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建筑特征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元素建筑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现代建筑设计是建筑艺术的塑造基础,通常在设计中需要表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一个时代在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从这个角度考虑,现代建筑设计要想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得与时俱进,跟现实相结合,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中寻求前进的方向,在有机结合我国特有的元素,来打造特色建筑,提高建筑美观。

二.对我国建筑文化的理解。

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建筑文化。这种文化既有别于巴比伦的拱券文化,也不同于古希腊的柱式文化。中国建筑的文化产生于中国这片特定的土壤,它离不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因此中国建筑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且丰富多彩,像从珠江流域的岭南建筑文化、四川地区的山地建筑文化到的藏居、羌族的碉楼建筑等等,这一些都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中人与建筑、与环境融合以及“天人和一”的哲学理念,正是在这些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建筑形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如颇具有华丽气质的北方四合院、开敞的苗族吊脚楼、秀丽的傣族竹楼和黄土高原的窑洞等。这些建筑都是产生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发展在这片土壤中的。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第一的观念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蔓延,大的文化背景成了影响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各地出现了“国际式”文化取代地域性文化的现象,地域型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的建筑文化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正在受着猛烈的冲击。传统而精美的木工手艺渐渐消失,钟灵毓秀的庭院式住宅被清一色的钢筋混凝土堆叠的建筑所代替,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真的落后到这种地步,这种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地步了吗?我们应该明白不论历史文化还是建筑文化,它们的久远都是衡量历史珍贵性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这些生长于本土的建筑文化,它们之所以能长存这么久远,就是因为它们在适应当地气候、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运用当地技术以及体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均有自身的优点,它是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处中形成的,我们应该改良、应该吸纳未来文化的影响,但这不是我们抛弃祖先留给我们遗产的理由。因此在我们这个有着辉煌文明史的国家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三.建筑与文化有机的结合。

建筑与文化犹如鱼水相依,是人类的永恒课题。建筑,为人类留下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砖瓦木石堆砌得遮风避雨处所;建筑,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无论是先进的文化或是根本利益都是与建筑有着血缘的不解关系。建筑演绎出整个人类社会最具鲜活和充满和谐的韵律,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可以形象地比喻它是时代进步的镜子,经济发展的缩影。而建筑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集中表现,也正是建筑的个性和特色构成了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一旦没有了旋律,自然是噪音,倘若建筑没有艺术情调和文化韵味,那它就失去了灵性,会因为缺少灵魂而成为钢筋和混凝土支撑的空壳子。总之,有文化的建筑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二者息息相关,永无终结。

四.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幅员辽阔,各处的气候,人文,地质等条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中国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尤其民居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如南方的干阑式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等等。

1.现代装饰设计的思考。

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装饰设计,都是在各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虽然各国的审美文化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在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并发展创新出更加心意的东西,其关键在与如何正式传统。发展劲头并创造未来。

现代建筑装饰作为一种艺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一个时代在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从这个角度考虑,现代装饰设计要想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得与时俱进,跟现实相结合,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中寻求前进的方向,事实上,今天我们评价一件设计作品的价值,还是两点---技术创新;文化内涵。在很多时候,文化含量还会给设计带来难以估量的附加值。

2.空间设计的应用。

中国已有的传统建筑的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具有围合式的院落空间,这种空间设计最初理念是使外界环境与室内空间形成过渡并增强院落的私密性,而后它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饿一个代名词,徽派建筑和北京四合院就都采用围合式院落,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以L形为基础的房屋围合,使建筑中不仅体现了现代生活的空间理念,同时给整个空间带来通透、大气的感觉另外,院落空间的设计同其它传统文化元素,例如木雕、石雕、彩绘、竹林等等相结合;同时,各种处理手法的应用,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联想和回忆,使有限的空间产生无限的感觉。这样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统一,形成富有特征的空间序列,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用地,川军馆的空间原型是当地传统的安仁古镇庄园建筑,是四川地区颇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它主要的空间特点之一就是多进式的院落组合,根据实际需要及经济条件,向四周摊开,在单一水平面上形成对院落的环绕或穿越,而川军馆由于受到基地狭长条件的限制,于是建筑采用了一种类似“竹节”的线性空间组织方式,即实-空-实-空的节奏性空间变化。

3.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主要形式。

(1).大气。

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大气,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

