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徽高考作文题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范文第1篇

笔者研究了一些高考题目,阅览了大量的优秀作文,我们发现,命题形式虽然在改变,但其命题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是不变的。现作简要分析。

一、关注时代。与时俱进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无论是“”前还是“”后,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命题总是社会热点,引导考生关注时展。出题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为时代而唱。

正因为一些高考题目与时代密切相关,所以一些考生在写作时能以新闻时事作材料。世界发展风云变幻,生活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时事涌现。比如战争、地震等等。以这些时事为材料,可以营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使文章富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蕴含哲理,体现思辨

哲理是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哲理蕴涵类话题作文有利于考查广大考生的思维品质与写作能力(包括审题能力),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热点。

比如2004年江苏提供“山给人以沉稳,水给人以灵动”两句富有哲理的话,给所有考生以思考的起点与思考的方向,也给考生以思考的自由空间。

还有体现哲理性的题目如:2005年全国卷《出乎意料和寓情理之中》;2006年重庆《走与停》;2007年四川《一步与一生》;2007年浙江《行走在消逝中》。

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哲学观点有:一分为二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涉及的哲学观点是新陈代谢;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高考命题蕴含哲理,体现思辨应该是一个良好的趋势。

三、注重品质,凸显人文

可能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2001年的《诚信》。高考作文注重人文性是必然趋势。叙述亲情、描绘美景、评论现实、反省思想、注重修养是中学生重要的生活内容。检测中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是很有必要的。这类题目如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2002年《心灵的选择》;2006年北京卷《包容》;2006年广东为:《雕刻心中的天使》;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为《生有所息生无所息》;2007年全国卷Ⅱ作文题目:关于“帮助”2007年宁夏省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2009年宁夏、海南卷高考作文:《诚实善良》。

这些考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所应体现的人格人品、道德情操、道义责任,充分显示了人性的美。看来关注人类自身,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将是高考命题必然关注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用高尚的思想约束自我,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自我,立足“做人”这一根本。

四、发掘体验,感悟人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为命题者,必然会考虑生活这个因素。所以发掘情感体验,让考生写出对人生的感悟应该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天津卷《人之常情》、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考生就可以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来写出真感情,真体验。

五、蕴含诗意,富有美感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作文命题 随意性 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94-02

一 作文现状

我们课堂作文大多时候是无效的。这话没有夸大其词,也并非危言耸听!看看我们自己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可以知道。从高一到高三,每个学期八篇大作文(小作文不算,高三还不止这个数),共计48篇,数量上应该不少了。结果又怎么样呢?凡参加过高考作文评卷的老师都知道,考场好作文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作文平庸至极。我们的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着,可作文教学始终没有进步,学生的作文能力也没有改观。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究竟是什么制约了学生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作文教学怎样进行才是有效的,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 原因分析

常说事出有因。我们应先从教师教学上找原因。

回想一下我们每一次作文的过程,可能更能清楚中学作文教学的样态。具体是这样做的:先找题目,然后让学生写作,接着老师批改,最后讲评,一共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粗看起来也没什么不对,多年以来每个教师都是这样做的。但我们若从学生的角度看作文,就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在作文写作上完全是被动的。无论是什么题目,不管学生是否喜欢,是否能写,都得写。老师是“王”,学生是“子民”,子民臣服于王,学生听命于老师。老师喜欢什么题目就写什么题目,没有商量的余地。因此,教师的作文出题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教师的作文命题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命这个题目,而不是出另一个题目?我想没有多少教师会对此思考,也不承认这是个问题。认为写作文就是找个题目给学生写,没有必要问为什么。所以作文命题的随意性普遍地存在。这可能就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和关键。

作文题目命题的随意性问题表现在它忽视了学生写作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使作文题目的命制失去了合理性和科学性,出现题目偏难、偏怪的现象。这必然导致学生作文兴趣和作文热情的丧失,扼杀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文,只好硬着头皮去写,抛弃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进行拼凑和“虚构”,文章毫无真情实感可言,套话、假话、空话泛滥成灾。长期下去,拼凑和组装的“硬写作”就成为了中学生的一种写作习惯。这种写作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就很难纠正。

