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项目硕士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工程投资,预算价格,要素
一、影响工程投资的几大因素
1、材料预算价格
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到的材料品种繁多、规格各异,在编制材料的预算价时不可能逐一详细计算,而是将施工过程中用量最大或用量虽小但价格昂贵、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一部分材料作为主材,常见的有水泥、钢材、砂石料。硕士论文,要素。
在计算材料预算价格之前,应认真收集基本资料,使编制的材料预算价格符合实际。通常需要根据工程所在区域建筑材料状况、对外交通条件以及已建工程的实际经验和有关信息,根据节约资金的原则,选择合理的供货地点、各种物资供货比例及其材料的价格、合理的运输方式等。硕士论文,要素。
砂石料在建筑工程中用量大,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在编制其单价时应深入现场调查,认真分析地质勘探、试验、设计资料,掌握其生产条件、生产流程、运输方式,正确选用定额进行计算,以确保砂石料单价正确可靠。硕士论文,要素。
2、费率取用标准必须符合现行规定
在编制不同部门的概预算时,必须按各自有关部门的定额和现行规定、编制办法编制概预算,不得张冠李戴。
3、正确使用定额和选用定额子目
在编制工程概预算时,由于设计阶段不同,选用的定额也有所不同,在各阶段定额不全的情况下,要注意定额的正确套用。
在选用定额编制工程概预算单价时,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机械设备配置、运输距离,选定条件相符的定额。同时,要对定额的总说明、章节说明及附录内容认真阅读掌握,熟悉各定额子目的适用范围、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的定额系数的使用方法。
由于每个具体工程项目施工时,实际情况和定额规定的条件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时按照定额规定,允许换算的进行换算,不允许换算的只能按定额选用,不得随意调整。
在使用定额编制概预算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现行定额的变化和有关费用标准、编制办法、规定的变化,做到始终采用现行定额和规定。
4、工程量计算
工程量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原因之一,工程量计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综合经济指标的准确性。所以工程量的计算,必须按《建设工程工程量决算规范》(GB50500-2008)及(青海省消耗量定额)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结合设计图纸进行计算。
5、科学求实
概预算专业人员在编制概预算时,应坚持原则,科学求实,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工程设计及施工条件,正确应用定额和现行规定,做到量足、价适、费准确,坚决制止巧立名目、高估冒算及搞“钓鱼工程”概算。但又不能少算漏算,要打足投资、不留缺口。
二、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的措施
1、加强管理
为了提高概预算的编制质量,把对概预算的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变“把关型”为“预防型”,找出概预算编制过程中容量出错的原因,对概预算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以防患于未然。同时变“把关型”为全过程的全员全面管理,严格贯彻执行“3个环节”管理程序(即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品校审),根据概预算编制过程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综合单价法或工料单价法进行。把影响概预算质量的制约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防为主的自我质量控制,同时建立“质量信息卡”,对中间检查出的问题逐项记录、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从而达到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的目的。
2、提高人的素质
在过去的传统质量管理中,对质量的认识倾向于狭义的质量概念,对人的素质、工作质量重视不够,概预算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心,费率、小数点、数字位置颠倒等出错,会致使全部编制都要返工,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影响概预算的编制质量,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检结合,重在提高”的管理原则。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重点抓人的因素,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提高工作质量,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由于建筑工程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施工因素千变万化,施工方法多种多样,就是对概算非常熟悉的编制人员,在工作中也难免会有一些和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棘手的问题,加之目前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必须查阅大量资料,重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较好地完成概预算工作任务。硕士论文,要素。所以,提高人的素质、加强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
3、严格按编制规程概预算
概预算编制遵循一定的编制程序,既:(1)搜集资料,拟定工作计划;(2)计算工程量(3)计算单价(4)编制单位工程概算并汇总得到单项工程、工程项目概预算。
4、应用计算机进行编制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是一项连贯性强、抄录计算量大且非常烦琐的工作。硕士论文,要素。在以往的手工编制工作中。概算编制人员不得人员不得不在大量的定额条目及各种计算表之间进行反复抄录和校对,在大量的简单重复计算工作中耗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但效率低、速度慢,而且经常出错,与相关专业的设计工作很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改进和提高概算的编制手段非常重要。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已普遍采用招投标形式,也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能及时准确地编制工程控制价和投标价。这些都要求计算编制工作有较大改进,要改变传统手工编制方法,利用计算机这个现代的工具和预算软件辅助完成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是很有必要的。
