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两小儿辩日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了实施“乐学”法,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第一,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和方法。教师应深刻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形声、指事、会意这些基本的构字方法。这样便于给学生讲解字的音、形、义。
第二,教师须研究汉字演变发展的历史,了解汉字演变过程的一些规律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搞好识字教学。
第三,精心设计识字教案,把多种教学方法贯通于识字教学之中,使学生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一、想方法,让学生喜欢学。
1.做游戏
在教学汉字时,通过填字、组字、变字等方式带着学生进行智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巩固学过的字……如:
(1)摘苹果
每四人小组上讲台拿一个篮子,上面写着一个偏旁部首,让代表队到果树上摘下写着与篮子上相同偏旁的字放进篮子里,如篮子上是草字头,就把“草、菊、花、苗”字摘下。
(2)添笔画游戏
学习汉字的过程一般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是有规可循的。给某个字加一笔,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搞好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例如:给“日”字加一笔可以变成以下几个字“目、旦、白、旧、由、甲、田、申、电”等。
2.编儿歌
(1)青青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他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青青的山、青青的草,喜欢可爱的小青蛙。“青”字家族的字可多了,我给这些字编了一首儿歌:目青目青,眼睛的睛;日青日青,天气放晴;清水清水,青加三点水;心情心情,竖心伴青;言请言请,礼貌伴你行。
(2)有的小学生分不清“辩”“辨”“辫”“瓣”这四个字,有人给这四个字编了一首儿歌:辛辛俩人种树丫,种了点撇分清它(辨);辛辛俩人在说话,站在两边争论它(辩);辛辛俩人在种瓜,种了西瓜先开花(瓣);辛辛两个小姑娘,都用丝线扎头发(辫)。
(3)有个小儿子,左边拿一点和一提,右边拿一撇和一点,组成了一个“兆”字。兆字家族的字也不少,我们再来编一首儿歌吧:“兆字加提手,挑三拣四挑不够;兆和足字旁,跳来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赶快逃走藏起来;木和兆字做朋友,鲜果结在树枝头。
3.编故事
每个小朋友都喜欢幻想,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小小的生字的每一个笔画当作人,当作物来看待,让它们活起来、动起来,走进自己编的小故事中。如:生字“迎”,一个“硬耳刀”来到“走之”家串门,“走之”敞开大门欢迎它。走之的大门可真奇怪,是一个“撇”连着“竖提”形的。有的同学爱把这个大门的右边加上一“撇”,那不就是把大门关上了吗?关上门还怎么欢迎人家呀?
生字“声”:一个大力士用力把“尾巴”的巴的“竖弯钩”拉直,弄成一个“撇”,然后自己跑到了变形的尾巴的上面,他看这这条尾巴,再也不让它朝右边弯去,大力士在上面发出各种声音,庆祝自己的胜利。
二、解剖字,让学生灵活学
有的字笔画多,字型复杂,难记难写,可以采用“拆字法”进行教学。例如:“攀”字,教师可以这样告诉学生:“攀”是一只大手抓住山崖上的树木、荆棘往上爬,这样既揭示了字义,又帮助学生记住了字形。
三、形象直观,让学生轻松学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语言、动作进行教学。如鸟字,撇是嘴,横折钩是头,点是眼睛,竖折折钩是身体,最后一横是脚,这样,学生很容易掌握“鸟”字的音、形、义。又如:“刃”为刀上的锋利处,“旦”为太阳升起地平线,“众”为很多人在一起,“忍”为刀最锋利处搁在心上。至于“山、田”这些象形字,更是生动形象,教师一讲,学生在乐趣中就掌握了这些字。教师只有把“象形”“会意”“指事”等构字方法灵活地运用在教学中,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四、授方法,让学生自己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与思想的学科,对学生人文素养、创新思维与交际能力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语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造成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厌烦,总体教学质量不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人为本的教案设计
备课和教案设计都是教师的基本工作,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好的教案设计,无疑对课堂教学有极大的帮助。但是课堂是多变的,不可能像教案中的编写的那样一成不变,意外事件频频发生,也会影响教学效率。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意引发了一个话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如上《空城计》时不免会说到许多三国英雄事迹,很有可能是无关《空城计》本身的内容,但是学生很有兴趣去讨论,这时候教师就不能因为赶进度,一盆水浇灭了学生的热情。所以我们在教案设计时,需要给课堂留出一些时间,专门用于某些话题的讨论,绝不能因为书本教学,而忽视了人本教学。
二、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能否做到高效,开头非常重要。抓住学生心理,就是一个有效的开局,对于学生的学习欲望将会有大的启发。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有些老师为了赶进度,也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多做练习和习题,基本上不太注意课堂的开头,都是直奔主题而去。如果说用题海战术带动考试分数,这算是一种高效,我只能说,这是特殊体制下的高效,摧残了学生的心灵,是一种伪高效。
初中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对于新奇的事物都很有兴趣去了解,他们唯独缺乏的就是耐心,所以初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初中生的这一特性,利用这些特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拉进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觉得课堂学习并不是那么的枯燥乏味,而是丰富多彩的。如学习《论语》,在讲解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课外话题,让学生想象一下太阳在一天中不同的位置、颜色、大小等,之后再以太阳的颜色为话题给学生介绍光渗效应等物理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之后,再通过讲述《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引入新课——《论语》的学习,对于其他的课文也可以像这样来引导。这样的开局很明显地比直来直往的效果要好得多,如果一上来就开始讲解课文,没有铺垫,学生有何兴趣去学,何来高效课堂!
