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意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家庭教育
十七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明确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着眼于国家发展的未来,关注祖国的下一代,着力于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一、注重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1.1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必然要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和谐推进的坚实保障。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主要还是靠教育。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小学教育作为一个人接受整个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是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起点。因而,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营造节约环保氛围,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关乎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而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使之得以不断地延续和传承,就必需从娃娃抓起,着眼于发展的未来。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一代,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一代。
1.2不断加强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小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尤为重要,其一是启发性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其二是德育、体育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善良的心灵和优雅的情操。
在启发性教育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传递“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等一些朴素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小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使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从节水、节电等一些细节做起,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素质教育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教育,必将成为加强和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二、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1课堂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主渠道
课堂是小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求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不要试图引导他们理解很多大道理,记忆往往对他们帮助更大。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教师可以适时讲述一些与课文相关,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环保事件,让他们记住这些有趣的故事,知道其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在数学应用题的案例编制过程中,也可以融入一些日常生活中节约、环保的要素,如对不节约的生活习惯造成水、电浪费的量化等。
2.2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要将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课外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正确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兴趣、才能与特长。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其一要求活动主题明确,其二要求活动形式丰富新颖。例如,新华社曾有过这样一则报道——“江苏扬州开展‘生态文明你我同行’系列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节能减排‘金点子’。扬州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争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小卫士。”通过类似主题鲜明的课外活动,使他们懂得生活中要环保、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环保。
2.3家庭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延伸