现在中学生普遍讨厌写作文,甚至害怕写作文,这就是作文命题随意惹的祸。作文题的命制没有尊重学生,没有照顾到学情,挫伤了学生的作文自信心,必然会导致作文训练低效、失效甚至无效。所以作文题目的命制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大问题,是关系到能否实现和提升学生作文能力和提高作文水平这一作文教学目标的大问题。

其实作文题的偏难、偏怪现象不仅出现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也出现在高考作文题的命制上。如2011年全国卷的三道作文题,《期待长大》、《代买彩票》、《中国崛起的特点》,除了《期待长大》命题合理外,《代买彩票》、《中国崛起的特点》都是不合理的命题。试问有多少学生代买过彩票?没有买过彩票的生活经验,学生写这道作文题当然只能胡编乱造了。而《中国崛起的特点》这道题目是关于经济发展内容的,是可以写几本书的大题目,如此宏观而抽象,学生在这个方面有多少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就是给一位大四学生来写,也不见得会写出好文章。所以命制这样的题目不是与学生为难吗?又如2012年的安徽省作文题《梯子不用横着放》更是一道怪题了,让人感到滑稽。“梯子不用横着放”可能在安徽省有这样的生活现象,其他省份不见得就有这样的生活现象。比如我们那里(湖北)的梯子不用都是竖着放的,横着放会绊倒人。因而安徽的学生可能有这样的生活感知,能写一写;而其他省份的学生写起来不知又会胡编些什么。还好这是一道省份作文题,如果是全国卷的作文题,不知有多少学生“死”在这道作文题上。我们常说高考命题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这样的作文命题的指挥棒的作用不可避免地把中学作文教学引向歧途。

所以,从平时作文训练的操作过程以及高考作文的命题状况看,我们大概可以知道中学作文教学的状况,明白中学生作文教学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学生作文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

三 对策探讨

既然我们的作文教学从一开始命题就迷失了方向,偏离了正确的道路,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作文题目的命制开始进行扭转,从而使作文教学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否则,我们在作文题目的命制上依然会追新猎奇,搞高难度的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依然会无效地进行下去。

作文命题是要讲依据的,是要注意命题的科学性的。这依据就是说作文题目的命制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其科学性指的是一道作文题对学生来说是否具有写作的可能性。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作文题目就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在命制作文题时追求的是新颖性和高难度,这必然会造成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以致最后丧失对作文的兴趣。于是产生了应付式作文,胡编乱造盛行。

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说过:“教师命题的时候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偏好;惟据学生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该当写什么,而就在这范围之内拟定题目,学生遇见这题目,正触着他们胸中所积蓄,发表的欲望被引起了,对于表达的技术自当尽力用工夫……题目虽教师临时出的,而积蓄却是学生原来有的。”这一段话道出了作文命题的原则。这里所说的“他们胸中所积蓄的”,就是学生的生活积累,这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基础,也是命题者进行题目命制的前提和依据。

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曾提出“诗界革命”,提倡“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主张,我认为这对我们的中学写作很有借鉴意义。在此我们提出“我手写我眼”、“我手写我思”、“我手写我情”的主张。如果我们的作文不能让学生“我手写我眼”、“我手写我思”、“我手写我情”,那么中学生的作文依然会“假大空”下去,作文会成为学生的学习噩梦,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就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

而做到这点,必须从作文命题开始。为此,笔者提出作文命题应遵循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第一,注重计划性,减少盲目性。作文教学要有整体规划,不能盲目地进行。作文计划应包括全局计划和阶段计划。仅就高中作文教学而言,全局计划包括高中三年作文计划和每一年级作文计划,阶段计划包括学期作文计划和学周作文计划。每一计划的执行都体现在作文题的命制上。

第二,注重有序性,减少随意性。学生作文训练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切不可搞高难度作文写作。比如高一作文教学,从文体写作选择来说,应以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主。记叙文写作要有序进行,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状物记叙文,依次进行,命题就要围绕一个个具体的训练目标命制。而高二以写议论文写作训练为主,而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也要注意能力梯度,逐步推进。高三则以高考作文为中心,进行综合性作文写作训练,不再规定文体的限制要求。

