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情商教育论文

情商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情商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情商教育论文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教师是爱的使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离开了教师的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教师若把自己变成孩子,便有奇迹出现:师生立即成为朋友,学校瞬间成为乐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情商,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有人的物质需要,还有人的精神需要,满足学生合理的精神需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重视情商培养,是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教育,是有利于学生素质内在性特征内化的教育。喜爱与尊重是建立起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面对学生,不论是成绩高者还是差者,均应一视同仁,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他们。对于他们的作业,他们的课堂表现,他们的发问,他们内心的想法,哪怕是一点点想法,都要认真的面对并加以解决。这就无形当中让他们感受到在语文老师这里,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是平等的,他们得到的是理解与尊重。一次书写工整的作业,一次有一点点新鲜感的作文,都是表扬他们的最好材料,老师不要吝啬这样的机会,要带着一种欣赏与敬佩的态度,让其展示在同学面前。长此以来,就可以与学生之间少几分隔阂,多几分信任。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自然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发掘课文中的激情以情激情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不论是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也不论是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还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思,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表达着作者对真、善、美无限赞美,对假、恶、丑无比厌恶之情。教师通过对这样课文的朗读、讲析可以发掘出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来激励学生。是学生与之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方法有:

1.激情朗读。

如教《,你在哪里?》一文时,教师进行表情朗读,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学生被一心一意为人民,人民无限深情怀念的真挚情感深深打动。

2.创设情境。

文章不是无情物。

课文学习阅读,实际上是对作品中人物、情景的再创造。是对作者体验过并形诸文字的内容的在体验。所以,课堂教学起始阶段,针对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的特点,在导入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努力创设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高昂的精神状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转贴于 三、在讲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情商诸因素中,了解人、理解人,善于帮助人,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其核心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国,发挥语文课“文以载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这一高尚的情操,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教育性。利用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教师讲读,让学生体会作品蕴藏的思想感情,是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转化的目的。如课文《驿路梨花处处开》,所表现出来的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关怀他人,时时想着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雷锋精神;《一件小事》车夫所表现出来的,勇于负责,关心他人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人格教育和培养的好教材。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走向社会后,就能正确、恰当的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邮政编码:408506

心理品质是学生个体素质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是挑战未来社会的胜利法宝,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尔尼.古尔曼曾说过: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的情绪、情感、自信心、意志力、乐观等心理品质比其智力因素更为重要。但当前的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提高总存在有不少误区和盲点,导致青少年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如脆弱、任性、惰性、冷漠、自卑、忌妒、虚荣、狭隘、孤僻等。这不仅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产生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离家出走、自寻短路、逃学、旷课……

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        加强正面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

青少年由于生理变化的加剧,导致心理上非常不稳定,极易受外其部因素的影响。如果教师、家长注意加强正面指导,就会收到较为良好的效果。

第一进行心理测试,把握学生心理状况。教师、家长应对学生的情绪、人际关系、社交能力、合作能力、意志力、性格、自尊、自信等方面进行测试,以便于掌握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第二,加强正面教育。教师、家长要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强化起其心理品质修养。促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锻炼来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第三,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控制。教师、家长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要敢于自我调控、正视自己的心理缺陷和特点,自觉调节和控制不良心理因素;教师、家长的说服教育要耐心细致、全面周到,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全面对待自己;教师、家长要积极寻找闪光点,多给学生体验进步和成功喜悦的机会,学生应大胆尝试,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第四,学校、班级应开设“心理诊所”或“心理信箱”、“心理咨询室”,进行学生的心理咨询与教育,加强与青少年学生心灵的对话沟通,及时了解其的心理状态。

二、        开展多项活动,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1、开展谈话活动

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品质情况,教师、家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平等谈话活动,因势利导、启发点拨、警示教育。

2、开展自我展示活动

学生将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进行自我展示、分析对比,这有利于学生强化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促进。

3开展主题班会

如针对青少年学生平时表现出来优劣心理行为、心理品质的讨论辨析活动;伟人、名人受挫成材故事的演讲活动等,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学习先辈,学习英烈,养成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品质。

