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习总结和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根据公式法(
V22.4 L・mol-1
或mM或c・V或
NNA)计算物质的量
例1 已知NO2、CO、C2H4的摩尔质量分别为46 g・mol-1、28 g・mol
-1、28 g・mol-1,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0.1 NA个分子
(B) 常温常压下,23 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
(C) 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 NA个Na+
(D) 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
解析:标准状况下H2O是液体,因此不能由
V22.4 L・mol-1
求得n(H2O)=0.1 mol,故(A)错;m、M均不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因此可以由
mM求得n(NO2)=0.5 mol,由n・NA求得
N(NO2)=0.5 NA,由物质构成关系式NO2~2O求得N(O)=2N(NO2)= NA,故(B)正确;由c・V求得n(Na2SO4)=0.1 mol,由物质构成关系式Na2SO4~2Na+求得n(Na+)=2n(Na2SO4)=0.2 mol,由
n・NA求得N(Na+)=0.2NA,故(C)错;由
NNA求得n(CO)+n(C2H4)=1 mol,但是缺少标准状况下,不能由n×22.4 L/mol求得V(CO)+V(C2H4)= 22.4 L,只能由n・M求得m(CO)+m(C2H4)=28 g,故(D)错.
答案:(B)
思路点拨:解答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为命题情景的试题时,如果没有完全具备有关计算公式的前提条件,就不能直接依据质量、物质的量、粒子数、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之间的转化关系式进行计算,许多选项不必计算就能判断正误,而且事半功倍.
二、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气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有关计算
例2 已知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x 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y mol/L,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y=1
(B) 所得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
(C) 36.5 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 w=
36.5 y1000x
解析:由mM求得n(HCl)=1mol,但不能直接由
nV求得
c(HCl)=1 mol/L,因为1 L并非溶液的体积,而是水的体积,应由ρ・V求得m(H2O)=1000 g,由m(溶质)+m(溶剂)求得
m(溶液)=1036.5 g,由
mρ求得V(溶液)=
1036.5 gx g・mL-1=
1036.51000x L,最后由
nV求得c(HCl)=
1000x
1036.5 mol/L,即y=
1000x1036.5,故(A)错;HCl是易溶于水易电离的强酸,在水溶液里以离子形式存在,因此溶液中无HCl分子,故(B)错;缺少标准状况下,不能由n×22.4L/mol求得V(HCl)=22.4L,故(C)错;由cB=
1000 mL×ρ×wM
1 L,
求得w=
cB×1 L×M
1000 mL×ρ
,将cB、M、ρ的值代入可得,w=
36.5y
1000x,故(D)正确.
答案:(D)
思路点拨:解答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气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试题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B)和质量分数(w)均可以定量地表示溶液组成情况,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换算公式如下:cB=
1000 mL×ρ×w
M1 L
, w=
cB×1 L×M
1000 mL×ρ
.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简单应用
例3 (1)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溶于水得到1 L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该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为 .
(2)0.5 L 2 mol/L 盐酸与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生成AgCl的物质的量为
,生成HNO3的质量为 .
解析:(1)由
V22.4 L・mol-1
求得n(HCl)=0.1 mol,由
nV
求得c(HCl)=0.1 mol/L;由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可知,n(NaOH)=n(HCl)=0.1 mol,再由
nc
求得
V(NaOH
溶液)=1 L;(2)由c・V求得n(HCl)=1 mol,由化学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可知,n(AgCl)=n(HCl)=1 mol,n(HNO3)=n(HCl)= 1mol,再由n・M求得m(HNO3)=63 g.
