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递增导致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加之农民工、下岗工以及往届未就业人群造成劳动力市场饱和,由此产生的大学生就业趋势不容乐观。观察麦可思研究院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9-2013年)数据,应届本科毕业生全职工作签约率比例逐年下降。12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且长期受到少数民族传统思维的制约,综合技能较之发达地区女性大学生薄弱,加之女性的自卑心理,进而影响到少数民族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代表各少数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建设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探寻其择业观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民族团结, 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社会化水平以及建立并完善教育与市场间有效的链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就业率回顾、发放问卷、抽样调查、实地访谈、统计分析和相关理论相联系,对西北民族大学的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择业观、就业意向、职业规划和毕业去向等深入研究,意图挖掘其在就业、择业中存在的问题,以供相关学者参考。

一、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以西北少数民族为例

从西北少数民族2010-2013届女性毕业生的毕业分流情况可知,主要去向是考研、签约专业对口或不对口单位、待业和出国等(见图1)。分析图1,2010-2013年签约专业不对口学生、待业学生的变化趋势波动最为明显且人数最多。签约非对口工作的学生人数由2010届的693人下降到2013届的530人,变化幅度高达25.28%。与签约非对口工作、待业在家情况不同,四届学生的考研、签约对口专业工作的人数平稳变动。因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签约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强。

二、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以西北少数民族为例

此次问卷发放对象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应届毕业生,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8份,问卷回收率为99.33%;其中有效问卷为278份,问卷可利用率92.67%。共包括保安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蒙古族等20个少数民族,囊括西北地区的城市(镇)、乡村户籍。此次抽样调查涉及西北民族大学所有本科学院,包括会计学、藏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文科、理工科所有专业的应届毕业女大学生,调查范围广、涉及面大,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一) 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就业意愿。(1)工作对于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意义。 统计显示工作选项中“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选择比例最多,例如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比例高达90.48%、82.78%和88.31%。较高的比例说明,

2014届西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能够较为清晰地规划未来职业。选择“一般重要”和“不重要”的比例虽小,但也反映出部分少数民族女生还保留有“女性的全部就是家庭、孩子”的过时想法,主要集中在偏远农村,更进一步验证了农村对于新时期国家号召女性就业的宣传力度不足、普及工作不到位。(2)选择就业单位的依据。题目设置为可多选项,综合分析各族女生的选项,“就业环境”“薪酬福利”和“晋升机会”是择业需要考虑的前三名因素。这一现象说明各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有了自我定位,与惯常思维认定的位于偏远民族的女性考虑问题过于单纯相悖。一方面体现现在就业压力是全民重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验证了经历了四年本科的系统教育使各少数民族女性变得成熟。(3)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毕业生所选择的就业岗位。统计显示选择行业最多的前三名分别是“金融保险”“党政社团” 和“电力煤气水供应”等。由此可以看出,位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学生已经逐渐跟随主流择业群的脚步,开始以环境优越、相对稳定的行业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其中回族女性毕业生选择“金融保险”的人数为96人,占其总人数的

36.09%;选择“房地产”人数占27.82%;“教育传媒”占19.55%。观察蒙古族女性毕业生就业意向,行业选择人数最多的分别是“党政社团”“金融保险”和“电力煤气水工业”等,分别占比为

55.19%、38.96%和25.97%。说明蒙古族女性毕业生着重以工作稳定、环境优雅为主,兼以高收入为辅作为自己的择业、就业观。(4)薪金期望。由于回、蒙、藏和维的女生人数比例占到2014届女性毕业生人数的54.08%,相较于其他参与问卷民族更易于统计出规律性,因而罗列这四个民族的薪金期望来说明问题。观察各民族的共同之处是,“2000元以下”的选择比率较大,维族女生选择率为43.70%;回族女生选择率次之,达到38.35%;蒙古族和藏族女生选择率分别为37.01%和23.81%。选择“2000-2999元”和“3000-3999元”这两个区间的比例次之,该民族学生可能考虑到周围物价水平和一般薪资比例,以此估算自己的期望薪金。

