差异,应该从目标、任务、责及内涵上有清楚的认识和界定了。

二、宁夏“校园花儿”的教学途径与方法

1、以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

(1)可以以院校、班级为位,开展“花儿”的主题性活动,也可以结合学校的重大节日、教学活动等机会,以地方戏曲、民族民间音乐、画展、文学、服饰展、当地艺人、传承人演示等内容为元的主题论坛、展示和表演活动。可以是一个主题或多个主题的综合活动,比如“花儿艺术周”或将“花儿”内容作为学校艺术节活动中的一个主题,采取表演、回族服饰与民间剪纸、刺绣等内容相结合的形式。也可邀请著名学者、专家、艺人与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将学生在课堂上、书本上以及媒体上得到的认识,在具体活动中得到拓展、提升与认知,使之构建在个人艺术素养和知识结构之中。学校要利用校园网、校园电视、广播、微信、微博、校校通,包括上课铃声等一切媒体平台手段和集会活动,在日常师生、班级、朋友聚会,接待嘉宾等学校、师生的各种活动中,根据需要,有计划的、反复安排播放“花儿”。让花儿旋律在校园、家庭、社区等所有的与生活和艺术有关的听觉活动中,成为朋友聚会、节日活动中一种自发的、情不自禁的艺术活动,使其扎根、加深和留下深刻的记忆,让乡音、乡情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即使初次接触“花儿”的学生都能够产生共鸣,达到由生疏到熟悉、从了解到喜爱、从初步记忆到能够演唱的程度。其功效在于利用民歌音乐及(方言)母语亲情的内涵,使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达到最有效、自然的教育效果。因为,它们一旦根植于被教育者的心灵,会终生记忆、永不磨灭。经过积累,学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建立民族艺术或以花儿为主题的展室或创作室,通过可见、可演、可听、可讲、可以体验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宁夏回族“花儿”的发展沿革、人物事件、作品以及风格特点。

(2)可以与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技能训练相结合。在音乐基础知识、视唱、视谱、乐理等内容的教学中,将大量流畅的“花儿”曲调选作训练谱例,加深学生对于民族、民间音乐色彩、旋律、节奏、结构、调式、曲式的了解、记忆。在舞蹈教学中,选取流传广泛、好听、节奏感强适合舞蹈的“花儿”曲调,采用标志性动作和集体舞做设计方式,即:将“花儿”的曲调设计出几套固定的标志性(回族花儿舞蹈)动作套路,作为“校园花儿”的特定舞蹈语汇或基本动作的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到“花儿”曲调,都能翩翩起舞。在歌唱教学中,采用“花儿”的曲调作发声练习,用“花儿”的歌词作吐字练习,用“花儿”的音调、语言、节奏等作民族和声作品的二重唱、三重唱、合唱等训练。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与欣赏、鉴赏的乐曲内容、结构、调式、色彩、风格有关联的,即采取把“花儿”的作品与教学的作品先后对比听赏。这样的方式,尤其在欣赏和鉴赏教学中,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也可以把音乐创作与表演教学相结合,根据“花儿”结构、曲式、音调与语言(方言)及演唱的特点,选择短小的作品,从情景、音乐动机、节奏入手,由模仿开始,结合视唱和歌唱教学的曲调记忆,分析音组、节奏的组合,进行曲调的创作练习。可以与戏剧和表演教学相结合,将广为流传的与“花儿”有关的传说故事、人物等编成具有情节、人物的“花儿”剧,结合美术、舞蹈等进行综合艺术的表演与创作教学。还可以与其它学科综合,将语文、地理、政治、美术等学科整合教学,比如,将普通话与方言、方言与口头表达、社会交往以及方言与音乐风格差异等要素结合为开放式、元式、互动探究式教学等。

笔者的体会是:“校园花儿”需要与不同地域、不同学校、年级班级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需要与各个学科的实际教学内容、需要及进度、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要求、风土人情、多元文化以及人文知识的教学结合;不可以脱离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搞所谓的贴标签、走形式的传承教育活动,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有计划地课程目标及有管理有评价成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所在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根脉血肉,最终达到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以及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总目标。

2、要以改编、创作及组织管理为切入口

根据教学需要,有时需要将大的结构、过于难的旋律简化,有时又需要将简的、一的结构复杂化;也就是说必须从实际出发选择曲调优美、好听的原生态花儿作为“校园花儿”教材的编选对象进行改编。除了思想教育内容符合外,要符合好听、好唱及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及演出主题、对象、节日氛围的需要,还要注意要融入时尚和符合活动主题的创新元素。

