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安全教育

大学生安全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安全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安全教育

大学生安全教育范文第1篇

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适应新时期高校发展壮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虽然它已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高校对其重视力度不够,许多特征都体现了当下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现状,笔者对安全教育目前比较突出的特征进行梳理。

1.1实用主义理念,使得教育形式化

高校对于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当学校发生重大治安或刑事案件等安全事故时,安全教育才得到高校领导乃至社会的关注。这种被动的表现体现了一种实用主义理念,最终导致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过于形式化,不能真正发挥安全教育的基础功能。

1.2内容滞后,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

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多变,高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高校和大学生面临许多非传统的安全问题。而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较多停留在防盗、防火、防骗等传统安全问题,就显得平白无味,当然这也是需要的,但由于教育内容平白无味,体现不出时代特征,因此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安全知识的需求。

1.3形式单一,教育实效性低

有研究学者在对学校以何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的调查显示,59%的学生表示传统课堂教学和校园宣传标语是接受安全教育的基本形式。5%和12%的同学分别通过观看视频和模拟演练形式接受安全教育。当今时代背景下,课堂讲座、报告会或消防演练等传统安全教育,形式缺乏吸引力,安全教育实效性比较低。随着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挑战,理念之实用主义、内容之滞后以及教育之单一等特征都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分析

从视觉形式学分析,一定内容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形式结合得相得益彰,才能使传播效果达到最佳。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安全教育的形式是衡量安全教育效果与否的重要尺度。新颖独特的内容,配以合理独创的表现形式,将会对安全教育的实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优化教学内容,抓住时代特征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大学生面临许多非传统的安全问题。经笔者调查,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除了有防盗、防火、防骗等传统人身、财产和消防安全问题之外,还应扩展到国家安全、校纪校规、公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校园周边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符合当今社会形势发展趋势,不断贴近大学生群体安全的需求。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导致学业、就业、经济以及情感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威胁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稳定和安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基本安全知识的学习,还要有技能的培训,融技能教育与知识传授为一体,全面提高大学生安全责任、意识、知识以及技能等综合素质,让学生由“知”的层面上升到“行”的层面。

2.2利用多种媒体教育形式,提高教学成效

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尝试和采用多种有效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在当今数字时代背景下,安全教育应在传统教育模式基础上,运用高科技手段将理论性灌输和实践性情景模拟有机结合起来,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如形式上可采取多媒体、视频短片、海报平面设计、安全故事情景小舞台剧等视听结合的教育形式开展。有效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不但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懂得如何自我保护,把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三、总结

大学生安全教育范文第2篇

大学生安全教育措施一、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放办学”成为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全面、自由与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日益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也给高校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

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财物丢失现象严重,不会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不知道校园报警电话,会到食堂外餐饮点饮食,个别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安全问题类型多样化,除了较为高发的人身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问题外,心理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新难点、新挑战。因此,在新形势下,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增强学生自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塑造健全人格,自觉抵制各种不法侵害,营造安全的育人环境,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社会因素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的高等教育既面临诸多机遇也遇到严重挑战,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涌入加上社会上一些错误舆论的导向,且与网络信息传播相结合,给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带来巨大冲击,部分意志力不坚定、辨别能力差的同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忽视安全问题,给自己或别人带来不应有的伤害。如果遇有重大的国际国内事件、热点事件,加上情绪化的意见就可能引发高校群体行动性事件,导致集体游行、暴力打砸等行为。

在开放办学的态势下,校园周边环境也日趋恶劣,给校园安全造成很大影响。网吧、黑出租、无证的饮食摊点、不规范出租的民房,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往往成为高校学生的安全事件的常发地。高校所处的一些特殊地理位置,地处依山傍水的郊区,也成为安全隐患所在。