(二)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就业行为(1)择业渠道。各参与问卷的西北少数民族女生选择的择业途径多集中于传统的面试,家里介绍等方式,对形式新颖、讯息更新速度快的网络应聘或自主创业的选择人数非常之少,这一点可以表现出她们择业积极性不高、讯息来源面较窄、过分依赖父母亲人的态度明显等。以参与问卷人数最多的回族为例,选择“参加招聘会或人才市场应聘”的人数所占比例为36.47%,选择“参议同意应聘考试”的人数比例为32.71%,选择“依靠家庭背景”的人数比例为27.44%。(2)求职费用。求职费用包括在求职过程中的所有花费,例如:服装、简历、交通以及住宿费用等,这些都是求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开销,求职费用的多少也可以作为衡量求职者对择业、就业付出的努力程度。

图2给出的信息是,参与问卷学生的求职费用所占比例分别是:27.24%、26.23%、22.70%、11.60%、8.45%和3.78%,说明求职费用的多少与比重呈反比例,每名学生平均花费不足500元,在求职中的花费较少,间接反映没有去远途或多个单位应聘,求职次数较少。

三、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就业结果分析

(一)实现就业情况分析。(1)就业地区。就业去向统计:西部地区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8.55%;其次是东部沿海地区为

20.30%;中部地区占19.17%;最后是国外或境外占11.98%。这个比例分布情况基本符合地区期望的估计,也比较符合传统教育下少数民族女生顾家的特性。东部地区选项之所以不高,除了当地就业门槛、学历背景要求以及综合素养评价高外,更重要的还是由于信息极度不对称导致学生不知道招聘信息而丧失很多就业机会。选择国外或境外的学生集中在回族、蒙古族等民族,一是由于生源地靠近边疆;二是该地区思想开放,鼓励年轻人出外打拼。(2)就业率。这里统计的就业率是通过统计参与问卷学生签署“三方协议”或劳动合同人数占总参与问卷人数的比例,根据统计,签署“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总人数为103人,就业率为37.05%。(3)实现就业情况。为了进一步探究广义就业情况下各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毕业生择业状况,特别设计了如下问题:

专业对口统计。统计问卷结果可知,签订“三方协议”或劳动合同的同学中,所属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人数所占比例为

34.9%;工作性质、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人数所占比例高达

61.2%;空缺比例为3.9%。各人数比例反映学无所用、专业不对口情况较为突出。

(二)未实现就业原因分析。(1)专业知识储备量不足。由于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薄弱,进入大学后与教育相对发达城市的学生拉大差距,会产生无力感,进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从用人单位的考核标准来看,成绩单是考察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测评工具,成为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择业“软肋”。(2)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用人单位在考核一个择业者是否符合本单位用人标准时,经常会注重一个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是否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这些都能够体现一个学生除了学习能力以外的其他社会能力。但是从问卷统计来看,各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普遍缺乏这种社会实践能力,由于民族传统思想制约,她们都较为拘谨,害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而缺少锻炼胆量、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3)社会认知。现代社会仍然有严重的性别歧视、民族歧视现象,虽然表现的很隐晦,但是从招聘信息的要求来看,对性别、年龄、民族等要素严格界定,各行业本着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态度,偏爱抗压能力强、业务素质过硬的男性,认为女性由于生理、家庭、心态等因素共同制约,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加之民族因素会影响部分行业文化,所以企业对于女性,特别是少数民族女性的选拔任用格外苛刻。

参考文献:

[1]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09(24)

[2]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10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范文第2篇

关键词:长江大学;体育舞蹈;本科;毕业生;就业

1、引言

本文通过对长江大学体育舞蹈专项四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找出我校体育舞蹈专项开展现状的缺失、师资现状对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与本科毕业生针对就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为如何才能好更好开展我校体育舞蹈专项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基本情况

本文特别选取了长江大学(下文“我校”表示)体育舞蹈专项最近毕业的四届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分别是11届12届13届和14届。

对我校近四年体育舞蹈专项本科毕业生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2份,回收40份,回收率76.92%,有效问卷37份,有效率71.15%。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为11届发放8份,回收5份,有效3份;12届发放11份,回收6份,有效5份;13届发放15份,回收10份,有效10份;14届发放18份,回收16份,有效16份。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舞蹈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统计

自主创业在体育舞蹈毕业生中较普遍,毕业生从最初的失落迷茫到找到自己发展空间,建立自己的舞蹈事业。这是体育舞蹈毕业生就业思路的重大转变,从最初的应聘求职,到自己开办舞蹈工作室、舞蹈学校、舞蹈文化机构,很多毕业生为我们提供了成功案例。