当前,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5+2=0”现象,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在学校里对小学生进行5天的系统教育,当小学生回到家后由于教育的不连续或滞后,经过周末两天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所以,在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教育过程中,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与协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可以尝试以“绿色家庭日”为主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绿色环保活动。通过这样的平台,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三、关于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思考
3.1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塑造的价值观往往对其一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社会对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学校家庭联动等诸多方面,并未结合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这一主题,有针对性地改革和转变。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重视和完善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论文关键词:维吾尔人;生态意识;环境伦理
所谓生态环境意识是人类对自己所生存的生活和活动环境的自觉保护及使其美化的意识,即人们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适应和追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维吾尔人是生活在中亚和新疆这个干旱地区塔里木——吐鲁番盆地上的绿洲上的古老民族之一。他们自古以来,从追逐水草、土地和环境的游牧阶段逐渐地进入了稳定居住的农业——园艺经济阶段。该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适应自己生存条件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意识。维吾尔族的传统的生态环境意识在他们在原始时代的崇拜自然和万物有灵论的观点基础上形成并逐渐发展,与他们原始时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密切相关,在他们的生活实践过程中深深地生根发芽,并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同时它在他们的生命意识、民间文化、道德观念和日常生活习俗中生动地表现出来。
维吾尔人从远古时代起就认为客观世界和生命由水、空气(风)、土地、火等四个因素构成的,并且对这些客观物质对人类生命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赖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他们不仅把自己关于客观世界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科学和人文性的观念,在自己创造出来的语言、文学、生活习惯道德和审美观点上具体地再现出来.而且把这种传统意识代代相传;与此同时把生存环境看作是对生命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对其时刻予以维护。
一、维吾尔人对绿色植被的关爱意识
维吾尔人自古以来,在广阔的田野中自由生活。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作为自然界的资源的森林和植物不仅给人类提供物质能源和生活资料,还认识到它们在生态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把森林和苔藓看成生命的重要标记之一。维吾尔人的这种环境意识在他们的古代文学艺术遗产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在英雄史诗《乌古斯汗的传说》中,叙述了作品的主人公乌古斯可汗某一天在一个神秘的湖中的一棵树孔中看见了神性美女,并娶她为妻的情节,其中森林风景的描述特别值得一提。《牟羽可汗的传说》叙述了盖世英雄布谷出生于非常神秘的两棵树之间的土丘和他长大后与他的同胞弟兄们向这两棵树顶礼膜拜的情节。维吾尔人对树木和苔藓植物的爱护,甚至把它们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在后来的农业和园艺经济阶段中表现突出。在维吾尔人的古代族源和图腾神话中,存在着有关崇拜树木的神话。如回鹘可汗被认为是从神树诞生的。据(元)募集
高昌汗国时期古维吾尔语诗歌中对树木和绿色环境的描述也十分突出。维吾尔人对绿色环境的爱护,甚至把它们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在后来的农业和园艺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为了改良自己耕种的沙滩地和盐碱地并减少污染土地的物质,维吾尔族农民习惯于村庄和田堤上栽种胡杨、红柳、梧桐、垂柳、沙枣等树木。他们通过实践认识到这种树木有改良土壤.分解土壤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并减少其危害等作用。
历史上生活于典型的内陆地区的维吾尔人在古代时用柏树、香树、骆驼蓬等树木点火或者点香,利用其香味给人治病或者表示对诸神的崇拜。这方面的一部分内容除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有详尽的表现外,在维吾尔民间故事中也有所呈示。上个世纪8O年代我国考古学家们从新疆孔雀河一带挖掘出的“具有4千年历史古尸《楼兰美女》旁曾发现一捆麻黄和其他东西”,这说明古代维吾尔人的先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认识到一些树木和植物具有净化环境和杀灭病菌的作用,因此把其看成是神圣树木并已知道多方面使用这些树木和植物的方法。由于维吾尔人历史上靠农业园艺业和畜牧业生活,他们便自觉地认识到树木和植物具有防风治沙,美化、净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他们养成在村庄和路边植树造林的习惯。他们无论在何处建房居住,都要在住房庭院内修造果园,种植葡萄瓜菜大搞绿化,还在农田周边种植桑、沙枣等果树,他们把这一作法看成是行善积德。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地区,各地人们特别重视果木园甚至有些乡村的名称也与果园有关系。例如:多来提巴格(幸福之园)、夏马力巴格(空气好的园地)、比依稀巴格(象天堂一样的园地)等。另外,维吾尔人的美化自然环境和绿化意识还突出表现在他们的传统服装和住房装修习惯上。如:维吾尔人的传统服装布料图案有的就采用了一些农作物和果树的图案(尤以在他们戴的帽衣图案表现得特别突出)。
