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境人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272-02
《半截蜡烛》一文中,三位老师要求根据课文的内容创设了不同的情境帮助学生来理解文本中心。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
(学生各自试读)
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
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片段二]: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学生开始沉思)
生: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还有母亲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占有充分的根据。想想,根据在哪里?
生:在课文中。
师:还是逐字逐句读吗?(生摇头)学习得讲究方法。请大家快速读相关的部分,寻找
到需要的内容后,再仔细琢磨。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片段三]: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闭起眼睛想想。
生1:是那半截蜡烛。蜡烛是贯穿整个故事的,蜡烛牵动着大家的心。
生2:我觉得是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伯诺德夫人和两个孩子的心越来越紧张。
生3:我眼前总是闪过的是德国军官的阴险的眼睛。伯诺德夫人总觉得他们似乎发现了蜡烛的秘密。
师: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
生1:我们都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生2:我们都是为了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现人物的紧张。
[教后反思]:
发言甲: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由于各人经验、体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必然也不会完全相同。那么这一过程中如何提升“对话”的质地?其间是否还需要教师的控制?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是否就意味着可以任意解读文本?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命题。
综观教学这课的三个片段,会察觉教者“对话”教学理念在行为操作中的有力跳动与良好把握。
发言乙:
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断中 “应该强调什么字眼”“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个体理解的丰富的非预期性与创造性,这正展示了他们各具风格的思维特征与阅读视野。老师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两个片段中,在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后,教师分别作了这样的引导:“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大家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显然,这是教者的有意之为,旨在通过一种价值的引领让学生领悟文本对话中“主观”与“客观”的辨证规律。
发言丙:
老师在课中选取了学生关注的一个对话切入点:到底是谁挽救了情报站?潜隐的两种观点被有效激活,引发了认知冲突,这就促使“对话”牢牢生长于学生内心的需要。这种“对话”表现出鲜明的“多维度”“多层次”的丰富性。学生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不断跟文本“亲密接触”,寻求根据。与此同时,生生之间的碰撞、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力地推动着对话的不断深入。
发言丁:
可以看出,老师的实践是着力于学生思维的不断拓展、学习策略的适宜点拨以及学习状态的真诚激励,这些都伴随着“对话”进行的始终。就在这种立体、丰富、多元、辨证的自主“对话”中,学生的智慧获得了开发,经验获得了共享,认识获得了提升,语言获得了发展,情感获得了陶冶。
一、阅读教学为写作服务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要联系写作,为写作教学做好铺垫。从本质上来看,读写不分家,学生学习写作本来就要做大量的阅读,进行必要的知识积累,以及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在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也该如此,不忘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写作的知识,时刻不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平时在上课的时候,在课文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可以让学生摘录下来,并写一些批注。在课后,学生可以经常拿出来读一读,培养一下语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课文中有很多出色的语句,反复阅读可以给学生很多启发。比如《半截蜡烛》、《一面》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文章中出彩的描写比比皆是,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学生要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从课文中汲取写作知识。在学生自己阅读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自觉做一些读书笔记,将遇到的对写作有帮助的内容记录下来,可以是一些好词好句,也可以是自己对某一段文字的感想。带着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去进行阅读,认真思考作者是如何组织语言,进行描写的。阅读优质书籍,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学生完全可以将每一次阅读都作为写作的积累。书籍中有写作需要的素材、技巧、思想等写作必需的各个部分,所以不要轻易浪费阅读的机会。在阅读中发掘写作的助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修课,高年级是学生迈出这一步的时候了。否则学生的阅读只能作为一种消遣,缺乏意义。
二、写作的时候反思阅读
学生在自己进行写作的时候,要学会反思阅读。写作的时候,就是学生将阅读的收获付诸实践的时候,同样可以产生很多感悟。反思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学了一些知识后需要检验,然后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学会反思。写作的时候,学生经常会遇到难以下笔的情况,这时候就要想一想在自己读过的作品中,有没有相似的题材,别人又是怎么写的。写作的起步是模仿,学生先要通过模仿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在自己实践的时候遇到问题,都可以对自己的阅读进行反思。比如写作文的时候觉得总是卡顿,思维不连贯,或者文章的表述非常散乱,读起来很乏味等等。这些都可以在下一次进行阅读的时候多加注意,学习一些专业作家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对于阅读的反思不一定要在写作的时候进行,只是在写作的时候会集中出现很多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闲暇之余,学生完全可以对阅读和写作做一些思考,不要总是等到问题出现的时候再寻找解决的办法。写作和阅读是语文的两个模块,但是平时做阅读练习的时候都会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剖析,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在学生的作文中体现出来。写作时想一想平时的练习,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灵感,让写作更加流畅。
