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学考察报告

美术学考察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学考察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术学考察报告

美术学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2007年4月20日在天津刚刚邀请冯骥才、马国馨等共同出席“瑰宝”丛书建筑文化研讨会,4月23日京津两地几十位建筑师又聚在天津院图书馆展开了纪念“世界读书日”的非建筑弼读的AT。自3月“风雅运河全国摄影大展”后,申报作品已十分踊跃,为此在“烟花二月”的4月24日下了扬州,确定了可供“大展”的扬州博物馆的场地等事宜。26日滨海新区“京津沪”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研讨会,则体现了一种新思维,它已展示根植沃土的规划师及建筑师滨海新区的作品。同在4月29日,上午看望了文化学大家王世襄,品读了讲述他学兼中西长、盛不衰风范的《奇人王世襄》,下午由BIAD传媒协办且支持的“费菁+傅刚及其中央美皖等学生设计作品”展在泰康顶层空间画廊开幕,我认为,它更意味着一种建筑与艺术的文化教育状态的生成,表达了一批有志向的中国青年建筑师对文化自觉的追求。

对建筑的理解建筑家有太多的定义,但作家冯骥才的一席话,会使建筑师“吃惊”:“建筑是历史留下的活着的空间,它是一方水土的创造……”这是别有意味的文人的建筑学评说,同样“世界读书日”的茶座,读到建筑师们的“非建筑阅读”的体会,使之相互渗透,沟通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是在推进着文化的普及。为此我在“建筑师的书缘”茶座上倡言:我们的努力是希望让城市可读,让建筑可读让建筑师可读。因此,所有这些活动的推进都会营造起最广博且“原创”之沃土

在4月29日造访学辈王世襄老人时,他送我三本书刊有“李庄琐记”的《读书》杂志2007年3期;名家笔下的俪松居主人《奇人王世襄》及由王世襄书的《宋李忠定公荔支前后赋》,当我向他汇报《建筑创作》杂志自2006年11期开始系列刊出“田野新考察报告”时老人连连赞同,他希望这份“报告”应是对“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一个继承,应该成为当下反映中国建筑传统并能思考传统与现代如何结合的“新”营造汇刊。4月18日的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为“文化景观和自然纪念物”,恰恰这一天《中国文物报》刊出徐苹芳、罗哲文谢辰生、傅熹年的专家建议督促古建筑等遗存调查修缮报告的编写出版,我想,建筑文化考察组所坚持的“田野新考察报告”或许正为此做出了一个有益的实践。

“写在建筑艺术学院成立之时”是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在4月21日《美术报》发表的文章,他提出先生是在一个民族文化行将褪色的时期提出创建艺术大学的理想,他认为中国美院是一所备受活的历史煎养的大学,对于学院的架构,先生早年就提出四大院设想即绘画院、雕塑院、建筑院、工艺美术学院。面列先生构想的实现,讷江认为,建筑学科落户美术学院,本身就是对传统的工程学科的跨界和超越,其文化指向必须更为重视建筑的文化品格。这些联想,或许是我们探讨为建筑创作营造原创“土壤”、并最终走向世界的基本立意。

美术学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令欧洲不少餐馆生意冷清,为招徕顾客,西班牙北部希洪一家名叫达里奥斯的餐馆别出心裁,推出“抗金融危机套餐”。

该套餐的奥妙就在于便宜:花费一欧元就能在餐馆里吃到一个套餐。

这套套餐由一个海鲜汤、一份排骨米饭和一份鸡肉或者凤尾鱼沙拉组成,同时还有面包、饮料和甜点。

在过去两个星期中,该餐馆每星期里提供一天套餐,以做试验。上个星期四,近四百位顾客来到这家拥有四十九个座位的餐馆品尝套餐,据说效果不错。从今以后的每个星期四,这家餐馆决定都会提供“抗金融危机套餐”。

“乒乓女皇”邓亚萍成剑桥博士

2008年11月29日下午,中国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从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剑桥大学近八百年的历史中,这是第一次有像邓亚萍这样重量级的世界顶尖运动员拿到博士学位。

美研究发现穿红色衣服对异性比较有吸引力

美国日前的一项研究发现,穿红色衣服对异性比较有吸引力。研究显示,这可能是因为红色引发原始本能,联想到性。而且发现女性穿绯红色或深红色衣服时,男性较想和她们约会,并因此较愿意花更多钱在她们身上。

