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范文第1篇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随着煤矿企业逐步向着科学化、现代化走入各行业的领先位置,煤矿企业工资管理系统也成了公司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种典型的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的数据库的建立、维护以及前端的相应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的内容,系统的建立和维护主要要求其管理数据的系统性、规范性、自动性等特点,而前台的应用程序开发则要求做到各项功能要完备、操作要简便、易学易用等特点。

综合上述各项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工资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阐述了本工资管理系统的开发目的,通过对数据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数据库系统的选择原则,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一系列问题的分析确定了系统的开发平台。接着阐述了MIS系统基本理论,并在此理论指导下,详细给出了从工资管理系统分析到总体详细设计与实现及测试的各个环节,最后对本系统作了客观评价指明了系统的现实意义,缺点以及系统的升级方向。利用其能快速地构建各类对象,特别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最具特色的智能化控件,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起系统的原型,然后再对原型不断地根据需要进行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为止。

【关键词】

控件;窗体;企业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MIS

1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概述

1.1 系统的主要功能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各种工资信息进行日常的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以及存储等,迅速准确地完成各种工资信息的统计计算和汇总工作,快速打印出工资报表,针对系统服务对象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企业工资管理系统。企业工资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大功能:

1)对单位人员的变动进行处理。一个单位的职工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调出、有调入、也有职工在本单位内部调动。因此,设计系统是应考虑到这些情况。

2)对职工的工资进行计算、修改。可以对职工的工资档案进行个别、部分和批量修改,同时,能对各职工的工资进行计算,即计算应发金额、应扣金额及实发金额等。

3)查询统计功能。要求即可以单项查询,比如查看某个职工的工资情况等;也可以多项查询,比如某部门工资数在某一范围的职工的工资情况等。

4)报表打印功能。每月发放工资时,要求能够打印本月的工资表、随工资发给每个职工的工资条以及工资统计表。

1.2 方法概要

本工资管理系统是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进行编制的,整个系统由若干个表单、类、报表以及一个主菜单组成,有项目管理器统一管理全部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用户可以通过主菜单或总表单调用系统的各项功能。

1)面向对象设计不再是单纯的从代码的第一行一直编到最后一行,而是考虑如何创建类和对象,利用类和对象来简化程序设计,并提供代码的封装和可重用性,便于程序的维护与扩展。

2)所谓的对象是一种抽象的名称,用来对应实现世界存在的“东西”。一个窗口、一个按钮、一个菜单都可视为一个对象,而按钮对象、菜单对象、又会出现在窗口对象中,因此按钮对象、菜单对象便是窗口的组件之一。对象内部的数据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必须由外部向其传递信息,再由对象按其方法加以处理。用户无需知道其任何细节,操作是封闭的,对象之间能通过函数调用相互通信。

3)类可视为一个产品模具、一个模块。在面向对象设计中,类是对象的原型,是对象的制作器。类的概念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最重要的特征。所谓类,是指由数据结构及其相关操作所形成的集合,描述该类任一对象的共同的行为特征,是对一组性质相同的对象的程序描述,概括了对象的共同性质和数据。

4)面向对象设计的核心是类的设计。例如:可以定义一个“工资查询表单”类,该类中可以定义查询的姓名、年龄、工资等等信息,则以此类为原型可以设计出众多的“工资查询表单”类的对象实例,这些实体都具有类中所定义的特征。

5)设计的工资管理系统也是建立在一系列类基础之上的,其编程的思想是:先根据一定的需要创建一系列的子类或直接调用vfp提供的基类,编制程序时,由这些类派生出相应的对象,所派生出的对象继承了其父类所有的功能,而且具有很好的封装性,这样就可利用派生出的对象像搭积木一样来设计自己的程序。打个比方,就比如要制造一台机器,首先要制造各种零件的模具,然后用制造好的模具生产出所需的零件,所有这些做完后,剩下的就只是如何把这些零件组装起来,这样一台机器就很容易制造出来了。实际编程也是如此。每个表单都是由一定数量的对象按某一种方式组合在一起的,程序编制的核心是类的设计。

1.3 工资管理系统的现状

1)企业工资管理的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完善,各个行业都在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对企业体系无论是在行政职能、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优质服务上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设一个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该企业运用现代化技术创造更多更高的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煤矿工资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财务管理也是如此,由于企业职工人数较多,每一位职工的具体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各项工资条款的发放,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来进行管理,那么势必会给管理人员带来种种麻烦,因此类似工资管理系统之类的财务软件的开发势在必行。