维吾尔人古代时期特别崇拜自然。如萨满教就认为蓝色象征神理,崇拜蓝天和蓝色,同时还把绿色看成是兴旺和从政的标志。这种原始信仰和概念在他们创造的神话传说中表现得很明显。因此该民族农民至今十分倚重村庄,注重庭院的绿化,出现损害树木和植物的现象.就会受到谴责。
二、维吾尔人的土地意识
土地至高无尚是古代维吾尔人的主要信仰之一。这一信条在他们传统风俗习惯和多种原始宗教信仰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同时,伊斯兰教认为“人来自于土地,其生命与给养也跟土地息息相关”。他们对土地推崇的在萨满教流行的时期创作的一些神话传说中可见一斑。如在《艾司玛女神》神话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内容:据说天上的天使之皇长得比所有的天使都漂亮,她住在七重天上。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都是由这个天使的情绪变化中产生的。天使睁开眼睛,太阳光便普照大地;天使睡觉整个世界变得一片漆黑,天使哭了就会下雨,笑丁就下雪.天使呼吸便会刮风.天使张嘴便会狂风大作,天使翻眼皮天气就变坏.天使发火便会发生地震.天使皱眉头,天空便会出现彩虹。
维吾尔人对水和土地的这种推祟意识在鄂尔浑时期产生的碑铭上也有所表现。例如《阔特勤碑铭》上有“腾格勒(天),乌迈女神,土水神保佑我们”的字样。维吾尔人把人类和大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而推崇大自然、爱护土地的意识,在伊斯兰教传人后出现的《福乐智慧》《先知者传》《君子神往》《世事记》等文学遗产中也有突出的表现,甚至认为这种精神是做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维吾尔人中自古以来就有类似“土地伟大,人也伟大”“土地吃不饱,人也不会吃饱”的谚语。古代维吾尔人还在发生旱灾时公众集中在某一地举行求雨活动。在历史上维吾尔族农民就是再穷也从不挖甘草、麻黄等这些保护土壤的植物去卖钱。就是到现在维吾尔人为死者送葬时将死者尸体放人墓穴并盖上后,就开始诵读《古兰经》,这时送葬的人,每人都抓一把土放在手里,当诵经完毕后,所有人手中土都被集中起来,向墓投去,表示人们向死者亡灵祝福,这些土被称为“崇敬土”。维吾尔族手工业经营者往往把刚开业赚到的钱扔到地上,让钱沾上地上的土后,然后再装进口袋。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当前在解决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减少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之间的矛盾处于严峻形势的情况下,保护好土地和自然环境,这具有更大的科学价值。
三、维吾尔人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维吾尔人自古以来就认为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从原始社会阶段起,他们就把水看成是神圣的东西并将它神化,还把它看作幸福、兴旺的象征。他们把自己的城市和居民区建在河边。在古代夏季发生旱灾的地区他们搞求雨活动;冬季他们搞降雪庆祝活动,打雪仗。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维吾尔人推崇水的信仰观点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一观点在英雄史诗《乌古斯汗传》中有突出的表现.史诗叙述了英雄乌古斯汗娶一个从湖中树上出现的女子为妻,还叙述了乌古斯汗,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海”(dengiz)的情节。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会破开的山》则叙述了一个受虐待的孤女的妹妹因喝了“神秘的水”而变成了鹿,而孤女本人在“水神”的帮助下摆脱了敌人的控制的故事。这种故事情节明显地彰显着古代维吾尔人对水的原始信仰。
历来把水看成无比神圣的先辈们在给子女们取名字时往往使用“阔力”(维文意:湖)这个词构成“阔尔特勤”“阔尔毕伽…‘阔尔塔尔汗”(koltarhan)等名字。维吾尔人居住的地方大多数是干旱地区,因此他们先民们特别崇尚水,保护水域和水源已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并认为可与人道主义精神联系起来。维吾尔人历来就有诸如“水伟大,人也伟大”“水是土地的血液”“一口水应得到四十年的敬意”等谚语或传统习惯。维吾尔人不仅禁止在沟渠湖边洗衣服梳头和带牧畜进渠堂饮水,而且还严禁向水中乱倒脏水、垃圾、炉灰等肮脏的东西,甚至把这种行为看成是罪孽,对少年儿童从小就进行上述教育。维吾尔人的英雄史诗《英雄勤钦木尔》中的主人公马合图木苏拉不听其哥哥劝阻去河边梳头.被卡力玛克人首领抓走及后来他的悲残生活遭遇就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现今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所经常遇到的世界性的大问题,我们为先辈们为保护水资源而作出努力的这种环境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四、维吾尔人对住房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追求美、爱护美和再创美是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方式。维吾尔人特别重视住房建筑设计和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盖房前考虑房屋的位置、阳光、空气等环境。维吾尔人在古代就认为空气是构成世界和生命的重要因素。过去他们的传统居住环境主要是“露天、自在的环境”或“半野外环境”。农民在建房前要充分考虑建房环境,房前要修建前廊,庭院内要栽种果树和花卉。任何~处住房的门窗都要认真、周密地设计,以确保光线明亮,空气流通。维吾尔人中有“新鲜空气治百病”和“清洁环境使人健康聪明”的谚语箴言。因此在维吾尔人中早晨起床后立即开门窗换气已成为他们的习惯,他们甚至在冬季的白天开窗换气。他们认为“在清新的空气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成聪明的人”“在清新的空气中生活的人是健康的人”。著名学者麻赫穆德·喀什葛里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提供一部分维吾尔人居住的古代城市的信息时,对这些城市的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作了详尽的论述。维吾尔人一般除了院落外还特别重视房内装饰和室内卫生,他们用图案、雕刻和各种饰物将住房装饰得很漂亮。历史上维吾尔人不仅重视美化自己的住房环境,而且还特别注重清真寺或大礼拜堂的装饰。维吾尔人中还有“不看女人的眉毛而看她的碗边”的谚语。这里的“眉毛”是指女人的外表美,而“碗”的引申义则是指女人所拥有的住房及家具的卫生和质量。平时维族妇女每天很早就起床,先把房内和院子收拾好了以后,再做其他事情。他们在传统的日常生活中禁止周边随地倒污水和垃圾的行为。
