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经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家鼓励更多的百姓学习道德模范,靠近道德模范,让更多的道德模范影响身边的人.我们学习完全国道德楷模事迹最好写一下心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第八届2021全国道德楷模优秀心得感悟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第八届2021全国道德楷模优秀心得感悟1这段时期,全国全省范围掀起了学道德模范的。
道德和法律不同。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个人品质的一种根本体现,一个具有崇高品质的人,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处,它们都可以约束人。但道德对人的约束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品质。而法律对人的约束则是外在的,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因此,法律是制止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治标的手段。而道德虽然不是制止不良风气的有效手段,但却是治本的手段。所以,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最终需要每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是一个漫长的困难的过程。当今社会,权、钱、色等欲望让人们不惜做出重大的牺牲而做出违法的事。因此在全社会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次,国家推出的道德模范分为5大类别: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见义勇为。我在班会课上向学生宣讲如东的见义勇为模范葛纪军时,讲到他不畏歹徒,机智勇敢地和歹徒做斗争的故事;讲到诚实守信的南通第三人民医院的院长拒收红包,开展“无红包医院”活动,在全国引起反响。这些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典型,不仅感染了学生,也感染着我们每个教师。
作为“灵魂的工程师”的我们,有必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的人,更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只有人人成为有道德的人,我们的社会道德风气才会积极向上。学校是道德教育的原始之地,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我们教师更有必要在这道德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上好晨会课、班会课、以及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时刻渗透思想教育,把道德教育的弦时刻绷紧。在这次全国性的学模范的过程中,让我们学生学得更多,更透。
第八届2021全国道德楷模优秀心得感悟29月16日,紫薇小学组织教师观看《德耀中华----第_届道德模范颁奖仪式》。之后,紫薇小学校长许捍平带领全体教职工进行交流研讨,让全体教职工再次感受道德的温度与力量。
第_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分为五个篇章,分别为“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等。颁奖仪式中老师们听着一个个平凡的名字,看着一张张普通的面容,被他们的事迹感动着。这些道德模范们以勇敢、善良为墨,以坚持不懈为砚,以实际行动为毫,书出了大写的“人”字,苍劲有力的一撇一捺间展示了道德模范们的崇高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丰富,倾洒了道德甘露,滋养着广大民众的心田。这一刻,可歌可泣的平凡故事尽为人知;这一刻,可亲可敬的道德榜样走近视野;这一刻,可学可仿的道德标杆立于心中。观看中,老师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带来一场难得的盛宴,同时也是对自身努力修为的鼓励。
颁奖仪式结束后,老师们深受感动之余,也引发了对自身的思考。交流研讨中,大家表示,作为教师,更要严格地规范自己的言行,让每一个个体都闪耀着道德光辉:或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或孝老爱亲,不离不弃;或助人为乐,传递真情;或诚实守信,表里如一;或敬业奉献,勤勤恳恳。教师当以德润身,更应立德树人,道德建设同样应从娃娃抓起,让他们练就坚实的道德“童子功”,给他们的人生打上鲜亮的底色。
观看了《德耀中华----第_届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后,紫薇小学的老师们更加清晰地明白德为人之本,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基。少年有德,则国更辉煌。道德模范是旗帜,领着大家向前去;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大家前行的路。“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祖国的天空,需要更多闪耀道德之光的星。研讨结束,全体老师表示:德润中华,必有你我!
