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思想道德法律基础;应用

一、高职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课的基础和心理特征

(1)基础薄弱、社会认知能力较低。高职学生开学的第一个学期就要学习基础课,而在此之前的高中阶段,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学习仅限于应付考试,所以学生对什么是思想道德、什么是法律,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还是模糊不清的,或者说是似懂非懂的。所以,高职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基础几乎是零,如何在他们进入大学门槛时指导他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树立的理想、信念,认识法治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2)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如同中学时期的音乐、美术等课程一样,高职学生一进校就进行了专业选择,凡是与本专业无关的课程一概视为副课,一般不被学生重视,因而上《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时睡觉、玩手机、看小说、听音乐甚至谈笑风生的比比皆是。学生没能意识到该课程是一门提升自身修养的、能帮助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门修身课。所以,老师就要多动脑筋,从多种途径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和兴趣,从培养优良学风上着手,帮助学生修身、守法,将学生培养成有德有道的人、培养成遵纪守法的人、培养成德智体美全民发展的合格公民。(3)学生主动学习该课程的动力不足。由于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学生对基础课重视不够,所以课余时间根本没有主动学习和钻研的动力;客观上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就业指导老师等都强调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因而学生误以为只需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其他课程学与不学无关紧要,以致在基础课的学习上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及运用

(1)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一是案例教学法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启发性。社会生活中已经发生的真实案例大多发生在学生家乡周边乡镇、城市街道或者校园内外,贴近学生、贴近群众、贴近社区,与老百姓的生活、与社会道德风尚密切相关,甚至有些案例就是在校大学生所为。由于刚进大学的高职生,思想基础薄弱,社会认知能力较低,利用真实、客观存在的事例来启发、教育他们,能够最大限度激发他们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好奇心,并通过这些案例发生、发展的经过及产生的后果让学生深入思考、集体探讨、启迪智慧、训练能力,达到利用故事情节教育、感染、激励学生,把惩恶扬善、宽以待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和平等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寓于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去,既能使他们轻松掌握课程内容又能回避本课程天然的枯燥乏味性,达到寓教于学、融趣味性和说理性相统一的效果。二是案例教学法生动具体、易于接受。根据高职学生不重视基础课的客观事实,教师将精心挑选的案例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链接、QQ群等形式将案情及待探讨的任务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可以很大程度上吸引他们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不经意中接受思想上的教育和情感上的洗礼。通过试验,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基础课不再是不受欢迎的单纯的政治课了。三是案例教学法顺应了高职教学改革的潮流。高职教学改革提倡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等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只需要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案情、给出任务,其余的时间交给学生去思考、讨论、总结,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这种教学方法,一反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学生讨厌学的常态,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顺应了高职教学改革的潮流。(2)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基础课中的运用。一是利用正面案例激励、鼓舞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高校基础课分为两部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前一部分的案例教学主要是如何利用案例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使他们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在某种意义上,“基础”课其实是一门人生哲理课,是通过教学启发学生对关于人生的诸多思考,以解决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等基本问题。针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我们主要采用正面的典型人物、事迹、经典的名人名言等来激励、感染学生,如:“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这一部分,我们把年轻时的一句座右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加以引用,并同时适当补充一些任总理期间的气死西方人的经典语录及外国元首对的高度评价,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中国如果没有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就会烧成灰烬。”以此来激励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像那样热爱祖国,将爱国主义放在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首位。二是利用反面案例来警示学生,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利用反面案例来警示学生,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如果做了,应该怎样补救 、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如利用“熊猫烧香”案例来警戒那些自作聪明的大学生,不要利用高等教育这个平台学到的专业知识来危害国家和社会,否则会葬送自己一生的幸福。利用云南大学马加爵故意杀人、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交通肇事后又故意杀人的行为来警示学生,漠视他人的生命和权利的人,自己的生命和权利必然会被剥夺和限制。让学生通过这些反面案例时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和反思,明确自己的追求和不足,进而树立科学理想,明确人生航向,不断砺志、砺言和砺行,走健康和谐的成才之路。三是案例的选取应该具有代表性、体现时代性、突出思想性和政治性。两节课的时间稍纵即逝,在选取案例时一定要将本堂课的教学知识点都能够通过案例体现出来,因此案例的典型性即代表性显得非常重要。第一节课将案例进行展示,并根据本次课的知识点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第二节课让学生讨论分析后教师进行点评,结合知识点将要掌握的内容一一讲解,所以案例不能过多,否则时间不够,也不能体现重要的理论要求;90后的学生接受的都是崭新的学习理念,老生常谈的东西对他们吸引不大,所以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上一定要体现时代性,能够紧扣时代主题,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高新技术领域的职业道德和犯罪问题、高速运转的机器和交通运输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风险的防范及责任问题、市场竞争机制下公平与不公平的道德和法治较量等等,着重从思想和政治的高度来分析和把握,例如2011年2月利比亚大撤离事件,极大地反映了中国的强大及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历时27天,穿越9000公里,海陆空多管齐下,紧急撤退35860名中国同胞,创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的奇迹。所谓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战斗力等等,纸上谈兵的说教,是何等的苍白无力!一次撤退,却能让老百姓什么都懂了。从这次利比亚撤离事件中,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对人民的关怀,生在这样一个国度,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我们的祖国?在讲解案例时,语言上的抑扬顿挫,措辞上的神采飞扬,最大限度地从思想上和政治上体现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四是注重运用“活”的案例,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每天上课时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案例”,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表率,做一个师德标兵。给学生树立一个个道德典范,从不浪费一支粉笔、不乱丢一根烟头、不讲一句脏话做起,言行举止文明、优雅、沉稳、理性;学法、用法、做法治社会的领路人。

