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安全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1、工业园区安全管理现状
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我国的工业园区包括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省级各类工业园区等。
近年来,工业园区发展迅猛,各类工业园区组织形式多样化,园区规模大小相差悬殊,管理模式不尽相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不规范、不统一和不到位的现象,园区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尚未完全理顺。
安全生产基于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千头万绪,抓不住重点,不仅工作量大难以适应,而且事倍功半,难以达到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辖区范围内企业的安全生产,除职能部门的行使监督管理职能⑴,政府应牵头做好定期安全检查、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这三项重要工作。
2、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任务,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保持安全生产必须条件最佳状态的重要手段;是了解安全生产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决策的主要依据;是进行安全性评价、危险源评估的前提与基础。
2.1安全检查的要求
⑴检查标准
每次组织安全检查前,必须制定检查标准,现阶段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企业对标准规范的落实控制程度是每次检查必须要制定的内容。本期检查的重点,形成书面的材料,检查过程做到检查考核和安全评价有衡量标准,有科学依据。
⑵检查记录
每次组织安全检查都应认真、详细做好记录,目的是可根据检查评价结果,可依据记录对其进行安全动态分析,强化安全管理。
⑶安全评价
安全检查后应及时评价分析,对企业、对园区存在的不足应及时提出整改、完善要求,必要的应及时下达书面整改通知书,限期消除隐患,整改复查验收,确保安全生产。
2.2安全检查的种类
⑴行业专业性检查
由政府牵头聘请专家,组织行业基层单位安全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检查,由于检查的都是同行业的专家,往往能发现一些平时不易发现的隐患,而且由于参加检查人员来自基层,还能收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效果,通过专业性检查,使行业安全管理水平能得到整体提高。
⑵消防监督检查
公安消防机构定期组织消防监督检查,是国家赋予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职权之一,是实施消防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消防监督机关应定期组织防火防爆专业性检查,检查过程,被检单位的安全负责人、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应密切合作,发现火险隐患,应切实督促限期整改。
⑶季节性安全检查
每年按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季节特点组织安全大检查,检查前政府部门可先做部署,要求企业先期组织自查整改。季节性检查如春季安全大检查,以防雷、防静电、跑漏为重点;夏季安全大检查,则以防暑降温、防台风、防汛为重点;秋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防冻保暖为重点;冬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防爆、防中毒、防冻为重点。
3、重大危险源管理
抓好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是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使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熟知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措施。首先应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建立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体系。
3.1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监控
重大危险源所属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监控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设立重大危险源电子信息台账,确保重大危险源信息档案及时更新,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方案并落实责任人。
⑵设立重大危险源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并加强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⑶建立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制度,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⑷落实重大危险源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内容和要求,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其完好状态,检查、维护、保养、检测应当做好电子台账记录。
⑸建立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组织,配备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⑹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重大危险源信息变更情况,制定并及时修订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向当地负责监管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应急救援预案必须每年进行演练。
3.2重大危险源管理体系