歌词创作及改编,可以调动所在学校地区有音乐基础的语文学科教师以及当地词作家,率先创作做出示范,并引导学生和音乐教师大胆实践。除了要注意花儿歌词的韵律、格式、曲调情绪上的特点外,还要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歌词的创作、改编、演唱表演的设计等,一定不能脱离本地区、本学校和活动主题;越接近学校、学生生活、活动主题开展的创作、演唱、演奏、舞蹈等,就越受欢迎,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花儿”到“校园花儿”和由“花儿”到“花儿素材歌曲”的创作改编是教学和传承的需要和途径之一。要重视创作改编的融合性,教师要结合教学、艺术活动的目标要求,开展以器乐、舞蹈、歌曲、戏曲等为内容的艺术教学活动和艺术创作表演。要大力推行但不能草率随意;保持和忠实原曲调是原则,让学生喜欢并积极参与是策略和技巧;要反复推敲修改试唱,包括附点、换气记号、装饰音、节奏等。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的表演形式需要,可以在不改变情绪、调性、风格等钢性原则下,采取加声部、引子、扩充、副旋律、串接等手法,达到和满足各种演出需要,使其符合“校园花儿”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有意识的利用各种音乐资源拓展“校园花儿”的教学渠道、鉴赏形式,使学生的接触面、视野、评价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背唱是检验教学和学生是否掌握的有效方法。必须要求教师先学唱背会原生态的“花儿”5―10首,并进行改编创作、排练演出、录音录像、授课示范。作为教师,对于花儿的传承来讲,教师掌握的多少是衡量其是否了解的重要指标。必须要求学生能够背唱经过改编了的3―6首“校园花儿”;能够听赏出原生态花儿和创作花儿的不同,并熟悉、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流传地发源地等;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爱好填词演唱;能够表达出自己欣赏的理由、能够辨别出它的地域和调令特点等。

我们知道,在原生态“花儿”的演唱形式中,根据环境、背景以及场合、主题即兴演唱、编词、填词是花儿演唱活动中最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的根脉所在,是原生态“花儿”演唱活动的灵魂,其中即兴表演又与现代艺术教育观吻合,也是“校园花儿”音乐教学的一个高级阶段。因此,教师要能够借助“花儿”演唱创作中的“即兴”特点和手法,利用民间歌手的示范、教师的演示分析以及学生相互间的创作表演等活动,不失时机的开展“即兴”技能技巧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通过立体的花儿演唱创作活动对即兴表演、即兴编写歌词等方法有所认识和尝试,通过实践使其不断掌握和提高。并讲求教学的生成性、流畅性和创造性等新时代的课程教学理念。因此,花儿的传承,需要将演唱、歌词创作的即兴要素有机的贯穿在校园花儿的教学活动之中,使其成为音乐创新教育要素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培训、考核与教学实践的成果验收建立起“校园花儿”教学成果、管理成效的机制,只有获得考核评价验收,才可以获得有某一级教研位或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校园花儿歌手”“校园花儿传承基地”的称号以资鼓励。

3、要以校本花儿教材(教程)的编写为基础

校园是运用民族民间素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段,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最有效的场所。让学生从小喜爱家乡的民族艺术,在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让经典的“花儿”民族艺术通过学校的各类有声有色的艺术实践活动,建立和浸透在青少年的文化素养结构中,深深的注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之中。像对于母语的烙印一样,无论走到哪里,乡音、乡情以及民族情怀都会伴随着他们,正所谓:音是家乡亲,情是家乡真,只要曾经有过乡音乡情的体验感受、有过母语音调滋养过的成长,就一定会终生不忘。通过地方、校本花儿教材的创编,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遗产,而且能够促进教师在校本课程资源促进与利用上的潜能,为其它“非遗”项目的教育传承提供可以借鉴的途径办法。

4、要以创新、落实和评价为保证

一是要确立以市县为位、以有基础的骨干音乐教师为主的“校园花儿歌手”培训带动策略和教研小组。通过他们的教学、演唱以及辅导,形成不同区域内的示范效应。并以他们为中心在课内、课外形成艺术教育实践场合,演唱经过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校园花儿”作品、教学设计案例,使他们成为传承民族文化、搭建符合学校艺术教育和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桥梁与使者。二是要确立以“校园花儿”为主题的综合教育教学活动的创新理念;要提供“校园花儿”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教学设计、活动方案与作品目录。结合学生身边事、家乡事以及地方文化生活、民俗艺术等有关的内容有机的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达到育人之事半功倍的成效。举办以民族民间音乐、美术、文学、服饰、民间艺人等内容为主题的艺术周、讲座、展览、创作、表演等活动。“校园花儿”的教学,要与各个学科的实际教学内容、需要结合,要与课程目标中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以及人文知识的教学相结合,可以由市县(区)教育部门或院校、年级、班级开展以“花儿”为主题的活动。重视普通话与方言、方言与口头表达、与社会交往以及方言与音乐风格差异等教学要素、艺术创作的规范融合。不可以贴标签似的作秀、搞形式,要通过不断的教学活动、研讨和体验式的学习,使每次活动都能精心设计、有新意,真正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播,落实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以及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总目标。

