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设计工程师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机械设计》 课程改革 内容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评估考核
1.前言
《机械设计》是机械(机电)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这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课程,该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灵活性较强,且与其他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衔接紧密,是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参加工作所必需的机械设计知识的技术基础。其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后续课程学习中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理论理解的深度。
2.课程描述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为一体的课程,它既是一门机械学科用于思维体系建立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又是面向生产实际,能够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应用技术课。因本课涉及机构和零件较多,要用到较多的理论基础。学习者如用习惯的基础课系统性来看待本课,确实会产生“不系统”、“没有统一研究规律”的错觉。实际上,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可归结为两个问题:一是“机构怎样才能实现人们需要的、理想的运动”,二是“零件怎样才能正常工作”。为了使学生学习中把握这两个思路,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在培养机械类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素质结构中的作用,根据培养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职高专层次的专门人才的定位,我们以建立学生机械产品的基本思维体系为理论知识要点,以掌握机构分析、故障诊断、零部件设计、设备调试、维修和高效率的操作使用为技能培养目标,对原课程体系和结构作了全面调整,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探索。
3.课程内容设计
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围绕解决某一项目问题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重构课程体系。首先对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82.2%的毕业生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机械设计》是实用价值最大和使用频率最高的课程之一,同时采访了株化、株冶、南车等几家知名企业,了解他们对机械设计知识、技能方面的实际需求后,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组。思路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胜任企业工作岗位为目标,根据生产实际对机械设计知识的需求,在汲取国内传统机械设计教材知识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践中的实际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将授课内容分为两个大项目。
项目一:牛头刨床机械系统分析
项目二: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置
项目一以牛头刨床为切入口,在牛头刨传动系统中,包含了带传动、齿轮传动、导杆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螺旋机构和棘轮机构等组成传动系统;刀架和工作台组成的执行装置;电动机的运动和动力经变换和传递,一方面使滑枕和刀架作往复直线移动,进行刨削,另一方面使工作台横向移动,完成进给。刀架、工作台的速度和位置靠操纵机构来控制。牛头刨床中的机构基本上涵盖了一般机器设备中的机构,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学生通过对这些机构进行分析,掌握各种机构的特点及工作原理,来解决本课程学习的第一个问题,即“机构怎样才能实现人们所需要的、理想的运动”。
项目二以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为切入口,通过计算带式运输机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设计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系结构、减速器结构来了解机械设计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将课程知识与设计内容有机的融合起来,这样可解决本课程学习的第二个问题,即“零件怎样才能正常工作”。
项目一学生学完后必须完成牛头刨床机械系统分析报告,项目二学生学完后要编制带式输送机产品设计说明书、设计减速器装配图、零件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感受是所学即所用,学习的目的性强,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很好。
4.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经过企业调研及多年的教研实践积累,结合《机械设计》的特点,我对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调整和改进。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多元合一”(课题教学、现场教学、虚拟机构运动演示、真实零部件测绘、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使用)的教学方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机构、设计零部件的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1)采用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按照班级人数均匀分组,每班一般不超过8组,每组4―6人。每组有一个班干部或团干部,学习能力强弱的学生要搭配,注意计算、绘图、计算机、英语等特长搭配。通过小组成员合作,巧妙地运用同学之间的互动,把一些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这样一来,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就可以由学习小组来完成,教师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咨询者、促进者、参与者。