建立以重大危险源所属单位为责任主体,由国家、省、市、县(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四级监管的重大危险源监管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本小区内重大危险源的档案。
⑴重大危险源所属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监控情况和现场检查情况每季度汇总一次,结果报当地安监局备案。
⑵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点监管,一级重大危险源报国家安监总局备案。
⑶三级重大危险源由省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点监管;
⑷四级重大危险源由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点监管。
3.3重大危险源管理要求
⑴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管理机构必须逐级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台账,对重点监管的重大危险源应按规定的评估内容进行复核。
⑵重大危险源所属单位及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必须落实重大危险源监管责任人,具体负责监督检查和申报登记工作,及时做好电子台账记录。
⑶一级重大危险源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现场监督检查;二级重大危险源由省或省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现场监督检查;三、四级重大危险源由省辖市或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现场监督检查。
3.4重大危险源监控的主要任务
按照重大危险源属地管理的原则,宁夏灵武临港产业园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⑴对辖区内重大危险源摸清底数,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和分布情况,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和定期报告制度。
⑵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对重要的设备、设施和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建立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
⑶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控、有效监控⑵。
⑷对存在缺陷和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治理整顿,督促企业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⑸建立和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和治理的法规政策,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4、应急救援体系
4.1应急救援预案
工业园区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预案体系应由总体事故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组成。
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洪涝、台风、暴雨、暴雪、雷电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供电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供水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等。
预案体系中应包括编制依据、应急原则、组织机构和职责、预测与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应急保障措施、宣传、培训和演练等。
4.2应急管理中心
园区应整合园区及区内企业应急资源,成立应急管理中心,由该部门行使应急协调指挥权。应急管理中心是产业园区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唯一中枢;管委会将所有的指挥权归于应急管理中心,应急管理中心在处置紧急事件时,有权调动产业园区内的任何部门;采取一级接警、一级处警,即协调指挥中心统一接警、统一处警;简单事件由专业组处理,出现重大事件时,由指挥长协调各专业联动处警;应急指挥中心同时也是应急资源的管理中心,统一管理相关的应急指挥资源。
应急管理中心应设固定电话,24小时值守。
应急管理中心应建立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基础信息数据库、空间信息数据库、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预案库、重大危险源数据库、救援队伍数据库、应急资源数据库、专家库、法规库、案例库、事件信息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应急演练数据库、应急统计分析数据库、隐患治理数据库、行政管理数据库、文档库等。
4.3应急救援疏散
园区内应分解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规划设置应急救援特别通道、应急疏散通道,以保证应急救援和人员疏散安全、快捷、及时。
4.4应急避难场所
一般或较大事故(事故危害范围在厂区内)避难场所由企业根据自身危险特点内部自建,保证发生事故时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生命,等待应急救援力量。园区企业内部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可结合企业内的中央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等安全等级高的建筑物进行规划布点。
重大事故避难场所(事故危害范围超出厂区)是企业外部的紧急避难场所,规划中未考虑设置园区内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议充分利用园区内的公园绿地、停车场和街头广场,在这些场地设立明确醒目的标志,便于灾时的紧急疏散避难。
特大事故避难场所(事故危害范围超出园区)是设置在园区外的紧急避难场所,需园区管委会与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设置园区外避难场所,此场所应在四周不同方位,以应对事故发生时避难场所处于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的要求。