三、花儿教材(教程)的编写与收获

教材的编写,目前国家有相关“非遗”的项目经费可以支持学校印刷或出版校本教材。但需要申请协调疏通部门关系,同时注意版权著作权保护意识的提高。根据笔者参与出版的《花儿综艺》为例,依据的是国家教育发展规划课程标准及《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中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目标要求,力图符合教育传承和音乐文化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目标。但是由于国家地方教材编写的限制规定,编委组将《宁夏校园花儿教程》教材名称体系做了改动,成为了一本综合性的、具有非物质遗产教育传承导向的、适合大中小幼及社会各界都能使用的工具性书籍公开出版。其内容体例值得参考,分别为:第一编:“花儿”民歌概论。包括了“花儿”民歌的历史、“花儿”民歌的分类及艺术特点、“花儿”民歌的改编、创新与传承。第二编:原生态“花儿”曲谱,包括了花儿经典的原生态花儿20首。第三编:改编的“花儿”曲谱,包括了作曲家改编扩充的花儿20首。第四编:经典的新编“花儿”及宁夏民歌曲谱,包括了宁夏花儿素材、宁夏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20首。第五编:“花儿”改编的器乐曲谱,包括钢琴曲、(乐队、学生教学乐器)能够演奏、训练的器乐曲20首。第六编:“花儿”改编的合唱曲谱,包括了由原生态花儿改编的合唱作品10首。“花儿”素材新编合唱作品10首。第七编“花儿”乐曲新编的适合不同年级学生舞蹈的集体舞等,包括了以宁夏山川著名地域名称、回族用品等标志性动作的校园回族舞蹈基本手位、步伐名称与动作的(照片)示意图及动作组合、音响光盘附录42首。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第2篇

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概念解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之困境

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 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1.主流文化的冲击。

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 , 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2.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

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3.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三、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1.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2.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3.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4.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4]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5].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影像;传承;转换;意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38-02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的许多民族文化已逐步被现代生活方式所取代,而且不再复生。因此,努力搜集、整理、拍摄、记录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积极拯救那些濒危的民间文化,是历史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人们回顾历史、温故而知新、教育现代的“多赢”之举。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除了像故宫、长城一样的文化资源以外,还有像各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各种习俗、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主要内容有口头传说和表述。蕴含着民族民间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与物质形态的文化相比,其更注重技能、技术、知识的传承。

一、关于民族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指的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也就是指包含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资源。如:服饰、手工艺品、生活方式等等。

我们目前生存在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中,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构建世界单边文化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保护和发扬好民族文化。文化所展示的也是人类自身的成长过程。民族化决不是标签,也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一种对传统的创造性的现代化转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汉化的影响,各民族的认同感已经被淡化,许多以前存在的民族文化资源也逐渐被人们忘却,被其他新事物所代替。

(一)民族文化资源影像化转换的价值

各种信息以及文化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是不会自己流动的,必然要通过一定的介质去实现这种信息的流动,影像就是相当于作为一个这样的介质担任起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关于民族文化资源影像化转换的必要性以及价值,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民族艺术在当代背景下实现有效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其二,在当代背景下对于民族文化身份的确认,以使其在营造多元共生的当代文化景观中显示自身价值;

其三,对于民族艺术资源进行当代新的文化阐释,并使之焕发出为更多人所接受的新的美学品质。

结合当下具体的艺术活动以及社会现象,进一步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关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掘、发现、利用、以及如何展示等问题,则又有一些新的启示与认知。本文着重讨论的是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这是笔者认识到的当下利用与展示民族资源的意义之一,同时也仅只是一孔之见,不免局限与浅薄。我们看到,从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赛到电视上播放的各种走进、大家跟我来等节目都是这种民族文化资源的影像化转化,民族文化资源的影影像化转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民族的历史与风俗,而且使我们对我们的民族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利用影像发展和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及其意义

(一)利用影像发展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

民族文化资源与一般的物质资源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源要向产品转化,会更多地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如:古迹文物、民俗风情、皇陵、古镇、特色织锦、饰品等,这些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时,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就不利于本国文化的保护、宣传和传播。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绊脚石。

各个民族的文化反映了特定民族的习俗、情感、精神状态和社会生活图景,不同的民族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并为东西方的文化沟通架起桥梁,推进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民俗影视是记录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是民俗研究科学、形象、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特别是对于民俗事象中的外在呈现部分,利用影视手段,能淋漓尽致地鲜活再现。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民俗影视可称为国家的“形象历史档案”。搜集和展现这些民族文化资源无以是向后人和向世界传播和宣传的最好的方式,为世界的交流提供活的影像,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比如说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语言也不尽相同,沟通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利用影像资源我们就方便了很多。中国人民是龙的传人,但是在跟其他国家解释龙时,很多都不能理解,但是当我们把它搬上荧屏,实物再现,很多人就明白了其寓意,知道其对中国的特殊含义。像王力宏的一首“龙的传人”才响彻五湖四海。