五、维吾尔人的动物保护意识
动物是大自然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永远的朋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动物界的作用。维吾尔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教育以及他们保护动物和鸟类的传统美德和风俗习惯在民间文学作品里表现突出。维族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绝大多数都是与动物有关的标题,他们都以人和动物的亲密关系作为主题。例如维吾尔文学早期出现的《狼的图腾神话》中.描述了一只母狼将一个古代部落中遇难的十几岁的男孩救了出来,后来这个男孩与这只狼结成伴侣后.狼生了九个男孩.使维吾尔人不但没有绝种.反而继续得到发展的情节。《属相的传说》中则描述了传统的属相年鉴中的12种动物的名称及称呼的原因。在维吾尔民间文学中关于动物的传说故事中.描述人将一些野生动物或传说中的凤凰等救出,后来这些它们做好事报答人类的情节也是较多的。当今维吾尔族传统乡镇居民除了养殖牛羊外还有用鸡、兔、狗、猫等与人作伴的习惯。认为大自然与人类生活同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是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宠儿——动物和鸟类就成为维吾尔人的传统美德和生活习惯。维吾尔人不管在佛教、摩尼教或是伊斯兰教文化的环境下.都没有为满足消费和谋利的需要而随意猎杀捕捉部分飞禽走兽的习惯(边远地区例外)例如在古代西域除了《投身饲饿》《舍头施人》《挑眼施人》《割肉贸鸽》等故事外,还广泛流传《金光明经》等佛教文学作品宣扬佛教禁杀生的教义。伊斯兰教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巨作《先知者传》也具体表现出爱护动物和鸟类的人文思想。维吾尔人给已去世的亲人扫墓时,为了鸟类的食用或出于行善积德的用心,往往在墓前撒上麦粒、玉米粒或大米等谷物。另~方面他们认为墓前撒上的麦粒、玉米粒对死者来说起到减少罪孽的作用。在维吾尔人居住的农村普遍禁止捕杀猫、兔、狗等家养小畜,也不得捕捉各种鸟类尤其是燕子、麻雀等。维吾尔人认为无故的虐杀动物是一种造孽行为。在维吾尔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中描述人将一些野生动物或凤凰、山鹰救出,后来这些动物飞禽做好事报答人类的情节很多。维吾尔人保护树木、将土地视为至高无上、崇拜和保护水资源、保护动物和鸟类等古代民俗习惯起源于他们祖先原始时代的万物有灵论和萨满教的影响。现代科学更进一步证明动物和鸟类在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从哲学观点来看,社会存在物决定于人的社会意识。因维吾尔人历史上生活在典型干旱地区,而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具有与悠久的民族传统,长期以来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他们所创造的民间文学遗产、生活习俗中,而且这种意识在历史上他们所创造的有文字记载的文献上也表现得较突出。例如根据关于在塔里木河流建立的楼兰王国去卢文文献看,大约2千年前维吾尔等民族中曾有正式的保护森林法和关于管理水利的规章制度。
因古代维吾尔族具有高度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伦理思想在古代民问歌谣和书面作品中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有这样一首民间诗:“小鸟从你处逃掉.燕子停栖在我这儿。百灵鸟甜甜啼叫.雄与雌并飞相合”。尢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第四章中关于春天的描写就表现出了这样的意境:“积雪消失大地充满馨香,脱去冬天衣世界又穿上新装。春天的和风搞走了严冬,明媚的春天又调好了幸福之弦”。
关键词:野性的呼唤 狼图腾 生态文学 比较研究
引言
《野性的呼唤》()作为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Jack London 1876-1916)的代表作,自从作品面世以来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该作品不仅引发动物小说创作热潮,其蕴含的生态思想更是给后来的世界生态文学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意义。《野性的呼唤》主要讲述了一只生长在温暖地带富贵人家的家犬巴克遭难辗转被卖到北方严寒的淘金路上的故事,从文明的中心落入了原始中心的巴克为了生存和适应环境开始了不断的奋斗最终成为了狼群之首。我们把视线转向东方,中国作家姜戎的《狼图腾》前后历时三十余年,煌煌五十万言最终定稿于2003年。《狼图腾》是以时期内蒙古草原为背景,以动物狼为叙事主题的史诗般的小说。书中数十个关于狼的故事串联其中,故事情节既紧张又曲折,场面恢弘。最后主人公道出了对小狼、蒙古老人甚至草原的忏悔。引发读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杰克・伦敦与姜戎分别来自东西方两个国度,他们所生长的环境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甚至地理风貌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我们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野性的呼唤》和《狼图腾》进行对比,不难看出他们在处理人与狼的关系方面所要表达的生态思想有着许多契合的地方。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姜戎的《狼图腾》中曾多次提及到杰克・伦敦的作品。这很可能说明姜戎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生态意识受到了其一定的影响。在生态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杰克伦敦在他的作品中渗透的生态思想不得不说是难能可贵的。
