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典型经验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扭住帮扶关键点合作双赢促发展——我区“百企联村”活动成效初显
为进一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组团帮扶,充分发挥资金、信息、市场、技术等要素的优势作用,以工带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从5月开始,在全区民营企业中广泛开展“百企联村”帮扶活动,截至目前,已组织8家民营企业与柏合、洪安等街镇乡的8个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签订了项目发展协议,20多家企业达成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意向。“百企联村”活动扭住帮扶关键点,合作双赢促发展,取得了以工促农带富一方的初步成效。
在经济发展上找创新点,当一个策划顾问。区工商联引导启动“百名企业家进村当顾问”活动,参与结对帮扶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均受聘为对口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顾问,纷纷深入农村调查摸底,因地制宜的为对口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如四川蓉东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根据洪安镇土门村与金龙长城、洛带古镇相邻优势,提出一三产业结合发展高档农业观光旅游业建议;成都扬中云母有限公司负责人针对工农村特点提出“世界田园城市”特色试点草案,为当地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新思路。
在产业延伸上找支撑点,搭一个就业平台。“百企联村”活动中,多家企业抓住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机遇,在产业延伸上找支撑点,把本企业发展与对口村经济发展紧扣一起,纷纷把产业链向农村延伸,深度发展加工业。如东方玻璃有限公司在洪安火车站社区设立一个生产加工点,把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酒瓶贴花业务下放到社区,组织社区新市民就近学技术,社区40余名涉农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月收入近1000元。
在城乡联动上找双赢点,添一个增收途径。在与对口村的合作发展中,实现企业盈利、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是推动“百企联村”活动持续开展的源动力。如东方玻璃公司在村(社区)设立生产加工点,就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做大做强的一种创新举措,由于这类外包加工环节对员工的素能要求不高,经过简易培训即可上岗,企业无需付出过多的培训、场地租赁等费用,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也解决了生产旺季用工难题,实现了企业和当地群众的双赢。
集团公司关于“三违”治理的工作部署以后,某矿党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严格落实,把“三违”治理作为当前矿井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矿上下掀起了“三违”治理的新,力争在一段时间的集中治理基础上,使“三违”顽症得到明显遏制,逐步把“三违”控制在较少范围之内。
一、全面深入细致地宣传、学习、贯彻集团公司“三违”治理工作部署和指示精神,形成了“三违”治理的浓厚氛围。
接到集团公司第七号总经理安全办公会纪要以后,矿立即将纪要和文件在内部网络上,安排各单位全面组织职工学习,在矿内主干道放大公布,在广播、电视上24小时全文滚动播放;矿领导在调度会、支部书记例会上重点传达精神,反复强调集团公司“三违”治理的各项要求;及时召开了矿长专题安全办公会,对纪要和文件的传达贯彻落实作出了部署,落实了各级管理人员和部门、单位的责任。近日,矿领导和部门领导下井,均重点就纪要和58号文件精神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三违”治理相关规定,对职工进行反复提问,检查宣传教育效果和职工的掌握程度,并每日在调度会上通报。从目前检查情况看,绝大多数职工掌握比较熟练,基本形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效果。矿党政主要领导参加集团公司“三违”治理座谈会以后,立即于8月20日下午召开了由全矿中层以上干部,技术人员、班组长、工人代表参加的大型座谈会,传达集团公司座谈会精神,所有参加会议人员人人发言,畅谈对“三违”和对治理“三违”的认识,提出如何治理“三违”的意见。会议讨论十分热烈,时间持续5个多小时,既统一了思想,又收集了大量的金点子,为“三违”治理方案的出台和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集思广益,认真制订了“三违”治理实施细则。
在广泛讨论、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夹河煤矿“三违”治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三违”治理的原则、理念和目标。五个原则:以人为本,依法治理;保障安全,利于生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治,齐抓共管;严明制度,惩治从严。四个理念:违章指挥就是杀人,违章作业就是自杀,发现“三违”不制止就是见死不救;对“三违”治理宁可失之于严,不可失之于宽,宁可不生产,不能不坚决;积极反“三违”的干部受尊重,消极反“三违”的干部不称职;对“三违”严惩根治是对职工的最大关爱。四个目标:“三违”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明确提高,杜绝重复违章现象和习惯性“三违”行为;广大职工对“三违”治理的自觉行动有明显进步;“三违”人数有较大幅度下降;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不因违章因素造成各类事故,最终实现矿井长治久安。
二是强调了“三违”的预防。提出从科学生产决策、创建可靠安全生产环境、合理组织生产、减少职工延点、提高质量标准化水平、提高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效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积极预防“三违”。
一、紧绷风险防控之弦,全方位加强监管
一是聚焦信用评级,推进分级监管。
二是聚焦关键环节,加强监督检查。
三是聚焦问题导向,强化飞行检查。
四是聚焦行业共性,督促企业自查。
二、紧握专项整治之拳,多举措实施治理
一是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二是健全信息曝光机制。
