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培训学习材料

教师培训学习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培训学习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培训学习材料

教师培训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南非教师培训 教师教育大学化 远程教师教育

南非教育从最初的欧洲引进教师,出现导师制和培训教师的教育学院及大学,到后来的指定完整的教师培训体系。南非作为世界最大远程教育基地,在教师培训中起着重要角色。

一、历史沿革下的南非教师培训

殖民时期的南非教师培训从最初国外引进教师到出现导师制,到最终形成教师教育学院,南非教师培训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早期的开普敦殖民地教育、奥兰治自由邦教育和德兰士瓦教育,都是由白人提供教育,并分别于19世纪末期在开普敦形成教师教育学院,1838年在genadendal建立第一所大学;于1874年在奥兰治建立第一所教师培训学院;于1893年在德兰士瓦建立国家师范学校,后又建立比勒陀利亚师范学院。

由于1949年开始的种族隔离制度,每一人种都开始了自身的文化教育。白人教育中,教师教育学院逐步取代教师培训成立教师教育学院;黑人教育中,大学取代导师制;有色人种教育中,教育学院同样取代导师制开始了初等和中等教师培训。由此,1961年开普敦大学成立,并主要培训中等教师。1994年的宪法把南非带入了自由民主模式国家,由此,其教师培训也开始了后种族隔离教育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因素,之前所建150多所公立教师教育学院和大学被合并到50所大学。与此同时,南非出现新教师培训模式,中等学校毕业生被雇做学校教师助理的同时通过远程教育,获得正规文凭。

二、南非大学远程教育对教师的培训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终身教育的观念对传统大学构成挑战,而英国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学习模式给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填补了空缺。南非大学于1946年开始成立校外学习部,实施远程教育。为有效资源共享和规模扩大,南非教育部于2004年将南非大学、南非技术学院和维斯塔大学远程教育校区合并为新综合性南非大学。为此,南非大学成为了南非最大的大学,于1996年近40%学生通过远程教育获得学位。

南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生注册人数和学院数分别从1994年的200,000人和150所下降到2000年的115,000人和82所,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匮乏。1995年已有1/3中小学教师设计远程教育。其形式,已成为南非129,614位学生最主要的接受教育模式。而南非一直沿用的基本教学法已受到各界挑战,希望通过远程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普及化。教育与学生的分离是远程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解决呢?即每个教师培训项目提供观察本,通过观察本教学实践,每位教师记录每日报告,测试和评估报告。南非大学虽存在区域中心,但主要通过中央制定来实施学习策略和材料。因当前模式涉及有限的学政资助,在区域层面上,他们正视图强化和使学生自主服务多样化。

三、当前远程教师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很多南非大学的学生在处理远程教育模式时遇到些问题,其中包括技术和后勤问题。然而,很多人都有其自身情况,这个以中央为集权的大学是总操控,学生的识字水平,本土语言及其讲课人员,及其相隔的距离都是需要解决的。而在教师教育方面,大多数课程都有主控理论,教学依旧是中央集中式的,反对以学校和班级为基准。以下可被认为当前教育学院模式中最主要的缺陷:

第一,教材不能及时邮到;第二,学习材料不能建立学习者,课程内容和教师之间的个人交流;第三,在教学实践期间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脱离。其中,第三是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习最主要缺陷。事实证明,很多在教育学院教学的讲师都离开教育工作很久,因此脱离现实。

鉴于这些缺陷,认为有必要改善当前结构和评估教学实践,尤其是这两大缺陷。当前的教师教育模式涉及到导师评价教师教育实践,但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持续专业发展和训练,及其自身的教师教学技巧。当前的模式也假设目前的中央式结构管理可以提供定时并有规律的学生支柱。

四、结语

起初的来自欧洲的南非教师,被19世纪出现的导师制所取代,再被后来的教育学院和大学所取代,大学成为提供教师培训唯一的场所。1994年后,教育和社会的重新建构促使制定出一套教师培训的体系。当前南非教师短缺,要解决的办法是南非政府给学生提供奖学金,并且给黑人学校提供培训资金。而南非大学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远程教育大学,在教师培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预测南非大学远程教育将在教师职前和职后培训中扮演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ayes,MT.2002 Assessmet of Field Base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Implications fof practice. Education122:581-586.

