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范文第1篇

通过了一个学期的实训,使我对汽车发动机拆装以及实训室设备的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培训指导的过程中,同时也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增强了自身的专业知识。

在班级实训的过程中,我严格要求实训安全操作流程,明确的分工,合理的安排实训时间以及实训内容,这对我顺利的完成一周的实训内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正式实训之前,我首先对学生进行实训安全操作教育,然后我在分组依次进行实训内容,首先我先整体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其中的一些零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对一些需要拆装实训的零部件,我首先做示范拆装,在示范拆装的过程中,我还要讲解其零部件的功用和要拆装时该注意的事项以及拆装的先后顺序,并看好正时记号。

通过了这样的讲授方式,也使我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习的注意,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多讲一些实践操作的方法,多向老教师学习经验。

本学期我完成了学校安排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更要加强自身的各个方面应对能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为学校做出应有的贡献。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效果

一、在技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背景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技校汽车类专业核心专业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维修基本方法、发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特点及诊断分析方法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具有发动机拆装、发动机检测与维修的基本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实践性。项目的主题就是实物教学,用实物教学简单、易懂。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主动性。因为学习项目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自己解决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在最终的评价中,除了注重学生参与项目的具体表现和作业质量,也要考虑团队合作精神及学习态度等。

三、项目教学法应用的前提

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是主体,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以下前提。

第一,一定的实训条件。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一门对实训条件要求很高的课程。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实训条件,项目教学法将难以实施,会直接影响项目教学的效果发挥。

第二,具有“双师型”师资队伍。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精通教材内容,具有理论水平,更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能够熟练地实施发动机的拆装及故障诊断等。因此要求教师是“双师型”的,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

第三,项目的选择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选择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具备一定的难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四,项目考核要理论与实践并重。项目教学的考核既要考虑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指标要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

四、项目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目标,在确定目标的基础上进行项目设计,进行项目的实施,完成项目的评价。以发动机点火系统为例,阐述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1.确定三个维度的项目教学目标

点火系统教学中,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掌握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要完成的能力目标是能够根据点火系统的故障进行诊断并排除故障。最后要达到的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2.项目设计

根据以上的三维度教学目标,项目设计如下。

(1)从故障案例引入教学,串讲汽车点火系统基础内容。

(2)学生根据表现出的故障现象,分析并探讨故障出现的原因,制订出故障解决方案。

(3)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案,提出优化建议供学生参考。

(4)学生按照制订出的故障解决方案,利用专业的仪器设备排除故障,验证方案的正确性。

(5)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给予及时地纠正指导,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6)在项目完成后,首先学生进行自评,反思方案的优点及缺点;其次教师进行评价,及时指正学生的问题。

(7)完成项目训练报告。

3.项目实施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该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教师以点火系统火花塞故障为切入点,以三人组成的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故障原因的分析并制订出解决方案,让学生利用专业仪器设备进行方案的验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理论部分知识的串讲,让学生融会贯通,在完成验证后进行学生的自评和教师评价。最后要完成训练报告,训练报告是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反映。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范文第3篇

根据法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劳耐尔教授为首的职业教育学专家的研究,指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所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思路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习者具备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并顺利就业,这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与普通教育课程的不同。课程设计宏观流程为:岗位任务分析确定―专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具体流程的起点是市场调研,经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专家评审确认、学习领域开发分析、教学计划开发制定、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设计等环节。为此,笔者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设计研究探讨如下。

一、课程设计方法和思路

以汽车机电维修岗位为依据,分析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确定行动领域;按照汽车维修生产过程系统化原则,进行课程知识的解构与重构,系统设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学习领域,完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通过教学条件的改善与教学情境的设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组成的学习领域开发团队,深入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调研,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依据岗位能力要求,参照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根据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按照能力的特点与教育规律,采取逐步提高的方式,设计教学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

二、课程建设目标

1.课程地位与作用。①本课程以“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汽车发动机中每个系统、机构或总成维修的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工学结合的方式来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汽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结合的综合化课程。

2.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采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并将多种形式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融“教”、“学”、“做”为一体;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实验实训室建设,开放实验实训室,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外讲座、成立车迷协会、开放实验实训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内容与结构

