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模式;就业导向

1高职会计教学实践体系的建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行业逐步向国际化接轨,会计行业的服务对象也越来越广泛,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迎合会计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不断改善教育模式,构件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培养模式。近几年,高职会计的培养模式已经向多元化发展,教课内容也与实践接轨,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纯理论教学,实现了高职教育的长足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践培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师资队伍等途径来实现。笔者通过对已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研究将其定义为“一二三四”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一,以就业为导向;二,校企合作;三,单项、综合、顶岗的阶段是教学来提高就业技能;四、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申报能力、内部控制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的综合培养。

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分析

2.1为了迎合会计人才市场需求,高职院校不断构件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具体来说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围绕市场对会计人才的技能需求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清楚每一个会计专业,并针对具体的专业来培育具体的专业技能。比如说应及时关注审计热点问题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管理时代,对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信息高效采集和信息充分利用的情况,企业审计部门应该及时的控制监督信息的反馈工作,结合内部审计的各种手段以及审计方法,尽可能的减少审计时间的基础上,对项目做出深刻、清晰地报告,为全面预算提供增值服务,另外就是对于内部审计部门出具报告的质量应该提高,明确审计报告的层次及范围,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只有提出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才能为企业的全面预算减少风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关注会计相关的热带你,来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2.2应加强校企合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加强校企合作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并在高职院校进行模拟实验室的建立,在实验室里对学生进行仿真培训。可以通过张贴会计核算流程图、工艺流程图、职业守则等来进行环境的模拟和仿真,并应准备足够的仿真教学中使用的原始凭证、业务说明、空白的记账凭证、空白报表、空白帐页等。除此之外,还应该进行岗位的综合实训,在训练过程中对实际会计工作进行进一步划分,使其更符合实践操作,改善了传统理论教学中所出现的以实践脱节的现象,是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真正掌握会计电算化以及手工会计,并可以灵活的运用到工作中。以培养会计成本核算人员为例进行介绍,为了保证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的要求,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高职院校在培养成本核算人员时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1)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增强对成本核算重要性的认识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条件就是重视企业核算人员的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塑造,成本核算的复杂性要求核算人员要积极的学习,努力发展自身的业务胜任能力,掌握先进有效的核算方法,能够学以致用,这样有助于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适当简化成本核算的程序,有效降低核算的复杂性企业要想科学准确的确定核算对象,就必须明确核算的环节,简化成本核算的程序,在核算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讨价还价,减轻核算人员的工作负担,进而提高核算的效率。另外,由于成本核算本身的复杂性要求核算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简化成本核算,降低核算的复杂性。(3)完善核算的信息,全面核算内容企业的成本核算往往伴随着核算内容的片面以及核算信息的不完全,要求核算人员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全性,首先要注意核算过程中的各个经营环节的成本核算,不仅包括外部成本,还包括内部成本的核算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核算,全面综合的考虑各个环节的因素,摒弃将所有成本简单相加的观念,而是将成本根据核算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4)实现创新经营方式,跟进时展的步伐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一定要在经营方式上不断创新,根据时展的要求,找出适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经营模式,相应的成本核算的方法也要跟进时代步伐,勇于吸取先进的成本核算经验,了解国内外会计行业发展趋势,吸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手段,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不断创新和改革,才能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不断地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新方法,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激烈的市场环境。(5)由于会计行业有很高的保密性,因此很少有单位愿意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高职院校为了构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就业模式就必须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建立校外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让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实践,让其真正参与到会计工作中,通过真实的工作体验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开发一些经济项目,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复杂的经济问题,来为企业谋利益求发展。企业为学生的实习提供帮助,实现双赢的合作。2.3教学过程应进行三段式的技能培训(1)单项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提高学生的准也技能,在培养过程中应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第一阶段应进行会计基础实训(包括对会计工具的使用和会计程序的掌握)、财务会计实训(工资核算、固定资产、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长期股权投资、存货等)、审计实训(报表审计、货币资金审计、审计报告、债权债务审计等)、成本会计实训(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损失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等)以及财务管理实训等单项技能的培训。(2)综合技能训练当学生完全掌握了单项技能之后就应进行综合技能的训练,在综合训练过程中应该以实际工作为原型进行训练,通过对企业中会计工作的某一个具体环节进行模拟。在进行综合实训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际、实践、实用、实效原则进行,并且应该建立以就业指导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进行。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科学的教学手段、开放的教学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的综合技能训练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进行基础会计的实训,让学生的实训过程中达到初级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第二个阶段是进行工业会计的综合训练,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小型工业企业的会计工作;第三个阶段,要求对学生进行成本核算的能力培训,通过在校外试验模拟基地来培养学生的成本核算能力;第四个阶段,要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以及财务管理能力;第五个阶段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培训,是学生能够达到专业会计人员的水平,保证学生在就业以后可以独立工作,独当一面。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规划

