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举报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充分了解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纳税服务需求,找准纳税服务工作的着力点,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提升纳税服务工作质量,构建更加和谐的征纳关系,**市地方税务局于20xx年1月1日至2月28日,对全市纳税人进行纳税服务需求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工作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调查和发放问卷调查两种方式,主要依托市地税局和各县(市)局外网网站、市区各分局和各县区局办税服务厅进行。一是在**市政府网站、市地税局外部网站刊登、开展纳税服务需求调查的公告,将开展纳税服务需求调查活动和参与方式告知纳税人;二是各县(市)地税局和市区各地税分局在办税服务厅和纳税人集中的场所发放需求调查表;三是各县(市)地税局和市区各地税分局利用短信平台和网上报税平台的申报提示自动弹出栏,告知纳税人。总计完成4685份调查问卷。
二、被访者基本情况
1、性别:男女几乎各占50%。
2、年龄:31—50岁的占77.35%。
3、文化程度:大学学历的占73.13%,高中及以下的占25.93%,研究生及以上仅占0.94%。
4、所在单位类别:年纳税额10万以上企业的占39.36%,年纳税额10万以下企业的占34.09%,机关、事业单位、个体等合计为26.55%。
5、职务:企业财务负责人和企业办税人员占72.44%,企业法人代表占5.34%,其他占22.21%。
6、所在单位主管地方税务机关:一分局471份,二分局326份,三分局139份,四分局218份,五分局83份,启东561份,海门562份,通州471份,如东498份,如皋460份,海安896份。
三、纳税服务需求调查情况
根据调查问卷的内容,将测试问题分成总体满意度、办税公开、税收管理员服务、办税服务厅、办税流程及资料报送、网站、12366、税法宣传和纳税咨询、权益保护、发票、其他意见共十一类进行分析统计。
(一)总体满意度
调查数据
总体满意度为96.01%(其中满意占75.05%,较满意占20.96%),一般占3.67%,不满意0.32%。选择一般或不满意的理由主要有:税务干部业务不熟;对纳税人的提问不耐烦;经常开会,办事找不到人;极少数税务干部存在吃拿卡要的现象等等。
情况分析
随着我局近年来不断推进政风行风作风建设,广大税务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纳税人满意度逐年提升。但仍有少部分同志存在官本位思想,廉洁意识不够,服务意识淡薄,直接影响到地税机关在纳税人心目中的形象。因此,要切实转变服务理念,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摒除官僚作风,落实“减负增效”,加强干部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政教育。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培训,提升税务干部的业务水平,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本领。
(二)办税公开
调查数据
1、纳税人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办税公开方式:本题为多选。39.19%的人首选办税服务厅,其次是通过税收管理员的渠道,占32.04%,地税局外部网站和咨询服务热线分别占到16.97%和11.80%。
2、办税公开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本题为多选。税收法规公开20.08%;办税程序公开17.56%;服务标准公开14.38%;办税时限公开13.06%;违章处罚公开10.32%;岗位责任公开8.08% ;工作纪律公开6.60%;社会监督公开9.92%。
情况分析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第一,更多的纳税人还是习惯到传统的办税服务厅来了解办税的相关内容。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办税服务厅在办税公开方面的功能发挥,完善公告栏、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宣传资料等设备设施和材料,做到应予公开的必须公开、及时公开。同时各地要注重提升办税服务厅人员的素质,以更好的解答纳税人的涉税问题。第二,税收管理员在推进办税公开上的作用是地税网站的两倍,一方面由于税收管理员在税务干部中所占比例最高,接触纳税人最多,纳税人希望通过税收管理员了解各类办税知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纳税人还不习惯使用信息化平台了解涉税信息,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地税网站和12366热线的宣传。在办税公开的内容上,可以看出纳税人更多关注的还是税收政策、办税程序等与办税业务密切相关的信息上。因此税务部门要更多的宣传好需要纳税人遵从的内容,要从有利于征纳互动的角度来加强纳税人办税能力建设。
(三)税收管理员服务
调查数据
1、对税收管理员的纳税咨询辅导工作有何评价:经常辅导,非常满意54.17%;定期辅导,比 较满意36.54%;很难见到,一般6.89%;没有辅导过2.39%。
2、希望税收管理员在哪些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本题为多选。涉税审批22.55%;政策法规咨询辅导19.13%;申报征收18.72%;纳税评估16.38%;发票管理13.81%;登记认定9.41%;
3、开展税务稽查或纳税评估时,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是否规范:非常规范46.45%;规范42.20%;基本规范10.95%;不规范0.41%。
情况分析
纳税人对税收管理员的总体满意度在90%以上,且经常辅导多于定期辅导,说明大多数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管理中,较好地履行了辅导职责。但仍有近10%的纳税人几乎没有接受过税收管理员的辅导,对这部分管理员也需要加强引导,充分发挥管理员在政策宣传和辅导上的积极作用。从各类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来看,除税务登记属于期初一次性办结的业务外,纳税人对税务部门提供的各类服务的需求比较接近,需要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可以看出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地税干部在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上已越来越规范,得到了纳税人的普遍认可。
(四)办税服务厅
调查数据
1、对地税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行为如何评价:满意度95.84%(其中满意62.82%;比较满意33.02%);一般4.16% ;较差0。
2、对办税服务厅的窗口设置、环境设施、办税流程如何评价:合理59.83%;基本合理36.29%;一般3.67%;不合理0.21%。
3、在办税服务厅办理哪项业务时排队拥挤、耗时较多:本题为多选。税务登记8.53%;纳税申报31.82%;c发票领购、代开33.36%;涉税文书审核、审批18.53%;涉税咨询7.75%。