这是提高概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根本保证
5、编制过程中应注意的
(1)人工土石方工程中运距的计算,要按上下坡折距(见定额附录中的规定)计算准确,特别挖填方折距应取其重心位置,千万不可按最大深度乘折算系数,且折距后应按定额中的运距单位计算。硕士论文,要素。
(2)洞挖石方中洞内与洞外的运距要分别计算。
(3)土石方运输应“装、起、卸”的运距计算在内,否则容易重复计算。
(4)编制单价表在综合几个定额时,要注意其计算单位,不同单位必须划成同一单位。既要注意自然方、松方、实方之区别,其相应的折算系数在定额附录中均有,应熟悉并掌握。
(5)危险品运费计算不仅单位运价高,而且必须考虑毛重系数1.35和不能满载系数0.8(指公路运输)。
(6)定额规定的高程系数,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高程调整定额;否则,高程对人工、机械效率的影响就会忽略,造成工程概算不准确。
(7)单价表的计算依据一定要写清楚,简单明了、完整,否则,校对时费时间、审查时说不清。
关键词:农村用地,土地整理,问题对策,规划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地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未来建设的用地量必定会突破当前的用地储备,建设用地必然会占用一部分农用地,尤其是耕地,耕地的占补平衡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确定土地整理项目投资的新方向,以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并采取一定的投资方式保护现有耕地,进一步稳定粮食耕种面积,提高耕地产出率,这对于探讨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问题及对策有一定的价值意义。硕士论文,问题对策。
一、固始农村土地整理的现状与问题
1.1城镇化水平低,发展比较缓慢
由于固始县特殊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区位和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发展比较缓慢。全县33乡镇中,仅有8个建制镇,建成区面积只有19.6个/千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7.73人,占全县总人口11.63%。城镇不但数量小,而且规模小。硕士论文,问题对策。固始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和第三产业滞后,尚不能很好地直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功能薄弱,总体规模偏小,多数乡镇基本以单一的行政中心为主,并有传统农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和小规模的集市贸易,集聚能力和服务功能薄弱,职能单一,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
1.2土地松散,土地整理功能得不到发挥
在固始县人均建设用地普遍偏高,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的比例较大,“一户一楼,一家一院”的传统农村型居住方式仍是目前小城镇居民普遍采用的居住形式,从而导致土地松散,人口松散,土地整理功能得不到发挥。而目前,增加耕地数量、补偿因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一度成为土地整理的唯一目标,致使土地整理的综合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如重数量轻质量、占优补劣、开发不该开发的土地、破坏生态景观环境等种种问题。
尽管国家已明确了土地整理的工作方针,立足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但土地整理项目重申报轻建设,工程质量较低,项目目标单一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目前土地整理还未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影响了土地整理综合性的显现与发挥,导致了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相脱节的现象。
二、土地整理的对策与方法
2.1加强土地整理政策的宣传,调动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土地管理法》强调'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土地整理的目的,在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土地耕种条件和质量,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因此,土地整理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要广泛取得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土地整理能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把土地整理工程做成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就要加强土地整理政策的宣传,让土地整理的政策优势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还要主动接受农民群众的质量监督。
2.2规划应因地制宜,做到保护和利用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整理规划方案的制订应贯彻民主政治原则,使土地整理规划的实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硕士论文,问题对策。规划时应参考村、组的界线。由于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采取的是农村集体承包制度,各村、组的土地存在明确的界线。有些规划在设计中忽视了村、组界线的存在,经常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因此,在规划时,应尽量考虑村、组的界线,设计上可以不存在明显的界线,但在单元划分上应考虑。
在土地整理的立项阶段,应向公众公示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具体区位,项目的性质和实施时间;在项目的规划形成阶段,调动公众的积极性,让公众参与到规划的调研中,把公众的意愿带入规划草案当中,使规划方案尽可与公众利益一致。同时,规划应尊重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能利用原有设施应尽量利用。有些道路是农户长期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存在一定合理性。硕士论文,问题对策。规划应因地制宜,做到保护和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相互协调,符合当地实情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原则。硕士论文,问题对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加强规划管理,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
