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感恩祖国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富有,逐渐强大,中国那五角星的红旗越飘越远,越飞越高。他带领着我们走向新的生活,新的人生,新的希望……
感谢祖国,是您,让我们华夏人民能够昂首挺胸跨步在世界各处;是您,让我们炎黄子孙在亚洲一展雄姿。祖国啊,我爱您!
身为一名中学生的我,现在没有能力为祖国报效,我愧疚,我不放弃,我养精蓄锐,等到十年后,我带领着祖国的希望振翅翱翔,再创辉煌。
而现在,我随手捡起地上一张纸条,是对祖国的感恩。节约资源,也是对祖国的感恩。努力学习,同样也是对祖国的感恩。感恩的方式有千千万万种,而我对祖国的情恒古不变,祖国啊,是您创造了人才,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的精英。
辅导老师:罗京
我的祖国是中国,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有壮丽秀美的河山,还有很多古老的建筑,比如北京的天安门、故宫,和像一条巨龙似的万里长城,这些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我的家乡是新疆,新疆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物产非常丰富,春天,桑树给我们献出酸甜可口的桑子和杏子;夏天,有清凉可口的西瓜;秋天,有香甜诱人的苹果、葡萄、哈密瓜;冬天,有坚强的松树和美丽的雪莲,另外,地下还有丰富的资源,有煤矿、石油,还有好吃的羊肉、白白的棉花,所以,新疆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我是一个在石油城出生的孩子,我的父母都是石油工人,他(她)们在毒辣辣的太阳下工作,我无法想象他(她)们的辛苦,也无法想象在烈日下的感受,可是他(她)们都在为克拉玛依油田的建设奉献力量,我知道,虽然他(她)们的工作很辛苦,但看见石油源源不断的被输送到千千万万需要石油的地方,他(她)们的心里是多么幸福啊!
虽然我现在还小,可是我相信,我长大以后,也要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带动其他人一起,使中国的明天更美好!
【关键词】教学 ; 感恩 ;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24-01
现如今,感恩教育已成为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一)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陶冶我们的精神。如,《三峡》让我们领略到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观潮》写钱塘潮的雄伟景象,让我们心潮澎湃,赞叹不已,《西湖游记二则》让我们感受到西湖之美,得到心灵上的愉悦。
(二)父母之恩
父母不但给我们以生命,而且竭尽全力地养育我们,如朱自清的《背影》让我们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三)祖国之恩
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它的地大物博,更要从中感知它的博大精深,丰厚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危难时刻为国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课文中的众多古诗文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四)社会之恩
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还要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我的老师》等课文中感受师恩,从《金盒子》等课文中感受友恩,从《驿路梨花》等课文中感受他人之恩。
二、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感恩――珍惜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条件,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远离犯罪。
感恩――承担责任
在感恩教育中,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贡献,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是不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苟且偷生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古已有之的道理。
感恩――学会和谐相处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感恩教育的方法
(一)信息筛选――知恩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等。
(二)情感体验――感恩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1.在朗读中体验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让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在想象中体验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大自然之美就会深入人心,如《黄河魂》对壶口瀑布的想象,能让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祖国的壮丽;表现祖国优秀儿女的课文,通过想象,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学生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就更加深刻。
3.在思考中体验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只有一个地球》,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深入认识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人类的恩情是不可替代的。
(三)倾诉衷肠――报恩
一、时间拆分法
例如,张洁的《我的四季》就是以“生命如四季,四季似人生”为中心,结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抓住每个季节的特点,将个人独特的感受与季节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构思巧妙,而且给人以哲理的启发。
二、空间拆分法
例如,的《祖国山川颂》,作者就是先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了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接着又选取家乡的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瀑布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
三、逻辑拆分法
例如,周晓枫的《斑纹》,作者就是根据认知规律,由蛇的斑纹写起,接着写了其他动物的斑纹,进而从大到小、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地写了斑纹无处不在,从而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的独特思考。
四、局部拆分法
例如,惠特曼的《船长啊我的船长》,就是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比作船长,把战士比作水手,把美国人民比作欢呼归航的群众,把废奴战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充分表现了对林肯的特殊情感。
例文
我的精神小屋
康敏敏
有一间小屋,自我出生便敞开门窗,享受着温暖阳光的照耀,吸收着大自然的甘霖雨露。作为它的装饰,我要布置它。
我要给它起个名字――精神小屋,并在带有柔和背景的木牌上郑重地写下它。它高高在上,带着威严,醒目而又透着庄严,让我深感震撼和肃然起敬。带着憧憬与敬畏,我开始把一位位精神家庭中的成员请进……
我要用坚强做它的顶梁柱――不论多么猛烈的风雨,它都会用顽强的毅力承担重负,决不会放弃,决不会服输。