研究先给受试男性看一名所谓相貌平平的年轻女子的照片,照片中她身穿各色服饰,包括红色、白色、灰色、绿色等。100多名男性,其中大部分是罗彻斯特大学部男生,在看过这些照片后,再请他们对这位女性有多漂亮,多想亲吻她们,多想和她们发生性关系等评分。结果即使是同一人,男性认为穿红衣的那张较有吸引力。

另一批照片显示一位女性,穿不同颜色的衬衫,红色再次受注目。男人愿意花在红衣女性上的钱,也是穿蓝衣女性的两倍。即使结果如此,男人仍坚称衣着颜色不会影响他们的选择,这表示男人根本没有感觉到红色的魅力。

研究发现男性穿红衣对女性也较有吸引力。艾略特表示,这可能是非常深层的生物倾向影响,对红色的喜好,是一种进化遗留下的产物。

情商纳入干部考察值得期待

山西省公选办表示,在考察干部时,除考察人选的工作能力外,还将注重“情商”考察,个性特点、言语表达、团队合作精神等内容将进入考察报告。

情商不仅是一个人心理能力的重要反映,也是其诸多实际能力赖以存在的必要基础。如果说智商讲的是如何干事,那么情商指的就是怎样做人,具体表现在勤劳、正直、自律、诚实、善良、勇敢、俭朴、守信、尽职尽责、公道正派等方面。很显然,能不能干成事主要靠智商,但乐意不乐意、诚心不诚心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靠的则是情商。因此,考察干部既要看“智商”,更要重“情商”! 将“情商”纳入干部考察无疑会让考察更全面、更客观、更深入,值得期待。

英国摄影师用蔬菜食品拍出艺术杰作

乡村风景有椰菜制成的树木、土豆制成的岩石、罗勒和香草制成的小草、坚果制成的乡间小道,手推车则是由面包框加装蘑菇轮子制成的。气球则由苹果、芒果、草莓、香蕉、大蒜、柠檬和酸橙雕刻而成。

美术学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1、热爱教育事业、思想政治素质好、身心健康。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或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师范类的应届大专及以上毕业生。

②已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非在职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大专及以上相应学历市区(*、柯城)户口的社会人员。

二、招考专业及人数:

小学语文(17人)、小学数学(17人)、小学英语(15人)、小学科学(4人)、初中语文(10人)、初中数学(4人)、初中英语(5人)、初中科学(15人)、初中社政(10人)、中小学音乐(15人)、中小学美术(12人)、中小学体育(15人)、中小学信息技术(5人)。

三、招考录用程序

1、组织报名

(1)报名时间:20*年7月1日-3日

(2)报名地点:*区教育局会议室(*区行政中心四楼0461室)

(3)需带材料:身份证、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近期二寸彩照两张。社会人员还需带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2、资格审查:对报名者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审核,符合招聘资格的于7月13日-14日到*区行政中心四楼0461会议室领取准考证。

3、笔试

⑴笔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⑵笔试内容:专业基础知识、教材教法和公共知识,满分为100分。

(3)笔试要求:原则上按招考人数1:3比例参加笔试,对少数特殊岗位或确实难以形成竞争的专业技术岗位,经研究后,可按实际报名人数开考。

4、面试

⑴根据笔试成绩原则上按1:1.5确定参加面试人员,面试成绩满分100分。

⑵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⑶面试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备课1小时,上课20分钟)及答辩。

⑷面试评委:从*区教育局人才库中随机抽取。

5、体检

笔试、面试结束后,按报考人员的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分别占50%合成总成绩。按招考专业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按1:1比例确定参加体检对象。体检工作参照浙江省人事厅、浙江省卫生厅《转发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的通知>(浙人公[20*]68号)》文件要求执行。体检不合格的按总成绩依次替补。

6、考核

考核工作参照《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察工作细则(试行)》和本公告相关规定执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考核定为不合格:

(1)曾有严重违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行为,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

(2)被立案审查的对象;

(3)参加过组织的;

(4)受行政警告处分未满一年、受行政记过及以上处分未满二年的;

(5)上年度按正常程序和规定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考核工作由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并出具考察报告。

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录用资格。

7、公示

对通过考核的对象,在区政务网、区教育网、区人才网上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

8、录用

经公示无异议的对象,经审核档案、身份证、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户口本原件后,按规定程序办理录用手续,新录用教师实行人事制。试用期人事档案由区人才交流中心,转正后人事档案转入区教育局。

