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单摆实验报告

单摆实验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单摆实验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单摆实验报告

单摆实验报告范文第1篇

摘 要:我们完成了对多种生物活性分子探针的化学修饰,为下一阶段的应用研究奠定了探针基础。首先,在细胞膜通透性方面,发现我们的核酸分子探针,由于其高度的化学修饰和较短的链长,已经实现了不需特殊修饰保护,即具有在活细胞中的稳定性和一定的通透性。其次,我们利用亚克隆技术在体外将一种酵母菌中亚铜离子结合蛋白Ace1的关键区域插入到黄色荧光蛋白(YFP)构建4种不同的模型中,有效提高了其荧光强度;我们将此传感器成功应用于检测细胞体内亚铜离子浓度。通过体外和体内的验证,我们研发的亚铜离子荧光传感器可以应用于研究生物体系内铜离子的代谢研究。最后,对拟南芥根表皮细胞质膜铵转运蛋白(AMT1;3)进行了活体动态分析。研究发现:AMT1;3-EGFP在正常供铵状态下,在质膜上的运动状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出现后立即消失;另外一种是在膜上停留一段时间后消失;并且发现AMT1;3-EGFP在不同铵浓度下,这两种运动状态的荧光点所占的比例不同,表明铵浓度决定AMT1;3-EGFP的膜表面停留时间。更重要的是,高铵胁迫下会引起AMT1;3-EGFP聚合并内吞,而这种内吞对于调控AMT1;3的转运活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高铵所引起的快速内吞作用是由铵根离子特异引起的。

关键词:探针 亚铜离子 铵转运蛋白 可变角度的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 内吞

Abstract: We have developed a novel affinity labeling method based on DNA-templated photocrosslinking chemistry. DPAL uses a modular system to dissect binding from other functions that are usually combined in one probe, therefore simplifying probe design and preparation.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information on acceptable modification site on the SM is still required as any affinity probes. Then, we report a genetically encoded copper(I) probe capable of monitoring copper fluctuations inside living cells. We insert the copper regulatory protein Ace1 into a 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 which selectively binds copper(I) and generates improved copper(I) probes. To study how AMTs are regulated in the presence of ammonium, we used variable-angle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fluorescence cross-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for single-particle fluorescence imaging of EGFP-tagged AMT1;3 on the plasma membrane of Arabidopsis root cells at various ammonium levels. We demonstrated that AMT1;3-EGFP dynamically appeared and disappeared on the plasma membrane as moving fluorescent spots in low oligomeric states under N-deprived and N-sufficient conditions. Under external high-ammonium stress, however, AMT1;3-EGFPs were found to amass into clusters, which were then internalized into the cytoplasm. A similar phenomenon also occurred in the glutamine synthetase mutant gln1;2 background. Single-particle analysis of AMT1;3-EGFPs in the clathrin heavy chain 2 mutant (chc2 mutant) and Flotllin1 artificial microRNA (Flot1 amiRNA) backgrounds, together with chemical inhibitor treat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endocytosis of AMT1;3 clusters induced by high-ammonium stress could occur mainly through clathrin-mediated endocytic pathways, but the contribution of microdomain-associated endocytic pathway cannot be excluded in the internalization.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lustering and endocytosis of AMT1;3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chanism by which plant cells can avoid accumulation of toxic levels of ammonium by eliminating active AMT1;3 from the plasma membrane.

Key Words: Probe; Copper(I); AMTs; VA-TIRFM; Endocytosis

阅读全文链接(需实名注册):http:///xiangxiBG.aspx?id=51299&flag=1

单摆实验报告范文第2篇

【教学内容】

教科版五年下册《时间的测量》60-61《摆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l

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l

进行改变摆的重量、摆的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l

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l

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l

认识到实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问题是很重要的。

l

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l

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

【教学重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计时表10只,单摆装置10个(铁架台、铜棒组装而成)、大小相同螺帽三种各10份、实验记录单两种各10份。

教师材料: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前写好课题:摆的研究)

1、师:荡秋千这个游戏很多同学都玩过。今天老师把这个游戏带到了课堂上。请看大屏幕。哪个小朋友荡得更快些?

2、上完这节课,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秋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摆。对于摆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摆。(板书:摆的研究)

二、探究新知

1、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一样吗?

2、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小组讨论)

(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摆锤重量、摆绳长度、摆幅的大小等。)

师:这些只是我们现在的猜测,还得找证据证明。

3、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实验一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10分钟)

a、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可以怎样来操作?