2)管理系统开发的目的

本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煤矿企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实现计算机管理,使管理员能够有序的管理每一位职工的各项工资条款的发放以及员工个人台帐的生成,使企业运用现代化技术创造更多更高的经济效益。

2 系统平台的选用

2.1 数据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数据库是60年代末出现的一门计算机软件技术,到现在虽然只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在理论和时间上都得到了和很大的发展。现在,数据库是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是管理信息系统(MIS)的核心部分。数据库系统是当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和应用发展的关键。传统的数据库系统旨在处理永久、稳定的数据,强调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

数据库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其应用日益广泛,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它几乎无所不在。以关系型为代表的三大经典(层次、网状、关系)型数据库在传统的(商务和管理的事务型)应用领域获得了极大成功。计算机世界报社与IBM公司联合举办了"21世纪数据库技术发展专家研讨会"。IBM DB2的创始人Donald Haderle先生与国内著名数据库专家,就下世纪数据库发展的趋势、数据库领域革命性的突破、IBM DB2的应用、数据仓库的实施、我国数据库技术和应用的现状及趋势、我国数据库用户的需求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2.2 数据库系统的选择原则

1)数据库系统采用易于集成的,开放的技术。

2)产品质量优异,可行性高,适于长期运行,能支持关键应用。

3)数据安全,保安型高。

4)能提供分布式数据库功能。

5)支持多种开发环境,软件开发容易。

6)扩充性和升级能力强。

2.3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管理系统的开发工具,如:Visual basic、delphi、ASP等等,数据库开发工具又有很多种,如:Access,SQL Sever,Oracle等等。这些都是很出色的管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的开发工具。不过Visual foxpro6.0有着以下几项特点:

Visual foxpro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全新的pc平台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具有强大的性能、无与匹敌的速度、完整而丰富的工具、及其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简单得数据存取方式、良好的兼容性、独一无二的跨平台特性及真正的可编译性,是系统成为目前最快、最完美的数据库系统。不但兼容早期的dbase以及foxbase各种版本,同时还提供了许多基于windows的崭新功能。Visual foxpro作为具有windows95兼容标志的应用软件,具有快速开发应用程序、面向对象和客户机/服务器的强大功能,它是多年来出现在关系数据库方面最重要的产品。

3 MIS系统基本理论

3.1 MIS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其名称进行基本概念分解,可分为管理、信息和系统三个部分,事实上MIS正是在这三个科学领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信息反映着客观事物,信息以数据、文字、符号、声音和图象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示出来。这些形式经过转换都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在管理信息系统中

3.2信息是管理的对象。

数据是一组表示数量,行为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兼备的符号,它可以是字母,数字或其他符号,如*,%,也可以是图象,声音或者味道,数据项可以按使用的目的组织数据结构。

管理的含义一般说来就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利用已有的和可以争取到的各种资源,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所应用的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就构成了管理的主要内容。

系统是为了某种目标而将一些部件有机地结合的一个整体。一个大系统还可以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可以有它自己的组成部件。

总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而且它还在不断地发展着。

4企业工资管理系统分析

4.1系统目标

本系统要对企业工资管理的日常的工资发放进行数据输入,并对各项工资条款进行计算。汇总各项数据生成员工个人台帐,打印工资报表。采用用户名,密码安全机制,分用户权限登陆访问,保证系统资源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

4.2需求分析

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应该全面、深入、发展,全面是指考查由MIS管理的信息是否有纰漏,必须保证各静态、动态信息的完全;深入是指对信息的内容、结构、含义、变换、生存周期的分析和认识;发展是指对信息未来发展变化的预测,因为信息在某个系统、机构内的变化往往存在着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需求分析应该预见这种规律,否则就会缩短MIS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需求分析的完备性,就必须保证需求分析的时间。

1)系统的功能要求。

①整体结构合理,风格一致,模块化结构,界面清晰,接口灵活,操作简便。

②开发方法,文档规范化,便于管理,可扩充。

③完善的数据输入,维护,输出。

④自检性能高,用户误输、错输均有提示。

⑤容错性能高,某个用户的操作错误不会引起整个系统的瘫痪,每一功能的操作都有信息提示以免重复操作,错误操作有警告,以便用户及时改正。

4.3功能的说明

本系统大致分为如下四大功能模块。

1)员工信息

分为员工信息浏览和员工信息查询:

在员工信息浏览子模块中,可以对员工的编号、姓名、性别、岗位、工龄、工资等级等信息进行浏览,并可以对员工信息进行增加记录,修改记录,删除记录等操作;

在员工信息查询模块中,可按员工号或员工姓名进行查询。

2)工资基本设定

包括对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的设定。

基础工资的设定包括工资等级、工资额的设定,可以对工资等级及相应的工资额进行修改、添加、删除。

岗位工资的设定包括岗位名称、岗位工资额的设定,可以对岗位名称及相应的岗位工资额进行修改、添加、删除。

工龄工资的设定包括工龄、工资额的设定,可以对各个工龄段及相应的工龄工资额进行修改、添加、删除。

3)工资汇总

在工资管理中,要分别输入每一个员工的各项工资条款,这样才能运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好员工的工资发放情况,其中包括:员工基本情况,员工基本工资情况,员工岗位工资情况,员工工龄工资,工资综合。

4)个人工资查询

此查询分为按职工姓名查询、按职工号查询。

5)退出

此功能块为退出系统。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交通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交通企业培养竞争优势的“重中之重”。这里从“人才流动”、“不断激励”、“健全制度”等三个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入手,提出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交通企业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说到底还是“以人为本”,发现、使用、培养人才,造就一支团结、奋进、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无疑已成为交通企业发展的真正的动因。

1适度“流动”挖掘潜能

人才流动的意义,决不局限于交通企业和“人”之间为相互寻找合适的人才或合适的企业(岗位)的一种市场行为,还在于通过市场化的流动,企业能使其员工最大化的发挥才能并充分挖掘其潜能;而“人才”尽心竭力为交通企业(岗位)奉献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因此,建立科学、适度的“人才流动”机制是交通企业保持其发展活力的基本条件。

1.1人才流动的一个前提

由于人才流动的市场化,自愿、坦诚和公开的双向选择机制已成为人才流动的一个前提。企业既处于选择和放弃人才的角色,同时,也处于被选择、被放弃的角色。为此,必须牢固树立人才的市场观念,防止“朝南坐”或“愿者上钩”的情况发生。

1.2人才流动的两种形式

(1)以人才的能进能出为形式,注意把好交通企业员工基本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小比例人才的相对流动之间的尺度,一般可控制在每年8%以下的流动量为宜。与此相配套,实施年度员工流动(淘汰制),吐故纳新,增进活力,根据企业需要定职定岗,并实行“以岗定薪”制。

(2)以人才可上可下为形式,注意淡化交通企业领导干部与员工的界限,形成企业内部人才正常的流动机制,一般可控制在每年至少5%的流动比例为宜。与此相配套,实施“年度岗位述职制”。根据员工能力、表现及公司需要“换职换岗”并实行“变岗变薪”制。

1.3人才流动的三个原则

(1)确立用人“业绩、能绩先决制”,以“业绩、能绩”决定人员的去留和升降。避免看材料、听介绍而定局的状况,防止“看看档案、人才难得、一经使用、哭笑不得”的现象发生;同时对“劳模式”员工进行肯定时,也应提防以晋升职务取代奖励杠杆的现象发生。

(2)试行公司、部门在人才流动中的“双效否决制”,真正使企业在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上“唯才是举”,从而有效防止“用人唯亲”、“任人唯亲”的现象发生。

(3)坚持关键岗位用人的“标准裁决制”。以刚性的标准去衡量招聘或调动、晋升对象。使关键岗位上的人才名副其实,在万不得已时,也应坚持使用标准,“宁缺勿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遗憾。

2不断“激励”攻克“惰性”

交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人的管理,不同于其他部门对资金、设备、产品等客观事物的管理,而是对思想有变化,情绪有波动的“人”的管理。为此,要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存在于每个人体内的“惰性”和“惯性”,主动积极的去防止“惰性”及其“负面惯性”的发生,并善于使用“激励”这一攻克“惰性”,弘扬“正面惯性”的最为有效的武器。

2.1实行分配激励机制

先进的分配激励机制,是调动和持续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动力,它可由以下两个构件组成。(1)建立与高效率相当的、有社会吸引力的、稳定的工资福利保障机制,增强交通企业在社会上对人才的凝聚力。