3.2体育舞蹈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前期望地点统计

表2 体育舞蹈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期望地点调查统计表

期望地点人数/个比率/%

高校2054.1

体育局1848.6

教育局1540.5

俱乐部/培训机构513.5

民办学校718.9

公办中小学1335.1

农村中小学821.6

对体育舞蹈毕业生就业前期望的调查研究统计结果进行排序,毕业生最希望去的单位分别是高校、体育局、教育局、公办中小学,选择民办学校、俱乐部、培训机构、农村中小学的人比较少。

3.3体育舞蹈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渠道统计

此次调查统计,体育舞蹈毕业生就业渠道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和网络招聘的较多,占总数的27%和24%;其次是继承家业,占总数的22%;参加各类考试、招聘会,占总数的14%和11%;最少为毛遂自荐,为2%。

相对于其他专业,体育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工作岗位较少,制约了体育舞蹈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3.4体育舞蹈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统计

体育舞蹈毕业生37人中60%的毕业生在东部沿海城市就业,他们希望自己能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这里生活条件较优越,收入较丰厚,有很多学习交流的机会;16%的毕业生选择在出生城市就业,与父母可以互相照应,多尽一点孝心,同时能回报家乡;16%的毕业生对在哪个地区就业无所谓;还有8%的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就业,虽然西部地区条件较差,但有良好的人才政策,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3.5体育舞蹈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目的

体育舞蹈毕业生就业目的70%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22%是生活所迫;5%因为家庭逼迫;3%因为不喜爱体育舞蹈。结果表明当代本科毕业生的价值观念由生活所需逐渐向实现自我价值转移。也说明本专业毕业生对体育舞蹈专业认可度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经济驱使下,社会价值观开始多元化、务实化和功利化,出现部分学生过于重视就业单位的物质待遇,导致在选择职业时,过于强调高收入,以满足自身的所谓的“价值观念”。

3.6体育舞蹈专项本科毕业生择业对口问题

体育舞蹈毕业生择业对口情况的调查,毕业生选择专业是否对口比例差距很大。选择专业对口很重要有10人占总数的27%,选择专业对不对口无所谓的15人占41%,认为先找到工作以后再向专业方向发展的有10人占27%,专业无需对口的有2人占3%。据调查显示,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个人的兴趣相吻合,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而且更能增强对于职业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3.7体育舞蹈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障碍调查

调查统计得出,体育舞蹈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障碍中缺乏自信占62.2%,排第一;专业技能欠缺、缺乏实际经验、就业期望太高和专业对口工作少的毕业生在分别为59.5%、56.8%、54.1%和54.1%;就业人数太多的占45.9%;专业理论知识匮乏占18.9%,24.3%的毕业生选择其他。

除此之外,用人单位关注的条件也是毕业生就也因素之一。

表3看出,用人单位除了看重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以外,还看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社会经验、思想品德和发展潜能。而这五项中专业技能最为看重,所以提高专业技能是在培养计划中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毕业大学生在用人单位中的认可程度。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我校体育舞蹈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方向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2)毕业生就业期望较高,就业地区的选择是影响就业因素之一。(3)我校体育舞蹈毕业生以实现自我价值和喜爱体育舞蹈为就业目的,价值观念也由生活所需逐渐向实现自我价值转移。(4)对于我校体育舞蹈毕业生来说,自身的条件及用人单位关注的因素都是体育舞蹈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障碍。

4.2建议

(1)学生个人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树立良好的就业、择业观念,找准就业方向,开拓各种就业渠道,实行多方位的就业方式。(2)高校应进行宏观定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科培养目标和方向,调整专业原有培养目标以适应市场的需求。(3)各高校之间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各有优势,要积极拓展与其它高校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加学科技能与理论之间的交流,增多专业就业渠道之间的链接与拓展,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与进步。(4)社会应多多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用人单位多给大学生就业机会。(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巩晓源.高校体育舞蹈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18).

[2] 彭分田.高校舞蹈专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青春岁月.2011(06).