我们一起来设计实验方案。(课件出示)

b、出示记录表。师述:老师给大家准备实验材料,我们动手做实验。实验时要你注意。(请看大屏幕)

我们就以15秒为时间界限,分别测三次,看看最后能发现什么?准备好了吗?静悄悄的开始,比比哪组效率高!

c、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找好记录)

d、科学实验报告会。(展示两个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看看自己小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果的小组举手!如不支持,拿出来分析。

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的说: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吗?(板书:错号)

实验二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10分钟)

a、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又可以怎样来操作?

一起设计实验计划方案。

b、师述:大家看记录表,我给大家准备了一根2倍长的绳子。

c、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

d、科学实验报告会。(展示两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其他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论的举手。

师小结板书:对号。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7分钟)

1、现在我们来回顾之前的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对照我们的实验记录单。回答问题:

a.

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与摆锤的重量有关吗?

b.

什么样的摆摆动得慢,什么样的摆摆动得快,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发现问题

作出猜测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2、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P61,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你觉得它们摆的快慢会怎样?(课件出示)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分别记30秒2次。)

4、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是怎么想的?

5、师可根据学生时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虽然这两个单摆的摆绳一样长,但是他们的摆长却是不一样的。其实,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课件出示P61图片,红色线条指出两条摆长。)

6、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四、质疑应用

1、哪个小朋友荡得快些?(荡秋千图1)

2、荡秋千图二,留个学生课后探索的空间。

3、调整快了2分钟的摆钟。

五、科学成果汇报会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根据回答,整理板书)

板书:

摆的研究

摆锤的重量

×

快慢

摆绳的长度

摆幅的大小

×

实验一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重量

两倍重量

三倍重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发现: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

。(有关、无关)

实验二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绳长

两倍绳长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发现: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

。(有关、无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

,摆动越

摆绳越

,摆动越

。(长

、短

单摆实验报告范文第3篇

作为学生最先接触的实验类课程,物理实验具有其他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

(1)实验教学内容陈旧,类型单一;

(2)实验教学采取灌输式教育方式;

(3)实验教学过程以学生“做会”实验,实验结果符合要求为基本目标,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为了克服上述的弊端,我们尝试从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入手,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课题型物理实验,改革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这种思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我们认为是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我们尝试的“课题型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以“强化操作规范、重视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在完成基础实验的前提下,以“物理选修课”形式开展“课题型实验”教学,将物理实验内容组合构建为一系列实验课题,使学生在探索、比较、总结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研究、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改革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以“课题研究型”实验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体系。

1.确立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为“课题型物理实验”作出准确的定位。

物理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目前最佳的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是:基础性物理实验、设计性探索式物理实验、设计性探究式物理实验和设计性研究式物理实验。

基础性物理实验我们在五年制高职学生第一学年已开设,基本内容包括:

(1)实验基本知识的学习,包括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测量结果的正确表达,有效数字的概念与运算,等等。

(2)实验基本仪器的使用,包括力、运动、电、磁、光的各种实验的常规仪器的操作,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物理天平、温度计、气垫导轨、打点计时器、常用电学仪表、光学器具等仪器的应用,包括这类仪器的正确读数,规范操作。

(3)基本实验方法的学习,如比较法、补偿法、混合法、模拟法、平衡法、基本放大法等。

以上教学内容是通过10个左右的简单实验的开设而完成的,两人一套仪器,强调独立完成,有较详细的实验讲义,实验后每人都必须完成实验分析报告。

通过基础性物理实验的开设,学生了解了做实验的一般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技能,掌握了必要的实验方法,有一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显示了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在实验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在实验装置上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能对得出的实验数据能作出理性的、客观的分析,甚至能对一些实验方法提出质疑。这些学生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正是我们进行“课题型物理实验”的主体和对象。

通过学习和讨论,我们将“课题型物理实验”定义为建立在基础性物理实验基础上的设计性探索式物理实验,这类实验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独立探索物理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人为地控制某一变量,找出另一变量的变化,从而得出和完善结论。实验的开设方式是只给题目和器材,不给方法和答案,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自己查阅资料和设计装置深入进行探索和完成实验。

2.建立以“课题研究型”实验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体系。

(1)以设计性、综合性、应用性作为“课题研究型”实验的主要特点,使研究型实验成为教学内容的主体。我们在确定课题内容时,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对原有实验项目在深度、广度上进行扩展,如“眼镜度数的研究”就是“测量透镜的焦距”在实验广度上的扩展,“特殊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定”就是基础实验“物体密度的测定”在实验深度上的扩展;二是开设自制半成品实验,让学生通过设计、选材、组装、调试、检验,在实验结束之后制作出具有实际效应的产品,如学习“自动控温元件及电路设计与研究”后制作电热毯;三是开发、设计新实验,如“交流电桥的研究”。