(2)强调功效挂钩的激励机制,用好奖惩杠杆,把企业年度目标、月度目标等阶段性目标与对员工的激励机制挂钩,推行“大效大奖、小效小奖、负效负奖”的奖励制度。

2.2推行精神激励机制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领导通常已深谙“得才者昌、失才者亡”秘诀,但是,要“得才”,除了建立较为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外,交通企业所树立的经营形象,是其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

(1)确立企业短期发展目标和描绘企业中长期发展蓝图,经常地灌输企业员工与企业共兴、共荣的思想,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和为企业的发展而拼搏的奉献意识。(2)建立企业员工“星级制”与干部“晋升制”的组合机制,使“能人”因有机会晋升而更加拼搏,使“好人”(未必具备领导素质,但爱岗尽责的员工)因有机会晋级(星级)而更加投入。形成交通企业内部既给“能人”带来希望,又给“好人”带来曙光的小气候。

(3)完善命名企业功臣和总经理嘉奖令机制。交通企业按年度命名企业功臣,不定期地对特殊奉献的员工颁发总经理嘉奖令,使企业优秀员工的事迹和精神在嘉奖过程中得以弘扬光大,形成良好的企业内部立功竞争机制。

(4)推行“员工守则”和“作业计划”日训制。在交通企业中,拟定合乎企业实际的“员工守则”,养成工作有计划的良习,并推行班前“日训制”,让每个员工时刻牢记如何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员工,如何为完成公司计划努力做好当日工作。

2.3用活目标激励机制

确立正确的经营目标,是交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的奋斗方向。而实施企业的目标,应以其总目标为基础,拟定便于操作“看得见、摸得着”的分目标和阶段目标。

(1)阶段目标激励考核。根据年度计划,确立阶段(如年度、月度)工作目标,每阶段按实施部门和个人进行目标考核。可推行“某阶段完成计划和下阶段工作计划”汇报、申报制,由相关部门配合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复合、考核,提出奖惩意见。

(2)重点工作目标激励考核。根据阶段工作重心,不定时的调整和布置阶段重点目标,提出实施时间要求,根据完成时间进度及完成质量,由人力资源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奖惩意见。

(3)与罢免相结合的考核。为防止企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企业在阶段考核中,可以及时洞察被考核对象的能力及业绩,对不胜任者做出罢免决策,避免损失。

3健全制度

交通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一个系统,涉及到对员工的引进与辞退、使用与培养、约束与激励等诸多方面,为此,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制度,以规矩定方圆,是交通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前主要可建立并完善如下制度。

(1)双向选择的人才流动制度。即在劳动法的规范下,交通企业员工通过劳动合同,依法进行流动,充分体现员工择业和企业用人的自。

(2)按岗位要求确定的岗位责任制。交通企业要按照各类职务和岗位的标准,把适合的人选用在恰当的岗位上,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高薪高效的企业工资和效益、效率优先的奖金发放制。真正把员工劳动成果与其业绩挂钩,使优者优薪、优者高奖、庸者低薪、庸者无奖。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资源管理

为了在竞争中获胜,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关注点转向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企业资源管理)。由于资源管理的难度较大,具有优良资源管理公司更难以被其它公司模仿,从而使得该公司的资源管理能力上升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这些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占优势。供应链管理是在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集成的基础上,通过对虚拟企业的资源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以达到企业间资源的优化利用,并最终实现供应链中各企业共同盈利的目的。

一、供应链管理系统与企业资源管理

1、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系统

供应链是一个自主或半自主的企业实体构成的网络。供应链中的实体包括供应商、产品制造商、配送中心(物流企业)、仓库、批发分销中心、零售商、最终用户等。

供应链管理就是对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到客户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管理,计划和协调与这三种流相关的所有活动,使其成为一个无缝集成的过程。供应链中的活动包括:订单处理、原材料或在制品存储、生产计划、作业排序、货物运输、产品库存以及客户服务等。

供应链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IT)和管理技术,将供应链上业务伙伴的业务流程相互集成,从而有效地管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到交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在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对企业资源优化管理,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提高各企业的效益。其目标是以最少库存和成本,通过高效的加工制造过程,生产出用户最满意的产品。

2、资源管理及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资源管理就是管理公司的开发资源的投资,主要是人员的投资,其目的是为了取得与其战略一致的最佳产品开发产出。