总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我们因材施教,以案例教学法为导向,综合运用其他多种教学方法,打造思政教学新思路,强化思政教学新理念,力争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综合性、高素质、强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 考 文 献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范文第2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应营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氛围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关键在于将这种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的实处。以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多重视各自系统知识的传授,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研究问题不够,新教材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更加强调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知识融会贯通,要想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必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进一步研究教学的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潜能,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首先应营造浓厚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氛围。

(一)找准切入点,适时渗透、融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道德人格、法律人格教育,是以道德与法律的系统知识为底蕴,通过引导、教育、感悟、积淀的过程,使其在思想、信念、情感等方面形成一种内在的力量,并透过其行为体现个体的道德品格与法律意识。这种内涵与素质的积淀,夯实了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搭建了全面发展的平台。将“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课程建设要重视人之心、人之情、人之感、人之求,把知识的传授同价值观、全面发展观融合为一,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关键应将对学生发展的“关注”放在一个现实的基点上,从学生的心理、情绪、情感、欲望等基本需求出发,既了解学生个体的情感需要,也把握学生整体的心理需求,找准切入点,将高品位的道德知识与常用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接受道德伦理与法律知识、感悟高尚的道德与法律精神、掌握高水准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与行为法律尺度,追求高标准的发展目标。其实,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情感需求、对发展需求的关注恰恰是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不可错过的切入点,找准每个切入点后,采用访谈、交流、研讨、辩论、讲演等途径,给学生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营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氛围,本着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路,适时进行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感相容,创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最佳教学情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情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只有融入情感因素,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最佳教学情境,因为情感是促进学生的自觉接受、激励学生积极活动,提高学生的行为效率的启动因素,情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好奇心、惊异感、美感、亲和力、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对学生发展起着一种无形“助推器”作用。国家教育方针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标,都要求教学应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是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在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应更加关注教育对象的情感需求,每个教学环节都要为学生提供情感交流、挖掘发展潜能的空间。当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上,创设情感相容的最佳教学情境,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真实情感的投入,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使学生主动亲近道德理论与法律知识、欣赏高尚的道德行为与自觉的守法行为。一般来说,教师的情感投入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1.教师自身要有饱满的热情、健康的情感、良好的道德与守法形象。这是情感投入的前提,教师的心教、身教、传情是创设最佳教学情境的先决条件。

2.方法纯熟。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方法、手段,激发、协调学生情感时,喜怒哀乐的情感运用必须得心应手,要巧妙地营造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意识强化的情感氛围,创设出各种情趣盎然,淋漓尽致表现情感的教学情景,使师生同步进入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律评判。

3.教师应适时实现情感的渗透、迁移。将积极向上的情感及时、恰当、巧妙地融入到教学中,用自己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与学生进行自由、平等、真挚的情感交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精神需求,学会感动、启发、诱导学生,用真实情感驾设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用高水准的道德理念激励、震撼心灵,使学生在深层次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主思维,融会贯通,并将真、善、美的道德判断与法律意识推到更高的水平。