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而建立起来,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如项目一学习中,有几个阶段安排了机构分析汇报,要求学生制作PPT,这就要求学生小组成员合作,有的设计PPT模板,有的网上查询图片、材料,有的组织汇报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提高了知识概括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发挥教师情感的积极作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不含情感因素的课程,怎样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应博学多才,且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为原来没有情感因素的课程注入情感的因素,让学生带着感情来学。另外,教师应该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平易近人,这样就可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使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例如,学生在制作PPT汇报文件时,会出现许多问题,我们一般要求学生提前几天将PPT发到老师邮箱,老师发现问题后及时用QQ聊天的方式与学生沟通,这样既解决了学习上的问题,又加深了教师与学生的感情。教师讲的话、提的要求就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坚持在了解中教育,在教育中了解,这样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会提高。
(3)尝试体验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难度不是太大的课程部分,让学生代表亲自体验当老师,每个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材料、备课、做课件等,然后采取优秀小组上讲台讲课或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某小组上台讲课;教师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各小组进行讨论,这种学与做的结合,受到了学生普遍的欢迎。另外几次PPT汇报,首先是学生推荐或自荐一个主持人,各小组除了代表陈述外,还要接受教师提问、其他小组同学提问,教师和各小组长作为评委对各组情况进行评分。每次汇报气氛都非常热烈,同学们热情非常高,各小组都不甘示弱,汇报材料准备充分,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团队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4)身边教学法。
本课程除了以两种典型机械(牛头刨床、带式输送机)为载体进行学习外,为了使学生增加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还采用了“身边教学法”,即鼓励学生将身边熟视无睹的桌椅、门窗、文具、其他生活用品等物体中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工程问题拍成照片或视频。如补鞋机的机构系统,自动铅笔的凸轮机构,手表中的轮系,雨伞中的连杆机构,天窗的六杆机构,拖把上的四杆机构,麻将机里的齿轮传动和链传动,校园里挖掘机上的连杆机构,等等。在课堂上引用为实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启发他们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
(5)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
各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如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鼓励学生课后利用互联网搜集课程资料、了解课程信息,使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更为顺畅;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全部上网,方便学生进行学习;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相结合;采用因材施教、双边互动、自主探索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5.评估考核
(1)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有专业能力(含知识与技能)、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权重分别为70%、15%、15%。专业能力是每次课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而社会能力包括承担工作的饱满性,是否富有挑战性;参与学习活动和公益活动热情,不计较得失;待人谦虚有礼,团队合作意识强,服从安排,能正确对待批评与不同意见;衣着整洁,注重小节,讲究社会公德等。方法能力则包括善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料;勤于摘录,灵活取舍,善于总结,注重积累;善于独立思考,提出与发现问题频次高;有良好的学习作息时间,按时按质完成规定的任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高,等等。
(2)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有自评、互评和师评,其权重分别为20%、20%、60%。自评或互评分数明显不客观时,以教师评分为准。
一般情况下,专业能力在小组之间交错展开。以每个班分为8组为例,代号分别为A、B、C、D、E、F、G、H组,由教师随机组合考评组和被考评组进行互评,例如:
第一轮随机组合为:A-B、C-E、D-F、G-H,前面的为考评组,后者为被考评组。
第二轮组合可为:E-A、B-C、H-D、F-G,前面的为考评组,后者为被考评组。
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互评”通常在组内通过讨论,对照评估内涵客观评价,成员之间必须拉开分数。
6.教学效果
通过两年的探索,《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肯定,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觉到真正学到了不少知识。装备0912班的方萌同学感慨地说:“很荣幸大学里能用这种新颖独特的学习方式学到这么有用的课程,我会永远记住您和您所教的课程的。”现在该课程主要针对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学生进行试点改革教学,今后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扩大改革范围,让更多的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掌握知识、训练技能并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真正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苏慧.《机械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08,(5):159.
[2]汪禾清.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07,(27):224.