4.5医疗救助
园区建议设专门医疗机构,重点是职业中毒、重大事故创伤的救治。并与当地医院定合同接纳伤员,对重大的紧急情况处理需要后备的医院,并且医院应有相关事故的处理能力。园区医疗机构应储备适当数量和品种的应急救治设备、药品、器械等。
4.6消防
工业园区应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2011】118号)和《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GA621-2006)建立消防站,并合理装备消防站的用地面积、建筑标准及人员、消防车辆、抢险救援和个人防护装备等配置,应当适应各企业扑救火灾和处置灾害事故的需要。
产业园区内各企业应设置消防水池,其容积应满足大于最大消防用水量减去灭火时间内可补充水量。
4.7事故应急池
工业园区应建立防止水体污染事故的三级预防控制措施:第一级要求入驻园区的企业在涉及有毒有害储存、装置区的周边设置围堰;第二级要求各厂区设置足够容量的事故水池,用以收集受到污染的雨水和事故消防水;第三级在园区新建污水处理厂设置事故水池。
4.8应急物资保障
安全管理各部门、园区各企业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有关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物资保障工作。
⑴优化资源配置及布局,提高资源数量及质量,逐步形成以区级应急物资保障系统为枢纽,以企业等社会应急物资保障系统为支撑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⑵加强应急物资管理,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及搭建调配方案。采用多种方式,保持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如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实物、随时掌握企业储备动态、保持有关生产和技术能力,与其他毗邻地区建立物资调剂供给渠道等。
⑶建立重要救灾物资基本储备系统,园区建立购置或租用大型专用应急设备,主要是涉及应急救援中使用的大型运输设备,生物、化学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检验、消除等特种大型设备,以及备用通信网络设施、GPS车辆监控调度管理系统等。
4.9资金投入保障
园区应当根据应急救助工作的需要安排专项资金,为应急救助提供经费保障。财政、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应急救助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
探索火灾、爆炸、洪水等突发公共事件保险制度,提高灾后经济补偿能力,降低公众和企业的经济损失,形成国家财政、保险公司、投保人之间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设立突发事件应急专项储备资金,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管和使用,以及时应对事故单位无力解决或责任单位不明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及时补贴受灾单位和个人。
5、结束语
工业园区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工作,安全工作任重道远。笔者通过参与工业园区安全管理的现场检查工作,对工业园区安全管理的几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以期对工业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安全管理;煤矿;适用性;工业工程
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手段可以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对于可能影响煤炭安全生产的因素进一步细化并分解,同时制定有效的措施,并严格的执行。所谓的工业工程值得是对于人员和物料以及设备和能源,还有信息等组成集成的系统,并对其进行设计和改善以及设计的学科。将数学和物理学以及社会科学这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进行综合的运用,同时还运用了工程设计与分析的方法和原理。确定和预测并评价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
一、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1.我国先天性煤矿地质的基础条件较差,主要有水、瓦斯、噪声、火、粉尘以及顶底板和热害这些灾害,严重威胁了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由于开采规模以及深度逐增大,也使其面临更多安全问题的挑战。
2.由于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偏低,通过调查表明,煤炭生产一线工人大部分为初中学历,而下井采煤的工人大部分为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
3.对于煤炭安全的投入明显不足,表现为煤矿设备的老化以及技术的落后等,对于井下防灾以及抗灾的能力较弱,这也加重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4.由于煤炭管理水平存在的较大的差距,国有以及国有控股的企业相对于地方政府以及个人投资的企业管理水平较高,进而发生事故的频率相对较低。
二、分析工业工程应用在煤矿安全管理的适用性
1.不同管理水平均适用。
1.1对那些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的企业中应用工业工程时,可以采取工业工程的技术,根据相关规定,并结合煤矿实际开采的条件以及工程的内容,还有系统以及工艺方面的要求等。合理优化并分析工人操作流程,提供帮助给编制的作业规程,对于基础设施布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分析,并深入研究危险性作业的具体动作。
1.2对那些管理水平较为先进的企业中应用工业工程时,在基础工业工程作为基础的前提条件下,采取具有现代性的工业工程相关的技术与方法,可以将计算机和无线通讯以及系统优化等技术综合的运用到生产中,对其进行监控,不管是在井下或是在的井上的作业人员,对其行踪进行监控,这样随时掌握作业的状态。另外,采取是计算仿真的技术,模拟其煤矿中潜在的危险以及有害因素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而提供具有针对性对策给安全管理。
2.不同管理层次均适用。