第八届2021全国道德楷模优秀心得感悟3通过认真学习英雄人物的道德模范事迹之后,我的“榜样”词典里又多了很多闪光的名字!从而有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动、翻腾。我十分感动于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业绩;感动于他们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于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感动于他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标兵。
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刻苦钻研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应用到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坚信定能逐步走向成功。
模范的事迹告诉我,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争创一流的干劲。刘国红是贵阳市公交出租汽车公司四车队三班班长,一名的普通的士司机。多次在营运中做好事、见义勇为。李远红带着许士强改嫁,和现任丈夫蔡德全开始共同抚养幼女,照顾瘫痪前夫,演绎了一段感人的真情故事。“保姆妈妈”李泽英带着卓遵琴抛下的卓欣和卓欢(双胞胎弃婴),艰辛地走过了十多个春秋。如今卓欣和卓欢慢慢长大了。现在,她带着姐妹俩和自己的孩子,用汗水和劳累兑现自己的承诺。_是一名贵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村民。他平常就乐意帮助和关心别人,他始终认为帮助别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义勇为是人间正气。近六年以来,_先后抓获抢窃手机、项链、耳环的犯罪分子就达9起。他总是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精神去和一切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感人故事等等。
二,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业务精湛,兢兢业业,他参加工作后,在基层工作,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老同志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受到大家一致赞扬。他们除正常工作时间外,常常中午不休息,夜晚加班,由于长期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他终于病倒了,在领导、同事和朋友的关怀鼓励下,最终转危为安,完全康复,创造了生命奇迹。
三,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坚守忠诚的品质。
坚守忠诚是一种习惯,是忘我的投入,是创新的前奏,是一种道德信念,他们对待工作一直是坚守忠诚的态度,他的工作环境艰苦,办公条件差,生活清贫、枯燥、寂寞但这些都没有让他退怯。他每天在完成本职工作后,都坚持学习水文业务知识和专业理论,记录大量的读书笔记。长期的勤奋学习、刻苦练兵,他做出了自己的成绩,曾两次在全国大赛上大显身手。他勤奋敬业,不懈追求,平凡的岗位见证了水文工作者的奉献和忠诚。
四,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的品质。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然而张宗良的事迹告诉我们,一辈子做好事再难,他也要做!张宗良多少年如一日地照顾一个非亲非故的老人回保才,回保才老人是一名受过伤的残疾军人,在中失去了左臂。张宗良从小就崇拜英雄,崇拜那些在战争时期扛过枪、立过功的抗战英雄。了解到回保才不幸的经历,他真正的走进了他的家,冬季为回保才老人买煤取暖,夏季为老人做足防暑防雨工作,每次去老人住的地方他都要把所有生活垃圾都清理干净,每一个节日都提前为老人准备好过节的东西,数年如一日,成了老人家里的义务维修工和服务员。
我作为一名大一学生,在经历这次精神教育和学习后,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为我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明确了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我人生的又一新开始增光添彩!
第八届2021全国道德楷模优秀心得感悟4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他所接受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在“古代”,也许这样说有些遥远,但中国传统的教育目的是教我们做人,做一个知道爱护、尊敬、关怀和帮助别人的人。现代人受到西方科技文明的冲击,将这个传统的教育有些舍弃了,注重科技而忽视思想道德。特别是近些年,盲目效仿西方科技教育,崇尚竞争。可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升级为战争。我觉得先人的教育观值得我们去思考,去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至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我们中国的教育从儿童开始,就教我们尊重长辈,待人接物有礼貌,爱护大自然,这是爱的教育。儒家教学的理念,非常重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爱的教育。时时处处,遇境逢源,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弟子规》一书在中国差不多有一千年了,从宋朝开始推行。无论读书不读书都学,才会有那么好的社会,那么好的风俗习惯。
从拍的古代的电视剧、电影和记史料记载等各个方面都能从中感受到孝敬老人,与人为善的氛围。在当时那种氛围中,不会有那么多玩忽职守、不孝敬老人、贡高我慢的人了。
作为一名平凡的机关职工,我要向道德模范人物学习,通过多看、多听、多学等不同的学习形式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使自己的行动向道德模范人物靠近。
时代在前进,潮流在更新,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去随波逐流。社会的进步而人的思想不能止步不前,我们既要宽恕自己,从宿命的束缚中解脱自我,同时,我们应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帮助和善待我们周围的朋友和亲人乃至整个社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同享和平社会中的美好的同时,我们也要勇于共同面对和顶扛海啸、地震、洪水、暴风和黄沙等带给我们人类的不幸和灾难。我们身边的模范人物已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兢兢业业、尊老爱幼,帮弱扶残,抛弃利己主义,这正是我们传承中华文明的美德!