【关键词】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施工作法;改进建议
A市某住宅楼正在建设中,住宅楼数量共10幢,建筑风格为欧式,屋顶类型为四坡型屋面。屋顶结构构造上,为了增强建筑屋顶的防水性,施工人员采用在原混凝土结构上再覆盖了一层SBS卷材防水层,另铺盖上了彩色的混凝土瓦。四面斜坡中,南北两个坡面坡度设置为30°-50°,而东西两个坡面的坡度则设置为74°。屋顶立面图见图1。
图1 某住宅楼建筑屋面的局部立面图
结合图1和住宅楼屋顶设计实际,正式施工时采用了两种施工做法,一种是南北坡面的单面模板施工法,另一种东西坡面的双面夹模板施工法。经验证,两种施工做法都获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1.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中的方法分析
在该次工程建设中,坡面坡度不同、方向不同,施工人员采用的施工做法也不相同。
1.1南北坡面的单面模板施工法
住宅楼屋顶南北坡面采用了单面模板法施工,并获得了良好的施工效益。单面模板施工法是目前建筑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法,它的操作相对比较简易,具体做法为:施工时,当底模支设完毕、钢筋也绑扎完毕之后,再用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将振捣过程中坍落度小,容易滑动下落的混凝土用振捣棒子刮到上部去,等到初凝后再将早期被刮到上部的混凝土加以振捣抹平。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单面模板法具有施工难度小、施工简便易操作的优点,但由于其在实际施工时混凝土浇筑质量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所以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把握好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影响因素,如屋面坡度、模板光滑度、混凝土坍落度等等,尽量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以便为单面模板的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想要克服单面模板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振捣时,就必须要等到混凝土进入初凝阶段后再实施振捣;同时,为了避免混凝土初凝阶段振捣带来的混凝土内伤,可选择采用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混凝土上下段板浇筑厚度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1.2东西坡面的双面夹板支模施工法
该项工程施工中,由于东西坡面的坡度相对较大,所以为了保证质量,施工时采用了双面夹板支模法进行施工。实际操作时,施工人员利用短钢筋作模板支架,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板的厚度,另外还采用了12号铁丝来对模板进行加固。
该施工做法完成之后要作全面检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在该项工程中,施工人员对东西坡面双面夹板支模进行检查时,发现双面模板中的转折部位有出现混凝土密集现象,原因是以为转折处钢筋分布过于密集,振捣棒不易插到并进行振捣,所以导致模板转折处混凝土多呈现出蜂窝状。发现这一问题后,现场人员立即对模板实施了淋水检查法,并通过淋水检查法判断出模板发生渗漏的位置在穿加固铁丝处,该部位表面虽然没有发现明显的孔洞、缝隙,但淋水后发生渗漏的现象很普遍,修补难度相对比较大。
2.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渗漏原因分析
由上述可得,在斜坡屋面施工中,住宅楼东西屋面施工时很容易出现渗漏问题,这对屋面施工质量的影响极大。分析东西屋面发生渗漏的原因,发现渗漏现象之所以会产生,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模板转折处钢筋分布过于密集,混凝土振捣不到,所以导致混凝土模板渗漏。但这一问题在东西斜坡屋面施工完毕后,经检查后就已经得到了及时的修改与解决,所以在住宅楼斜坡屋面全部施工完成后,东西屋面发生渗漏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反而是南北屋面,因受到台风天气的影响,南北屋面在连续承受了三天雨水侵袭之后,屋面漏点开始增加,严重损害了住宅楼屋面质量。究其渗漏原因,推断为南北屋面施工时所采用的单面模板施工法工艺不当,混凝土振捣密实性差,所以导致屋面渗漏。
3.相应的改进建议
3.1单面模板施工中的改进建议
斜屋面板现浇混凝土在单面模板上施工,主要靠混凝土自身的凝滞力、模板面的摩阻力和钢筋网的张拉阻力的限制,至混凝土硬化成型后不再沿斜面下滑。模板坡度超过一定角度后,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对混凝土的摩阻力不足以抵消混凝土顺模板面的下滑力。混凝土初凝前,其缓慢位移持续发生,导致混凝土不密实和内伤而渗漏。故建议屋面坡度大于26b时,不宜采用单面模板法施工。
3.2双面模板施工中的改进建议
采取双面模板法施工时,由于模板对混凝土施工成型的制约,混凝土板可达到内实外光的要求。但由于板的厚度小,除去钢筋及保护层厚度,中间间隙小于50mm,若钢筋绑扎位置尺寸有误差,则振动棒更难插入。因此施工中必须注意防止钢筋位移及混凝土灌不到位而造成的蜂窝。当浇筑过程中不能观察到封闭模内混凝土的饱满度时,可采用榔头敲击模板听音探查,并在板底加振,使混凝土下淌充实。另外,可在板上钻一些直径4~6mm孔,观察混凝土浆从孔中渗出情况来判断是否密实到位。使用小振动棒,按序插振,防止漏插。对无法振到的部位和死角,应采用板外振、开窗口、人工插钎插捣等方式,将混凝土振捣密实。加料有困难时,应适当配备铁板导料斗、导料槽等,使混凝土按序到位,防止各部位加料不均匀而造成孔洞。
采用封闭法支模时,宜在上层模板开窗带并分段支模,面层模板随混凝土浇筑速度以600~1000mm宽度的水平带,由坡根向上逐段支设,可预先做成小块工具式模板依靠定位螺杆现场与底模固定,现试做一模板设计,见图2。施工中可视混凝土硬化情况,适时拆除上层模板以利周转。
图2 双面模板制作安装示意图
为确保屋面板结构的质量和防水的要求,对坡度大的斜屋面,应优先采用双面模板法施工。
3.3施工注意事项
(1)斜坡屋面混凝土还应注意在施工过程中防止发生结构变形。由于模板支撑系统要承受斜坡面传来的横向推力,因此支撑架应设置斜撑,浇筑混凝土时按对称两坡面同时浇筑,防止因单侧浇筑使支架发生位移而一边倒,甚至导致坍塌事故。
(2)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受高处作业、坡度大小、形状变化及气窗、水箱、檐沟等多因素影响,支模及浇筑混凝土均比较困难。由于混凝土板表面积大,失水快和人员上下不便等原因,洒水困难,故须特别重视及时做好养护工作。