(2).生气。

体现在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建筑物(包括塔、楼)的沉重感显得轻松,让凝固显得欲动。若“大气”产生于理,则“生气”产生于情。情越浓,艺术性越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艺术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拟的。而西方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不在建筑物本身,而在其附着的雕塑或绘画——观赏艺术,无法给建筑物自身带来生气。

(3).富丽。

体现在琉璃材料的使用。它寿命长,颜色鲜艳,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在各种环境中富丽堂皇。其较高的成本,象征着财富和地位。

可见,大气、生气、富丽三者,既有其特定的行色,又有其丰硕的内涵,三者结合形成了中国建筑的传统。

(4).重山林风水。

上述三个特点,仅指建筑物本身,未及其环境。若包容环境,中国建筑的传统性还有第四个特点——重山林风水。中国历代的职业风水先生,去除迷信成分,可称得上是选址专家。有山,易取其势,视野开阔,排水顺畅;有林,易取其物,苍柴丰盛,鸟鸣果香;有风,易得其动,空气清新,消暑灭病;有水,易得其利,鱼虾戏跃,鹅鸭成群。故此,若靠山面水,侧有良田沃土,阳光充沛,兼有舟楫之便,当然是公认得宜于人类生存得最佳选址。

中国传统建筑不仅重自然得山林风水,也重人工得山林风水,让人工得与自然得谐调,院内的与院外的衔接,造成“天上人间”之境,使人产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心旷神怡之感。

中国传统建筑的第四个特点,更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恰恰与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欲望相吻合。可见,重山林风水的传统思想必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发扬、发展,以创造优美的建筑环境,实现大自然的回归。

4.围院的平面空间。

从四合院住宅到万里长城虽然空间层次不同,但都属于一样的空间形态——即内向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共同体现或服务于一个社会系统。国,古为城的广称,即政治机构、军事实力及绝大部分的民众生息,都在一城之中。城外是自然广川,可以村居结庐,造别业,但它不是独立的。从东周起,一城一国或数城一国模式,一直到秦统一中国,仍以城池为“国”,数“国”合为大统一的国家。国中有家,故称国家。但家的空间模式与国相同,只是范围缩小了,可以这样说家是国的单元或细胞,或者说家是国的缩微,国是家的扩大。长城原为御敌戌疆而设,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城就好比“国”这个大空间的围墙。无论是历朝都城,宫廷、园林和寺、庙、祠、观,还是各地的民居及市肆都以这种围院空间布局为特点。

这种内向层次型的建筑空间模式,尤以传统园林为最。它不但是形式的,而且更是意境的。园林之中,四周有廊、亭、轩、厅等建筑或粉墙,院在内,以树木、假山、池水、墙垣或建筑分割空间。“庭院深深深几许”,令人心旷神怡。

5.轴线的空间设计。

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

中国传统建筑这种空间的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上如自然的、地理的、生态的原因等,主观上如中国长期保持的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和人文形态等原因。

五.结束语。

建筑文化的价值,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价值,是建筑的格调和责任,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建筑文化。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有着自己特色的建筑文化是勿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邵隽 浅谈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 2010年23期

【2】王书鸿 浅析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以世博中国馆为例[期刊论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8期

【3】 贾栋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2012年5期

【4】王金浅谈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3期

【5】代锋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2008东北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戏台建筑 祭祀 发展史 特征

Abstract:Chinese opera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ts rich. The Chinese on both sid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remains in the ancient stage, it is used as a supporting opera culture building, also opera like means deep, concentrated many charm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Stag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is the carrier of ancient opera culture, living fossil is ancient opera culture "". A love of Theatre building based 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stage building little problems, fieldwork in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roduces the origin, from the stage, focus on the stage of evolu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 stage change of contrast,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building history of.

Keywords: stage construction; sacrifice; development history; characteristics;

1. 戏台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中国戏剧艺术起源于上古的宗教祭祀活动。宗教的祭仪乐舞演化出歌舞表演形式,宗教活动场所则演化出最初的歌舞场所--神庙戏台[1]。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极易遭到天灾人祸的打击。人们在面对这些不能被人力控制的疾苦、时疫、死亡等诸多问题时,都把希望寄托给鬼神天地、祖先亡灵,以求生生不息。因此,五花八门的祭祀敬神活动应运而生。而各种神庙祭祀形式,内容不外乎两类:一是呈献供品,二是献演歌舞[1]。古时的歌舞献祭,是神和凡人的精神交流。在那种大型聚集活动场景中,人们可以暂时放下烦恼苦痛,享受这一刻时歌舞带来的精神洗礼。祭祀也由“敬神”慢慢转为“娱人”。只有这时,人们才能不惜花费金钱而名正言顺地得到文化娱乐[1]。这是歌舞祭祀得以广泛传播的内在因素。