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个人品质的一种根本体现,一个且具有崇高品质的人,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处,即都可以约束人。但道德对人的约束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品质。而法律对人的约束则是外在施加的,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因此,法律是制止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治标的手段。而道德虽然不是制止不良风气的有效手段,但却是治本的手段。所以,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最终需要每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今社会,权、钱、色等欲望让人们不惜做出重大的牺牲而做出违法的事。因此在全社会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本身就是一个漫长和过程。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快这个过程。现在,胡提出了“八荣八耻”,我认为这必定是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一种很好的催化剂。
今天,国家推同了307位道德模范的代表人,我是其中一位。北京一行,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了更多的先进事迹,看到了很多品质高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身也有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缺点,自己也必须向其它的道德模范们学习。这让我想到,我们虽身为道德模范,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道德素质已相当高了,我们知道,十全十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我们上大力提倡公民向道德模范学习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这些道德模范也要学习,不仅要学习其它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也要学习那些未评上道德模范的优秀人物。
这次,国家推出的307道德模范分为5大类别: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见义勇为。但这并不表示各个道德模范只在其所在的一个方面具有良好的素质,而是这个方面的事迹最为突出。所谓道德模范应该是一个全面的模范,而不应该只是某一个方面的模范,否则就不能称其为道德模范了。我们学习道德模范时,要全面的去学习,而不能只学习其某一个方面。
我们一方面用道德模范的事迹去感召人,另一方面发动人民群众向道德模范学习,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如果只让优秀的事迹去感召人而不提倡大家去学习,或者只提倡去学习好的东西而没有实实在在的事迹,这都是行不通的。
第八届2021全国道德楷模优秀心得感悟5我认真学习过道德模范事迹之后,发现这些道德模范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他们都是一些平凡的人,和大家一样工作和生活在平凡的岗位和家庭中,却让人十分感动!
这些道德模范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他们用不悔的付出和不懈的追求,演绎着人生不朽的篇章;他们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行动诠释了人的光华。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的灵魂经受了一次庄严的洗礼,也让我深深懂得了“道德”二字的份量,留存于心中的除了感动,还有震撼,敬佩,更多的是反思,是领悟,是鞭策
这些道德模范,有助人为乐的、有见义勇为的,有诚实守信的,有兢兢业业,长期与病魔抗争,刻苦钻研,敬业奉献的,有孝敬老人,教子有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数十年如一日,照顾孤残老人的,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个不同寻常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迹感人,发人深省,催人奋进。象一盏温暖之灯,引领着我们在道德之路上不断前行。
学习了这些道德模范的事迹后,我觉得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人。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从而更加坚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更加热爱自己从事的本职工作。要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兢兢业业,严格要求自己,以道德模范为楷模。
我通过结合多年来教学经验,提出了自己的主要观点:创设问题情境应建立在合理的平台上。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践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能力。”一堂好的课,问题的提出能够让学生有的放矢,“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只有建立合理的平台,注意问题相对学生的可操作性,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初步目标。 那么如何创设情境让数学教学渐入佳境呢?
一、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1、用故事导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设教学情境要具有启发意义,要产生愤悱的心理,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快乐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例如一年级的“统计”一课,教材安排是让学生统计各种花的数量,再是统计喜欢吃水果的人数。我们把这些教学环节编成一个故事:今天大象过生日,小动物们来祝贺,他们给大象送来的礼物是各种颜色的鲜花,大象招待小动物的是各种好吃的水果。通过统计花、吃水果的人数不仅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还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整节课自始至终学生兴趣浓厚。创设趣味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的路子。这样的教学既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用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课堂上易于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利用儿童的这种心理,用游戏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调节他们的精神,唤起学习兴趣,使他们左右脑部处于兴奋的同步状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这样可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例如在教一年级较大数组成时设计小白兔分萝卜,白兔妈妈拔了7个大萝卜,准备放在两个篮子里,想一想白兔妈妈怎样分。首先让每个小朋友做白兔妈妈,用已经准备好的7个萝卜形的纸片分。让学生到黑板前戴小白兔的头饰做白兔妈妈,把7个萝卜插在两个篮子里,看谁分的种类多。在学生刚学加减法时利用扑克牌为道具,从中抽取一张让学生用手中的牌利用加减得出规定的数字。这样使题目既具有培养儿童智力的作用,又富有儿童活动情趣,儿童的学习兴趣大增,智力得到发展。把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寓于愉快的活动中,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而又学得扎实和灵活。
3、模拟生活环境,创设情境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习统计时,让学生对你周围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进行调查,比如:学生喜欢喝什么牌的牛奶;好又多自选商场的商品销售量;班上同学最喜欢的兴趣小组。请你根据调查情况,制作统计表,从你制作的统计图中,你可以得出那些结论?请作出解释,说说你的理由。从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调查的兴致很高。学生的观察力、比较的能力和独立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地提高。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的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的重要。由此可见,生活离不开数学,我们必须将数学教给所有的人,而情境教学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教学,并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就会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4、借用教学设备,创设欣赏性情境
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欣赏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分析思考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创设欣赏性的情境就更有必要了,课件展示翩翩起的蝴蝶、校园里的绿叶、香山的红叶、充满喜气的花朵等等,那学生初步感受对称美,在欣赏的同时就有学生喊着还有对称的,学生说了很多,我便问他们:“你们是怎样判断的呢?”这就很自然的引到对称的特征探讨中去。
二、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情境应具有启发价值.