加强土地的规划管理,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调控机制来实现。由于城镇对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比农村要高,有必要对建成区及周边的用地进行细致的评价,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地价的基础上,保证城镇建设有足够的土地供给。城市规划主要是通过控制规划期内的城市建设规模和实施土地供应年度计划管理来实现。主要包括开源、节流、规划控制、经济手段等调控机制,并建立与有效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保障土地最大收益相适应的土地产权制度等。在规划的指导下,按照批准的城市建设规模和年度经济发展需要,从严控制土地供应规模。同时增强规划对土地性质及环境保护的调控功能,切实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各种生态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的建设标准。
总而言之,我国目前土地整理中的公众参与还只是一种低层次的参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召开公众听证会,以听取公众意见,修改和完善土地整理规划;土地整理规划实施阶段要发挥公众舆论监督的作用。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在规划实施中,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协调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农户以及其部门的协调工作。硕士论文,问题对策。公众参与土地管理项目,可直接了解项目各方面的情况,提出意见,起到弥补单纯技术研究的不足,使规划方案更加可行,设计更加科学,实施更为顺利。
参考文献:
[1]王恩旭;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张焱;中国地区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高向军,罗明.国土整治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9
[4]韩润仙,韩桐魁.试论农村土地整理发展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J].国土经济,1999,1
[5]刘宗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整理[J].中国土地,2006,9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进度控制
1.工程进度控制的相关概念
指对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根据进度总目标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编制计划并付诸实施,然后在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情况进行分析,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后再付诸实施,如此循环,直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进度目标进行确定就是进度控制管理,编制进度和资源供应计划,进行进度控制,在和质量、费用、安全目标协调的基础上,对工期目标进行实现。因为目标在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很明确,但是是很有限的资源,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的干扰因素,这些因素有客观的、主观的,不断在变化的主客观条件,随之改变还有计划,所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对计划实施状况进行掌握,并且要对比分析实际情况和计划,必要时要进行有效措施的采取,使按照预定的目标使项目进度进行,对木比偶的实现有所确保。动态。全过程的管理就是进度控制管理,规划、控制、协调就是它的主要方法。
2.水电工程进度控制分析
水电工程建设控制的主要控制之一就是进度和工期控制。因为水电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投资成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单纯地对某一方面的效益进行追求,肯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对其他方面,甚至可能会有很大的损失造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加快工程建设的速度,那么就可以将工期缩短,但是必须要对工期成本进行适量的投入,提升工程建设成本,同时因为抢工期而对工程建设质量有所忽视,会降低质量水平。
(2)如果一味地再工程建设中对控制投资进行追求,成本进行节约,就会使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与工程建设实际的需要脱离,也会拖延工程建设工期。
(3)工程的生命就是工程建设,但是如果对质量过于强调,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合格不切实际地进行要求,或者是要求的优良率过高,就会使工程建设工期有所延长。
所以,应该在对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有保证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决策,确定合理的质量、工期、投资控制目标,投入适量的成本,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可以使工程建设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
2.1水电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特点
编制、优化、组织实施、计划控制水电项目建设计划和对全过程进行协调的管理行为,就是水电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管理。建设工期控制和施工工期控制,就是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控制。建设项目从永久性工程开始向全部建设施工投产或交付使用所经历的时间,就是建设工期,组织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生产准备及竣工验收所需要的时间是在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对工程项目施工计划进行制定和度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进行考核的主要指标。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计划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水电建设项目进度计划具备一定的风险性。
