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消费观差异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表现及其成因 浅谈中西方体育广告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广告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广告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高校阅读文化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 中西方广告的创意差异 中西方广告文化差异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设计的影响 中西方广告翻译传播的文化差异及策略 浅析汽车广告语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广告语言中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 中西方婚姻文化差异及其原因探究 从中西方情人节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课堂文化差异及其对口语教学方法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婚礼习俗及其体现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在阅读中的应用 中西方文化中“谦虚”的不同内涵及其成因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中西方广告文化的差异及其成因 中西方广告文化的差异及其成因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孙丰国")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中西方广告文化在外在表征上存在多种差异,中国广告注重精确表达、动之以情、喜用传统文化元素;西方广告则表现为自主推理、寓教于乐、善于艺术化的表达。中西方在社会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环境、公众文化层次、广告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不同是其广告文化差异形成的内在原因。把握中西方文化广告的差异,并科学理解其成因是高效跨文化广告传播的需要。 关键词:中西方广告;广告文化;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1-0136-03
任何广告的目标消费者和交流对象都是社会人,受经济、文化、受教育程度、风俗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社会群体对广告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兴趣点也不一样。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品牌国际化趋势的增强,广告所面对的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这种背景下,对中西方广告的对比研究越显重要,认识中西方广告差异及其产生的根源,不仅是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需要,更是市场拓展、跨国传播的要求。
一、中西方广告差异的外在表现
(一)致敬传统与面向未来
中国广告创作者热衷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比如广告中经常出现书法、水墨、剪纸、唐诗宋词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独特的魅力,成为当代中国广告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一方面,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创造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其它大多数国家不可比拟的,中国广告创作具备这样的先天条件。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带给中国人强烈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而且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推崇,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对于提升品牌形象和获得受众认可大有帮助。
崇尚科学、勇于冒险、富于幻想和批判精神的民族个性决定西方广告更倾向于面向未来的表现,科幻、UFO、外星人等常常会成为西方广告信息传播的载体,这在以青年人为受众的产品上表现的尤为突出,这样的广告表现可以给受众留下时尚、前卫、炫酷的形象。
(二)精准表达与自主推理
中国广告大都会将广告信息说白点透,不管是为了产品促销还是基于品牌形象塑造,不管是采用说明证明形态还是选择故事情节形态,总是会相对直白精准地向受众表达信息。因此,即使发展到今天,文字仍然是我国广告中最重要的部分,正是因为它有直接说明和准确传情达意的作用。而西方则讲究留白式的自主推理,很多广告都不会直接点破内容,给受众留下足够的空间去体味想象。广告中直接说明性的文字较少,甚至整支广告没有一句关于产品的文案,主要通过情节的设计、画面铺陈或意境的塑造,让受众自己去发现关联,推导和感悟广告信息,进行准确解码。
西方某语言学校的广告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小屋里的桌子上放着一个透明的玻璃缸,一条金鱼在里面悠然自在地游着。突然,一只大猫破门而入,朝金鱼走了过去。广告音乐从舒缓变为紧张,鱼缸里的金鱼慌乱起来。正当猫准备扑向鱼缸的时候,金鱼发出了“汪汪”的狗叫声,猫闻声而逃。电视屏幕上呈现画龙点睛的字幕:“学一门外语非常重要”。另一个则更加简洁,一对情侣羞涩地坐在一起,女孩最终按耐不住转身与男孩接吻,男孩却在激吻中瘫软倒地,这一幕不仅吓到了身边的女孩,也惊到了电视前的观众,当最后的标板出现治疗鼻塞的某产品时大家才恍然大悟。
(三)动之以情与寓教于乐
中国广告凸显了中国的内敛文化,重情、重义、关爱他人是广告表现的重要元素。动之以情是中国广告创作的重要切入点,从亲情、爱情、友情到乡情、同情等,针对特定的受众,附加到匹配的产品中,总会产生屡试不爽的感召效果。
近年台湾大众银行推出一系列情感微电影广告,感人至深,引起了强烈共鸣。其中《母亲的勇气篇》讲述的是63岁的母亲蔡英妹,第一次出国,不会英文,没人陪伴,一个人独自飞行3天,3个国家,3万2千公里,历经波折去看望刚生产完的女儿的故事,让人们为她的坚韧、勇敢和爱而折服。当类似的广告陆续出现,一次又一次地冲击受众的情感和心灵时,人们开始坚信这是一家有情有义的银行,而对于一家银行而言,没有比获得用户信赖更重要的事了。