第三,注重科学性,减少主观性。中学作文教学题目的命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认知水平,不可一厢情愿地以老师个人的喜好而要求学生写作。作文就是表达一己之见、一己之思、一己之感、一己之情,超越自己的见闻、超越自己的思想、超越自己的感悟、超越自己的情感的作文训练,那只能是矫揉造作,无病。因而题目的命制要抛弃教师的主观臆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言之有物、表现自我。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范文第3篇

一、咬文嚼字看题目,细心捕捉关键词

所谓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指能够体现一个题目中心概念的词语。抓住关键词,就等于紧扣题意,不容易离题了。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是“怀想天空”,这个题目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怀想”,一个是“天空”。这是个动宾短语的题目,宾语“天空”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怀想”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往往也就是题眼。《现代汉语词典》中“怀想”是“怀念”的意思,那么,从“怀想”出发,考生所写作的内容呈现重在再现,“怀想”是一种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怀想”是对往事的回忆,是拂之不去的感情牵挂,是难以忘怀的人事情理。但有很多考生把“怀想”理解为“畅想”“想象”,把“怀想天空”写成“畅想天空”“想象天空”就算离题了。抓住关键词的涵义至关重要,明白“怀想”的涵义,文章所写的内容,原则上都应该指向过去的,是由已往的人事景物情理所引起的。

又如2007年湖南省高考命题作文“诗意地生活”。它是一个偏正短语结构的题目,修饰限制性词语“诗意”是名词用作状语,修饰“生活”,“诗意”是关键词,是题眼。《现代汉语词典》中“诗意”是指“像诗里面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当然“诗意”与“生活”结合起来,“诗意”就可以指人的一种生存态度,生命质量,心灵世界等精神生活与审美取向,一种健康而有文化的心理。中心词“生活”也就可以理解为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或心理体验。题目中的关键词就是题眼,是写作是考虑的重点所在。没有全面理解关键词的涵义,考生写作时就很容易偏题跑题,造成很大的损失。2010年何永康教授在南京师范大学阅卷培训中指出,解读“绿色生活”有三个重要内涵:热爱自然、护卫自然、顺乎自然。要扣住“道法自然”或者“天人合一”的核心意蕴去立意,那么高考作文肯定是一等作文。

二、分清实指虚指义,避“实”就“虚”立意高

命题作文“怀想天空”,对于“天空”的理解,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每个词语都有它的实指义和虚指义,考生理解的角度不同,立意的高低也就各不相同。“天空”的实指义是地面上很高很远的广大空间。例如可以写对蓝天白云、辽阔明净深邃的天空的赞美向往,也可以写工业发展给环境造成的破坏,天空不再蔚蓝,那蔚蓝的天空、白白的云彩和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是多么令人神往。“天空”的虚指义是指天空的引申义、比喻义等。如写心灵的天空、精神的天空、思想的天空、艺术的天空、亲情的天空。避开实指义的天空,写虚指义的天空,立意就高起来了。南京十三中的曹勇军先生在2007年7-8期《语文学习》(第33页)上撰文指出,让学生关注头顶上的灿烂星空,引导它们用个性化的语言去思考有限的个体怎样超越现实,为理想奋斗,高扬他们的主题精神(《一道高考作文题中的教育镜像》)。例如有很多考生写在亲情、师生情、友情的推动激励下,在人生道路上支撑起一片天空的回忆。2010年“绿色生活”,有一部分考生另辟蹊径,从小且巧的角度切入,叙写自己或者他人“绿色生活”的经历或过程,进而引发自己的体会或感悟,且构思精巧,语言富有意蕴。或者从独到的故事情节或者话题入手,描写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中“绿色生活”的画卷,引发对绿色生活的感悟。另外,“绿色生活”中的“绿色”也可以引申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绿色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倡导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这种立意显然境界比较高。