因为组成复杂的水电建设项目,是一个工期比较长的建设,还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在编制和实施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的时候,会遇到很大的风险。
(2)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的可分性和进度控制的多层性。
按照建设程序阶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可以分解为建设前期工作目标、设计进度目标和施工进度目标;也可以按照工程项目组成划分为建设项目进度目标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目标,因为可分性和多层性是工程建设进度的目标的特点,使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管理和进度控制能够实现。
(3)各项建设任务活动时间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建设工期目标或施工期目标都受到完成各项建设工作(或任务)的活动持续时间的影响。水电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投资成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十分复杂,单纯地追求某一方而的效益必将对其他方而的效益产生小良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2.2水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原则
因为组成复杂的水电工程项目,有比较多的参与建设各方主体,为了有利于各方建设主体制定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和对建设进度目标控制,必须要分解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对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体系进行建立。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与投资和质量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2.3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控制体系
2.3.1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基本过程。
2.3.2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控制中的主要环节。
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过程中,包括了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a.对效果进行衡量。在工程项目控制中,对业绩或效果进行衡量,也就是相比较标准或计划与工程实际进展情况,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偏差,进一步对偏差纠正的措施进行采取。管理者如果很精明,对业绩或效果进行衡量总是依据预见来进行的,在某一阶段工程对于可能发生的偏差在实施前就可以预见,并且对引发这个偏差的原因进行确定,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在实施中,以此来对偏差进行纠正,这中做法是很理想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前馈控制。
b.对偏差进行纠正。控制中的重要环节就是纠正偏差。纠正偏差要采用什么措施,控制内容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会不同,但是会有一点是共同的:有很多可能会使偏差引起的因素,要通过分析,对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寻找,进一步就会很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这样才能对控制效率进行提高。
3.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周期
有计划、周期性的活动,就是建设项目监督控制,年、季度、月或周为单位的是活动周期。在这一控制周期中,输入、生产过程和输出进行的控制是其常常包含的,也就我们所说的进行控制、同步进度控制和反馈进度控制。
参考文献:
【1】付文俊.水利水电工程进度控制及其优化[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03).
关键词:成本控制 项目管理 业主方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 A
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成本管理过程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六个环节。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费用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优化成本开支,将总成本控制在预算(计划)范围内的过程。成本控制体现了项目管理的核心,也是建设项目管理效益的客观反映和最好体现。
1 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项目的成本控制在业主方企业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成本控制的意义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增强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控制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工程项目成本的降低,表明施工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节约。第二是增强企业赢利能力。由于当前建设工程项目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和生产周期长等特点。在工程项目较长的生产过程中,建筑市场价格变动,工程量变更等导致了项目成本的不确定性,成本控制即是通过计划、分析、检查和纠正等方式来减少项目成本,增加企业盈利。
2 成本控制的特点
2.1 成本控制的长期性
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周期性的计算项目的实际成本,并跟踪和分析整个工程的成本状况。通常成本控制的工作会分阶段进行,因此,我们应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对项目进行成本控制。从投资估算开始到设计概算,到合同价款的确定,再到项目的竣工决算,虽然每个阶段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不一样,但是成本控制一刻也不能偏废。