在投资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资源利用率高的公司能比对手开发出更多的新产品,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然而,尽管资源管理非常重要,却一直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过去十年里强调的是将个体产品更快地推向市场。

资源管理要求在项目之间或项目内任务之间进行协调改进,而全面地改进比单个项目层次或单个任务层次的改进要困难得多。但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使这种综合优化成为可能。

资源管理所需的信息系统以前并不存在,而应用这些系统所需的管理概念与流程尚未开发出来。现在,这些系统概念与流程在国外已被开发出来,并且促成了新一代的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将成为新的关注点。过去,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于将产品尽快推向市,所有的资源往往集中在某个关键个体项目管理上,每一个项目都独立计划,项目经理在计划其项目时通常假设有无限的可供资源。通过尽快地启动每一项目步骤,将延迟风险最小化。高级管理层只是在适当的时候作出项目继续或不继续的决定,然后授权项目小组去执行下一阶段。然而,在致力于优化个体项目的上市速度时,公司牺牲了宝贵的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了整体研发生产率。但在新的时代,随着竞争的加剧,如何以更少的资源达到所有的项目目标,从而为有效的利用稀缺的研发资源创造更多的产品,将成为管理者们思考的重点。

一个完善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企业资源管理可以改进企业间的协作机制和供求关系,为企业提供直接的市场信息和广阔的销售渠道,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企业资源管理的内容

1、基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企业资源管理的内容

供应链将企业的组织边界延伸到供应商、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跨平台的全球性协作,覆盖了从需求预测、产品设计、制造、分销、储运到客户服务的全过程,而基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企业资源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企业级的资源需求与分配。包括不同企业间项目的资源进度计划与利用率管理,显示所有项目的资源需求,再将这些需求转化为特定的项目资源分配。明确谁分配置某个项目以及需要什么样的资源需求。正是在这一层次,实现了资源分配与项目需求在所有项目间的交流。其首要目标在于增加企业间的资源有效利用。

项目级的资源需求与分配。包括合作企业和战略伙伴企业建立的项目工作组资源供需计划与利用率管理,包括计划、估计某个项目各工作组的资源,然后再将所分配的资源转化至项目工作组层次。目标在于提高项目层次的产出率,并取得利用率的改进。该层次为项目经理提供了计划与管理项目的原则:占用最少的资源、花费最低的成本,同时又按时完成项目。在这一层次,信息流有两种方向:资源需求计划估计某个工作组的资源需求,资源分配则向各个特定的项目工作组分配资源。项目资源需求优化涉及到项目资源预计与资源可供性之间的平衡、项目工作组间的平衡。通过资源需求计划,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资源,从而直接降低项目成本,公司也可完成更多的项目。由于项目经理的资源需求计划中考虑了资源的可供性,故其提交的资源申请也更为实际。

工作组级的资源需求与分配。包括任务资源供需计划与利用率管理。其首要目标在于提高个体开发人员的产出率。工作组级的资源需求与分配帮助开发人员确定未来数周要完成的工作,并指导其分配时间以更好地完成工作。

三、构造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企业资源管理的途径

1、以顾客为中心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本身就是以顾客为中心的“拉式”营销推动的结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都是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顾客价值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企业是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组织生产;产品从设计开始,企业已经让顾客参与,以使产品能真正符合顾客的需求,这样,在整个系统中,必须围绕着以顾客为中心构建企业的资源管理系统,以达到最优化资源管理目标。其资源管理架构包括三个部分:客户服务战略决定企业如何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对客户的反馈和期望作出反应;需求传递战略则是企业以何种方式将客户需求与产品服务的提供相联系广采购战略决定企业在何地、怎样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采购战略。关键决策是自产还是外购,这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所承担的劳动力、汇率、运输等风险;此外,企业的产能如何规划布置,以及企业如何平衡客户满意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都是很重要的内容。

2、相互协作的双赢理念

各个企业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所有环节都看作一个整体,链上的企业除了自身的利益外,还应该一同去追求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企业要特别注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行战略伙伴关系下的资源管理,管理的重点是以面向供应商和用户取代面向产品,增加与主要供应商和用户的联系,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产品、工艺、组织、企业文化等),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实现信息共享等。企业应通过为用户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或增值的信息而获利。供应商管理库存和共同计划、预测与库存补充的应用就是企业转向改善、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典型例子。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就可以更好地与用户、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实现集成和合作,共同在预测、产品设计、生产、运输计划和竞争策略等方面设计和控制整个供应链的运作。