三是加强产品监督抽检。
四是落实主体责任约谈。
三、紧抓队伍强化之效,多形式开展督导
一是运用网络媒介加强学习。
二是结合现场检查加强指导。
三是借助高校力量加强培训。
四、紧筑社会共治之墙,大范围组织宣传
一是向新闻媒体借力。
二是向专家学者借力。
三是向行业协会借力。
四是向人民群众借力。
二
一、开展决策调研,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注重参谋的实效性。
一是超前调研多,事后调研少。
二是专题调研多,综合调研少。
三是解决问题的调研多,反映情况的调研少。
四是拓展新领域的调研多,走老路的调研少。
二、开展决策调研,必须做到三个贴紧,注重参谋的准确性。
一是贴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是贴紧领导。
三是贴紧全区工作的实际。
三、开展决策调研,必须坚持三个抓住,注重参谋的针对性。
一要抓住重点问题。
二要抓住热点问题。
三要抓住难点问题。
四、开展决策调研,必须贯穿三个阶段,注重参谋的连续性。
一是贯穿于决策的制定阶段。
二是贯穿于决策的实施阶段。
三是贯穿于决策的完善阶段。
三
一、强化导向作用,积极创建培育劳模的良好环境
一是引导职工讲传统,学习劳模争先进。
二是引导职工强技能,对标劳模提素质。
三是引导职工搞创新,争当劳模创效益。
二、注重持续培养,不断促进劳模队伍的成长进步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为劳模成长创造条件。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让劳模层次持续提升。
三是注重关怀激励,使劳模干劲不断增强。
三、促进作用发挥,努力放大劳模队伍的辐射效应
一是立足岗位,发挥劳模的骨干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六大指标体系。
其中第一位的、权重最大的是经济发展,核心指标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纯收入数值基本相同)。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不是简单重复历史上拆旧房并村盖新房,其建设既要争朝夕
,但又是一个较长过程。我国土地辽阔,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别很大,基础高低不均,因此只有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制定建设新农村的规划,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东部地区有许多新农村的样板,可以参观学习,但不能简单复制,搞形象工程。这些新农村的典型的出现,有许多外部内部各异的条件和历史背景。只有挖掘他们本质的深层次的经验为我所用,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
以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为重心
安徽是处于中部地区欠发达的省份,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低于大部分邻省。基于这一现实,建设新农村的重心应当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请支持原创网站
着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2005年我省农村人均纯收入2640.96元,比上年增加141.63元,增幅5.67%。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幅最大,在当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达1010.05元,占总收入37.9%。比上年增加125.43元,增幅为14.18%。在工资性收入中,外出从业得到收入635.4元,占工资性收入的62.9%,比上年增加43.67元,增幅为7.38%。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中,在省外国内从业得到的收入最多,为524.4元,占82.5%,比上年增加29.8元,增幅为6.03%。在乡外县内从业得到的收入57元,占8.97%,比上年增加8.79元,增幅为18.24%。在县外省内从业得到的收入54.03元,占外出从业收入的8.5%,比上年增加5.07元,增幅为10.36%。从上述分析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积累农村财富的重要来源。
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分析表明,在本县外乡从业得到的收入,绝对数虽小,但发展势头很猛,比2004年增长18.24%,比在省外从业得到的收入增加12.21个百分点。它从侧面反映了我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并且显示了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抓手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减少农村人口,实施“一抓三促”的发展战略,即抓农村劳动力转移,促农地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2005年已超过10000多万。当今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载体,省外企业是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省内、县内企业出是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从经济效益着眼,后者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即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并向更高层次创业发展,加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载体空间和承重力;二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尤其是外出务工者的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本质是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必须付出成本。有远见的农民,为了结束贫困,倾其家产为子女上学求知识;各级政府更要想方设法教育和培训农民。中央已作出分期实现农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计划,大力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关键是层层落实。城市中青年就业今后每年增加,仅大学毕业生每年有250万人,因此农民进了城,面对城市竞争,如果没有人力资本,没有岗位必须的技能,缺乏竞争力,就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的工作。我们调查,苏北地区比较贫穷的市县,凡是农民进城打工的月工资一般在千元左右;我省农民进城打工方向地主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但月工资一般只在五六百元。原因是前者在转移前大部分进行了技能的专业培训。我省各市县对劳动力转移前的技能培训也有做得很好的,但总体数量较少,需要政府在财力上的支持和各部门形成合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共同把这件事做好。