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恶劣,为适应市场竞争,高职院校就必须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制改革,加强校企合作,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学以及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影响着学生的就业率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校企合作开发项目的规划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以及增加企业效益的产出是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为企业快速赢得市场占据有利优势,创造企业效益的最大化。3.1合理规划校企合作项目体系为了实现校企双方的双赢,就应该建立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校企合作项目的体系,可以通过共同构建合作课程的要求、共同制定会计人才的专业培养计划、共同建立科学的教学团队、互派管理人员等方式来构建校企合作项目,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习经验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更大的空间、为实现共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3.2在校企合作课程中将专业课发展为专业拓展课和专业方向课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培养过程中在校企合作课程中应将会计专业课程,如:会计基础、成本核算与控制、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会计业务核算与报告等会计专业课程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中不断发展为专业拓展课和专业方向课,实现会计专题、审计、证券投资实务、管理会计、财务网络等课程的全方位发展。3.3定期修订校企合作开发教材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多变性,会计发展面临了很大的挑战,对会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为了保障所培养的会计人才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会计就业市场,就应该根据会计行业的现状对校企合作课程的教材进行定期的开发和修订。3.4邀请会计专家加入到校企合作课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会计人才能够达到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在修订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时应该邀请专家参与到教材的修订以及会计人才的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进而保证所培养出的人才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4结束语

为了适应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应不断改善就业模式,努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培养教学体系。文章中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高职会计教学实践体系的建立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从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模拟基地、阶段式学习等方面并结合会计行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最新要求对如何构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体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规划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希望对高职院校培养就业性会计人才有所帮助。

作者:张鸫 单位:云南省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梁瑞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09,26:90-92.

[2]郭江平.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5-6.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范文第2篇

地点:4408教室

实习目的: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熟练运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提高成本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巩固会计学基本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习内容及过程:本次实习共三项内容:

1、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2、各种成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计算方法

3、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

一、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本次实习的重头戏,是中心环节。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在本次实习中,我们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等七个板块进行了练习。

1、材料费用方面,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可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成本”项目,但有时一批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使用,,应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如表1-4铸造车间对煤进行的分配和表1-5组装车间对304进行的分配。

2、人工费用方面,分配工资和福利费应划清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和不计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的界限,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若生产多种产品,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后分别计入各成本项目。如表2-14中,按生产工时将工资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

3、辅助生产费用,是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最终要分摊到各受益单位在本次实习中,主要运用交互分配法对供气车间和机修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分配,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要分两次进行:

(1)、交互分配:以(总费用/总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分配。

(2)、对外分配:以[(总费用+转入-转出)/对外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4、制造费用的分配,将在生产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工时比例、定额材料比例、直接材料比例等)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项目中。

5、废品损失计算,这是一种非常规的,存在于特殊的企业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在核算时,将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发生的费用计入“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将受到的赔款和废品残值计入“废品损失”账户的贷方,然后结转出净损失。

7、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时成本核算的最后一项内容,企业应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数量变化大小、各项费用变化大小和定额管理的基础的好坏,选择使当地分配方法。在本次实习中,我们采用的时约当产量法,将在产品折合成产成品数量后,按比例分配,计算出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成本。

二、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时第二项内容,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生产组织经营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具体确定计算方法。,其中品种法时最基本的方法,其核算程序与上述所列成本费用归集分配的程序基本相同;而分批法按批别作为计算对象,时一种订单生产,成本计算期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考虑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分配问题;分步法是以生产步骤作为计算对象,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

三、第三项内容是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这是一项将报表数据转化成有用信息,帮助使用人改善决策的工作。没有固定的分析程序,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种。在本次实习中,采用的是比较分析法,通过本期与上期、本期与上年同期、本期与历史先进水平相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从而制定出降低成本和费用的、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良策。