2.2 成本控制的动态性
工程建设项目的长期性,建设环境的复杂性,包括市场价格的变化和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的变化,这些都会对成本控制产生不确定影响。因此,业主方需要建立一个成本跟踪系统,获取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及时检查和纠正成本控制中的不合理现象,分析产生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补救措施,从而使成本控制不偏离目标,这也是实行动态成本控制的目的。
2.3 成本控制的综合性
成本目标不是孤立的,它只有与工程的质量目标、进度目标等相结合才有其价值。所以,成本目标必须与详细的工作范围、工程量、技术质量、进度要求等一起落实到责任承担者,并形成完整的责任体系。
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实现项目目标的整体实现,成本控制必须与进度控制、工期控制同步进行,并相互协调,一味的控制成本,却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置若罔闻,最终会影响项目的顺利完成。此外,阵对成本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必须通过合同措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等综合解决。
3 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很快,但到目前为止,业主方对项目管理的系统过程理解不深,一些项目管理方式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在项目控制特别是成本控制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3.1 只注重事中控制,忽略事前控制
业主方在项目管理中对项目的成本控制往往不注重全过程控制,只注重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忽视了最关键的事前控制。实际上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越是前期,成本控制越重要;越是后期,成本控制的影响作用越小,因此成本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
3.2 成本控制不能与项目控制的其他内容相协调
现代工程项目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但是业主方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却没能建立起系统的管理思想,没有将成本管理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去全面地实时控制。现代工程项目要求系统的、综合的控制,并形成一个由总体到细节,包括各个方面,各种职能的严密的多维控制体系。因此,业主方在进行成本控制时不能偏废了其他控制内容。
3.3 部分部门的成本控制的意识差
成本控制的任务主要由成本部来完成,但是其他部门也应该有成本控制的意识。而现在业主方的很多部门缺乏成本控制意识,从而使得成本控制推行起来困难重重,效果也不佳。需要在各个部门都建立起成本控制的意识,充分调动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管理工作。
4 项目各阶段成本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完整的建设工程项目的程序一般分为6个阶段,即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和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其中前期可研阶段是投资估算阶段,设计工作属于概算阶段,而竣工验收后必须要进行竣工决算。从项目提出到实施期间, 成本控制行为对项目建造成本的影响机会可用下图表示:
可以看出,在可研阶段,项目虽处于模糊状态,但可调整余地最大,通过科学选择项目方案, 如项目选址、项目类型、项目规模等,可以大幅度地调整造价;设计阶段次之,可通过设计方案比选,合理选择项目工艺等,较大幅度调整造价; 而施工阶段,则只能在设计规定下,通过优化施工技术及组织,适当降低施工成本,成本控制的调整空间最小。
4.1 项目前期可研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前进行可行性研究,是保证开发项目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科学手段。业主方应该重视可行性研究,特别是投资估算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时,对项目选址、项目类型、项目规模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对拟建项目的各种经济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计算和论证,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率、投资利润率等指标完成财务评价。同时要使得估算的计价方法能与后续的投资要能相互协调,避免前后口径不一,无法有效实现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结算的良性循环这时候业主也可以借鉴之前已经开发过的类似项目,从而能够做出相对而言比较客观的投资估算。
4.2 设计阶段的对成本控制
4.2.1 设计阶段对成本的影响
在设计阶段对项目成本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建筑平面形状、层数、层高、建筑结构以及装饰等,所有的这些因素都会对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设计阶段是实施成本控制的关键阶段,建设项目的造价多少,是在这个阶段确定的。此外,在设计阶段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是最有效的,不仅不会引起工期的问题,而且对质量的影响也很小。
4.2.2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4.2.2.1 引入责任机制,完善限额设计
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标准是以工程造价为取费基数来收取的,对设计中造成的浪费缺乏明确标准和控制措施,设计人员也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这便造成了设计人员忽略项目建设成本,变相指定材料供应商,甚至是故意增加项目造价以获取更多利益等情况。
对这些问题,业主方一方面应该根据可研阶段的投资估算对各专业的概算做出合理的分配,并以此概算为依据,保证投资额度不超限。同时在与设计单位的签约合同中设置责任条款,对明显设计人员的错误造成后续的变更等承担相应责任,从而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
4.2.2.2 完善设计图纸使各专业图纸互相契合
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土建图纸和水电安装图纸还有装饰图纸的契合性,现在,设计单位的分工越来精细,这其中的好处是使得各分项设计更加专业,但是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很多甲方都将土建、水电和装饰图纸分别由不同的设计院完成,这就造成了土建、水电和装饰图纸不能契合,从而为后续的施工变更埋下了隐患,也就无形之中增加了项目的成本。