秦汉以前,戏曲还依附于寺庙建筑而不能独立生存,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祭神献祖。随着它的影响渐渐扩散,在秦汉至西汉时期,戏曲表演不单单在人民生活中流行,也开始盛行于皇宫贵族之中,并成为上层阶级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戏曲渐渐脱离对寺庙建筑的依附性,独立出现在各个城市中,并且由开放场所逐渐转变为室内场所。到了宋代,由于“里坊制”的废除,城市形态处于一个开放热闹的时期,大城市中出现了各种技艺集中表演的瓦舍,内部有茶肆、饭铺、书场、以及勾栏,观众需付费才能进去观看。这个时候的戏曲已经发展成一种商业模式,戏曲演员不再作为公共表演而演出,而成为一种职业,并有了自己的固定模式和商业基础。明清时期,戏曲的剧种、曲种、演出都达到鼎盛,各地区的戏台建筑也竞相精雕细琢,满足人民日益发展的审美需要和视觉效果。清朝后期,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戏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受到严重阻碍,许多优秀的剧种都流失,戏台建筑也遭到破坏和毁灭,使戏曲文化一度受到打击和衰败。

2.戏台的发展演变

“古戏台”是指清末以前修建的有顶盖的长久性戏台[2]。那么研究戏台,首先我们应明白,何为戏台?是否是上台表演的“台”即为戏台?是高于平地即可称为“台”?大众普遍观点是,戏台即舞台,是为戏剧演出而建的专门场所。我认为这种定义,没有确切地将戏台所界定的空间概念给讲出来。

在戏台的固定化演变过程中,戏台形制经历了三个阶段:露台、戏亭到形制成熟的庙台,并由四面观慢慢向三面观、一面观演变。

2.1露台

露台之名,早在汉代就有记载。《汉书・文帝纪赞》曰:“(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人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为台?”以“露”称台,是因为上面没有覆盖。所以露台可理解为露天之台。早时的露台,一般都是在大殿前用砖石建造一方形台子,和殿基齐高相连。发展到后期,和殿堂相连的露台,进一步发展为独立的形制,和殿堂独立开来,成为与殿堂遥遥相对而设立于庭院中央的露台,这就向戏台的建制迈进了一大步。

这时候的露台表演形式,有学者认为还是观者平视或俯视演出人员。这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尊卑关系中的“三教九流”,而戏子为下九流之列,所以就有《隋书・音乐至》里描述的“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4];也有学者认为观者是平视或仰视演出人员,因为当时露台的高度有限,观者与露台的距离也不远,这就决定了观者看演出的角度,或平或仰,但很少俯视。我认为,前者是从统治阶级角度出发,而后者是站在劳动阶级层面来考虑。但不管何种观点,这都给我们透漏一个信息:古戏台尚未明确划分观者和演出者的高度。

汉代时期,露台常是降神之所,用来招徕天神,为民间传统的信仰建筑。唐代时期,露台大量用于歌舞演奏,这在敦煌壁画中俯拾皆是[5]。直到宋金时期,即使露台已经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方地区,但露台的功能始终是以祭祀为主,并不只限于歌舞表演。

2.2舞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诗句展现了“亭”作为单体建筑的可观性:从高度上统领画面的视觉中心,起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这为后世建造戏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山西临汾市牛王庙戏台,是早期戏亭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台。它独立于庭院中,与其它建筑不相连,山门设在最南端,观众看戏,需绕过戏台,戏台属倒座式,如果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不能同时修建戏台和寺庙,这时,自然可先建寺庙,在寺庙前留下开阔的空间,待来日有了人力物力,再建戏台,而不影响寺庙的完整性[5]。戏台采用乐楼形式,为木构亭式舞台,平面呈正方形,三面有墙,正面当台口,无前后场之分。戏台的建筑结构为“井”字形框架,顶部有单檐歇山顶或十字歇山顶两种形式,是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的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一时期的戏台还处于“亭”这个阶段,后台与前台的功能没有区别开来,内部装修也简单,整体色彩感也单调,而且也没有完全脱离对庙宇的依附性。