三、正视学生之间差异的因材施教
在集体化教学的环境下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很容易被忽视的。我相信教师讲课会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讲课的深度也就仅仅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要求,那么学习好的学生听起来就会觉得没意思,而学习差的学生也很难听得懂。以前我们把学生比喻成祖国的花朵,这一点都没错,只不过,每一个学生都代表着一种花草,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管理,像梅花就专属于寒冷的北方,而南方少有。学生也是如此,在同一个层次上的教学,有的学生会感觉到没意义,浪费时间,而有学生则感觉是在听天书,如果我们不认清学生之间的差异,就这么一视同仁,就不会有高效课堂。所以我们要正视这种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异教学。
对于这种差异教学,可以利用分层教学法来实施。所谓分层,和差异教学一样,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最典型的就是提问分层,如在讲解《愚公移山》时,可以发问:选自哪里?作者是谁?文章主人翁是哪些人?讲述了什么样的事情?这篇寓言想要表达什么?对于愚公、智叟这样的人物我们该如何去理解?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这些问题深度是递进的,可以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只有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堂才能达到高效。
四、调动学习主动性的探究式教学
学校的教育,第一层面是知识教学,但更深层次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新课标也强调,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在于如何指导学生去学,把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所以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而非被动的受众。其实会学与学会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会学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课堂效率也会增加不少。
如何让学生会学呢?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必须抛弃呆板的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法,创设灵活多样的课堂模式,让老师做导演,学生做主演,如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对一帮扶”、“我也做一天老师”……开展综合性语文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上《桥梁远景图》后,进行“桥”的主题探究学习: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自主选择有关桥的探究目标,有的去收集桥的图片,有的去收集名桥的资料,有的去收集有关桥的传说故事,有的去收集有关桥的文章诗句,然后汇总、交流、评价、展览。这样对初中生来说是一种体验,更要把学生调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相对于被动的学习,那就是高效。
五、真实有效的教学评价
1 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入诗情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深远,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理应受到学生的喜爱。可事实上,古诗文教学常常处于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从精炼的词句中领略诗情画意,教师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材料,运用音乐软件,发挥音频效率,营造出浓郁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往往还有更深层的意思,需要学生去直观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起到激趣引情的作用。
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教师所制作的课件首页出示了一幅旭日初升的动画作品,屏幕上一轮巨大的红日正欲跃海而出。画面本身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所有的学生都被吸引了,生动的画面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强烈的美感,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了。一节课中,教师既完成了诗句理解和朗读、背诵训练,又对学生进行了作者简介、诗句评析和作者其他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提高了朗读水平,增强了审美情趣,也使学生对作家、作品、诗歌的风格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运用多媒体,想象诵读悟诗情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农村小学生由于生活在农村里,对一些新鲜事物接触少,见得少,听得少,所以在课堂上往往缺少思维和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差,接受新事物也比较慢,尤其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和离生活不太相近的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篇章进行反复的阅读,从中进行体会和感受,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