因此,业主方一定要确保合理的设计周期,保证设计成果的准确性。在土建图纸审核无误后再以此为基础,对项目的水电和装饰等进行设计,完成后再由三方相关人员(业主方设计部人员、设计单位设计人员、承包方相关人员)一起对图纸进行会审,使得图纸各专业的冲突能在施工开始之前解决,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等,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同时对各专业施工工艺较复杂的分项工程,一定要有细部详图设计。
4.2.2.3 选择合理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的选择与优化对建筑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意义重大。为此,建筑设计方案要尽可能的细化(特别是施工工艺复杂的地方,一定要有细部详图设计、节点构造)。业主方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要全面的进行比较和论证,不仅要考虑其技术性,也要考虑其经济性,从而在建筑设计阶段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
在方案优选过程中可以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兼顾功能、成本,保证必要工程费用,消除不必要功能费用,力求以最低的成本费用,实现必要的功能,提高产品价值。要着重于对质量、成本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研究,将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有机结合。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通过功能系统分析、成本分析,最后经过价值分析得到价值系数,确定最优方案。
4.3 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工程招投标阶段,业主方要通过编制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和标底,招标文件,合理评标与决标。标底是评标和决标的依据,标价是签订合同时确定合同价款的依据,合同价又是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的最高限价。
所以业主方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制定合理的资格预审标准、评标方法和评标标准都是对后续的成本控制有着重要影响。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力求准确,以避免投标方利用实际工程量与合同工程量的差异采用不平衡报价的策略。同时在评标时,也要对各投标的报价的完整性、正确性、合理性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4.4 在施工阶段对成本加以控制
施工阶段是资金的物化阶段,也是成本大量消耗的阶段。这个阶段控制成本的主要任务是,按设计要求实施,使项目实际支出控制在合同价之内,合同价款控制在初步设计概算之内,因此,要减少设计变更,努力降低造价,做好工程进度款结算。
4.4.1 建立成本台账,加强成本动态管理
建立动态成本台账,将月度和季度的目标成本与动态成本相对比,分析其与目标成本的差值,并找出其原因以便能更好的控制成本。动态成本台账有利于理解清楚目标成本、招投标及合同成本和实际成本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可以对每月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回顾,当动态成本超过目标成本时能够及时发现并找出其原因所在,也能给后续的成本控制提供借鉴。
4.4.2 加强合同管理,特别是进度款支付管理
合同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途径。合同管理应贯穿于招投标阶段至工程保修日终止的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注重合同执行期间承包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情况。按照合同相应条款支付进度款,尽量避免进度款超付的情况。
4.4.3 加强签证管理,避免不合理的成本
在施工阶段,现场可变因素多,施工阶段的现场签证不可避免。但是部分业主方工程师,业务素质较低,对预算和有关规定不熟悉、不了解,不应签证的盲目签证、不及时办理签证、甚至签证过程中搞不正之风等等,这些都会对成本控制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签证管理:合约预算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掌握施工动态,及时解决设计变更给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业主方也应对合同外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产生的费用进行整理,将金额逐月统计汇总入动态成本。
4.5 竣工决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这个阶段是成本控制的最后阶段,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最后阶段的工程决算编制完整、正确与否息息相关。竣工决算是为建成该项目所实际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业主方在审核竣工结算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要确保竣工图纸和施工现场的一致性,避免因为竣工图错误而导致工程量的结算错误。然后是核实设计变更签证,防止承包商变更签证内容重复上报。成本部人员要仔细计算竣工工程量,按合同约定的计价方式和计价原则核实单价。最后是防止计算误差:工程竣工结算往往金额巨大、项目多,应认真反复多次检查,并将计算结果与经验数值进行比较,防止计算误差的出现。
5 结语
成本控制不仅关系到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更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成本控制贯穿施工项目全过程。对业主方来说项目的开发建设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在工程项目实施控制系统中成本控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只有认真分析项目各阶段成本控制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成本控制更加合理有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陆惠民、苏振民.工程项目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 廖继兵.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J】.施工技术,2009(6).
[3] 梁庆恩.房地产开发各阶段成本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2004.