1.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以“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作为基本任务,包括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评价试验;发动机各机构、系统及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维护和检修、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发动机的总装调试、修竣检验及综合故障诊断等。使知识与能力达到有机的结合,充分体现职业标准的要求。

2.课程结构。①课程结构,即以汽车发动机中各个系统、机构或总成的维修为工作项目,每个项目为一个教学基本单元(模块);而对于每一项目(模块)采用综合化的组合,即将每一系统、机构或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维护和检修、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综合一起,使知识与能力有机的结合且有利于学生掌握每一模块的知识和能力。②本课程以“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作为基本任务,课程内容的组织以项目为导向,课程模块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工作任务、项目为导向。③学习领域设计。发动机拆装与调整学习领域依据汽车维修行业的真实工作过程,选择发动机各总成为训练学生能力的载体,共设计学习情境和任务单元。④课程实践教学。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与相关职业能力的关系明确;融“教”、“学”、“做”为一体,学生学完一个模块,能达到相应的实践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就学会了相应的技能,因而实践教学内容达到60%以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程教学采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并将多种形式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融“教”、“学”、“做”为一体。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现代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2.实训教学采用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模块和项目教学)为实习实训项目,将实习实训与产品、与技术服务结合起来;使知识与能力有机的结合且有利于学生掌握每一模块的知识和能力。

五、课程考核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改革;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146-02

1 引言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是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汽车保养、销售、维修等工作的基础。通过对这些工作所需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出该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让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1],可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2 课程设置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须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汽车发动机中每个系统、机构或总成维修的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工学结合的方式来设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首先,将发动机的零部件的更换、发动机零部件的检修、整机安装、日常维护、故障诊断排除作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行动导向任务学习,将发动机各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等知识有机融合在故障任务中,通过完成任务获取知识,同时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社会能力的培养。

其次,对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出8项典型的工作任务,分别是发动机的整机识别、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检修、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燃料供给系统的拆装与检修、冷却系统的拆装与检修、发动机总装与调试、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以配气机构为例,进一步分解出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正时齿形带的更换、凸轮轴的拆卸与检修、气门组的拆装与检修等4个工作过程。分别对8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共确定29个典型的工作过程。

3 教学设计过程

课程实施过程中主要是针对29个典型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由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参与具体的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课前准备

授课地点:针对不同的任务,选择最佳授课地点。可选用发动机拆装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模拟驾驶实训室、汽车养护中心等地点进行授课。

任务书:让学生了解和接收学习任务,明确本次任务要干什么。

任务工单:体现任务完成的过程,需要小组人员讨论协作完成。

教学案例及PPT:学生要通过案例视频总结别人的经验,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评价标准:检验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量化打分。

实施过程

任务描述:教师利用多媒体对本次任务的内容进行描述,对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提出要求,激发学生对本次任务学习的兴趣。

学生分组:借鉴企业分工合作的班组制,将学生按5~6人为一小组,并设置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分组时要兼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制订方案: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工作任务认真分析并讨论交流,利用发动机维修手册、教学网络平台、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获取信息。查找相应的拆装和检测规范流程,并找到所需的维修工具,制订出完成任务的详细计划以及人员分配。

方案实施:小组实践操作,完成各工序,对方案进行验证。在这一阶段,小组成员要互换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全面掌握本次任务所需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最终完成任务。教师在这一环节要提高警觉性,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出现安全隐患立刻制止。对于遇到的问题,由学生自行想办法解决,无法解决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先示范,再让学生操作。整个操作过程,教师要记录每个小组出现的问题,以便在后续环节中进行讲解。

考核评价:任务完成后,首先由各小组汇报任务成果,教师做总结评估,集中提出大家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以及学生提出的好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吸取经验;最后就是评分环节,每次任务实施前,教师都制定有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中体现学生对知识点、技能点和情感点三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成绩由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部分综合评分。学生在完成一段时间的课堂任务之后,由系部抽取典型任务,再次对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考核。综合课堂任务考核和系部考核得出最终的课程成绩。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有限、处理问题的经验不足,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索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成效