在利用影像发展民族文化资源上很多优秀的影片都是其很好的见证。陪伴我们80后长大的一部影片《小龙人》是一个带有一定神话和童话色彩的影片,它的出现无疑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各种文化资源,如:龙、寻母、古老建筑故宫等等。所以说,一部好的影片总比一个说教者更能够教育人,而且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影视作品中很多元素也是在民族文化资源中得到的灵感,像在拍摄土行孙中都是以民间的传说为原型,诸如此类的影片不胜枚举。中国的传统舞蹈“爱我中华”就是结合了汉、彝、藏、壮、蒙、灯、傣、维八个民族的不同特色而成的代表中国特色的舞蹈。

(二)利用影像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意义

民族文化资源影像化转换给后世们留下了一个了解历史和文化的良好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人们原来的服饰以及用具饰品等等都被现代社会的各种物件所代替。像人们最开始古代的时候人们结婚就是新郎骑着马去迎接新娘,然而现代这种早已成为历史,人们都实行西方的去教堂结婚,穿婚纱等等。影像就将这一文化很好的传递给了我们,在各种古装片中的嫁娶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原始中国的这一传统。剪纸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特别是在北方,每逢过节都会贴上窗花以示喜庆,我们现代社会的人大多没有见过自己做过窗花,有的可能见过,但也不曾自己动手做过,在有的影视作品中,像:跟我一起来动手中,就给大家讲解了其做法和用途。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我们就可以看到传统中国的很多民族文化的展现。这无疑是宣传中国最好的方式。同时民民族文化影片对唤醒当代民众文化意识,普及优秀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了解文化国情、民情,传承文明,振奋民族精神,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民族文化业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很多民族文化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大量珍贵实物遭到摧毁和丢失,所以,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任务迫在眉睫。

三、影视展现对于民族文化资源传播的重要性

把文化搬向银屏已成为民族文化资源展现的重要一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习惯和风俗都有所区别,如何更好的认识各民族的文化以及更好的认识中国,就需要影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了。各民族的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的生命之根,值得我们付出一切去拯救。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资源,不仅是使之成为资料,从民族影视片的特点谈民族文化的保护还必须伴以传承和传播,加大对这一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比如像纳西族的东巴文、纳西族谚语以及其长老东巴等,我们也是通过影像的再次展现去认识他们的,这些文字早已不被人们所使用,就算是当地人可能未必有几个认识,但是通过影像的再次展现我们不断看到了其当年的历史,还传承了其古老的文化,文化本来就是一种传承。

我国的云南具有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等特点,并且它更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傣族、白族、回族等等二十多个民族,各个地方的民族文化也不一样,像傣族的服饰都是筒裙,上面是露脐的短装、回族不吃猪肉,因为猪是他们的祖先等等特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在云南文化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得天独厚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必将为云南经济社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本土文化的多样性是云南文化的重要特征,而作为活态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其直接体现。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这种多样性体现得更为充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的劳作生活技艺、不同的文化气息(即使是同一民族,不同的支系上述诸方面也不尽相同)都是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都有着古老的历史,如果我们去云南旅游,就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大街上穿着贴着孔雀磷的服装的姑娘,并有回族食堂等,并且不能说猪肉等等,可能会有点奇怪。但是影视向我们解释并展示了其特征,杨丽萍的《雀之灵》就是很好的例证。向全世界展示了云南的传统文化,《云南印象》是一部介绍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很好的作品,传至全世界。可见,影像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它不是一种伤感的,也不完全是一种惋惜的,它是给后人留下来的。从这个意义出发,“是站在明天的角度拍现在,为明天留下现在的一种文化形态”。

民族文化资源的影像化转化不仅表现在图片以及各种电影中,在动画片上也有所表现。如我国的动画电影《宝莲灯》与美国梦工场拍摄的《埃及王子》相比较,同是遵循经典叙事模式的作品,《埃及王子》叙述经典的圣经故事;《宝莲灯》叙述救母的“孝”举。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元素中,民族个性化的角色造型是动画成功的首要因素。日本民族崇尚隐忍的武士道,日常生活中的武士道精神在体育、技击动画表现中尤为明显,如《足球小子》、《灌篮高手》、《圣斗士》等,这些动画的主角是在不断超越自我生理和心理极限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另外,宫崎骏的动画渗入了日本民族浓厚的悲剧意识。中国的四大名著也都展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现在众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他们学习中国的民族文化,穿旗袍、练气功、结婚穿古代的唐装等等,这些无疑是中国民族文化向外传播的成功案例。

