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务工作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的纳税服务难以满足广大纳税人对人性化税收管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优化纳税服务已成为各级税务机关的工作热点和焦点。在优化纳税服务中,有些地方出现提高了办事效率却出现态度的问题,速度快就会导致态度稍差,态度好就使速度变慢,这些问题正困扰了我们许多税务干部。其实在速度与态度,效率与质量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二者并存不悖,更是相辅相成。
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税收工作是为国聚财,但实际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纳税人服务。同时,纳税服务又不同于其他市场化服务,纳税服务是一种无偿的公共产品,纳税服务的目的是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采取各项有效措施、通过适当的方式,为纳税人提供周到、高效的涉税方便,包括税收宣传、税法公告、意见反馈和举报投诉、纳税救济等公共服务,增强征纳双方的良性互动,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和税收遵从度,营造一个法治、公平、文明、高效的税收环境,使纳税人在和谐的氛围中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或行使税收权利,进而维护征纳双方的社会公信,从根本上提高税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税务部门作为政府重要公共服务机构,优化纳税服务是改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客观要求。建设服务型国税机关是新阶段税务部门职能转变的基本目标。国税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执法部门,是实现政府管理转型的前沿和窗口之一,如果服务不到位就属于行政”不作为”。所以,必须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前提,以促进税收政策落实到位为目的,努力实现征纳双方的良性互动。在目前各级国税机关优化纳税服务中,许多工作人员,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在服务速度与质量,工作效率与服务态度上出现了一些偏,总认为有了速度则质量下降,有了质量则速度下降,效率提升了,服务态度变差了,态度变好了,工作效率下降了。实则不然,这都是一些错误的观点,是在为自己的业务与能力,思想与态度找借口。
作为广大的税务人,在优化纳税服务中,摒弃错误观点,多找自身原因,在速度与与质量,效率与态度的完美结合显的更为重要。当前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各个地区、各部门的和谐,而在税收工作中,优化纳税服务是构建和谐税收的重要手段,而如何更好的优化纳税服务,使服务速度与质量,效率与态度的完美结合,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质量始终应该是第一位的,在质量的基础上,展示出高的办事效率,在良好的态度基础上,提高服务速度,在二者之中,实现完美结合,展现出新时期税务人的风采。不能因为提高办事的速度,而粗心大意,该交待的不交待清楚,该讲明白的不讲明白。而是应该想想以什么方式,在让纳税人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清楚,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与速度。
俗话说的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具备了高素质,高业务水平,才有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那也只是有心无力。税务人员是税法的执行者,是税收征管的主体。在当前的优化纳税服务中,作为税务人,始终应该以加强自身素质为基础。只有充分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业务知识,才能解决纳税人在纳税方面的实际问题,只有正确地理解并掌握政策才能执行好政策,才能确保政策的执行效率,同时为纳税人提供政策服务,使纳税人及时了解政策导向,并在纳税过程中遵从、运用政策。就税务人员而言,服务素质应包括自身素质和整体素质,一个人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影响一个局、一个所的整体素质,因此优化纳税服务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是每个税务人员必须具有的素质,只要穿上税服的一天,就要想到自己的职责,想到服务纳税人的方方面面。在具备了良好的服务素质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对工作的正确认识。各级税务机关由上至下都要充认识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纳税服务观,优化纳税服务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法律为依据,以纳税人为中心,以流程为导向,以信息化为依托,逐步提升纳税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努力为纳税人提供覆盖税前、税中、税后全方位的纳税服务。
现将我局*年1-3季度绩效管理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业项目招商引资情况。目前我局正在积极联系。
二、税收任务完成情况。1-9月全市国税系统累计组织市县级国税收入176725万元,为市委、市政府下达计划(259460万元)的68.11%,同比增收15264万元,增长9.45%;其中工业企业入库国税收入154891万元,同比增收9772万元,增长6.73%。
三、办理出口退税情况。1-9月累计办理出口退税35771万元,其中免抵调库16978万元,退税18793万元,出口退税率为100%。
四、税控收款机推广情况。我局将税控收款机推广应用作为税务信息化及强化税收征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全面推广税控发票,加强对税控收款机生产厂商的监管,大力开展索取发票有奖宣传,截至9月底已推广使用税控收款机6675户。