2.3成熟的戏台

明清时期,观戏成为城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戏场建筑形式的改进,观演关系的发展,多发生在明代。[6]戏曲内容在后期发展为两军对打的场景,其所相应的戏台也不得不开始扩大,前后台有了明确的划分,一些戏台的后台甚至比前台规模还要大。此时的戏台在不同地区衍变出各种类型的戏台建筑。

庙台,即元代农村的戏台,因为他们多与神庙相连,故称之为“庙台”。此时的庙台,常以两进院为主,坐南朝北,屋顶为单檐歇山顶。戏台后设厢房,厢房常与山门相连,戏台以屏风或屏门为隔断,形成戏台前后场空间,用楼梯连接。此时的庙台不仅数量巨多,造型也精巧细腻,规模远盛于前例,具有了很高的欣赏价值。

草台,农村临时搭建的戏台。农村在赶上庙会的时候,当地人民都会请戏班,用草席、竹竿或木竿,搭出一个将后台、前台看棚结合在一起的临时建筑。观众看戏多为仰视,通常为一面观。草台可以搭建在陆上,也可搭建在水上,依稀额南方地区也搭在船上,形成一个流动的戏台。

茶楼,也可称茶园,是清代兴起的一种戏曲演出场所,即在茶园酒肆中设台唱戏。开始的时候,这列建筑是以饮茶为主,看戏为辅,到后期却成为专门的看戏场所。这类戏台相对于草台、庙台的区别之处是,将表演场所放在室内,且观众的位置也有了明显的等级之分。一般的观众坐楼下的散座,也称“池子”,有钱的人家坐在楼上戏台两侧的“包厢”。这类戏台,观众看戏时三面围观。室内的戏台对光线要求较高,演出的光线也由自然光变成人工光照,相当考究。

3.演变对比

“戏台”,引用《中国古戏台建筑史》[4]中罗德胤先生给出的定义,为“以戏曲表演为主要功能的有顶建筑”。这一概念,我认为,将中国戏台建筑的发展、功能及空间都道了出来。纵观中国戏曲建筑史发展,中国戏台建筑在多方面都表现出各种演变形制。

从屋顶形式上来讲:由的露台到歇山顶的戏亭,最后屋顶得到解放,各种繁复美丽的屋顶形式都被用与戏台建筑,发展到后期卷棚、悬山、硬山、八角攒尖等等。在中国古建筑中,屋顶是建筑的第五个立面,其形式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7]。明清时期,民居多以硬山为主,戏台作为酬神祭祀的舞台,其礼制等级高于民居,但又非官式建筑,因而戏台不得采用庑殿顶。

从戏台装饰上讲:从最初少有装饰近乎简陋到繁杂装饰极尽奢华。后期的戏台,从讲究实用的柱础到雕刻精美的隔断,从名人志士题写的匾额到平仄协调的楹联,从装饰性极强的雀替到交错复杂的藻井,把民间艺人的创造思维和艺术积淀都镌刻在古戏台一砖一石上。但是在这看似变化巨骤的面目之下,不变的一直都是是一个审美趣味复杂,艺术气质对立,充满矛盾的神庙戏台:神秘与直白、典雅与庸俗、质朴与豪奢等等[8]。民居和神殿装饰所表现出的不同艺术气质和精神追求,源于宗教的神性和世俗的闲适,而神庙戏台作为人神交流的工具和场所,成为人们这两种情感需求的统一体。

4.结束语

戏曲,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它不仅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和重演,同时它本身也是一部历史。戏台,是戏曲的载体和活标本,随着戏曲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戏曲的发展而发展。戏曲,在繁华落尽、灯光暗淡之下后,使人们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离开,而戏台建筑却始终留在原地,等着下一场节目的盛大演出。它本身所蕴含的人们对神灵的崇拜、敬畏,慢慢发展成为古人自娱自乐的精神寄托。这之中,戏台的演变,发展、繁荣、衰败,都伴随着它建筑本身的一层层加工、雕琢、修饰,发展成为今天成熟的戏台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成为特色鲜明的单体建筑。既是研究中国建筑史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料,更是我们值得保护、研究,发扬光大的中国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高琦华.祭祀乐舞与神庙戏台[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9,(8):1-3.