(2)为了突出“课题研究型”物理实验的特色,我们以课题论文的形式编写实验讲义,确定“重视原理、突出方法、强调思维、简化步骤”为编写的整体思路。每个实验课题讲义由五个部分组成:①课题意义及要求;②提供仪器及材料;③开题报告及预习;④课题内容及目标;⑤课题结论及论文。

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引领下,自己查阅资料和设计装置,以做课题的方式来完成实验。如“单摆的研究”主要是探究单摆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虽然理论上推导的关系T=2π学生已经了解,但是在实验上怎么来探究这个关系呢?首先提出一个假设,设计一个数学模型,也就是一个初步判断:假定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满足关系式T=AL,可能是线性关系,或者是指数关系,也可能两者同时存在;然后进行数学推导:对关系式T=AL两边取对数得lgT=BlgL+lgA;最后设计实验装置,改变摆长L测出对应的周期T;获得五组数据以后用作图法确定A、B两个待定量,代入原式,再与理论关系比较。这才完成了对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全面探究。

二、摸索出一套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包括从选题到结题等六个环节的教学体系。

“课题研究”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启发为主导,学生独立研究为主体的交互式教学体系。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教学环节:①选择课题;②查阅资料;③设计方案;④研究实践;⑤综合分析;⑥课题报告。

在“课题型物理实验”选修课上,学生根据实验讲义,自主选择课题,然后根据选题要求、提供的器材和参考文献目录,自查资料,针对问题写出开题报告和设计方案,教师审核后到开放式实验室独立设计完成所选课题内容,最后得出结论,写出相应的论文式实验报告,在小组宣读并答辩合格后,由教师给出相应的得分。学生在一学期的选修课中需要完成3―4个课题型实验。这种教学体系为爱好物理实验、有动手能力、有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提供了发挥潜力的场所。

三、探究尝试“课题型实验”的主要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在“课题型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保持经常性的讨论交流。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走弯路或遇到挫折时,我们不会立即指出并加以纠正,而是换一种教学方法,用启发式进行教学,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发掘问题的症结所在,不勉强学生接受他人的观点,希望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实验,有时小小的失败可能带给他们的是更大的收获,这样更加开阔了他们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让他们用研究的心态来做实验。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多元化实验考核体系。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一致认为对学生实验成绩的测评,应注重于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评估,课题实验的结果不是一份普通的实验报告所能全部涵盖的。我们要求学生把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探索的过程,其中感兴趣的问题,获得的结论,甚至所经历的失败,以报告或论文的形式总结出来,可以通过组织答辩、研讨等方式来进行。为了指导学生撰写“课题型物理实验”报告(或论文),我们编写了《物理实验论文写作指导》。

实验成绩的测评,应注重实验的过程,进行多角度的综合测评,因此我们建立了多元化实验考核体系。

1.强调随堂考核,突出素质评价。

在考核学生成绩时,我们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在日常实验教学中注重对包括操作技能、实验态度、心理素质、创新精神等在内的实验者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查。

2.拓宽考核渠道,多种形式并进。

单摆实验报告范文第4篇

一、改进实验方案

课本上的一些演示实验,可见度小、不易观察,或者学校实验室配置达不到实验要求,可以在确保实现实验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选用低成本实验,以达到预期效果。如:在进行弹力教学中,我们取扁的玻璃酒瓶做微小形变演示实验,通过沿长轴挤压液面,将不易观察到的固体形变充分显现。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实验的生活化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使学生感觉到物理贴近生活,不但降低实验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师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的能力,培养节约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实验

传统的演示实验,总是教师做学生看,学生失去了体验机会。而让学生做演示实验,学生对此一无所知,实验中会出现事先谁都没有预料到的问题,然后针对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的演示实验,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如在单摆教学时,有一个用漏沙的摆来描绘单摆振动图像的演示实验,在引导学生分析设计了实验方案后,请两个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上台演示,学生很自信的上来做,两人简单分工,一人先给沙摆灌沙子,但没有堵住下面的小孔,沙子很快漏光了,他将沙子收集好,重新给沙摆灌沙子,这次他事先用手指堵住了小孔,然后他使单摆偏离平衡位置,释放单摆,同时放开手指让沙子漏出,另一位同学缓慢地拉出下面的木板,结果并未出现大家期待的正余弦曲线,而是一条折线。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是木板拉的太慢,经过改进,效果还是不理想,再分析改进,最终做出了满意的结果。相信学生经过这样的“一波三折”,实验的效果比老师一次演示成功要好得多。