我要在小屋的墙上挂满感恩。溪水感恩大自然给了它生活的空间,所以虽然它不是大海,只是细流,但它还是宁愿做一股清澈的泉水,为人们带去甘甜,树低下的花感恩阳光给了它温暖,所以它虽然不能时时享受太阳的照耀,而只能享受太阳的一缕阳光,但它还是宁愿做“百花齐放”的花园中的一员供人们欣赏,我感恩父母的无限关怀,我感恩老师的谆谆教诲,我感恩自然赐予的美丽,我感恩小鸟馈赠的歌声……虽然他们的付出不是至高无上的奉献,虽然他们只是塑造了一个平凡的我,但我甘愿平凡,甘愿平凡地感受人生,甘愿平凡地为理想奋斗。
我要在我的精神小屋的书架上摆满乐观。我要做一个对困境说开战的人。我敬佩我的父亲,因为他的心态总是那么积极向上,即使家里的境况一日不如一日,他也能笑呵呵地对待生活――他会怀着希望去减轻家里的负担,他会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去偿还债务,他会在生意亏本时重复着“每天都是新的开始”鼓励自己……倘若乐观能常住在我的精神小屋里,我要把它视为贵宾,永不言弃。
我还要在我的精神小屋的阳台上放上执着――大海以奔腾宣示它的豪壮是执着;涓涓细流不断奔向大海也是执着。我要带着执着,品味人生的豪迈与奋斗不息。
我的人生道路还很长很远。我要不断吸取各种精神充实我的精神小屋;我要带着我的精神小屋中熠熠生辉的精神去寻找未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外活动 教学成效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情感丰富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语文课外活动拓展教学空间,将课堂教学中无法完成的活动放到语文课外活动中来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开展竞赛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服务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出发点应该与语文教学相配套,为课堂教学发挥补充与完善的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成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教学进度同步,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写字竞赛、朗读竞赛、作文竞赛等,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如针对学生识字学习基础不牢固、错别字偏多的现象,我在每一单元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都组织1―2次的默字竞赛,要求学生将本单元的生字正确书写出来,采取这种竞赛的形式,克服以往单纯强化记忆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为学生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在学生的眼里,这些生僻字不再是那么难写,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竞赛促进教学的成效。针对小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唱读”、感情不丰富的现象,我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朗读技巧的基础上,定期举办朗读竞赛活动,对学生开展分组竞赛,将朗读基础与水平基本上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编成一个学习竞赛小组,开展竞赛活动。在竞赛激励机制的引导下,学生相互之间卯足了劲练习朗读技巧,通过一段时期的强化巩固,整体朗读水平明显提升。为了克服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我通过开展口头作文竞赛、作文片段现场命题竞赛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为深入开展作文教学营造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结合内容理解需求,开展主题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仅靠课堂教学40分钟的时间和课堂空间,在一些教学内容的教学与组织环节,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空间来实施整个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难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外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创设浓厚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内容后,为了深化教学成效,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我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学”主题活动,要求学生仔细回忆、认真思考与父母、朋友、同学在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寻找感恩的闪光点,在班级主题活动中进行交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感知中提升思想教育成效。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内容后,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搜集有关描写祖国各地美丽景色的语段、图片,带到班级进行交流汇报。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有的学生找到了丰富的图片资料,有的从网上下载了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资料带到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结合作文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生大多在三年级接触作文教学活动,对作文写作活动存在着畏难情绪,作文教学成效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式陈旧的方面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生活感知体会少,缺乏足够的作文写作素材。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文写作,生搬硬套文章内容,虚构生活事实,这样的途径写出来的文章,严重缺乏真情实感。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各种机会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在实践活动之中积累写作素材,增强真情实感。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参加小记者报社与学校记者站联合举办的“感动中国―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采访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采访活动。有的学生采访的是一些老党员、老,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学生采访了社区老同志,听老人讲述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发生的前后变化,让学生增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理解,激发自豪之情;有的学生采访了清洁工、白衣天使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敬业奉献楷模,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优秀的品质。通过这样的丰富活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真情实感。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团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了解社会,多增加生活积累,为作文教学积淀深厚底蕴。
四、结合学生学习爱好,开展兴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