所在高校紧邻人工湖,每年都会发生几起伤亡事故。另外,部分高校存在一些人文或自然景观,每到节假日,游客大量涌入,也给校园治安造成影响。

2.学校因素

高校公共场所众多,宿舍、图书馆、餐厅、机房、自习室、运动场等都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存在偷盗、财物丢失,疾病传播,火灾,拥挤、踩踏等安全风险,如丢失财物的同学中,有的发生在宿舍、有的发生在自习室、有的发生在公交车上。设施不健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少。如消防器材不能及时更新,逃生通道不畅;安装了门禁系统和监控摄像装置,但存在不开启或成像不清的现象;学校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存在心理咨询场所狭小,人员、设备不足的问题;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各高校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定了本校的校规校纪,但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缺乏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缺乏科学性和人性化,甚至缺乏法律依据,导致管理者的行为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发自内心的支持。同时,有些高校管理者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遵循安全教育、安全管理“预防为主、教育优先”的原则,轻防范,重处理。

3.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生活经验,自我防范意识弱。90后大学生从小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下长大,思想单纯,社会经验少,安全意识差,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应对问题掉以轻心,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教育的缺失使得许多学生缺乏实际学习和生活所必需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一旦遇到突如其来的险境,因缺乏救助常识,往往不知所措,难以应付,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遵纪守法意识差。部分同学违背学校相关规章制度,酗酒、打架或在宿舍使用违章电器,造成自己或他人利益受到损害。在实践教学中不遵守安全操作规定引发安全事故等。

心理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由于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感情受挫、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困难等因素导致学生出现抑郁、焦虑、强迫、失眠等心理问题,严重者引发自残、自杀或攻击他人等安全问题。例如在每年毕业生离校期间,部分毕业生因种种原因拿不到毕业证,对学校心怀怨恨,或因感情、人际关系问题处理不当,加上离愁别绪,平时累积的矛盾在此期间集中爆发。于是一些毕业生情绪冲动,酗酒,打架,吵闹,摔砸物品,破坏公物,安全问题由此产生,毕业生的文明离校已成为困扰诸多高校的一大难题。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对策探讨

1.强化七项安全教育

大学生安全教育,包括人身财产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户外活动与交通安全教育、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校规校纪教育。这七项内容涵盖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娱乐中可能遇到的大多数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这七个方面的教育。搞好大学生日常安全教育,必须要以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为目的,必须遵循“预防为主、教育优先”的原则。

人身财产安全教育。要帮助大学生认识、珍惜、热爱生命,培养积极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使学生认识自身安全的威胁因素,了解和掌握保障自身安全和生存的技能。学会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常识。提高大学生物品保管、财产安全意识和能力,维护个人合法的财产权益。帮助大学生了解当前诈骗的主要手段,掌握防骗要领。

消防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知晓、辨识和预防各类火灾、环境危险因素的方法、措施,掌握火灾报警、初起火灾处置的基本程序和技能,熟知火场逃生的要求和应对环境危害的策略。

户外活动与交通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户外活动和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自觉遵守和维护交通法规的意识,掌握公路、铁路、水运、航运等交通行为的基本安全要求以及户外活动的安全基本常识和技能。

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有关社会稳定的大事,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抽烟酗酒。要让学生掌握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防范和救助能力。

网络安全教育。在网络普及时代,大学生要全面了解国家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具备基本的网络道德和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远离网络犯罪。同时,还要掌握网络犯罪威胁信息安全的形式、种类和防范方法,具备一定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要开设大学生实用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人际关系和谐教育、性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应对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等,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格全面发展,预防和减少安全事件发生。

校规校纪教育。一方面要提高学生自身的法律素养,在别人侵犯自己的权益的时候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自身也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

2.实现教育管理形式多样化

首先,安全教育要进课堂,就是将安全教育课列为必修课,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体系,除理论教学外还要加入防灾应急演练或大型活动的安保等实践考核环节并给予适当的学分,实现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

其次,辅导员定期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在一些特定时期如开学、放假、节假日、汛期等或针对一些学校特有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预警信息,做好安全提示,在宿舍张贴安全注意事项,深化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再次,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手段,利用典型案件做警示教育,邀请法律、公安、消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或报告。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技能训练,如请保卫处、校内外专家或相关团队进行消防演习、医务自救、网络信息甄别等。

