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好爸爸胜过好老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范文第1篇

人类所有负面的特质,如自私、嫉妒、贪婪、冷漠等等,我相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与后天家庭的环境、成长的境遇有着莫大的关系,而尹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试图教给我们的,就是在家长的层面上,将有可能投射到孩子身上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通过改变成人自身的错误做法(有些是成人自以为正确而不自知的)来帮助孩子得到人格健康成长的机会。孩子的任何成长问题,归根结底都在家长不恰当的对待上,如果每个为人父为人母的都能冷静而虔诚地反思自己,会有更多幸福且身心都健康的孩子。

孩子的世界就应该是纯净的,作为成人有责任教给他们诚实、善良、正直、慷慨等一切美好的品德。所以希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都有必要来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仅妈妈要读,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要读,因为家庭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起码在一个家庭中,价值观要统一,育儿观也要统一,否则事倍功半,还会引起孩子的困惑,令其无所适从。

不过,当孩子成为大人,他将面对的必将是世事之无常,人情之冷暖,这是一堂逃不过的必修课。但其实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会之种种也并不会成为困扰,也许会有彷徨、有困惑,但从儿童起培养的健全的人格能够帮助他作出自己的选择,处世之道也能够得到不断地修正。所以,《潜伏在办公室》这本书,也有着这样一种功用,也就是把职场(社会的缩影而已)的生态揭示给你看,“你可以不用,但不可以不看”,这话说得极是。这本书讲的故事中,斗争似乎是惨烈了一点,职场地震不断,也许把所有的事情叠加到一起显得不真实,但是作者本就不是在写小说,只是他对职场军规提炼后的又一种演绎。就像多年前刘墉说的,“我不是教你诈”,其实,作者并没有宣扬所谓厚黑,所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如果读者能读了这本书,学会如何在职场中保护自己,不当炮灰,或者在适当的时候能够利用对职场规则的了解,作出符合自己目标的最优选择,也是一种收获。规则总是极端的,运用之道,存乎一心。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有独立个性的个体,每个人遇事都有或符合自身利益,或符合自己良心的选择,一本《潜伏在办公室》教不坏人,那些做坏事的,是因为他们本就因为种种原因将本来的天性给扭曲,或即使因为一时的使坏而获得了好处,但却也失去了其他一些比职场的胜利更美好的东西。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范文第2篇

对于打孩子这个话题,已经有坚定的观点――不能打!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每当有记者问起相关的问题,她都要重复一遍自己的看法:如果对方是你的朋友,你会用打人的方式解决问题吗?所以当媒体一再渲染“虎妈”、“狼爸”的棍棒教育,尹建莉甚至开始质疑媒体的报道动机。

媒体这样说,让那些管住自己双手的父母又开始跃跃欲试――打还是不打,这是个问题。很多父母纠结在这个问题上:既然有“虎妈”、“狼爸”那么“成功”的例子,这说明什么呢?

我们身边不乏被打成“材”的例子。我有个全国重点大学毕业的朋友,高中开始接受学校老师的“殴打训练”,开学第一天,当学生们还没有从假期的松散里彻底适应过来的时候,老师课讲到一半开始检查学生们记的笔记,几乎没有人按照老师的规定记录,于是挨个吃耳光,一个女生被老师的一个巴掌从座位上打飞到走廊,可见耳光的力度,这还是出自一个已经怀孕七个月的女老师,其他老师的巴掌该有多力道就不用多说了。这种“教育”不是个别的,到下课时班里还有二十多个人没排上挨打的号。

我这位朋友和他的同学们,就这样被老师“打”进了全国重点。

如今说起来,他们都挺感谢老师,觉得没有老师的“打”,自己上不了大学。可是除了上大学,挨打的经历还给了他们另外的一些影响,诸如有自己要求的时候基本没有勇气提出来,哪怕是毕业多年之后的今天,哪怕他们面对的不再是老师,而是自己的同事或者领导⋯⋯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范文第3篇

我能想到的,尊重最重要的3元素有:倾听、理解和放手。

以平等为前提的倾听,就是把孩子当成我们的同龄人,听取他的想法。那些想法或许很幼稚,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但是如果我们去认真倾听,还是会发现孩子纯真的视角往往会给我们很多启发,带着童心融入孩子的世界,给我们自己也打开一片全新的天空。

理解: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真的很难。孩子经常让我们抓狂,有些事情让他不要做不要做,他偏要做;有些时候催他快点快点,他偏偏在那里磨唧;以前,我也经常会对着菜花吼,但是发现收效甚微,最明显的例子:中午午睡,叫她快睡快睡,她东摸西爬,折腾2小时还没睡着,任凭你河东狮吼还是威胁恐吓,都无动于衷。有的时候实在睡不着就算了,起来想干嘛就干嘛吧,晚上早点睡,何必为难孩子一定要午睡呢?