学生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在能激起他的兴趣的情境中进行的,学生的学习是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能引起学生认知“失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唤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问题情境创设时,要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掌握化学科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让问题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相联系,建立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
2、情境应具有可接受性
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才可能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和策略日趋丰富,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提高。
3、情境应具生动、直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学生参与“积极的情感活动”、受到“情感熏陶”,必须以感悟作品的情感为前提,只有让学生走进作者心灵的深处去触摸作者心灵细微的纹理,才能在这份贴近里感受到作者的呼吸、作者心灵的律动,进而在这忘我之境里使学生的情感和人生经验得到丰富,才能“享受审美乐趣”,最终提高语文素养。那么,散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恰如其分地感悟作者的情感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途径与方法。
一、在时代背景中感悟情感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对作品的认知决不能只局限于作家及作品本身,而应该把其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去考量,才能最恰如其分地感知作者、领悟作品。
1.联系写作背景。白居易说:“文章合为事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学逐渐担负了“文以载道”的社会责任并加以传承。可以说,每篇文学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其光芒反照到作品之中,就是作者特有的价值思考与情感诉求。循着这条脉络,我们就能把握与理解整个作品。但每一个具体的文本传递给读者的信息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是作者思想和那个时代的全部反映。在阅读散文时,引入相关背景资料,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合理把握作品情感走向,促进学生准确地体验、感悟。如果脱离作品时代背景进行解读,往往会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产生许多障碍,学生对文本无法产生感悟和共鸣,从而曲解文本价值。黄厚江老师在教学《老王》时,在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老王与作者的内心之后,又把他们俩放到的时代背景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老王这样不幸的人,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坚守着善良,坚守着真诚,甚至坚守着对文化人的敬重,是多么难得和可贵。”让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来读老王,来读杨绛,来读《老王》这篇散文”,从而更容易有准确的把握,有更丰富的收获,也更加精准地把握了作者在文中那复杂的情感表达。
2.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还折射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之中,所以有些散文还可以从作者的人生经历中去把握住作品的情感走向。例如严华银老师在教学《黄鹂》时,就引入了作者当时正在经历的人生困境,让学生由主观性的阅读,过渡到实证性的阅读。严老师这样做不仅是教学的实际需要,也是引导学生明白,阅读散文不仅要注重文学作品本身,还要关注作品之外的因素,这样才能真实地感悟作品的深层内涵。
3.联系作者的心性情怀。时代背景也包括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作者由独特的经历而形成的独特的个人心性与情怀。文如其人,作者的文字不仅反映着他的思想,也折射出他独特心性下作品特有的风格。教学中,可以通过感受作者的情怀去理解文字的风格,进而走进作者独特的情感世界。黄厚江老师教学《葡萄月令》时,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汪氏散文的特点之后,话锋一转,抛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葡萄月令》来呢?”然后,用汪曾祺女儿的文章来让学生了解汪曾祺乐观中恬淡的个人心性,从而让学生明白:“汪曾祺之所以这么乐观,在这样的生活中还充满爱,确实是他的恬淡的人生态度决定的。所以只有这样的汪曾祺才能写出这样的“葡萄”来,只有这样的汪曾祺才能写出这样的汪氏散文来”。
4.联系作者作品的一般特色。对某一作者的某一特定作品,教学时还可以联系作者作品的总的风格、特征去解读,从大处把握,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领悟情感。如陈钟梁老师在教学《合欢树》时就把课文放到史铁生散文总特色的背景之下去引导阅读。陈老师的这节课灵活运用一个复线推进的结构,一条线索以10岁、20岁、30岁及30岁后的时间为经线带学生感受母爱;一条以王安忆对史铁生作品的三段式评价为纬线带领学生体会史铁生散文的特色。前者引领着教学的走向,后者给课堂增加了厚重。这两条线索一纵一横,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让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走进课文,去感悟史铁生那复杂的情感世界。