心得体会: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会计核算;财务制度

1.医院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医院会计核算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医院会计核算管理是一项既需要相关的会计专业技术知识的积累,还有相关的实际操作经验,同时又对会计核算管理领域、相关医学领域均有所要求的业务工作,故其所需要的是符合医学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医院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所要求,医院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组成种类复杂,不仅有医学研究单位、会计金融学院所以及普通的专职专科,还有会计核算管理方面的在职人员,甚至还有从事这方面专业的实习生,在这样人员构成复杂的医学会计核算行业里,大多数的人员没有足够的有关会计核算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经验,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缺乏应有的会计核算管理理论知识、医学知识,很难真正有效地承担起医学事业相关安全项目工程的管理工作。

1.2会计核算管理理论普及力度不大

在现在的医学行业的发展中,会计核算管理知识的普及很欠缺,这是对于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的一个限制,进而导致会计核算管理的发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普及,甚至有些卫生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管理阶层也没有意识到会计核算管理的重要性,这种现象是非常可怕的,这不仅不利于医学行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在限制医院会计核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个医学行业如果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下来,运用会计核算管理理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先进出色的医学业必须运用的理念,这样,才会更加符合医学业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跟上社会的发展节奏与步伐,更好地发展医疗事业,所以,加强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理念的普及至关重要,也是势在必行的。

1.3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的相关辅助管理不完善

医院会计核算管理这一理念才在我国起步,但是却发展迅猛,而且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快,又涉及多个学科和多个管理部门,因此相对于医学事业的发展,相应的传统管理的辅助管理方法已远远落后了。另外,由于医院会计核算管理上的漏洞造成的问题也是非常多的。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的其他辅助管理的盲目性、不合理陛,同时,医学业队伍的无秩序竞争,由于每个医学队伍设计其自身的会计核算管理而造成功能不完善或存在缺陷,以及医学会计核算管理的辅助经济管理不完善而导致的医疗服务质量粗劣和性能不达标,所以,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相关辅助管理的合理完善性也是制约医学行业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完善医学会计核算管理的相关辅助管理,这样的医学管理才是合理的,才能更好地促进医学事业的良性发展。医院成本核算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手段,它不但关系到医院的收入、支出的核算,也关系到医院效益的核算,我们必须把以往成本核算就是“算成本分奖金”的观念彻底改变,要把成本核算提高到一个理论的高度,不仅仅把它局限于只是医院财务会计核算的一种具体方法,而必须把它认为是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及需要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医院成本核算是全员参与的一项十分复杂的经济管理工程。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涉及医院的方方面面,又由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复杂,科室之间联系密切,综合性较强,因此,需要全院各部门包括人事、医疗、护理、药剂、总务、设备、财务等全院所有部门的分工协作,互相协调,共同配合。

2.医院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2.1组建成本核算领导小组

在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中,需要建立统一的成本核算领导小组,比如河南漯河市某人民医院,它成立了由副院长任组长,财务科、总务科、药剂科、设备科、医护部、信息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成本核算领导小组,从医院实际出发,依据《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并针对医院自身的特点,制定成本核算相关的管理制度,如《成本核算管理实施细则》《成本费用归集与分摊标准》《成本测评考核办法》等。由以财务科为主的几名成本核算员负责实施具体的成本核算工作,各职能部门、科室及管理部门要配合、协调,为成本核算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数据资料,各科室也要设立1名兼职核算员,协助科主任对本科室的收入、支出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等及时进行统计、收集整理,使成本核算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各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立适合于本院实际的成本核算领导小组,以实现成本管理工作的规范、高效、统一。同时,也使医院的管理提升到更高的档次。

2.2做好基础工作,确保成本核算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在提高职工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一支思想品德好、专业技术高的成本核算专职队伍,也是搞好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比如,首都医大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在实行成本核算前也是多次召开以“医院成本核算项目”为主题的大小会议十几次。同时也对成本核算小组及职能部门、管理部门人员进行了多次的培训。二是在实行成本核算前要摸清医院的家底。通过资产清查,核实各科室资产数额,包括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数额,低值易耗品价值、水、电、气的用量等,进行制表、建账,并统一核算口径,避免数出多门。三是对医院内部服务进行量化,如消毒、洗涤、维修等后勤服务和保障部门,能推向社会的,就推向社会,不能推向社会的,或者计工时,或者计内部服务价格,或者计工作量等,做到量化管理。四是核定各科室人员编制和工资,即定岗定编。合理制定科室收入与成本指标。在此基础上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规定水电气等计量设备的配备必须符合成本核算的要求;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原始凭证传递流程;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和定额管理制度等。