总之,民族文化资源影像化转换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文明进步的见证,将极大深化我们对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认识。在回首历史时,我们不能不由衷地感谢民俗影视片给我们留下的珍贵史料。随着社会现代化前进的步伐,民俗的流变还会或快或慢地发生。我们期待着,更多传统民俗文化遗产,通过民俗影视片展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应多管齐下,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更加具有生命力。民族文化资源影像化转换是民族文化精神不断培育和铸造的结果,其形象以多样化形态和个性魅力展示出来,并依附于多元民族文化的根基,保留和呈现出民族的神话、宗教和传统习惯。从美学角度发掘民俗的潜在价值,有利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可以说,民族文化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样式,其现代价值与意义皆在于通过审美想象重新唤回对传统优秀民族文化价值的体认与信仰,重塑现代人的审美和人生理想。唤起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郝朴宁.李丽芳等.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2]陈旭光.电影文化之维[M].上海三维书店,2007.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第4篇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寓言化追求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通过寓言模式的建立来显示潜藏于民族内部的集体主义经验,基于描绘最具民族意义的局部意象来求得对民族过去和未来发展的整体把握。基于此,依据詹姆逊文学寓言观,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学寓言化创作的审视以及对民族寓言背后所折射的民族叙事方式的分析,探讨现代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寓言手段与民族文化传承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詹姆逊;民族寓言;集体经验;文学创作;文化意象

一、民族文学的历史寓言方式与民族语言符号保护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的历史寓言是最早也是最常见的寓言手段,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少数民族语言符号与历史的关系,詹姆逊文学寓言思想指出:“民族语言符号是文本意识形态的显现”,[1]无论历史叙事宏大与否,民族语言的表现形式都是稳定的,而历史的寓言化便是出现在这些稳定的民族语言结构之中。以土家族历史小说《最后的巫歌》为例,文中的第一条线索是明写土家族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民族历史变迁,第二条暗线刻画土家族人的精神与灵魂发展历程,两条线索一明一暗需要互相配合,暗线怎么配合明线呢,即是通过寓言的方式。在《最后的巫歌》中作者以一头白虎的命运为叙述对象,讲述白虎对后裔的庇护,与巨岩中象征灾难和潜在危害的孽龙作战,白虎身上的兽性和神喻了土家族祖先从混沌不开化的原始力量中跳脱出来,征战杀伐、生离死别,最终建立山地文明的历史命运,这种隐射、暗喻交织的双线索历史叙事法正是少数民族历史寓言的标志,其中以少数民族礼仪仪式和巫文朗诵为代表的语言符号系统不断强化着民族身份、民族记忆以及文化认同,而在当今社会此类少数民族语言符号特质正在消亡,甚至已经消亡,避免这种符号特质消亡的有效手段便是借助产生于稳定民族语言结构之中的寓言化文本。詹姆逊文学寓言理论认为神话、传说所代表的专有语言系统在民族口耳相传的层位上处于优先地位,容易造成民族历史叙事的文学体裁被固化,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一种民族语言系统可能被另一个语言系统所取代,但民族历史却并不会出现全然的断层和散佚”,[2]对语言形式的改变可以借助文学载体的革新来突破,从而发展出新的寓言面貌。那么,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面临的崭新文学载体是什么呢,怎样去筛选适宜少数民族历史寓言化创作的文学载体?以少数民族历史诗歌的转型为例,中国现代“游仙诗”和“剧诗”都是历史叙事的新型体裁,但并非都适合少数民族历史寓言方式的转型。首先是“游仙诗”,现代“游仙诗”有点类似于早期的“乌托邦”,但从渲染返璞归真的原始情怀变为强调对现实的“超脱”理想,然而使用现代语言系统“借古喻今”的可能性要参考文体特征、精神内涵是否具有少数民族整体社会生活的相通性,詹姆逊将文学寓言定位于“从不同层面和广度显现集体性经验”,[3]从这一角度来看“游仙诗”体裁更适合少数民族“寻根文学”而不是历史寓言,“剧诗”体裁反而展示出了自身的优势。“张松如、苏国荣等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家将剧诗归位为中国传统戏曲”,[4]简而言之即是戏剧装进了诗的词句之中,而少数民族历史叙事中最常见的便是以神话剧情为主线的英雄史诗,剧诗与少数民族神话、传说有着良好的姻盟关系,而从思想内涵来看,剧诗的戏剧主旨集中表现为“载道”意识,有利于反映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塑造与神话故事演绎的信仰系统,促使民族寓言超越个体意识上升为历史集体意义的大群体叙述观。詹姆逊文学寓言思想将民族寓言文本划分为三个层面:“直译的文本指涉、道德的心理解读以及寓言的阐释符码”,[5]其中直译的文本指涉和道德的心理解读都是随着时代价值的转变而变化的,但民族寓言的阐释途径却是防御式的模式,少数民族历史叙事要从现代实践中去挖掘那些逝去却有时代启迪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守卫传统而存在,詹姆逊文学寓言观不鼓励回归民族寓言的古老形态,提倡“把民族历史看作是我们需要颠覆的具有永久生命力的活跃因素”,[6]例如,莫言《生死疲劳》通过动物变形来打破历史的线性压制,文中以驴变牛、猪变狗的戏谑刻画隐射荒诞的民族历史转折点。“透露着一种新鲜时代含义的世界文学观念”。[7]