二、在拓展阅读中感悟情感
有的课文,学生单从课文获得的信息往往不能充分地理解与感悟文章的内容,学生体会作品中所蕴涵的作者感情、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是比较困难的。这时,教学就不能只局限于课文,而应当作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给学生架设一条理解的桥梁。这样,既增加了教学的深度与学生思维的厚度,又交给学生一把感悟的钥匙,让学生顺利感悟情感,触类旁通。
1.作者的其他作品。一个作家的作品之间常常会有风格上的一致性,并且在情感上有千丝万缕的相通之处,因此,教学中适当拓展一些相关的作品的阅读,或举一反三,或启迪领悟,会让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与感悟有一个非常好的催化作用。严华银老师在教学孙犁的《黄鹂》时,还引用了孙犁写的《说赵树理》以及《文虑》中的片断,对课文形成一个非常有力的补充,让学生对作家当时所处的复杂险恶的社会环境有更深入的认识,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把握作品的主题、获得不同的感悟起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与课文有联系的其他人的相关资料。有些散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语文经验之间有很大的落差,如果能借助一些相关的资料,给学生以相应的补充和解释,就可以扫清障碍,很好地弥补这个落差,从而让学生顺利走进文本,准确地去理解作品、感悟情感。这方面最经典的一个课例是陈钟爬鲜Χ浴逗匣妒鳌返慕萄АT谡饨诳蔚慕萄е校陈老师分别引入了王安忆对史铁生散文的评价、鲁迅《故乡》的表现手法以及列夫・托尔斯泰的故事进行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史铁生散文的特点,以帮助学生走进课文,感悟情感。
三、在品赏文字中感悟情感
王荣生老师说:“作者的人生经验,通过精准的言语表达出来,也存活于这些言语中。唯有通过对言语的体味,我们才能把握作者的独特经验,才能感受、体认、分享散文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文字就是思想,是解读课文的入口。文本的思想情感,只有借助于作者独特的文字才能表达出来,因此,文字是思想情感的表现形式,要想感悟作品的情感,必须通过细细去体味作品语言的滋味,感受语言背后作者的人生情调,品析作者精准的言语所蕴含的意的表达,才能明白其主旨,较好地领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郑桂华的《安塞腰鼓》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找出一些特别能传递奔放之情的句子,发现它们在句式上有哪些特征?说一说它们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语言的特点,感受语言的形式美,从而去品味文字奔放、张扬的情调,去发现文字的精细和美丽,去感受作者文字的独特之处,进而去读懂作品,领悟情感。
四、在朗读中感悟情感
中文是一种富于韵律感的文字,作为披文入情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朗诵教学历来为许多教育名家所推崇,成为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经久不衰的教学方法。郭沫若说:“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散文的阅读,更适合于在朗读中借助于再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从而感悟语言文字背后所表达的情感意蕴。
朗读与对情感的感悟其实是一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学生由朗读语言文字而得来的那种对情感的领悟还会激发出学生反复诵读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对语言形式与思想意蕴的感受更加细腻,进而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
王荣生老师在他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中提到的一个课例,就是朗读对于学生感悟情感之重要性的极好诠释:“有位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开始范读,入情入景,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后,她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反复朗读了几遍课文。教师问学生,还需要讲吗?学生齐答:我们懂了,不需要讲了。”
教学中,要注意朗读有各种不同级别的层次,教学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从而让学生对作品情感的领悟不断深入。
五、在生活情境中感悟作品的情感
作品是社会的反映,也是生活的反映。阅读作者的散文,就是阅读作者的生活,阅读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里的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情感表达。散文的阅读过程,也是作者与读者两种生活对话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去深切感受,让自己的人生经验与作者的人生经验进行链接,才能顺利地进入作者所表述的情景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运用谈话、故事、表演、歌曲等形式,预设各种生活情境,营造一种生活化氛围,以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让他们在生活的情景中能够更快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例如在教学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可以用谈话来创设生活情景:“同学们,你童年最喜欢最经常去玩的一个地方是哪里?你为什么喜欢它?谁来与同学们分享一下你那份童年乐园里的快乐?”这种生活情境的感情基调与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因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