3.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要进行心理普查,对刚入学的新生要进行心理普测,以后每过一段时间如 4 个月再进行一次,这样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关注。对个别学生要建立心理档案,做到班级心理联络员—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相互联动。其次做好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为解决不同个体的咨询需求,除了固定的心理咨询室咨询外,也要创造条件,做好网络咨询、电话咨询等。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的参与人数较多的优势,让更多同学加入到其中,在团体的力量下让个体更好成长。还要成立危机攻关小组,制定应急事件处理预案,应对突发的重大事件。能在第一时间将突发的危机事件通过恰当的方式及途径及时解决,将影响最小化。

4.构建立体化的安全教育管理体系

报告提出,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学校的安全保卫部门在保护师生安全、打击不法犯罪、维护校园稳定方面功不可没,但也有其自身局限性,如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无疑是难以胜任的。所以,从更高的层面上说,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院系及学生管理部门乃至辖区消防、公安、街道社区管理部门等机构共同承担,从制度上保障,从财物资金上支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全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

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校园安全管理,增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有效防范各类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建设平安和谐校园,现制定青岛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自考本科20xx年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大学生安全教育以“安全重于泰山”的高度责任感和负责精神为出发点,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学会自我保护,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大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大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通过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开展法制安全讲座,组织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推动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我院大学生的安全素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以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长效机制为主线,强化校园安全管理,为促进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

二、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根据院长指示,定于20xx年10月份和11月份为我院的“安全教育月”,高度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要不断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制度,把有关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任务层层落实好,做到专人负责,全程跟踪,统一步调,力求实效,建立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具体内容

1、组织开展法制安全知识讲座

开展法制安全知识讲座。聘请法制人员,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有关安全问题,举行安全知识讲座,全面提高安全防范技能和自救自护本领,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2、开展宿舍安全大检查

对学生寝室的安全隐患、违规用电、禁烟禁火、管制刀具及文明卫生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公开通报并限期整改。

3、组织消防演习

组织大一学生开展一次消防演习,包括紧急疏散、灭火演习、现场救助等。

4、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通过讲解交通安全规则、法律法规,以及交通事故案例分析,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5、多渠道宣传安全知识,发放安全宣传资料

配合安全教育,采用微信、QQ、宣传栏、黑板报等多渠道宣传安全知识。印发《大学生安全教育手册》,如何防火、防盗、防骗、防抢劫、防滋扰、防性骚扰和害、受到不法侵害或财物受损失时如何报案等资料,发放到每一位学生的手中。

6、举办安全知识竞赛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安全知识竞赛,加深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加强教育成效,增加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

四、要求:

1、充分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安全稳定是学校教学科研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性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目前,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的问题,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要坚持常抓不懈,警钟常鸣,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围绕“关爱生命,关心他人,人人参与,共建平安和谐校园”主题,认真落实安全教育各项工作。

2、加强对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保障。

各位老师、学生干部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服从领导,积极配合。既要围绕方案完成工作,又要注重效果,有所创新。

3、利用此次教育活动,总结经验,形成长效教育机制。

各班在深入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总结经验,创新活动形式,深化教育效果,不断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新局面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形成长效安全教育机制。

五、具体安排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防范措施1、大学安全问题事件种类与危害?

第一、校园类的安全事件,生课中的运动伤害、校园

食堂食物中毒、寝室各类火灾、各类摔伤、财物被盗、喝酒滋事、打架斗殴、自杀他杀以及各种自然灾害。

第二、校园外的安全事件,暑假的寒热给人下塘洗澡溺水、校外的一些交通事故、治安事件、恶性伤害、或者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意外事故等。 当代的大学大多处于独生子女、校园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不切使学生本身受到伤害,期指丧失生命,也给学生家长造成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心灵伤害,给家庭带来痛苦与不幸,使他们人到中年承受那失去亲人的子女的沉痛打击。同时也会给学校造成生誉上的损失,影响学校正常工作于教学。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每一起事件都有可能成为学校的不安定因素,要消除这些不安定因素学校必须花大力气、费大精力、投入相当多的经费来进行善后。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安全工作,尽早发现安全事故的隐患,找出引发事件的真正原因,将安全事故消除与无形。