[3] 李国宾.舞蹈专业大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与分析[J].民族艺术研究.2007(05).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常态;大学生;就业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意义

“新常态”是中央执政新理念的关键词。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了系统阐释。然而,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我国就业形势发生的新变化,以新常态的角度作为切入点研究如何稳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不多见。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被全社会广泛关注,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1997年编制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预示着我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许多高校建立了就业指导队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1-2]。然而,虽然目前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很多,但是仍处于发展阶段,大多数研究探讨的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探讨宏观的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多[3]。而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研究不多,相关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方向研究主要集中于简单的数据统计,相关分析及对策研究并不多见。同时,搜集一手就业资料及数据,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并不多见。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忽视,而就业去向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4-5]。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教育部门和学校统计大学毕业时的就业状况,为教育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为学生和家长在做教育选择时提供重要参考[6]。其次,学校统计并公布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便于大学生通过社会反馈,知道与自己“相同水平”同学的就业去向,调整学习的内容与结构,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同时可获得校友的积极支持[7]。目前,专门针对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很少,本研究通过实证的调研方法,广泛调研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以其得出规律,为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提供资料和思路,对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所帮助,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工作满意度调查。课题组随机抽取500名毕业生,调查其对工作的满意度。“感到非常满意”的占30%,“感到比较满意”的占23%,总体满意度为53%。满意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因素是“薪酬、福利水平高”、“企业公众形象好”;不满意的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

(二)从业稳定性。被调查的学生毕业后“从未换过单位”的占55%,其中38%是在银行系统工作;“换过一次工作单位”的占19%,“换过2次及以上工作单位”的占26%。调查换工作的原因时,从事柜员等基层岗位工作的人员普遍认为“工作内容枯燥”、“工作压力大”,从事证券、期货交易及保险等岗位作的人员,换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压力大”。

三、大学生就业去向现状分析

本研究在调研了河北省1所院校的基础上,在河北省高校中进行广泛调研,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就业现状对相关结果和规律进行分析。从以下4方面因素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第一、职业价值观因素。第二、学习因素。第三、兴趣因素。第四、实践经历因素。第五、家庭生活因素[3]。

四、对策

针对大学生这样的就业现状,作为高校工作者首先应该加大就业指导的力度,丰富课程形式,包括课堂讲座,公司实习,精英演讲,工作培训等。从而使学生们按照自身的个性和特点选择好将来从业的方向,然后不懈的努力。其次,高校要转变育人理念,适应高等教育的新常态。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各高校缺乏清晰的人才定位。一批本应从事精英教育的学校也快速扩大办学规模,导致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由此难以再保证精英培养理念。而大批本应培养掌握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定位不明确,导致学生的自我定位发生偏差,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也发生偏差,还使得各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趋同,严重缺乏独立性。所以不同的高校在定位上要加以明确。第三,调动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就业的主体,进而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就业渠道,努力实现自主就业。第四,鼓励大学生创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创业动能,大众创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政府应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市场准入、场地安排、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就业服务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扶持,努力营造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和氛围,通过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项目:新常态下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研究(JRS-2015-1038)。

参考文献:

[1]邢繁辉.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2]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

[3]陈仲华.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4]刘铎.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

[5]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在我国剧增,加之国家取消大学生包分配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主要社会问题之一。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全球经济的低迷,大学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经历着更为寒冷的冬天。大学生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在调查过程当中了解到,现在大学生也正视到了这一点。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通过调查与了解广大学生找工作的实际经验与体会,我们认识到当前就业状况的主要体现、就业 难的原因以及其他相关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不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平衡,名牌大学、工科院系毕业生的就业表现为热,而一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表现为冷。

二、用人单位热,毕业生就业表现冷,人才需求不平衡。从社会总体需求来看,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总体而言还是较大,很多单位急需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生以及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有的单位是高薪引进,有的单位则是降格以求。而现在毕业生还不能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认为自己是高级知识分子,在找工作时应该得到高的回报,习惯于和以前的师兄师姐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攀比,导致期望值与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的报酬相距甚远。一些毕业生对一般用人单位表现出极为冷淡,有的甚至“宁愿失业,也不要找一个自己不满意的工作”。

三、学校热,用人单位冷。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主动跑市场、跑职场,为学生找就业的门路。但由于高校师资队伍老化、知识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毕业生,对毕业生表现为冷。

四、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在就业时热,而能力差的同学在就业时受到用人单位的冷遇。在机关、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在掌握一定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企业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因此,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动手能力突出的学生在就业时非常抢手,而素质一般的学生在就业时就显得十分困难。