五、查处征税不到位税收管理员及通报典型案例情况:目前尚未发现此类违纪行为。
六、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检查,专业市场及药店清查情况。1-9月共对175户房地产企业进行了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全市已入库房地产企业所得税1359万元,同比增收995万元,增长273%。市局在全市范围类组织对各大专业市场税收专项清理,各县市区局均结合辖区内专业市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1-2专业市场开展清理。在市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各级医保中心取得医保定点药店刷卡消费结算信息,组织对医保定点药店全面开展税收清理。1-9月全市国税系统共对医药超市、大型专业市场、个体大户、税负异常户评估2050户,其中评估有问题977户,入库税款6085万元,滞纳金45万元,罚款9万元。
七、纳税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全市国税系统进一步整合税收征管资源,建立健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检查、整章建制“一体化”的税源管理互动机制,着力提升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1-9月累计查补入库税款8522万元,滞纳金213万元,罚款197万元,调减亏损额3826万元。其中,市局于9月8日至28日组织开展了纳税评估交叉检查专项活动,抽调参加过省局纳税评估研修班的26名业务骨干组成13个评估组,根据各类涉税数据资料进行税收综合分析,筛选出长亏不倒、连续3个月以上零负申报或低税负申报、低于全市行业平均税负及预警峰值下限、上级筛选和分配确定有问题或疑点的92户纳税人作为评估对象。通过专项活动共评估选案44户,其中有问题户39户,移送稽查1户,查补入库税款351万元。
一、加强协调推进,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
(一)成立产业办公室,加强产业技术指导和招商力度。
为更好的推进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超常规发展,我县紧紧围绕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这两大战略性主导产业,成立了汽车产业办公室和食品产业办公室,组织专人加强对这两大产业的技术指导;同时加强产业招商力度,在招商引资时加大对这两大主导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二)加强产业分析,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指南。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我县加强了对工业经济六大支柱产业的产业分析,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时刻把握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以便更好的对各产业进行扶持和引导。我县编制完善了产业招商指南,紧紧围绕各产业上下游的重点环节,重点突出产业链招商,明确了产业招商的主题、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重点合作领域等,同时建立产业招商项目库,对各招商项目尤其是重大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跟踪推进。
(三)争取用地指标,提高项目配套水平。
为了让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落户我县,我县积极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基地,加快配套企业和配套项目的落户投产,提高项目和产业的配套水平。同时,面对土地指标紧缺的情况,我县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另一方面对现有土地进行清理和整顿,以便更多更好的项目可以落户。
(四)加大财政金融扶持,积极与省市资金配套。
为了更好的帮助企业发展,我县从扶持企业发展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以贴息或补助的形式专项扶持战略性主导产业项目,并积极与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进行配套。
二、加强产业分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一)制定重点产业扶持条件和标准。
为了更好的对重点产业进行扶持和引导,我县根据产业规划制定了行业扶持条件和标准,对各行各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扶优扶强,提升发展层次。
(二)实施行业准入。
我县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行业准入条件,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产业政策导向作用,认真实施轮胎、农药、焦化、水泥制品等行业的准入条件,同时加强对公告内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行业规范有序。
三、完善服务机制,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
(一)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
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省工业和信息化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县建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了项目审批流程,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同时,建立了部门联席制度,充分发挥工业和信息化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平台的作用,协调解决项目前期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用地、环保等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新建和技术改造工业项目,建立了项目直报制度。