大学生安全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094-02

近年来,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通过近几年的扩招,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这也为高校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据大学生安全教育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安全问题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要做好大学生管理工作,维护高校及社会的稳定,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安全教育”,就是教育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使教育活动达到预定目标的工作过程。它是对受教育者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安全防范能力、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等能力的教育。

(一)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治安问题和大学生安全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已纳入社会主义法制轨道,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高度重视。把维护大学生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依法治校确定为高校各级领导的法定义务,推动了高校各级组织特别是保卫部门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各高校已按照国家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了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

(二)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

大学生被人们称之为“天之骄子“,但大学生群体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其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可塑性大,易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而忽视社会公德和法律的约束。应该说,绝大多数同学能够珍惜在大学生活的美好时光,也能够在大学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但也有极少数人不珍惜进入大学的深造机会,当自己独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染上了不良习气:酗酒滋事、偷盗财物、参与传销、考试作弊等等。大量事实说明,一些大学生不学法、不守法,法律意识淡薄,社会公德缺乏。因此,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是适应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高校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与社会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国外敌对势力和各种组织、非法传销组织和各种不健康文化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周边治安环境复杂,学校周围酒吧、网吧林立,不少违法分子混迹其间,伺机作案:而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吧、书刊、黄色网站而不能自拔,不求上进,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大学生对社会治安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使大学生自觉地学习安全知识,掌握防范技能,从而预防和减少各种违法犯罪对大学生的不法侵害。

(四)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安全问题不仅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也是毕业后走向社会经常碰到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学习并掌握一些安全知识,不仅能使其在学习期间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集体的力量、组织的力量、法律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安全渡过大学生活,而且可以使其在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终身受用,确保一生平安。

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一)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定型,导致他们的思想道德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旦遇到诱惑,可能会出现违法违纪行为。所以,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应采取紧贴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紧贴专业领域、紧贴大学生思想实际,以思想的科学性、哲理性、知识性来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帮助大学生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学会怎样做人。

(二)法制观念与法律知识教育

缺乏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淡薄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学生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以致违法后,还并不认为是违法:有的学生以为受到伤害后可以“私了”,不愿配合公安机关调查;有的学生受到不法伤害后不知如何寻求法律救助:更有一些学生知法犯法、以身试法。因此,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开展法律知识教育,让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自觉地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三)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教育

随着校园日趋社会化,高校由过去相对独立、封闭的状态走向全方位的开放,与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和广泛,当代大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自立意识,但社会经验不足,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安全意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更加必耍,大学生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可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掌握安全防范技能,有效保护自己和帮助他人。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探索

安全,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职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最基本的条件和最起码的需要。如何开展安全教育,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这项工作的重心。

(一)明确责任,遂级落实

高校领导把安全教育当做一件大事来抓。亲自部署,在全院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把安全教育工作同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等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真正把安全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高校领导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正确处理安全与教学科研的关系,把“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及“安全不能说明一切但能否定一切”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二)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是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堵塞犯罪漏洞、减少治安问题,建立良好秩序的重要手段。加强对高校师生员工的安全管理,这不仅是保卫部门的工作,更需要高校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组织高校各级党政领导和师生员工进一步学习国家关于高校安全稳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对高校内部进行隐患排查治理与自查自纠,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三)加强保卫部门的职能作用

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保卫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保卫部门作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安全教育中要为高校领导当好参谋,对安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授课内容、运行途径和方法拿出规划,提出主导意见,供领导决策后在全院实施,真正起到保卫部门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

(四)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学科建议

1.走在立法前列,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让大学生安全教育

进入课堂,作为学科建设,形成高校独特的教育制度。

2.从国家利益和高校利益出发,建立一个适应高校实际的、高智能的、有战斗力的保卫组织,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

3.吸收相关院校安全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以讲座的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在实践中摸索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及方式的新方法、新途径,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五)建立适应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教学体系