重视渔业、林业的开发。在现阶段,在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是大头。从农林、牧、渔业收入结构看,2005年我省渔业收入有跨跃式发展,虽然收入绝对数小,但透出的潜力很大。当年农民家庭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1278.19元中,渔业人均收入33.47元,但比上年增加18.39元,增幅达121.98%。其次是林业收入人均29.17元,增加4.33元,但增幅达17.41%。历史上“珠三角”一些省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就是把低收入的粮食作物改造精养鱼塘,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突破,本省粮食自给不足,就从安徽、江西、四川等产粮省调入,造成这些产粮省机会成本的损失。当然,粮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石,全局高于一切,当前和今后我们不可能复制某些省市过去的结构调整做法。但在相当长时间里,农业收入不可能有大的增长,需要别辟蹊径。2005年,我省农业收入人均1031.24元,比上年减少8.64元,减幅0.83%。粮价上涨,政府补贴已被生产资料涨价抵消。这是历史的重复,是规律。种粮增加收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减少农民,实行规模经营,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实现农业产业化;二是必须改变传统农业,一定要加大财政收入,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当代农民和他们后代的最大财富,是国家最大的财富。这两个条件的形成都需要时间,但发展的空间很大。
请支持原创网站
增加农村第三产业收入。其中批零贸易业、饮食业是比较容易操作的行业,风险小,收入稳当。2005年全省第三产业纯收入人均167.48元,增加20.25元,增幅达13.75%。可以有计划地在农村农户比较集中的集镇,建立超市,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在招商引资中把连锁超市延伸到农村。
抓住产能过剩转移的机遇兴业
近几年,由于各地发展经济过程中,过多追求GDP增速,以高消耗自然资源,换取GDP增长,致使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电石、汽车、铜冶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潜在产能过剩。国家在宏观调控中,采取保优汰劣的措施,并提出过剩产业,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消化产能。不因宏观调控而过多增加下岗失业人员。产能过剩转移农村,是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就近转移,增加收入,建设新农村的良好转机。机不可失,我们要创造各种条件,包括财政转移支付,争取公共事业企业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发行企业债券,银行贷款等多种手段。建设改善农村交通设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技术的引进推广等等。
资本市场可以帮助政府完成国有领域向公布共事业投资的转移,也有助于政府职能的转移,包括社保基金得到资本市场的帮助,起到保值增值作用。浙江省提出五年扶持百家中小企业上市,这意味该省上市企业五年以后翻一番。如果我省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打造一批中小企业,特别是发展公共设施的中小企业上市,就为建设新农村增加资金实力。
产能过剩转移,为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提供契机。如果能抓住这个机遇,就能取得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农村住房拆旧建新,可以腾出土地,发展农业高端产品,弥补建房费用。外地经验可以学习取经,但实施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千万不能勉强从事而影响农业的再生产。各地可以选择有条件的村落作为示范点,利于推广。
产能过剩转移,又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契机,要抓住不放,且莫再次错过。招商引资,尽力避免同期性行业和恶化自然环境的企业,杜绝污染环境的企业向农村转移,土地利用,让利于民,藏富于民,积累农业再生产能量。请支持原创网站
我是来##镇##村的###。今天,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能参加全区的“*联创”活动经验交流会,并作典型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下面,我就将自己致富奔小康的创业经历向在场的领导和同志们作一下汇报和交流。
在创业的同时,我也没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我积极研读党的富民政策,关心时政,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一九九五年,我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利用酒糟进行育肥牛养殖,仅一年就获利1万多元。由于育肥牛获利较快,我从中看到了无限的商机,同时也带动了群众养牛的积极性。王国友、丛日光两家人口多,家庭困难,我就帮助他们发展育肥牛养殖业,很快使他们摆脱了贫困,还盖起了大瓦房。就这样,全村的育肥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我又到沈阳联系客户,把村里的牛直接销往沈阳,仅此一项,全村年收入就接近百万元。
2000年,区委提出了大力发展奶牛业的号召后,我及时抓住这个良好契机,投资20万元买了20头奶牛,联合亲属刘宏波办起了奶站,并带动村民王福生、陈国新、丛日东、贾树新等户养起了奶牛。当年,我家年产鲜奶40余吨,获利10万余元;全村奶牛业人均纯收入达500元。
头。经过周密安排,我购进了打井设备、聘请了技术人员,开始走村入户到周边村屯打深水井,每年打井200多眼,年收入达10万余元,同时也解决了10几个人的就业问题,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