4开展读书活动

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与许多高尚朋友在谈话”自有他的道理。培根也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学校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读优秀文学作品如《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多读古今名人传记,如《雷锋的故事》、《我的一生》及革命家的传记等,多读历史书籍……同时,也应加强读书后的内化教育活动,如写读书笔记,交流心得体会,开展分征文竞赛,举办讲故事活动等。让学生明白“自古英雄磨难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5、开展合作性活动

通过开展合作性、团队性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品质、交往意识和行为等。如开展野炊、野游、野外生存训练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协同、交往能力,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品质。如开展象拔河、接力跑等简单的体育竞赛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拼搏和团结精神。如开展课堂剧、集体朗诵、节目表演等文艺活动,使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妙,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陶冶学生心灵。

6、开展助残、学神六英雄活动

通过开展扶弱助残或者献爱心等活动,教育学生养成关心他人,顾及社会,同情弱者的品质;通过讲述,收集“神六”英雄群体的故事学习“神六”英雄们的无畏品质、伟大奉献和挑战精神。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向二维;英语课堂教学;构建

1.引言

英语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校实现教学活动、完成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如何有效开展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出知识丰富、人格健康的优秀外语人才逐渐成为众多学校研究的焦点。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情感交流与信息沟通为核心内容的多向二维英语课堂教学的构建思路。多向是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多方位交流与沟通;二维是指英语课堂教学的两方面主要内容:信息(知识)和情感。本文详细分析了进行多向二维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先行条件,并针对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旨在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英语课堂教学体系打下基础,指导新形势下师生关系的确立,使“教”与“学”成为和谐的一体。

2. 多向二维英语课堂教学构建的理论基础

2.1 建立在社会建构主义基础上的“多向”

社会建构主义是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类型,它体现了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思想,是近十几年来新兴的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这一思想是由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确立的。其思想核心为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即“人所持有的被终结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他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作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中”。(余震球,1994:56)也就是说,只有当个人的主观思想跟周围社会情景相适应时,才有可能完成真正的心理构建,而完成这一心理构建的主要途径则是通过交互作用导致社会协商。从教学的角度说,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引起、唤醒、启发了一系列内部发展过程。这些过程,对于儿童来说,只是在与周围人们的关系中,在与他的伙伴的相互合作的环境中才是可能的。在课堂这一特定社会情境中,这种学生自我构建则需通过教学中师生、生生的多项合作与交流,辩论与对话,质疑与答辩来完成。在种种形成的思想碰撞和智慧的激发的作用下,实现了学生个体知识与情感的构建。

2.2建立在教学论基础上的“二维”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于1956年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个把分类学的理论运用于教学领域。布卢姆等人认为教学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国内李秉德教授的《教学论》认为教学目标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是,德智体美劳。第二是学生个性的心理要素。第三是各部分和各要素的发展水平。(田慧生、李如密,1999:84)无论哪种分类,所有教学理论所讲述的教学目的都包括两方面内容:知识和情感,即智商和情商。因此,依据教学论的观点,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必须包括两方面的构建。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身心两方面都健康发展的国家栋梁之材。

3.实现多向二维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3.1 现行英语课堂教学中多是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多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少有机会形成、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这种“吸收大于创造”的现象在中小学应试教育的过程中尤为严重。学生在各门学科中普遍接受的是一种“真理式”教育,即对“准确”,“精确”、“惟一”的追求。(罗守贵,2000:97-100)在这种教育模式的训练下,学生习惯等待吸收知识,而不是创造思维。长期以来形成了我国人才普遍缺少创造性特征的现象。我国学生一个普遍现象是善于背记,考前希望老师划重点,少有独立见解、创新观点。这正是我国长期的填鸭式、讲授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造成的。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中国加入了WTO,要面对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有更多的创新性人才。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主观和客观世界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大大提高,而他们的学习内容也从公理、定理拓展到了假说、假想等。英语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有创新的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创造性人才。一个有不同声音的民族才会是有活力的民族。英语课堂教学应是学生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的场所。这就要求教师改革学校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自我建述的能力,提供让学生发展自我意识的空间,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土壤。

3.2 学校学习是人生价值取向定位的重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物质利益,忽视精神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学生价值观、人生观良莠不齐。学生犯罪现象层出不穷。各种现象表明,学生需要价值取向的引导。这种引导不是几堂德育课能完成的。它需要贯穿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因此,课堂的教学内容,不仅应该包括知识,更应该包括情感。