四、其他事项

美术学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目前艺术学院倡导的学院派艺术在文化价值观念上是单一的、欧化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也是单一的。民间艺术学科在中央美院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很快。尤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把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文化体系及教学体系率先引入中央美院教学中。美术教育应该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接轨、与西方文化接轨、与民族民间艺术接轨。民间艺术学科在学院教育中的发展,涉及到艺术院校文化与艺术教育体系的扩展与整合。美术学院不仅要教西方的视觉价值体系,也要关注本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在大学艺术教育中的研究,实践、寻找一种符合这种艺术价值文化体系的教学方式。

我们想通过“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应用性研究” ,明确高校就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学习园地,以青年为主体的大学,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传承、创造、发展的主体。随着老一辈艺人无声的故去,许多民族民间艺术也随之悄悄的消失。活态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消失是永远的,是不可再生的。整个社会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不够,缺乏抢救与保护资金,民族民间艺术原生态传承受现代社会冲击大。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力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因发展基础上的,其实也是要靠青年群体参与的。所以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审美教育引入高校是至关重要的。

一、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研究目标:民族民间原生态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和最初形态,作为我国美术传统的主流,作为今天应该重点研究的,主要是指那些“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那些“自然形态”的东西,而不是经过专业工作者“取之”、“用之”后再创作的东西。作为大学教育――一个智能、知识、信息集合的现代基地,不了解本民族的现实、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存在,而只去学习西方文化,那么大学教育为社会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能力实现上将受到怀疑。不是西方的月亮就比东方的月亮圆。文化既要多元化,更要本土化。只有保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精神上独立、成熟起来。

二、研究视角、途径

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具有持久的审美价值和永恒的魅力,在时间、空间上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在复制品、批量产品泛滥的今天保持着神圣性、权威性、不可复制性,从而更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研究价值、收藏价值。民间工艺美术的作者(生产者),往往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条件,陶冶不同地域居住者的气质。地产的资源,提供了在那个地区产生特定作品的物质基础。各民族的风格习惯和文化传统,有着各自特殊的爱好方式和心理因素。

1)“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保护与调研”――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象一个大海,每个人来到乡间田野,都会发现许多令人激动的民族民间艺术。随着老一辈艺人无声的故去,许多民间艺术也随之悄然消失。活态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消失是永远的,是不可再生的。然而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现状并不乐观,整个社会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不够,缺乏抢救与保护资金,民族民间艺术原生态传承受现代社会冲击大。随着乌江流域民族原生态民俗旅游市场对民族民间艺术遗产无止境、廉价的滥开发,由于对民族民间原生态艺术价值认知肤浅,缺乏文化规划,对原生态文化艺术造成文化误导和原生态破坏。近期形式有所改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也在积极准备民族民间艺术方面的普查抢救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传统特色的村庄和民间工艺、民间艺人进行有计划的考察和采访,文字记录、拍摄照片、录音采访、收集实物资料等同步进行,积累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考察调研、采风的基础上,分门别类的加以整理、研究,进行个案分析,并写出考察报告。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举办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民艺藏品展,目的也是在唤起年轻一代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认识和兴趣。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意识到民艺在民众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借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项工作中,表明传统文化的生态建设是需要全社会的重视才能完成的,如同自然生态保护一样,它是全社会的义务。如果能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唤起人们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重视。应该说比仅仅完成一项科研课题更有意义。

2)“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引入高校审美教育――在国家大范围推行基础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院有幸承担了“重庆市中学美术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实施以及在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探索,根据重庆市大农村的现状,在“新课标”的精神下,结合地域特色,开发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资源,建设特色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中央美术学院在国内高校率先将民族民间艺术正式、系统引入高等教育。标志着建国以来,真正开始了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把本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预示着更多与文化遗产相关新学科的延伸。目前中国民间美术史上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应用性研究几乎是片空白,地方志上有零星记载。随着电脑广泛应用,许多画家用电脑喷绘取代画笔,我们的学生一上装饰图案、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只会想到用电脑做。提到外出写生只想到广西、陕西、云南丽江,而不想到乌江流域最具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龚滩、龙潭等地。说明我们以往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宣传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教育,本文想通过“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应用性研究”,如苗族服饰审美功能研究、乌江流域传统建筑审美意识、乌江流域民俗文物审美情趣、乌江流域民族服饰文化符号与文化内涵、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色彩的“情感”特征、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色彩的现代特征、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蜡染艺术装饰图案美学特征等应用性研究,将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引入高等教育,非美术专业学生可以选修,美术专业学生必修课。我们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让学生了解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辉煌的历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今后他们走到哪里,就可以将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带到哪里。唤起更多的人们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关注,