3、优化信息流程

信息流程是企业内员工、客户和供货商的沟通过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其自动化操作和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使信息流通速度加快,同时减少失误。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系统中资源管理的优化,必须从与生产产品有关的第一层供应商开始,环环相扣,直到货物到达最终用户手中,真正按链的特性改造企业业务流程,使各个节点企业都具有处理物流和信息流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要形成贯穿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的信息集成,从而集中协调不同企业的关键数据。所谓关键数据,是指订货预测、库存状态、缺货情况、生产计划、运输安排、在途物资等数据。为便于管理人员迅速、准确地获得各种信息,应该充分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Inter-?net等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信息集成,达到共享采购订单的电子接受与发送、多位置库存控制、批量和系列号跟踪、周期盘点等重要信息。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

参考文献:

[1]王耀球,施先亮.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6-58.

[2] 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73-78.

[3] 曹洪香.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5,1:43-45.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资 底薪 奖金 福利 绩效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0-0172-02

1 需求分析

(1)公司财务部负责计算公司员工的工资和工作绩效,并且将工资情况及时地提交给各员工。

(2)公司财务部可以统计一段时间内公司所有员工的工资信息。

(3)人事部可以为公司的新员工开设账号,为辞职的员工删除账号,并且负责评估公司员工的工作表现。

(4)公司领导可任意查看任何一位员工的工资情况、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

(5)员工可以查看自已一段时期内的工资情况。

(6)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和维护整个工资管理系统的后台。

(7)管理信息系y的界面的需求。

1)以通讯功能作为界面设计的核心。人机界面设计的关键是使人与计算机之间能够准确地交流信息。一方面,人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时应当尽量采取自然的方式;另一方面,计算机向人传递的信息必须准确,不致引起误解或混乱。另外,不要把内部的处理、加工与人机界面混在一起(人机界面程序只是通讯),以免互相干扰,影响速度。针对每个功能,都要按照模块化思想,使输入、处理与输出“泾渭分明”,充分体现人机界面的通讯功能。这样设计出来的程序不易出错,而且易于维护。

2)界面必须始终一致。统一的人机界面不致于会增加用户的负担,让用户始终用同一种方式思考与操作。最忌讳的是每一个屏幕用户就要换一套操作指令与操作方法。例如在整个系统可以以问号图标表示帮助,以磁盘图标表示存盘,以打印机图标表示打印机等。

3)界面必须使用用户随时掌握任务的进展情况。人机界面应该能够告诉用户软件运行的进度。特别是在需要长时间的等待时,必须让用户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如可以设计已经完成百分之几的任务进度条凳。目前,Windows下的应用软件无论大小,其安装程序几乎均做到了这一点。开发MIS软件时,这一点很值得借鉴。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对于一些相对固定的数据,不应让用户频频输入(特别是汉字),而应让用户用鼠标轻松选择。

4)总之,所开发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使用户的数据输入量降至最低限度减少用户的干预量。实践证明,用户干预愈少,系统的满意度愈高。

2 工资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的设计思想

(1)用户管理:为企业内部的每个员工以员工姓名开设一个帐号,人事部管理员记录该员工的工作表现(迟到、早退、请假、矿工、工作绩效)。

(2)权限管理:财务部工作人员管理员工的工资信息,人事部的工作人员管理员工的工作表现,公司领导可查看和修改所有员工的信息。为财务管理系统的所有用户设置几个群组,不一样的群组的权限是不一样的。

(3)统计系统:根据财务部和人事部录入的数据计算公司各员工本月的工资,统计一段时期内公司发放员工工资的总数额,统计公司各员工一段时期内领取的工资总数额。

(4)查询系统:可以通过本系统查询公司各部门录入的数据、各员工每月的工资情况、一段时期内公司发放员工工资的总体情况、一段时期内各员工收到工资的总体情况。

(5)系统维护:数据的周期性的自动导入和导出,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避免意外事故给公司带来数据丢失的可能性。在如研究任何其他软件项目一样,也经历了从选题,调研,熟悉开发环境,实验关键技术,查找类似的相关系统的资料;系统概要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功能模块开发,功能模块测试,系统调试和系统试运行和修改。在各阶段的时间安排上,选题和调研用了2周左右的时间;熟悉开发环境,实验关键技术,查找类似的相关系统得资料用了2周时间;系统概要设计用了1周的时间;数据库结构设计用了1周时间;功能模块开发和测试用了4周时间;系统调试和试运行、修改约三周时间。完成全部工作大约3个月时间。