相比于动之以情,西方广告创作者更热衷于寓教于乐,一贯崇尚自由开拓、喜欢标新立异的西方人不容易被感情牵绊,却非常享受幽默带来的愉悦。幽默风趣、诙谐逗笑,往往是西方广告创意惯用的手法。在国际广告大赛中,获奖作品中大约三分之二包含有幽默诙谐的元素,有的甚至不惜调侃总统和上帝来传播广告信息。曾在戛纳广告节获金奖的一则平面广告借克林顿的绯闻推销某种治头痛的药品:画面为克林顿头痛的表情,他的太阳穴镶着莱温斯基的照片,广告语为“TYLENOL,特强效力,医治特别头痛的问题”。这种结合现实的幽默既有合理性又有趣味性,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含沙射影与针锋相对
对比可以直接形象的体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这一手法经常被运用到广告创意中,即使是主张和谐相处的中国,对比广告也日益增多。但在中国市场,广告中的对比更多是相对柔和的、间接的进行,含沙射影而非指名道姓是最主要的方式。在新盖中盖“一天一次,一次一片,方便又实惠”的广告播放不久,竞争对手盖天力通过各大媒体郑重提示“一天三餐不能一次吃完,补钙也是一样,少量多次,才是科学补钙”,广告虽然没有点名点姓,但是关注补钙产品的消费者也会心知肚明。
西方市场中的竞争性广告更加常见,在具体的表现上也更加直接、明快、奔放,他们更喜欢针锋相对的直接攻击。比如温迪汉堡的广告中,其代言人跑到麦当劳里购买了牛肉汉堡,连咬几口都没见牛肉,开始惊呼“牛肉在哪里”。百事可乐的广告中,小男孩为了能拿到在双层售货机上部的百事可乐,不惜先购买两瓶在下层的可口可乐来垫脚;奥迪的广告简单却有震撼力,宝马、奔驰、沃尔沃和阿尔法・罗密欧四个世界名车的圆形钥匙扣组合成奥迪车标,传达出它集阿尔法・罗密欧的时尚、宝马的操控、奔驰的豪华和沃尔沃的安全于一体的信息。
(五)直接的性明示与艺术的性暗示
性以其独有的神秘感和诱惑力,能轻松获得受众的注意力,广告大师奥格威在多年的广告实践中,把“性”称之为对视觉和思维最具冲击力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广告表现中吸引注意力的犀利武器。在注意力稀缺的年代,为了让广告信息脱颖而出,打性元素牌的中国广告已屡见不鲜,大量与性有关、无关的产品都试图以此途径进入消费者眼帘,就像被约束多年的野性突然释放,很多表现大胆又直接,诸如 “**肾宝,他好,我也好”“想知道清嘴的味道吗?”等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同时,中国大量的性表现手法广告喜欢借力女色,广告界甚至出现了“广告无创意,美女来顶替”的现象[1],各种广告中身体局部、动作诱惑等表现随处可见,车展、楼展、商场“秀”等总把穿着性感、风姿百态的女性和展出的商品捆绑在一起。
西方社会在性的问题上相对于中国更加开放,但现在西方广告人运用性元素进行广告创作已经超越了直接的表现方式,为性而性的情形在西方广告中并不多见,大部分作品谨慎而富有技巧,讲究艺术、巧妙的性暗示运用。英国某安全套广告,画面是一只宽大的男式皮鞋和一只小巧的女式皮凉鞋69式倒扣在一起,没有文字说明,只有该安全套的品牌名点缀在一侧,十分简洁,新颖,含蓄而不落“性教唆”的俗套,避免了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而目标受众看后则心明意会。
二、中西方广告差异的内在成因
(一)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广告创作人员,其本身就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成长和成熟,思想和行为无形之中受到固有文化和以往经验的影响和限制,所以不同文化区域内广告创意人员所创作的广告在整体风格上会有较大的差别,而他们的广告也往往会更适合本文化区域内公众的接受习惯。
中西方文化因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发展历程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异。比如,中国自古以来崇尚仁、义、礼、智、信和集体主义,“重群体、轻个体”的意识非常突出,多数广告作品带有明显的“民族意识”“大家庭观念”和“乡土情结”等价值倾向。喜欢营造合家团聚、喜庆温馨的场面,常常将个体的喜好与家人、朋友或集体的价值标准密切相连。非常可乐自豪的宣称“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荣威W5激情的主张“你不必拥有一辆中国车,但必须拥有一颗中国心”;“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的理由是“身体是自己的,也是家人的”;麦斯威尔在中国市场的传播也入乡随俗的变成了“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这些都无一不是群体意识的鲜明表现。
而西方社会更追求个人主义,注重人的个性,渴望表现自我,主张独立而非依赖性[2]。深谙此道的西方广告创作者很好地将这一特点反映在广告文化中,强调自由的氛围,更多的塑造个性、张扬自我、追求个人自由、凸显个人价值,从而有效地迎合目标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如耐克的“Just do it”、锐步的“Fit you well”等品牌广告都在诠释着西方的个性价值观。
再比如,“重和谐,持中道”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也是我国民族的传统心理。《论语・学而》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要达到“和”,需要每个人将实现社会平衡的要求作为调整个人言行的尺度,做到《论语・尧日》中所说的“允执其中”,这就是我们长期沉淀下来的“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和人格标准。所以,与之对应的中国广告作品也特别重视和谐美、强调统一感。我们也才会看到有为竞争对手进行“广告宣传”的广告主,长沙的华银旺和超市就曾在店门口挂出横幅――“热烈欢迎沃尔玛入驻雨花亭商圈”,这种大气、宽容、友善的形象得到公众的一致认可,自然也成功地实现了品牌形象的提升。
西方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铸就了崇力好斗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广告中常常会表现强烈的征服欲和好勇尚武的冒险精神。丹麦Borsen日报的广告以“新经济,新竞争规则”为诉求点,直接点出要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就必须阅读Borsen日报。广告用一组触目惊心的图画演绎了“弱肉强食”的事实,比如羚羊将猎豹叼在口中,雄狮在羚羊的撕咬下悲惨地哀嚎[3]。这对于中国公众来说可能过于直接和血腥,但却能赢得西方受众的共鸣和认同。