比如,教学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诗里所描写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诗中流露出的诗人身在异乡孤独、寂寞、思念家乡、挂念亲人的感情,就是成年人也难以领悟,更不用说小学生。教学这首诗时,要能适度容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差错,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自己的设想。在学生理解诗意后,让学生边诵读边想象,学生借助媒体的帮助自然会入情入境,与诗人同忧同愁。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气氛,让他们自觉主动地思维,充分利用晨读时间要求学生放声朗读,让他们反复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学生在“诗言、诗意、诗韵”间走了一个螺旋式的来回后,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教师应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舍取学习对象,他们会感到很轻松,能发挥自身的潜能,就能自然而然以自己的体悟读出美,吟出情,诵出趣。基于阅读体验的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阅读,学生在吟诵时,会不知不觉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对诗的意境体味得更深,在朗读中分析、赏析、体验课文,引发学生的共鸣。
3 使用多媒体,增大容量提效率
多年来,苏州大学王家伦老师和他的研究生们致力于语文教学“常态化”研究,本期的4篇文章,就是该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对阅读教学“常态化”追求的阐述,又有对写作教学“常态化”追求的议论;既有对教案设计“常态化”的要求,又有对具体的“常态化”语文课堂教学的评述。
【摘 要】当今的阅读教学,必须从“稚态”“变态”“异态”“作态”和“富态”中解脱出来,回归“常态”:教学目标制订,要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教材处理,要根据学生当前所需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学会当堂预习,并根据现实情况预设、生成并布置作业;教学手段,不盲目追求 “现代化”,重视板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常态化;目标制订;教材处理;教学过程;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11-03
语文越来越难教,因为我们的语文“失态”了。“失态”之表现,其一为“稚态”,至今不知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其二为“变态”,把语文教学变成裸的为考试服务;其三为“异态”,把语文教学异化为泛文化教育甚至政治教育;其四为“作态”,故作深沉,把授课的过程当作个人的“表演秀”;其五为“富态”,盲目求“新”,盲目追求高大上。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倡语文教学“常态”化的追求。
一、追求教学目标设置的“常态”
我们这里说的“目标”,是指一堂课下来对学生收获的期望值。也就是说,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会了什么。然而,在目标制订中,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 坚持“一课一得”
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一堂课要制订五六个教学目标,更有甚者,将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一分为三,再分别制订几个目标。他们呈现出明显的“稚态”,不明白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明白自己一堂课究竟能干多少活儿。
具体来说,课程目标对课堂教学目标有制约作用;课堂教学目标通过量的积累有可能质变为课程目标――仅仅是“有可能”而已,因为其中的情况比较复杂。
在课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较为显性,可以细化为课堂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较为抽象,较难细化为课堂教学目标;至于“过程与方法”,则更为抽象,一堂课下来,如何测量它们达标的程度?制订目标是为了“达成”,所以,我们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更应该从微观、显性,可见可测量的角度来考虑。那么,“知识与能力(文)”的目标就当仁不让,“情感态度价值观(道)”的目标可以考虑,“过程与方法”不必“独立”,可体现在对目标的表述中,更要紧的是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以,我们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常态”化,就是从“文”“道”双方制订目标,而在达成的过程中,“文”比较显性,“道”比较隐性。
事实证明,一堂课下来,学生能够对一个“文”的目标基本掌握,能够对一个“道”的目标有所感受,就是成功。所以,教学目标的“常态”化,就是“一课一得”,一节课制订“文”“道”各一个目标。就如一个课时教《背影》,我们可制订如下目标: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较为深入地掌握通过形象特征表现人物的手法;学生通过反复研读,深刻理解文章流露出的浓郁的父子之情。――一堂课下来,能有七八成的学生达成目标,就是成功。
2. 通过“工具”渗透“人文”
自课程改革以来,“专家”“名师”纷纷登场,为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剑走偏锋,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科学主义”压制了“人文主义”,声称语文教学要“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他们把语文“知识与能力(文)”的培养视作“科学主义”,把“情感态度价值观(道)”的培养视作“人文主义”。直至课改十多年后的今天,还有人把时下语文教学的问题归结为“语言教学”。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就是语文教学的“异态”吗?