有的作文题目中还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即可实指又可虚指。如2007年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个作文题,“春光”不只是自然的春光,还可以指感恩的心、孝心,带着感恩的心去回报妈妈;它可以是自己取得的成就,带着自己的成就安慰妈妈。“妈妈”可以实指自己的母亲,但是虚指意义的妈妈不也行吗?如老师像妈妈,祖国像妈妈,地球像妈妈。由“小我”写到“大我”,深化了主题,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三、揣摩隐含的关系,注重哲理和思辨

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隐含的思辨关系,分析时要全面细致。2007年四川卷“一步与一生”,考生先要弄清关键词“一步”的涵义,再思考“一步”与“一生”之间的关系。很多考生都会写“一步决定一生”“一步对于一生来说非常重要”“走好一步就决定了一生”等等。这样的立意,忽视了“一步”与“一生”的辩证关系,二者互为因果,互为条件,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把握好“一步”与“一生”的内在关系,正反映了学生思辨的水平。考虑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后,可以选取恰当的视角,例如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人生中的某一小步与整个人生的关系,写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某个发展阶段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之间的关系等等。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范文第4篇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述评

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就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就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应该说,对于千差万别的考生,作统一的命题,本身就带着对于个性的限制性,命题针对的只能是考生智能的最大公约数,一定程度的限制性,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改革前的命题,把限制性推向极端,变成了主题的严酷封闭,把命题和主题混为一谈,强行规定唯一合法主题,既扼杀考生个性,也窒息了多元话语空间,与高考检验考生素质的任务背道而驰。改革以来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代表),最大的成就就是把限定主题转化为无主题或者开放性主题,主题的独特建构、深化,成为写作的前提,这无疑有利于显示考生在知、情、意、文四个方面的区分度。故在一个时期,此等命题,横空出世,风行天下。然而,不久之后,某些此类命题,却暴露了某种内在的悖论。一些话题材料作文,表面上是无主题或者开放性主题,但隐含的潜在取向成为不言而喻的选择,潜在主题篡夺了有待建构的主题,开放主题又变成了封闭主题。这样的情况,早在改革之初,就屡见不鲜,如以“诚信”、“求人”的寓言故事为题,尽管题面上还标明了“选择”的词语,可一旦涉及某种共识,开放性变成了聋子的耳朵――摆饰。显性的题面(多元化)就为隐性价值的一元化所窒息,选择性变成别无选择。

本以为此等矛盾在改革初期,为经验匮乏所致,但是,连续十年,此等弊端如挥之不去的幽灵,直到今年,不止一个省仍然未能免俗,不过程度和水平有异而已。宁夏和海南同题:从关鸟于笼中到放飞小鸟的故事,再加上“放生活动”的邀请,环保主题的硬性封闭,昭然若揭,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伪开放性命题。当然这样粗糙的封闭性,是很罕见的,另一种封闭性则是以优雅的语言掩盖着的:湖南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题,本来思维的空间是比较空阔的,可是命题者似乎不准备让考生有太大的自由,紧接着就来了严酷的规定:“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用这样优美严密的语言把主题加以限定,无异于将天鹅绒套着锁链,不但有极大的片面性和遮蔽性,而且降低了对考生抽象理性挑战,从开放性的角度来说,还不如山东的《春来草自青》和安徽的《带着感动出发》那样朴素的题目富于多角度、多层次的暗示。同样,广东的《不要轻易说不》,就相对的开放性而言,也比它广阔,甚至深邃得多。