三、研究价值

一个民族的发展,基因是不能丢掉的。只有守住自己的根,才能向上发展。我们相信本项研究形成的调研报告、研究论文等应用性成果将会唤起人们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关注,我们应在继承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加强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探索,从民族精神、民族艺术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使自己的艺术创作、艺术研究更扎实,更富于中国民族特色!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是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也是民风民俗的产物,不仅蕴涵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经验、知识,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真正的艺术魅力。也体现雅拙、粗诳的审美意向只有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才能真正自立于中华民族艺术之林,并对世界艺术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晓勇.《乌江流域民族文化与色彩崇尚研究》.中国美

术出版总社,2004.5

[2]李晓勇.《土家族神秘的图腾崇拜》.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4.5

美术学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一、观念碰撞,智慧启迪

我们组织教师分两批次(一批是学校领导和年段长,一批是德育干部和全校班主任)考察了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上海市嘉定区迎园中学、上海市西林中学、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一中学、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浙江省余姚市舜水中学和浙江省宁波市东恩中学并与青浦实验中学、东恩中学结成兄弟学校和结对学校。考察回来后,让大家汇编了三本二次培训提高用书,分别取名为《大雁归来》《守望麦田》《静心品茗、感悟北环》,让大家在观念的碰撞中,梳理思路、启迪智慧,为学校的文化构建打下基础。

二、立足实际,修订提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构的保障系统。针对浙江省松阳县民族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实际,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提升。

(1)围绕十大问题制定学校文化建设行动方案并体现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十大问题分别是:①什么是学校文化?②为什么要构建学校文化?③你是如何构建学校文化的行动研究实施方案的?④如何构建学校视觉文化和环境文化?⑤如何构建学校理念文化?⑥如何构建学校行为文化?⑦如何来确定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⑧学校特色文化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⑨如何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⑩如何逐步改进、提升学校文化,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这十大问题中, ①、②、③三个问题解决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基础性的问题;④、⑤、⑥三个问题是针对层面性问题进行研究;而⑦、⑧、⑨、⑩四个问题就是针对升华性问题进行研究。十大问题层层递进,为学校的文化构建确立了方向和目标。

(2)重新提炼了校训、团队文化、治校方略并绘制了学校校徽。我们的校训是 “健康、高雅、聪慧、大气”。也形成了以“落实三个有效(有效管理、有效教学、有效学习), 打造三大工程(德育建设、学科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民中、活力民中、实力民中”的治校方略。我们的校徽是“民中”两字的第一个字母,把“m”绘制成两座青山,把“z”绘制成金凤凰,代表着大山飞出一批批金凤凰的意思。这些理念文化,必将推动我们的学校、师生向新的目标迈进,完成一次次华丽的转身。

(3)重新梳理了学校所有的制度,开展了“何为制度、制度为何、制度何为”的大讨论。我们认为对学校而言,符合教育规律,服务“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制度,是真制度和好制度;否则,是伪制度与坏制度。大讨论后我们废了一些制度、修改了一些制度、制定了一些制度。通过讨论学习,我认为完整的制度建设应至少包含以下五个结构:①规定(准则或规程);②执行规定的人;③按规定执行或不按规定执行的不同后果(奖惩措施);④制度的组织实施者;⑤对制度执行的监督。经过讨论与修订,让我校的制度建设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三、层层落实,锦上添花

立足实际,层层落实,是校园文化建设出成果、见实效的重要环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开展富有民族中学特质的班级文化建设。针对班级的的管理模式,我们称之为“从班级管理走向班级建设”,并立项为市级重点课题。班级文化建设主导思想是坚持把班级作为学校内部培育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场域,而作为班级“灵魂”的班主任则应努力成为培育学生公民意识的人生导师。围绕七方面在进行:选择班级文化主题,让师生形成共同愿景;设计班级文化标志,让孩子感受家的温馨;建设班级自治组织,让孩子成为班级主人;设计班级自治制度,让孩子担当集体责任;设计班级团队活动,让孩子感受集体温情;开发班级微型课程,以项目形式呈现;统整学校活动课程,融入绿谷之春之秋元素。

(2)全面推进学校特色文化项目。畲乡版画全面推进,在省市县比赛屡获大奖,目前我校已被评为浙江省首届中学美术教学成果示范学校,丽水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校级社团和班级社团全面铺开,阳光校园呈现眼前。学校正在积极申报丽水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和丽水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以及首轮丽水市现代化达标学校。

(3)倾力打造师生幸福家园。包括教师办公室文化建设、长廊文化建设、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餐厅文化建设,筹建了教师健身房、历届学生照片墙等,有显性文化,有隐形文化,有视觉文化,有行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