他们制订教学目标,就是文本内容第一。教学《愚公移山》,把主要目标定为“愚公不愚”;教学《散步》,把主要目标定为“亲情”;教学《品质》,把主要教学目标定为“传承工匠精神”;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把主要目标定为“贾宝玉的叛逆思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把主要精力不放在文本的语言形式上,而是一味地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就是缘木求鱼,对提高学生读、、听、说能力难起作用。语文教学的“常态”,就是要通过“工具”渗透“人文”。就如教学《愚公移山》,应该在理解人物语言行动的基础上认知“愚公不愚”;教学《散步》,应该在掌握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基础上认知“亲情”;教学《品质》,应该在掌握细节描写的基础上认知“工匠精神”;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要在掌握侧面描法的基础上认知“贾宝玉的叛逆思想”。
二、追求教材处理的“常态”
我们这里的“教材”,指狭义的“教材”,就是教学文本。教材处理主要有两个层次,其一为教师和文本的对话,其二为教师通过文本,与学生的对话。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这是科学,也是艺术,绝不是惺惺“作态”。
1.“长文短教”与“深文浅教”
语文课本中有一些文本篇幅偏长,而语文教学课时有限;有一些文本内容过深,而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所以,笔者在多年前提出了“长文短教”与“深文浅教”的观点。然而,却被认为“又长又深的经典文本,‘长文短教,深文浅教’,简直是亵渎经典,暴殄天物”,令人哑然失笑。
笔者提倡的“长文短教”与“深文浅教”,指的是在只有一个课时的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处理:先解决最适应学生的重点问题,其他问题暂时搁置。所谓的“搁置”,不是抛弃,只是暂时的“寄存”而已。就“长文短教”而言,在只给一个课时教授《背影》的前提下,如把主要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较为深入地掌握通过形象特征表现人物的手法”上,那么,该文的“倒叙描写”等就可作为另一个目标定位于“倒叙手法”的文本教学时拓展延伸的材料。就“深文浅教”而言,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互文”修辞,教《木兰诗》时就不必把“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当作“互文”教学,到初三教《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再将之作为拓展延伸的材料。
尊重课时安排要求,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学生“目前”最为需要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考试上,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常态”。
2. 文本挖掘与过度深挖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公开教学活动中,呈现出相当程度的“作态”,一些“名师”故作其态,将语文课堂变成自己的“表演秀”。这主要表现为对文本内容的过度挖掘,而对文本的语言形式却轻描淡写。
就如教学《雷雨》,集中精力挖掘到“宿命论”上。不可否认,《雷雨》确实表现了的宿命论思想,但是,与高中学生大谈特谈宿命论,对他们的进取心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这不就如同对初中生大讲特讲《两小儿辩日》体现了道家对儒家的讽刺吗?
再如教学《背影》,竟然挖掘到“四代人性的传承”,教学《愚公移山》,竟然挖掘到“愚公是个阴谋家”,教学《品质》,竟然挖掘到“谁该为格拉斯兄弟的不幸遭遇负责”!本文不去研究这种挖掘的是与非,我们想说的是,这种挖掘对学生读、写、听、说等核心素养究竟有何关系?这种教学,一般的“非精英”学生能理解多少?这种公开教学活动有示范意义吗?
我们提倡语文教学的“常态”,必须要有文本挖掘的“常态”,这就是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挖掘文本,主要应该从文本的语言形式考虑,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所得”服务。如《雷雨》,可从剧本特有的语言形式如舞台说明通过人物对话表现往事等手法考虑。
三、追求教学过程的“常态”
这里的“教学过程”,指的是教师精心备课后从走进课堂到下课铃响的过程,包括从预习到布置作业的所有环节。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很平常的过程,但是由于“作态”和“变态”,这个平常也“失常”了。
1. 当堂预习为何不可?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在公开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的教学“游刃有余”和达到“热闹”的效果,课前布置了大量的预习作业。据笔者粗略统计,这些预习作业往往需要两三个课时。试问,早已是披星戴月的学生有那么多的“预习”时间吗?平时的普通教学是这么做的吗?
我们主张当堂预习。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当堂预习的效果远胜于提前预习。近几年,笔者多次到中小学校亲自授课,从来不预先告知学生教学内容,都是当堂发下教学文本,抽出五六分钟时间让学生当堂预习。从最终的目标达成来看,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当然,当堂预习的内容必须经过精心选择,必须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做铺垫。――这就是“常态”。
2. 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凡事预则立,任何事都要有预设,就如写文章,正式动笔之前都得有个提纲,至少要有个腹稿。另外,做任何事都有生成的可能,再如写文章,在写作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因为具体情况对原来的提纲做修改,甚至“面目全非”。就如鲁迅写《阿Q正传》,原来预设的是写“开心话”,但写着写着却开心不起来。然而,鲁迅毕竟是超一流高手,立即改变初衷,重新布局,于是,一个不朽的经典形象阿Q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生成!