五、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就业明显高于文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这其实是由中国的产业结构所决定的,中国目前是一个制造大国,需要广大的技术人员。

六、男大学生就业好于女大学生就业,工科专业的学生表现得尤为明显。一直以来的性别歧视在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依然存在。工科女生就业难也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工科男生就业相对要容易很多。尽管工科同一专业一男一女两学生,即使女生成绩很优异,男生成绩不理想,用人单位也会优先考虑聘用男生,而非女生。文科学生就业过程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专业面太窄、缺乏社会关系、信息不足、性别歧视都是症结所在,更深层次的原因当然是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体现在:

一、高等院校的分类与定位不明确。高校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类与定位,导致各个高校一味追求综合性大学建设,不断设置新专业,开设新学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没有充分发挥专长效应。专业多而全,专业建设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专业与学科实力薄弱,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教育,造成学生专业知识的薄弱。

二、专业过于细化,我国自50年代初开始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专业教育,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专业教育体制。根据2005―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料汇编的数据资料分析,本科的专业种类(除艺术类)达到433个,专科的专业种类更是高达634个,本科与专科的专业种类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单就学科专业设置的个数看,最高年份为1039种,社会具体职业不过2000余种。这样,我国高校基本上是一个专业仅对应2个以上大的具体的职业种类,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却是一个学科专业对应10个以上大的具体的社会职业种类。专业口径狭窄,使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服务领域受到较大限制,工作转移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足,就业适应能力有限。知识结构单一,使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不足,知识视野不宽。

三、过分强化理论的学习,而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文科学生。社会日新月异,学生带着过于理论的知识结构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

四、知识的时效性不强,部分大学教师(尤其是老教授)的知识结构过于陈旧,造成学生所学到的是一种过时的知识,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毕业生眼高手低,没能正确地自我定位。毕业生没有正确定位自己,还以天之骄子的心态给自己定位,认为自己是精英,一般的工作看不上,好的工作又达不到相关要求。

正因为上述原因的存在,所以造成现在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甚至越来越严峻。作为一名大学生,“坚决拼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已经觉得没有退路了,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成了“校漂族”,“蚁族”,所以他们真的很苦。他们不仅仅承受着生活上的拮据,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己经没有退路了。但我觉得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状况,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毕业后勇敢面向社会,理性分析,理性选择,去寻找适合发挥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强,回报社会,这才是进取的人生态度。大学生就业不是大学生个人的问题, 也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是科技产生的源动力,只有充分利用大学生人力资本,才能使知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才能使教育真正服务于社会。

感慨之余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思考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策略。基于调查及上述的分析,促进大学生就业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高校人才培养不仅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载体。知识和技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技能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是有密切联系的。技能的形成是以掌握知识为必要条件的,掌握知识不仅要掌握陈述性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程序性知识,掌握的知识越巩固,越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反之,技能一经形成又会促进人才对新知识的掌握,知识与技能有机联系有利于人才能力的发展,促使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社会适应性的提高。在当今信息化、科技化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且需要具有相关的技能,这样才能满足用人部门的要求。学习的各种知识是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的,必须通过技能这个中介环节。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只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由单纯的学校教育,转为学校、企业合作教育联动发展。教育与产业结合,学院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处理好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的关系,侧重进行职业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帮助每个学生顺利完成从在校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其次,给大学生更多实践机会,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互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是教学的重要原则,实践环节必不可少。实践课程可分为实验型、实习型、设计型、创造型、项目课题型以及学位论文型、社会调查型等。理工科学生的实践课程大多以实验为主,而文科学生可以课程设计,项目课题来加强实践。此外,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联合培养行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加强与行业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合作,着力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环节,学生们可以学以致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使知识不断升华。

再次,作为社会与政府同样需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的天地。政府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制止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强行禁止就业市场中的男女性别歧视,制定相关法律,使用人单位在就是市场中不敢歧视。此外,增强大学生定向培养机制,校企联合培养,这样技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同时也能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问题,使企业与大学生实现双赢。