[2]田雪鹰.承载民族精神与情感的古戏台[J].中国社会科学学院报.2008,(3):1-5

[3]乔忠延.山西古戏台[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一版.2004.

[4]罗德胤.中国古戏台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5]高琦华.戏台考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6)

[5]薛林平,陆凤华. 山西寺庙戏场建筑研究―――戏台位置剖析[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1-48

[6]薛林平,王季卿. 山西明代传统戏场建筑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2003,(3):10-11

[7]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01

[8]徐力凡.明清古戏台建构的装饰性与南北对比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3(5)

[9]林然.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7(6):5-9.

[10]薛林平.湖南传统戏场建筑研究[J].建筑历史期刊.2009,(2)

[11]乔艾艺.江苏书院建筑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3,(5)

[12]吴健.祁门古戏台场地建筑探析[D].硕士学位论文.2006,(6)

[13]薛林平. 浙江传统祠堂戏场建筑研究[J].建筑历史.2008,(6)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文化精神;模糊空间;继承与发展

1.中国传统建筑模糊空间的文化基础

1.1哲学基础

中国文化已经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正如明清家具,传统建筑、室内空间及其内含物(如隔断),虚空形象显著,其风格蕴涵着朴素的哲学精神,象征意义深奥超凡,现在仍在流行。历经漫长的发展演化,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不仅形成了完备的造型审美体系,而且融入了相当多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哲学根基其实就是佛法与老庄哲学[1]。落实到建筑上,就是虚空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事物不但有空的一面,也有不空的一面即为“中道”。这其实是指有与无之间,是与不是之间的一种中间领域。道教与佛学哲学上在中国发展相互渗透,二者共同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模糊性的哲学根基[2]。中国传统建筑从来都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一书将这一思想看作是中国园林文化的最高审美理想,其实,这也是中国建筑文化基于“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最高审美境界。[3]

1.2美学基础

中国古代艺术家们是深深懂得传统艺术审美观念的,他们强调虚实相生,以空灵静谧为醇美趣境,以虚静超然为最高境界,以实写虚为艺术,寓“有”于“无”,无中见有,在“空”“无”“虚”的境界中表现丰富的内容。中国传统美学理论认为,宇宙万物和人类一切审美活动是“虚”和“实”的统一,虚实结合是人类艺术创作和审美标准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传统室内建筑空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含蓄的、不定的美感。这就涉及到与建筑本质密切相关的建筑美的模糊性这一问题了。在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关于传统室内建筑空间的美学精神,这种层面与西方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它注重完整性,非常有序,偏爱含蓄性(模糊性)和喜欢情节性,其中含蓄性也是东方美学的核心特征。

2.中国传统建筑模糊空间的空间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空间的形态独特,隔断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民族性特点浓厚。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室内建筑空间的划分方式,底蕴深邃,极具美学精神。中国传统建筑是木构架结构,大屋顶、侧廊,自然产生了屋檐下的空间,也就是模糊空间(如图1)。这样的空间的最大特点就是“虚”,也就是模糊性,如此也为室内隔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并且,这种模糊空间普遍存在,也是中国传统室内空间的魅力所在。建筑的本源在于空间,对于建筑意境的营造最终也必须以实体存在的方式表现出来。建筑中的“模糊”并不等同于“混乱”和“不存在”,相反,它应该是一种更积极意义上的存在。这种建筑中的存在,可能表现为造型的部分缺失,形态上的无形之形;可能表现为空间界定的不确定性,空间功能的多义性,空间感受的含蓄性。图象的不完全、不完整,形成空缺,不确定,它是一种“不完全的符号”[4]。

2.1“四柱间”

中国儒教、道教文化体系,从未出现过对封闭、隐私、黑暗的空间追求的趋向,其核心空间,一般是由四周柱子限定的通透的“气”空间。中国传统室内隔断的空间模糊性的形成与传统木结构建筑构建的空间形态密切相关,这也是框架结构发展的必然。中国建筑以“间”和柱布局和组织空间,而所谓“间”即指四根立柱所围合的空间。如汉代石刻中通透的“四柱间”空间形式以及四柱支撑的原始穴居建筑,半坡F21复原[5](如图2)。这种四柱支撑的空间即为最初的“模糊空间”。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组织形式,主要是四合院落,形式封闭型的庭院式布局。建筑内部空间是数量的组合,不是体量的集合,其建筑平面是以“间”为单位,间成为中国建筑的基本单元[6]。一幢建筑空间由一间或若干间组成。“间”的适应性很强,建筑空间具有显著的通用性。这与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的“通用空间”理论相符。柱的灵活布置是形成中国传统室内空间形态的主要手段之一。柱的排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室内空间的划分,立柱的位置一经确定,即使不安装隔扇、板门,室内区域也有了一定的格局。柱和“间”为隔断的产生、发展及空间的模糊性提供了原始基础。