4、对自助办税区的评价:满意,方便快捷64.10%;比较满意31.01%;不会操作,效果一般4.65%;较差0.23%。
情况分析
办税服务厅是展现地税机关形象的窗口,应该说,从我局多年来不断优化大厅服务措施,丰富大厅服务功能的结果来看,纳税人对地税办税服务厅在窗口设置、环境设施、办税流程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总体满意度较高,赢得了纳税人的普遍肯定,展示了地税机关的良好形象。
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办税服务厅也存在一些不足:秩序有点乱,对相关政策缺少了解,办税人咨询时无法得到满意答复等;电脑过于陈旧;人多机少,排队等候时间较长等。
为进一步增强办税大厅的服务功能,以下几个方面仍需改进:
第一,办税大厅在申报高峰期时,要安排导税员引导纳税人站好队,维持好秩序,对大厅窗口根据工作量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各类业务的需要。
第二,综合窗口人员要进一步增强业务政策水平,以灵活应对纳税人提出的咨询。对于不方便纳税人办税的大厅,要在改造过程中进行优化设计,尽量的方便纳税人办税。
第三,要切实增强纳税人的办税能力建设,加强对纳税人实质性的辅导,培养纳税人信息化应用能力,降低纳税人对税务干部的依赖性,真正发挥自助办税区在方便纳税人、提高办税效率方面的作用。
第四,要加强对自助办税区等功能区域软、硬件设施的更新和维护,以更好地提高服务效率。
(五)办税流程及资料报送
调查数据
1、地税部门在办理涉税事项时最应该改进和加强的方面:本题为多选。便捷的办税渠道16.48%;高效的办事效率14.79%;专业的咨询解答14.00%;及时全面的税收政策宣传12.70%;及时的办税事项提醒12.77%;热情的服务态度9.41%;办事公正公平6.54%;h减少检查频率6.85%;简化的办税程序6.46%
2、对目前地税办理涉税业务工作流程是否繁琐有何评价:满意,便捷高效58.70%;比较满意35.84%;一般,比较繁琐5.31%;较差0.15%。
3、有关报送涉税资料的规定是否让您满意:满意,需报送的资料很少52.36%;通过减并,很合理27.71%;过少,不能满足业务需要1.02%;仍然过多,需要进一步减并18.61%;需要报送的比较多0.3%。
情况分析
从纳税人对办税流程及资料报送方面的评价来看,满意度较高,说明“减负增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大多数纳税人的认同。针对纳税人提出的电子申报纸质资料报送问题,市局推广ca认证后纸质资料报送的要求将大大降低。从纳税人的呼声和需求来看,纳税人更多关注的还是在政策、流程等密切涉及办税过程的方面,特别是对便捷、效率的要求更高,从侧面也反应了我们在这方面还不能达到纳税人的要求,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因此,下一步工作要结合省局3.0系统上线,进一步简化办税流程。
(六)网站
调查数据
1、对地税网站在线回复咨询问题的质量满意度:满意率占87.49%(其中满意50.54%,基本满意36.95%),不满意0.96%,d没上过11.55%。
2、在地税网站在线咨询提出问题一般采取何种方式:32.21%的人直接提出自已的问题,28.13%的人先查询热点问题再提出自己的问题,24.61%的人先查询别人咨询过的问题再提出自己的问题,还没提过问题的占15.05%。
3、地税网站应提供哪些服务:纳税人主要选择最新税收政策解读、全面的税收政策查询、各种办税业务流程、办税业务指南、办税资料在线下载,分别占到18.28%、16.75%、14.71%、14.94%、12.14%;另外,选择网络办税服务9.65%,办税业务预约7.32%,网络涉税事项审核5.31%。还有0.90%的选择其他事项,主要包括:直接打印申报资料、演示涉税全过程到科室、对纳税人进行针对性业务指导等。
情况分析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纳税人通过网站咨询问题的比例还不是很高,尚有15%的纳税人没有通过网站进行咨询。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地税机关对网站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目前网站提供的并不是实时交互式的提问,对解决纳税人复杂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网站在宣传和解读税收政策上的功能发挥,为纳税人提供更加通俗易懂的政策咨询和更加直观明了的办税流程、指南。同时,要努力建立“电子税务局”,对于办税服务大厅提供的各项服务,通过网站也能同步提供。在省局3.0系统上线后,网上办税功能将更强大,在日常税收服务工作过程中,需要我们全体税务干部进一步加大网站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纳税人逐步养成采用网络进行办税、咨询的习惯。
(七)12366
调查数据
1、对拨打地税“12366咨询服务热线”电话的评价:很好44.97%;比较满意31.78%;一般,效果不明显9.95% ;不好说,因为没打过12.91%;较差0.38%。
2、拨打12366的次数:没有打过28.45%;1-2次38.91%;3-5次17.29%;5次以上15.35%。
3、拨打“12366咨询服务热线”一般如何选择服务方式:直接转人工73.92%;自动语音服务20.73%;留言2.99%;转人工服务话务忙后留言2.37%。
4、有时咨询的税收问题较为复杂,“12366”热线工作人员会不耐烦吗:很有耐心,回答很完整55.26%;较为复杂没有当场答复,但事后及时反馈24.01%;不耐烦,敷衍了事2.20%;没碰过18.53%。
5、“12366”热线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增强工作人员业务素质33.40%;拓展服务功能27.69%;提高拨通率26.53%;改进服务态度12.38%。
6、“12366”在回答那些方面问题做得比较好:税收政策问题26.70%;办税流程问题23.01%;涉税操作技术性问题17.43%;地税各部门机构的职责问题14.29%;各类举报案件的处理11.71%;其他业务咨询6.87%。
情况分析
从品牌影响度来看,尽管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加强对12366的宣传,但是纳税人对12366的总体印象不容乐观。没有拨打过12366的纳税人超过本次调查的20%,12366整体满意度为70%左右,应该说满意度不容乐观。在拨打的次数上,目前我们12366的话务量还不是很高,与南京、苏州相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纳税人的提问不能当场答复的比例也较高。从纳税人对12366的要求来看,应该说要求最高的还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其次是服务功能、拨通率。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第一,不断完善内部培训和考核激励机制,切实提升12366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当场准确答复的能力是提升12366满意度和影响力的根本所在。
第二,要不断优化12366的功能,增加坐席,提高接通率。除提升人工服务的质量外,要将一些能够进行自动语音服务的功能进行优化归集,比如为纳税人提供是否申报成功,是否扣款成功等自动语音查询功能,为纳税人提供政策类传真功能等,同步提升非人工服务的话务量。
第三,要进一步加大对12366的宣传力度。
(八)税法宣传和纳税咨询
调查数据
1、地税部门贯彻税收政策的最有效的方法: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提高自觉性54.49%;经常性、有针对性地上门辅导21.69%;加大稽查力度,提高威慑力15.15%;纳税评估,提高遵从度8.67%。