最后,大学生定位应该正确,切忌眼高手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平凡,大学生天之骄子时代已经结束,大学生应该摆正心态,正确定位。曲线就业,先就业再择业。刚踏出校门的大学生往往因缺乏工作经验与理想的工作擦肩而过,所在就业时不妨先积累工作经验,再去选择自己理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47.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措施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一)本专科生的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本文以河南师范大学大学为例,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了相关对比,选择河南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在于河南师范大学在河南省无论是办学方面还是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方面在全省中排名都名列前茅。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即使2007-2011年连续四年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85%以上,并同时高于全国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但是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出,2007-2011年,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5.70%、93.27%、91.33%、89.67%、86%,而全国的各大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79.70%、85.20%、86%、84%、79%,从图中不难看出两者的整体就业率方面,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二)自身不足形成的求职障碍

根据新的调查结果所显示,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他对自己自身的能力的不足看的不是很清楚,是其阻碍求职的最大的一个障碍,以及受访者82%的人认为在求职大型国有企业或外国语言技能的职业学生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为外语方面,64%的人同意学习人际交往能力,48%的人认同的专业技能和40%被归类为自我表达。以上所述,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就业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很重要。

(三)大学生求职意向

在求职意向上,有29%和48%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学校、文艺团体)中工作,然而只有23%的受访者希望到企业中就业。但是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就业吸纳能力是巨大的,其他两者则相对较小,从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机关、单位的认可度明显高于企业,使得企业原本就业吸纳能力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大学生就业心理上,目前大学生就业方向单一,择业心理有待于提高。二是企业就业吸纳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本科院校应当给予必要的就业指导,扩宽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分析

(一)缺乏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

首先,在校期间,结束高中生活步入大学生活,在学习上缺乏家长、教师的督促,学习状态有所放松,同时受传统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沉浸在自我满足感中无法自拔,从此不重视自己的学业,甚至沉迷于网络、谈恋爱等,这种不良风气出现在大部分学校,不仅对自己的在学业方面很是不利,尤其还严重的影响了所在院校的校风。

其次,在毕业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地区大都瞄准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很少有学生愿意去农村、基层工作,更不用说边疆地区了,而且,初次就业对薪水等各方面要求较高,不符合实际,这些都制约着就业率的实现。

(二)缺乏主见,受家庭影响大

一些家庭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配下早早地为上大学的子女设计好了一个理想的个人前途,并千方百计地帮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长希望子女选择的职业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报酬丰厚、无风险、稳定。这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子女的一切,忽视了子女的个人意愿,甚至以家长的权威强迫子女从事自身不喜欢的职业,严重地干扰了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与就业目标。

(三)缺乏职业规划、很难明确定位

当今的大学生普遍比较功利化,对未来的就业没有整体规划和长远打算,在学校期间苦读书读死书,却没有有意识的增强就业观念的培养和就业技能的提升,在就业目标定位,就业职业技能学习,就业的人际公关礼仪,就业的信息获取没有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很多大学生存在混日子的思想,不能做到提前准备未雨绸缪。

三、应对大学生就业难主观原因的对策与思考

(一)勤奋学习,转变思想

大学生要突破传统思想禁锢,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天之骄子”的盲目自大心态,抵制住各种诱惑,继续发扬拼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校学习期间,在重视成绩学习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实践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身努力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职业选择上,避免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努力去基层、农村甚至是西部地区锻炼自己,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增强自主性,避免外界干扰

在择业的过程中,首先要具有积极主动的地位,避免消极依赖,既不要把希望寄托于社会家庭关系,通过人情网完成自己的就业;也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希望学校能把自己推荐到大型单位,应当增强求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错失求职良机。

增强自身主见性,在求职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专业能力等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避免求职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感,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给自身一个合理的定位,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做自己人生的主宰,避免家长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

(三)高校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就业指导机制

我们高校要从当今时展和就业需要出发,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就业指导,不断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大学生就业的拓展和多样化,高校要把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同就业的方向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竞争意识,积极通过大学生就业招聘会洽谈会,通过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培养,不断实现大学生就业和社会实践的常态化和多元化,建立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培训机制和运行机制。

结论

当今大学生就业状况艰难是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考察的提出,使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理性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学生的主观原因的角度看,学生应该要从这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措施,希望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难的压力,转变当前就业难的现状,同时为促进本专科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本专科院校本科教育的效果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郝丽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及对策研究.教育探索,2014.6

[2]王志新.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经济师,2015.9

[3]丁元竹.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13.3

[4]苏俊枝.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4,(4):136-139.

[5]王健,潘建.部分大学毕业生状况分析[J].人才开发,2015,(8):35-37.

[6]魏宇.毕业生就业难经济学解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