三、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习惯
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不仅是在课堂上,在学生自习的时候也该如此。好的学习方法应该延续到课堂之外,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课后写作的次数可能很少,但阅读还是常有的事。读书时要备一本笔记本,拿一支笔在手里,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可以在课堂上不断地强化这种习惯,讲课的时候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做好课堂笔记。主要是一些关于课文分析方面的内容,需要进行记录。比如《狼与鹿的故事》,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将文章的段落大意展示出来。要理解课文首先要进行分段,并归纳大意。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整逐层深化主旨。这样下去,学生在自己阅读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要对文章进行分段分析,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理解文章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自己阅读的时候受益。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些方法就能自然地被运用于阅读,为写作做好积累。
写作非常依赖学生平时的积累,学生需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成熟的思想、独到的见解。而这些都可以在书籍中获得,多读书可以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快速提升。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对学生的一种暗示,让学生体会两者之间的联系。这种方法正是利用两者之间的这种联系,让教学的效果大幅提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它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意外”产生。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教师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捕捉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展现我们精彩的语文教学。
一、激活“亮点”资源
【案例描述】《荷花》教学片断
请看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荷花》教学片断:
师:读了第二段,你们觉得哪个地方写得最美?可以在书画一画,圈一圈。
生: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写得最美,特别是其中的“冒”字很妙。
师:噢,那你说说它妙在何处好吗?
生:这个我却一时说不上来。
师:你能体会到“冒”字的妙处,已经很不错了。大家都请想一想,“冒”字和哪些字意思相近?
生:长、露、钻、伸、探……
师:那作者为什么用“冒”而不用这些字?大家再读读书就一定能明白。
(学生读书)
生:因为荷花是使劲长出来的。
生:我想,荷花一定是喜气洋洋地向上长的吧!
师:说得太好了!(点击课件出示荷花图)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的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写话后交流)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师:多么可爱的荷花呀!大家看,看上去简简单单的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
【反思】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由于王老师捕捉到了学生对于“‘冒’字很妙”这一意外生成的“亮点”资源,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使其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
二、点化“错误”资源
【案例描述】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半截蜡烛》
学完课文后,多数学生已形成共识:藏在蜡烛中的情报没有泄露是伯诺德夫人一家机智勇敢地与德国军官周旋的结果。但有一名学生说:“我认为这和德国军官的善良有关系。”他的回答竟然得到了部分学生的赞同,一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场争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双方互不相让。这时我对这位学生说:“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他说:“如果德国军官不同意杰奎琳拿着蜡烛上楼,蜡烛中的情报就会被发现,他应该是个善良的人,这从他讲的话‘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也可以看出来。”我对学生说:“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德国军官的句子仔细体会。”几分钟以后,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从德国军官“闯进屋里”、“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可以看出他们只是一伙凶狠、野蛮的强盗;有的说从“几双恶狼般的眼睛”也可以体会到德国军官的凶残;有的说德国军官同意杰奎琳拿走蜡烛是因为杰克在屋里生了柴,他们已不需要蜡烛,是杰克的努力换来了杰奎琳的成功;还有的说德国军官想到他的小女儿正说明他本性是善良的,但战争使他变成了“禽兽”……
经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发言可谓精彩纷呈、精辟入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水到渠成。
【反思】作为学生,出现认识错误是正常的。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的惯常“处方”是批评或者视而不见,但从学生的发展来衡量,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让“错误”资源服务于教学和学生发展。在出现学生认为“德军军官是善良的”这一“错误”资源后,教师先给予了肯定,并让学生说说理由,而后提出了疑问,巧妙地改正了学生在认知上的错误,营造了轻松、愉快进一步研究的氛围,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实践智慧。
三、引发“辩论”资源
【案例描述】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卢沟桥烽火》
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卢沟桥烽火》第5小节“当天晚上,大刀队员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的教学片断,师生间的一段对话吸引了我。教师讲解“悄悄”一词用得好,突出了大刀队员的智慧。一生突然提出异义。
生:老师,我觉得“悄悄”用得不好。
师:为什么?