(二)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和省里的专项资金支持。
我县积极加强与省市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的对口联系与沟通协调,按照国家产业振兴和投资重点方向,以及省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及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做好项目的前期筛选和储备等工作,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省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及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在工作中加强对各项目的调度和监管,确保项目能按期开工、建设及竣工投产。
四、建立完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网络
为了更好的对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预测,我县按照省、市要求建立了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网络,对工业经济运行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分析、预测和预警。在工作中坚持“月调度、季通报”,从全县重点企业中选取了若干关键监测点,做好协调服务和预警工作;同时组织筹建统一的经济运行信息化应用体系,以逐步实现数据和服务的资源共享。
五、整合政务信息网络资源
(一)整合延伸电子政务网络。
按照省、市建设覆盖省市县乡四级政务部门的电子政务统一网络的目标要求,我县正积极建设覆盖市县乡三级政务部门的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并将与省、市联网,逐步达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最终建设一个满足“一级平台”和“三级服务”要求的基层电子政务平台,实现基层政务部门网上办公和业务协同,支撑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等业务应用,推动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
(二)深入开展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
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政府网站技术培训工作,逐步提高各级政府网站建设质量和水平;同时建立了政府网站监管长效机制,对各级政府网站进行检测抽查,对各级政府网站的建设工作进行绩效评估。
六、发展电子商务
(一)营造电子商务发展良好环境。
为了给电子商务的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环境,我县加强了电子商务的政策法规、信用服务、安全认证、标准规范、在线支付、现代物流等支撑体系建设工作,加大了电子商务领域非法经营、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保障了电子商务的正常秩序。
(二)推动电子商务在各领域的普及和深化。
为了推动电子商务在我县各领域的运用和发展,我县积极建设大型企业电子商务购销平台和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同时逐步完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让电子商务在横向上得以普及,在纵向上得以深化。
(三)实施电子商务试点示范。
为了切实做好重点行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作,我县积极推广具有行业特点的电子商务经验,通过加大宣传、行业示范等工作扩大电子商务的影响力和普及率。
七、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一)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
物流行业的发展可以有效降低区域内企业的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县正在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主要以向塘物流园区为依托,通过加大向塘铁路—公路枢纽型物流基地的建设,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一个一流的物流中心。
(二)跟踪服务重点物流企业。
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企业的发展,我县在工作中加强了对重点物流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通过推进物流企业与向塘镇、经济开发区等重点乡镇、开发区的物流供需对接,扶持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缓解重点乡镇、开发区的物流压力。
(三)推进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示范工作。
为了更好的推进物流业发展,我县积极落实“两业”联动申报工作,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促进“两业”联动发展;积极开展联动示范工作,以物流业带动制造业,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提高物流业服务能力。
八、强化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农业投入机制
(一)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我县按照省市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完善和强化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渔船燃油补贴,以及生猪、奶业、水禽、油料、蔬菜生产扶持政策;完善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制度;加大种粮大户直接补贴和项目扶持力度;认真执行国家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工作中加快政策落实,加快资金拨付,确保各项制度能尽快发挥作用。
