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万千米(坐地日行8万里,讲的就是地球的赤道周长)
读懂七年级上册P3图1.2,用图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用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登高可以望远
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3、站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看到整个船身。
4、月食现象
2、经线(度)、纬线(度)特点及经纬网
列表比较经纬线的特点:
经线
纬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
并以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
地球仪的圆圈
要求能在图上判读
形状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圆,每条纬线组成纬线圈
长度
全部等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向两极逐渐缩小为零
同度数的纬线,长度相等。纬度越大。纬线圈越小。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要求能在经纬网地图中应用
列表比较经度与纬度的区别:
经度
纬度
能力要求
度数起点线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赤道(00纬线)
1、能在经纬网地图中读出经纬度。
2、判断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3、根据纬度判定五带
度数划分
东经00-1800
西经00-1800
北纬00-900
南纬00-900
度数变化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越向东,东经度数越大;越向西,西经度数越大。
以赤道为界,越向北,北纬度数越大;越向南,南纬度度数越大。
代号
东经:E 西经:W
北纬:N 南纬:S
半球划分
200W、160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判定的技巧:
A、东西半球判定:从200W向东到1600E是东半球,从200W向西到1600E是西半球
B、南北半球判定: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
C、低、中、高纬度的判定:
纬度小于300为低纬度
纬度大于600为高纬度
纬度值为300-600为中纬度
D、纬度判定五带:(P12图1.20)
纬度小于23.50为热带
纬度大于66.50为寒带,北纬北寒带,南纬南寒带
纬度值为23.50—66.50为温带,北纬北温带,南纬南温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
地球公转、自转的比较: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
昼夜交替(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的变化 五带的形成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的长短变化)
地球自转方向:
面对北极(或在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面对南极(或在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轴与公转轨道保持66.50的夹角)
二分二至日比较:(P11图1.19)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日期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位置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夜长短
昼夜等长
白昼最长 黑夜最短
(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极昼
南极圈内极夜
昼夜等长
白昼最短 黑夜最长(昼长夜长)
北极圈内极夜
南极圈内极昼
五带的比较:(P70图4-22)
名称
气候特征
地理现象
热带
终年炎热
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北温带
四季变化显著
既无极昼、极夜现象,也无太阳直射现象
南、北寒带
终年寒冷
有极昼、极夜现象
第三节 地图
(一)、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要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
比例尺的大小看其值如1: 100大于1: 1000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 1: 100000
线段式: 0 1千米
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范围的关系:对于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方向:
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平行移动指向标)
B、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判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C、既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的地图,根据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定
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
A、 指南针定方向:指南针平放,红磁针指向北,白磁针指向南
B、北极星定向:面向北极星的方向是正北方
C、太阳和手表定向:在中高纬地区,手表平放,时针对准太阳,时针与表盘中12点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为南方。
D、树木定方向:在北半球,向南的一侧,树木茂盛或树的年轮较稀疏
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P14图1.24中的常用图例要记忆)
(二)、等高线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
1、地面高度的计算(P16)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地形图的判读(P16)
识别地形部位:要求根据等高线特征,判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A、等高线弯曲部位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反之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B、等高线重叠为陡崖;
C、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
D、闭合圈状的等高线中,数值表现为内高外低的是山顶,反之内低外高的是盆地。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水域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的是俄罗斯,其次加拿大、美国,中国位居世界第四位。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1
【第六章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处东、北半球,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与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4、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部(深棕色——粉红色)海拔较高,四周颜色逐渐由浅黄色到浅绿的颜色——海拔逐渐变低)——亚洲地形的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5、能在地图中找出下列地名,说出这些地理事物的表现形式: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区域)、西西伯利亚平原(绿色区域)、里海、贝回尔湖、死海(封闭的浅蓝色)、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点: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