生:(拿出《现代汉语词典》)因为“悄悄”的意思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不让人知道,而“偷偷”也是。这和第二段中的“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是一样的,都是偷袭,根本不能说明中国守军的英勇无畏。
生:(沉思)我觉得也是,中国守军也只能靠偷袭来夺取卢沟桥,这和日军是一样的。
生:不,我觉得不一样,“偷偷”指的是日本军队见不得人,而“悄悄”则说明中国守军聪明、有智慧。
师:“偷偷”、“悄悄”都有趁人不注意、不让人知道的意思,那么文中为什么提到日军用“偷偷”而提到中国守军用“悄悄”呢?请同学们再次阅读2―5小节,仔细地品味。(我想这一环节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是课堂生成的,教师该如何面对这一生成呢,这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有目的的“对话”。)
生:(一会儿,一个学生高高地举起手来,信心十足的样子)我觉得这样写是可以的。因为是日本军队来“抢”我们的卢沟桥,他们是不敢让人知道,所以用“偷偷”,而我军是去“收复”我们的卢沟桥,是不想和日军发生正面冲突,是不想让人知道,所以用“悄悄”。
生:(迫不及待)是的,因为第3节说“由于众寡悬殊”说明日寇是人多势众,我们硬打是打不过的,所以我们只能智取,再说了,我们这么做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师:好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从之身”。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然后进行“画龙点睛”的品评,给学生以导向。)
生:对,从第2节中的“这显然是裸的挑衅行为”中可以读出这是日本人蓄谋已久的,这是日本人故意的,而我们只是不想硬碰硬,只是重新夺回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什么不可以的,而且这样更能突出我军的“智勇双全”。
(这时,提问题的学生表示认同。)
师:是啊,从你们的对话里,老师看到了英勇无敌的中国士兵,更看到了充满智慧的中国士兵。这真是“偷偷本无情,悄悄却有意”啊。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使学生能够由胆怯到勇敢、由简单地说几个词到有理有据地陈述。在激烈的辩论中表达自己的见解,在面红耳赤的辩论中舒展自己的个性。“偷偷”、“悄悄”简单地从词语的感彩上进行分析,已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引发他们的对话、辩论则是尊重学生学习需求。所以,教师要能够灵活运用教材,让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辩论,让他们在辩论中质疑、分析、判断。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提问艺术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应该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能够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也就是和谐生态的课堂。而课堂教学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科学的提问可以调控“教与学”的动态平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集中其注意力,唤起其积极思考,保证教学效果的提高。这就要求每个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这种教学手段。要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必须巧妙地把握好提问的“度”,掌控好提问的艺术。
一、以学生“开窍”为目的,把握提问的角度
教师依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储备和认知习惯的需求,在问题的设置上应考虑学生多向思维的特征。提问要有较大的包容空间,所提问题的答案要关注多元反应,鼓励独特见解,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同时还要注意信息传递的多向性,改变信息单向传递的被动局面,使课堂呈现出信息多向交流的生动活泼场面。
和谐的生态课堂提问的角度是多样的,其最佳角度在哪里呢?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提倡教师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为使学生“开窍”,教师应注意转换提问视角,采取“一例多问”,即对同一例句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以开拓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教学实践证明,同一问题,由于提问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所以提问应尽量避免“是不是”“怎么样”等一般化、概念化的套路,变换出新颖的角度。例如,教授许地山的《落花生》一课,为了研究文章的结构,教师一般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意思是什么?”在教学时,我一反常规:“这篇课文是由3幅生活的画面组成的,每幅画上有背景,有人物的形象。请你找找看,是哪3幅画?”不难看出,前者是按套路来提问,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而后者别开生面,以学生“开窍”为目的,会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二、以认知水平为依据,把握问题的难度