一、生态整体观
在环境伦理学中生态整体观可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学说,是当代生态学的核心观念。生态整体观是一种从自然的角度对生态与文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的生态理念[1](P103-104)对生态整体及整体内部联系是生态整体观的核心特征。生态整体主义并不否定人类的生存权,不逾越生态承受能力,不危害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权。美国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在关于生态整体观上指出并不强调任何一个物种、小环境乃至子系统的重要性,而是要以系统和谐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来考察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万物的生存发展。[2](P99)《野性的呼唤》和《狼图腾》作为中外知名的动物小说,均通过描写狼,来表达作者自身先进的生态整体主义观念,警示人们若想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得以长足发展就必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善待整个生态系统。
《野性的呼唤》中生态整体观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杰克・伦敦以一条狼狗巴克的视角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征服与控制自然观思想带来的恶果,在小说的开篇巴克被穿着红色外套的人掳走,“一次又一次地亲眼所见那种残酷的场面,巴克对那教训体会得更刻骨了:手持大棒的人就是一个统领,就是一个必须服从的统领……它还看到一条狗,因为既乞怜又不服从,在争夺自的搏斗中牺牲了”,此处具有非常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象征意义,巴克作为生态系统中低阶生物在强大的人类面前没有一点与之抗争的力量,同时也体会到了自然社会中残酷现实。杰克・伦敦也在《野性的呼唤》中描绘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那就是小说中约翰・桑顿的出现,桑顿和巴克之间比起宠物和主人的关系,他们更像是一对彼此尊重互助的朋友。这种描写可以看出杰克・伦敦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整体主义的向往。
老人等着陈阵,急吼吼地说:难道草不是命?草原不是命?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连狼和人都是小命。吃草的东西,要比吃肉的东西更可恶。你觉着黄羊可怜,难道草就不可怜?黄羊有四条快腿,平常它跑起来,能把追它的狼累吐了血。黄羊渴了能跑到河边喝水,冷了能跑到暖坡晒太阳。可草呢?草虽是大命,可草的命最薄最苦。根这么浅,土这么薄。长在地上,跑,跑不了半尺;挪,挪不了三寸;谁都可以踩它、吃它、啃它、糟践它。一泡马尿就可以烧死一大片草。草要是长在沙里和石头缝里,可怜得连花都开不开、草籽都打不出来啊。在草原,要说可怜,就数草最可怜。蒙古人最可怜最心疼的就是草和草原。要说杀生,黄羊杀起草来,比打草机还厉害。黄羊群没命地啃草场就不是“杀生”?就不是杀草原的大命?把草原的大命杀死了,草原上的小命全都没命![3]
这是《狼图腾》中毕利格老人所提及的“大命”和“小命”思想。德沃尔和塞欣在《深层生态学》中说道“要清楚地认识到‘小我’在‘大我’中,而‘大我’代表有机整体。”当整体面临危险时:“没有一个个体能够获救,除非全体都得救。”[2]这两者的思想是否有着惊人的契合?没错,老人用生动的故事讲述的正是出现于20世纪的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指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毕利格老人宣扬的观念是草作为草原生态系统的根本与核心,黄羊、旱獭、野兔、黄鼠、牛、羊、马等都以吃草为生,若没有狼,那它们的数量就会疯长,势必会威胁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狼图腾》为中国生态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只有首先完成思想的绿化、形成明确的生态整体观,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的生态文学作品,进而才有可能为发掘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推动文化变革、建立生态文明作出文学上的贡献。”[4]
二、敬畏生命
法国人道主义学者、思想家史怀泽提出了“敬畏生命”(Reverence for life)的理念,将伦理学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命,他认为人类的同情如果“不仅仅涉及到人,而且也包括一切生命,那就是具有真正的深度和广度”的伦理。他提出了这种伦理学基本的道德原则:“成为思考性动物的人感到,敬畏每个想一样生存下去的生命。如同敬畏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他如同体验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体验其他生命。他接受生命之善:维持生命,改善生命,培养其所能发展的最大价值;同时知道生命之恶: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抑生命之发展。这是绝对的、根本的道德准则。
杰克・伦敦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以一条狗巴克的视角和心理推进小说的情节发展,伦敦在小说中灌输了许多生态思想。在生态问题突出的今天,这样的生态思想着实可贵。在《野性的呼唤》中,伦敦赞颂了桑顿与狗们热情相拥,讽刺了赫尔一家虐待动物。“生命在他的体内流动,汹涌澎湃,狂暴又让人愉快,如醉如狂的状态仿佛要撑破了他,漫山遍野,流泻到世界上。”小说描写不仅富有诗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杰克・伦敦的文字可以看出他对生命高度的敬意,仿佛读者本人成为了狼狗巴克,体验着它坚韧不拔的生命和残酷的环境。从中可以看出大量的史怀泽“敬畏生命”的思想。不仅如此,杰克・伦敦的写作也受到了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影响,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超人思想,他笔下的动物也通常具有非凡的能力,极具艺术性。