对社会文化环境的了解和把握对广告创作非常重要。首先,广告创作只有迎合社会文化环境和公众文化背景才能避免因文化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传播效果;其次,公众文化背景影响他们对广告信息的接收和解读,迎合公众文化背景才能实现广告信息的顺利传播,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第三,把握公众文化特征才能将文化有效延伸到产品中,成功打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产品同质化趋强的背景下,文化内涵成为差异化营销的关键。
(二)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的经济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划分也是以经济条件作为主要参照因素。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和不同消费水平的消费者,对产品、品牌以及广告的认识与需要有较大差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从人均角度来看还有较大的距离。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2013~2014年全球72个国家(地区)月薪排行榜,中国大陆为656美元,仅为美国3263美元的五分之一。现实中,很多产品的绝对价格,比如汽车、电子产品、汽油、肉类、服装等在中西方国家的差别并不大,这就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各阶层工作者所获得的报酬与商品价格的比率要比中国高出数倍。比如,一个中等收入美国人的月薪可以买5台iPhone 6,而在中国只能勉强买到一台。
完全相同的一件商品,在拥有不同社会财富的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地位是不同的,对购买这种商品的动机和心态也有很大差异的。同样是iPhone,在多数美国人眼中它只是个通讯工具,选择时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少,而在不少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却还包含着财富、气质和个性魅力这些概念在里面,这种情况在中小城市表现的尤为明显,即使在自身收入不支持的情况下也会购买,所以才会出现卖肾买苹果手机的极端事件。
广告是商业行为,以是否有较好的营销效果为评价标准,而效果的形成取决于能否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公众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意味着中西方广告在策略、创意、媒体投放等方面必然会形成差异。
(三)公众文化层次的差异
广告要产生效果的首要前提是消费者看懂广告,然后才能在自己的判断下决定自己的购买趋向。如果消费者对广告本身都无法理解,所谓广告效果就成了天方夜谭。普通的广告受众不是企业主、不是广告人,大部分情况下广告对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对广告的接受大多是无意识状态,几乎没有普通大众专门去钻研广告。所以,广告信息要顺畅的传播,发送者不仅仅要考虑自身的编码工作,而且还要考虑考虑接受者的解码能力和水平。如果接受者的解码出现障碍,信息的传播就无法顺畅进行[4]。
影响受众接受能力和解码能力最大的因素是受教育水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对“世界各国成年人的平均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年限”进行了统计分析。当中,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成年人平均接受正规教育均超过12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而我国仅为7.5年,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我国的相关数据也从不同侧面说明了这一问题,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8930人,不到10%,文盲(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却超过4000人。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不同的文化层次就意味着不同的信息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这也意味着中西方的广告创作必须考虑本国受众的文化水平,以他们的接受与理解能力为创作基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各自国家受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四)广告发展阶段不同
西方广告在累积了200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后,已进入成熟期。而中国广告业相对起步较晚,特别是二战之后的三十多年,在这个全球工业与科技突飞猛进、西方广告业大发展的黄金阶段,中国广告业却几乎是空白。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广告业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才起步的,至今不过三十余年。中国广告很多理论都在借鉴西方的成果,中国广告实践活动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起步上的落后,发展阶段的不同也是中西方广告差异的一个原因。
三、结 语
中西方广告在外在表征上有多样化的差异,对这种差异需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中国的广告受众和广告创作者处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人们的收入和消费与西方仍有较大差距,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有限,中国广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些因素是客观的,复杂的,相互融合在一起的,这决定了中西方广告必然会存在差异,而且会长期存在,同时差异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产品和品牌会走出本土走向国际市场,跨文化广告传播将成为中外品牌的常态。当中,必须考虑当地的文化和环境,考虑当地受众的信息接受特点以及中西方广告的差异,从而使广告更好地实现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文艳霞,文艳琼.性表现手法广告的论文探讨[J].今传媒,2012(1).
