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因此,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作为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一方面该课程的课时数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教学对象是非电类学生,这些同学往往在电方面的知识较薄弱。因此,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电气知识,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精心准备。
一、优化教学内容
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目标,选用符合具有学校教育特色的教材,比如冶金石油类高校,应该结合冶金、石油的生产过程,选择内容恰当的教材。因为现行很多高职教材大多套用高校学历教育相关教材,大多数的高等院校教材主要以理论为重点,未能体现出行业生产的专业技能培养,也未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成为制约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障碍。
在考虑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培养实际生产能力宏观指导下,微观上精选、调整教学内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知识面广,信息量巨大,而授课对象通常是非电类专业的学生,他们的电类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另外一方面由于课时非常有限,不能详细地讲解所有的知识点。因此必须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有所侧重地选择、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我校冶金工程专业上,我们则重点考虑在现在使用各种冶金设备上,在工业控制上的自动控制系统等。在授课时关于以后的实际应用我们要加以区别,使学生有重点、有区别的对比性学习,增强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改革
以往的教学主要以课本为主导,教师为主体。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缺乏内部诱因,表现出很大的被动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应该由学生自己积极探索而获得。因此,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法贯穿全课程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精心选用较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学习过程的每个序列都激发着学生大脑的活动。使其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中,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形成了精细的知觉力,养成了良好的想象力,锻炼了抽象思维力。有利于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保持思想的敏捷、活跃。
三、教学手段改革
高等教育在教学目标上有明确的专业性,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探索性;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学生学习又相对的独立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1)要做到教学要点少而精、点面结合,把观点教育与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教师要系统地掌握全部知识点的内部联系和逻辑关系,找出每次课内容的知识点,从每个知识点切入,逐步向外拓展,使教学内容的安排达到最优。(2)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注意传授知识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例题或问题讲解引导学生去了解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要合理使用视频和动画技术,将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发扬教师、学生双向互动的效应。
四、实践教学改革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一门工程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定要通过实践环节来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具体包括:课程的验证性和综合性的设计实验,两者不可偏废。在实验方面,要减少验证性实验,从原来简单地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转变为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综合应用能力、系统集成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一些想法、思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在实验室中得以解决。在软件实验方面,要重视虚拟实验室的建设,这样可以克服教学课时、实验场地、实验元件和设备等的制约,开设出许多实际中不能开设的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另外,虚拟实验可以减少对实验设备的损坏,提高实验的安全性,提高实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久全.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06.
[2]李耐根.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06.
[3]首全胜.EAD应用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11.
[4]司曹戈.MATLAB教程及实训.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5.
关键词:课堂效率,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状况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机电应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制冷应用技术等工科专业的课程中,《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都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欠佳,具体表现如下:
1、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在课堂上,教师尽忠尽责,力求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但是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加上课程本身的内容也比较多,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学到的东西很少。
2、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面对老师的“灌”知识和课程的内容繁多、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学生往往产生畏惧心理,对学好该课程早早丧失信心,甚至不少学生放弃对该课程的学习。
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状况的原因分析
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欠佳,那么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这个现象去寻找原因,进而解决问题。同志曾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导向,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经过分析发现和研究总结,我认为出现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内容删减和增加不够明确。《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都是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专业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内容繁多,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很多老师只看到了该课程的重要性,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硬要把课程内容一五一十的讲完,完全不顾课程内容繁多,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和学生自身基础薄弱等具体情况。
2、教学方法运用不当。普遍的教师把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定义为理论课程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更有甚者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早就在抽象理论知识学习中产生厌学情绪,往往却不知所云,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3、学生学习动机不够端正,学习意志不够坚定。中等职业技术学习的学生往往是初中阶段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对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在面对内容繁多,概念原理比较抽象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厌学的情绪。
