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非服材料与主题的关系
一件衣服的设计、制作、处理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来进行的,可以说,主题就是衣服的灵魂。而在非服服装中,材料是为了服务主题而存在的,有了主题才能选择合适的材料,之后才可以着手于对材料的处理。因此,对主题的了解和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2非服材料选择与应用材料的硬度软度是界定
材料的途径方法,从硬软程度来分,又可以分为硬类材料、中等材料和软类材料三种。首先是硬类材料,它们质地坚硬,不易塑形,不似其它强度的材料方便剪切,翻折。以木材而言,由于其独有的特性,在设计中常规的工艺技术几乎无法使用,需要通过切割、钻孔、连缀等专业手法来处理。英国设计师stefanienieuwenhuyse曾将工厂废旧木头加以纯手工打造,制作成华丽的服装,使废旧木材重新复活,再现精彩夺目的一面。其次是中等硬度的材料,它们在处理方法上较多样。以纸张为例,现在已有很多设计师选择纸作为材料用于服装制作,像瑞典设计师BeaSzenfeld的“高级定纸”,以白纸裁剪出最令人惊艳的时装。而这些服装的廓形与质感,是一般布料无法完成的。在工艺方面,纸的表现手法也十分的多样,不仅包括了一般服装的制作工艺,像裁剪、缝缝。还包括编织、粘贴等非常规制作工艺。不同类型的纸张通过不同的技法可以制作出截然不同的纹理和强烈的视觉效果。最后是软类材料,其处理手法可以选择较为简单的剪切,叠加,编织等。以气球为例来进行阐述,气球是充满空气或者别的气体的一种密封袋,由橡胶制成,可作为玩具或装饰物。由于气球怕尖利物体的碰触,所以一般服装制作工艺不适用于它,因此主要通过编结合扎系等工艺技法来完成。例如将不同色系的气球放在一起卷成一个卷,中间就会呈现出一个螺旋图案,将这些卷投入设计制作中,可以增加服装的趣味性,丰富服装的肌理。当然也可以将不同颜色的气球按常规方式编织处理,制成网格状,同样充满了奇特的视觉效果。
二对非服材料的二度创作
1非服材料的着色处理
在非服材料创意服装设计中,除了材质各异的材料外,色彩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对于非服材料而言,如何应用其固有色完善服装整体从而达到用色彩服务主题的目的是有一定难度的。当材料固有颜色符合主题需要时,材料可以直接进行投入制作应用。而在材料材质符合主题而色彩与主题不和的情况下,就需要对材料的固有色进行处理了。例如以透明的硅胶材料作为主材料,对其固有色处理时,要注意材料本身较软、容易弯曲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着色方式。一般会选择直接颜料上色,类似于传统的水粉,丙烯,油画颜料等。但对于硅胶这类材料,水粉风干后只要轻轻触碰就会裂开,而丙烯虽然附着性高于水粉,但同样面临相同困境。可油画颜料不同,附着性强,成分中含有干性植物油,干燥后的色彩与湿润时几乎没有区别,且实验表明,不管如何曲折硅胶,表面色彩都不会明显干裂,脱落,所以油画颜料是硅胶最佳的着色选择。
2非服材料在设计中与面料的统一性
非服材料的质地不同,软硬程度也不同。当硬度很强时,制作过程中就可能需要借助一些面料作为非服的辅助材料来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而在选择面料时,要先注意面料与主题的协调性,面料的挺括性、垂感、弹性等性能都可能影响着主题的表达,要使最后制作效果接近理想的设计理念,对主题和对面料性能要有一定理解。其次要注意面料与非服材料统一性的问题。在此主要是指面料与材料在工艺方面的结合。比如,选择奶嘴作为非服材料,由于其质地较软便于操作,因此处理奶嘴与面料时,既可以将奶嘴一个个单独缝制到面料,也可以先将奶嘴缝制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后再缝制于面料上。在缝制处理过后,要尽量避免让人发现缝制的痕迹,故可以选择与面料相同色的底线,在材料上留下较小的针迹。这样完成后,无论远看或近看面料与材料都融为一体了,像个整体且不突兀了,那么面料与非服材料便统一了。
三总结
1.1丰富性
蒙古族地域辽阔,部落众多且风俗习惯较多,服饰的种类和数量也自然很多,这些都为其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因此,蒙古族是民族服饰中较为丰富多彩的民族。
1.2华贵性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经常会搬家,他们为了携带财产方便,会将金银珠宝等贵重首饰佩带身上,这就为服饰增添了贵气,也使得服装变得雍容华贵。
1.3文化性
蒙古族袍子上绣制的图案是具有本民族特色且能展现其独特的地理风貌、民俗习惯的各式图腾,颜色鲜艳、做工精美,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1.4实用性
蒙古族的服饰具有较强的使用性能,袍子是蒙古族人们白天晚上常穿的服装,其在白天主要起遮体装饰作用,夜晚起着御寒作用。脚上穿的厚且结实的蒙古靴子可以避免蚊虫叮咬和被荆棘刺伤。束在袍子外面的腰带有束紧腰身、保暖御寒,保护内脏在长时间骑马颠簸中不致于受到损伤的作用。
2蒙古族服饰元素
蒙古族一个年代久远的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专属自己的服饰特性,丰富性、华贵性、文化性、实用性和艺术性,除此外,其在款式造型、面料、镶边和绣花艺术等设计方面也有着独具一格的特色。下面主要就蒙古族服饰中这些元素进行简要分析。
2.1款式造型元素
蒙古族服饰以袍为主,其种类主要有直身、连袖、大襟、短袍和有断腰结构袍服,以及不同种类的坎肩等,这些袍和坎肩的共同点是都是H型的。其中直身袍与中国传统服饰的平面结构类似,前后片在肩袖位置处连接,袖子结构肥大,受面料条幅的限制,前后中心线是拼接而成的。蒙古袍下摆有宽松和摆量较小的两种,下摆较小直身袍为便于活动会设置下叉,断腰结构的蒙古袍下摆较为宽松,腰间有密褶,活动起来也较为方便。蒙古袍总体造型特点宽松舒适,款式特点是简洁流畅且色彩艳丽。