教师培训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今年师德培训,加强了对教师培训的力度,成立了以副校长谢作寅为组长的师德培训领导小组,具体事务由校办公室具体协办。形成校长亲自抓,各部门配合抓的局面,并做到培训有计划,落实抓过程,结束作总结。校长分别在行政会,教师会上做了师德培训动员工作,学校在邮箱里暑期教师文件、学习材料。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暑期培训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每位受训教师的牢固地树立起终生学习的观念,并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做学生和社会的表率。

二、内容具体,形式多样

本次专题培训活动要以深入学习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与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总领,以探寻“和谐教育,幸福师生”为目标,以学习两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张丽莉、 “最美司机”吴斌等榜样事迹为重点,紧紧围绕落实温州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两大战略重点和“三心四德”教育,推动平阳教育科学和谐、优质均衡发展展开培训学习。

三、严格管理,注重成效

1、建立签到制度,每天分上午,下午二次签到,副校长还监督清点人数是否与签到相符。

2、通过培训,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反思,每位培训教师认真做笔记写学习体会。并在学习结束时,每个教研组分散交流自己的体会,进一步巩固师的培训成果。

3、注意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培训中的签到表,培训心得体会,做到有据可查。

教师培训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2002培训部上半年工作总结

本学期培训部的工作围绕教育现代化的主题,,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为重点,加强对培训观念的理性思考,确立了“力求观念创新,探索以教师为本的开放式、校本式全员教师培训模式”的培训策略,加大培训调控力度,引导各校主管领导带头学习,体验学习,立足自主培训,带领本校教师参与学习,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基层学校继续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使全中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了新突破。

一、以新课程、新教材为重点的新一轮继续教育,本学期分三个阶段有序进行。第一阶段:3——6月中旬,以校本培训的方式进行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培训部采用学分制,抽检教师学习笔记的方式调控各校的新课程的学习。这个阶段,基层各校见缝插针,学习形式百花齐放,有专家报告,校长辅导,教师自学、汇报等。七校、一中等学校为每个老师买了一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七校领导还用考试答卷的方式了解教师的学习情况;实验小学的领导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研究确定了自己学校的培训理念,将新课程的信息资料、教育教学案例印发给每位教师,引导老师看了学习材料后,你怎么想,该怎么做。新课程的学习,以校本的形式开展,不仅扩大了培训面,更重要的是,培训的内容方式接近了老师们的需要。突破了以往专家报告,少部分教师代表受训的做法。第二阶段:6月下旬——7月中旬,组织培训者分期分批参加省、市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小学、初中校长、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共50人参加了市级培训,另有17人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学科培训,为进步一开展新课程的全员培训准备了师资。第三阶段:七月中旬以后,采用集中与分散的方式,对小学、初中起始年段的各学科教师进行再培训,8月份进行有关新课改的考试。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我们从校长到教师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思想上、观念上的准备。但是,也有的学校没有充分利用《继续教育资料》和有关新课改的材料,组织安排教师学习,新课程的学习还存在死角。

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全面铺开。培训了33名主讲教师,暑期前培训完454名学科教师。“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有效应用而设计的一个大型的国际合作性教师培训项目。培训过程中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学员的学习是一种基于任务和项目的学习,培训目的是让学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本,以活动、参与为主,以信息化教学为重要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是与新课程的培训目标一致的。为了使我们的培训“原汁原味”,产生“震撼”,避免走过场,我们的做法是二级培训,先搞主讲培训:1、请来长春市仅有的接受过两次英特尔公司培训的老师,给我们每所学校都培训了2名主讲教师,2、各校主讲都保证一名副校长或主任或优秀学科教师,3、为了使大家尽快进入角色,举行了开班式,中心、进修学校、培训部从不同角度宣讲“英特尔®未来教育”,使学员少走了弯路,做好了吃苦、痛苦的思想准备。4、成立班委会实行自主管理。5、学习结束,举行结业式。座谈学习感受,研讨下一步“英特尔®未来教育”校本培训的方法。学员们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吃了不少苦头,也尝到了甜头,正如学员们总结的那样:我们的学习经历了一个“难、苦、变、甜”的过程。另外从培训的组织形式上,学员们在座谈中也谈到体现了参与性、合作性、研究性,资源共享。总之这次培训让学员明白了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创设问题情境,体会了怎样探究性学习,为新教材的使用奠定了一定的观念基础。