[2] 黄婷婷,王琬.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中西方广告音乐差异[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论文摘要:全面小康社会的能否实现,农民是关键,而建立符合当地农村特色的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则是农民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有效保证。
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包含着老龄问题的解决和老年科学研究的内容。试想,这“六个更加”哪一个同老年人口没关系,哪一个不需要老龄问题的妥善解决。当前,广大农村的养老保障改革,还是一个空缺,是占全部老年人口60%以上的空缺。农民迫切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以填补家庭养老已经缺失的功能,已成为一个十分急迫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农村,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尚不具备全面实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加上现行财政体制等因素,各地在财政能力、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经济能力上都差距悬殊,因此,农民的社会保障不可能搞“一刀切”,搞一种模式,一个标准,只能立足于省、市、县情,乃至乡情、镇情,因地制宜,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多形式、多层次、多标准的社区型的保障制度,既要做到量力而行,又要做到尽力而为。我们认为,中西部农村地区近阶段应建构一种过渡形态的社会保障体系,即“家庭养老与社会支持相结合”,其中社会支持包括内容较广,含国家补助、政策扶持、集体扶助、社会捐助、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
一、农民养老所面临的困境
农村养老机制是建立在农村老年群体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基础之上的。目前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正遭遇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越来越多的老人面临着养老的危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是农村养老制度两个相互补充的基本方面,一方的削弱应以另一方的增强为前提,因此,尽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1、农村老人生活一般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耕地面积的锐减,农业的低效益、高风险,大大降低了土地养老的保险系数,农民收人低而不稳定,目前的收人水平远不足于为老年生活建立足够的储蓄,决定了老人只能维持低水平的消费。
村提留、乡统筹等税费项目是按人头或土地承包面积分摊的,这对既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老人是个沉重负担,加上不少县、乡巧立名目额外增加农民负担,老年农民更是不堪重负。
2、家庭保障因家庭规模的萎缩而难以实现
当前,农民家庭模式正经历着由复合家庭向核心家庭的重大变革,规模呈现小型化。同时,人们平均寿命大大提高,达到老年标准的家庭成员不断增多。以上变化客观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核心家庭无论是目前的经济收人,还是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在为老年人提供供养和服务方面必然感到力不能及。现代家庭供养资源的减少,供养能力的下降,居家养老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3、社会供养机制严重缺损
绝大多数农民由于没有“单位”,国家基于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也没有设计出针对农民的养老金制度和福利制度,老年服务体系也没有形成,全国92%的农民尚处在社会保障网络之外。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农村,除五保户制度外,老人们依然依赖个人和子女养老,社会供养机制几乎一片空白。
4、社区养老的依托能力严重不足
社区是指一定区域内有相互利益关系的居民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亲朋之间、邻里之间、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社会支持网络。农村社区一般应界定为“村落”,社区养老的依托能力也就是指一个“村落”养老的实际承受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老年人经济上的支持;二是老年服务体系的建立;三是家庭养老的引导与监督。目前在广大农村,社区是个薄弱环节。一是资金缺乏,不能分担家庭养老的负担;二是没有健全的老年人服务体系,老人看病难、缺乏照料的问题难以解决;三是村级组织普遍涣散,对家庭养老难以起到指导和管理作用。社区养老功能薄弱,家庭养老的压力就大。
5,“民工潮”流动活跃,“老人村”普遍形成
农村正处于人口迁移和流动十分活跃的时期。形成了规模可观的“民工潮”,这一现象对农村人口、家庭结构、农业劳动力作为养老义务的角色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空巢”家庭出现,“老人村”正在形成,高龄老人、体弱多病老人、孤寡老人的生活照料出现很大困难。该现象虽然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但它却严重地冲击着农村传统的保障和互助功能,形成新的困难群体。
6、农民对社会养老的反映普遍迟钝和冷漠
各级政府对农民养老参与意识迟钝,角色极不显著。由于传统制度的惯性,国家对农村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缺乏对经济欠发达农村必要的经济扶持,使农民养老难以走出家庭。
农民对社会养老的冷漠使得发展养老事业缺乏社会动力。认为“养老是家庭的私事,社会养老主要是帮助无儿无女、无依无靠者的生活和照料,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的大众心理很普遍。
二、以“小康社会”为目标,设计农村多元化社会保障模式
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得以预期实现,农村现代化及农民自身的现代化就显得不容忽视,我们在衡量农村现代化的标准时,应该把安全、公正、人权等因素思考进去。因为社会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而且要有安全感,要公正。而安全感、公正中的很大成分是通过社会保障来实现的。农民养老在坚持家庭保障的同时,要不断增强国家、社会、集体的责任,家庭保障只有与社会支持相结合,才能为农民老年生活提供最起码的保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初期,赡养、疾病、贫困、生活照料等,亦是农民所可能遭遇到的最重要的生活障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实选择,亦应围绕这些而展开,探索使农民安全度过生命波折期的途径。
1、国家在社会养老中要扮演重要角色,给予农民一定的“社会保障”
国家在农民养老问题上要承担义务。鉴于经济实力和人口基数的制约,国家投资可先期设立以救残补缺、济贫助困为出发点的基本保障项目,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最终以形成全体社会成员实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如果考虑保障制度的“社会性”特点,国家对中西部等经济落后地区在资金和政策上应该有更多的倾斜。
农民的医疗保障应走“保大不保小”的路子,即建立大病费用社会统筹机制。因为大病治疗时间长,所需费用高,是农民最难以抵御的风险之一。推行医疗保障时应注意:第一,在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的初期,国家财政一定要投人启动资金,要让农民看到甜头,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一定的参保规模。如果规模不能扩大,就会导致基金抗大病的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第二,重视对农民的预防保健。免疫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能通过防止疾病的发生而从根本上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费用,具有“四两拨千斤”的高效率。
建立家庭养老支助机制,与计划生育政策相配套。进入本世纪,多数家庭承担赡养几个老人的责任将落在少子女或独生子女肩上,国家在鼓励年轻人承担赡养老人义务的同时,应该对那些响应国家号召,并在个人利益上作出一定牺牲的年轻人,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以激励家庭成员照料老人的积极性。