而《狼图腾》中对“敬畏生命”这一生态思想诠释得更加明显,小说开头知青陈阵刚踏入早操时对狼的恐怖,到好奇再到后期通过与毕利格老人交流后对狼的尊敬甚至崇拜,姜戎通过知青陈阵多次与狼打交道的经历,慢慢的使他对狼的认知产生改变。阐释了人对万物生灵应怀有敬畏之心。诸如此类的情节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对生态强烈的敬畏之意。
三、生态危机的成因之探讨
《野性的呼唤》创作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淘金热时期。那时无数淘金者禁受不住金钱的诱惑蜂拥而至。在原本宁静的加利福尼亚淘金者无节制地钻探、开采矿藏,肆意地破坏森林与土地,并且大兴土木,掠夺大自然的财富。《狼图腾》这部小说同样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批判,相反的贯穿全书的生态整体观、敬畏生命等西方生态学重要思想。而《狼图腾》的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因为忽视生态环境从而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悲剧故事。数千年美丽富饶的额仑草原,在近十几年来人类中心主义者对大自然的肆意改造下迅速退化成为草场,三十年退化为沙漠。对生态的严重破坏实在令人唏嘘不已,更让人反思曾经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带来的伤害。
《野性的呼唤》与《狼图腾》揭示了破坏生态的元凶其实就是人类难填的欲望以及长期以来人类以自我利益为主的生存与发展模式,使读者在阅读后产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通过大量的理论依据以及惨痛教训使人类意识到如果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出发,毫无节制地对大自然进行征服与改造,破坏生态平衡,最终人类只会亲手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只有保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类历史进程的可持续发展,让青山常在,绿水永存。
杰克・伦敦和姜戎都是极具人文关怀的生态主义作家,尽管《野性的呼唤》和《狼图腾》在情节和篇幅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这两部作品当中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具有很大意义的可比性与研究价值,同时也是在呼吁警醒人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关注,避免当前及未来的生态环境更难以控制的恶化。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LGYCX1501]。)
注释:
[1]薛敬梅:《生态文学与文化》,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姜戎:《狼图腾》,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王诺:《梅真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4月18日。
参考文献:
[1]陈泽环译,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刘荣跃译,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一、数字化对文学的触摸
走进21世纪的文学赶上的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却又受到来自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强烈狙击。
计算机及其网络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文明的面貌。现如今,从有形的物质世界到无形的精神世界的所有创造和成果,正越来越广泛地被压缩成0和1这两个数字让电脑以“比特 ”形式予以数码信息化处理,而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更是把电脑处理的比特信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一夜之间便把诺大一个世界尽收“网”中。电脑和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原子”到“比特”的飞跃更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方式,人类的理性“逻各斯”必将在这种数字化时代异变中出现种种形而上的变迁。这时候,栖息在人类精神家园中的文学,也被数字化触摸得躁动不安。
1、用比特再造文学“通天塔”
文学是在生存困境中与电脑网络邂逅并联姻的。传统的文学在走向成熟和老道的同时,它所扮演的精神审美的社会角色在现代社会却越来越受到自身两大痼疾的困扰:贵族化的存在方式和预设的传播壁垒。前者使文学远离了“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平民状态和“心之忧矣,我歌且谣”的本真形态,也淡化了“兴观群怨”(孔子)和“熏浸刺提”(梁启超)和美刺传统和寓教于乐、怡人情性的娱乐功能,日甚一日变成了操觚捉笔的文人雅士把玩书斋、挥洒才情的贵族书写,或者为文而造情的艺术实验场。后者则由于文学活动规则和文字的纸介质传播的局限,在创作与阅读、作者与欣赏者之间预设了诸多沟通的壁垒,如发表作品难、制作成本高、流通周期长、传播速度慢、消费环节阻滞、文本艰深不堪卒读等等,于是不得不把众多的文学钟情族挡在了文学围墙之外。当文学的心灵审美特性与社会公众的精神需求越来越远,文本的存在方式与文学的价值内涵一道疏离了人类的人文视线,而文学的平民快意式阅读又变成奢侈消费或犬儒主义苦旅的时候,文学就要变了,它要寻求新的表达形式,新的存在方式,新的传播载体和价值模式。
历史总要催生它的文化形态不断发展和蜕变,又总是在为这种存在形态的嬗变提供机遇,肇始于20世纪末叶的信息革命和全球化浪潮就给困境中的文学传递了一条“阿里阿尼彩线”。雅克·德里达是这样描述这个时代的:
一个划时代的文化变迁在加速,从书籍时代到超文本时代,我们已经被引入了一个可怕的生活空间。这个新的电子空间,充满了电视、电影、电话、录像、传真、电子邮件、超文本以及国际互联网,彻底改变了社会组织结构:自我的、家庭的、工厂的、大学的,还有民族国家的政治。 在这样一个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科技和全球化时代,文学得以选择的重要途径便是用比特来建造自己的艺术“通天塔”。
《圣经》中有故事说,诺亚的子孙准备在巴比城协力建造一座通往天堂的“巴比塔”。上帝闻知此事大光其火,担心人们今后不再有对天堂的向往和敬畏,将会一事无成,决定使这个狂妄的计划失败。于是,便创造了不同的语言,并把它们赋予不同的人。这一招果然奏效,人们终因语言的障碍而彼此无法交流和沟通,通天塔再也无法建成。如今,电子化的Internet已经把全世界联接了起来,意味深长的是,联接这个网络仍然是语言,人们用计算机通用语言“比特”,协力建造了一个新的通天塔。文学也理所当然地踏上了这辆“Internet快车”。
电子互联网络诞生于1969年k,70年代以后,因特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成熟运用和各种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成功运行,计算机网络真正再造了联接世界的“通天塔”。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任何一网的计算机获得与传送任何一种网上信息,实时地、形象地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各类事件:你可以给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送或接收电子邮件;五大洲的人们可以共同欣赏三大著名男高音的连袂演出;医生可以通过高速网络在数千里之外为疑难病症的患者诊断和治疗;科技人员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自由查阅世界各大图书馆最新的科技资料……
关键词:生态文化 文学理论 教学创新
当下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催生着生态文化的迅速崛起。和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相比,这无疑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思想学术前沿敏感领域的文学理论界,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要探索“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并对此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范畴、命题,并以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为依托,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智慧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清理。文艺学研究中的生态维度,对文学创作、对建设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成为更新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提升文学理论课程的时代特色的推手,并为文学理论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理论资源。
一、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
当代著名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创建了意义深远的自然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他认为自然是生命的系统,是呈现为完整、美丽的生命共同体。自然之美具有关联性,起于人与世界的交感中。这种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解释世界的观点和方法,不仅与马克思、恩格斯恪守的把人、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作为理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相一致,而且也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的观念。 基于此,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立足于宏观层面,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文论的体系框架、学科品格、研究视角等基础性问题,还是从微观入手,引领学生学习若干基本知识要点,如文学的语言特性、诗歌的韵律节奏、文本的二度创作等等,都需树立一个核心的教学理念,即:通过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向现代社会和未来培养一批着眼整体、承续历史、善待自然的具有浓郁生态情怀的知识分子。
如何帮助学生在文学和文论的领域里自觉运用生态的意识去审美,如何使他们在文学审美的层面上认识到人即自然、自然即人,天人合一的境界实则就是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至高之境?方法自是众多,其中的一种“无法之法”是最佳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无法之法”中的“无法”当然不是毫无方法,作为“法”之一种,它是更高层次的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有度的协调综合,打造理论学习的自由空间。譬如美国当代文艺美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知识点,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教学:
(1)以先闻道者的身份,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学生多了解我国古代儒家人体天道、亲善和谐的主张,道家向往回归自然的志趣,历代文人在诗文中表达出的对天人合一真谛的体悟。多阅读马列文论中与此相关的章节内容。多接触当代生态环境、生态哲学、生态文学的热点问题和相关见解,在全方位多层次了解人与宇宙生态关系的基础上再回到四要素问题本身时,学生的知识视野已极大开阔,对问题的纵横维度的理解必然深刻许多。