三、变验证性实验为学生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已经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证明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它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验证基本理论原理为主要目标,强调操作技能的程序化和规范化。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未知结果的情境下,围绕某个问题通过猜想、实验设计和操作、分析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交流的一种实验形式。它以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教学目标,它不仅关注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并在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如把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设计成探究型实验,先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受到的阻碍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明确好探究方向后,把学生分组通过讨论得出实验方案、步骤,设计好表格。学生自己按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实验。学生完全能在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中找到金属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演示实验,中学生基本上不参与实验的设计,只是按部就班地观察、读数和记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探究性实验使学生由以往的被动观察实验变为主动地做实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探究性实验的全过程体验,学生明确实验设计的思维方法;学会如何控制实验条件;怎样观察物理现象;选择怎样的测量手段,怎样测量;数据记录表格设计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的认识,学生思维很活跃,积极参与,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在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方面得到锻炼,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更扎实牢固,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有机结合

有的实验现象瞬息即逝很难观察其变化过程;有的实验历时太长无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进行……这些都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演示形态正在日益成为物理演示实验的一种重要呈现手段。它具有声像并茂、感染力强、再现迅速、重复性好、快速处理实验数据、能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可以把物理现象直观、形象地展示。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应创造性地将多媒体应用到实验教学中,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1.运用多媒体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有很多演示实验可见度很小,不便于学生观察。我们可以运用实物展台投影放大。如用电流表、电压表、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等进行测量时,由于仪器小、刻度小,可见度差,给教学造成困难,在演示时采用实物展台直接投影到屏幕上,使现象“放大”,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增强效果。

2.运用多媒体展现物理现象的内在过程

在进行自感实验时,先用灯泡在断电自感现象示教板中演示断电自感现象,学生观察到断电时灯泡突然闪亮一下后熄灭,但对为什么这样,学生是不容易解释清楚的。教师可用电流传感器替换灯泡,利用数字化实验非常清楚地绘制出断电时灯泡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让学生目睹其内在过程获得感性认识,进而加深对实验现象、结论的理解。

3.运用多媒体呈现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

单摆实验报告范文第5篇

一、 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

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基本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天平、温度计、测力计、压强计、打点计时器、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万用表欧姆档等。物理大纲要求“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以达到熟练地、正确地读数,在介绍这些基本仪器使用方法时,应抓住各种基本测量仪器的共性来加以指导:

1.各种基本测量仪器都有一定的量程。必须要求学生在使用各种基本仪器前,搞清仪器的量程,并且能估计被测对象的情况,选用适当量程,避免超过量程而可能损坏仪器。

2.使用测量仪器前通常都要调节零点或校正零点,否则测出的数据就不准确。如:“对安培表、伏特表等应学会调整零点,对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刻度尺之类的仪器,还要学会零误差修正,让学生懂得零点是相对的,零误差的修正在生产上有普遍意义。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使用基本测量仪器前调节零点或修正零误差的习惯。

3.会正确读数。要让学生掌握读数的一般方法,关键是会读出仪器的最小刻度值,会从最小刻度之间估计出一位有效数字。同时,要学会正确读数的姿势。如:从量筒上读数时,眼视线应与液面保持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若是凹液面读凹处,凸液面读凸处,从安培表、伏特表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并且正对指针,估计读数四舍五入等。

4.根据仪器的构造原理,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如:天平是根据杆杠的平衡条件制成的,因此,使用前和秤量时都要做到横梁平衡,同时必须严格保护刀口,要让学生理解保护刀口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使用方法和规则;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所以,根据热平衡原理,测量液体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液体,而且要在温度计内液柱稳定时读数。显然,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必须要注意把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与理解仪器原理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使用仪器;只有理解了仪器原理,使用起来才会更加自觉和主动。

(二)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过程必须掌握的技能

1.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的技能。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或理论根据,根据实验的原理、要求对实验进行设计,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电学实验用什么电路图等。还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测量,然后选择所需的仪器和实验条件,进而设计好实验步骤,画好记录表格等。

其次,培养学生正确调整和安装仪器,正确连接电路的技能。正确的实验,首先是安装、调整好仪器或正确连接电路。如:力学实验中的支架滑轮的安装,牵引线的走向,斜面的架设等,有时要对一些仪器做机械调整或电气调整(对仪器的调零前面已介绍,这里略),电气调整如:使用气垫导轨前必须先调水平位置;在电学实验中,依照电路图连接线路,连线时,应将电路分为主回路和支路,从电源一端开始沿主回路按顺序进行,其次为支路;主回路中必须有开关(先断开);导线最好选用几种颜色,主、支回路分别用一种颜色。往接线柱上接导线时,应按顺时针方向将导线缠上。电路连接后,必须复查,确认正确后方能通电。这种技能的培养,从初中开始应先有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然后逐步提高到由老师讲述方法及注意事项,由学生独立去安装、调整。