(二)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我县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快发展,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和范围,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信贷的投放力度,努力实现涉农贷款占全县贷款的比重稳定在三分之一以上。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我县积极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财政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积极谋划争取中央和省级建设性农业项目,加大水稻主产乡镇高标准粮田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重点开展末级渠系改造、机耕道、土地平整等田间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建设工程,大力推进高标准蔬菜园建设;加快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和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和建设,加大标准化池塘改造和水产苗种繁殖场建设力度;支持农产品骨干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大型粮食物流节点、农产品冷链系统、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销衔接和储备吞吐调节,提升农产品稳定供给能力。
(四)加强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加强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结合财政资金落实情况与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工作,全面排查强农惠农资金的落实情况,重点加强国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用地、用水、用电、办证、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九、强化示范引领,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积极推进我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的申报、规划编制、组织实施等工作,在工作中明确了责任分工,加强了督导考核,确保我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质量。
十、强化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逐步加大农业产业化扶持力度,稳步推进银企合作,拓宽龙头企业融资渠道,缓解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动态监测和分类指导,建立各主导产业部门与重点龙头企业的对口联系制度,帮助龙头企业不断上档升级。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文化建设。
(二)搞好农产品产销衔接,强力推进“农超对接”。
创新农产品营销促销形式,搞好农产品产销衔接,强力推进“农超对接”;积极促进农业会展经济发展,通过动员和组织更多的企业和合作社参加有规模、有特色的大型农业展会,多方位拓展我县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不断推进农产品市场营销步伐;大力培育名牌农产品,逐步在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消费区域打造我县品牌农产品的新形象,促进农产品的对外销售和招商引资,提升优质品牌农业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农超对接”工作水平,探索“农超对接”工作向纵深拓展,扩大覆盖面,加快构建少环节、低成本、畅通高效、绿色安全的农产品现代营销网络;加快推进大型超市冷链系统和配送中心建设,完善“农超对接”基础设施,保证商品质量,降低经营成本;鼓励大米、冷鲜肉、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进入大型超市销售,积极组织大型超市和农产品合作社参加“农超对接”活动;加大大型超市与农产品合作社的对接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大型超市鲜活农产品直接采购比例。
十一、强化科技支撑,增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一)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我县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农业部门加强了工作督导,创新了工作机制;财政部门加大了改革与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发展改革部门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条件建设纳入了“十二五”规划;人保部门加强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工资福利、职称评定等管理工作;编制部门合理安排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编制数,不断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为了强化科技进度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度,我县加大对农业发展重要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农民职业技术培训。