高考作文命题之盲区

命题者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回避直接以抽象观念来命题。

命题之要义就是在自由度的纷纭与统一性的矛盾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张驰有度为上:过张,过紧,则僵化,过宽,则茫无头绪。值得注意的是,过窄,并不一定窄在表面的题义上,而是窄在内在的价值观念上。就现状来看,共同的倾向就是,单纯的、过多的诗意、抒情,情感价值潜在价值,有时简直是唯一的选择。为了把问题说得比较清楚,请允许我以江苏近年命题为例。今年江苏以好奇心为题,可以说是一大突破。首先突破了江苏省历年偏于诗情画意的模式。自主命题的第一年的“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表面上是开放的,实际是把一种风格的诗意当成封闭的限制。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以静止的、固定的眼光看事物,是形而上学的。就是从审美价值观念来说,根本不存在固定的沉稳的山。越是超越沉稳越有审美价值:王安石笔下的山就是动态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阳先生壁》)山都冲进门来了,还沉稳吗?辛弃疾眼中的山肯定是与沉稳无关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贺新郎》)。至于说水的灵秀,则更是坐井观天,完全不顾大江的奔腾,大海的浩淼、瀑布的飞流。所失在于,以一种诗意风格作为唯一的立意准则。和前年的以“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相比,二者虽命意有殊,但是思想方法却如出一辙,那就是以诗意的片面性的美化遮蔽复杂的矛盾的现实和人生。把为文立意的理想境界,和人生命运的复杂曲折混为一谈。古典诗意的思维定势显然控制着命题者的潜意识。今年,则突破古典审美思维,比较尊重心灵和生活现实的多元化的矛盾和错综。诗意价值仅仅是命意的一个方面。好奇不但与积极的、诗意的心绪(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有关,而且与消极的情思(烦恼、平庸)相联系,更有深度的是,还和智性的“质疑”发生联系。突破还在于,对于这样纷繁错综的现象和好奇心的关联,并没有作明确统一的定性,只是用了一个浮动性很强的比喻“影子”,如影随形:这样,就为多元价值留下了空间。从为文来说,提高了从无序中提炼出有序的思绪的难度。

当然,从创意来说,当然是上海卷更有水平,“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为文。”这样的题目至少没有被局限在诗意、审美价值方面。“他们”所提示的,不仅仅是感性的抒情,而且是智性的思考:还多多少少隐含着“他者”的含义,似乎具有哲学的、智性的内涵。这里还显示高考命题的另一种追求的萌芽,那就是把感性的审美抒情和智性的分析结合起来。这种倾向不仅在上海卷中有,在全国卷2“老鹰和海龟”,山东的“春来草自青”,湖南的“草色遥看近却无”,重庆的关于“自然”的三种解释以及北京卷的填满杯子中表现出来。所有这一切,似乎有一种共同的处理方式,那就是把智性的思考隐含在感性的话语材料之中。好像有一个无声的命令,使命题者不约而同地回避直接以抽象观念来命题。在高考作文中,这是唯一的法门吗?抽象的命题难道就不适合高三学生的思维特点吗?

这是值得怀疑的。我们还是来看看法国高考作文的命题:

文科: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3.试分析休谟《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科: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2.“给与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的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理科: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2. 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的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跟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再来看美国的“高考作文”(SAT)命题:

1.“如果我们不满意环境,就设法改变它,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最重要最有效的改变很少发生,这就是说,我们不必为改善身边的环境焦虑,而是应该考虑改变自我,使之更适合环境。”改变自己的态度比改变环境更有利吗?(2007年1月)

2.“媒体不仅仅传播消息和文化,而且决定什么消息是重要的,这样,他们就帮助形成文化价值”。(柏恩斯坦)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电影、互联网等等,能够决定多数人意识中什么是重要的吗?(2005年1月)

3.在某些情境中,奉承是不可或缺的,新娘永远是美丽的。注视某人的艺术作品,我们总是说些敬意有加的话语,访问有孩子的人家,我们有义务说孩子是聪明伶俐的。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也不说,是粗鲁的。我们互相抬举,因为我们知道奉承可以使生活顺畅发展。称赞他人,明知过度:这也是生活的一个必要部分吗?(2005年11月)

4.“每一项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于耐心、坚持和专注,有时候,甚至要长年累月地专注于一个问题,为了发现新的真理就要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吸引,就要对任何与此无关的问题漠不关心。”(圣地亚哥・罗曼・卡赫罗)所有的重要发现都是对一个问题的长期专注的结果吗?(2006年1月)