[4] 高勇.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 2010.
[5] 张斐.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J】.建筑设计管理, 2009(5).
[6] 康兆光.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探讨【J】.建筑经济,2008(12).
[7] 刘志健.浅议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经济新论,2007(8).
[8] 胡树红.浅析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J】.建筑经济,2011(6).
[9] 郑庆有.论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10] 王冬昱、张鹏.浅析项目管理成本控制【J】.科学观察,2008(3).
[11] 宁丽峰、张欣平.项目开发中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建筑设计管理,2005(4).
[12] 方忠良.浅谈建筑企业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财会月刊,2011(4).
[13] 刘妍、陈平.施工企业施工项目阶段的关键-成本控制【J】.科技信息.
近些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和国外知名高校开始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具体的联合培养方式会根据国家和学科的不同呈现出差异。它关系到培养出的学生质量并影响到他们的前途。[1]从2005年开始,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和电气工程学院签订了“3.5+1.5”联合培养计划。这一计划迄今已经执行8年,每年培养的学生约20人。它主要针对学习成绩优良并且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武汉大学(以下简称“本校”)全日制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学生自愿提出申请。南洋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南大”)根据申请学生前三年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成功获得联合培养计划的本校本文由收集整理学生将在大学四年级的下学期赴南大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学习。联合培养的头半年是进行本科毕业设计,时间约为3个月。学生完成论文后由本校老师赴南大统一进行答辩。答辩通过的学生被授予本校的学士学位。此后,学生将在南大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生学习。达到毕业要求的将被授予南大的硕士学位。南大虽然是海外唯一的一所中文大学,但其教育体制依然遵循的是英制。本文试图从两校联合培养体系的特点出发,希望能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一、“3.5+1.5”学制的特点
1.本科毕业设计的特点
南大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被称为final year project(简称fyp)。电力系的教授会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正在进行的实际项目提出一系列题目供学生选择。题目的方向主要包括新能源及其发电、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和水资源及处理四个方向。每个方向都有相应的实验室。每个fyp通常由两个学生共同完成,为期一年。与中国高校进校需按照高考选择的专业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不同,南大电子和电气工程学院所有的学生在前三年是不分专业的。到第四年才根据志愿分成电力、电子和信息三个宽泛的方向。每个大四学生在最后一年除完成fyp论文外还必须选择和专业相关的课程,完成学分。
本校学生在进入fyp之前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专业领域系统、深入的学习,专业基础普遍好于南大的学生。由于进入fyp的时间较晚,同时还有语言和学习环境适应的问题,本校的学生多选择仿真和分析类型的fyp。南大电力系的教授在每周都会和学生固定进行一次见面。他们会对学生在fyp中遇到的问题、课题进行的方向、英文报告的书写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指导。通过审阅这几年联合培养学生本科毕业论文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均能完成篇幅在40~50页的论文。他们的论文经过南大教授的修改后英语语法正确、论述清晰、理论推导严谨、仿真结果丰富而有说服力。同时,这些学生在30分钟的英文答辩中均能回答本校和南大教授的提问,取得良好的答辩成绩。
2.课程硕士培养的特点
和很多英联邦国家一样,南大的硕士培养方案包括两种:一种是课程型硕士;一种是研究型硕士。“3.5+1.5”联合培养计划的学生修读的是课程型硕士,学制一年,毕业授予科学硕士学位。这些学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后和本校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他们需要在一年时间内完成30个学分,计4门必修课、5门选修课和1个独立完成的课程设计。其中4门必修课包括:“电力电子变流器”、“现代电机拖动”、“可再生能源系统”、“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5门选修课需从“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过程控制”、“电磁兼容”、“高等数字信号处理”、“电能质量”、“电力系统建模和控制”中选取。课程设计包括文献综述、实验分析、理论推导和仿真。课程设计需向导师提交6000~8000字的报告并通过30分钟的答辩。