对特殊弱势群体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还有少部分特殊情况的老人,如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中的老年人、独生子女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等,对他们要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采取以户建档、逐年核定、定期定量救济的办法,帮助老人摆脱困境。 国家要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农民到了退休年龄,应免除一切税、费、劳务等经济负担。
2、充分发挥集体作用,多途径解决“老有所养”
设立区域性的养老基金,资金筹集可采取市(县)、乡财政投人一点,村提留乡统筹拿出一点,农民储蓄积累一点,乡镇企业、社会各界捐助一点,储金会互济一点的方法。
由乡、村划拨或对荒山、荒地、荒滩、荒水进行开发,建成一定规模的养老基地,政府在政策上给以优惠,收人归老年协会支配,用于扶持老年事业。
通过政策、科技、服务等手段帮助老年群体“造血”,支持老人“以为补养”。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技术优势,特别是要鼓励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将其“绝活”发扬光大。
3、教育农民增强自我保障意识。指导农民的消费观念,鼓励他们把消费剩余投向养老保险,在其丧失劳动能力之前,为自己积攒一笔用于养老的资金。鉴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存在的诸多弊端,如不能保值增值、违法挪用等,建议以个人养老储蓄帐户取而代之。个人养老储蓄帐户,由国家政策提供优惠利率保障,农业银行代办,农民自愿参加,起点年龄不限,但必须60岁以后才能支取。
4、培育“村落”养老的社会依托功能
村落养老是以老人的经济收人及子女应负担的费用为主,村集体辅助一定补贴,以集中生活和家居生活自由两便为特点的养老方式。其作用是:弥补家庭服务功能的不足,给照料老人困难的家庭给与帮助;发挥村落在尊老、养老、邻里互助等方面的组织与引导作用,实现家庭养老的法制化管理;提升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变单调的居家环境。
当前在中西部地区,村落的养老功能还十分薄弱,今后的中心任务是抓好功能培育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村党政班子,发挥基层组织在养老中的领导作用;建立乡、村老年协会,发挥老年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落养老的经济实力。
5、建立农民需要的社会服务网络,构建乡村特色的农民社区
生活社会化的重要特征是为人们提供综合的居家环境。除了保健、医疗、福利服务外,还包括教育、就业、交通、购物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社会服务,能够提供高效率综合的只能是社区。针对农民居住地普遍比较分散,实现社会服务成本过高等实际困难,农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人口城镇化,让农民走向聚居,为社会服务网络的建立奠定必要的基础。
加大对村庄内部水、电、路、通讯、服务等小额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改变农民的消费环境和生活方式,进人现代化生活。
中西部地区具有资金匾乏但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的特点,因此,宜建立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服务项目,如康复护理、生活照料、钟点服务等。为居家养老提供多项式的帮助。针对农民的居住点比较散乱的特点,可在广大农村推行“家庭护理员”服务。让热心于此项工作的人经过严格的职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保健、护理、康复知识和技能。经主管部门测试合格之后,可以获得“家庭护理员”的资格,凭借这种资格可以申请参与家庭护理工作,以此获取一定的报酬,家庭护理员的主要职责是对要求护理的老人、病残者进行护理,并可兼做料理家务、清洁服务。
推广“劳务储蓄”,即由社区组织低龄和健康老人为高龄和病残老人提供日常照料,届时将所服务的时间积攒下来,以供自己将来需要时使用,这种以劳务交换的有偿服务,是解决低收人农民照料困难的有效途径。
志愿者服务目前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要积极倡导、组织社会志愿者活动,为帮助老人们的日常照料和看护提供社会服务。
6、扭转滞后的社会意识,增强全社会的“养老”责任感
社会养老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要纳人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成为衡量市、县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政府决策成员树立危机意识:认识到农民的养老形式正在发生转化,认识到该问题存在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要了解在这个变化中自己所承担的重大责任。
论文关键词:工业设计 本土化 传统文化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美学观的关系、工业设计发展与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工业设计的融合,论述了工业设计本土化与文化的关系,阐释出文化因素在工业设计本土化中产生的影响和重要作用,及应用文化因素形成工业设计本土化设计风格的重要意义。
一 工业设计发展与文化
工业设计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从国外“输入”的,由于其“舶来品”的特性,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中国工业设计始终摆脱不了模仿的痕迹,产品缺乏创意,设计师创新意识不强,成为中国工业设计前进路上的阻碍。这些年来,许多工业产品设计就是靠“一仿二改三创造”来设计“新产品”的。在这些产品中,经常流露出欧美或日本设计的痕迹,而我们本民族文化的踪迹却看不到,这种设计上表现出来的苍白,使我们的工业设计在市场竞争中显得软弱无力。
但随着设计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近些年在设计界已是个热门话题,以至于很多人将这作为衡量设计好坏的第一标准,其结果就是大量的传统文化被挖掘出来了。这个意图是好的,是为了发扬优秀的本土文化。但如果在设计中过于强调体现中国特色,而没有进行传统文化的内涵探索就会使设计显得牵强。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特性,如何让中国的工业产品打上中国文化的印记,是中国工业设计师一直在思考的命题。
在工业设计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因素始终伴随其中,不同国家将文化因素反映到设计之中,就形成了不同国家的设计风格。例如,德国设计以冷静和严谨著称,意大利设计以富有激情而闻名,日本设计以优雅精致见长,商业文化极其强烈的美国,设计的内涵则更具有商业性,以手工艺见长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则成功融合了德国的功能主义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正是因为设计与文化的相结合方面有了深入研究,才使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这样一些国家成为世界性的设计强国,形成的设计文化席卷了整个世界。
在工业设计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较高层次的发展领域,已在设计中体现了文化的内涵,形成了具有不同国家、地域特色的设计风格。将文化应用于工业设计已超越了将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应用于设计,而是在设计中体现了文化的本质和精神,而且在现代工业化发达的今天已形成了工业设计文化,并随着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销售,将其文化影响、传播到全世界。
近些年来,国内在设计与文化方面已有了一些研究,并初步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方向,但多是探讨设计的文化内涵、设计中如何考虑文化因素、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设计中文化的情感表达等方面,从中亦能看出设计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但也缺乏综合、深入研究和有效的实际应用。
中国的工业设计要发展到与世界同步的水平,一方面要注重创新及应用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是要体现本国特色,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设计风格,使文化融入到设计之中。因此,要在基础理论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深入研究工业设计与文化的关系,以便以理论指导设计实践,使我们设计的产品不仅有创新点,还具有我国的文化风格,形成较强的设计竞争力,向设计强国迈进,不再沦为一些国外大企业集团的产品加工厂。
二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美学观