2.1煤矿宏观管理的层次,工业工程可以帮助管理者规划安全管理和投入的安全费用,并预先分析能够取得的效果。从而做到未雨绸缪,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走弯路,同时还可以以较少的安全投入达到最好的安全效果。对于一个安全生产的周期内整体的安全状况进行分析与把握。
2.2煤矿微观管理的层次指的就是具体的对安全的管理,例如识别现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纠正不当或不规范的人工操作,作业的流程更加合理,配备安全生产的措施要具有合理性,制定合理的安全质量标准,以及制定作业的规程,这些都可以通过事业工程采用而实现。
3.不同工作场合均适用。
3.1生产现场,由于煤矿生产具有较多的系统,同时涉及到较多的设备与设施,并且具有较为复杂的生产环境,生产工艺的流程以及工种都相对较多,若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十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采取5S这一基本管理的方法与理念优化其现场管理,将不必要的杂物清除,保证现场整洁有序,从而确保安全的生产并提高其工作的质量。
3.2辅助服务部门,对于辅助服务部门也需要采用工业工程的技术理念与方法,优化并改善其各自的系统,从而保证能够顺利的进行生产。
3.3相关人员的培训与安全教育,因为煤炭生产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可以采取应用工业工程的培训以及安全教育,通过工业工程中的方法对于培训的计划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采取分层培训的形式,尽量投入较少的经费以及工作量,并达到最佳的效果。使员工对工业工程中安全思想以及方法和效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否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识别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工业工程中的方法将安全隐患消除,从而使其安全的生产得到保障。
4.不同的管理对象均适用。
4.1设备设施的管理,煤矿生产中所用的设备与设施具有安全保障以及生产的功能,对其进行管理时必须根据相关规定的基本要求,并融入工业工程管理的思想及方法对其安全设施和设备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将其安全设备与设施进行合理的布置,使其安全以及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4.2管理生产环境,由于我国大部分的煤矿生产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将工业工程技术与煤矿安全专业技术想结合,尽量消除其影响因素,优化并治理作业的环境,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
4.3管理煤炭安全的标准化以及基本标准,想要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必须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必须将安全管理的质量标准化作为基础。所谓安全质量的标准化就是在煤矿企业生产以及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实行质量标准化的工作,对于安全教育的宣传,排查隐患,反馈并统计信息,以及事故抢险和防险与处理等方面均建立工作规范以及责任制度和管理的质量标准,同时还要保证其执行的严格性,这样可以逐渐减少并避免,甚至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其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状态。
4.4管理安全投入的资金,对煤矿安全进行管理必须要投入一定的安全资金作为保障,最后这种投入会转化为矿煤安全的成本,煤矿实际的生产中,由于安全保障度较差,导致事故频频发生,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客观上需要一个安全保障度。采取工业工程思想以及理论的方法,从而达到安全保障的水平的前提条件下对安全投入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
4.5管理安全信息,在管理煤矿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的系统。通过结合工业工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对与生产系统进行合理的调度和追踪以及发现错误操作行为,还有对于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和提示必要物料的缺少这些功能得以实现,从而及时的做出应对的措施。
5.不同管理阶段均适用。
5.1工业工程基本的原理与方法运用在安全管理的设计以及规划中,对于同一生产周期内每个环节所应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手段通过统筹的考虑进行规划并设计。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的效率。
5.2预防并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采用工业工程的发现以及分析问题这种方法,事先预防可能发生安全问题,使其事故发生的根源在萌芽状态消亡。工业工程特有的手段可以看出、问出、实践出、变换角度找出、挖掘出问题的所在,从而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结合煤矿实际,制定整改隐患的措施,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
5.3安全事故发生时采取的应急救援,工业工程对组织优化的理论与方法,建立救援指挥的中心,启动应急救援的预案,对于救援的物资以及救援人员,组织其进行迅速且有效的实施救援,降低生命以及财产的损失。
三、结语
工业工程主要的目标就是有效的利用生产系统所投入的要素,减少其成本,并且使其质量与安全得到保证,进而使其生产率得到提高,效益最大化。因此,在矿井安全中应用工业工程可以使其安全精细管理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具有针对性的促进其煤矿安全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范中志,张树武,孙义敏.基础工业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2).
[2]荆全忠,杨鉴淞,邢鹏.工业工程(IE)在构建本质安全矿井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12(2).