2.2镶边和绣花元素
镶边是蒙古族服饰中较为传统的元素,主要用来装饰领、袖、大襟、垂襟、开衩和下摆等部位,镶边面料主要有大绒、绸缎、棉布和不同种类的毛皮。乌珠穆沁袍服的镶边工艺种类繁多且色彩艳丽,因年龄而异,一般的袍服采用的是三指宽的大绒或库锦边,年龄稍大人的袍服以素雅舒适为主,常镶嵌一指宽的黑大绒或青大绒。察哈尔袍服常会在大襟、领座、领边、袖口、下摆边缘镶嵌单边,且袍身与镶边的色彩相对应,尤其是年轻女性的袍服表现得较为明显。阿鲁科尔沁皮袍上一般会镶有青色的宽边或大绒宽边,绸缎袍服上会镶库锦边。蒙古族的绣花艺术也比较独特,主要有刺绣、贴花、盘绣等,特点是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且图案装饰性比较强,一般会绣在袍子的边缘、袖口、大襟、帽子边缘和靴口处。
2.3面料
现在的蒙古族服饰中运用最多的装饰材料为库锦,其是利用聚脂薄膜和不同金属图层仿制而成的化纤面料,与传统的锦缎、皮革和棉布面料相比色彩鲜艳、物美价廉,符合现代化服装设计标准,更能满足时展需求。
3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运用的例子较多,但如何将独具一格的民族元素合理地运用到现代服装中并使其与之融为一体是当代服装设计师尤为关注的问题。需要服装设计师在运用民族服饰元素过程中,对选定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将民族文化内涵和服饰元素与现代化服装设计需求融汇在一起进行服装设计。
3.1蒙古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世界服装界的设计理念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民族设计师应该借助新的设计风,在吸收和利用传统服饰的精华和先进科技技术基础上,时刻掌握时尚信息,将民族服装设计进行拓展,使蒙古族服饰鲜明的服饰特色以时尚的形式展现在世界大众眼前。下面就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在继承蒙古族传统服饰元素特色的基础上,要吸收世界流行服装的设计理念,大胆地对民族服饰局部或特色元素进行夸张设计,使设计出来的服装能将蒙古族服饰简洁、大方、舒适、大气、休闲和流行的特点展现出来。如,在以蒙古族女袍子下摆元素为基础的现代化服装设计中,可以提取其连衣裙和百褶裙元素,使新设计出来的服装上部更加修身,下部更加宽松张扬,以彰显年轻人的青春活力。服装的袖口处可以结合现代化服装流行趋势对原有的袖口进行改造,贴上毛边面料或蕾丝,或对其袖口进行夸张,以显示年轻人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在现代化坎肩的设计中,可以在蒙古族坎肩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牛仔上衣和露脐装的特点并对其肩部进行适当的夸张,以彰显年轻人自由、洒脱、潇洒的一面。
3.2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表现
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运用的例子相对较少,从运用效果来看,其大体可分为三方面:一是在蒙古族传统服饰款式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制作,再融入现代化服饰款式设计元素进行造型,服装成型后人们能通过服装看出蒙古族的服饰元素;二是现代T台中夸张运用蒙古族服饰元素中艳丽的色彩,将蒙古族粗狂野性的魅力以服装的形式展现在服装中;三是将皮革服装和皮靴元素运用到服装中,使之与时尚的服饰面料混搭在一起,彰显现代服装风采。某国内服装品牌时装展示过程中,一墨绿色风衣选取的是蒙古族民族服饰有的腰带和盘扣元素,墨绿色丝光面料袖口、腰带和衣兜部位都绣有蒙古族特有的图腾,在彰显该款风衣端庄华丽同时,也能将蒙古族服饰的高贵典雅显露无疑。服装大师杰里米•斯科特一服装作品选取的是巴尔虎蒙古族的发饰元素作为服装设计要素,他先对原有的蒙古族发饰进行变形,然后大胆地运用蒙古族常用的红色和橙色并将其作为主色调来进行设计,使得游牧民族特有的野性得以展现的同时,也将现代化服装时尚信息展露出来。
4结束语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设计风格。随着历史的逐渐发展,我国不同民族几乎都经历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人们通过不断地抽象,将生活中的文化元素升华,进而在自己的服装设计中表现出来。因此,我国每个民族的服装设计都有着十分深刻与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每种不同的服装风格背后都有着特定的文化寓意和时代背景。而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时代,民族服装逐渐被现代流行服装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服装要得以继承和发展,必须另辟蹊径。这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民族服装的文化性与审美性进行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扬长避免,将我国的民族服装艺术发扬光大。
2民族服装设计的文化性与审美性表述