5.出名带来幸福,似乎这是人们最向往的东西,我们相信不管以什么方法出名是一种自我证明。但是,那些出了名的人士常常抱怨名气是一种可怕的负担。实际上把出名当做成就,注定要付出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代价。(科拉考夫斯基)是出名的人幸福还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

对比法国、美国和中国的高考作文题的区别是很有趣的。中国的高考作文题,具有明显的抒情的、诗意的、审美的倾向,基本不涉及理性的抽象,即使蕴含着某种智性的内涵,也总是竭力以感性语言和生活现象为题干。而美国和法国的高考作文题却并不追求任何诗意,往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理性的问题,即使涉及某种现象也常常是概括的,而不是具体特殊的感性场景,抒情的诗句出现在作文题目中,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考核的重点,并不在感情感觉的审美价值,而是提示一种观念(往往是权威的)或没有结论的普遍现象,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观点来。他们的评分标准是:是不是具有批判性思维,能不能发展自己的论点,用逻辑和恰当、清晰的例证支持自己的观念,能不能在首尾一贯的推演中,使之深化。文章是否组织得有序,论题是不是统一在焦点,是不是自如地演进,语词是不是丰富而句法结构是不是有变化。他们的题目不叫命题,而是提示,他们的要求,不是按题为文,而是讨论和评论;很明显,这些要求,和抒情审美散文毫无关系,从文类来说,这些都是议论文的要求。

教育观念中培养目标的缺失

这样的缺失长期存在,是因为有一种视而不见的势力在顽强拒斥。

为什么出现这样巨大的差异呢?当然,可以用欧美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来解释,例如,我们是一个诗歌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家(“不学诗无以言”,以诗取士),但是这种解释并不有力,因为即使像新加坡这样受到大中华文化圈巨大影响的国家,他们的高考作文题,也是理性的议论为纲的:如“科学提倡怀疑精神,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为什么学习它?”“海外留学是一项被高估的经历,你认为呢?”“阅读幻想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除此没任何其他意义,你同意吗?”“全球暖化会如何影响今后的政治?”“外国人对你的国家带来的问题比他们带来的利益多?”“讨论一下生活中自我约束的价值”“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只会一种语言绝对是一项劣势”“我们崇拜年轻人而嘲笑老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新加坡规定,高考作文只能写议论文,但考生可以在这些考题中选择其一。网上有人称赞这样的考题:“对比我国2008年高考试题,感到主题更深沉,含量更丰富,论域更宏大。过细看,这些题其实分别包括政治、科学、艺术、人文和社会几大类,每类两道题左右。”作为一种导向,显然是要让学生在重大的社会问题面前拿出理性的见解来。

也许我们也不应该妄自菲薄,我们的考题自有不可忽略的优势,例如,比较贴近学生的感性经验诗化的追求也有利于审美价值的熏陶,但是,这种审美思维占优势的倾向,有一利必有一弊,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诱导和规训却不能不严重忽略。新加坡方面认为,高中生与初中生不一样,必须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当年强调,初中生着重演讲,高中生则应该在辩论中提高智慧,二者可谓殊途同归。

这样的缺失长期存在,是因为有一种视而不见的势力在顽强拒斥。有一年全国考题用了韩非子上的“智子疑邻”为题干,同样的墙壁倒塌,同样的可能有小偷的警告,由于儿子和邻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引发了相反的判断。却引起一些中学特级教师的反对,说是“脱离学生实际”。其实,说到高中生的“实际”,首先,他们的理性思维在数理化课程上已经训练得相当精深,许多对成人都有难度的原理和习题,合格的高中生对付起来得心应手。其次,高考是为大学选拔人才的。高校课程绝大部分是系统的理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别无选择的途径就是去适应大学这种“实际”。如果以美国式的批判性思维来衡量,湖南省命题中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阐释,就是可疑的:“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这是有道理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是,这种所谓的道理是片面的。事实上草色遥看近却无,是早春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在正常情况下,草色常是远看则无,近察则有。俗语说,远看一朵花,近看一个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因为是远看,就看走了眼,把梅花看成是雪花。如果没有香气的提示,就弄错了。这样的错误,并不是没有价值,而是富有审美的情感价值,可是没有理性价值。“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这并不完全,应该加以批判:有时就不能远离,显微镜的功能就是彻底近观。从这个意义上看,今年全国大部分作文题都有挑战的余地,就是今年最高水准的上海题,也是经不起真正彻底的分析,“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为文。 ”这是从主体性的极端走另一主体性的极端,从哲学上来说,解决此等问题的法门乃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这叫做主体间性。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范文第5篇