六、在作品的“留白”处挖掘情感
艺术是相通的,中国画中常用一种“留白”的技法,而文学作品中也常常有这种类似的技巧。文学作品中的这种留白,常常给人一种言虽尽而意无穷之感。许多时候,为了留有回味和意蕴,造成一种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的情感不宜或不想直白地表达出来,故意在作品中留下一些欲说还休的空白之处,而作者幽微的情感,正是隐藏在这里。挖掘它,有利于激活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去找出作者心灵最深处的矿脉,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
如王安忆的散文《我们家的男子汉》中“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一段的最后是这样描写的:“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得力的,跳进了车厢,淹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送走了一出生就陪她伴她生活了四年的小侄儿,这时,作者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她会有什么反应呢?她会怎么做呢?教学中,如果以这“留白”之处为突破,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里去,就会感悟到作者对侄儿那份深入到骨子里的爱。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肝肾囊肿;无水乙醇硬化治疗
Using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ombined with Anhydrous Alcohol Sclerosis on the Hepatic and Renal Cysts
DING Yu-hai,WANG Jian-ping,ZENG Hua,SHU Ying,LU Peng,QI Long-fei
(Jiangxi Province Ganzhou City Hospital , Ganzhou 341000,Ji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using a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ombined with anhydrous alcohol sclerosis on the hepatic and renal cysts. Methods Treating 21 cases with hepatic or renal cyst through puncturing,reserving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then injecting anhydrous alcohol.Results Investigating all the 21 cases after 6 months,there were 21 cysts,the effective rate is 100%(21/21),the healing rate is 90.5%(19/21),with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Using a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ombined with anhydrous alcohol sclerosis is a simple ,feasible,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patients with hepatic or renal cysts.It is value to popularize.
Key words:Central venous catheter; Liver cysts;Kidney cysts; Sclerosis
单纯性肝、肾囊肿为良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自超声和CT广泛应用,肝、肾囊肿的发现率明显增加。当体积较小或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常无须处理,但临床上有部分肝、肾囊肿尤其较大的囊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周围组织压迫症状,需要积极治疗。近年来随着非血管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肝、肾囊肿已基本逐渐取代了外科传统手术而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外报道治疗效果均满意,我科自2015年1月~6月在超声或CT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2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肝、肾囊肿患者21例均经彩超或CT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肝囊肿11例,肾囊肿10例,肝囊肿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胀痛、饱胀、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肾囊肿有腰部酸胀不适。其中,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32~82岁,囊肿大小为4.9 cm×5.5 cm~7 cm×10 cm。