答案:(1)0.1 mol/L 1 L (2)1 mol 63 g
思路点拨:解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简单应用类试题时,一般都可以先根据公式法(
V
22.4 L・mol-1
或mM或
关键词: 自主性学习 学习内驱力 学习方法 学习环境
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努力完成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是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而言的。
自主性学习越来越受重视的原因,首先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埃德加·富文在《学会生存》中说道:“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其实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从而获得终身的发展。这样,学生在今后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迅速发展的时代步伐。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在此,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习的内驱力,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一)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使之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具备强烈的人生责任感,是学习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学习要稳定而长久的发展,光靠外在压力是无法实现的,老师的要求、家长的期许等都只是外在的推力,学习的车轮要快速长久地奔跑,必须要有强大的内驱引擎。有崇高理想,具备强烈的人生责任感,才会产生强劲而持久的内驱力。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形象地把理想比做一个人心中的“发动机”一样,有了这个发动机,人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崇高理想的缺失会使人迷惘。如今,特别是在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物质方面的生活理想无需十年寒窗面壁都有可能实现,还有什么能激励学生发愤学习,还有什么能激发产生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呢?我想那就是高于世俗理想的崇高理想:在对他人、民族、人类、自然的责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鲁迅、杰斐逊、史怀哲等。唯有目光高远、理想远大才能具有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个性品质,才能具有发愤学习、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力。
教育不能没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重视和坚持理想和价值观的教育,才能持久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通过课堂、班会和在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与交谈中或灌输或渗透给学生这样的人生理念:一个人必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类有一份责任心,以自己能给他人给社会带来幸福为人生价值,要有超出世俗理想的崇高追求,正如巴金所说:人不能光靠吃米而活着。
(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感,增强学习行为的效能感,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有效途径。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学习上的不断成功能极大地鼓舞人的自信,能大大增强学习行为的效能感。心理学家研究得出:较强的效能感是努力学习的强大内驱力的重要源泉。相反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容易使学生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努力难以成功,这种较弱的自我有效感将影响其自我评价,自我判断,以致做出消极的自我反应:灰心丧气,意志消沉。甚至影响其努力调控:产生讲小话,做小动作,做白日梦,搞恶作剧,抄袭作业等行为。
我确信一次成功的学习比十次规劝或教导有力得多,为此,应使学生真正学懂一次,学会一次,学成一次。在工作中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不同个性品质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习目标分解为许多小步子,让学习困难学生采取“步步为营,逐步接近整体目标”的策略,不忽视他们的每一小步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学习困难学生也能获得学习的成功感,保持良好的学习效能感。
二、授之以渔,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关键。
许多学生并非不愿学习,而是不会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获得学习的效能感,形成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
(一)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计划、总结,实现自我调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自我调控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安排学习计划(包括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等)、总结学习情况(包括监察学习进程、评价学习结果等)和调节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目标、改变学习策略、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等)三大步骤,即计划—总结—调整—再计划—再总结—再调整的不断循环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直至实现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计划与总结是老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开发的很重要的一环。
古人说:“欲则立,不欲则废”精要地说明了计划的重要性。学习计划可以使学习目标更明确、更具体。从而克服学习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更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制订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安排、规划,长期坚持形成习惯就能培养很强的自我学习管理能力。应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计划的制订与学习计划的程序指导并明确制订学习计划的要求。
制订学习计划的程序:第一,情况分析,分析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条件,这是制订学习计划的前提。第二,确定学习任务与内容,并进行时间安排,使两方面的情况相平衡。
关键词:计算机课;课题研讨式;课题计划书
一、“课题研讨式”教学的设计
“课题研讨式”教学即教师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将教学内容提炼、简化成一份“课题计划”,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该“计划”逐步操作、实践和总结,使学生在实践中提炼,在学习中创作,在掌握重难点知识的同时使课题计划书递进式地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
作为我院的师范生不仅要学会学习,更应学会将学到的知识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每次学生回答问题时我都注意训练其音量、声调和表情,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在作品制作和展示过程中,强调细节的刻画与衔接,如,导语的设计、思考题的设计等,提高其教学组织能力。这是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课题研讨式”教学中我把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都融合在“课题计划书”中,因此“课题计划书”的拟定就成为此种教学方法的重点。
二、“课题计划书”的拟定
“课题研讨式”教学的应用是否成功,重点在于计划书的拟定。我们针对一节操作性较强的计算机学科,把整节课的目标划分成若干个小的目标,每个小目标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同时把“做中学”这一理念融入其中,通过“课题计划书”让学生对本节课该“做什么”“怎样做”一目了然,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实践和创作,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学习型和科研型的师范生。
“课题计划书”主要由课题名称、实施步骤、课题结论和课题延伸四个部分构成。其主要作用如下:
1.通过“课题计划书”一次性地将本节课的内容有层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自己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
2.学生通过“课题计划书”可以有目的、恰当地选取素材和设计作品,从而使教学的各环节衔接得更紧密。
3.分步骤完成课题每个环节之后都以文字的形式加以总结并填写在“课题计划书”中,这样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递进式地完善“课题计划书”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及科研能力。
三、“课题计划书”的实施
在PowerPoint中用动画触发器可以实现对视频的控制播放,在使课件画面更加美观的同时,能够增强课件的人机交互性,且操作方法简单实用,现就《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用教程》中第7章第3节的内容“利用动画触发器控制视频播放”来讲“课题计划书”的实施。
1.成品展示,引出课题
教师通过广播软件演示实例,用以导入课题――利用动画触发控制视频播放,在学生观看实例1的同时要求其思考:在PPT中如何实现对视频文件的控制?