民族服装设计中文化性与审美性的表述需要借助一定的服装元素。一般而言,民族服装的表达元素分为视觉元素和精神元素两种。视觉元素是外在的事物,用来传递不同的民族习俗、价值观和生活理念。视觉元素具体指绣花、刺绣、图案、结构等。这些都是比较具体的民族特点标识。而精神元素则是比较抽象的文化意义,是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理解的表达。精神元素的表达依附于视觉元素的设计。二者相互交融共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风采。民族服装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独特的民族语言。不同民族的人民用独特的服装设计表达来讲述着自己内心的期望、美好。不同的民族服装通过独特的结构、款式等传达着自己对所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服装便是不同民族同外界进行沟通的一种媒介。不同民族文化、风格、生活习俗与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存在紧密的联系。这些因素交叉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使得不同的民族服装呈现出独特风格。
例如“虎头鞋”的造型、该种设计风格多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具有浓厚的乡土风情。“虎头鞋”的造型活泼但又不失质朴,以老虎的性格特征为依据,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夸张的手法,用以表现小孩的顽皮与天真可爱,表达着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待,表现了农村母亲对于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有些时候,为了小孩方便穿鞋,还会在老虎尾部加上虎尾巴,体现了服饰设计中功能与美观的统一。在我国北方地区,姑娘嫁妆的各种设计与装饰又表现了另一番民族风情。如鸳鸯戏水、连理枝、双鱼等的刺绣,都表达了人们对于女儿婚姻美满、幸福一生的祝福。这种将祝福通过一定的民族文化元素来具体表现的手法或形式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纯洁、朴素的民俗婚宴观念。另外,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拟人、夸张等手法对于自然元素进行表达,赋予了服饰设计造型以鲜活的生命形象,使之传递着深刻的文化意义。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真诚期盼。色彩是民族服饰设计中视觉元素的表达方式。我国民族服装大多色彩鲜明,如傣族与藏族的服装,一件民族服饰,通常包括多个色系,不同的色系交相辉映,体现了该民族对于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生活绚烂多姿的一种深刻体现。色彩作为一种展示媒体,能够直观地被人们识别,从而接收到其代表的含义。不同的色彩传递和表达十分不同的情感。色彩的变化可以直观地体现冷热、强弱以及刚柔情调。如蒙古族的服饰多冷色调,表示了蒙古民族的刚强、冷静。另外,色彩的变化还可以呈现神圣、热情、高贵、优雅等情感效应,如古代皇族服饰多用黄色系,色彩浓重,表达了皇家的气派、威严与尊贵。
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服装则惯用白色,呈现一定的特色,男性服饰中还会在头上系一块毛巾,体现了西北汉子的粗犷与豪爽。我国民族服饰在表现情感的过程中借助了具体的自然事物,如花鸟草虫,但其经过独特的手法渲染以后,又超出了自然界中原有事物的表现能力。真真正正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在服饰设计过程中,我国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借助服饰这一媒介表达着自己对于生活的情感态度,其艺术表达淳朴、优雅,毫无矫揉造作之态,是劳动人民最真实情感的表达。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国民族服装已经发展成比较丰富的体系。这些服饰设计都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艺术珍藏价值。作为当代人,我们应该十分珍视。
3结语
(1)设计创新式实践教学。结合当前服装行业的需求,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本课程的一个重点改革就是利用211院校的平台优势,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服装设计实践环节课程紧密结合。申报立项的创新课题与课堂上学生的设计选题紧密结合,学生通过获得的项目基金组成设计团队共同完成实践环节的设计。在实践环节中,以3~5人团队为单位,共同完成1个设计主题,每人分工明确,分别负责设计,面料采购,工艺制作,展示陈列,平面拍照,设计总结等,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经过一年的训练计划,项目的结题成果包括创新系列作品,学术论文,专利,竞赛获奖等。为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吉林大学服装专业学生已获得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39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校一类11项,校二类19项,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校一、校二类共4项,其中5项创新创业课题获优秀结题,并创新保送硕士研究生。这些课题应用于服装设计实践教学中,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