[3]周维,叶义成,周德红.煤炭企业安全成本与安全投资比例优化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01).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大修期间工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通过大修前的安全准备、大修期间的组织监督管理及大修后的总结反馈提出改进建议,切实做好大修期间工业安全风险的管控,提高核电厂大修的工业安全水平,最终实现大修的安全控制目标。
关键词 核电厂 大修 工业安全 管理
核电厂大修期间计划检修的预防性维修项目、纠正性维修项目、定期试验、技术改造等项目约4000-7000项,大修开展的作业类型多、参与检修人员多,参与大修的单位多,各单位人员素质和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大修期间大量进行高空、受限空间、起重等高风险作业,现场施工监督工作量大、监督难度高。面对核电厂大修安全管理的重点、难点,通过大修监督工作的不断摸索、总结,建立了有效的组织体系、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持续不断地对现场作业有效的监督管理,为大修工作安全、高效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大修前的安全准备
(一)成立大修工业安全监督组,组建工业安全监督网络
大修工业安全监督组从工业安全管理人员中抽调骨干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大修工业安全专项监督小组,全面负责实施大修期间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组建大修工业安全监督网络,工业安全监督网络由工业安全专项监督组人员、各处室兼职安全员、承包商专兼职安全员组成,总体协调设在大修工业安全监督组。
(二)组织召开大修安全监督工作启动会
安全监督工作启动会对主要对安全监督网络人员提出要求,落实各项会议议定事项和安全管理要求,要求所有参与大修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在大修安全监督过程中坚守安全底线,加强大修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及时反馈大修安全实时状况,不断促进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
(三)学习工业安全警示录
为强化大修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杜绝习惯性违章,在大修启动前夕,特别编制了工业安全警示录(PPT)的学习材料,要求各参与大修的处室及承包商单位组织本单位员工认真学习工业安全警示录。
(四)文件及物资准备
大修前收集完成工业安全一级、二级高风险作业项目,重点关注作业人员风险分析是否透彻,相应的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在此基础上编制《换料大修工业安全监督实施方案》。检查相关处室配备的测氧仪、安全工器具等是否符合要求,配备大修需要的各类安全设施。
(五)安全培训及经验反馈
为确保大修工业安全监督工作顺利实施,大修前工业安全监督组开展了大修工业安全监督实施方案专题及高空作业(使用梯子)培训,对《高风险作业许可管理》、《厂房安全卫生管理》等管理程序进行学习,还重点学习了《工业安全守则》和《安全生产违章处罚实施细则》,要求每个工业安全监督人员熟悉所有条款。
(六)建立承包商资质档案
建立大修期间承包商安全资质档案,安全资质档案内容包括承包商单位基本信息、特种作业人员和安全员的信息情况等,方便现场对各类作业人员资格的抽查与核对,确保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达到百分之百。
二、大修期间的安全管理
(一)组织和监督管理
大修期间安全监督组采用全面监督、重点跟踪的原则,对整个大修作业现场进行巡检,同时充分利用各处室及承包商安全员对所负责的领域进行专业性的安全监管,并与工业安监督人员密切配合。
(二)高风险作业、重要设备检修项目的监督
工业安全监督人员在高风险作业、重点项目作业前与项目负责人共同对作业风险进行分析和检查确认,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建议和要求,并逐项跟踪落实情况,对作业过程中不满足安全要求并存在安全隐患的现象及时提出整改建议,真正做到了全程跟踪和技术支持。
(三)推广良好实践,发放安全表扬信
在大修现场组织开展《大修安全表扬信》发放活动。将大修现场的良好事件制作成大修安全光荣榜、大修安全表扬宣传专栏张贴在现场。通过组织《大修安全表扬信》活动,有效的调动了现场作业人员落实安全措施的积极性,鼓励每位大修人员向受到表扬的员工代表学习,进一步提高“我要安全”的主观意识。
(四)安全宣传活动
大修工业安全监督网络各成员单位针对大修工作现场,精心制作了安全标语、温馨提示、大修安全专栏等,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随时提醒、及时警示现场作业安全。通过安全条幅及警示横幅的设置,很好的展现了公司“时时处处讲安全,事事人人讲安全”的安全管理理念,形成了良好的大修安全氛围。
(五)自查自纠提升承包商自主安全管理意识
大修工业安全监督小组从大修一开始即明确了承包商单位自查自纠的考核制度,使得各协作单位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各单位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的工作小组组织实施,发动一线员工立足岗位查找安全隐患,登记建档,制定整改计划,落实责任,限期整改。
(六)应急准备和响应及时有效
安全监督小组落实大修各类作业的风险源登记机制,将厂区风险源目标纳入管理和应急处置范围,工业安全监督小组应急物资准备充分、监督人员24小时值班待命响应,有效的应对工业安全突发事件。
三、大修后的总结反馈
大修结束后,工业安全监督小组负责对大修期间发生的工业安全违章、偏差、隐患、良好实践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推广良好实践的继续发扬,提出工业安全监督管理应着重进行改善的方面,使大修安全管理工作逐步提高。
关键词:油田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安全愈来愈重视,尤其是像石油企业这样具有自身特点的行业,更应谨小慎微的进行生产、操作、运输。安全生产是石油工业企业的命脉,石油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则时时刻刻把握着这条命脉。安全是最大效益,安全管理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创造安全的环境和监管体系是是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基本保证。
二、有关企业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
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将有效的生产要素的状态控制好,是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总的来说,安全管理是基于保障目标对相关过程与行为进行管理的行为或活动。我们要进行安全和科学的规划、指导、组织、控制与决策,就必须有一套安全管理模式进行依托,从而使得各项工作能够在安全的规律下有效的运作。