2、遇到纳税问题时,选择哪种方式进行咨询:本题为多选。直接到税务机关29.17% ;通过咨询服务热线“12366”19.02%;找税务局熟人咨询18.57%;通过税务机关的网站16.23%;自行上网查询11.56%;通过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5.45%。
情况分析
在贯彻税收政策上,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和上门辅导两项之和超过75%。从纳税咨询的方式来看,纳税人更愿意直接到税务机关进行咨询。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税法宣传:
第一,主动加强税法宣传、辅导,提高纳税人的办税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纳税人因政策理解偏差而出现的涉税风险。同时辅以税务稽查、纳税评估等有效手段,共同提高税收政策贯彻执行效果,提升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第二,征收大厅人员、税收管理员要进一步加强对税收业务知识的学习,以更好的为纳税人提供咨询服务。
第三,加强“12366”的品牌和网站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其在宣传和咨询方面的效用。
第四,宣传引导、规范税务师事务所的收费,进一步发挥税务师事务所在税收宣传和咨询方面的作用,使税务师事务所成为有效联系税企的桥梁纽带。
(九)权益保护
调查数据
1、最容易激化税收征纳矛盾的是什么因素:本题为多选。税收执法不公平32.07%;纳税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27.79%;纳税人偷、欠、抗、骗税21.79%;对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不能及时、严厉地查处18.35%。
2、如果举报涉税违法行为,您会采取什么方式:通过电话向举报中心举报50.82%;上门举报19.49%;通过网络向地税网站举报19.10%;信函举报10.59%。
3、曝光涉税违法案件采用哪种方式较为合适:广播电视36.52%;办税厅公示栏34.58%;报纸杂志17.31%;网络媒体11.59%。
4、与地税部门发生争议或纠纷时,希望通过哪种方式维护权益:寻求法律援助48.28%;提出行政复议38.66%;到有关部门上访8.54%;到法院起诉0.88%;放弃维护权益的权力3.65%。
情况分析
最容易激化税收征纳矛盾的原因是执法不公平、纳税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两项合计占比近60%。这反应了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公正执法的高度期望。
在举报方式上,纳税人通过电话举报占比在50%以上,说明纳税人认为这种方式既能通过与税务机关的直接对话准确清楚的反应举报内容,同时又能较好的隐匿自己的身份。上门举报往往会有怕自己身份暴露的担忧,网络举报和信函举报又会有税务机关能否及时接收举报并查处的顾虑。
在曝光渠道上,传统的渠道如电视、办税公示栏更容易被广大纳税人关注,能够更好的起到威慑作用。相比之下,报纸杂志和网络媒体的比例小得多,这与纳税人平常获取信息的途径和习惯密切相关。
维权方式上,纳税人会通过各种方式来维护权益的占96%以上,说明纳税人维权意识在逐步增强。
税务部门在维护纳税人权益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第一,全体税务干部要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满足”的理念,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税务机关应建立与举报人的良性互动与反馈机制,同时建立严格的保密机制,消除举报人顾虑,在保护举报人权益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第三,积极建立纳税人维权组织,进一步引导纳税人通过维权组织、同级税务行政争议调处办公室来解决相关税务行政争议。
(十)发票
调查数据
消费时是否主动向商家索要发票:每次消费都主动索票61.73%;商家给票就要16.82%;一般不要票11.44%;要票商家不给8.92%;从来不要票1.09%。
情况分析
通过推行有奖发票、加强发票检查和管理,近年来我市发票管理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在纳税人中产生较大影响,以票控税初显成效。但同时还有商家给票就要、一般不要票、要票商家不给、从来不要票等情况存在,占比达38.27%。这说明纳税人主动索要发票的意识还不够强,应加强宣传力度;同时对部分商家还存在管理缺位和不到位,发票管理的深度还不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十一)其他意见
1、总体建议:
(1)税务机关应加强征、管、查三个环节上的沟通,不能因为税务机关内部管理上的冲突而给纳税人造成损害。
(2)要进一步推行办税公开,对计税依据、定额标准内容要通过多种方式向纳税人明示,并保证在执法上的公平一致。
(3)要进一步提升税务干部的业务素质,不能停留在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基本税务知识上,对税收政策应有深入的理解,并熟悉所管辖企业的基本情况。
(4)要进一步加强对税务干部的廉政教育。
(5)要进一步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加强考勤。避免在工作日有人员脱岗的现象而导致办税员白跑。
2、关于办税服务
(1)建议在申报期增加窗口,减少办税人员等待的时间。
(2)建议门临开票也可以在大厅一次性办理,不需要再到指定的银行交款。
(3)减少报送纸质资料。
(4)遇有系统升级等事项时,应及时通知企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5)对于电子申报,如果企业漏报或因网络原因申报未成功,应及时提醒,避免纳税人因无心或其他客观原因而多交滞纳金和罚款。
(6)税务部门应加强内部信息的传递,网上举报案件或假发票能得到及时落实。
3、关于网站和12366
(1)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查询系统和栏目设置。
(2)进一步完善网上申报相关功能,如增加财务报表录入时间;改进损益表和负债表自动计算功能等。
(3)网上咨询回复不及时,政策回复不准确。
(4)提升12366座席人员业务水平。
特此报告,请审阅。
附:**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二九年三月十五日
**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尊敬的纳税人:
您好!欢迎您参加**地税纳税服务需求调查。
为了促进**地税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全面掌握纳税人对地税纳税服务的需求,特别是对需求型人性化纳税服务的要求和建议,更有针对性地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我们组织了本次调查。您的回答将作为我们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的重要依据。
本调查问卷不计单位和姓名,对问卷中所列问题,请您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回答。您填报的资料我们将严格保密,感谢您的合作!