(2)企业合作式实践教学。主要通过与企业签订合约,成立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建立长期联系,除毕业实习外,学生还可利用寒暑假进行实习。不同实习单位可以锻炼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如在服装企业的专卖店实习,可锻炼学生的营销能力,在设计部门实习,可以提供设计能力,在生产车间实习,可以了解服装生产的整个流程,提高自己的工艺能力和全面的管理能力。同时打造精品暑期实习项目,每年暑期选一个集团或企业,根据实习岗位选拔优秀的学生,由企业负责培训,学生上岗实习,为期一个月,由企业支付酬金。对表现好的学生进入人才库进行跟踪,在其毕业时优先考虑就业。如本专业与绫致集团合作,从三个年级中选拔30多名学生在其旗下的四大品牌专营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产品销售,卖场陈列,销售数据整理分析等实习。学生们通过这样的锻炼,对专业的认知更加成熟。
(3)专业赛事式实践教学。参加大赛是学生得到多方面锻炼的好机会。本专业团队教师十分重视服装设计大赛,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将每年的赛事特点和主题融入服装设计的课堂训练中。本专业学生参与的服装专业赛事,覆盖了时装设计,时尚买手,皮草设计,面料设计,时装画等多种形式的比赛,共获得110项专业奖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95项。如2012年8月进行的中国泳装时尚买手大赛,同学们经过专业培训后,通过店面陈列、实战销售、知识问答等环节的比赛,经过7天的激烈角逐,在27所全国院校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亚军。
(4)毕业秀场式实践教学。通过举办毕业作品会的形式,让学生从作品设计、服装制作、宣传拍摄、制作作品集、举办会宣传、模特选用培训,彩排至正式演出的所有环节均亲力亲为,这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优化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建立精品课程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
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服装设计学网络课程,完整地呈现了服装设计学的理论内容和实践特色,教学资源丰富,为服装专业学生提供了学习平台。同时为了拓展教学空间,增强交流与互动,还建设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网站和吉大纺织服装微信公众平台,在公众平台中开通了专业快讯、课堂实录、教师有约、秀场直击、市场解析、服装技术与纺织科学等栏目,通过每天及时最新的专业资讯让学生掌握时尚前沿与专业技术;通过丰富多彩的在线课堂讨论,让学生与教师及时互动,这些平台与课程网站共同支撑服装设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3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优秀教学团队
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本课程团队十分重视青年教师培养,3人赴加拿大,韩国,美国留学1年,2人次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访问,经常性参加国内各项专业交流与学术交流。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开阔了眼界,扩大了交流范围。
4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模糊性;服装设计;审美追求
1、前言
非物质社会,在一切转瞬即逝、欲望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我们需要更混杂、更虚幻、更强烈、更另类的刺激与惊喜,服装物品的精神审美功能则更加为服装艺术所强调,而模糊理论在服装中的设计来表达出设计者创新的理念和穿着者的个性恰恰符合了人们的审美倾向。当下的流行时尚特征是边界的消失,各种新与旧、男与女、老与少、藏与露、世俗与崇高、边缘与主流等等都彼此交合互渗,混杂共生,失去了既往的边界,一切都在打破重组、更新,一切又都彼此混合,接近雷同,迫使一切重新定义。一种前所未有的混杂成为时尚的象征。①
2、服装的审美与时尚