三、骨干教师工作。重新考核上报市级骨干教师,经市教育局审核认定,全中心现有小学、初中市级骨干教师33名。并分3次组织他们通过了市继教办的“Frontpage”考试。

召开骨干教师“带头辐射作用”经验交流会。这是继骨干教师“四个一”经验交流会的又一次会议。会上于颖、杨晓民、周云英、杨红英、南丽华老师,分别从教育科研、日常教学、班主任工作、新课程标准学习与思考等几个侧面介绍了在教育教学一线发挥的带头辐射作用,他们的发言,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体骨干教师一年多来艰辛探索取得的成果,同时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教师培训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镇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培训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99-01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国家“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但乡镇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乡镇幼儿园教师急需加强教研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本文以牙克石乡镇幼儿园为例,以此探讨乡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样本选择

样本从9所乡镇幼儿园中选取1年以下、2-5年、6-10年、10年教龄以上共抽取67名教师参与调查研究。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是研究者自编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调查内容一是幼儿教师目前培训情况;二是幼儿教师对自身专业水平的评价。本次调查共发放67份调查问卷,回收67份,有效率100%。

3.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问卷问题包括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以封闭式为主。

三、结果分析

1.乡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起点较低,学历、职称结构急需提高

乡镇幼儿教师迫切需要进行学历提高教育,职称比例也需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考虑。学历以大专为主,占55.22%;未定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较大,占28.4%。

2.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参与调查的幼儿园教师有35.5%“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知识”是欠缺的,23%的教师则认为“教育教学技能”是最为不足的;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优选什么的?”问题上,“多参与校本教研”的占47.5%,“多参与高端培训和交流”的占13.3%,而认为是“团队互助成长”的则占20.6%。对“日常教学业务学习的主要形式”的答复中,“浏览学习专业网站和图书”选择最多,达到50.3%,其次是“听评课活动”,仅有7.9%的教师选择“课题研究”。从以上调查可看到,乡镇幼儿园教师有提高专业发展的意识,但整体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3.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上相差悬殊

乡镇幼儿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能力程度相差悬殊。能够经常上网查资料的仅占26.9%,不会发邮件的却占20.8%;城市常用的多媒体课件对乡镇幼儿教师来说,比较困难,29.8%的人不会制作课件。

4.乡镇幼儿教师专业水平较低,表现较单一

乡镇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评价偏低。从数量上来看,虽然有41.8%的教师发表过学术论文,近三分之一的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技能比赛和教科研课题,但比例太小,远远不能体现专业化发展的水平。虽然学术论文获奖率很高(59.5%),但获奖级别较低。

5.教师培训质量急需提高

对培训的内容的看法,51%的教师认为“较有针对性,对教育教学有指导作用”,“理论太多,实践内容太少”的占了34%,15%的教师认为“内容重复、分散”。对培训教师的看法上,50.2%的老师认为“讲课内容有指导作用”,认为“理论较强,熟悉幼儿园课程改革”占了18.2%,“理论内容多,实践指导少”的占了29.1%,认为“讲课不生动,内容陈旧”的占了25%。

6.教师培训内容、方法、形式都有待改进

从数据和谈话反馈来看,幼儿教师最重视的就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性,而这正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主旨。在对培训的调查问卷中,反映出最受幼儿教师欢迎的培训形式是“既有理论讲述又有教学实践活动”,最受欢迎的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策略与技能”则是乡镇幼儿教师认为最急需的内容。开放性问题中幼儿教师针对培训部门提出的建议包括:多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培训内容多实践少理论;重视农村乡镇教师的培训;多组织送教下乡活动;研训形式多层次多样化,培训内容针对性强等等。

四、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为乡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

乡镇幼儿园教师未定级的教师比例为28.4%,直接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另外,乡镇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环境急需改善。幼儿园培训经费很少,专业培训机会少,专业书籍杂志都很少见到。教室没有多媒体设备,连上网都难,29.8%的教师不能自己制作普通的多媒体课件,20.8%从不使用EMAIL。在教师培训方面,乡镇幼儿教师只参加当地教学技能、教材培训,基层很少教师能到市区、先进城市学习、观摩。园本培训较多,但由于乡镇幼儿园师资力量所限,园本培训促进专业发展的力度不够。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可能在政策、物质上给予乡镇幼儿教师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2.加强乡镇幼儿园教师对专业发展的内涵认识,促其主动自觉发展