1.2方法 术前准备:详细了解病史,查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询问有无药物及酒精过敏史及患者饮酒量,有无重度高血压 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及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排外手术禁忌证;并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超声或CT检查明确囊肿位置、穿刺、体表穿刺点及穿刺路径。取最佳穿刺,常规消毒和铺巾,采用深圳益心达医学创新公司的中心静脉导管包,2%的利多卡因自穿刺点处由皮肤至肝、肾包膜逐层行局部麻醉,穿刺针保持负压沿穿刺路径方向进针,直至见淡黄色液体涌入针管,穿刺过程中嘱患者屏气,待确定针尖位于囊肿内后,以改良Seldinger 法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抽吸囊液,将囊肿内液体全部抽净,记录抽出囊液量,囊液行常规、生化、脱落细胞检测,确定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后,注入无水乙醇,注射剂量为抽出液的25%,保留2~3 min,同时嘱患者变换使得囊壁与无水乙醇充分接触,然后将无水乙醇全部抽出,一般反复3~5次,直至抽出液由乳白变为清亮,然后注入5~10 ml无水乙醇保留囊腔内。Yang 等[1]研究发现,乙醇在1~3 min内可使囊肿上皮细胞失活,但要经2~4 h才能将囊腔壁完全浸透,故认为应将原注入的乙醇从囊腔中抽出后,再注入少量乙醇保留[2]。治疗结束后中心静脉导管拔出囊肿前注射1~2 ml利多卡因溶液,可将残留在导管内的无水乙醇完全排出,防止乙醇溢出体外导致腹部疼痛不适症状[3]。拔出中心静脉导管,平卧观察10 min,如无异常反应即结束治疗,术后平卧观察30 min~2 h,观察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部疼痛、气促、发热等; 若出现皮肤瘙痒、红疹等轻度过敏反应,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出现心律失常、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者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 5~10 mg及其他对症处理。
1.3疗效评价方法及标准[4] 根据介入硬化治疗前后检查结果判断临床疗效。分别于硬化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CT或彩超判断疗效。疗效判定标准:①凡囊肿消失或缩小80%以上为治愈;②囊肿缩小>50%以上者为有效;③囊肿缩小>30%为好转;④囊肿与穿刺前基本相同为无效。
2 结果
2.1疗效评估 21例患者共21个囊肿,术后3及6月复查彩超,对照疗效评价方法及标准,其中达到治愈标准的囊肿数为19个,占总囊肿数的90.5%;达到有效标准的囊肿数为2个,占总囊肿数的9.5%。总有效率达100%,其中治愈率达90.5%,取得满意疗效。
2.2并发症 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11例患者在无水乙醇硬化过程中出现一过性面色潮红、不同程度肝区或腰部胀痛不适和灼热感、心率加快,术后上述不适自行消失;全部患者穿刺置管处有不同程度的胀痛不适,但均能忍受,未做特殊处理。均在数小时内自行好转,2例有轻度肝转氨酶升高,1例出现发热,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目前认为多数先天性肝囊肿与胚胎期肝内胆管、淋巴管发育异常,局部分泌液淤积有关,但不排除脏器退行性变所致的可能。肾囊肿起源于肾小管憩室,泌尿系统疾病导致肾小管阻塞、连接不良和小管基底膜退行性改变有关[5]。肝囊肿要和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肝包虫病鉴别,肾囊肿要和肾盂源性囊肿、巨大肾盂积水鉴别。临床治疗肝肾囊肿的措施有开腹囊肿开窗术、腹腔镜囊肿开窗术、囊肿引流术及囊肿切除术等,虽然也能取得明显的疗效,但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较大,且费用较为昂贵,多数患者难以承受。近年来随着非血管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肝、肾囊肿已基本逐渐取代了外科传统手术而占据主导地位,硬化剂治疗的机制是使囊壁上皮细胞凝固和脱水,使囊壁呈无菌性炎症反应,导致浆膜粘连,失去分泌功能,继之纤维化,局部血管和淋巴管腔闭合[6],致使囊肿萎缩、硬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目前临床多采用EV套管针或PTC穿刺针进行囊肿硬化治疗,在治疗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①常规穿刺针尖一般在囊腔中部或囊腔中下1/3处,有可能不能将囊液完全抽尽,导致囊液稀释硬化剂无法达到治疗浓度而影响疗效;②当囊液抽尽时囊腔回缩,可能导致穿刺针退出囊腔从而导致硬化剂注入血管、腹腔引起的栓塞、腹膜炎和神经性中毒;③注入无水乙醇治疗时要反复冲洗,让乙醇与囊壁充分接触,及抽出囊内沉淀蛋白,防止蛋白贴壁影响硬化效果,常规穿刺针易移动,不方便冲洗;④治疗过程中常规穿刺针尖反复移动,有可能刺破囊壁小血管引起出血,影响治疗效果;⑤当乙醇注入囊腔后,需要患者变换,并最好维持某3~5 min,常规穿刺针当变换时位置易改变及脱出囊腔,影响治疗。
在治疗中如果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可以根据囊肿大小置入10~20 cm导管,可以避免以上问题:①治疗过程中可以充分抽出囊液,保证硬化剂浓度不致稀释,本组患者中曾有多例抽液不畅后,调整导管位置及深度后又抽出50~100 ml囊液;②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过程中不会脱出囊腔,导致硬化剂渗漏,张卫兵曾报道[7]2例针尖滑出囊腔注入乙醇时患者右上腹剧痛而未能硬化治疗;③注入无水乙醇治疗时要反复冲洗,经过多次冲洗, 囊腔内乙醇浓度基本可达到95%以上[8],让乙醇与囊壁充分接触,以及时抽出囊内沉淀蛋白,防止蛋白贴壁影响硬化效果,中心静脉导管有利于充分冲洗囊腔及抽出囊内沉淀蛋白, 以提高治愈率;④穿刺成功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不易损伤囊壁;⑤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过程中其优点是患者可以方便的变换,可让所有囊壁均匀接触乙醇,有利于所有囊壁上皮细胞变性,保证治疗效果,尤其对巨大囊肿,常规穿刺针改变不方便及无水乙醇有可能从针孔处流出导致腰、腹部疼痛。
综上所述,在彩超或CT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费用低等优点,是临床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可作为肝、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Yang CF,Liang HL,Pan HB,et al. Single session prolonged alcohol-retention sclerotherapy for large hepatic cysts[J].AJR AM J Roentgenol,2006,187(4):418-419.