追求时尚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汉语词典》对时尚的解释为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时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服装设计中,设计的各种手法理念都嫁接于时尚,不同的是形式,相同的是那种虚拟、混合的不明性质和新鲜、神秘的意趣。设计师通过对时尚和大众审美趣味的正确把握将有利于设计上的不断创新,从而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人类审美意识是随着人类的诞生和自身的发展而相继产生发展的。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服装的审美包括服装本身、服装着装状态、受众的理解等。人们对服饰的审美活动的意识包含在人们对服饰的选择、试穿和评议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从而得出审美的结果。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使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具有直接性和直观性,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本身是无法精确的控制、分析。②审美心理是各个要素是综合,互相交织的过程,审美要素包括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等基本要素。这些因素属于精神层面,精神意识的情感因素自身具有模糊的特性,而且这些心理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互相影响、互相渗透。黑格尔曾经说过:“情感是心灵中的不确定的模糊隐约的部分。”因此,人们审美时的心理现象是高度整合综合模糊运用的过程,具有“模糊性”的特点。③
审美受制于客观因素,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流行时尚,审美时尚是一种给追随者以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并具有价值判断和审美导向的时尚。人类审美共通感的存在,使“时尚”成为人们竞相摹仿、追逐的消费浪潮。④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造就了这样的时尚,这样的服装也包容了群体的审美心理,它体现了着民众的审美倾向。
3、服饰审美中的理解模糊
服装审美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服装以其神秘的、朦胧的、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的艺术特质传达着视觉张力,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审美意识。审美受到审美者文化素养、经济、年龄、受教育程度、、习俗、价值观、感知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感知服装美是重要的,它依赖于人们对服装的审美态度。审美个体有差异,使人对服装兴趣的大小,对服装美的注意程度和对服装行为所抱有的审美期望不同,所以,对服装感知的程度也不同,产生的想象和情感以及对服装的理解就不一样,美的感受程度也就不一样。审美过程其实就是服装与人之间的一座桥梁,服装是具有想象力的,是供人欣赏的而不是推理,是领悟而非说教,人能够最大可能地参与其中,从而实现服装作品的“二度”创作。人的内心世界是及其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也是丰富多样性的,审美在模糊不定中彰显多种可能,这使服装设计作品得到多维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艺术本文的理解,审美理解需要的不是一种复制态度,而是一种生产性态度,一个开放性过程,我们要从心底出发理解服装审美。审美理解具有无限多样性,其包含“解释性循环”:根据细节来理解整体,又必须根据整体来理解细节。审美理解过程就是在服装的整体和部分之间不断地往返过程。审美理解的关键步骤是“视界融合”。⑤服装设计作品除了承载服装设计师本人的思想理念,还应该更多地在欣赏群体中获得“再生”。因此说,作家艺术家的审美创造,接受者的审美理解有者模糊的难以表达的一面。4、服装的产品意境生成
随着人类生存需求的发展和对世界不断的感知,在人类的意识中,已不再是仅仅靠知觉来认识和表达世界了,而是用心、用意识去感悟和理解世界,不是单纯的模仿自然,而是通过表现心灵,进而阐述世界和事物的规律,这样服装设计中意境的生成尤为重要。服装意境的创造与表达始终与社会经济、消费群体的审美标准密不可分,消费者根据设计师创造的赋予情调的形态语言和赋予意味的着装表现及特定的衣着情节所传达的信息,加之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大脑中浮现相应的景,感受设计师所抒发的情,从而领悟到设计师追求的艺术境界,服装设计的意境由此形成。意境包含主体的品格、个性以及审美感情、心态、理解、想象和趣味等多种主观因素,并形成一种综合形态,强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具象范围去感受、丰富和联想,追求审美客体的本质特征突破具象范围去感受、丰富和联想犷追求审美客体的本质特征和这些主观因素的和谐一致,以获得最充分的审美满足和快乐。意象的生成是审美的关键。模糊性的开放性、暗喻性是意境本身产生货释放出巨大吸引力之所在。在设计中追求审美意境,以其模糊性创造的模糊美吸引观者的良好途径。吴亮认为“如果他过于理智,过于自觉,他就断不能即兴地创造出一个新的意境”。⑥
5、结论
服装是极具流行性和时间性的产品,它们不时被淘汰翻新,并不时地受时尚、受众的审美理解、产品所表达的意境等的影响,使之演变得更具个性与时代感,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风采,这也是服装设计的审美追求所在。
参考文献:
[1]唐玉宏,《艺术审美创造和模糊性思维》,文艺论坛
[2]http:///view/169606.htm
[3]张会锋,《论图形设计的模糊性》:〔硕士学位论文).2005
[4]贺阳,《鞋子的时尚审美》,时尚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