(三)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为了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我县大力推进了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工作,积极做好全县农业气象服务试点示范工作,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建设。
(四)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
我县在农业局、农机局等部门的带领下,积极引导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工业发展,加快提升全县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五)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为了充实农业信息量,我县加强了农业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通过完善计算机硬件设施,把网络覆盖到乡镇村,直接为农民、基层农技员以及广大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提供信息服务;运用互联网、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和远程教育手段,对从业人员进行信息化普及教育,培养一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实用技术的全面普及和推广,加速科学技术的应用步伐,提高农民收入。
(六)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县农业局加强了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管理工作,从组织企业申报、获证产品监管、标志市场管理、获证企业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入手,提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水平;加强对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标志监管,针对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定期开展了标志市场专项检查,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获证企业规范化用标意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特色,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来源于特定地域的特有农产品进行梳理,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
(七)完善“12316”惠农短信平台及三农热线服务功能。
我县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发放“12316”惠农短信平台特服号码,将“12316”惠农短信平台打造成农业系统公用信息平台,同时定期技术、市场信息等,引导我县农民进行生产和销售。
污水处理厂设备运行时,在人员管理、工艺运行、设备维护、安全施工和车间容貌、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从而为有效的缓解和控制水环境污染,促进德泰化工污水处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近期的技术改革与试运行,使新同事 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培育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等的一切综合能力。使我们获得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实际知识,了解这些工艺和设备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收集必要的资料,解决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针对处理厂本月工作运行,现总结如下:
一、本次试运行的主要内容包括:
⒈收集资料:①生产方法和规模、工艺特点;②了解地理环境:包括厂区及周围平面、厂区及周围相关的水文、气象和地质资料;③了解污染源的排放规律、排放特征及污染状况;④进出水水质情况。
⒉技术改革:①为中间池不合格水二次处理连接管线至调节罐;②加药系统改进,使原来三台加药泵同时加药缩减为现在一台加药泵,为公司省去两台加药泵的同时 ,省去人力、物力、财力;③空压机让气浮达到前所未有的效果。余风改去三台加药箱两台加药桶并满足其需要,使药物与水搅拌更加均匀,不沉淀、不结块;④提升泵进口增加混合器,使药物与原水混合更加均匀彻底;⑤气浮池南头隔油箱增加排污口至干化池,有效地避免了气浮池再次被油污 污染的严重现象,同时省去了人工清理的劳动力;⑥气浮池南头增加平台可使操作人员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水质及处理效果,并得以控制。同时为清理浮渣、油污带来操作方便;⑦刮渣机刮泥板更换,并在刮泥板最底部增加配重钢条,使刮泥效果更加明显、更加干净彻底;。⑧气浮泵加止回阀有效地解决了每次停车时喷水的高危现象;⑨核桃壳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在其内部高达40℃以上的极度酷热和严重糠醛等有害气味干扰的情况下进入过滤器内部对滤料进行了彻底更换和清洗使外输水质和色度得到了更高程度的改善;⑩活性炭过滤器底部出水口蝶阀在极度损坏、长期没有投用、无机修人员维修 并且高难度不易拆卸和安装的情况下我们进行了合理的更换安装和改进。
⒊设备工艺:①掌握厂污水处理的详细工艺流程或处理方法;②掌握各处理设备与构筑物的布置和特点(构造形式、细部构造、工艺装备的性能和尺寸、控制方式),了解有关的布置原则,③掌握主要工艺的运行过程,了解其主要控制指标以及变化情况;④掌握污水处理的各种监测、控制仪器的配备和使用情况;⑤处理工艺中的各项消耗指标的用量。
二、结合实际,提高德泰化工污水处理运营管理水平
运行管理是搞好德泰化工污水处理厂关键的环节。自运行以来,我们克服影响处理废水总量的各种因素,克服了水质浓度偏高、变化幅度大等影响出水水质的因素,严格控制各种工艺参数,以市局检测和化验室质量监测为依据,加强岗位巡视力度和频率,对生产过程实施全过程控制,在水量偏少、浓度偏高的进水条件下,始终做到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德泰化工污水处理厂每个月的污水处理任务,各项出水指标基本全部达到设计要求,符合环评标准。