一.学会审题,拟好合适的题目

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审题。教师要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审好了题,写作的方向就对了;题目没有审好,方向也就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无用功。“审”这个字需要仔细推敲,所谓“审”就是说要对相应的对象进行仔细、全面、反复的观察和审视,注重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做到拨云见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在高考作文中,往往采取两种形式:一个是给你一个题目然后设定相应的写作范围让学生开始写作;另一个是提供一段材料,让学生自拟题目。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不能忽视审题的作用。例如,2006年的安徽作文题目是《读》,看到这个题目该如何下手?还是那句话:学会审题。很多学生看到这个题目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读书”这个词语,因为这是最为常见的组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想到发散自己的思维,自然是一本书,社会也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也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自己也是一本书。读的内容可以有很多,读的过程也可以有很多,那么看到这个“读”字我们应该如何开始写作呢?很多同学可能就会针对自己遇到的、听到的很多事物开始如记流水账似的写作,这就是没有审好题的表现。通过审题,咱们应该重点选取一个方面,也许只是一个特定的场景,也许只是一个特定的人,比如你的同学,你可以通过观察,通过了解,通过接触,通过“读”,针对与他(她)有关的一个事例去重点阐述,以一管而窥全豹,做到举一反三,这样反而会让文章更有深度,也更真实。又或者给你一段材料如下:“一个人遇到了困难,受到了打击,有的人萎靡不振,有的人迎难而上,心态不一样,生活给你打开的那扇窗户也会不一样。”然后让你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这个时候也要认真的审查材料,如何拟一个既有特色又能让人印象深刻的题目呢?首先还是要学会审题。曾经我有一个学生拟的题目是《千里马,必长啸》,这个题目就很好,能给人留下很深刻的第一印象。

二.写好作文要做到开好头,结好尾

俗话说:“有了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写好作文开头的重要性,一个张力强、优美顺畅、能够激发别人读下去的作文开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在写作时可以采用对偶句开头:有的雪花喜欢褐色,它就落在瓦片上;有的雪花喜欢青灰色,它就落在水泥地上。或以排比拟人相结合:那山谷中的一小撮雪终于绷不住身子,委身于草丛中,汇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条溪。或写一段题记:秋风萧瑟意,一曲哨音起;旅人动情思,两行泪沾衣。或用一段有强烈张力的文字开头:那天,看到父亲的背影,他忍不住泪流满面……不过,要写出一段好的开头,也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文字能力,同时要对全文的构思了然于胸,教师要在课堂上重视对学生这方面素质的培养。

另外,还要重视作文的结尾,好的结尾对整个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一种升华,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好的结尾在起到归纳全文、照应全篇的作用的同时可以使作文更加意味深长,回味无穷。教师要在语文作文的课堂教学中多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有一些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

三.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完美加工

在审完题,写好开头之后,就要充实文章的内容了。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向学生强调多取、巧取素材的重要性,要向学生说明写空话、套话的害处,写文章要注重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以良好的素材来充实,以真实的情感来升华,这样的作文才能做到内外兼修、表里如一,让别人读你的文章成为一种享受。

好的作文如同盖一栋房子,没有真材实料是不行的。要善于发掘生活中的素材,结合自己要写的作文,发挥联想和想象,选取其中的好材料为己所用。比如要针对生活中的感动写作时,教师就要启发学生多想想生活中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情之所至才能言之有物。例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亲临一线的温总理,舍身救人的战士,感动千万人的警花妈妈,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小学生何等,这些都是真实的素材,在写作时根据需要添加这些素材,既有说服力,又能使自己的作文有血有肉,可读性也要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