放手:这一点,需要先自我检讨一下:在菜花刚有意识要自己动手吃饭的时候,我们没有放手让她自己来。那时候,天气有点冷了,为了怕她吃了冷饭冷菜肚子疼,也怕她会吃得地上一塌糊涂,所以我们采用了当时看来省时省力的方法――喂,造成她现在自己吃饭速度慢,容易开小差,在幼儿园吃饭一直是倒数几名的。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到了相应的年龄,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不放心,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他们可以把事情做得比我们想象的好得多。

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他们会逐渐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积累自己的社会经验。相比一直在爸爸妈妈羽翼下生活的孩子,他们的自理能力更强。

好了,从现在开始,勉励自己,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自己的空间,放手让孩子去做他能做的事情。

评论选摘:

秋秋妈咪

菜花妈:能想的、能做的,你都写了。支持你的想法、做法!秋秋还是蛮乖的,很少让我抓狂,但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居高临下,下命令是家常便饭,为孩子安排这安排那也是顺理成章,要改变包办的作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佳敏妈妈

“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他们会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积累自己的社会经验……”这句话说得很到位,可就是觉得,操作起来太困难,不是吗?

rena

看了,向菜花妈学习!都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或许它就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点每一滴上吧。

尊重孩子,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有思想的个体。每一位爸爸妈妈都要清楚地知道,孩子和你们是平等的。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范文第4篇

闲来无事,我便翻起了这本书,原本打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读这本书的,因为如今市面上关于教育方面的书籍真是太多了。没想到,从读“序”开始,我就一下投入到作者教育孩子时的情境中去了,有时还会有些莫名的感动……从这本书的引“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到第一章“如何提高爱的质量”中“打针有些疼”、“不要捉弄孩子”、“给小板凳揉揉疼”等章节,我能深刻体会到做妈妈的心情。作者语言平实、亲切,不像其它教育书籍那样说着空洞的大道埋。

这本书给予妈妈和老师们的都是实实在在生活中可能经历或即将经历的事情――书中关于如何教育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品德教育、做家长应有的智慧等等都有详细的论述,方法也很好。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有些例子是完全能够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多次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这一观点。

如,重视阅读。该书的第二章几乎全部是讲早期阅读的,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给学习带来的好处,各个方面都阐述的很到位,并且举了很多的实例。对于这一点我和开心爸爸都有相同的观点:读书,能使人知识丰富,头脑清醒,志趣高远,信心倍增。因此,从开心一岁左右我们就开始培养开心阅读的兴趣,并且每天坚持阅读,虽然小家伙不识字,但每每我们给她读书,她总是很安静并且十分专注。

又如,作者能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第四章,如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家长常见的做法皆然相背的逆向思维:“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以前的做法都是多么愚蠢,家长的功利心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强迫孩子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有时正确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易行。联系我园“十一五”军队课题《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书中提到的方法如:在习惯养成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幼儿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可将其方法落实到家庭教育中。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范文第5篇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8-12

定 价:26元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龙应台说,在安德烈十四岁时,她离开欧洲前往台北就职,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一定要认识大学生安德烈。于是,龙应台邀请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于是,有了这本书信集。

这本书,是六月底时买的。我原想用它打发时间,谁知一读就放不下了。如今读完之后回顾,它究竟什么地方吸引了我?

第27封信里,安德烈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不太出名。”这个关于“平庸”的话题,龙应台是怎么回答的呢?“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绝大多数父母在孩子的生长初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直至孩子慢慢长大,才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自己的孩子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但是睿智的父母,会很快调整心态,就如龙应台这样:“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

第32封信,儿子问:“你怎么面对人家总是期待你有思想、有智慧这个现实?”母亲答:“一半的人在赞美我的同时,总有另外一半的人在批判我。我有充分的机会学习如何‘宠辱不惊’。至于人们的‘期待’,那是一种你自己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因为那个东西是最容易把你绑死的圈套。”用“宠辱不惊”去应对“期待”,这是我从书里学到的另一样东西。

其实,此书最打动我的,还是龙应台与儿子沟通的自觉。

“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这些,是天下多少为人父母者的感受!多少父母和儿女共处一室却无话可谈,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彼此心中虽然有爱,但爱却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

感谢龙应台,因为她树立了战胜“代沟”的榜样。作为老师,我们更需要有效的交流。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于唠唠叨叨地说教不休,我们总是习惯于高高在上地严加斥责,结果孩子伤心、自己苦恼,最后陷入无话可说的僵局。为什么不能像龙应台一样,站在与孩子、学生同等的高度,尝试着另一种亲切、温暖的交流方式呢?为什么不能像龙应台一样,和孩子、学生做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呢?沟通,这正是我目前要学习的重要课程。

作 者:陈鹤琴

出版社: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6-05

定 价:19.80元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他在我国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陈鹤琴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我国家庭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如今,家庭教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重温陈鹤琴先生有关家庭教育理论的论述,对当今父母教育子女不无启迪和教育意义。

作 者:赫・斯宾塞

译 者:颜真

出版社:海峡文艺

出版社

出版年:2002-10

定 价:19.80元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是英国著名教育学家赫・斯宾塞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写成的,一面世即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推崇,并作为学习快乐教育理念的首选读本一版再版。此书在现在看来还是先进的,书中不仅仅推广了“快乐教育”的理念,还介绍和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建议。

作 者:尹建莉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