2.2“隔断间”

这里说的“隔断间”是指由隔断围合、划分的空间。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的室内空间就是模糊空间的典型代表。在宋代,室内空间的分隔称为“截间”,意思就是将“开间”分截开来。其后,所有分隔的形式和设施都统称为“隔断”,隔断既是“动词”,又是“名词”。古代遗留下来的典籍文献以及图画十分清楚地说明,中国建筑最早用于室内空间分隔的设施是不属于建筑构造的活动性的帷帐、帘幕和屏风。即丛“隔断”诞生起,它就带有天生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矛盾性,隔而不断。隔断使室内空间层次丰富,其空间性明显且重要。如明代计成在《园冶•厅堂基》中所说的“深奥曲直,通前达后,全在斯半间中,生出幻境”的循环流动的空间特性[6]。这些隔断可以串联,可以并联;可以包容,可以穿插;可以规则,可以不规则……空间关系复杂、灵活丰富。

3.中国传统建筑模糊空间的审美与效应

3.1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十分重视空间的结构美,主要表现为建筑个体各部分结构之间的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形象。室内空间的结构是统一的、和谐的,逻辑联系是通顺的、严密的,其木构架由于是以木为构,就发展了一种中国自古所独有的榫卯技术。木构架体系建筑的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离,墙体不过是一种填充物可有可无、可厚可薄,这就为创造灵活的室内空间提供了优越的技术条件。

3.2和谐

中国的建筑之道就在于“道法自然”,体现在“和谐自然”。除了塔以外,中国传统建筑几乎都是水平发展,从不“冒进”,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是合理的自然观,也是一种时空观。自然和人是相通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自然宇宙角度看,天地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以“和”为宗旨的中国宇宙论,并没有把建筑及室内空间与自然对立,而是让其与自然和睦相处。

3.3模糊

中国传统室内的木构架体系讲求的是空间之间的配合、协调,这表现在思维意识上,即一种比较模糊、不确定的思维意识。模糊性是指事物属性表现出来的亦此亦彼的不确定性,通过隔断的空间分隔,实中带虚,虚中带实,似隔非隔,似透非透,空间模糊性的性质确定了。如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亭子,几根柱支撑起顶而不存在墙体,空间形态通透开敞,亭子这种空间的界定不清晰、不明确,因此空间特点是模糊的。

3.4意境

中国人的艺术观念不像西方人那样直接和简明,中国人重物感,重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在构思立意上,往往根据绘画和文学的描写造景,借景物表现文学意境,或借书画匾额引导人们更深入地领会自然景色,即运用“诗情”和“画意”的设计方法,创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室内建筑环境。这种意境的产生,和中国传统建筑的木结构有关,“框架”结构使室内空间通透,柱的支撑和“间”的并联,给含蓄的意境做了基础铺垫。[7]

4.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体系为模糊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可以说,模糊空间一种对构造关系的营造,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和美学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精神及传统空间观的必然产物。“四柱间”和“隔断间”是中国传统建筑模糊空间的空间特征,其建筑结构严谨,讲究和谐,空间模糊,追求意境,诠释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文化精神内涵。我们只有探寻其内在的空间规律、特征及精神内涵,才能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得到真正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幼彬著.中国建筑美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2-120,280-308)

[2]陆海鹏著.模糊空间的研究及对现代启示[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09:(11-21)

[3]王振复著.建筑美学笔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04:(25-125)

[4][美]保罗•利科著.哲学主要趋向(第二版)[M].李幼燕,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4.04

[5]杨鸿勋著.建筑考古学论文集[M].文物出版社.1987.04:(6-13)

[6]王贵祥著.东西方的建筑空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04:(290-337)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人文精神;协调统一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86-01