(2)以伙伴者的身份,启发学生结合个人见闻和阅读、写作实践,通过以己及人、以人观理的过程,以臻“以理观理”之境,这样的思考过程因结合个人体会而更易产生超越于书本知识的独特的切身之感。
(3)以组织者的身份,发起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若条件许可,还可组织学生就此问题专访某位作家或批评家来加深理解。这种从课堂之内的知识传授向课堂之外的实践课程的转换,将带给学生新鲜活泼的学习乐趣和生动感受。
(4)以上三种具体方法综合运用,“独语式”、“对话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交叉使用,授课形式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因地制宜。既将“无法之法”化为无形,又使它真正落到实处。
二、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
在当今大力推进素质和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型教学范式是相对于以往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范式提出的一种全新理念。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不局限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是通过其课程教学过程中塑造“天人合一”整体生态文论观的核心理念,将教学和科研统一起来,使教学和研究自由的思想渗入课堂内外,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创新设计、促进生态文论知识的有效生成。据此,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的研究型教学范式在结构特性和课程价值方面至少具备以下三点:
(1)教学和科研统一于教学身份的双重性上。研究型教学实践中,教师
[1] [2]
和学生都兼有双重身份:教师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教学: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不是一边倒的灌输知识,而将学生视为平等对话的伙伴,一则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质疑本能和问题意识,比如从根本上质疑:生态文论与过去文论的区别何在?是否所有的生态学原则都能解释文学艺术现象?二则有步骤的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比如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人们在文学艺术中如何表达了他们的生态意识?怎样勾勒文学表现生态意识的历史过程?怎样解决文学在表现生态意识时所体现出来的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确立生态文论和生态批评的一般理论标准?诸如此类的重要问题不是一时一地凭一己之力所能解决的,这项事业注定了教学与科研的不可分离。只有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在研究型教学范式里,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统一中才能逐步得以解答。
(2)独立与创新孕育于教学平台的民主性中。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活的灵魂,民主的教学平台上,学生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师生之间可以平等的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正是在这种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养成宝贵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有足够的学术勇气去解构一直奉为圭臬的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才有足够宽广的学术胸襟去建构天人合一、心物交感的中和协调的生态观。
(3)互动与合作贯穿于教学形式的协作性里。闻道求知是大学的独特学术品性,开展学习协作是达到这种品性的必要途径。个人化的闭门式学习和研究,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有懂得与人互动,才能使个人的研究成果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形成对照,从而在更高层面上探求新知;只有懂得与人协作,才能从更深立意上懂得万物共生、并行不悖的生态智慧。
三、倡导文本细读,启动生态批评
建构整体的生态文论观,除了必要的以生态学视角切入的研究型教学之外,还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前后环节有所延伸。具体来说以下两个方面不容忽视:
(1)教学之前倡导学生多读、细读与生态文化相关的文学文本。生态文论是对生态文学的理论观照和规律总结,是“文学研究的绿色化”。因此在进入系统的生态文论学习前,对生态文学文本广泛阅读、积累充分的感性体验是十分必要的。与生态文学相关的文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凸显生态意识的经典之作,如被誉为西方乃至全球“绿色圣徒”的美国作家梭罗,其代表作《瓦尔登湖》从一部不受人重视的普通浪漫主义之作,一跃成为人类生态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杰作。除此外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优秀文本,如享誉世界文坛的《与狼共度》(莫厄特)、《寂静的春天》(卡森)、《诉讼笔录》(勒克莱齐)等,我国的生态文本如《怀念狼》(贾平凹)、《水中的黄昏》(蒋子龙)、《拯救大地》、《守望家园》(徐刚),《只有一条江》(岳非丘)等。另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文本,在现实的生态语境下,可以转换现代生态视角,重新进行解读,如《白鲸》、《鲁滨逊漂流记》、《浮士德》等一系列文学名著。如何在当下呼吁生态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的冷静期重新审视此类文本中表现出的人对自然的征服?如何历史的、公允的全面评价?这样的思考有赖于相关的文本细读,而有所思,才能有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