1.完善安全教育课程内容的安排。法律教育应作为安全教育课程的首要内容之一,耍用基本的法律知识来武装大学生头脑。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法律基础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讲授法律知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分层次、分阶段地开设《宪法》、《法律基础》、《合同法》、《劳动法》、《教育法》、《国家安全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课程,使大学生自觉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2.采取不同的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在大学生中开展《大学生安全知识手册》课程,开展“三防”教育,讲授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性事故知识,宣讲法律法规等,教授大学生安全常识,提高防范意识,掌握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一,充分利用高校教学资源对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一是必须依靠其他学生管理部门、学生工作者及学生组织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如把安全教育纳入入学教育内容。二是在课堂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实施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如在计算机课程中,讲授有关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在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中,讲授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内容。三是发挥高校校园局域网的优势,利用高校校园网安全教育信息,分析典型案例,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第二,创造有利条件,适时组织开展大学生模拟法庭,学法用法;定期组织公安、法院及其他法律工作者来校开展讲座,以生动、直观的案例教育大学生引以为戒。

第三,抓住有利时机,在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和对老生进行毕业就要时,安排时间进行安全教育。在重大活动前、重要事件后,利用安全教育月、“11.9”、“12.4”等消防及法制宣传日,结合高校实际,开展知识竞赛、组织演练、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等,在大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

大学生安全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军训;大学生;安全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近年来,尽管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整体而言,基础仍然薄弱。军训是大学生提升“三观”的重要途径,肩负着时代任务和历史背景,为大学生日后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1大学生军训现状分析

1.1部分学生体质较弱

一般而言,我国新入学的大学生体质普遍偏弱,面临着陌生的训练基地和教官的苛刻要求,非常容易出现生理、心理不适应的状况,如果不能有效调节,很容易适得其反,导致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1.2教师缺乏对学生军训的关注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和思想状况,并且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教育,一旦忽视,很容易导致学生军训期间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进而发生不安全事件。

1.3学生保障设施不完善

军训期间,应当为大学生配备良好的应急药品、训练场地以及救治工具等,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一旦保障设置疏漏,则不能够采取措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学生安全得不到保证。

2影响军训期间大学生安全的因素

2.1安全制度不完善

一个完善与否的军训安全制度,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军训质量,为此,构建学生军训安全制度十分必要,构建良好的军训安全制度有利于军训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锻炼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合作力与团结力。因此,高校各级领导阶层均要重视起来,而绝非将安全工作落实在口头强调和会议部署中,可操作性的指导匮乏,导致安全监督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等不完善。

2.2安全管理人员不重视

一般来说,军训安全管理人员涵盖班主任、辅导员、学校领导、教官、首长等,学生军训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全体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然而,如果安全管理人员不重视,将会体现在安全预防工作不过关、不够了解学生身心状况、责任心不强、安全问题关注度不高、安全意识差等。

2.3军训机制不明确

若想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则必须协调好大学生物质保障、安全防范事故、军训思想政治工作、训练时间和内容、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工作。然而目前诸多高校依然停留在“纸上谈兵”,未曾落实到实处。

3军训期间大学生安全教育措施

3.1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前提是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应急救援体系、安全环境保障体系、安全物资保障体系、安全监督和检查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等,确保大学生军训期间全方位的安全,各体系相互配合,发挥安全保障价值。

3.2开展安全教育课程

在大学生军训期间,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课堂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将自卫防身理论和安全教育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当前大学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例如爆炸事故、重大刑事案件、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自然安全等,融入特殊格斗、擒拿、摔法、解脱、临场脱身、事先犯罪预防等内容,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提升学生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3情景模拟

基于案例、事件资料中汲取相关素材,模拟危险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并在情境模拟中运用所掌握的安全技能和知识,提高自身身体素质,降低学生未来面对危险场景的恐惧,减少事故危害,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情境模拟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挑战性,满足学生“冒险”心理,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3.4革新军训方式和内容

目前诸多高校所采取的军训方式和内容较为传统,已经不满足新时代军训的需求,为此,国家教育部门应当合理出台相关条例、法规,对大学生军训工作予以规范,革新学生军训内容,这不仅是提高军训质量的保证,更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需基础。大学生的思维活跃,有着极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将安全教育和军训方式、内容有效结合,真正实现大学生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