研究生的每门课程都有指定教材。这些教材通常是国外知名学者的论著。由于教材很贵,学生一般会从图书馆借阅。授课教授也会免费向学生提供包含重要知识点的授课讲义。南大所有的研究生课程对全日制和在职人员开放。考虑到在职人员白天需要工作,这些课程全都在晚上授课。授课时间是晚上的6:30到9:30,中间会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每门课程均为30学时。授课教授在讲授课程时会随堂提问,并布置作业。作业的形式包括计算题和仿真两种。比如在讲授“现代电机拖动”时不仅需要完成直流电机内、外环控制系统的书面设计,还必须用matlab/simulink搭出仿真模型,让授课教授检查仿真结果。
研究生课程的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和卷面考试,两者分别占20%和80%。卷面考试的时间为3个小时,其内容一般会围绕授课内容进行全面的考核。每份试卷通常有7道考题,学生可以从中选取6道进行作答。卷面考试成绩50分为及格。授课教授会根据总成绩和所有学生的相对成绩给学生打分。学生最后的成绩为a、b、c、d的形式。由于每门功课的卷面考试都比较难,所有的研究生都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准备每门考试。对于课程硕士而言,每个学期平均5门功课的学习任务还是比较繁重的。他们大多数时间用于阅读教材和完成作业,进行深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二、“3.5+1.5”培养方式的优缺点
“3.5+1.5”培养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培养了熟悉中英文双语环境下的电力工程师。学生在南大一年半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机会接触到电力行业权威,聆听他们的讲座,阅读他们的著作、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作为取得最终学位的一个必要条件,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提供他们参加的至少30次讲座的纪录。这样的学习经历能为这些学生在将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打下很好的基础。事实上,8年来已经有数个学生通过这一联合培养渠道拿到了博士学位。他们的一些文章已经发表在顶级国际期刊上。
然而联合培养的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就业。学生在当地就业受到了新加坡国土面积小、电力企业较少、雇工的政策受国际经济影响较大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另外,新加坡本地的企业更看重的是第一学历。只有在英联邦取得本科学位的员工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联合培养的学生即便是取得博士学位或者入籍都无法和本土取得荣誉学位的本科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对就业和发展的困难,很多学生选择回国就业。然而,国外为期一年半的学习并没有给这些学生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相比国内两年或两年半的硕士毕业生而言,联合培养计划出来的学生没有实际工程项目的经验,繁重的课程学习使他们缺乏理论到实际的锻炼机会。很多选择回国就业的学生不得不用第一学历参加应聘。
三、联合培养方式的改进措施
鉴于联合培养方式高额的投入和实际的产出并不成比例,有必要对这种方式进行改进。实际上,国内已经对这种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广西和东盟高校在联合培养法律人才上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2]然而,电力工程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书本上的知识必须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锻炼才能形成真正的技能。联合培养方式必须从学制和合作的方式上进行深入改革。
首先,可以改课程型硕士为研究型硕士。通过减少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实际项目的锻炼。从前面学习课程的安排来看,课程涉及的面较广。而电力工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强调的是某一特定研究方向的深入研究。通过硕士论文的完成,学生才有更多机会能和导师进行更多的交流,从他们那里得到工程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系统训练。当然,研究型硕士的培养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济的支持。
其次,需要重视学生未来的就业,在他们的培养计划中加入实习学分的要求。实际上“3.5+1.5”联合培养期间,学生有两三个月的假期。通过这个假期,学生可以联系当地电力企业进行短期的实习、培训,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而在制订联合培养计划时,南大应该为这些学生实习提供便利。
第三,可以采用师资共享模式促进联合培养学生的成才。[2]目前“3.5+1.5”计划中本校老师仅在学生本科毕业答辩时才有机会真正参与学生的培养,对于学生硕士阶段的学习更是无法掌控。实际上,本校老师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实际工程项目。而南大教授的优势在于理论的提炼和高水平文章的发表。在联合培养计划制订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让本校教师担任学生的副导师。学生在南大学习的一年半时间内可以同时得到两位老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实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师资共享,本校的老师也有更多的机会和国际同行实现交流,发表更高水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