**市地方税务局
二八年十二月
一、被访问者情况
1、性别:a 男 ;b 女;
2、年龄:a 18-30 ;b 31-50;c51以上;
3、文化程度:a 高中及以下;b 大学;c 研究生及以上;
4、你所在单位类别:a 机关;b 事业单位;c 年纳税额10万以上企业;d 年纳税额10万以下企业; e 个体户;f 其他
5、您的职务:a 党政领导 ;b 人大、政协领导; c 企业法人代表;d 企业财务负责人;e 企业办税人员;f 个体户;g 其他
6、您所在单位主管地方税务机关:a **地税一分局;b **地税二分局; c**地税三分局;d **地税四分局;e **地税五分局;f 启东地税;g 海门地税;h 通州地税;i 如东地税; j 如皋地税 ;k 海安地税
二、选择问答类(可以多选)
1、您对**市地税局执法和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如何?a满意;b较满意;c一般;d 不满意,理由是( )。
2、目前地税部门的办税公开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可以使您了解地税部门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政务公开等方面的信息。请选出您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公开方式:a办税服务厅;b 12366咨询服务热线; c地税局外部网站;d税收管理员。
3、您认为地税部门办税公开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a税收法规公开;b办税程序公开;c服务标准公开;d办税时限公开;e违章处罚公开;f岗位责任公开;g工作纪律公开;h社会监督公开。
4、遇到纳税问题时,您会选择哪种方式进行咨询?a直接到税务机关;b通过咨询服务热线12366;c通过税务机关的网站;d找税务局熟人咨询;e自行上网查询;f通过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5、你认为税务部门的职责是:a为国家筹集适当数量的税收;b帮助纳税人了解和履行他们的纳税义务c为纳税人提供专业、周到的纳税服务;d保证税法公平适用于所有纳税人;e打击涉税犯罪。
6、您对目前地税办理涉税业务工作流程是否繁琐有何评价:a满意,便捷高效;b比较满意;c一般,比较繁琐;d较差,理由是( )。
7、地税开通的“12366咨询服务热线”可以为您提供各种涉税咨询服务,您对拨打地税“12366咨询服务热线”电话的评价:a很好,我们从中确实感到便利;b比较满意; c一般,效果不明显;d不好说,因为没打过;e较差 ,理由是( )。
8、过去一年里,您拨打12366地税服务热线大约多少次? a 没有打过; b 1-2 次; c 3-5 次; d 5次以上。
9、您拨打“12366咨询服务热线”一般如何选择服务方式? a自动语音服务; b留言; c直接转人工;d转人工服务话务忙后留言。
10、有时咨询的税收问题较为复杂,“12366”热线工作人员会不耐烦吗? a很有耐心,回答很完整; b较为复杂没有当场答复,但事后及时反馈; c不耐烦,敷衍了事; d没碰过。
11、您认为“12366”在回答那些方面问题做得比较好: a税收政策问题; b办税流程问题; c涉税操作技术性问题; d地税各部门机构的职责问题;e各类举报案件的处理;f其他业务咨询。
12、您认为“12366”热线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a提高拨通率; b增强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c改进服务态度;d拓展服务功能。
13、您对地税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行为如何评价: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较差,理由是( )。
14、您在地税办税服务厅办理哪项业务时最常遇到排队拥挤、耗时比较多的情况: a税务登记; b纳税申报; c发票领购、代开; d涉税文书审核、审批; f涉税咨询。
15、为了给您提供多元化的申报方式,我们在地税办税服务厅设置了自助办税区,您对这一办税设施的评价如何:a满意,方便快捷; b比较满意; c不会操作,效果一般; d较差 ,理由是( )。
16、您在地税办税过程中,需要报送一些相关涉税资料,目前有关报送涉税资料的规定是否让您满意:a满意,需报送的资料很少; b通过减并,很合理; c过少,不能满足业务需要;d仍然过多,需要进一步减并;e需要报送的比较多,例如( )。
17、您对地税部门的办税服务厅的窗口设置、环境设施、办税流程如何评价:a合理;b基本合理;c一般;d不合理,理由( )。
18、您在地税网站在线咨询提出问题一般采取何种方式? a先查询热点问题再提出自己的问题; b先查询别人咨询过的问题再提出自己的问题; c直接提出自已的问题; d没提过。
19、您对地税网站在线回复咨询问题的质量满意吗?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d没上过。
20、您认为地税网站应提供哪些服务?a全面的税收政策查询; b最新税收政策解读; c、各种办税业务流程; d办税业务指南; e办税资料在线下载; f网络办税服务; g办税业务预约; h网络涉税事项审核; i其他( )。
21、您认为地税部门在办理涉税事项时最应该改进和加强的方面是:a便捷的办税渠道;b高效的办事效率;c热情的服务态度; d专业的咨询解答; e及时全面的税收政策宣传; f及时的办税事项提醒; g办事公正公平;h减少检查频率; i简化的办税程序。
22、您对地税部门税收管理员的纳税咨询辅导工作有何评价:a经常辅导,非常满意; b定期辅导,比较满意;c很难见到,一般;d没有辅导过。
23、您希望地税部门税收管理员在哪些方面为您提供个性化服务: a登记认定方面; b涉税审批方面; c发票管理方面; d申报征收方面; e纳税评估方面; f政策法规咨询辅导方面。
24、您认为**市地税局开展税务稽查或纳税评估时,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是否规范? a非常规范;b规范;c基本规范;d不规范。
25、一旦与地税部门发生争议或纠纷时,您希望通过哪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a寻求法律援助;b提出行政复议;c到有关部门上访; d到法院起诉;e放弃维护权益的权力。
26、您认为最容易激化税收征纳矛盾的是什么因素:a税收执法不公平;b纳税人偷、欠、抗、骗税;c对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不能及时、严厉地查处;d纳税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27、您认为地税部门贯彻税收政策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a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提高自觉性;b加大稽查力度,提高威慑力;c纳税评估,提高遵从度;d经常性、有针对性地上门辅导。
28、您平常在餐馆、娱乐场所消费时是否主动向商家索要发票:a每次消费都主动索票;b商家给票就要;c一般不要票;d要票商家不给;e从来不要票。
29、如果举报涉税违法行为,您会采取什么方式:a上门举报;b通过电话向举报中心举报;c通过网络向地税网站举报;d信函举报。
30、您认为曝光涉税违法案件采用哪种方式较为合适:a广播电视;b报纸杂志;c网络媒体;d办税厅公示栏。
三、意见征询类
根据您日常办税时的接触及见闻,您感觉地税部门提供的涉税服务还存在着哪些缺失环节,您在办税过程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和不便?还有哪些具体的办税需求?结合您的需要,您认为地税部门提供的纳税服务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和完善?