和谐的生态课堂的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提问之前要对学生的思维应答能力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估计。提问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做好学生的“跳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有时答不出,原因就是难度过大。这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以避免陷入“启而不发”的境地。对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将问题的难度加大;对于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将问题的难度减小。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多个层次、不同维度设计有一定梯度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问答。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3个小问题:①课文的第一句话是个总起句,请从这句话中找出詹天佑的两大特点。②根据这两大特点认真阅读课文,并思考“杰出”表现在哪里?“爱国”表现在哪里?划出相关的句子。③用小标题概括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几件事例。用这样的问题来引领,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化难为易,使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快速进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三、以正确思路为引导,把握问题的密度
传统的课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进程、学习的方法全由教师一人决定,学生的学习没有自,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把“结论”喂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体验、感悟,更没有创造活动;学生只能服从,不能怀疑;只要接受,无须创造。这些,都恶化着语文教学的环境,哪里还谈得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净化语文教学的环境,就必须重视课堂的和谐生态。适度的课堂提问具有诊断学习、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启发思维、反馈调控等教学功能。因此,教学中切忌“满堂问”,应控制提问的密度,将提问与讲授、讨论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用,提高教学效果。
四、以课堂结构为抓手,把握提问的深度
在通常的教学中,学生难以把握教师提问的目的,也难以把握不同提问之间的关联,难以有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在缺乏整体感、节奏感的情况下,“线形结构”的课堂导致学生认识单一,难以自控,思维紊乱,认识肤浅。生态课堂的问题引领呈现的是相互关联的问题,应帮助学生在关联中认识关联,在整体中认识整体,在知识学习中培养思维能力,避免水来土掩的问题应对,使学生走出“问题黑洞”。课上,学生有充足的心理空间,适当地独立深思与合作交流,加之精当的教师点拨,构建形成“自学自研──合作交流──教师点拨”的课堂结构。现以《半截蜡烛》为例,课上重点研究了以下的问题(把题目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
问题1:第二自然段中,用了“绝密”和“绝妙”两个词,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两个词用得怎么样?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问题2:书后作业题2中,句子中带点的词语“似乎”能否去掉?为什么?联系上下文,你从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此时,伯诺德夫人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感悟:“绝密”是绝对机密,不容泄漏;“绝妙”是绝对巧妙,万无一失。两个“绝”字前后关联,相互生辉,既让人感到伯诺德夫人母子3人传递的情报等级高、责任大,又让人感到伯诺德夫人用心巧妙,充满智慧,可敬可佩。
(1)“‘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看似轻松礼貌的语言,却蕴含着她应对德军的机智与镇定。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气氛的紧张以及时间的紧迫,必须想出新的办法,否则危险随时到来。“似乎”一词准确地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不能去掉。
(2)“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这个句子,深刻领会加点的词语所传达出来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想象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读出既紧张又无奈的感觉。“似乎”一词逼真地反映了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的心理,也不能去掉。