4.结束语
本文以某住宅楼建设施工为例,对住宅楼斜坡屋面的施工做法作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在斜坡屋面施工中常易发生的渗漏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了几点客观、可行的改进建议,希望对同行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洪海春,宋峰,高志兵,陶小三.江苏省农村民居集中住宅区房屋抗震性能探讨[J].防灾减灾学报,2010(03).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1.通识类课程
(1)人文社会科学类
除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外,由各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
(2)数学和自然科学类
主要包括数学和物理学,并合理考虑化学和生命科学等知识领域。
数学主要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概率与数理统计、计算方法等相关知识领域。物理学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等相关知识领域。
数学、物理学的教学内容应不低于教育部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提高数学和物理学(含实验)的教学要求,以加强学生的数学、物理学基础。
2.基础类课程
学科基础知识被视为专业类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应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工程图学、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等)、热流体(流体力学、热力学或传热学)、电工电子学、材料科学基础等。
3.专业类课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包括:机械设计及制造基础、过程(化工)原理、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与应用等。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劳动安全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机械、石油、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机械/设备/重工;
2、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3、新能源;
4、环保;
5、其他行业;
6、制药/生物工程;
7、建筑/建材/工程;
8、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设备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设备工程师;
2、机械工程师;
3、机械设计工程师;
4、销售工程师;
5、压力容器设计工程师;
6、监理工程师;
7、设计工程师;
8、压力容器设计。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现代控制理论、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测试技术、计算机系列课程、经营与管理、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高新技术公司应用CAD及分析软件从事各种机电产品及机电自动控制系统及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如:进行工业机器人、微机电系统、智能装置等高新技术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试验与研究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机械、仪器仪表、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机械/设备/重工;
2、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3、新能源;
4、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5、汽车及零配件;
6、其他行业;
7、计算机软件;
8、原材料和加工。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师、高级机械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机械工程师;
2、高级机械工程师;
3、结构工程师;
4、自动化机械工程师;
5、电气工程师;
6、机械设计工程师;
7、助理机械工程师;
8、模具工程师。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关键词:工程师;培养模式;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毕业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实践性、综合性的教学环节,相对其他教学环节而言,它对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毕业生素质,使之尽快适应社会需要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何搞好毕业设计,各学校由于操作方法不同,结果也有很大差异。我校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6级毕业设计中,本着面向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教学目标,采用了模拟产品设计的教学改革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验,并从中探讨和研究了工程教育培养的目标、要求和方法等问题,对开展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毕业设计教学方案的探索