同理,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当今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一方面,我们现在占绝大多数的“平民”学生缺少“带领”教师走向正确方向的能力,他们能够顺着教师的指导走完全程已经很不错了;另一方面,要求广大语文教师为了“生成课堂”而“课堂预设”不甚实际。如我等绝大多数Z文教师,在一般情况下,能沿着正确的预设,兼顾生成,完成教学任务已经很不错了。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稼轩先生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完全赞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生成课堂”,但应顺其自然,顺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顺应授课者的能力范围,千万不要为了“生成”而生成!也就是说,不要“作态”,要“常态”。
3. 作业布置的“常态”
布置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尽管作业被某些“专家”扣上了“应试教学”的大帽,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道理人人懂得,没有作业的教学难以成功,这是最为平常的认知。
然而,当今一些“名师”的示范课堂教学,却很少见到作业布置,应该说很少见到紧扣“文”的教学目标的作业布置。在当今的语文课上,布置作业基本为了应试,甚至成了“固态”,什么“××密卷”,什么“×××审定”,塞满了学生的书包,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一般的语文教师都有这种心理,明知布置过多的作业不一定有多大作用,但考虑到其他学科教师都在布置大量的作业,我不布置,不就“亏”了吗?于是,倒霉的是学生。课改后,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是不可辩驳的事实。这是典型的语文教学中的“变态”――整个教育的“变态”。
就课堂教学而言,必须布置作业,这是“常态”,“常态”的作业布置,必须遵守“常态”的游戏规则:其一,必须适量,一个课时的作业,半个课时应该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其二,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尤其是“文”的教学目标,这点最为重要;其三,查漏补缺,按需要布置作业,对那种综合性练习,必须有所甄选。如此,学生消极应付的可能性就小了不少,而读、写、听、说能力的提高便指日可待。就如教《背影》,既然“文”的目标是“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较为深入地掌握通过形象特征表现人物的手法”,那作业就可要求学生写200来字的某个人的形象特征,如能表现性格当然最好。
四、追求教学手段的常态
“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教无定法”,这是常识。然而,那些喜欢指导语文教学的领导,尤其是非语文教师出身的领导,一旦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不管是土生土长的,还是舶来的,却往往强制推行,以示自己的“英明”“富有”。
1.“富态”的教学手段与“保守”的语文组
且不说那些强制推行的模式。就如什么“学案导学”“翻转课堂”“白板教学”以及“未来教室”,一旦出现,就被各地强制推行。至于这些手段是否适应本地的教学现状,是否适应“语文”这块土地,则不在那些领导的考虑范畴。笔者曾观摩过几次使用“未来教室”的语文课,只见任课教师手忙脚乱地寻找着各种按钮,多个屏幕上显示着一幅又一幅漂亮的画面。然而,被那些漂亮画面吸引住的学生,其读、写、听、说能力究竟提高了多少?
面对这些新的事物,只要语文教师认为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作用不大,不甚愿意积极运用,就会被扣上“语文组最保守”的大帽子。呜呼,消极应付对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没有帮助的非“常态”教学手段被视为“保守”!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只能弱弱地对有关教师说:“好在领导没有时间天天来听你的课!”
“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就在这种不断追求“富态”的情形下疲于奔命,离“常态”越来越远。学生语文水平明显下降,就成了不可否认的事实。说实话,真正有效的教学手段,需要强制推行吗?“常态”的教学手段,不在乎有多“新”,应该是便于教师运用的,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颇有帮助的“平常”的手段。
2. 板书,被遗忘的一隅
板书,是随着教学过程逐步形成的视觉形象展示。课时结束前的板书,必须能反映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可从板书中回忆教学的每一步骤,总结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归纳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学生即使课中走神,下课前通过板书,也可以迅速回顾所学课文的重点要点。板书的直观性强,优秀的板书设计,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尤其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都有积极的作用。
板书设计要达到的最高要求是,即使未曾在教室听课,但只要走进教室,看了黑板就大致能知道教师的授课内容。如教学《安塞腰鼓》,将教学目标定为“通过反复朗读,较为深入地理解文中动静结合、以静衬动的手法”和“通过反复朗读,深刻体会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就可设计如下板书:
显然,通过观看这份板书,立刻就能明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然而,这种语文教师都能操作的、很“常态”的教学手段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久违了,尤其是在“名师”的示范课上!取代它的是上述那些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的新东西。
在“稚态”“变态”“异态”“作态”和“富态”大肆侵蚀我们语文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再度呼唤语文教学的“常态”。“常态”就是“正常”和“平常”,指的是学生能比较轻松地有所得,一般教师能自如地进行操作。但“平常”不等于“平庸”。
参考文献:
[1] 王家伦.“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吗?[J].语文世界,2012,(4).
[2] 韩军.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习,1993,(1).
[3] 李山林.“语言”教育的歧路和“文化”教育的回归――现代语文教育理论的反思[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2).
[4] 王家伦.论“长文短教”与“短文长教”[J].中学语文教学,2008,(11).
[5] 王家伦,胡洁.阅读教学:为何不可以“深文浅教”?――由《幽径悲剧》想起的[J].中学语文教学,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