二、民族文学的文化寓言方式与民族文化内涵拓展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寓言方式是借助寓言的张力去引申和发展民族文化内涵。寓言是一种表达性的力量,可以表达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化意蕴,对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因素存在语音、字、词、句、语法、故事、场景、形象等各个层面,寓言的突出功能在于推动叙述行为和叙述过程最终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文化意象。例如“神农架位于鄂西北与川陕接界处”,[8]神龙文化一直是当地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主题之一,彝族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玛庵梦》中的“九头鸟”“蛤蟆龙”“棺材兽”“野人”等奇异、诡秘的原始文化想象如果被单独呈现,并不能与现实生活中的神龙架山区建立对应关系,好比马尔克斯的“马孔多镇”,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文学中虚拟元素所代表的“另一个世界”要与现实生活中的“这一个世界”融合贯通,彝族小说《玛庵梦》以玛庵山上的氏族首领“奥博申申”横跨阴阳两界的战斗经历来暗示以“人”为中心的物质循环状态,立足于对彝族真实地理空间的勘探来复活久远的神龙文化,其时间的寓言性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詹姆逊文学寓言观反复论述了这种运用时间两端相接来反映民族文化本质的寓言方式,指出时间的相互对立和依存为寓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民族寓言表达的现代困境在于如果时间距离感消失,那么便很难从时间距离中抽取自足的文化意象,因此现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如果能凭借“魔幻现实主义”以外的题材去构建民族文化的寓言文本是突破时间困境的出口。例如《绝地逢生》讲述了“云贵高原乌蒙山脉中一群少数民族村民居住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绝地”,[9]这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绝地”显然是作者创作出来的生态文化意象,至于他们为什么会出生在那里,这个绝望之地如何会诞生一座村庄,小说并没有去交代,没有“过去的时间”,作家只告诉读者,人们要往外搬迁,整个小说的时间状态都是当下的时间状态,解决向哪里搬迁、如何搬迁的生存难题,但“绝地”的生态文化意象以及对这种生态文化的无边想象却一直凌驾在“搬迁”之上,叙述者叙述着现在时间中发生的事情,读者却想象着过去时间的景象,“绝地”寓言的高度概括性促使作者的生态文化叙述充满对世界生命无常的象征意味,小说中的人们越是顽强抗争,“绝地”的意象魔咒就越发深刻、沉重,即使最后人们终于走进城市完成了自救,也没有化解“绝地”随时可能再现的危机感,自然意象系统、人物意象系统之间的张力关系成就了该篇的生态文化寓言主题。可见,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寓言形象与时间息息相关,但却可以运用脱离时间的方式去表现时间,这便是詹姆逊文学寓言观所强调的“陌生化”戏剧张力的重要性,少数民族惯常使用“陌生化”来创造一种强悍有力的形象,这种形象的在场与不在场都无关紧要,因为被寓言化的形象让人们想起的不是形象本身而是触动人们心灵记忆的真实感受,它时时刻刻都在场,刺激着读者的感官神经。应用“陌生化”叙述来引发读者对时间的“通感”是现代少数民族文化寓言追求的艺术效果,但创作的关键并不在于对“陌生化”意象的直接性营造,詹姆逊文学寓言观认为,文化意象的寓言化冲击仅仅发生在“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距离之中,是它们之间的距离带来了“陌生化”效果,而不是现实本身就存在一个“陌生化”意象。例如《豹子最后的舞蹈》中,“斧头”回忆森林火灾时形容“天空通红,烈焰腾空,烧得星星砰砰下坠,美轮美奂,有几百只豹子跳了崖……”,[10]这种陌生化意象带给读者的精神刺激是来自场面的壮丽(本体)吗?不是,是对豹子跳崖这一模糊物象的省略,真正的喻体存在于读者的想象之中。