3 工资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的描述

(1)具有用户管理权限的人事部可以添加、修改和删除企业员工的信息。

(2)具有系统管理权限的管理员可以添加、修改、删除和管理每个用户和后台的数据库。

(3)工资管理系统通过考勤管理系统获取员工迟到、早退、旷工的信息。财务部可以设定公司员工的底薪、项目提成百分比、福利部份、工作表现差而扣除的工资份额。

(4)财务部可以统计一段时间内公司所有员工的工资情况。

(5)工资管理系统具有计算所有员工本月度工资的功能。

(6)领导可以查看所有员工的工资信息。

(7)根据用户定义的时间,每隔这段时间系统自动备份了一下数据库。

(8)由于意外事故所引起的数据丢失,可以通过还原数据库的操作,将数据库还原到最后一次备份该数据库的状态。

4 数据库的设计及其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的描述

4.1 数据库的设计

如表1-表7所示。

4.2 静态数据

姓名、性别、岗位名称、联系手机、家庭住址、家用电话、部门代号。

4.3 动态数据

工龄、等级、权限等级、缺勤情况、日期、基本工资、工资。

5 系统实现功能的详细描述

(1)登录。在登陆系统之前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经系统检查无误后再登陆。

(2)添加员工信息。由系统管理员或者是人事部的人才有权限在本系统中添加用户信息。在文本框中输入该员工的姓名、性别、手机、家庭住址、家用电话、所属部门、工龄、岗位名称、等级信息。将该信息传送给后台数据库。新添加的用户,用户名为该用户的姓名,密码的初始值为111111,用户可登陆系统,再修改密码。由于本系统已自动为各个部门分配好权限,因此新增的用户隶属于哪个部门,就会拥有该部门的权限。

(3)修改和删除员工信息。系统管理员或者人事部可以在文本框中填写员工的姓名或者所属部门的信息,系统进行模糊查询,把查询得出的结果(员工的姓名、性别、手机、家庭住址、家用电话、所属部门、工龄、岗位名称、等级信息)显示在下面。管理员点击想要修改或者删除的用户,如果是要删除该用户的话,则直接点击下面的删除按钮。如果是要修改该用户的信息的话,直接在框中修改,然后点击下面的修改按钮。

(4)用户信息的管理。系统管理员或者财务部在此输入该员工的姓名或者所属部门信息,还有年度和月份信息,可以查询到该员工的其余记录(总的罚款金额、总的业务提成、话费、车费、房租费、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基本工资、本月工资)。可以对这些记录进行修改和删除操作。

(5)员工更换部门、权限更改。系统管理员或者人事部有权修改公司员工的所属部门信息。由于更换了部门,因此该员工的权限也不一样了。

(6)备份和还原后台数据库。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权限进行数据库的定期备份和还原,以防止意外事故而造成的数据库数据的丢失。

(7)服务器的总界面。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进入服务器,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

(8)客户端的界面:1)人事部的界面:只有人事部才能进入该界面。对公司的所有员工信息进行管理。2)只有财务部的人有权限进入财务部界面,进行管理。3)只有领导层的人才有权进入该界面。进行信息的查询。

6 结语

本工资管理系统分为服务器和客户端两部份,服务器和客户端M行信息方面的交流和互动。它们两个一起管理着工资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对该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添加、修改、查询和删除操作。本工资管理系统对用户进行权限的划分,不一样权限的用户进入客户端系统的界面是不一样的。其中系统管理员的权限最高,可以完成所有的管理操作,其余的用户因部门不同权限不同。本工资管理系统满足了企业对于工资管理这块的所有需求,达到了以自动代替手动操作的目的。在以后,各式各样的财务软件将会层出不穷,但是要做到面面到不容易。本工资管理系统虽然经过严格的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都没有出现过任何的错误,但是功能还不够完善,有待于对以后企业提出的新需求进行新的开发和测试。

参考文献

[1]刘韬,骆娟等.Visual Basic进销存系统开发实例导航.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4).