传统的教学以知识为本位,把学生禁锢在书本中,这是一种封闭型教学。由于学生被封闭在教材这一狭小的天地里,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社会化和完整人格的形成。(袁维新,2003: 4-9)课堂不应该再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容器,而应视其为一个在知识、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除了进行知识的交流与传授外,在特定的心理氛围中,更多的是实现了情感、思想的交流,学生人格的发展在师生、生生的课堂交流中就逐渐形成了。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二维内容(知识、情感)缺一不可。

3.3 素质教育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主题。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目前素质教育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口号,成为一种主流的教育 思想,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的目标模式。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专业方面的素质;第二,人的自身完善与发展。(杨峻、王根顺,1997:46-53)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是社会变革的需要。

曾经在计划经济时代中,人才的素质强调专业知识,忽视社会变化需求和个性发展完善。英语课堂教学也多集中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交流能力的培养。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包括交流能力,通过有目的的教育而得到全面提高。因此,为了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课堂教学必须进行多向二维的有效措施,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4.实现多向二维英语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4.1 双主体观念的形成

观念的改变是一切行为的前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双主体”观念在教育中已被普遍接受。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一直是近代和现代教育史上热烈争论的一个问题。主要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学生中心论”,一种是“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只把学生看作是教学过程中能够完全决定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主体。教师中心论者重视环境和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视教师为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者,并单纯强调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无视其主体地位。从实践看,这两种观点,在提高教学成就上收益不大。(李秉德,1998:109)

现代教育界逐渐形成了“双主体”的观念,即教师和学生为英语课堂教学关系中平等的两个主体。从分工上讲,教师是主导者和引导者,学生应是积极主动和能动的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和顺从者。教师不应该成为英语课堂教学无所不知的先知,“一言堂”的宣讲者,而应该是可以接受质疑和挑战的交流者。双主体观念的形成,使教师从高高的讲坛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使多向二维英语课堂教学的进行成为可能。

4.2 自主学习的大力开展

近年来,自主学习是英语教学的一个主题词,几乎各学科、各门类都在探讨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策略和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关于自主学 习的调查和实验也不断开展。仅在2002-2004年,中国期刊网上刊载的有关自主学习的论文就达1246 篇。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正在我国蓬勃开展,自主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一事实非常有利于进行多向二维的英语课堂教学。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课堂上就不会坐着等老师讲授和灌输。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行为,就不会在课堂上进行多向交流时无话可说。自主学习的开展为进行多向二维的英语课堂教学铺平了道路。

5.对构建“多向二维”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建议

5.1 爱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宁的课堂气氛。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教师不仅需要热爱学生,而且这种爱是有高度责任感的、无私奉献的爱。作为学生对教师除了敬畏,更应该有爱的存在。这种爱是对教师的信任和支持,是教师教学动力的无限源泉,是教育成功实现的原动力。尤其,当学生已逐渐成熟,自我意识增强,教师、甚至教学体系不再是不容挑战的权威的时候,爱是维系良好师生关系,完成知识与情感交流的重要纽带。

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应共同创造有“爱”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从教师的角度,这种爱可以是对学生知识渴求的满足,可以是对学生品德教养的引导,可以是对学生小差错的宽容,可以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这种爱可以是对教师的尊重与关怀,可以是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一杯放在讲台上的热水,可以是深藏在“老师,请帮助我”后面的信任。这种以“爱”为基础的英语课堂教学,才会是成功的。

5.2 师生各自合理定位“多向”框架课堂的骨肉

英语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平等”就能阐述清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师生各自的定位问题,是英语课堂教学有序实现的骨架。只有把骨架搭好了,才能建造出好房子来。

总体来说,教师应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应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那么,如何实现主导与主体呢?具体来讲,教师应实现以下功能:教学活动的综合决策者和指导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启迪思维和释疑解惑者、学生学习的鼓励者和合作者、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估者以及学习策略培训者。

教师应能向学生传授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进行必要的训练。这里面有一个核心,教师的知识奠基一定要比学生丰厚,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学术领域必须要占一定的优势,有一定的权威性,这是教师组织、领导课堂交流的前提。