三、民族文学的伦理寓言方式与民族价值观传播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的作家主体身兼知识分子与族群发言人的双重身份,这使少数民族文学的伦理表达交织着身份认同的矛盾感,詹姆逊文学寓言观指出:“在民族规范之内,作家需要的是‘扩张’,但在民族规范之外,作家需要的则是‘根’”,[11]以现代性为基础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面对的是世界文化、资本、政治以及宗教的全球一体化背景,他们有对民族未来的焦虑,也有对民族迷人的古老传统的担忧,现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伦理寓言创作急切地呈现出新旧伦理互动的力量交锋。例如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的《,隐秘岁月》《,系在皮绳扣上的魂》《风马之耀》都是以寓言的方式描绘藏族传统伦理生活,使用了大量的先锋技巧,显示作家受到西方文学思潮的巨大影响,但从文学内容上看却充满了“外部人”的窥视视角,在扎西达娃的小说中总是存在着一个强悍的闯入者形象,热衷于让“闯入者”们打破藏区的寂静和平和,这种寓言现代文明冲击的闯入者意象是少数民族文学适应全球多元文化格局的必然产物,正如詹姆逊所言:“民族寓言的现代化之路表现且必然表现为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地区的情感文化流变”,[12]可以预见未来少数民族文学的伦理寓言手段只能采取“跨民族”的审视方式来完成,区别在于作家实现自身与家园的联系是通过流动的混合身份认同,还是站在一个地方就代表一个地方的单一化民族身份认同。对此,单一化的民族身份认同已无法适应少数民族伦理文化价值观的变迁,少数民族集体文化意识的“想象的共同体”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裂变,八十年代的少数民族小说创作致力于描写民族起源、故乡、母语与信仰之间的多边关系,在九十年代的少数民族小说中作家则不停地解释着失去故乡和失去母语的民族生存状态,而当代少数民族伦理文化的“流散”视角已形成,基本看不到血缘在族群关系确认中的地位,早期作品中的浓郁民族特色正被不断淡化,对主要人物的塑造表现出民族身份的含混性,这反而意味着民族伦理的寓言化方式将越来越重要。詹姆逊文学寓言观在对民族伦理身份认同的阐释中提到了“模糊”二字,民族身份本身的模糊化表现为不刻意描绘人物身份的民族性特征,而是通过寓言化的方式来间接传递。例如我国著名少数民族作家老舍的文化个性中流露出鲜明的满汉混合意象,《龙须沟》中的“程疯子”,无论是从服饰打扮、语言风格还是饮食习惯都已看不出该人物的满族身份,作者只淡淡地叙述他在谋生技能上一无所长,在社会交际中屡屡碰壁,将笔墨都花在“程疯子”的“疯”上,详尽地描写他见人就作揖,“多礼”得让人讨厌,他真的疯了吗?那是这个人物在所处伦理文化关系中表现出的“不合时宜”,这种独特的身份寓言方式展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民族伦理交互现象。詹姆逊文学寓言思想认为民族身份建构存在两种文本,一种是写实的文本,另一种是写虚的文本,写实的文本指向单一化民族身份认同,而写虚的文本则在于创造自己的“他者”,《龙须沟》中的“程疯子”便是自己的“他者”,是他在其他族群中的“他”的形象。可见,少数民族伦理寓言化创作并不是为了建立民族身份的对应关系,反而充满了作家对待民族历史和现实、虚构和纪实、文学性与社会性的对立视野,民族身份显现在价值判断与自身定位的两难局面中,当前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城乡文化冲突、阶层分化、文化隔膜都包含着这一寓言逻辑,但文学创作对它们的表达却并不是简单的呈现二元对立的叙述框架,詹姆逊文学寓言观给出了“写虚”文本的寓言定义,即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弦外之音’的妙境”。[13]例如《云彩擦过悬崖》中“吴三桂”作为来自蛮荒神农山区的唯一外来者,他在大城市的生活状态很少表现出倔强或反抗,更多的是应对异质环境时的柔韧灵活,但作家却偏偏数次写他做梦梦见有一个油锯在割锯他的身体,将他剁成三截的噩梦,以高度抽象的梦境间接地隐喻了主人翁在异质环境中的身份认同焦虑。

作者:章晓宇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莹莹.新历史小说的寓言化叙事倾向[D].辽宁大学,2012.

[2]牛婉若.寻根文学:民族寓言的现代性叙事[J].文艺研究,2013,(12).

[3]申霞艳.寓言叙事及其民族国家想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4]王逢振.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的寓言”[J].民族学刊,2011,(10).

[5]吴铀生.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与族性文化、民族主义[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6]张掮中.寓言时代: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诗歌当代形态[J].中国民族,2012,(12).

[7]李元乔,黄勇.进入中国文艺批评理论的詹姆逊民族寓言思想[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5).

[8]朱全国.寓言的形成及其意义理解[J].文学遗产,2012,(1).

[9]韦良时.想象的困境———论詹姆逊的乌托邦文学观[D].内蒙古大学,2013.

[10]蔡同庆.历史记忆和民族寓言[J].青海民族研究,2011,(7).