所谓“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政治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社会心理、共同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方式等的总和。真正的文化根植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且被历史传承,是人与自然世界、社会关系中那些相对稳定且被人类自觉意识发现、应用于生活中的规律性的东西。
中国“封闭型”的文化特质具有“自成一体”的个性和上下传承的规律,但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多元的复合性文化。处于重要影响地位的儒家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吸取了道家、佛教、法家等各家之长,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觉整体的思维方式和观物取向的象征思维模式。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使对立的两极相互结合、相互沟通,使上下之间相互连接,同时也使上下都有所节制。儒家思想中的“普遍和谐”观念,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观念,它至少包括四个层面:即“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和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协调人——机——环境系统、协调科学、艺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关系的工业设计,更加符合中华文化的本性。
中国传统美学始于老子美学,发展于孔子的儒家美学,这就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学“以整体为美”的基调、“以和为美”的思想表现。中国古代的艺术家追求“天人合一”、“形神兼备”,在“以整体为美”的思想指导下,借物抒情,以内敛含蓄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审美取向,创造着中国式的艺术作品。
三 设计的文化特征
20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通讯的发达,使得各民族之间的障碍减少,世界各地区的固有文化逐渐丧失。加之现代设计标榜标准化、简单化的原则,使得具有国际风格的产品因没有文化的阻隔而兴盛一时。高科技的发展使产品的造型都趋于轻薄短小,在批量生产制造下,所有的产品看起来都一样,成为失去意义的造型。在全球经济背景下,在西方的文明盛行之时,不同文化特质的差异性被忽略了,设计日渐失去了丰富的性质。人们开始厌倦简单的设计。后现代主义、产品语义学派和解构主义等设计潮流及风格应运而生。这些设计都试图从本土文化、族群文化或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以此来为产品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使设计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恢复产品与文化断裂的关系。虽然我国在工业设计方面起步较晚,但在文化方面却有深厚的基础,以现代设计的新方法、新技术结合优秀的文化必然会形成未来设计多元化、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风格。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设计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往往是其参与市场竞争强有力的手段。北欧及意大利都因高度重视本土文化而使设计具备了鲜明的文化识别性,使其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得以广泛流通。中国的设计一直尾随西方的设计之路,缺乏自身鲜明的特色。事实是中国的文化不仅迥异于其他民族,且有深厚的历史沉淀。重视本土文化及深入挖掘它则是发展本民族设计的关键。所以重视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深入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对设计发展特别重要。
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设计的本土化有别于种族偏见和地方保护主义,是与世界上其他地区对话的开放性地域主义风格。本土化设计可以运用本民族的图形和符号,但本质上是使设计具有民族文化的“根性”。这种“根性”就如同一种标志,成为一种醒目而又吸引人注意的特征。在本土化设计思想的指引下,设计的产品将更贴近生活,且更具特色,同时更能让我们感知我们所生活的土地它过去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对于我国现在的发展阶段,要使本国的工业产品占领中国市场以及走向世界,从引导中国消费趋势来讲,使产品设计本土化即研究本土文化,是绝对必要的。因此在设计新产品时,在满足产品性能、结构等最基本的功能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产品的精神性,使新产品满足不同角色的情感需求;产品的精神性即对使用者的情感关照,是设计师生活的积累、文化的积累,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特殊消费观念的产物,是不可复制的文化产物,是一种产品区别于其它产品最显著的特征。
四 传统文化与工业设计的融合
设计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同时它又是传播文化最有效的载体。西方文明表现在经济上的强大与快速发展,使它们在世界经济舞台、政治军事宗教和伦理诸领域都占有主导地位。因为随着他们的商品(承载着设计)在全世界范围的流通,这些商品所传达出的设计风格,即体现西方文明的信息以不可阻挡之势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不同人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被这种西方文化潜移默化,而逐渐接受了它,本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淡化,甚至出现灭绝的危机。
人类文化是由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多元文化组成的,每一种文化能延续至今,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同文化各有其差异,但却又有互补性,这种文化的互补性是保证全人类走向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的法宝。同属东方文化圈的日本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例如,它的汽车工业就传承了日本对空间概念的传统理解:少即是多,小即是大。这种小型化的汽车发展理念跟欧美所追求的豪华、宽大、大排量轿车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通过对内部空间合理科学的设计,达到既合用又节能,在道路条件发展滞后的今天尤显灵活机动的优越性,领导了世界轿车工业的发展潮流,成为欧美各国在轿车市场最主要的对手。日本其它方面的工业设计也不同程度的显示出其鲜明的文化精神,这种对本土文化的现代演绎,使世界发达国家对日本文化不敢轻视。
纵观中国的设计现状,现在的中国在设计界还没有大的突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设计师本身的文化底蕴缺失的缘故。同时他们对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还停留在对传统文化中各种图案图形等形式的借鉴和应用方面,缺乏对文化理念深层次的探索。设计师很想借用文化之笔锦上添花,但由于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肤浅理解,加之急于求成的心理,使文化流于形式,缺乏内涵。这不得不说与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许多文化遗留在一次次的“彻底的”革命中。现在的设计师,虽然生长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但是他接受到的文化熏陶恐怕只有几十年,甚至更短。可以说,这一代的设计师是在文化的沙漠上教育成长起来的。所以,中国的设计缺乏文化本土气息。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和民族化,鲁迅先生很早就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用来戒训今天的中国设计正是时候。所谓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对图形图像的认同。要有勇气承认“五千年文明——深厚底蕴”的断层,切实的从头探索中国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以及自己个性的交汇之处,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才是现代中国设计师的使命所在。