针对上述出现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状况的原因,结合本人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以下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的对策。
三、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的对策
(一)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是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的前提。顾名思义,这里的知己知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知己”指的是教师本人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的理解和社会对该知识的需求。首先,作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老师,必须对教材要充分地理解,做到对教材的各个知识点完全掌握和灵活运用。因为如果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都模棱两可,怎么能把学生教好,又怎么能提高课堂效率呢?其次,了解社会对该知识的需求。教师应该收集多点现实生活生产的实际应用例子。例如,讲发光二极管时,我们应该收集作为当前新光源的LED的相关资料图片在课堂教学上恰当引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内容在现实中的实用性。
另一方面,“知彼”主要指的是教师要对班上的学生整体上有所了解。中职学生是初中阶段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和缺乏对学习持之以恒精神的学生,但是“差”到什么程度,我觉得自己应该对学生先“摸个底”。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找班主任了解情况,或者进行一下相关的小测试等等。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中职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实他们的脑子灵活聪明,动手能力强。如果我们对班上的学生整体上有所了解,不把《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课堂变成“讲、听、背、写”的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堂,做到扬长避短,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感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一般把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定义为理论课程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教师一定要改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为理论课程和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看法与做法,必须坚持“教一会一,学一懂一”的原则和采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在教学中照明电路部分的两地控制电路教学中,第一对两地控制电路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对两地控制电路有个总体的认识,第二进行模拟实践:学生扮演维修电工的角色根据业主的具体要求完成楼梯间两地控制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运行维护工作。
(三)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正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所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色环法判断电阻大小时,教师拿出不同色环的电阻,引导学生用万用表测量发现不同色环的电阻其大小也不同,进而让学生结合教材弄懂电阻上的色环和电阻大小的关系,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只要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活跃课堂氛围,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也将会事半功倍。
中等职育教育以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为目标,教师应根据中等职育教育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祖国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邵展图主编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关键词]《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学习兴趣;导入;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140-01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电气类、机电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研究电路与电子技术的入门课程,同时也是学习后续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然而由于该课程概念多、实践性强,高中阶段学生相关知识积累少,在学习中学生往往觉得难学、难记、难理解,因而学习热情不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该课程的特点出发,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注重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导入新课向学生交待要讲的内容和要分析解决的问题,简明扼要地提出本次课的目标任务。巧妙地导入新课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讲授新课内容打好基础和铺垫。
比如在绪论课,教师可以首先介绍一些电工与电子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以及与学生生活体验联系密切的事例,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电,所学内容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加学生对该学科的亲切感。其次,教师要讲清本课程与专业理论课及实习操作技能课之间的关系,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最后教师要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一些方法。这样,先入为主,无疑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好奇,会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情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可以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中去。其导入方法必须依据每堂课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知识基础进行设计。主要有:
1、生活经验引入法。它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联想,自然地导入新课。例如,照明电路为什么忽明忽暗?电力系统中的雷击现象是怎么一回事?而短路跳闸时电力系统中又会产生哪些异常现象?电费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都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就是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设问引疑法。在课堂教学之初,认真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联想。例如:在学习串联谐振时,可以这样引入课题的:“大家都用过收音机吧?普通收音机如何调台?调台时到底调的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收音机杂音较大,而有的却很小呢?短短的几个似懂非懂的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学生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大家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之中。
3、悬念激趣法。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时,先结合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给学生看一些磁悬浮列车的图片。学生看完后对磁悬浮列车很感兴趣,他们会不断向教师提出问题。用这种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把探究内容由书本知识向社会事件延伸,并把探究活动由外在兴趣转化为学生的内动力。这样引入新课,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了。