对学生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任何方式的教学都是通过外界的影响产生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情感的变化。所以,学生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乐观态度,增强学习动机,不断强化自己的学习成就感,保护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其次,要做到克服性格障碍,得以全面发展。再次,要树立策略意识,探索个性化学习风格。选择学习策略和实施学习策略都是学生不可推却的责任。

5.3“两手抓”智商情商,填充英语课堂教学的灵魂

就像我国的建设既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又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一样,英语课堂教学同样要“智商”和“情商”两手都要抓,而且两手都要硬。这就要求教师要德才兼备,教师的一切言行举止、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要对此铭记于心,为人师表,成为学生行为、学识和思想的典范。这并不是要教师板起面孔做人,在学生面前装腔作势,而是要从内功练起,从知识内涵到道德修养两方面修炼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思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善于吐故纳新,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成为学生崇敬和学习的典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知识、价值取向、情感处理等在与学生的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流入了学生的心田。从学生角度讲,学生也要形成一种意识,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学习教师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他的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并由此可能会获得一生都受益无穷的教益。

总之,多向二维英语课堂教学是建立在社会建构主义和教学论基础上的顺应时代对创造型人才和情感教育的要求的比较理想的教育模式。它形成于双主体观念也已形成、大力开展自主学习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具有可行性。同时,在构建多向二维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爱为源泉,形成师生的合理定位,并且注重德育和智育的两手抓。总之,我们期待通过“多向二维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出更多的更优秀的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侯建军. 语言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及能力培养[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2):88-93.

李秉德. 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09.

罗守贵.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与模式[J]. 常熟高专学报,2000(1) :97-100.

田慧生、李如密. 教学论[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84.

余震球. 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6.

袁维新. 教学交往:一个现代教学的新理念[J]. 上海教育科研,2003(4):4-9.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秘书;职业倦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24-03

一、高校教学秘书的角色及工作特点

教学秘书是专门从事高校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其详细的定义为:教学秘书工作从属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领导,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管理本院系的教学行政事务,贯彻和执行院系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具体指示,保证院系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围绕教学活动之主体(教师和学生)做好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1]由此可见,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将院系领导、教务部门、教师以及学生联系起来。图1为教学管理结构图,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图中清晰可见。

教学秘书的日常工作具有如下的特性。

1.繁杂性。教学秘书的日常工作事无巨细,异常琐碎。作为各院系的基层教学秘书,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内容冗杂。一方面,要确保院系内每个教学环节如课程安排、教材订购、考务安排、成绩管理等都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管理好所有学生成绩及各类试卷档案。教学秘书除了要接触大量的学生和教师,还要处理诸如财务、实习单位联系等方面的事务。这些都决定了教学秘书日常工作的繁杂性。工作繁杂要求教学秘书须具备清晰的头脑、良好的业务素质和积极的创新意识,能将繁杂的工作理出头绪,并通过自己的创新,将繁杂事务简单化、程序化。

2.协调性。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纽带,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学秘书良好的沟通。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学秘书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样才有助于他们协调好学院与教务部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种种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管理氛围,促进各部门之间的融洽相处,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规律性。教学秘书的工作虽然繁杂,但却有规律可循。教学工作以学期、学年为单位,每学期工作内容的主线是固定不变的,而学年度又是周而复始的。如:每学期的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考试、下学期课程安排,秋季学期安排新生专业培训、毕业论文选题开题、研究生推免,春季学期则开展毕业实习、论文答辩等工作。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时间也较为固定。熟练掌握教学工作的规律性,能使教学秘书的工作事半功倍。

4.临时性。教学秘书的工作虽有规律可循,但并不意味他们每天的工作都一样,相反,他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突发事件。如:教师临时调课、试卷错印漏印、设备故障需临时更换教室、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和评估、临时性的专家到访和讲座等。这要求教学秘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临危不乱,合理地处理这些突发事件。

5.服务性。教学秘书作为基层教学管理人员,一定要树立任劳任怨、全心全意的服务意识: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