一、当代中国建筑人文精神的缺失

中国,在经历了百年耻辱后,奋发图强,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思想还有生活方式。时光飞逝,短短一百年,中华大地上大半的人们已经忘掉了或者毫不知晓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生活方式,数以亿计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的世界里,畏缩在百十平方米毫无生机、像仅仅机器一样具有功能的房子里。中国人在这个努力以西方思想与标准建设起来的世界中生存时,放弃了太多对内心深处的民族特性的需求,抛弃了三千年来在自己的土地上形成与发展的生活传统与习性。无法否认的是,在中国人的身体中,中华民族的基因是无法抹去的,而这些基因在大部分现代城市生活中却是被无奈的压抑着的。由于压抑时间之久,甚至使许多人忘掉了身体中的这一部分的存在。在这里,人文的缺失是无须质疑的。

中国建筑当代人文的缺失不是由突变而来,而是历史错综复杂的发展造成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穿插交织影响着居住环境发展的脚步,影响着它的方向。在进入新世纪后,国人开始逐渐意识到人文意识的缺失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问题,也开始重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发扬国学逐渐成为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最为关键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是中国人在数千年里为自己量身定做的文化,是生长在每个人心中的文化。认识自我,保护民族传统基因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

二、建筑与人文协调统一应遵循自然法则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建筑市场繁荣,国外的建筑师都把我国作为新建筑的实验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拼命利用技术的可能性,夸张地显示技术权威。例如高技派建筑把一切构件都以高级材料施以精加工后展出,令建筑造价上升为世界之最。这种将技术手段变为目的的思潮已经发展到了极致。新近被选定的北京中央电视台新楼方案由库哈斯设计,用超技术的手法违反结构合理性,导致造价无限上涨,而无什么美感可言。

重技术倾向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建筑作品的创作,另一方面由纯技术性建筑作品有太多难尽人意之处,这就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经危及其自身的生存。

我们可以从古代中国找到建筑理念中的人文精神。古代中国人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产生了人与自然可以融为一体,并且把人与自然合一作为最高境界来追求。中国古代建筑着眼点在于建筑的整体上与宇宙的谐和,并把这种谐和当作是最高的人类自身的谐和,体现出宇宙的秩序感与和谐感。

三、建筑与人文协调统一是建筑意义与情感的空间体现

建筑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领域,对居者、观建筑的人文精神寻思者具有影响其思想情绪的作用。建筑师其实每天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自己的创作在对人们起着教化作用。“建筑反映生活,只有从生活的基本观点来了解,才能发现其价值与意义所在。”

建筑物质形态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建筑创作的最终完成,它最终目的是要供人居住,为人服务。如果没有人在其间的活动、生活,建筑犹如一个没有演出的舞台,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建筑应当以人为中心,其焦点首先应是人而不是物。这个人不是物理学、生理学意义的而是社会的人、有文化意义的人、有情趣的人。建筑创作应变成一种与人的日常生活有关的、与人的思想观念有关的、与人的文化心理有关的操作。

四、建筑与人文的协调统一应具有审美的意义与价值

乔弗莱・司谷特认为:“对世界的科学认知是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而对它的人文主义的认知则出自我们本身。科学的方法在智慧及实践上是有用的,但是那种把世界人性化并用与我们自己身体及意志相似的方法去解释它的天真的、神人同形论的方法仍然是美学的方法;它成为诗歌的基础,也是建筑学的基础。”

李约瑟对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作出这样的评述:“中国建筑的这种伟大的总体布局早己达到它的最高水平,将深沉的对自然的谦恭的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形成任何文化都未能超越的有机的图案。”又如古代徽州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并显示出比较鲜明的区域特色,在建筑结构、色彩运用、建筑装饰等诸多方面自成一体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反映了明、清时期士大夫、富商、平民们的审美取向、道德伦理、礼仪传统。上海在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今天,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建筑的高度、技术含量一次次地被“刷新”,被“改写”。建筑物设计充分体现出这个城市活泼的生命力,又极具突破性,空间形态错落有序。

建筑的形式美感,能使人产生美的愉悦,或造成一定的情绪氛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震憾人的心灵,这就是建筑的审美意义与价值。

五、结语

推动东西方建筑文化的融会正是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明智之路。现代建筑要反映高科技的时代精神的同时要彰显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历史连续性。当代中国的建筑活动中,由于开发商的纯商业动机和官员的政治目的带来的“重实践,轻理论”倾向使得建筑忽略和遗忘了人,偏离了目标。只有重塑建立建筑的人文精神,蓬勃兴起的建筑业才能真正体现其性质和功能。