加强乡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首先要深刻学习明晰幼儿教师的职责和专业素质的要求;其次要积极参加园本学习,加强幼儿教师基本功训练,成为既有特长又全面发展的优秀教师;再次要学会观察记录,学会反思,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提高专业水平,积极撰写教育随笔,积累教育素材,进行课题研究,从而成为一名专家型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3.建构切实有效的乡镇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乡镇幼儿教师最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迫切希望培训内容以专题式为主,切合乡镇、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展主题式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上能够像教材培训那样,理论切合实际,多进行现场观摩教学,尤其能进行现场点评。在培训层次上建立不用层次、不同形式的研训团体,通过互助交流、引领点拨来提高专业水平。

4.加强乡镇幼儿园园本教研建设

园本教研体现一个幼儿园的精神内涵。乡镇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发展首先需要幼儿园园长进行精神建设和物质建设。精神建设指幼儿园园长要建立和谐向上的教研氛围,鼓励骨干教师乐于创新,敢于创新。物质建设指要尽可能的给幼儿教师们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提供基本的学习材料和工具 ,提供“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观摩机会。其次要建设一个良好的教研团队,注重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要充分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幼儿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加强幼儿教师的设计活动、反思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EB/OL〕教育部门户网站.2010:3.

教师培训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一、立足学校需求,加强“课程”建设

校本研修是指在学校的规划下,教师在学校实际工作情境中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主要导向的各种学习、实践、研究活动。为更好地推进我区的校本培训工作,加快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加强校本培训的指导、检查与落实,使校本培训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我们提出了“三个基于”工作方针。

基于课程建设为主题的校本研修

为体现校本研修的自主性和规范性,我们依据宁波市校本研修指导意见,确定每年培训的主题,联合教科部门编印了校本研修教材,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外,从校本课程到大课程建设,进行详细的介绍。各个学校针对培训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或邀请专家从理论层面进行引领,或自学教材写心得体会,或结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实践体验,或开发远程拓展课程向各地推广……提高了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围绕课程展开。

基于校际交流为形式的校本研修

为了加强各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施了校本研修开放日活动。在每个学期初由各校申报研修活动,区师训中心统筹安排,每月以菜单形式通过信息平台发给各个学校进行选单。

这些研修活动都有共同点:从培训的内容上看,从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培训研讨的问题都来自一线的教育问题,使培训更有针对性。譬如江东实验小学的“教育教学疑难问题齐支招”,来自教学管理中教师反映最集中的五个问题;从培训形式上看,都采用了参与式的培训模式,在活动中引导教师们根据实践体验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如曙光小学“玩转电子白板 享受快乐课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电子白板制作比赛;从参加的对象看,除了本校教师外,还邀请了不同层面的专家引领,如荷花庄小学请宁大科研副校长主持,教育局领导、德育专家作点评,提升了整个培训的品质。通过多元的观摩学习,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使校本培训工作更加具体实效。

基于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目标的校本研修

在总结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探索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程。使学校能有效地开展校本研修,让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方面不断提高。使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成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学习团体。区颁发《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考核细则》,至今共有十五所学校被评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占全区学校的40%。这些学校在承担本校教师培训的同时,还形成辐射带动的功能,为提高区域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出贡献。第一批8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针对学校校本培训的特色以及学科特长,从心理健康、班主任建设以及各学科与江东区师训中心合作承担了24学分的培训项目,又为90学时培训提供了实践基地,全区师资质量显著提升。

二、立足培训项目,优化培训资源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中提出,每一个教师在五年内必须参加90学时的集中培训,开发与实施90学时的培训项目也成了每个培训机构需要突破的难点。为了整合优化培训资源,最大限度为区域内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我们实施了“三大维度整合”、“三个平台共举”、“三支队伍建设”的培训模式,即所谓“三三制”培训模式。

(一)把握三大维度

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职称科学规划及区域内教师五年90学时的培训要求,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的实际需求、专业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培训目标,采用“三加三”培训体系。前面的“三”指的是三个维度,主要指师德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后面所加上的“三”指的是三类课程,即公共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见附录)

附录

江东区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高班课程表

(二)依托三个平台

1.借助名师流动工作站平台。我区自2005年起,先后建立了9个区名师工作室,引进3个浙派名师培养工作站,并成立了名师流动工作站,将名师工作站与教学实践进行整合,提高了实践的效果。