我校是从2002年开始招收工科专业本科生的,作为专业课教师,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考虑如何开展毕业设计了。由于笔者和几位教师正在研究和设计一种称作支盘成形机的建筑地基施工机械,为此曾多篇,出版专著一部。在设计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位机械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联想到教学中的毕业设计,如果让大学毕业生达到或基本达到能够开展类似产品设计的程度和能力,将会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能力一定会有突出的收获和效果。但是要完成这样的设计,从教学计划的时间上看是不可能的。于是,就考虑吸引部分机械设计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进行模拟产品的设计。
这样的教改思路与教研组教师和系领导通报之后,立即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支持,于是决定在06级学生中开展一次探索性的、非正规的教学改革:由学生自愿报名,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这项模拟产品设计的教学活动。
由于各方面工作都组织得比较好,设计工作进展顺利,同学们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项活动。并经教研组和系里研究决定,即以此业余教学活动为起步,延续到利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进行一次面向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项目,设计题目确定为《ZPCXJ-×××/××××型支盘成形机结构及机加工工艺设计》。
二、设计课题的选择及设计任务的确定
1.设计课题选择的依据
(1)作者近年来一直进行此方面的科技研究和开发设计工作,手头有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和设计经验,能够方便地指导学生开展这项活动,这是能够开展此项教改工作的外部条件。
(2)项目组主要成员在开展“支盘成形机”的设计研究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作为一个机械工程师,当他走上工作岗位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能力。为此对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促进了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创新,这是能够开展此项教改工作的内部动力。
(3)这个课题的设计内容比较全面。其结构为一个涉及连杆机构、液压装置等的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产品;其制造涉及车、铣、刨、镗、钻和磨削等各种冷加工技术,铸、锻、焊等各种热加工技术和各种复杂的热处理技术;其内容既包括机械设计,又包括加II艺设计。这不仅培养了机械工程师的整体能力和全面素质,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学目标。
(4)这是一个新产品,一个正在研究和开发的未定型产品。开展这样的设计,不仅局限在机械设计的理念上,而且更具有产品开发的意义,这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5)这不仅是一个传统的学科,而且还可以和其他学科紧密结合形成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因为学生必须在了解工程地质、地基基础和建筑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后,方可进行设计。这是实现现代教育思想,培养新世纪宽基础、跨学科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展此项教改工作的更高层次的目标。
2.设计内容和要求
(1)关于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虽然只有一个,但原始数据每人一组,设计的结果在方案上可以是相同的,但其计算结果、图形结构形状和尺寸等是完全不同的,这样不仅保证学生的设计必须要由自己亲自完成,同时还将这个产品开发为一个系列化产品。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互相协作、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分析、研究并最终找到一个共同的解决方案。当然,也有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或由指导教师确定,或者干脆就保留几种不同的方案,形成明显的对比,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关于设计任务
按照项目组的教学实施计划,本次设计要求每位同学完成如下任务:
①设计任务的内容。对“支盘成形”设备的总体设计和其两个主要部件――“工臂工作机构”和“推力液压缸”,从几何参数计算、结构原理设计、结构尺寸和强度等设计、装配图设计、全部60多个零件及精度设计、大部分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等进行全面设计。
②设计成果的形式。设计成果要求同学完成《支盘成形机设计计算说明书》、“设备工作系统示意图”、“总体设计外形图”、“各主要部件装配图”、“主要部件全部零件图”、“大部分零件加工工艺卡”、“个别复杂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等。
三、设计过程中的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
1.知识准备和课题调研
首先是由同学自学《挤扩支盘桩及其成形设备――技术与应用》等书籍;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本设计课题的服务对象、应用价值和国内外最新动态等。这是一个知识准备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学能力和资料检索能力的培养过程,更是一个有目的、自觉的课题调研过程。
之后,带领学生深入地基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调研和方案构思或方案设计。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是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是激发学生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世界,开展创新的良好切入点。
2.设备总体设计方案的确立
首先要考虑设备的作用是什么?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在合理规划设备的工作过程和基本要求、设备工作机构的工况特点和动作要求等的基础上,还应考虑设备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等。分析和研究之后,即可拟定出“支盘成形机”工作机构的工作原理图、设备配套装置及工作系统图和整个设备的机械传动系统及液压传动系统图。