(三)把握学生心理,营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和谐氛围

由于现代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境、受教育环境、成长经历、学习基础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自我认知、自立能力、适应能力、调整自我能力的水准不一,在学习、交往、婚恋、择业、价值取向等方面常常会出现认知偏差,在成长与发展中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学习上,中学阶段一路领先、一帆风顺的较多,在大学一旦遇到困难与挫折,就会引起心理焦虑;在人际交往中,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交往能力有限,容易产生闭锁、焦虑、嫉妒、孤独等心理失衡现象;在恋爱与性心理方面,大多数学生性发育成熟,但是性教育滞后、性知识贫乏,对异性的神秘、恐惧、渴望等心理交织在一起,常常伴有自卑、失落、懊丧、嫉妒、猜疑、抑郁等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与障碍,容易在情感上困惑,甚至会采取一些过激行为,特别是那些受经济、学习、情感困扰较严重的学生,如不及时引导、教育,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在所难免。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应将营造和谐氛围作为职责之一,用这样的教学氛围凝聚学生,教书育人,才能避免学生陷入道德评价的偏差,防止行为的违法,保证学生的发展不脱离正确的轨道,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的途径探讨

(一)知识传授“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仅包括道德伦理、法律知识的传授,而且涉及学生发展所必需的人文知识,在教学中应从道德的渊源与本质、法律的内涵与作用入手,讲授个体“自然人”到“社会人”发展过程中已被公认的道德伦理、法律知识,以促进学生道德与法律知识的积累,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理论、法律文化素养。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基点,从学生的心理需要、情感需求出发,传授与伦理道德、法学相关的政治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使学生对道德伦理、法律知识有一定的理性认知,明确“德者,得也”, 从知、从心、从行,内得于己,外施于人;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法懂法用法,做合格的公民。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通过直观、直觉的体悟,理性的思维、想象,了解、掌握社会与身边道德生活中的常规惯例、原则、规范要求,提升法律意识,自觉地构筑学生个体的、内在的道德与法律知识体系,提升理论素养,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增长道德智慧,讲究道德良心,履行道德义务,升华人生价值坐标,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地进行自我打造、自我陶冶,内化过硬的道德与法律素质,尽快进入知行统一的境界,使道德与法律素质的培养与全面发展有机结合。

(二)教学手段选择“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大发展对人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应从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出发,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方式,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教学应做到“有备而战”,应在开课之初做一些调查,掌握学生对道德理论与法律知识的认知水平、各种能力状况,梳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课后研读,并选择一些焦点问题,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探讨,将研讨会、辩论会、个案分析、讲演会、模拟法庭、职业论坛、毕业设计、求职面试模拟等多种方式融入课堂,为学生创造研究问题的平台。同时,指导学生走进图书馆,进入网络,融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学会数据统计与分析,使学生在占有“第一手”材料的情况下,对社会中存在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研讨问题,为学生创造探究问题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分析、辨别后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促使学生迸发出创新性解决问题的“火花”,提高研究能力。

(三)为学生发展服务,进一步完善创新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学生进行的思想道德、法律教育,必须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帮助学生提升修养与守法的“自致”水平,同时还要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创新教育,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为,当今社会是创造性的社会,只有创造才是社会资源丰富的源泉。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客观上要求人们必须进行创新,就是说个人要就业、要发展、要获得财富、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要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必须具有创造力,这是时代对人们提出的特殊要求,大学生要在未来社会挑大梁,就必须具有相当的创造能力,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能停留在只传授知识和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上,而应克服以往教学中主、客体“固定定位”带来的偏差,整个教学过程都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要求,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立项,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帮助学生挖掘其创新潜能,保证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上与实践中均能得到相应训练、体现、提升,创新教育机制得到完善。