设计意图:导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示范演练,探究课题
(1)“播放”按钮功能的实现由教师演示讲解;
(2)“暂停”按钮的功能由教师引导,学生操作完成;
(3)“停止”按钮的功能由学生独立尝试完成。
实践:学生依据下发的“课题计划书”制作该PPT。
设计意图:解决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3.作品讲评,提炼课题
(1)学生依据课题提纲展示讲解自己的PPT作品,并将课题内容加以完善,再现知识点;
(2)学生为自己的作品设计思考题,并将其利用动画触发器的方法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体验成就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性应用知识点的能力。
4.设置问题,延伸课题
(1)观看实例2,分析思考:如何利用动画触发器制作交互练习题课件。
(2)动手实践,尝试制作利用动画触发器制作交互练习题课件。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欲望,提高创造能力。
四、“课题计划书”的验证
1.总结本节课重点及难点内容;
2.完善“课题计划书”中的课题结论。
设计意图:总结知识点,完善“课题计划书”,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经过一学年的师生、家长共同努力,加之开学初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一学年来总体达到了开学初的既定目标,顺利完成了班级学困生许崇志的转化工作,使他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认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有了一个大的提高,转化工作卓有成效,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通过一学年的学困生转化工作,与学生家长建立了长期联系机制,在转化学生的同时,也帮助了学生家长,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孩子教育观,对孩子有了长期教育计划和教育目标,也培养了家长受益的教育方法,孩子管理方法,学习辅导方法等,从而减轻了教师自身以后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负荷,形成了学困生家校互动的转化模式,形成合力共同参与的转化格局,效果喜人。
其次,我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1、创设和谐的培育条件
教与学的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互动的关系。表现为对学生的主动精神的认可与尊重,和对教育活动影响的自觉认识与细心把握。在和许崇志的交流中我发现他常常因为成绩差而遭受指责,久而久之,他便将别人"你真笨"、"你不行"的看法,内化为"我笨"、"我不行"的意识,不敢正视自己,缺乏进取的勇气和信心。为了转变他的认识为了培养该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设法为他创造一种能使其产生内心需要的学习情境,让他有决心,有信心克服不良习惯,相信自己能够学得很好。
2、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与计划
学习好与差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有无计划。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就是荒唐。"有适用的学习计划,能统筹兼顾地安排好各科的学习,这是优良者的共同点。有了学习计划,学习活动就可以目标有序进行,检查和总结也有了标准和依据。于是我接着启发许崇志明确学习目的,试着制定学习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自己努力的目标及采取的措施。制定学习计划以后,同学们反映,和以前相比,他学习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知道主要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似乎知道劲儿往哪使了。
3、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
有效的学习方法之所以必须掌握,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学习,而在于这种学习习惯将会伴随人的全部生活。依据心理学原理,学习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习惯",但它更多地体现在心智成分。如果将优良的学习方法习惯化了,那么,学生也就很好地掌握了学习方法。据了解,该生以前没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学习方法,更谈不上总结和运用了。于是我带着他学习有关的资料,复习学过的知识,让他了解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并试着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学习实践中去,再把所用方法按操作步骤进行记录,及时总结运用这些方法时的体会,吸取长处,屏弃不足,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活动程序。由此,该生逐渐明白了,有些学生之所以学习好,是与他们善于总结和运用这种合适自身的学习方法分不开的。最好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适合自身特点、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方法。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多次实践、多次反馈、多次调节、多次改进,才日益成为适合自己的"最优方法"的。
4、实行良好的自我控制
一、自我认识
工作十多年来,我的教学经验增长了不少,但在教学研究上缺少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专业知识方面缺失,师德个人工作计划。平时思想上有惰性,读书不够多,对教育名家及名著的了解少,不能很好借鉴、运用一些名家的教法及观点解释教育现象。写作水平也有落后趋势,因为很少能抓住教学灵感等写出高质量的教育随笔。
二、成长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读书,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做个学习型教师,工作计划《师德个人工作计划》。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反思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得失,找出成长的方向,做个反思型教师。专心写作,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做个科研型教师。全心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具体要求
(1)教学方面
认真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理念,汲取名家教学特长,认真备好每一课,备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善于请教,及时总结。
(2)学习方面
定期阅读教育专著等刊物,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学习心得。
(3)师德方面
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紧握教育脉搏。注重自身的修养,发挥榜样的潜移默化作用。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学会用心爱护学生,用民主和智慧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肯定。
四、实施措施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信念。每天分时段读书,必须完成一定的阅读量;扩大读的范围,在追求量的同时发生质的变化,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理论水平。
2、立足课堂实践,形成有特色的教学风格,敢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提升。
3、学会反思,形成创新的工作局面。坚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找出不足,积极客观地面对,辨证看待问题,创新工作,把反思的成果落实在具体的事件中,并形成书面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