2.油田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模式是企业不断的积累安全管理的经验,使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一个系统科学的管理状态。油田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基本上包括: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以安全生产委员会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和以专门职能部门和安全生产委员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三、油田工业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1.国外现状。斯伦贝谢公司率先使用了QHSE的安全管理模式,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通过责任的层层分解和明晰,可以对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首创零思维模式“零事故,零伤害,零损失”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综指与目标,目的在于在油田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安全生产的氛围,让安全生产的思想深入每一个员工。
2.国内现状。在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下,安全管理在企业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ISO,OHS,HSE等管理模式也普遍在使用,各石油企业也纷纷根据自身的生产、管理的需要建立了不同的安全管理体系,在石油安全上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步和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但是我们看到这样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十分脆弱的,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部分的员工和领导很难摆正一个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加上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这都是安全管理维系着企业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油田工业企业属于危险、危害因素众多的高危行业,原料多是易燃易爆物质,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巨大。
四、油田工业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安全观”与“效益观”问题。在不少企业中我们发现效益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于是有些员工甚至根本意识不到安全问题,更不用提安全与效益的问题;企业没有制定长远的目标,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了安全生产。尤其是在油田这样的工业企业,生产操作中危险度比较高,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酿成大祸。导致这种安全与效益矛盾的原因在于我国油田工业企业安全管理缺乏系统理论,在这方面的国内研究也比较少,进而使油田工业企业的职工权利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较差。
2.“安全管理”与“成本说”问题。如果在油田工业企业中过多的投入资金和力度会不会直接影响油田企业的生产成本,这或许是我们企业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但是从短期与长远来考虑或许答案就不会相同。这样的短视性问题的存在来源于安全管理理念与知识的匮乏。
3.安全投入失衡。油田是石油的上游生产部门,其主要的产业就是进行勘探和开发工作,石油部门往往会过度的投入在勘探和开发上,并以此来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开发,这一点其实并没有错误可言。但是过分地投入到一个部分而忽视了各个部分的平衡,就会使与勘探和开发工作相联系的或联系紧密的其他部分出现问题,从而或多或少从直接和间接方面都对油田的安全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和隐患。
4.安全监管体系弱化。其一,管理工作不规范,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多;其二,有些监管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不够,难以胜任;其三,对于安全管理的监督岗位一般指派的人员比较少,难以估计偌大生产企业的方方面面。其原因就在于缺乏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弱化了安全管理在内部管理中所占有的重要比重。
5.安全生产措施难以落实。对于油田的安全管理,目前为止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其没有到达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仍然存在侥幸和忽视心理。有些安全大检查其实就是在走过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进行安全隐患排除,而且浪费了检查成本,违背了本来的初衷。
五、改进措施与对策
1.牢固树立安全是最大效益的概念。效益不会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牢固树立安全观放于效益观之前的理念,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组织的安全管理意识,在零风险,零受伤,零损失的基础上实现效益的最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效益最大化。
2.加强安全管理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加强安全管理是对企业成本的最好控制,不在安全管理上惜金,就不会在事故背后狼狈。像我有油田企业这样的危险行业,一旦出了事故就是大的事故,危害生命和财产,加强安全管理实际上是为事故的发生体检预警,提前做好准备方案,以最小的力量来最多的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3.加大投入为企业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环境。加大在安全管理上的投入,一方面减少勘探和开发工作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促使现代技术的更新换代。例如增加在设备上的投入,使设备能够安全有效的运行,也就保证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有效,进而每一个相互联系着的环节都处于一个安全运行的体系中。创造这样一个良好的循环的环境,实现效益最大化也会减轻不少负担。
4.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监督体系作用,增强抗风险能力。保证油田的管理者拥有较好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对待监督岗位认真负责;增加员工的安全培训,实施全民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尽量发现和解决生产操作过程中的薄弱面;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就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就是通过人为的干预,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和预防进行监督,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考核意见,以达到降低危害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事故的损失,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发展,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1.供电安全生产存在问题