[11]禹建湘.乡土想象中的民族寓言[J].理论与创作,2012,(5).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辽剧;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039-01

辽剧,原名辽南戏,上世纪50年代初期,发源于辽宁南部盖平县(今盖州市)芦屯、小石棚一带乡间,其母体是盖州的驴皮影戏。由影窗艺术演变为舞台艺术后,曾先后称为“影剧”“盖平戏”“影调戏”和“辽南戏”。2012年1月,改称为“辽剧”,是辽宁省唯一的地方性代表剧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60多年来,经过几代辽剧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探索,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实验、革新,使辽剧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征。现仅从词牌句式和音乐唱腔两个方面来浅述。

一、别具特色的词牌句式

辽剧的词牌句式十分规范严谨、丰富而独特,有本剧种独具的词牌,多以上下句为主。词格大体有七字锦、十字赋、五字紧、三字经、楼上楼、罗嗦句子、三顶七、搭拉句子、三栓等。词格新颖独特,根据不同剧情不同人物而选用,达到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而“三顶七”和“搭拉句子”这两种词格格式,是辽剧艺术特点体现在唱词方面的重要特征,也是辽剧这一少数地方剧种,在唱词方面区别于其他各类剧种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

“三顶七”唱词的表现方法,是从三字句双双叠增到七字句,是以规范的“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上下对偶的句子和严格的依次排列成段为特点,上句多落仄声,下句落平声,各种行当、各种角色都可使用。

“搭拉句子”的唱词表现方法大多是以六句成段,六句成段的唱词结构是:头两句为五字句的对偶句,第三句为七字句,第四句至第六句为重复句,即“五、五、七、三、三、三”句式。多适用于丑行,如邹春瑞创作的《玉珠借贷》一剧中,腐败的反面人物银行主任的唱段:

办事得浇油,没钱就生锈,现在贷款(是)新潮流,讲回扣、讲回扣、讲回扣(啦)。

这种活泼独特的表现方法深受辽南广大民众的喜爱,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二、独特优美的艺术唱腔

辽剧音乐属于板腔体。其独特之处是音乐唱腔中多用7或#4等半音。女腔委婉、男腔高亢、丑角多为说唱结合。乐队以民间皮影的四弦胡为主乐件。音乐唱腔长于女腔平唱大悲调。因袭皮影音乐特点,伴以丝弦四胡,如泣如诉,凄婉动听。如《望儿山》《半月湾》等剧中女主人公的大段悲调唱腔,具有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独特艺术力量。

辽剧中的主体唱腔,叫作“平唱”,是从其母体辽南驴皮影戏中脱胎而出的最具特色的一种最基本的腔调,它的旋律十分优美,板式齐全,行腔自然而流畅,适合叙事、抒情,并适合多方面表现各类人物的各种不同的情感。“平唱”的音域比较宽广,音程跳跃较大,常有五度甚至十度的大跳,有的唱腔还保持着边讲边唱、边数边唱的说唱音乐特点。这种唱腔和曲调,带有鲜明的辽南民歌风味,深受辽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辽剧另一个重要的声腔体系叫“二龙松”。为了丰富辽剧的唱腔和音乐,上世纪五十年代,辽剧的创始人之一马传亮先生,以盖州驴皮影戏平唱男腔为基础,吸收了“乐亭皮影”花腔旋律的特点,将辽南皮影调与滦州皮影唱腔的某些特点融为一体,创作出以熊岳青龙山一株古树奇松“二龙松”命名的新的声腔体系。“二龙松”为宫调式,曲调通俗优美、开朗明快、活泼而流畅,长于表达欢快喜悦之情。

此外,辽剧音乐的另一位创始人王信威先生,在继承盖州驴皮影戏音乐唱腔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创造了“平唱反调”唱腔。“平调反唱”是根据“四六板”的结构特点,将男腔平唱曲调移低四度创作的七声音阶宫调式唱腔。它适用于净行及男女两腔的演唱,“平调反唱”的曲调哀婉凄美,适于表现剧中人物的忧伤、悲切等情绪。

除上述的主体唱腔外,辽剧的辅助唱腔还有“大悲调”“梅花调”“还魂调”“夸奖片”“短秃刀”“节节旺”“赞”等诸多杂腔。

辽剧唱腔的板式,是在“平唱”的四六板基础上,发展创造了“大慢板”“流水板”“快板”“散板”“摇板”“垛板”“导板”“尖板”“带板”等。

辽剧艺术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表现方法和艺术魅力。但近年来该剧种的演出市场呈逐渐萎缩状态,目前仅在其发源地盖州存有一个专业剧团。我们相信,辽剧工作者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指引下,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经过不懈努力,不断的继承、实践和创新,辽剧这一少数地方剧种,一定会绽放出更加迷人的艺术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