他们年龄不同,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所迫,但唯一相同的是,依旧劳作,拾荒、打零工,他们拒绝救助站。
我们通过和这些居住在不同地方的穴居人的近距离接触,通过和他们的对话相处,借以还原这些城市穴居人的生活喜忧、一隅之求。
井底之“蛙”
北京朝阳区丽都花园路的一侧,数百平米的绿化带上,共有17个井盖。井盖周围,是高级酒店区和均价在4万元以上的高档住宅区。
深夜,一些人会钻进丽都地区的热力井井底,距地3米之下,流着脏水的蒸汽管道,是他们的“家”。在这座城市,他们靠打工或乞讨拾荒为生,晚上,潜入只有一两平米的井底,成为穴居人。
夜里10点,王秀青朝四周望了望,双臂一抖,挪开二三十斤重的井盖,开始回“家”。
他双手撑住井沿,蜷着身体避开井内横竖交错的管道,伸脚探触井壁上镶嵌的7截钢筋,十几秒后,他到达3米多深的井底。
王秀青已在井下住了整10年,他不孤独,井下有很多“邻居”:薛老太太和她60多岁的女伴、同样年过花甲的老祝头……他们都占据着不同的井口,相距不到50米。在站直了就会碰到头的地下井室,穴居者大多数时间都在黑暗里,从不高声说话,他们怕城管、警察,甚至是路人惊奇的目光,那些都可能导致他们被驱逐出这个避风港。
10年来,他们保守着自己的秘密,不让公众过多关注,他们担心失去这只有一两平方米的容身地。
每当偶有路人走过,望见井下异常的光亮,或看见井底的情景想拿手机拍照时,井底的光会立马消失,像是把灯关了。井下其实无灯可关,穴居人是这个城市为数不多的蜡烛使用者,当路面上有人发现井下有光,他们一口气就能吹灭。王秀青蜷缩在井底一隅:他的头顶和脚边分别有两个井,两井的交错处构成一个长约两米、宽1米、高约1.7米的空间,这是他的“家”。
王秀青是这里居住时间最长的人,10年来,尽管他的邻居来来走走,但他始终长住于此。大多数夜里,王秀青会吹灭蜡烛,躲在黑暗里抽着5块钱一包的黄果树香烟,这也是他吃饭之外唯一的固定消费。
刨除被管道占据的空间,他的活动空间实际上只有一平米多,地下井的沙灰地面上,为了防潮,他铺上了层硬纸板,一床布满污渍的被子,被他既当褥子,又当被子。他从来不伸直腿,为了不被憋闷致死,夜里,他会一直打开脚边的井盖。头顶上方的井壁上有下井扶手,他也搁了几件衣服,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恶作剧,突然拉开井盖扔下块石头或小解。
支撑王秀青过井下生活的动力,是供家里三个儿女念书。这位老家河北滦平的汉子以前在北京怀柔打工时,和现在的妻子彭雪玲相恋结婚。结婚前,彭是一位小男孩的单身妈妈,婚后,两人又生下两个女儿。她的老家在怀柔区长哨营乡遥岭村,那里群山环绕。
“没领结婚证,回到遥岭村后,民政局和派出所的人来了。”他说按规定,家里的三个孩子全部是超生,要罚款10万元。交不了罚款就上不了户口,为了凑钱交罚款也为了躲避,王秀青到了北京丽都饭店附近给人擦车。
王秀青自己解手和洗漱,都去附近的丽都公园。公园里有两个公厕和一个洗手池。丽都公园的保安和周边的环卫工把他们称为流浪者。
桥洞下的隐居者
不仅有住在井底的人,更多的都市穴居人映入大家的视角。北京市西三环六里桥下,两个衣着破旧的老人,用捡来的破纸板、塑料壳垫起两张“床”,然后撑开脏旧的被褥,掖好被子四角,和衣钻了进去……
头朝南躺着的老马,吉林省吉林市人,70岁。“身下三床被子,身上再盖三床被子,不是很冷。”加上一个锈迹斑斑的老式茶杯,就是老马的全部家当。老马曾是名工人,老伴去世以后,就离开了家乡,去过华北不少地方,当过保安,干过工地,10年前来到北京。
“刚开始也住过旅馆,租过房子,但租房费都够一个月伙食费了。”老马最终选择了在桥下居住,仅在六里桥桥下就待了六七年。
10多年来,老马没有踏回吉林一步。他在外打工、流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许多年前,还在老家的老马把儿子安排到砖瓦厂当司机,老房子给了没有工作的女儿,对此,儿子一直埋怨父亲。“他瞎混,爱赌钱。”老马对儿子很失望。前几年,儿子与其岳父因诈骗木材被判刑,伤心的老马没有到监狱看过儿子一次。
“眼不见、心不烦。”在老伴去世不久后,孤独倔强的老马背起了外出的行囊,留下了自己的退休金。这一走就是10多年。
“邻居”老郑 ,47岁,河南人,出来打工已经有20年的历史,进过厂,干过工地,去年开始在六里桥附近跑人力三轮车。他平均一个月收成2000多元,曾狠心租了间500元一月的房子,但因房东怀疑他偷肉,一气之下退了房,“乔迁”桥下,“这离拉活儿的地方近,每天可以多干两个小时。”
老郑是周口市鹿邑县人,为响应当地政府号召,早早地把自家先辈坟平了。他的家乡人均土地只有4分多,单纯的农业生产收入难够开支。20多年间,老郑在江浙、广东等多地打工,最终还是选择长住北京。
老郑外出打工的主要动力是儿子。“今年儿子已经19岁,再有两年就要结婚,我必须给他置套房子。”置新房娶媳妇是老郑家乡多年不变的传统,也是女方出嫁的首提要求。“前几年自家盖,这两年流行到乡镇或县城去买,少说一套也要20多万。”老郑感觉到压力。
回家过春节是老郑向往的,届时孩子从外地回来了,常年在外打工的两个弟弟也能见面了,最主要的是他担心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的双亲。听到“春节”二字,健谈的老马沉默了,狠狠地把烧到过滤嘴的香烟扔掉,再从烟盒中抽出一支。
近期,老马晚上常常一点多就醒了,瞪着两眼到天亮,睡不着。“我害怕死在外面,没人管。”“现在老了,不得不想想自己的后事了。”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就像一个不断壮大的章鱼紧紧地抓住捆绑着他。他不知道什么时间回去,更不知道回家后如何与他的儿孙相处,或者说回家后儿孙会不会赡养他……
城墙根里的穴居族
在陕西省榆林市的繁华街市里,有那么一小群人,住在有500多年历史的明城墙“肚子”里,过着没有燃气、暖气和下水管的“穴居”生活。他们盼着有一天,城墙修复能让他们搬出去。
李月英家的窑洞,房门向西而开,室内唯一的自然光源在窑洞的尽头――一直打到了城墙东侧的一扇小窗。窑洞不到20平方米,为了支撑上面城墙的重量,中间架着一根木桩子,窑内顶部已经有明显的龟裂。
“早些年榆林城里修路拆迁,我们家没处搬,就借这地方打了窑洞,一待就是 40来年。”李月英当年和不少困难群众的无奈之举得到了许可,“后来和建设局还办过手续,但到现在也没有房产证。”孩子们早已搬出去住,她和“掌柜的”仍守在这里,“接了上水管,没接下水管,去年6月下大雨,城墙的黄土都被冲了下来,吓得我们没敢进窑洞。”
在驼峰路与翠花路交口处,西侧的东城墙被打出了一道宽八九米的“城豁子”,供人流车流往来城内。沿着“城豁子”内侧的东山路北行,这一侧的城墙夯土已经全部在外,李月英家的窑洞就打在这夯土里。而以东山路为界,东城墙的“肚子”里有100多间窑洞,住着百多户人家。
“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相关法规尚不健全,可以解释城墙‘穴居族’的存在。”榆林市古城文管所所长张飞荣说,“多年前部分困难群众没有住处,政府能力有限,当时又没有法规约束,选择在城墙里打窑洞,虽属人为破坏,但不能算违法,更何况很大一部分‘穴居族’当时确实办了手续。”
关键词:保定; 居民出行;意愿
Abstract: the trip survey is the city integrated traffic planning and all kinds of other planning foundation for government the traffic policy provides the basis. This paper, with a great number of accurate field survey data as the foundation,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ity residents to travel for formulating transportation policy for preparation.
Keywords: baoding; Residents travel; Intend to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为了准确了解主城区居民的出行意愿,我们组织了以居民出行调查为主的一系列调查,在对大量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保定市主城区居民出行意愿调查报告,为制定交通政策做准备。同时,其调查结果也可供国内同类城市编制相关规划时参考。
1 居民出行调查概况
本次居民出行调查采用的是家庭问卷调查形式,所使用的调查表力求科学、规范、信息全面。在规划区域内抽取了46个居委会的1000户居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总人口为2366人,调查于2008年1月底完成,收集出行信息共7963条,有效样本7919条。调查样本构成见表1。
表1-居民出行调查样本构成概况
项目 调查区
户数(户) 1000
总人口(人) 2366
平均每户人口 (含外来人口)(人) 2.4
学龄前儿童(人) 5
2 居民出行意愿
1 公交出行
1.1 乘坐公交的原因
居民选择乘坐公交出行的主要原因是公交方便。这表明在公交使用较为方便的条件下,多数居民还是倾向于使用公交的。如图1所示。
图1 乘坐公交的原因
1.2 乘公交车的烦恼
乘车居民最大的烦恼是车厢拥挤,且半数以上的居民都将车厢拥挤作为乘坐公交的最大烦恼。这表明公交服务水平还相对较低,急待提高。如图2所示。
图2 居民乘公交车的烦恼
1.3 不乘公交的原因