3.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军训开始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依然十分波动,为此,应当抓住这个时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使大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我管理和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有多重方式,例如展开心理辅导、专题讲座等,稳定学生的不安情绪,提高学生生活信心,更快的融入到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来,在打开学生“心门”的同时,隐性渗透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掌握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文艺汇演、拔河比赛、体育比赛等途径,宣传军训工作,开阔学生视野,在军训期间展现自我青春朝气,以饱满的精神和热情接受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4结束语

军训是大学生活的伊始,对于学生有着提高综合素质、磨练意志品质、强化组织纪律观念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军训育人价值,为大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兆军.大学生军训期间安全教育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213-214.

[2]黄梅学.普通高校学生军训工作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高教学刊,2015(17):148-149.

大学生安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04-02

安全,众所周知,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个人、集体、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生存的根本。没有了安全,生存都不能保障,还谈何发展。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安全需要排在第二位,这足以看出安全需要的重要性。安全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应该纳入安全教育体系中。大到国家、社会、学校,小到家庭、个人,安全都是永不过时的主题。

安全如此重要,那么,在全社会开展安全教育就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企业,都与安全息息相关。然而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连续不断的发生校园安全事故,大学生的安全问题凸显出来。怎样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又成为重中之重。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专门人才的任务。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但从目前来看,大学生更倾向于把学习、考试放在首位,忽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安全意识,逃生技能更是一片空白。安全教育的缺乏,学生安全意识的淡薄,酿成了一个个令人窒息的悲剧,高校安全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1 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

我国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始终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与升学,而忽略了对他们安全、责任、生命等问题的教育。生命安全的教育在大学里也缺失了,学生思想意识里没有安全这个概念,有的最多也是一些大道理,没有实践与锻炼。当案件发生时,生命就在一个意念之间。如何从理论到实践,怎样保护生命安全,大学生无从知晓,造成了一系列惨剧。

主管教育工作的李岚清同志在其《教育访谈录》中说:“每见到一份事故报告,都要引起我阵阵心痛。尽管许多事故最终都能依法查处并追究责任,但人死不能复生,亡羊补牢,毕竟为时已晚。人死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呢?生命不保,谈何教育!”

或许我们会发现,大部分高校都通过文件等形式明确规定了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教育,事实上也确实有安全教育。那为什么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如此的缺失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并没有落到实处。

1.1 学校安全教育只停留在理论上,缺少实践:日本是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所以它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与逃生技能,多次演习,落到实处。而我国缺少的恰恰是实践。有些学校即使进行了“演习”,但学生却质疑是在“演戏”,只是表面工作而已。当灾难发生时,他们也知道要逃生,但怎么做就是一个问题,缺乏一种技能。

1.2 大学生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淡薄:大学生安全知识的缺乏也体现了他们安全意识的淡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不好,生存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差。而且有些学生家长仍然守着传统观念,认为到了大学就到了“保险箱”,一切由学校负责,安全是可以保证的。即使出了事情,也把责任完全归于学校,有的还指向社会,反而忽略了自己身上所应担负的保护自己的责任。

1.3 学校的安全设施陈旧,存在隐患:许多学校遵守国家规定,配置了相关的安全设施。表面看来似乎很正规,但问题却很多。宿舍楼的灭火器多年不更新,宿舍阳台没有护栏,应急通道形同虚设等等,一些学校更是违法违章修建校舍,安全性大大降低。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教学楼和宿舍楼的安全性成为学生的心病,有时安全事故正是由于学生对学校的安全设施产生怀疑、造成恐慌而酿成的。

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缺失,学校安全教育的空白,已带来了我们无法回避的后果,一个个生命渐行渐远。他们在最美好的年龄失去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让生者叹息。对于他们的家庭,他们的离去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年迈的父母如何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对于学校来说,这是一个无法收拾的残局,学校的秩序因此混乱,学生心理失衡,恐慌,学校的管理难度也加大了。对于社会来说,更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在饱受舆论压力之时,加强安全教育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迫在眉睫。

2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