此外还有我们较为熟悉的开门见山法、类比引入法、复习引入法、演示现象导入法等。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及与专业知识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应把枯燥的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或生产生活等实际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人浅出。例如,学习"电流"、“电位”、"电压"、"电动势"前,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水流"、“水位”、"水压"、"水泵"等概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在讲解这些物理量之前,可以先简要说说"水流"是指水分子在"水压"的作用下由高水位向低水位的移动,而低水位的水又由"水泵"把它抽到高水位位置,从而保证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间始终存在"水压",致使"水流"能不断循环。进而说明:"电流"是指电荷在"电压(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高电位有规则流向低电位,而低电位的电荷又通过"电动势"的作用,不断由低电位移到高电位,从而维持电路两端"电压"及"电流"。又如在讲述"电容器,电容量"概念时,学生很难想象和理解,我们就可以用水桶装水作为例子,指出"水桶"是一种容器,它储存的东西是"水";"电容器"也是一种容器,只不过它储存的东西是"电荷"。水桶储存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水桶的容量;同样电容器储存电荷的多少,取决于电容器的电容量(电容)。再进一步指出电容的大小与其结构的关系,学生就会融会贯通了。
基础理论是为专业理论和实习操作技能服务的,电工基础教学也不例外。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联系专业实例进行教学。如讲授“互感”、“自感”时,可分别联系常见的变压器和日光灯的镇流器;讲授“功率因数”“串联谐振条件”时可分别联系功率因数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意义、用电单位需安装功率因数表和收音机的选台;讲授“三相交流电”时可联系机车车辆中的供电线路、牵引电机等来讲。这些实例,专业性、实用性都较强,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能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实物与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有具体的实际应用,其中很多内容都涉及电气元件及设备的结构。在讲解这方面内容时,如果只按书面教材死板地讲解,学生一般都会感到抽象难懂,从而觉得枯燥无味,严重影响学习热情。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实物教学,即在讲解相关内容前,先让同学看看实物,从而提高他们探索元件及设备内部原理的积极性。例如,在讲二极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时,首先用常用的一些二极管、三极管器件及由它们组成的简单电路,让同学观看其外观,并用万用表对其性能进行简单测量,利用简单仪器演示一下它们的特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些基础上再讲解原理时,学生一般都会主动思考,配合教学并且对学习过程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电工技术 电子技术 专业技能 实践技能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229-01
1 整合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传授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最直接地点就是课堂,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第一地点。因此,课堂教学的内容设置的是否合理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很重要,而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教学大纲,全面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在备课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弱化难点,挖掘学生能力。
例如:在讲授基尔霍夫定律这一章节时,首先确定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先自己通读教材,了解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学中运用我们生活实例,列举简单的电路图,求得结果。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听课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内容、速度,随时准备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实现课程教学大纲既定的教学目标[1]。
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马上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将这部分内容的实验做完,这样不仅验证了理论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总之,整合教学内容,准备好上课的内容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
2 注重实验实训教学,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合理设置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每个教学内容,从最基本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开始,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对电工电子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先对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部分进行讲述,把验证理论知识部分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同时锻炼了学生对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设置一部分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趣味性实验,如日光灯的安装与使用,电动机的正反转安装与使用。增加这些实验的目的即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与电工技术息息相关技能的培养,为后续维修电工考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也为后续的专业技能课程《电气技术》做好理论与实验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最后附有实验习题、考题,与国家电工职业技能要求完全吻合,使电工实验教学与国家电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现了很好的结合。
除了开展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以外,我们还根据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际掌握情况,设置了为期一周的电工技术实训和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实训课程的设置并不等同于一般的独立设置的课程,它是贯穿于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几个学期的课程体系。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进程及非电类专业的教学进程及相关课程开设以及有关实验、实习安排等,把与电工电子技术理论课程相近的电工、电子技能分解到这些课程的实验、实习中,对那些需要重点掌握和实验、实习中没有涉及的技能,设置专题实训周进行集中强化实训。并且定期开放学校的实验实训室,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进一步提高实践技能,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学到和掌握电工、电子技能。为此我们根据在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实训教学中多年来的经验总结,结合机电专业、非电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出了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2]。
在实训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电工实训即融合了“电工技术”理论课程中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训练,如仪表、仪器的使用、误差处理以及简单接线、各种电量的测量方法等。又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对传统的实验内容也进行了改革,强调设计性的综合性实训项目的设置。如电工技术实训,原来是学生在事先制作好的电路板上进行各种电路性能的测试、验证。现在我们把它改变为让学生根据实验电路自己识别选择元器件,在万能接线板上自己搭建出正确的实验电路,然后根据实验要求测试电路的各种参数及性能,这样就把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性能判断以及电路工作点调试等技能融进了实训当中。
3 教师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出榜样