(四)以礼仪规范教育为载体,注重大学生的道德形象教育

大学生的发展不仅要有内涵,还要外塑道德形象。因为,个体的外在道德形象是一个人的“德行”在公众面前的一种展示,是个体内在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个体自我德性的涵养、德行的整合、品性的磨炼,是多层面道德人格因素的外露,是深邃的内涵通过具体行为在道德实践中的表现,是一个人顺利发展必须具备的素质条件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帮助学生将内涵的道德素质,在发展中的每个环节都充分地表现出来,我们选择的载体是礼仪规范教育,以学生发展的心理需求、人格的尊重需求作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礼仪规范教育,让学生在多彩的生活中将体现礼仪的礼貌、礼节融为一体,通过一言一行,传递自身个体道德形象的信息。要教会学生在言谈举止中学会“施礼于人”,如待人要主动、热情、诚恳、经常使用礼貌性语言、做事情符合大学生身份等,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举止文明、庄重大方、循礼守节、气宇轩昂的风度,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总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应力争促使学生在敬人之中,在行礼之下,追求“德高望重”,塑造自己良好的道德形象。

(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时传递各种信息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范文第3篇

法律基础课 政治理论课教学 有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存在有两种误区:其一,是没有弄清思想政治问与法律问题题之间的区别与内在联系,把法律问题当成思想品德问题来处理;其二,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倾向,从而导致道德问题心理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正确方向。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与育人效果,需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科学了解学生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起点

教育学生,首先应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否则,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就无从谈起。因此,科学了解学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育人的起点。教师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目标选择,了解影响他们思想和心理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

一是要科学认识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师,要想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就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成长经历、学习需要和心理特征。

二是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一要突出对大学生自己的现实问题进行科学释疑。二要突出对一些问题解决的方法传授。三要突出对一些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敏感话题的传道解惑。总之,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才会自觉接受知识并逐步内化为行动。

二、引导学生自觉深度参与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至关重要。“学生深度参与”就是一种将研究与讨论结合一起,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学生深度参与”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它打破了“满堂灌”、“一言堂”和“灌输式”、“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具体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研究、分析和讨论,进行知识建构和价值认同的一种学习过程。“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方式的特点是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行为和个性特长,重方法传授,重能力培养,重学生主体作用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以问题思辩引导学生课堂深度参与学习。教师要在课堂中善于组织一些讨论、辩论活动。

二是以个性化的作业促使学生课外深度参与学习。通过E-mail、QQ、手机短信、博客等方式向学生布置个性化的电子作业,如纯理论分析性的小论文、学习心得、社会调查报告、自制课件、生动案例(甚至可以是经认可的自行拍摄制作的图片、音频、DV等)等,从而使学生张扬自由个性中增加知识,陶冶情操。

三是以改革考核方式来促进学生全过程深度参与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它重在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和道德法律素质的实质提升。因此,考核方式应采取“开卷考查+课外小论文+课堂表现”(分值可按具体情况设定为一定比例)的方式。“开卷考查”是指课程结束后,设计若干道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以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课外小论文”是指每一章教学结束,拟出若干个小问题,由学生选择并完成,主要考察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判断与选择能力;“课堂表现”主要是考察学生出勤、课堂发言、讨论等表现,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学的主要方法和形式,恰当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是要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可以采取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演讲,组织学生与老师一起备课、写教案,让学生走上讲台上课等形式进行互动式教学。

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启发,变简单的说教式、注释式为由情人理、循循善诱的引导。启发式教学也要以科学的理论尤其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教学,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分析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要运用情感式教学法。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陶行知先生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谈心,彼此之间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相互理解、尊重的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学生就会敞开心扉,自觉地接受教育。

四、塑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提商教学效果的客观要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是先进道德的示范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一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学生需要,关心学生发展,服务学生成才。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要真诚实意而不是“叶公好龙”式地关爱学生,就能以“无声的语言”和“无形的力量”教育人,在升华自己境界的同时,以带动学生进入思想和人格的更高境界。

二是要自觉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魅力源于实力。一名师德高尚、功底雄厚、知识渊博的教师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应苦练内功,提高理论素质,培养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与智能结构。要提高白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及时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做“研究型”的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的难度恰恰在于要对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有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那种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有较高的地位,而且也难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

三是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经师,更应成为学生的人师。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需要,平等地、真诚地与学生交流,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展现自我道德意愿,从而在这种自我表达与交流中实现道德意识的引导与提升。要有宽广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对待学生的个性与发展中的问题,以“大爱”之心成为学生的心灵与学业导师。

参考文献:

[1]阮书云.高职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效果分析[J].西北职教,2008,(07):34.