2.3正确划分医院成本核算级次

医院成本核算可以划分为多个级次,如院级核算、科级核算、医疗项目核算、单病种核算等,毫无疑问,成本核算级次划分的越细,核算出来的成本越准确,越有利于成本控制,越有利于成本和利润的考核。但划分的越细付出的核算成本也越大,难以取得管理与成本的最佳效益。因此,应分清主次,核算级次在初级阶段不宜划分的过细,应在划分级次的过程中,从长计议,制定切实可行的级次核算方法。各医院可根据自身情况,先实行院、科两级的全成本核算,在取得了成功经验,条件成熟后再实行医疗项目核算、单病种核算等。因为病种和医疗项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此类核算必须有良好的基础数据及财务、医学专业知识,它的核算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成本管理手段的发展和成熟,它将成为医院今后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

2.4建立科室成本核算报表

比如有的医院建立了以下成本核算报表:一是采购及供应部门报表,包括卫生材料消耗表、其他材料消耗表、低值易耗品消耗表、氧气消耗表、药品消耗表等。二是后勤部门报表,包括维修费报表、水电费消耗表、电话费用表等。三是供应室报表,包括一次性用品消耗表、消毒费用表等。四是住院及门诊收入明细表。五是医务科报表,包括科室业务工作量和质量统计表。各科室成本核算报表由计算机从数据库中根据科室发生的每笔经济活动事项自动生成,并自动传输到医院成本核算中心,从而计算出各科室成本与效益。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范文第4篇

(1)成本核算虽以工业企业为例,但缺乏制造环境的模拟,导致学生对产品的业务流程不清晰,不能理解成本核算的整个流程,且当制造环境发生变化时,不能举一反三。

(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成本核算的讲授,但对成本控制和分析讲解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相脱离,无法满足会计服务于经济管理的要求。

(3)教师讲授了许多成本核算方法,但是学生到实际当中,无法自如选择。

(4)大多数院校将成本会计教学分两个阶段,校内理论教学和校外实践。校内理论教学,包括材料费用核算、人工费用核算、辅助生产费用核算、制造费用核算、废品损失费用核算,成本核算基本方法。其中穿插案例教学(或校内模拟实训),但都比较孤立,不成系统,学生不能融会贯通,且业务以文字提示,与实际中的单据不相符,所以学生只识提示,不识单据,很难在实际中开展核算。

(5)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标准。

(6)成本实训较繁琐,学生又缺乏耐性,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大大降低。

(7)校内成本实训基本上是手工操作,但实际中需要对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为有效解决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自2010年开始探索成本会计教改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成本会计课程三段实践阶梯式改革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成本会计课程三段实践阶梯式改革思路

树立熟悉成本形成过程、形成环境,成本的分析、控制、决策与学习掌握成本核算方法并重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两段式成本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模拟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采用实践—理论+实践—实践三段实践层层递进的阶梯式教学模式,突出满足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性强、成本会计岗位技能性要求高的学习要求。第一阶段:在理论教学开始之前,带领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参观考察,详细了解企业产品的每道生产工序,整个工艺流程,并加以记录,分析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并与成本核算人员交流,询问成本核算方法,成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变化对成本的影响,使学生对成本有一个感性认识。第二阶段:在学生对企业产品成本有了一定的认识后,结合成本会计理论,模拟一个企业的完整成本业务,对与成本有关的业务用文字加单据的形式提供,在讲完每一成本业务所需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后,学生开始实际操作。这属于单项模块实践教学。在成本各单项基本业务熟悉的基础上,将成本实训穿插于综合实训,对成本核算再巩固。第三阶段:把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与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制定任务目标和要求,布置成本实习内容,要求完成成本课程实习报告。