[2]陈学,绍由.VB6/.NET编程实例精选.四川电子音像出版中心出版,2003(2).

[3]龚沛曾,陆慰民,杨志强.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简明教程(6.0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4]唐凯军,汤惠莉.80例上手VB6编程.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2004(10).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范文第5篇

一、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微型计算机在我国的逐渐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从实时控制、科学计算方面逐渐扩展到非数值处理的众多领域。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系统在企事业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的应用方面正日益受到各部门的广泛关注,并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计算机在国外企业工资管理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我国也已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因企事单位人员?多,在工资管理方面涉及工资的计算、核算、发放等工作,相关财务人员劳动强度大,并且因其特殊性,不允许出现失误。计算机在工资发放中的运用,既能够保证工资精准,还能对发放工资后所反馈的信息加以收集整理,以服务于财政部门其他方面的核算和财务处理,这样有利于财政部门效率和精确度的提升,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工资管理系统在财政部门中的应用显得至关重要。

二、计算机工资管理系统概述

劳动工资管理系统主要是为实现劳动工资规范业务信息的管理。一方面,围绕整个数据流程,及时加工整理工资核算、发放中反馈的各种信息。系统根据工资的变化、以及员工工作状态的变化整理成统一的数据文件,发放给相关单位。另一方面,则是对各个二级单位的工作进行考核并评估绩效工资,将各二级单位数据上报,并由此分析员工的工资现状,工作现状及其基本规律,以便人事部门管理掌握其工资的增减幅度。

三、计算机工资管理系统介绍

1.数据字典的建立

数据字典的存在,使系统具备通用性、推广性;切合计算机的处理模式,使其更加专业化;符合代码的唯一性与系统性的特点,使其具备一贯性;符合代码的具有扩展性的特点,使其易于扩展。这样既适用于计算处理,又降低数据出错率和冗余度。

2.通用性

为适应各个单位的软硬件设施等各方面差异,程序设计时采用了区分个性与共性参数文件的设置,优化了参数在程序中的使用,使程序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得到大大提高,也进一步保证了程序(模块)的利用最大化。

这样一来,各个模块之间的内聚性得到了提升,藕合性也因此降低,系统内部的模块调用关系更加明确。与此同时,模块的重用使模块的效能得到最大程度地释放,由此减少了研制周期,提升了软件效率和质量,因此,为便于差错和改进,增强灵活性,在管理系统程序设计时,采用多模块段程序方法。

3.数据字典与数据审核公式库

建立数据字典库和数据审核公式库,方便于当系统数据项目、数据运算、审核公式发生变化时,无需改动程序,只需要维护相应库存数据项目或公式即可。

4.系统响应快

在系统中采用代码设计方法,即,将有规律遵循汉字名称均设计为一一对应的代码,这样既节省了磁盘空间,又为数据处理留出了大量时间。

四、处理好人、计算机与数据三者之间的关系

1.人事人员操作能力的提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工资管理系统的功能日趋完善的同时,操作难度与专业型也相应有所提升,这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在运用计算机处理人事劳动工资问题上得心应手,人事人员应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操作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做好工资管理工作。

2.计算机数据管理与收集

(1)计算机录入档案数据应以人事工资档案资料为主。录入计算机资料时,应重视档案资料的管理,因为其中包含了员工工资轨迹,可谓是个人人事工资的最原始、最具体、最公正科学的记载凭证与根据,包括个人工资的历史数据掌握了解工资原始情况,有利于减少工资调整带来调阅档案的麻烦,有效提升了工资调整的准确性。

(2)计算机收集档案数据应真实准确。应用计算机在人事工资材料中提取档案数据,是一项需要谨小慎微而又庞大的工作。需要人事工资管理人员在录入人事工资档案时,认真核对,确保没有遗漏历史数据。

3.强化数据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1)当今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每个数据都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所以,在数据录入的过程中,应谨慎细致,做到不遗漏,不失误,确保数据的准确,以与原始档案数据保持一致。

(2)应当对档案数据实施时时变化,就时时收集、记录和整理,并在档案数据变化的同时,对计算机的已存数据也要做出相应变化。这样一来,有效保证了借助计算机调阅和整理的各项数据的新鲜性与准确性。

(3)严谨使用已存数据。为高效且便利使用已存档案,应建立健全计算机使用的有效机制,在操作过程中,谨慎使用数据,规范化操作,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