7、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著,大陆性气候分布较广。分析其它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那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雨热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10、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低的国家,经济越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
亚洲经济差异:东部沿海经注发达,西部内陆经济较落后,不同的海陆位置经济发展不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不同。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亚洲东部)、纬度位置(经纬度跨度较广)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跨纬度最广,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
2、地形特点:典型的岛国,以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如神户、横滨),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3、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长。
6、日本投资措施: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向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地区;海外投资建厂给日本带来的好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工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环境,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对其它国家的影响: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它地区或国家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关键词:秦王扫六合;“趣”味;“细”致 ;“新”颖;“实”在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个历史教师追求的目标。历史课的内容繁多,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涉及面较广,如何化繁为简,划难为易,深入浅出地讲解课文,让学生在45分钟内领会教学意图,掌握所学知识,这方面很多历史教师都有自己的做法和绝招。本人从几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要教好一堂课,应在“趣、细、新、实”四字上下苦功夫。本文就以我执教的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为例,谈谈如何贯彻落实这四个字。
一、“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是指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教法,特别是语言要有“趣”,提的问题有“趣”。二是对学生来说,要使之从内心对老师所说的话,所提的问题感到有趣,从而引发他们积极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师怎样讲才有趣呢?比如一堂新课刚开始,教师导入新课时时,就要使学生对新课立即产生兴趣。在上《秦王扫六合》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战国七雄时期的内容后讲述:“战国时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直到秦王嬴政同意六国,建立秦朝才结束。秦王嬴政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他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这一番话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启发了他们的思维,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讲秦朝在经济文化上巩固统一的措施时,我是这样过渡的“战国时期七个国家货币各不相同,七个国家文字、度量衡各异,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的话,秦朝的社会状况会怎样呢?针对这种状况,秦始皇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连续两问创设了历史情境,引起了学生的联想,随之兴趣产生,思维积极性进一步得到调动。
趣味的话题,恰当的联系,直观的感受,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这还只是第一步,只能使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感到好奇而已。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也不能以为学生有兴趣了,就感到满足了,应该继续不断加以引导,使之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二、“细”致
细与粗是相对而言的,一堂历史课,如果该粗的不粗,该细的不细,没有重点,不抓落实,那必然会导致失败。所谓“细”,不是指教师面面俱到的分析课文的点点滴滴内容,而是对重点的关键的知识点要分析得透彻、准确,便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最重要的知识,把握观点,培养科学的态度。“细”也可以体现在教法、教风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缜密细致的学风。如学习本课秦朝巩固统一军事上的措施开发南疆、凿灵渠的内容时。课文中讲述的是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如何让学生弄明白呢?我用课件展示了灵渠的地图并这样讲述,“在地图上我们看到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湘水是长江的支流,是现在的湘江,漓水是珠江的支流,是现在的珠江。因此灵渠实际上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通过教师细致的讲解,学生很容易弄明白了灵渠是如何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
三、“新”颖
史料是死的,如何把历史课上得“死去活来”,其关键在于一个“新”字。所谓“新”,并非是标新立异,或旧曲翻新,而是我们要充分发掘教材所蕴含的内在的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丰富素材,加以全面的、准备的、切合实际的评论和提问,以此使学生产生新的感觉。如何体现“新”呢?一是讲解时要有新意,有深度,赋予史料新的思想内容。
在讲秦朝统一文字的历史作用时,我先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他们产生新的想法,发表新的言论。学生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发言也非常积极,而且不乏新意。完后教师做总结可联系现实:“秦代统一文字,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讲秦朝巩固统一军事上的措施“筑长城”时,课本中对长城只有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评价,“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在这里教师可挖掘出新的东西,引导学生探究“今天的长城还意味着什么?”鼓励学生开拓思维,与现实联系,探究长城的真正价值。等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进行总结强调:今天的长城,不再只是一处景观,而是一种伟大的象征,她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四、“实”在
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科能力、进行思想教育是课堂教学三大任务。教师在课堂中不管运用哪一种方法,最后必须落到实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也可在课堂小结中体现出来。