2.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以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这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要求学生集中精力,按实验步骤有条不紊地操作和读取测量数据,有的实验则要求测量或操作时动作迅速,要把握时机,如:温度测量、电学测量。要按实验先后顺序将需要测定的各量测出,并记录下来。读取数据和记录必须注意:①读数要及时,并马上记录;②要记录完整数据,按有效数字的方式记录;③数据的单位要正确。一般要求学生实验前列出表格,表格设计要求:能记录直接测出的各物理量,能记录各次测出的量,能填写计算出来的中间数据和最后数据等内容。

进行数据处理、运算,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在整理数据时,如发现有不合理的数据,应对该数据补测。要指导学生按有效运算法去处理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适当分析讨论,如:讨论数据说明什么?与理论计算有何偏差?实验过程为何这样设计?实验结果的物理意义(结论)是什么?对一些成绩优良的学生,还可让他们设计某个达到相同目的的实验。对实验能力强的学生,许多深一层次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分析研究,从而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地巩固知识,技能更加熟练。

3.要使学生了解误差概念,并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实验后,要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说明实验的误差主要有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实验原理、装置不完善而引起的,如:螺旋测微器零点不准;风的吹动使天平产生误差;电表指针不对准零刻度等。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是校准仪器,或是改进实验方法。改进实验的方法,可改变仪器的位置或仪器的布置,撤换某件仪器,改变所选取的某个参数,改变实验方法乃至改换实验操作人员等。例如将物体放在天平左、右盘上,分别称衡,可以发现天平不等臂引入的误差。又如精密测量同一单摆在不同摆角的周期值,可以发现周期与摆角有关。

偶然误差是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由于各种偶然因素产生的误差。减少偶然误差的办法是多次重复测量取算术平均值,以其平均值为最终的结果。测量次数取多少,要根据偶然误差对被测量影响的大小来确定。如:测量值的有效数值较小时或测量值变动较大时等,应当多测量几次。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必须让学生懂得减少误差。首先要发现它的存在和来源,其次是确定减少误差的方法。

增加测量次数固然可提高平均值的可靠程度,但是作用是有限的,实际上,只有改进实验方法和仪器,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测量的结果,提高测量精确度。

4.会写一般的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应根据原始记录和实验时的体会,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主要有:实验名称、目的、器材、原理、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计算和处理、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对实验报告的写法、格式要严格要求,书写时,要求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文字精练、正确,图文并茂,要总结出实验成功的经验或实验失败的原因,使学生将来进行科学实验时能写出自己的实践成果,并让别人看懂。

在批改实验报告时要注意学生思维的火花,如对某个问题的独特看法,对某项操作的有益建议,对实验的改进意见等,要给予鼓励,并要及时与之讨论,让师生都有所收获。这样做,既延伸了实验课的教学,使之与理论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汇与渗透,又是提高学生动手技能的有效渠道。

5.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爱护仪器,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等。如:做电学实验结束时,应将仪器调到最安全的状态再切断电源,然后拆除连接线,整理好仪器和导线。要经常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实验习惯的教育,以免损坏仪器及发生实验事故等。

二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途径

1.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途径。认真上好实验课,既能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是训练和提高实验技能的基本途径。实验课包括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是学生使用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典范,它教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如:如何正确使用仪器、安排实验步骤、操作、读数和记录数据、列表和作图线、分析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及分析误差等。通过大量的演示实验,学生可以在长年累月的耳闻目睹中,潜移默化地学到实验技能。

在分组实验中,学生的活动是多方面的,既有思维,又有操作,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验时,教师可先介绍实验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然后教师在台上做示范,学生在台下跟着教师做,这种方法对于初中起始年级的学生是合适和有效的。学生在教师的步步指导下,养成良好的实验方法、实验修养。随着实验技能的不断提高,逐步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独立实验的能力。

2.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如:阿基米德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

3.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讨性的实验。先让学生去研究、探索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后总结出物理规律。

4.开辟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既可完善、丰富、深化课堂知识,又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主要形式有:①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②组织参观活动;③举行操作实验竞赛;④组织课外兴趣小组;⑤举办物理科技晚会等。

5.实验考查。考查的形式有:①书面实验考试;②实物实验操作的考查。

相关期刊更多

林区教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物理教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教育厅

大学物理实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