三、成本会计课程三段实践阶梯式教学改革实施

我们选取了两届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该实践教学,教学贯穿三个学期。第一阶段:安排在大一上学期。我们将1个班50个学生分为五支团队,分行业选取五个温州支柱型产业的调研基地(展升眼镜公司、东洋打火机公司、报喜鸟集团(服装业)、康耐集团(鞋业)、长江电子有限公司(机械业),组织学生前往基地调研该企业行业类型、规模、产品品种、产品详细生产过程,企业的生产车间类别、车间成本核算的内容、成本核算的方法、近两年成本的变化趋势。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询问、摄像等多种方式初步了解一件产品的成本构成,要求学生完成企业产品流程图的绘制。每支团队调研完毕后要制作PPT在班级、全系作汇报交流,并写出调研报告。第二阶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模块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此教学安排在大二上学期。我们选取长江电子有限公司的真实成本资料并进行加工作为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素材。在授课前先讲解成本核算所具备的理论知识点,然后给出相应的成本核算票据,在教会学生识别票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一定的成本核算方法完成相应的成本核算。比如,材料的归集和分配核算。我们提供学生1个月的所有车间领料单、材料购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材料入库单。理论讲授:材料费用的归集包括购入材料成本的确定和发出材料成本的确定。通常,购入材料按实际成本计量,要求学生拿出购入材料的单据(发票、入库单)确定成本。对于发出材料成本的计量,按照领用车间归属,能明确归集到车间某一产品的直接计入该车间该产品的成本,如果不能明确归集的,需要先归集到车间再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车间的产品中去;此时,要求学生拿出领料单,将材料的耗费归属相应的产品,编制各车间的材料费用汇总分配表后,教学生如何将成本归入相应的“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实践操作要求:①正确计算原材料的采购成本。②对不同的车间生产的产品品种所需的材料数量归类,编写材料耗用明细表;③编制各车间的材料费用汇总分配表;④计算原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确定每一车间材料耗用成本;⑤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原材料的数量金额式明细账(为便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每张票据均附文字说明)。这一部分的实践要求学生手工操作,其中成本表格的编制、数据的计算可以通过EXCEL编辑。第二部分为综合实践教学。此教学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在实际中,成本核算并不孤立存在,而是贯穿于整个企业业务中,我们模拟两个公司的全部经济业务,将成本实训贯穿其中。在这一实践环节,我们不仅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成本核算方法,正确核算企业成本,而且要求学生结合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有关知识能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我们将学生分成五人一组,全班分成十个团队,其中五个团队做一账套,其余团队做另一账套。十支团队相互之间可以自由往来,赋予双方采购权、筹资权、投资权,让学生自主决策采购的数量、采购的价格,生产的数量,资金的需要量、筹资的数额、应收账款的赊销期,投资的数额等。这一部分的实践要求学生将手工操作与用友软件相结合,除完成成本的核算外,还需对企业作出财务分析,写出财务分析报告。第三阶段:安排在大二暑期。对大一上学期分成的十支团队,重返调研企业,重点调研该企业生产的产品、自制半成品、原材料的种类、成本核算项目、设置成本会计科目、开设成本账簿、选择的成本核算方法及原因、采购量的确定、生产量的确定、资金量的确定方法、成本的考核、成本存在的问题等。同时要求学生在校企合作企业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会计实习,实习结束后,要求完成实习报告。在大三开学初,进行实践公开答辩。

四、实践效果与建议

(一)实践效果。

(1)成本实践教学贯穿大一、大二两学期,使学生对成本从认识———了解———熟悉———深化有了阶梯式变化,让学生对成本就业岗位充满信心。

(2)实践教学,秉承“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且教师授课资料来源于真实企业,更好地将成本会计理论知识结合实际。

(3)打破了以往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只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传统思路,将每一次实践教学学生所完成的调研报告、单项成本核算成果、综合实训成果、成本分析报告、实践汇报答辩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

(4)学生能熟练使用EXCEL制作成本相关表格及运用函数计算成本,将手工操作与用友软件相结合,既能核对账表的正确与否,也加强了对软件的应用。

(二)实践建议。

(1)成本会计的核算因不同企业、不同行业而不同,成本管理也不尽相同,但我们的实践教学仍以工业企业为主,涉及面过于狭窄,需要开设其他行业成本核算课程,相应扩充实践内容,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工业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增强学生就业的信心。

成本核算员实习工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培养成本;成本核算方法、对象; 特殊项目;核算项目

研究高等学校培养成本的核算模式,以科学的方法核算高等学校的培养成本,对准确核算单位高等教育产出所耗费的资源、提高高等学校管理水平、正确确定高等学校收费标准、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是极为必要的。高等学校培养成本的核算模式应与高等学校会计核算模式相适应。