中国工业设计的本土化,需要融会东西方科学文化,同时又要富有东方神韵的思维方式、哲学智慧。这就要求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智慧、西方最新科学发展中的新智慧综合起来,构成现代新型方法论。建构工业设计的本土化,形成有特色的工业设计必须要立足于国内现状、认准消费定位,以中国哲理融会贯通的“和谐”观念,创造性地解决中西文化的价值冲突和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之所以能走向成功,不仅因为他有一流的设计意识和头脑,也由于他在设计中加入了许多中国化的东西,如,中国古钱币、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他很聪明,懂得如何将浸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加入现代的调味剂,并将其呈现出来。他就这样一步步地跨进了世纪一流平面设计大师的行列。
五 结语
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设计的本土化是在寻找设计的文化“根性”。传统文化是历代相传的文化成果,是人们积累的物质、精神财富。这提醒了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文化包袱”,将这包袱当作新的设计语言,并进行文化的现代化。当设计师了解到“设计”在艺术与科技之间扮演着沟通桥梁的角色时,就会主动接触历史留下来的文化成果,进行亲身的文化体验,并在设计时努力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寻找设计与文化的对接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也是形成中国本土化设计风格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柳冠中:《事理学论纲》,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马文雅:《设计文化与情感设计》,《艺术与设计》,2005年第11期。
【关键词】学困生 学习兴趣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31-02
什么是数学学习困难生?数学学习困难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数学学习上暂时遇到困难,难以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
学困生一般都是后天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数学学困生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学困生,另一类是非智力型学困生。非智力型学困生是指那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性格、毅力)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的特征是: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或根本无目标,缺乏学习意志,丧失学习信心,上课无精打采,走神或者睡觉,课后不能完成作业或者抄袭作业等等。
形成非智力型学困生的原因主要有: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从不过问。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不公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得不到教师的及时帮助和指导。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如部分学生认为读书没多大用处,读成了也不容易找到好工作。4.社会不良因素等影响。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学困生多数是非智力型学困生。下面对新课程下的数学学困生在学习上的成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转化的对策。
一、成因分析
1.学生自身的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他们厌恶数学,认为数学很闷、很烦。上数学课闷闷不乐,烦躁不安,开小差,搞小动作,极少举手回答问题。作业经常不完成,或者随便抄袭以应付老师。对于数学的公式概念不能记忆,更加不能灵活运用于解决问题之中。
(2)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的断层。数学学困生在学习上的成因主要不是他们的智力低下,而是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知识断层。基础知识对学困生现有学业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很强,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很多学困生由于一些知识点没有学好,造成知识缺陷,在学习新知识时就遇到了很多障碍,这样的障碍未能得到及时解决,长此以往,导致知识的断层,致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意志和毅力而成为学困生。
(3)学习习惯不良和学习方法不妥。学困生往往未能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他们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会出现边听课边玩的情况。他们上课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愿意开动脑筋去思考并解决问题,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未能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先复习、后做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对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不求甚解,只是机械地进行记忆,未能把所学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从而造成学困生的学习困难。
2.教师的原因。
(1)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没有抓住重点、难点。只是照本宣科完成任务。例如:整个小学阶段应当把口算、笔算作为重点教学。但很多教师平时教学中没有突出这点。只是抓应用题;在没有熟练运算掌握法则下过多地追求算法多样化的问题,认为学生的计算方法越多越好。又如:对于很多的知识点,教材中都没有给出结论,只是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观察、讨论,如“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而有些教师在学生讨论及七嘴八舌地汇报后,并没有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和方法,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仍没有一个正确完整的认识。
(2)教师对课后作业处理不够完善。除了《课后作业练习册》外,还有其他《练习册》教师认为学生必须全部完成才是好学生。致使基础差的只能抄袭完成任务,没有逻辑思维能力,感受不到数学中自然规律的乐趣,日积月累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反复多次地练习,如小学一年级人教版第一册《数学》。整点、半点的认识一课,《课后作业练习册》上出现三页之多的相关习题,还有其他练习册也有相关的练习题。而很多题目已经不是训练整点半点的问题了,而是深入到计算时间的难题。结果部分学生本来对整点、半点时间就没有学会。而完成这些作业后还是没有学会整点、半点的时间认识。可想而知这种学生以后怎么会对时间计算有兴趣。
二、转化的对策
针对以上的成因分析,从转化原理和指导要求出发,我认为要转困、脱困必须从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课堂教学等方面多管齐下,研究对策,切实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1.提高教师素养,准确把握教材。
要防止学困生的大量出现和学困生的低龄化,以及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帮助和转化。教师一定要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和发展性评价理论,尽快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课改的要求。教师要通过校本教研等多种途径,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和把握实验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了解与所教年级相关的知识的来龙去脉。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目标分层,提出不同要求。如:乘法口诀不熟,背熟口诀,法则不熟练就要补法则。加减法不熟就补加减法。要让学生掌握小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要过多地追求难题、应付式地完成练习册的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学生一丁点儿的优点,我们都要加以表扬和肯定。实践证明,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给学生一缕阳光,学生会还你一片草地。