[2]郭华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及其体系建构研究[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10,(03):21-25.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19-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核心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程以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组织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项目,获得思想道德与法律活动的直接体验和政治理论方面的理性提升。基础课及其实践教学追求的目标就是使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如何使这门课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并受益终身的课程?如何使大学生自觉践行所学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做到知行统一?通过几年的基础课实践教学探索,从教学角度来看,“实践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唯有加强实践教学,并不断加以改革创新,才能解决问题。现就该课的实践教学改革谈几点认识。

一 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培根在《习惯论》中写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思想一旦出了问题,好人也有可能办“坏”事。道德败坏了,法律意识淡薄了,人往往就会发生行为偏差,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目前,各高校基础课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该教材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进行编排,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或是说三个层级,即思想、道德、法律,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时代特征。基础课实践教学,是帮助大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加强基础课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12年1月10日,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可见基础课实践教学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 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实践教学大纲或标准,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自2010年以来,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以下简称“思政部”)陆续开展基础课实践教学工作。截止到2014年,教育部并没有出台统一的实践教学大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计划学时、实践形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活动经费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各高校思政部为适应实践教学的大趋势各自为政,有的高校纳入了教学计划,有的则未纳入;有的高校制订了教学大纲,有的则没有制订;有的高校实践学时较多,有的则很少;有的高校实施过程较规范,有的则很不规范。这直接导致基础课实践教学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以致影响后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2.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学时保证,导致实践教学项目无法落实

目前,全国各高校将基础课学分设定为3学分,总学时设置为48学时。开展实践教学后,必要的理论教学普遍设定为2学分,32学时(课堂讲授,以2学时/周计算),实践教学设定为1学分,16学时。在有限的实践学时面前,基础课给专业课“让路”的做法,在高等职业院校里也屡见不鲜,如此一来安排实践教学项目尤为困难,无法落实。个别高校进行的所谓“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总学时48学时内,实在是难以实现,难以推广。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实践教学项目,更是不现实,形成了“假”“大”“空”,应付上级

检查,评优评先的“面子工程”。

3.合班教学人数过多,导致实践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公共基础课的组成部分。各高校对公共基础课教学往往采取合班教学,少则一百余人,多则两百人的合班也是有的,这可以说是基础课的“顽疾”,长期得不到解决。基础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是相同的,设置的实践教学项目无法一次性容纳或是满足上百人的参与。面对上百人的大合班,教师组织实践教学,唯有分组指导,但在有限的学时下,教师又无法深入细致地指导,只能泛泛谈之,学生泛泛听之,不能达到实践教学预期的目的。久而久之,老师没有了激情,学生没有了热情,基础课实践教学过程便流于形式。

三 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改革路径探索

1.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第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基础课实践教学符合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和“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重要指示精神,应当制度化。当前,教育部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学标准,各高校可以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下设的基础课专业指导委员会设计的框架下,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基础课实践教学大纲或教学标准。高校应当明确地将基础课实践教学列入人才培养计划,对教学计划、学时、实践环节教案等教学文件做出明确规定,纳入到日常教学监控体系,最终实现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化。

第二,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化。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化,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项目的科学设计、学时保证和实行小班教学三个方面的科学化。首先,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是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核心。在实践教学的项目设计上,既要符合教学内容及要求,还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学生高中毕业走进大学校园,脱离父母开始独立生活和学习,思想上、心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强烈的“成人感”与未成熟的“思想和心智”发生激烈的碰撞,容易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这些行为有的属于道德范畴,有的则属于法律调整。所以在基础课教学项目的设计上要讲究科学化,要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达到有效性的目的。其次,实践学时是达成教学目的的必要保证,也是前提。教育部有明确的规定,应避免发生本来就少的实践学时被挤占的情况。再次,按照教育规律实行小班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开展细致深入的实践教学指导;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理解和认知,小班教学是教学效果的必要保证。

第三,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是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流程的规范化。首先,实践教学前的“动员”,非常重要。用具有吸引力的案例、实践教学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其次,严格按照实践教学大纲中的实践程序,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教师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深入指导,确保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自觉接受教学督导的监督与指导。再次,学生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定。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定采用过程性成绩和终结性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过程性成绩是教师对学生实践教学全过程中表现的考核,如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出勤情况、在实践项目中的表现。终结性成绩是指实践教学结束后,学生完成的实践报告。实践报告不仅是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心得体会和感悟,同时也是学生实践环节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2.基础课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当前基础课实践教学项目设计主要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基础课教师尽其所能,在每一章节都设计一个实践教学项目,形成所谓的“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然而在有限的学时和庞大的学生数量面前,无法实现教学目的和要求。另一种是把理论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混同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为授课内容服务,虽有部分学生参与体验,但往往是示范性质的,不强调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却恰恰相反,它要求全部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感知和思考,培养多方面的实践能力,目的是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基础课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的改革与创新,需要精挑细选,去“繁”存“简”。根据教材的三部分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即思想只有外化成行为,才能用道德和法律的“标尺”来衡量。