[2]黄辉,汤海涛,吴松.经皮穿刺抽吸硬化治疗肝囊肿[J].肝胆外科杂志,2010,18(4):278-280.
[3]钟云琴,陆正华.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治疗肝囊肿60例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1,6(7):40-41.
[4]李麟荪,贺能树,邹英华.囊肿的消融治疗.介入放射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68-570.
[5]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下册)[M].6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59.
[6]王静,李振江,付春生,等.超声引导肾囊肿无水酒精硬化疗法69 例[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140.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费用效果分析;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c)-176-02
自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以来,如何合理选择抗生素,制定安全、高效、广谱,经济合理和适当的治疗方案,以减少有限的资源浪费就成为医药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药物经济学的诞生为抗生素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有氟喹诺酮、头孢菌素及氨基糖苷三类药物,但有关这三类药物治疗上述疾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采用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法[1]和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比两种方案临床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经济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案
1.1一般资料
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为住院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X片均符合下呼吸道感染,体温≥38℃,且入院前48 h未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排除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和严重心、肝、肾等合并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5例。A组:男20例,女25例,平均(42±13)岁;B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43±1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案
A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d,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使用5 d,5 d后改为左氧氟沙星片0.4 g/d,分2次口服,连续5 d;B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d,分2次静脉滴注,连用10 d。
1.3 实验方法
1.3.1经济学分析方法成本-效用分析是在结合考虑用药者意愿、偏好、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合理性[2]。在医疗资源比较紧张的我国现阶段,成本-效用分析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1.3.2费用的确定本文只统计每组患者1个疗程的药品费用和给药费用。所有费用均按2007年招标采购药品价格及物价收费标准规定执行。左氧氟沙星针100 ml:每支0.2 g,零售价每支17元,左氧氟沙星片零售价每盒26.6元,每盒12片,每片0.1 g,每片2.22元,静脉滴注费(包括一次性输液器),每次9元。
1.3.3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卫生部抗感染药物判定指标的内容分为4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痰细菌培养转阴,肺部X片病灶全部吸收;显效:病情明显好转,痰细菌培养转阴;有效:病情有所好转,但不明显;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好转或有所加重。以痊愈和显效病例计算有效率。
2 结果
A组痊愈19例(44.4%),显效21例(48.9%),总有效率(E)为88.9%;B组痊愈18例(40.0%),显效21例(46.7%),总有效率为86.7%。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统计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法和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2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方案的基本资料,以痊愈和显效为系数,药品费用即患者在住院期间使用的该方案抗生素的药品总费用。住院总费用即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与该方案有关的检查、治疗、护理、药品等的费用总和,但与本疾病无关的检查费用不包括在总费用中(表1)。
3讨论
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2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法和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2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费用差异显著。平均每治疗1例患者,A组比B组节约药品费用1 023.6元,住院总费用1 123.4元。
虽然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方法较多,但达到相同临床效果时所花费的成本往往不同[3,4]。序贯疗法实质可认为是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严重感染给药途径的一种变革,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与B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成本小于B组,说明序贯疗法具有能降低医疗费用,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连续静脉注射疗法的许多缺点,如避免了刺激性静脉炎的发生,以及输液中微粒对人体的危害等,说明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成本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燮渊.肿瘤综合治疗学: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40.
[2]吴卫锋.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经济学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0,16(1):55.
[3]廖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两种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60-61.
[4]侯春玲.医院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5):5-6.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