居民不乘车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不需要使用公交,另一方面是公交不方便和车厢拥挤。这表明居民出行距离较短,以及公交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居民乘车的需要。如图3-21所示。
图3 不乘公交的原因
2 自行车出行
2.1 骑自行车的原因
居民选择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的主要原因是自行车方便。自行车不像公交那样受线路和班次的限制,自由度和可达性都很高,此外其价格低、体积小、存放方便、使用灵活,加之保定城区地势平坦,因此自行车在居民出行中比例较高。如图4。
图4 居民骑自行车的原因
2.2 骑自行车的烦恼
骑车居民最大的烦恼是经常被盗和过马路(交叉口)危险。自行车偷盗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警方应加大打击黑车力度,居民应自觉抵制黑车销售。另外机动车干扰严重也不容忽视,这成为第三大烦恼。如图5。
3 出租车出行
3.1 乘出租车的原因
居民乘出租车的主要原因是方便,其次是省时和车费可以接受。这表明在公交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居民是还倾向于乘出租车的。如图6。
图6 居民乘出租车的原因
4摩托车出行
4.1 骑摩托车的原因
居民骑摩托车出行的原因是上班准时、节省时间和方便,这表明居民在出行方面要求较高,有着购买更高档私人机动车(家用小汽车)的内在动力。如图7。
图7 居民骑摩托车的原因
4.2 骑摩托车的烦恼
居民对摩托车出行的主要担心是:被盗,其次为使用费用高,再就是气候影响大和交通事故多。虽然摩托车灵活、方便,速度高于自行车,但费用比自行车昂贵,除首期投资外,每年还要支付不菲的维修保养和年检等费用,因此,费用较高。对经常被盗的烦恼也反映出当地治安问题。如图8。
图8 居民骑摩托车的烦恼
5步行出行
居民步行出行主要担心的是过马路危险,其次废气和噪声大。过马路危险与交叉口信号灯控制和交通秩序混乱有关,今后在交叉口设计和管理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保障行人交通安全,为市民创造一个步行的“天堂”。同时居民也反映出应当搞好街道的绿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林荫道。居民认为无人行道可走,还有不到10%的居民反映过马路绕行,为此,可能需要增设行人过街天桥或地道等步行设施。如图9。
图9 居民步行的烦恼
6 居民对城市交通发展的意愿
6.1 对城市中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态度
中心城区多数居民对城市中发展私人小汽车态度都认为要适度发展。如图10。
图10 居民对城市中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态度
6.2 对城市中发展摩托车的态度
中心城区多数居民对城市中发展摩托车的态度表示要控制其发展。虽然摩托车灵活方便,但其能耗大,污染重,事故多,应严格控制其发展。如图11。
图11 居民对城市中发展摩托车的态度
6.3 对城市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态度
与反对城市发展私人小汽车和摩托车相对应中心城区居民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基本达成共识。表明居民已经认识到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希望城市提供优质、高效的公交服务。如图12。
图12 居民对城市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态度
7 居民购买交通工具的意愿
未来五年内中心城区约有22%的居民打算购置私人交通工具。
未来五年内,中心城区居民购买交通工具的首选是小汽车,其次为助动车和自行车。在打算购置交通工具的家庭中有超过50%的家庭将小汽车作为未来五年购置的对象。随着中心城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这将给道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为此有关部门应及早采取措施,未雨绸缪。近20%的家庭未来五年内打算购买助动车,政府若不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小汽车将成为中心城区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和城市的主要交通问题。如图13。
图13中心城区居民未来五年内购买交通工具的意愿
3 主要结论
一、讨论的概况
根据县委《关于××县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方案》(汝学组办发[2009]2号)文件精神和《县环保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方案》(汝环发[2009]35号)文件的有关要求,为推动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大调查研究,局党组决定在全局深入开展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转变作风,加快发展,全力提升环保社会满意度”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活动共分三个阶段,一是集中学习、深入培训阶段。通过交心谈心、座谈会,讨论、撰写材料等形式,采取个人自学、中心组学习、集中培训、专题辅导等方法,紧密联系思想动态和工作实际,深入学习,深刻思考,确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二是调查研究、意见征求阶段。围绕如何解决环保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怎样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环保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何提高我县环保工作的社会满意度,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查找问题,同时向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业发放意见征求表150份,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对环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找思想认识上的差距、服务意识上的差距、工作作风上的差距、办事效率上的差距,确保查准找全。三是总结提高、制定措施阶段。总结成果,形成指导环保工作的长效机制。在深入学习、广泛调查研究后,各位党员领导干部撰写出不少于2000字的成果材料,确保大讨论会富有成效。在认真学习、深入调研、广泛意见征求的基础上,4月27日局党组组织召开了解放思想大讨论会,局领导班子成员就前期的调研课题带头做了讨论发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并参与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参加讨论的同志积极踊跃发言,畅谈认识,各抒己见,结合各自岗位工作实际,认真分析、查找与科学发展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突出问题,围绕加强改进服务和工作作风,提高效能,推进科学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努力的方向和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意见。通过大讨论,深化和拓展了全市、全县领导干部会议精神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转变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封闭狭隘、片面发展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了科学跨越、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人本民生意识;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工作理念上实现新的升华;进一步放宽视野,在工作思路上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提高效率,在工作成效上实现新的跨越;进一步更新观念,形成科学发展的新共识;通过讨论,为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推进××环保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形成的共识