在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学生足够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做好理论准备,同时让学生充分了解电工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现状和电工电子技能在国家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交理论知识和现代的工业生产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习兴趣和献身精神。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理论知识的推导和论证,引导学生认识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知识严谨的课程,培养学生的严谨的专业素质和负责的职业道德。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尊重实际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使其养成节约用电、爱护国家财产的优良品质。在电工电子实习中,使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学习工人师傅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对自己的专业充满热情的积极乐观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一定要做到为人师表。比如:充分备课、严谨治教,体现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学内容结合生产、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课堂内容要精讲,多练,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向学生交代清楚,敢于在学生面前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立于不败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自己的行为来熏陶和感染学生,在各方面都给学生起表率作用。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实验项目外,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熟练的机会,如日光安装、调试等,都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在实验室独立操作。演示和实物教学,可结合实验课进行,如戴维南定理,叠加定律,旋转磁场,电磁继电器,单相、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等采用演示教学法,学生先动手,在实验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教师在一旁辅助指正,不断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不现认为课本是枯燥呆板,教师不在局限于课本,动手—提问—解答—提高。把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使学生深深感受到学习有益,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程改革 解构和重构 项目式教学 双证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71-02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是我校面向汽车专业开设的一门有关电工电子知识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一、课程地位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是许多汽车类专业核心课程的前导课。该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广,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磁路及电磁器件、模拟电子技术、电动机、数字电子技术、汽车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等[1]。
而传统的“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一般立足点在电工电子技术上,如果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不能进行正确把握,就不能突出汽车电子的特点。
二、课程改革原因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技术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强调的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讲究“够用为度”的原则。因此许多知识是可以进行删减和弱化的。
三、课程设计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教材缺乏针对性
传统的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的教材讲究电工电子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对于汽车方面的电工电子知识的针对性和倾向性往往比较欠缺。
2.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起来仍然比较困难。
3.实践教学项目设置缺乏目的性
实践项目设置仍然以传统的电工电子实验为主,对于涉及汽车电工电子知识方面的实验力度远远不够。
4.考核方式单一
现有的考核方式通常是以笔试为主,重点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无法体现对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考核。
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考核方式上都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实际。
四、 课程实施方法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技术性人才,其原则是实用为主,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进行教学改革。
1.重新制定符合高职学生的教学计划
目前的《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教材仍然是以传统的电工电子学教材为主,例如划分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磁学、常用仪表等模块[2]。各个学科间壁垒分明,彼此独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参考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来确定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重新编制教案和进行教学设计。
另外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双证书制度,即学生毕业以后,除了拿到学历文凭外还能拿到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我们将汽车维修电工的三、四级考证内容也纳入到教学计划中。
对于授课内容,我们将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解构和重构,把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合在实验实训之中。
2.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项目式教学法中的项目选择并不是随意的,项目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
我们会打破传统的固有模式,根据汽车专业的特点来设置项目,将传统教材的知识点进行解构和重构,形成具体的专门针对汽车专业的“职业任务”[3]。
在进行实训时,采用个人独立进行加小组合作的方式。我们首先下发任务,让学生对要进行的项目进行资料的收集和计划的制定。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对项目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最后进行检查评估。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归纳发言[4]。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学会对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学会主动学习和相互学习,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改变传统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考核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职业院校的学生强调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也应该纳入我们的考评体系。另外专业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的考核我们也不能忽略。
4.课程实施难点
我们虽然对传统的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在改革中也遇到了许多实施的难点。例如任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必须是汽车类和电气类的混合型人才;现有实验设备还不完备;跟企业的深层次合作存在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某些复杂的公式计算仍然无法避免等等。
五、结语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经典的、成熟的理论课,它具有自己完备的知识体系,如何对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进行取舍,将其中与汽车紧密相关的电学知识进行提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以便降低教学难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 石晓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3(24):80
[2] 张文.高职汽车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创新性研究[J].考试,2012,(0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