和谐生态课堂上的问题引领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产生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才可能实现创新。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思想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教师以问题引领课堂,从而使课堂提问科学而精彩、有效而有趣,使学生喜问乐答。
五、以教学需要为根据,把握提问的时机
课堂上,教师应该在何时何处提问,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需要而定,要在学生、教材了然于心的基础上来确定。一般而言,教师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只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在关键时“投石冲开水底天”,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妙,如此提问才有艺术性可言,这样的提问才能余音绕梁、韵味无穷。
如在讲《半截蜡烛》一课时,讲到课文中人物细节描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提问:伯诺德夫人的神态、心理活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后再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主人公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
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执教《第一场雪》时,直到最后,他才向学生提问:一场雪固然可以为人们带来欢乐,但作者为什么怀着这么深沉而强烈的激情来赞叹这一场雪?当学生思考、讨论后仍然不能作出圆满回答时,教师才向学生讲述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使他们明白:经过3年困难时期,到1962年,这一场瑞雪,不仅是气象上的“第一场”,也是我们国家重新走向丰裕繁荣的第一个信号,因此课题特意点明“第一场”。这里不仅画龙点睛地释破题意,而且深化了文章主题。这个问题问在了最佳的时机:(1)教学进程的最后时刻,学生有了理解课文的基础,对作者的情感也有了深切的体会。(2)学生不能作答,发现了知识的空缺,求知欲极为旺盛。如果按一般常规,讲课伊始先作背景介绍,就不会收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效果。
六、以语文课本为内容,把握提问的效果
教师认真解读文本,就能找到课堂和谐生态大门的钥匙。根据一般经验或传统做法,拿到一本教材,我们不是急着去翻阅手上的教学参考书,就是忙着寻找教案,而往往忽略了对文本进行详尽地解读。其实,新课程下的新教材,课后要求更广泛,认真解读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认真解读了文本,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才能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个人情感与文本交融在一起,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宽度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和谐生态。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思想性、独立性和批判性。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的提问应巧妙设置,点到为止,引而不发,由问题引发新的问题,由疑问产生新的疑问,把教师的问题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使课堂有效生成。
为了将学生爱问的本能提升为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在“原地踏步”处成功发问,方法自有很多,而“以师问引发生问”也许更易奏出互补合作之效。以师问引发生问,指的是以看似教师提问,实却为引导、激发学生提问。有效的师问应因人、因课而异,切忌漫无要点、横柴入灶;成功的生问,应问得恰到好处,问到真需之处,避免为问而问。
大家不妨尝试如下几种方式:(1)读到这儿,肯钻研的同学一定会发现难懂之处,谁来说说?(2)议到这儿,相信不少同学都会做出更深入的思考,并能提出更好的问题,谁来试试?(3)学到这儿,谁还能提出问题,争取把同学或老师问倒?……语文课堂上有这样的提问,可以产生以下效果:首先是教师关注学生问的理念能得到贯彻,教师“一问到底”的陋习能得以规避;其次是学生问的权利能得到保障,学生问的动因、指向及能力能得以激发、凝聚并提升;最后是引出的问题因出于学生之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问题能得以尽量到位的解决。
和谐的生态语文课堂追求的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课前精心设计问题,授课时还要给学生独立思考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启发学生巧思,使教学过程充满变化和灵动,充满诗意和创造,所以,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让其生疑、质疑、辩疑,并引导学生跳出教材,扩展探究,给学生评点的自由。
[参 考 文 献]
[1] 许玉兰.提问: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J].小学语文教学,2008(9).
[2] 饶满萍.课堂提问设计规则谈[J].小学语文教学,2008(10).
[3] 肖茵.课堂教学提问设计的反思[J].小学语文教学,2009(8).
[4] 武宏钧.生态课堂须把握“十度”[J].小学语文教学,2011(2).
[5] 高本大.务必关注学生的“问”[J].小学语文教学,2011(5).