比如:本课重点之一是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在讲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后,可要求学生讨论:“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的历史作用?”在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后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②秦朝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③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很重要的影响④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这些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在此时,可给几分钟给学生做笔记。
讲完《秦王扫六合》后,教师可用课件展示小结:
关键词: 初一历史教学 多媒体技术 教学应用
初一新生入学,他们将接触到小学阶段没有的、独立的新学科——历史。针对完全陌生的新的知识增长点,科任老师如何让“历史”在学生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真可谓功不可没。结合我在教育现代化教学的推广过程中的点滴教学实践,与同行商榷。
一、精心设计课题情境教学内容,上好第一堂课,让学生充分感悟“历史”的伟大。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新生来说,初一历史(上册)讲述的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曲折发展的演变过程。虽然课本知识有限,但所涉及的内容却非常丰富:涵盖政治、思想等方面。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对于授课老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时间性、阶段性。历史课程所讲述的内容却是过去发生的,不可能再重现。然而,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的缩影;现实又是历史事件发展的延续。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非常密切。但如何把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多媒体技术凭借其容量大、覆盖面广、直观性强、生动有趣等特点,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有力帮助。
例如:我在初一第一堂历史课上,打破常规授课方法,运用自创的“倒行逆施”教学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结构层次,精心组织准备了一堂让学生既感觉熟悉又知之甚少的、别具匠心的知识点:将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内容与初中将要学习的历史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首先结合课本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设立课题:“童年的孔子”。
要求:每个学生记录1~2点有突出教育意义的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过程:播放动漫卡通片《孔子》1~3集(课堂时间有限)。
学生观看后踊跃举手发言,将自己记录的名言告诉我:(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2)“我要读书!”(3)“什么叫仁?”(4)“什么叫六艺?”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与参与下,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我适时点评:(1)童年的孔子在条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仍喊出“我要读书?”同学们在条件优越的今天该如何努力学习?(2)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而时习之”有何联系?在不知不觉的讨论中,过去的教“史”书、读“史”书,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变成了一堂富有启发意义的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将历史教学内容与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打破了传统的历史课难教、没有素材的空洞、乏味说教。同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百家争鸣”(第9课)中各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和思想。
二、以文化研讨为主线,牵引课程内容学习,掀起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点。
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倡导学生参与教改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处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研讨性学习成为新课改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学生身体力行,是一种训练、引导学生用自己现有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探究过程。多媒体技术为研究历史学习历史,提供了有力帮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师生共同进行一系列研讨活动如下:
活动一:播放文化片“放粽”端午节片段
(师):短片讲述了哪些内容?
(生):(1)吃粽子;(2)农历端午节;(3)屈原。
(师)引导学生:屈原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受人尊敬?用课本(P44)内容概括: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用这种方式追思诗人。时至今日,端午节已经演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缅怀爱国诗人、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民间传统节日。由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课后)让学生自己总结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中的祖国历史文化代表人物。
活动二:比较现代科技研制的西药和古代传承的中药技术。
内容联系:第8课、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比较扁鹊、华佗、张仲景对传统中医理论的贡献。
(1)传统的中医中药理论是国之瑰宝;(2)西药的研制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活动三:由学生自行总结纸的发明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系列历史著作的问世。
三、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充满智慧,对社会有用的人,历史课真正具备这样的功能。它能让学生在对人类历史漫长发展、演变过程的探究中,学到许多知识、懂得许多道理、学会怎样做人,还能学会怎样思考、分析、处理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变得更加聪明。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在各家图书馆里,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典籍和宝贵资料。虽然历史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但我们凭借多媒体技术的有力帮助,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每个画面都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例如:我在讲授第18课(《三国鼎立》)时,精心设计课堂环境,播放网络课件“战赤壁”,学生观后讨论:(1)这场战争由你指挥,你该怎么办?(2)本课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曹操是如何表现的?(3)知识引申:让学生课后自己从网上下载曹操的《短歌行》,自主阅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快乐课堂;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1-0005