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我局党员干部和职工在以下几方面形成了共识。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大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扬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精神,才能推进科学发展。解放思想无止境,发展无止境,不进则退,发展慢也是退步,实现跨越发展是××科学发展必由之路。
二是科学发展不是要放慢发展,而是既要注重发展质量,又要坚持加快发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
三是必须切实加强环保系统的行风建设,精塑好环保的形象,文明执法,形象执法,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和切实转变服务作风和工作作风,切切实实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把服务贯穿于科学发展的全程中,让人民对环保满意,取得人民群众对环保的支持与理解,才能构建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才能有保障。
四是实现××的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环保优先发展的原则,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子,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环保工作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形成新的××环保新模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分析查找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解放还不够,部分工作人员开拓创新精神还不够,与××的当前的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转变作风、促进跨越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环保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环保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3、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力度还不够,人民群众对环保的基本知识、法规、制度等了解还不多,还没有形成全民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
四、建议和对策
1、既是讨论成果,又是实践结晶,也是大家认真思考的反映。下一步,要认真做好讨论成果的转化,使之成为实践,成为具体行动,要运用好大讨论的成果,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针对本阶段大讨论活动中所揭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及措施,要体现在工作计划和规划中,认真抓好落实,为整改阶段做好准备。
2、继续加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自觉运用科学发展的方法指导工作,将科学的方法与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一、区农村低保工作基本现状
区面积736.3平方公里,内辖5个镇2个街道,24个社区,48个行政村,216个自然屯,人口23.4万,其中农业人口13.6万人,占总人口的58.1%,农村低保对象2012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1.47%。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区已逐步建立了农村低保组织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低保审批规范化。在工作实践中,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农村低保管理办法,对保障标准、申报审批程序和时限都作了具体的规定,程序规范,并面向社会公开,阳光操作,切实增强了低保透明度。
(二)保障对象管理动态化。在应保尽保基础上,加强动态管理,实行应退则退。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核查,尽最大可能掌握保障对象家庭生活变化情况,实行动态调整,努力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
(三)分类管理科学化。为体现保障公平,对保障对象实行分类施保,对重度残疾人、老年人、在校学生等特殊群体实行低保金加发。
(四)资金发放社会化。在区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努力筹措低保配套资金,确保了低保资金按季足额发放,并实行低保金银行窗口社会化发放。
二、当前农村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区农村低保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急需研究改进。最主要的是覆盖面小、保障标准低的问题,使许多农村生活比较困难家庭仍然不能纳入低保范围。除此之外,在农村低保工作实践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城乡低保标准差距较大。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形成了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由此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不例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是城乡间这一制度的保障内容和保障水平的差异却很大,区是近城区,城乡居民呈混居状态,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越来越接近,城乡界限日益模糊。而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却存在较大差异,城市低保标准为36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为1500元/年,月标准核125元,农村低保月补助水平只占城市的34.7%,这种救助待遇的不平等,造成了新的城乡差别。在区(乃至全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计和实践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具有低标准、广覆盖的特点,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距很大,这种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自然而合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在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价值取向上的偏差,这不符合社会保障公平理念,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二)农村家庭收入难核定。农村居民收入有其自身特点,使得家庭收入核定存在一定困难。第一,收入难以货币化。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中粮食等实物占相当比重,在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确定性。种植、养殖等具体项目品种不同,其产值、投入及市场价格也不一样,这些收入的测算核定缺乏一种较为合理的衡量标准。第二,收入的不稳定性。除农作物收成的季节性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等因素外,农产品的价格受市场行情的影响波动较大,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也增大了收入的不稳定性。第三,重大支出加剧了贫困。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完全普及,那些劳动能力弱化和缺少经济来源的困难群众,在生活、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大项支出,使家庭生活的困难加大,特别是在重大疾病面前,往往导致有看病钱没吃饭钱的现象发生。