这个设计过程是十分复杂的,需要机械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还需要设备服务对象的基本知识。学生把在大脑中的形象思维转变成产品模型的初步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多种设计方案,需要进行比较和优化,经过多次修改或迭代,最终确定合理方案。
3.设计原始数据及技术参数的确定
一些设计只有其原始数据还远远不够,必须经过进
一步的分析和计算确定一些其他必要的技术参数,方可进行下一步设计。这些参数的确定,常常要运用数学和力学等理论知识进行详细精确的分析和计算,确保设计能够科学合理,这是对学生开展技术设计的思想意识、从事技术工作的负责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的考验和培养。
4.部件结构设计及计算
机身及推力液压缸连接装置的设计及校验计算,机身及工臂工作机构主要结构尺寸及其各连接结构件的设计和校验,零件图设计等。推力液压缸各缸体内、外径的设计计算,推力液压缸推、拉力的计算,推力液压缸的主要结构件尺寸及其各连接结构件设计和校验。最后完成机身及工臂工作机构和推力液压缸的装配图设计和全部零件图设计等。
设计计算的知识涉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液压传动与控制等专门知识。这是检阅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扎实与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基本功的强化训练,是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合格工程师的必然途径。
5.零件及其精度设计
零件精度设计是一项看似容易,实际复杂的工作。它是机械设计与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有机联系的纽带,是机械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关键技能。机械设计是否合理,能否达到设计的要求和理想目的,零件能否加工制造,产品成本是否科学合理等一系列指标,都与零件的精度设计有关。计算和经验虽然在零件精度设计中非常重要,但通过产品的试验和试生产,发现缺陷与不足,进而加以适当的改造才是更重要的一环。
6.部分或全部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所涉及的知识包括公差配合、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装备设计、数控技术和CAM等一系列相关专业课。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机械加工中的每一个工序又可依次细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不管什么样的生产类型都要求有较为细致的组织分工及合理的机械加II艺规程。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必须具备快速并且合理的设计工艺路线和填写工艺卡片的能力。此外,对一些高精度零件,还进行了数控加工程序设计,培养和强化了学生数控编程的实际工作能力。
7.技术文件的编制
技术文件主要是毕业设计说明书及其相关附件等。这些文件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全面记录和总结,是体现设计者的思想、意志和行为的书面文件,是完成设计任务的重要标志,是设计者介绍设计成果、产品价值和使用说明等的重要手段。编制这些技术文件时,学生需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机办公软件的使用,从而成为一个现代化办公技术应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行家里手。
四、教改成果
1.知识应用比较宽阔。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对其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细致的应用,而且还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机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这是培养多学科、跨专业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的有益探讨和有效途径。
2.能力培养十分全面。这样的毕业设计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多方面的。比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跨专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基本能力,机械设计及机械制造的基本能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初步能力,自学能力和资料检索能力,论文的撰写能力等。
3.学生素质得以提高。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素质也得以大幅度提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改造世界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新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意识、创业意识和市场意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用于科学工程技术描述和论证的文学素养等。
4.教师能力有所强化。通过这样的毕业设计,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有效强化,显然,这也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工作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符合时代特色和要求的合格教师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
5.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由于这种教学模式科学合理,教师在指导中方法得当、孜孜不倦,学生在设计中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兴趣盎然,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