第一,围绕“思想道德”教学内容,设计“道德法庭”实践项目。“道德法庭”并非“审判”谁,而是对发生在社会上的某一行为,采用辩论的形式进行道德评判。案例涵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公德教育等内容。“道德法庭”让学生们站在正反方的角度,解剖辩论思想道德问题,从自身角度思考,加深对思想道德的认识。探索、发现和弘扬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批判现实中的假、恶、丑。通过自我发现、自我剖析、自我批判的方式,启迪学生们思考和践行:作为一个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第二,围绕“法律基础”教学内容,设计“模拟法庭”实践项目。将“模拟法庭”引入基础课实践教学,旨在激发大学生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兴趣,并从中发掘和理解法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启发学生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这是基础课实践教学的一个创新。“模拟法庭”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法”的氛围。学生通过对教师所选择的典型案件的演练,熟悉了司法审判的实际过程,熟悉了与案件相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并且“模拟法庭具有活动的实践性、诉讼角色的扮演性、庭审过程的表演性、法庭场景的模仿性”,形式生动活泼,喜闻乐见。

开展基础课实践教学改革,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还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检索文献的能力、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过不断地对基础课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满足大学生对基础课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是每个基础课教师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郭雪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12~113

[2]于金荣.思想――行动的先导和动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5):148

[3]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

[4]赵永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究[J].学理论,2011(15):292~294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的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思想性、政治性及实践性与应用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其精神内涵,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并自觉自愿地践行,需要融入一些鲜活的案例及实践体验,让教学内容通过案例的解析传递给学生,避免教师生硬的灌输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作为入门课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其教学成效对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而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有针对性的正面引导,而且由于学生参与了案例的解读分析,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正义意识。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行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的新的教学尝试。有学者说,把案例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无疑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契机,必将同多媒体教学一道成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的新的突破口。

1.案例教学法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有专家提出,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务必要在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加强实践环节、引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考试方式、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下工夫。而案例教学法的特色在于其采用的开放式、自由式、互动式授课方法,这一特色恰好改变了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实现了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系统性与专题性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思考讨论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等六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这正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

2.案例教学法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以法律基础案例教学为例,高校法律思想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法律学习和法制教育,使学生能掌握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社会主义法制现状,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目前各高校的教学依据主要是以教材即《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为主,按现有的教材来看,其内容以宪法为首,囊括了行政法、经济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刑法、劳动法、诉讼法等各法律专业所有主干课课程,内容相当广泛。再加上法学理论的抽象性和法律基本知识的复杂性、学生的不重视等原因,如果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那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特点。一是典型案例现实性、针对性较强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越是靠近自己的事物,人们越关心;越是具有权威性的东西,人们就越崇拜,即所谓的“邻近效应和权威效应”。当代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普遍较强,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大都有自己的看法或观点。案例教学法将来自生活、来自社会的活生生的案例摆到学生面前,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二是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实际上就是大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从身心发展规律看,大学生正处于“第二断乳期”,正从幼稚走向成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随着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观开始成熟,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根本不满足于教师单一的知识灌输,不喜欢教师在课堂上一个人从头讲到尾,不满足于被动接受结论,他们希望有自己发表看法的空间,渴望展示才华、锻炼自我、发展自我。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实际上就是大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三、结语

“基础”课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如何让大学生快乐地去学习掌握相对抽象枯燥的理论。笔者两年来实行案例对比教学法的教学实践证明,此方法能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案例的对比分析,能够深化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理论的说服力。通过富有历史性和时代性、思想性和文艺性对比型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既能体现出历史性的终极关怀又充满时代气息,既有思想的深邃又不乏生动活泼,这样能够较好地增进“基础”课的厚重性和实效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兼论案例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6):33-44.

[2]侯淑波.法律案例教学与教学系统观[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