1.1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近几年,各电力生产企业对电力安全管理已经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但有些单位只是停留在表面,我们必须要对电力安全管理进行严格处理。安全监督部门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他们往往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办法来应付了事。一旦出现责任事故,则相互推诿,互相扯皮,不了了之。
1.2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在我们工作中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对于违章我们必须严加管理。违章行为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具体表现有:
(1)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如:安全帽不系紧下颏带;安全带破损;验电器未定期试验;短路接地线电阻超标;接地线无编号等。
(2)工作负责人不穿醒目标志服、不分析或分析不全面、不交待工作中的危险点。
(3)不按标准化作业卡顺序操作。如一些误操作事故,就是因为跳过一些核对性的操作步骤,最终酿成的。如检修试验流程中忽视一些核对性检查项目,工作结束后恢复设备初始状态等,最终会酿成严重事故。
(4)配网作业,低压侧不挂接地线。
(5)登高作业,不戴安全帽,不绑腰绳安全带使用不正确。
(6)擅自扩大工作范围。
1.3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
(1)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2)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尤其是基层班组登高作业器具和检修工作现场使用的一些起重设备缺乏常规检查和操作人员资格审查。
1.4管理工作不到位
(1)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管理人员仍然习惯于靠人海战术来抓安全管理,只关注人是否“到场”,不关心管理是否“到位”。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
(2)不按规定及时制定和修改本单位规程制度。在系统发生变化和新设备投运后,不能及时制定和修改现场的检验和运行规程及有关制度。单位的规程制度没有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2.供电安全管理措施
2.1供电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公司安全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供电所要落实好这一工作,必须围绕“安全生产,以人为本”这一目标,结合“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一宏观要求,在打造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企业这一平台上,结合供电所实际工作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根据职工岗位不同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分解到人、落实到人,层层签定,做到事事有人管。有责任就要有考核,安全生产一刻也不能松懈,必须每月或每周进行一次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检查,对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奖惩,绷紧员工心中的安全之弦,不能姑且习惯性违章,“安全”口头上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等不安全行为,作为供电所安全第一责任人,处罚违章行为时不能就事论事,非要小题大作,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延伸到每个工作区域,毕竟安全工作只有满分和零分,没有及格与不及格。
2.2激活安全活动
对于供电所来说,安全活动的内容无外乎是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因此激活供电所安全活动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举措。要保证安全活动的有效开展,首先必须从管理入手,必须监督检查到位,严格要求,一、要有明确的规定,二、要做细致的检查,促使班组正常开展安全活动;三、必须发挥好班组的管理班长的作用,在安全活动的开展上,要求所长、安全员必须对活动进行周密的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安全生产活动,对员工的工作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有全面的了解,并能总结得好,讲得清楚,使员工通过学习了解安全生产形势,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又能清楚地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从而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2.3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
(1)我们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已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到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并破坏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已报废的工器具转售(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
(2)们要严格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制度。对外包施工队伍的安全工器具的数量、质量都要进行前期把关和过程抽查,发现安全工器具存在问题,立即停工整改。
(3)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2.4加强供电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在供电所的施工现场中,不严格执行两票的现象时有发生,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不认真分析现场的危险点、危险源,施工组织不严,大型一点的工程不拟定施工三措,盲目施工。有时工作负责人不到现场,电话遥控指挥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杜绝同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必须要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对现场的违章现象进行纠察,监管、督导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工程建设项目做好危险点辩识分析工作,并切实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时刻处于“在控和可控”状态。学会在事前抓安全,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