为保证设备、设施的综合性能,提高利用率,我们根据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向各方取经,建立各类设备基础台帐,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保证正常的生产运行。同时依托iso14001体系标准,贯彻管用结合,加大设备、设施现场管理力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加强运行岗位的值班巡视。开展对设备、设施管理方面的技术培训,做到人人懂技术,事事有专责。
三、以人为本,全面强化锻炼德泰化工污水处理职工团队
XX年3月底我和新同事从组污水处理团队至今,我们在污水处理厂没有任何工程设计图纸和工艺流程及任何相关资料的情况下诚邀本厂设备技术相关人员胡献宏总工程师、王磊生产厂长、机修车间刘中海主任以及电工和化验室的同事们等等,来污水处理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讲解;了解设备的使用过程,掌握维修保养的感性认识;经常组织班组人员相互探讨操作方法。总之,采用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方法,操作岗位建立跨工种的复合型技术 技能培训,形成“既会污水处理又懂操作技术,既会电气修理又懂机械维修,既会化验分析又懂操作设备”。
四、加强德泰化工安全管理,为污水处理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我们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全面搞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使安全管理实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加强对职工的宣传和教育培训力度 ,加大安全检查力度,针对发现隐患及时整改解决。
我们在短短的三个月摸索、运行、改进中,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但面对社会对污水处理行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环境、生态保护要求日益增长,我们运行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我们的任务也将更加艰巨难走,但我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让污水处理厂在德泰化工发挥到最大的作用,为社会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给世界一个阳光灿烂的明天,给人类一个美好的星球家园。面对今后的发展,我们有以下几点设想:
1、完善环境保护管理网络,加强责任制建设。
2、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强化环境保护的意识。
3、 “严”字当头,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一整套规章制度,全面加强内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考核体系,确保安全、有效、满负荷的运行。
4积极开展污染物的治理和利用工作。
下月我们的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①加强操作人员的全面培训管理工作;
②继续保持岗位的严格操作纪律、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以及现场卫生环境干净清洁的良好发展;
③干化池浮渣彻底清理以及炉渣的更换,并以原旧废活性炭、核桃壳为干化池过滤填料来代替炉渣,相信过滤效果赶超以前。同时为废旧活性炭、核桃壳作为固体废物必须有市局指定的相关专业单位处理的“定罪”找到了充分利用的空间,即降能节耗又有合理的去处。最后还可以拉去煤气炉作为燃料彻底燃烧。
④为提升池潜污泵的安放做好基础工作;
⑤提升池池底油泥的彻底清理和做好装置来油的污油回收工作,让公司降至最低损失,回收最高利益;
⑥做好三级隔油池的收油工作;
⑦污水处理厂地面全面硬化,还污水处理厂一个高质量的环境;
⑧三级隔油池与调节罐之间建下水道明沟,让雨水有所排、积水有所去;
⑨给污水一个具体操作指标,工艺参数,化验分析数据;
⑩解决污油泵周围油污 污染问题,硬化其周围让积污有所排。
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快速转变,积极配合全市经济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和水务市场化进程,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的水资源支撑是新时期水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总干渠作为灌区的输水大动脉,对巴彦淖尔市水服务体系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充分认识总干渠发展水务市场的条件和优势
总干渠引黄条件便利,水资源丰富,优势明显。首先是总干渠全年灌溉期近8个月,年引黄水量50多亿立方米,保证了总干渠常年有水,可以通过水权置换用于工业、城镇、生态供水等,而且潜力很大。其次是总干渠大多数段落为地下渠或半地下渠,非灌溉期回归、侧渗水水量较大。第三是总干渠全年灌溉期可为沿线补充地下水近3亿立方米,不但有效改善了当地的地下水质,同时也储备了丰富的地下水源。第四是水能潜力大。总干渠上共有四座分水枢纽,灌溉行水期各枢纽上下游都有水位落差,可以利用这些水位落差,兴建水电站,可把水资源转化为电能源创造利润。第五是总干渠具备引用黄河槽蓄水、分洪水的能力,为黄河的开封河凌汛期缓解一定压力,如果工程措施到位,年引水能力有望达到1亿立方米左右,这部分水能够合理利用,可扩大生态补水及工业用水的规模。
二、全面提升服务巴彦淖尔市水务市场化的能力
立足于总干渠的水资源优势,按照市委、总局大水利的工作部署,我局积极创新发展理念,逐步探索由管理向经营、服务转变,着力在科学配置水资源、做好水文章、提升水服务上下功夫。结合总干渠的实际,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逐步向“一渠、五化”目标发展。
“一渠”就是围绕总干渠做好水文章,也就是坚持确保总干渠正常输水、安全行水,确保农业适时灌溉这个中心不变,在这个前提下,积极开展其它涉水事务。