当今时代,课改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笔者的教学思想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教育理念有了更新。我们以往的历史教学,过分强调对知识的学习,过分强调深入研究,过分强调历史化,却不重视学习过程。而当学生结束初中学习后,历史知识忘光了,就等于白学了三年。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得到很少。因此,按新课程的要求,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倡导学生勇于质疑、积极竞争,使历史课堂充满欢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下面,笔者就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新做法。
一、把表演活动引入课堂
以往的历史活动课都是教师在台上卖力地讲,学生在下面却是听得无味、无趣,以至于厌学、懒学、不学。那么,如何使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变得有趣味、学生爱听呢?笔者根据学生好动、爱表现的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行即兴表演。例如在讲《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找出四人,即兴表演“三顾茅庐”的故事。学生们一下子兴趣大增。然后在上课过程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们分析得出诸葛亮未出隆中,己知三分天下,孔明辅佐刘各,连合孙权共抗曹操;赤壁之战,曹操败回北方,刘各占据西南,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这就比教师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好多了。再如学习《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一课时,笔者一上课,就先问学生:“读过的诗词《沁园春・雪》吗?”然后让学生表演最能体现成吉思汗的英雄事迹。这样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情绪高昂、气氛热烈、思维活跃,学生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二、争取每课都讲一个历史故事
每节课笔者都力求讲一个历史故事,或由教师讲或由学生讲。如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让学生讲炎黄帝的故事,进而懂得皇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民族的创始者;讲大禹的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五课讲《封神榜》的相关故事,第八课讲相关的成语故事:一箭之仇、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等,而其他课也都力求有历史故事,学生们讲得津津有味,怎么还会不听不学历史,怎么还会不爱上历史呢?提起学生兴趣后,再分析讲解其他知识就容易多了,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多思、多疑、多问
1. 思,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否做到积极思考是关系到学习质量和数量的关健具有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性。笔者在上课时,非常注意让学生积极思维。多出、常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在《宋金南北对峙》一课中,笔者出了十多道思考题;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课中,笔者出了一些学生结合周围生活积极思考的问题。这样做,激励了学生,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2. 疑,即是发现问题的能力。笔者在上课时注意培养学生在阅读自学或上课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自始自终保持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3. 问,即是解疑、解惑。思、疑、问是紧密相联、层层推进的。学生们经过思考、质疑后,就会发问、提问,寻找答案。这时,笔者就引导学生装做把问题摆出来,大家互相讨辩论。例如,学生们在学到:成吉思汗和他的后代子孙率领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建立了庞大的亚欧帝国。那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国家版图却那么小?蒙古族的对外战争对中国是好还是坏呢?……学生们一下子议论开来,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四、善用、巧用比较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做到善于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学习。它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由一个知识点展开去,进行广泛的想象和联想,有利于引导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向知识领域的纵深探索,把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全都调动起来,使学生灵活地接受知识,并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到隋炀帝时,笔者让学生们回忆:历史上有哪个帝皇与隋炀帝相似?从而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与联想。引导学生们比较隋炀帝、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异同点,归纳出秦亡隋灭惊人的相似:相似的人物;相似的残暴统治;相似的灭亡原因、过程、意义;相似的短暂。总结出王朝衰亡的规律,并提示学生思考下一课:唐太宗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这样,一系列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出现,并串联起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灵活学习的能力,降低了单纯记忆知识的难度。
五、勤于动手,乐于动脑
为了适应课改,现在的七年级新生开始使用新的历史教材。新教材的实施,给了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活动空间、创造空间,有利于培养创造性及开拓性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教材的实施,使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教师是主体变为学生是主体了。因此,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我们七年级的历史新教材,在每一个单元都有活动探究课。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勤于动手、乐于动脑的意识和习惯。例如,在学习《了解身边的“历史”》这一课之前,笔者先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拟定主题,利用周末时间收集有关资料。在上课时,每个组的的组员都非常活跃,争相介绍。或是自己的家庭情况;或居住房屋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发展:或是通讯工具的更新……。学生们还出示了相关的照片或配制相关图画。正是这样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使他们更注意收集资料充实自己。学生们学习历史,不再拘泥于某个知识点,不再苦烦恼地去背,而是以各种丰富的活动和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辩论、竞争的意识,加强了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