一、高等学校培养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成本核算方法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两类。核算高等学校培养成本采用变动成本法还是完全成本法,是确定高等学校成本核算模式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大家知道,企业通常采用变动成本法,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是以销定产,在产品生产时只有投入而没有任何产出,其所生产的产品能否销售出去。是决定企业成败与否的关键。将销售价格与变动成本加以比较,如果销售价格高于变动成本。所生产产品的销售收入除弥补变动成本外,还可以为弥补企业固定成本作出贡献,变动成本在企业生产方向和生产规模的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而高等学校则不同,其所生产的“产品”具有特殊性,即高等学校培养学生与企业生产产品有本质的区别。1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生产完成后实现销售,得到补偿,高等学校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按学年收费使它所发生的成本陆续得到补偿,政府拨款也与学生是否分配出去没有任何关系,即使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没有被立即分配出去,也不会影响高等学校的预算收入。2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通过销售通常可实现完全成本补偿。收入与成本具有量的对称性;高等学校所收取的学费仅是培养成本的一部分,理论上仅占培养成本的25%,成本与收入在量的关系上并不具有对称性。3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属于商业秘密,通常仅供内部决策使用;高等学校培养成本因高等教育具有公益属性而应当向社会公开,社会所关心的是高等学校学生培养的完全成本。因此。高等学校培养成本的核算宜采用完全成本法。

二、高等学校培养成本核算对象的选择

高等学校按年级、专业招生,招生行为实质上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一种契约,是学校按照社会需求及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定期、定专业培养学生。这种模式相当于企业的订单式生产,在订单式产品成本核算模式下,成本核算对象应为产品批次即订单号。高等学校招生中的订单号即学生年级和专业编码。

因此,高等学校应选择年级和专业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按年级和专业归集所发生的成本,按年级专业提供成本指标,满足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及政府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对高等学校培养成本信息的需要。为自主差别确定收费标准提供依据。对于一些实行招生改革的高等学校,先按学科大类按年级进行招生,不分专业,待学完本学科共同基础课后再按一定方式确定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可先按学科大类和年级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待专业确定后再将成本核算对象按专业进行细分。

三、高等学校培养成本项目与结构的确定

在现有的核算模式下,按照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经费支出明细项目分为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奖助学金、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及其他费用等项目。这是按照费用性质而不是按费用用途所作的分类。是从高等教育经费统计角度,以主要满足政府预算管理需要所作的分类,这种分类与高等学校成本核算的要求相去甚远,显然不能满足高等学校成本核算的需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Ite)指出。“教育经费与教育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经费是一个统计概念,包含,一些不属于教育成本的东西,而同时又缺少一些重要的教育成本项目”。因此,要进行高等学校培养成本的核算,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成本项目的划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成本项目的划分原则,进而确定成本项目。

(一)关于确定成本项目的原则

确定高等学校培养成本项目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 相关性原则,“教育成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二是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第一部分成本包括教师、图书馆工作人员、学校管理人员的服务成本;维持学校运行耗费的要素成本;房屋、土地等折旧及利息成本。但不包括与教育服务活动无关的附属活动的成本,如学生食堂、住宿、运动队活动等项成本”(舒尔茨)。从中不难看出,与高等学校教育服务活动是否相关是划分成本与非成本的重要界限,即凡属与高等教育服务活动有关的资源耗费均应列入培养成本,这里的有关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只要高等学校某种活动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而发生,就应将这种活动所发生的资源耗费计入教育成本。相反,如果这种活动与学生培养无关,那么这种活动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就不应计入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是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或是说以货币形态表现的,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培养学生的全部费用。只有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资源才能构成教育成本。投入教育的各种资源,如果不是用于培养学生而是用于其它目的。则不能构成教育成本”(王善迈)。“教育成本是教育过程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动劳动的价值形式的总和,从理论上讲是指培养每名学生耗费的全部费用,包括无形成本。即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阎达五、王耕)

2 简化原则,高等学校教育成本项目的划分不宜过于复杂,要从便于进行成本分析、有利于简化成本核算、降低核算成本等方面着眼,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尽量简化。

3 符合实际原则,即符合高等学校的特点。高等学校成本项目的划分与企业不同,其成本内容有其自身的特征。在确定高等学校的成本项目时,要切实考虑到高等学校自身的特点,符合高等学校的实际。

4 责任归属原则,成本水平的背后反映着成本控制的责任。成本项目的划分要尽量分清责任,一个独立的成本项目反映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责任主体,成本水平是学校管理水平在资金耗费方面的综合体现。划分成本项目要从分清责任归属、有利于加强高等学校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角度加以考虑。

(二)关于成本项目的确定

按照上述原则,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应设置如下成本项目:薪酬费用、业务费用、学生管理费用、材料消耗费用、修缮费用、折旧费用、培养费用、管理费用、辅助费用、财务费用及其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