[摘 要]阅读教学中,教师高效的提问可以让学生逼近文本内核,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高效的提问一定是精心设计的,并选择好最佳的提问时机,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及时理答。
[关键词]阅读能力 高效 提问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46
面对教材中的文本,以儿童现有的阅读能力尚难以准确深入地领悟其核心价值,需要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有效的认知通道。而最佳的通道是教师富有智慧的高效提问。高效提问可以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文本的核心价值中,使阅读教学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的境界,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遵循课堂提问的要点:精心设计有效问题
(一)难易适当,启发思考
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该依循班级学生的整体能力,难易程度要适当。一旦难度较大,势必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制约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而难度偏低,则容易扼杀学生积极的认知思维,导致学生思维的肤浅。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应该满足学生认知需求,避免教师一厢情愿的伪问题。
(二)力避繁琐,简洁明了
很多时候,教师的问题具有较高的价值,但由于语言表述过于繁琐,学生难以理解教师的问题本质,结果造成了学生茫然不知所措,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展开。这就要求教师对问题的阐述要简洁明了,让学生一听就懂,力求避免绕弯子、兜圈子。
(三)不兜圈子,集中明确
为了便于深入思考与探究,教师的问题要从较小的切入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防止假大空的问题导致学生领悟不到位,造成阅读价值的偏失。教师要以文本的特质进行核心问题的提炼,让所有的教学环节围绕着主问题进行,使课堂教学的环节环环相扣,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提升。
二、紧扣课堂提问的重点:探寻提问的最佳时机
(一)在课文核心处提问
文本的核心处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同样也是学生体验感悟的难点所在。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阅读理解状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方向和节奏,通过有效提问的方式进行引领,让学生潜入文本的内核之中,并以问题为抓手突破重难点。例如,《二泉映月》一文的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和。在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用心品味这段文字,看看描写乐曲的文字哪些与阿炳的人生遭遇息息相关。请圈画出来,并透过文字感受阿炳的内心世界。”这一问题有效地将文字与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对接,逼迫着学生探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二)在语言实践点提问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语用”能力的训练势在必行。教师的提问不仅要着眼于文本的信息内容,更要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大到谋篇布局的艺术,小到关键字词的运用都要让学生理解掌握。例如,《船长》一文中哈尔威船长与大副之间的一段对话在言语形式上就非常特别:整个对话言语简短急促、没有任何的提示语。为了让学生感受这种言语表达方式对营造紧张危急氛围的效果,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段对话?请同学尝试着自我阅读,看看你有怎样的体会。”教师这一问题完全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到文本的言语形式上,悉心体悟这种表达方式的效果。
三、把握课堂提问的关键:针对学生实际及时理答
(一)根据学生思路理答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潮流,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教师主导地位的丧失。如果教师任凭学生自主发挥不加点拨,学生则停留于原有的水平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出他们的思维流程,从而在关键处进行理答。例如,在执教《牛郎织女》一文时,学生对王母娘娘这一人物的认知有着较大差异。有人认为王母娘娘心狠手辣,也有人则认为其秉公执法。教师依照学生的认知思路顺势而导:“王母娘娘秉公执的是怎样的‘法’?”这样将学生的思路引到对“天庭制度”的反思上来,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认知高度。学生在教师的理答过程中思绪得到再度提升。
(二)针对意外生成理答
课堂教学的预设与意外生成总存在着一定的误差。面对出现的各种意外,很多教师要么不闻不问,要么慌不择路直接告知答案。这些都是对学生思维的严重干扰,同时也成为学生思维惰性滋长的温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外部入手,逐渐缩小问题的包围圈,从而直逼文本的核心点。例如,《半截蜡烛》有这样一句话:“伯纳德夫人说:‘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这句话中究竟蕴含伯纳德夫人怎样的性格,学生一时难以把握,问题也是不着边际。教师则依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策略,缩小认知包围圈:我们可以从人物语言的内容入手,也可以从说话时的语气进行体验。这样,学生真正体验到伯纳德夫人临危不乱的可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