(三)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还不够健全。现行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普遍偏低。2010年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842.6元,而农村低保标准仅为每人每年1500元,即每人每月按125元基本生活支出核算,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1%。这样的保障标准,很难维系一个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标准的提高还没有设立更为科学、稳定的增长机制。
(四)工作程序过于繁杂。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之初,为了力求规范、体现公开,实行的农村低保工作程序,基本都是“三级调查、三级评议、三榜公示”,程序比较繁杂,审批时限较长。农村低保的工作重心是落在最基层的村委会,而村委会人员都是半脱产的,他们还有自己的那份“责任田”,所以,有些工作程序就难免被“偷工减料”,并不能全部做到位。村委会不具有行政审批职能,也不适合作为初级审批的职能部门,同时由于农村的特殊情况,难免出现应保未保或不应保而保的现象。
(五)动态管理难度大。从农村低保制度建立以来,动态管理问题一直在困扰着管理者。“进低保容易,出低保难”。虽然有一系列管理措施,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效果还是不十分明显,退出反应慢是一个普遍现象。第一,低保家庭生活变化情况很难做到有效监控。第二,在实际工作中,有部分低保户在被取消低保资格后,不满情绪严重,认为损害了自己应得的利益,对低保工作人员和工作单位实施无理取闹,影响低保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第三,有的村级工作人员隐瞒了低保家庭生活变化情况,使“人情保”“关系保”进一步滋生。
(六)基层整体工作力量较为薄弱。由于基层工作人员的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低保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当前,各项社会救工作项目和内容不断增加,政策性逐渐增强,而乡镇民政办一般只有1人,不但承担着除农村低保之外的其它民政业务,还要积极参与乡镇中心工作,现有的工作力量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工作需求,有的乡镇在农村低保调查上也有流于形式的现象。
三、关于加强农村低保工作的几点建议
建立完善的农村低保制度,是保证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科学、公平、公正、公开是推进农村低保规范建设的核心。
(一)用科学的方法推进保障标准的城乡统筹。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然趋势。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向深层次推进,更多的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为推进低保标准城乡统筹创造了有利条件。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统一城乡低保标准,从根本上实现城乡保障标准的一体化。不能实现城乡保障标准一体化的地方,至少可以推进城乡保障公平,以相同的测算方法来确定城乡低保标准。例如,区城市低保标准为360元/月,占上年城市人均消费支出的35%左右;2010年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842.6元,则农村低保标准应确定为2744.9元/年左右比较合适;也可考虑参照国际贫困线确定的40%标准来确定农村低保标准。为更好地让城乡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应当在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指导下,科学地确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逐步统一保障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加财政投入,持续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扩大覆盖面,使城乡低保标准渐进式统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二)制定科学的农村家庭收入核定办法。科学准确地核定申请对象的家庭收入,是确定农村低保对象并得到及时救助的关键。第一,应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民政会同财政、统计、农业、物价等部门,深入乡村及市场对农业收入的项目、产值、投入成本及价格进行认真细致地调查,确定一种较为合理的衡量标准;第二,按照“重粗不重细”和“扶弱就低”的原则,统一家庭收入核定项目、核定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定办法。第三,乡镇、村在入户调查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必顺统一严格按照家庭收入核算办法进行评估、测算与核定,促进家庭收入核定的公正与公平。第四,引入农村家庭支出评定机制,作为衡量家庭生活水平的参考标准。家庭正常生活支出水平明显高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的家庭,不能享受农村低保;由于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导致家庭有看病钱没吃饭钱的家庭,可适当考虑给予一定的基本生活保障。
(三)建立科学的农村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当前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均GDP逐年都在大幅增长,农村低保作为一项社会基本保障,其标准也应随之相应变化。农村低保标准应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包括吃、穿、住、医、教等)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来确定,即定位在生命线、温饱线或发展线,用市场菜篮法或恩格尔系数法,测算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低保标准。同时,保障标准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负担能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物价指数等因素变化适时调整,应该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建立并落实农村低保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
(四)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第一,简化工作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行政效能。基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低保应该实行“三查、两审、一公布”。“三查”即村社会救助受理员入户调查、镇民政办进行核查、区民政部门按照一定的比例进抽查;“两审”即镇民政办审核、区民政部门审批;“一公布”即村级一榜公布。通过简化程序和缩短审批时限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第二,推进农村低保信息化建设。用现代化手段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能,促进农村低保工作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是实行低保工作重心上移的方法,实行两级批。强化乡镇作为最基层的管理机关在低保工作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乡镇在组织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的基础上,做到责任到位、管理到位,将过去由村委会承担的低保工作初级审批职能,转移为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乡镇来执行,在理顺行政职能的同时,从源头上避免工作不到位和偏亲向友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