学生能力培养 在项目教学中,课堂的主体由教师变成学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组织、引导、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2]。学生成为整个教学的参与者,要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每个工作任务,自己的想法得以实施,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感,充分培养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连续三年的省技能大赛中,学生分别获得两次三等奖、一次一等奖的好成绩。

教师能力提升 项目教学其实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采取项目教学法时,所有的任务都是经过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确定的,也就要求教师必须与企业紧密联系,能够深入企业,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作过程,进而才能在实施过程中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目前系部教师都在向“双师型”教师靠拢。

5 反思建议

不可否认项目教学在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与企业的对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以下几方面也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完成的过程以及对能力点的考核,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部分学生出现会按照维修手册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但就其原理知识点却答不上来的情况。这样也只是培养了操作工人,对于学生的再教育、再发展都是不利的。

为此,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要吸取传统教学法的长处,将每个课程任务的关键技术知识点进行分解,合理渗透到课程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进而提高操作能力,形成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知识体系。

分组要得当 小组合作是项目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划分时不宜人员过多,而且要把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组合,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以及先进生对后进生的帮助。同时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否则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就会出现依赖心理,产生合而不做、做而不合的现象。

配套资源的保证 近几年随着汽车的热销,学习汽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实训室可利用的设备需增加开放力度,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进实训室操作练习。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需引进先进的设备供学生学习。

出版的教材内容往往与专业的前沿动态有差距,滞后于行业企业新技术,导致选定的教材只能作为参照,用来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相关性。教师需编写便于项目教学的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坚持教学内容实用性原则。

6 结束语

实践证明,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在引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之后,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团队协作、与人交流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为学生走向社会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023―01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等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而实验、实训室则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因此,积极探索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职能,创建规范化实验室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落实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准确定位,服务于人才培养和专业体系建设

汽车发动机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定位为汽车类各专业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基地。重点培训项目包括汽车发动机各机构(系统)认知、发动机主要零部件拆装检修、发动机基本测量、发动机总成拆装、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等实验项目。因此,要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构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的实训教学体系。

二、科学化、开放式管理,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实验室以“教学内容开放、实验资源开放、教学组织开放、教学评价开放”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资源效益,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兴趣,大部分学生借助于开放的实验室资源在专业发展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责任意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开放实验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既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空间和资源,又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在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下,要进一步创新运行机制,通过实验室开放,弥补学生课堂操作训练的不足,由学生管理员组织学生任选实验项目展开比赛,引导优秀学生积极参与疑难故障分析和研究、协助相关教师的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资源进行创新发展,通过自选课题,结合实验室专业方向和条件进行探索实践、自主设计开发完成小制作等;在开放实验室的同时,要特别加强设施设备和耗材的管理,实验室利用率达90%以上。

三、丰富实验室功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实验室除承担日常教学任务之外,还要积极承担国家级、省级汽车专业技能大赛选拔及赛事培训和集训任务。通过积极举办院内专业技能大赛,参加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使学生和教师都得到锻炼和提升,获益匪浅。根据国家级大赛的赛项设置,实验室负责竞赛技术文件的分析及赛事培训等具体事务,对相关专业课教师进行赛项操作培训和考核,使专业教师的水平得到提升。除专业技能竞赛外,实验室还协助承担汽车中级维修工和二手车鉴定评估师的培训、鉴定及考核任务,不断地丰富实验室教育教学及服务功能,改革实践教学内容,重视强化动手能力及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同时也为专业兴趣深厚、自主学习意识强、勤奋刻苦的部分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资源及服务。

四、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成为实训的主体,变我被实训为我要实训,在开展一个实训项目之前,教师提前把该实训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实验过程及方法、实验所需设备材料等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走进实验课堂,实验课则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分组独立设计实训环节,包括实训内容、实训步骤、仪器工具的选择,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从而使实训课堂变成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教师在学生实训过程中不再是单纯的演示讲解,而主要以答疑解惑、指导学生知识的运用等为主,教师在实训课上更多的责任是解答学生的问题以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探索结论,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实验室既是实验室又是实训室,即是学习的课堂,又是攻克专业技术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