2.发展基地学校平台。我区于2010年开始逐步创建江东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至今已有15所学校。这些学校为90学时培训提供了实践基地,正以不同的形式将本校的校本培训向区域辐射,以带动更多的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3.搭建远程网络平台。依托“视像中国”计划网络平台,学习、借鉴培训经验,组织“远程交流培训”。通过网络与外地名师进行同课异构,通过视频与各地名师共同研课,进行思维碰撞。

(三)重视三支队伍

1.组建培训专家团队。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采用了“双导师制”,即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互为引领。充分利用高校、工作站资源邀请课程专家、心理辅导专家、教科研专家等作为理论导师,为学员们作讲座。同时又聘请实践基地学校中的骨干教师作为学员实践时的导师,制订指导计划,上好示范课,指导学员说课等。

2.组建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管理团队是培训运行的执行者,由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支持、项目秘书(班主任)构成。项目负责人为整个项目的总负责,担任课程的开发,将实施方案与专家团队进行沟通等;项目技术支持重在信息技术支持,及时将相关学习材料在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培训平台上,组织教师进行网上学习活动;项目秘书重在班级事务的管理与协调。在项目实施方案中管理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注重训前、训中、训后的全程监控。

3.组建项目巡查团队。针对区师训中心人员不足的现状,我们整合了教科、教研和教育局的相关老师、领导,联合组成项目巡查团队,负责各个实践基地的巡查。

我们认为培训的管理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班教师,而是诸多培训要素的整合者。首先,要建章立制,我们制定了《实践基地学校和导师要求》《学员学习要求》《学员培训手册》等相关制度,明确组织者、学员、导师各自的职责;其次,严格规范管理,对三百多位学员按照年段学科进行了分班,确定每个班级的班长和副班长;最后是管理考核双轨运行。实践导师侧重于学员的实践过程性评价,项目负责人则及时收集学员对培训工作和培训效果的情况反馈,及时进行诊断性评价。

三、立足教师专业发展,凸显区域特色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的相关精神,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我们引入了项目管理理念,开发基于需求的系列化培训课程,组建资源优化的培训团队,探索注重实效的培训模式,建构可操作的管理系统等,以此促进我区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研究与培训结合,解决工学矛盾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24学时的培训进行调整,与教研活动进行整合,促使研训一体化,解决教师的工学矛盾。在24学时培训内容设计上,区师训中心要求各个项目负责人从横向考虑凸显五个方面要求,即现代化教育理念与当前教育改革;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课堂教学策略与教育观摩考察;培训技能提升与培训资源积累。从纵向考虑开设适合不同年龄层次教师需求的培训项目,如班主任岗位培训、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24学时培训项目中既有专家层面的理论引领,又要有参训人员的实践展示,为学员搭建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在专家名师的示范引领下,在优秀案例和成功实践经验的分析研讨中,让学员们分享经验,解决困惑,完善知识,更新观念。

(二)面授与网授结合,拓展培训空间

浙江省教育厅开发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平台重在项目推出、学员选课以及学分登记评价功能,缺少对每一个项目培训过程的管理。 为拓宽培训的途径与空间,对各个项目实行过程管理,我区搭建了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培训平台,采用世界上最流行的课程系统――moodle,从课程内容再学习、讨论交流、作业上交等方面将培训教师和学员作为平等的主体,共同参与培训课程的建设。我们将培训项目在网站上,由项目负责人将每次的安排公布在网站上,并将每一次培训后的各种培训资料及时上去,每个学员可以以访客的形式访问,了解培训情况,网上实现再培训。同时还开发网上的互动交流、作业上交等功能,利用这一虚拟研修平台进行延展性培训,实现面授和网络同时异地(培训前期活动)、同时同地( 培训期间活动)、异时异地(培训结束后活动)的研修交流。

与此同时,我们搭建了区域教育数字化平台,整合教师一卡通,开发出集培训学员电子签到、考勤统计于一体的平台,这个功能已在“区域数字化平台培训”项目中应用,将原先的手工、书面档案变为自动化电子档案,由原来的静态滞后管理变为现在的动态实时管理,大大提高了培训业务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

(三)研训与编著结合,形成培训品牌

国家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下转第8页)(上接第5页)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进步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实现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增强适应性和开放性,体现学习型社会对个体的新要求。我们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推出继续教育系列丛书,以名师牵头为主,组织骨干教师成立课程教材编制团队,以此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形成并推广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