“五化”就是工程效益化、渠道绿色化、渠系景观化、供水多元化、渠堤标准化。
第一,工程效益化。近年来,在总局的大力支持下,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对总干渠进行了整治,我局每年也投入不少于50万元,对总干渠工程建筑物进行了维修加固。解决了一批关键工程的安全运行隐患,并通过建、管、养并举,确保了总干渠安全运行,保证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第二,渠道绿色化。总干渠防护林建设是实现固堤护岸、平衡生态、保障总干渠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从2003年至今,我局每年投入造林资金40万元,累计栽植各类高杆30多万株,育苗230亩,实现旱台地退耕还林2600多亩。目前,总干渠的林木存活量达40多万株,绿化长度达160公里,一条贯通河套灌区东西的总干渠绿色长廊已基本形成。工程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第三,渠系景观化。总干渠上有四座分水枢纽、18座桥涵,沿线自然风光优美,加之总干渠横穿五个旗县区,处于城乡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近三年来,我局积极筹资,每年完成一座分水枢纽闸的景观建设,目前一、二、三闸区景观得到较大改善。按照我局长远发展规划,逐步将一些重点的段落建成景观带,并结合临河城市水系景观工程,经营总干渠道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开发,有望建成沿线群众的休闲景观风景带,从而带动水景观旅游的发展,促进和推动水利经济的大力发展。
第四,供水多元化。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强市战略的稳步推进,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量将会大量增加,近年来,我们积极树立经营理念,着力在用好总干渠水资源上下功夫,实现了“多水”的统筹利用。在农业用水上,为了管好水资源,我们积极提倡科学化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推进信息化管理,从而高质量的完成了灌区农业生产输水任务。在工业供水上,我局在总干渠沿线各供水项目实施和运行中,本着化解矛盾,保证进度、保障供水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条件优势,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和配合。一是积极建言献策。对总干渠沿线各工作供水项目,提前制定水资源和工程建设参考方案,及时准确提供基本资料和数据,参与实地勘测,为项目的科学合理规划和实施积极建言献策。二是全力支持配合。工程实施前期,积极动员集资、入股,提供施工用地,帮助解决社会矛盾,积极协调各方关系解决供水工程中的征地赔偿、道路使用、后勤保障、过铁道等矛盾;为避免工地附近农民因浇地造成施工单位湿地施工,管理局指派专人走访农户进行协调;为便于施工单位就近施工,基层管理所提供房屋和食堂,安排施工单位入住。在我局的积极协调和配合下,总干渠沿线的各供水工程顺利完工。三是全力保障冬季工业供水。我局重点从工程维护、机电设备检修、所段值班、制度健全等方面进行了落实。通过参与冬季工业供水全体干部职工的大干加巧干,总干渠历史上的首次冬季工业供水,到现在已平稳有序运行了近3个多月,截至2月底,总干渠在冬季累计向各工业取水口专项供水4355万立方米,确保了冬季工业供水圆满结束。与此同时,我局在二闸水电站的申报、立项、实施过程中做了大量建设性工作,在经后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配合水电站建设,争取使之早日并网发电。在生态供水上,我局采取强有力的工程保障措施,不断提高引黄河槽蓄水、凌汛水和灌溉间隙水的能力,积极为灌区内诸多海子、湿地补水,维护当地生态平衡,促进人水和谐。
第五,渠堤标准化。从20*年起,开展标准化渠堤建设以来。经过五年的积极整治,共开通总干渠历史上不能通车段落48公里,整平渠堤250多公里(单线),完成整背土方4万多立方米,建成砂石路面的标准渠堤148公里,实现了总干渠两侧渠堤(除无堤背段落)全线通车。
总干渠标注化堤的建成,一是进一步提高了总干渠工程的安全级别,尤其减轻了地上渠道的防洪防汛压力,提升了总干渠的安全运行能力。二是防洪减灾作用凸显。三是可以提升沿线区位优势,增加发展后劲。四是拉大城市框架,改善城区交通网结构,特别是可使沿线城区、乡镇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在黄河以北、包兰铁路以南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带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也必将为全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努力开创水务市场化的新局面
水务市场化建设对我们来讲仍是一项新生事物,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提高。结合总干渠的实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水务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加快水务市场发展,认识是基础。着力推进大水利进程,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和保证。为此,我们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委、政府和河灌总局的总体部署上来,要跳出农业找市场,顺着水路找财路,充分挖掘和利用总干渠水资源优势,努力把水务工作做大、做强。
(二)加快水务市场发展,领导是关键。继续强化对水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原管理局水务市场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组建成立水电站建设、非农业供水以及水经营三个项目推进办公室,从全局范围选调有关人员,专职专项抓好项目工作。
(三)加快水务市场发展,创新是手段。要创新工作思路,在工程建设上,积极配合总局,立足长远,分轻中缓急,统筹对总干渠整治进行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总干渠整治远景规划和近期实施规划,与灌区工程建设规划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