参考文献: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灰岩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溶洞、溶穴、溶槽、溶沟及构造带等普遍发育,因此在灰岩地区进行基础方案选型及施工确实存在较大困难,选择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及质量安全事故。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在充分了解场地的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基础上,对某大型工业项目基础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最终选用了强夯法处理,并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论述

1、工程实例

1.1 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为某大型铝厂厂房建设,厂区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厂区占地面积1200余亩。厂区内拟建建筑物主要包括工业车间及其配套设施,最大单体荷重150000kN,原设计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1.2 工程地质条件

本场地地貌单元上属于低山丘陵区,该区表层主要被耕土覆盖,局部地段灰岩出露;其它地段埋深约1-6m以浅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坡积地层,以粉质黏土、黏土为主;以下为奥陶系中统灰岩。从地质条件来看,本场地岩溶发育一般,多溶蚀沟槽、石芽,分布较多被粉质黏土充填的小溶洞、溶穴。地层岩性及特征见表1:

表1 地层岩性特征一览表

地层 岩性 埋深(m) 特征描述 承载力(kPa)

1 粉质黏土 1-6 褐红色,可塑-硬塑。见短条带状高岭土,见大块漂石。 200-250

2 强风化灰岩 2-10 以大块孤石或灰岩石芽为主,组成极不规律,局部以碎石夹粉质黏土为主。岩芯呈碎块、短柱状,长度约8-15cm,裂隙较发育。 400

3 中-弱风化灰岩 - 厚层状构造,结构部分或未破坏,局部含有被粉质黏土充填的溶穴。 1000-2000

1.3 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地下水位埋深较深(大于30米),可不考虑对基础设计施工的影响。

2、地基基础方案选择

本场地岩溶发育一般,未发现大的空洞式溶洞,但场地内基岩面埋藏深度和强风化灰岩、小溶穴、溶洞分布极不均匀,这对于有效控制拟建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极为不利,需要选择合理的地基基础型式和地基处理方案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经验,在灰岩地区基础方案可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但本场地基岩面起伏太大,局部出露,局部埋深达10米,且基岩面呈石牙状分布,极不规律,桩端持力层不好控制,若采用钻孔灌注桩,需每桩设置勘探孔进行勘察验证,经济、工期等因素上不尽合理,而且浅层地基土局部夹有大块孤石,个别直径大于5米,施工成孔有一定困难。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粉土、黄土、杂填土等地基,特别是处理非均匀回填地基,具有地基加固明显,施工工期短,节省工程投资等诸多优点。强夯处理后的地基密实性、均匀性、承载力均可得到显著提高。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期、经济等因素,对大面积填方区、覆盖层厚度较大非填方区均可采用强夯法地基处理。

本工程场地面积较大,且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最大高差约50m,存在较大面积的填方及挖方区,且本场地完整基岩面起伏较大,灰岩破碎带分布不均,对于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不好控制。结合场地地质条件、建筑物荷载特征及各建筑物设计标高,以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为原则,最终建议采用强夯法地基处理。强夯法不仅施工效果好、而且可以就近取材,保持场地本身的土石方挖填平衡,大幅度节约投资,还大大缩短了工期,为工业项目的投产运营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3、社会及经济效益

1)本工程所建议的强夯法地基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经检测,处理后的地基土均匀性、承载力等均能满足设计要求,竣工后经过3年多的使用,业主反映良好,通过对建筑物沉降观察,沉降及变形量均满足规范要求,取得良好的效果。

2)本工程若采用钻孔灌注桩,保守估计工期在8个月左右,而采用强夯法地基处理,施工周期较短,实际完成地基处理只用4个月,大大缩短了工期,施工完成后,从现场反馈回的信息表明,工期,质量等都得到了保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本工程建议采用的强夯法地基处理,工程投入较小,保守估算,与钻孔灌注桩比较,节约成本在4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结语

灰岩边坡场地不能盲目的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经验而提供没有针对性的地基基础方案,而应该根据不同工程、不同场地地层条件,精勘细测、科学分析比较,最终得出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案。本工程针对灰岩山区边坡场地的具体场地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依据有关规范和已有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建议采用强夯处理填土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案,既可达到所需承载力要求,又能保持场地本身的土石方挖填平衡,可显著的节约投资和缩短工期,该方案在类似的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及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