2.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习惯。
对待学困生,首先要善待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他们加强目的性教育,促进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老师要坚持对学生施行激励性评价,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困生走入正轨,获得成功的体验。
【摘要】本文结合环境工程学科的专业特点,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环境伦理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该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改革措施。
【关键词】环境伦理学 环境工程专业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12-01
一、《环境伦理学》课程在高校开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环境污染与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公民实施环境教育越来越重要,而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应当是“知识――态度――行为”转化模式[1]。新时期的大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素养?这一标准将成为衡量其道德的一个新水准。高等院校对如何开展并有效实施环境伦理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环境伦理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观,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环境伦理学本质上是关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如何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的研究,属于伦理学的研究范畴[2]。目前,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环境伦理学教学师资比较薄弱,授课教师多为自学为主,没有机会参加《环境伦理学》课程的相关教学培训,任课教师的水平在不同院校情况有所差异[3]。
二、《环境伦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与更新
1.对教材的掌握与选择
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相对比较缺乏伦理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因而在选择教材时应注重系统性与科普性。环境伦理学学科交叉性较强,包含了生态学、伦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知识,在选择教材时,要考虑教材的系统性、连贯性,在理论知识方面应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就环境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伦理学的专业知识相对欠缺,所选教材应具有具体的实例分析,用简单的论述阐明复杂的哲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4]。
2.课程内容的更新优化与整合
目前《环境伦理学》课程使用的教材主要是2004年余谋昌和王耀先先生主编的教材,一般为32学时。而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前沿性很强的课程,西方关于环境伦理方面的相关案例与著作内容更新较快,我国近些年存在的重大环境事件新闻报道的不少,但真正写入教材,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不多。根据环境工程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整合,让学生了解环境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掌握环境伦理学四大流派、环境污染与环境恶化的根源,使学生从思想上深入理解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及意义。对于实践部分,结合案例重点讲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决策的重要性,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破坏。
三、环境工程专业《环境伦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1.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具有直观,图文并茂、生动等诸多优点在高等院校已普遍使用。在理论部分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在讲述中西方环境伦理学演变历程、环境伦理学四大流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搜集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2.调动积极性的辩论式课堂教学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又密切联系实际的综合性课程,理论部分比较偏重于哲学伦理学知识的阐述,对于环境专业的学生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听课没有积极性。因此,通过辩论式教学方法授课,打破被动的单方灌输式教学,将学生随机组合分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制作PPT,在课堂上以阐述、辩论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仅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口头表达能力的能力,也使课堂气氛得到活跃,教师的点评与鼓励也与学生得到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对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非常有益。
3.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如何将环境伦理学理论转化为实践,这需要在课堂上培养、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授课时可根据近些年有关环境污染及突发性环境事件相关的热点问题,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相辅相成的授课模式。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积极参加环保组织,参与环保宣传,通过实地考察、社会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自己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人们的环境意识,有针对性的开展环保活动。
四、环境工程专业《环境伦理学》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
《环境伦理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若以卷面考试的方式,则势必会出现学生平时不学,考试时突击死记硬背,这种考试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同时也违背环境伦理学课程开设的初衷。因此,笔者根据本课程的实际情况,采用考察为主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成绩权重20%,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提问学生文字组织与口头表达能力等;随堂测试及辩论赛成绩权重30%,根据授课内容考察学生随堂掌握程度,通过辩论赛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论文成绩权重50%,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与掌握程度。实践证明该考核方式能较客观的反应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徐蕾. 高等院校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思考[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7(4): 97-99
[2]余谋昌, 王耀先. 环境伦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