二、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其表现

职业倦怠也称“职业衰竭”、“职业枯竭”,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学者Freuden Berger H.J首次提出,是指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情境下所表现出的躯体、情感和认知的综合衰竭状态。多年以来,国外研究者经深入的研究发现,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职业倦怠的发生率较高。[2]高校教学秘书的服务对象就是教学工作、教师和学生,属于服务性强而责任又重的行业,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具体表现在:教学秘书对教学管理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兴趣,被动地接受各项任务,勉强维持日常教学工作的进行,处于一种对教学管理工作疲惫和厌烦的状态。导致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1.工作强度大造成的身心疲惫。教学秘书日常承担教材订购、排课、排考、清查学分、学籍预警、等级考试报名、档案整理保存以及接受各级检查和评估等各项工作。他们不仅要按时完成任务,更要在课程及考务安排等一系列的问题上,竭尽所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如:为照顾哺乳期的年轻教师和正在进修的老师,要尽可能合理的安排其上课时间;为照顾高年级学生实习的需要,要提前安排其课程和考试;随时接受学生关于学分和选修课程的咨询;倾听学生对课程的种种意见并及时向相关领导反映。涉及教学方面的工作环节众多、琐碎又辛苦,而又常常不被人们理解和认可,使教学秘书身心疲惫。

2.害怕工作出错而造成的精神焦虑。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预感到要发生不幸时的负性情绪状态。它主要指对未来对象的焦虑不安,担心不能实现预定目标而受到外部的批判或内部自我意识的谴责。[3]适度的紧张焦虑有助于激发人的斗志,但焦虑的时间持续太久,就会使人压抑、痛苦,阻碍正常的行为活动。教务工作千头万绪,突发性事件多,尽管拥有娴熟的业务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也难免会忙中出错。教学无小事,有时候一个小过失就酿成教学事故,惩罚和谴责随之而来,后果严重。如:期末考试试卷的保密工作须万无一失,从教师交卷到交付印刷,领取试卷到按考试时间、地点、考场人数整理试卷,教学秘书都必须亲自经手,不能出错。教学秘书要负责保存所有的试卷、论文、实习等材料,这些材料平时无人问津,一旦遇上评估,他们必须准确无误地提供所有材料。在这些工作压力下,精神焦虑是难免的。

3.待遇偏低造成的心理不平衡。教学秘书的日常工作都是一般性质的管理工作,无法定量的用指标去考核,有可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从收入上看,教学秘书与高校专业教师相比,一无课时费,二无科研项目,收入水平自然偏低。付出了劳动而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自然会引发心理上的不平衡和情绪上的烦躁。

4.发展空间相对狭小造成的失落感、迷茫感。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学秘书由于工作忙,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精力开展科研,科研成果相对较少,这在职称评定上是个不利因素。再加上晋升名额有限,职称晋升对于教学秘书来讲是困难重重。一般来说,每个成年人都希望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从工作中得到相应的成就感。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期待和待遇低、发展空间小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容易使人产生情绪上的波动。教学秘书一旦有好机会,便一心脱离岗位,寻求更好的发展,而对于教学工作就难有创新的热情,于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职业倦怠。

5.自我调整能力欠佳。一名合格的教学秘书必须具备清晰的头脑、良好的业务素质、积极的创新意识、良好的沟通能力等,要求高而待遇低、发展空间小,这一高一低之间造成的落差很难被调试。许多教学秘书业务能力强,但缺乏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使得疲惫、焦虑、挫败的情绪被放大,不良情绪被带入工作中,往往遭到误解,人际关系不顺畅,进而又影响了自己的晋升。如此恶性循环,职业倦怠只会愈发严重。

三、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

职业倦怠,势必影响教学秘书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教学秘书队伍的不稳定,也势必影响教学工作的顺畅进行。要缓解高校教学秘书的职业倦怠问题,一定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外部措施

1.完善职称晋升等制度,适当提高待遇。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现状,应当引起高校领导的重视。加强人文关怀,认真研究教学秘书的心理状态与客观需求,在制度上给以保障,是缓解其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如:首先,制定合理政策,使教学秘书在职称的晋升方面与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享有同等待遇,甚至在奖金方面也可有所倾斜。其次,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奖惩分明。对于工作强度大、经常加班加点的同志应予以适当的补贴,通过考核、竞赛、评估等方式,奖励业绩突出的教学秘书,给予其进修的机会或职称评定上的适度倾斜。另外,也可实行开放的民主行政管理,让教学秘书群体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校日常管理的讨论和决策,使其感受学校的民主氛围,增加其在工作中的主人翁意识。

2.加大教学管理的硬件设施投入。教学秘书的很多具体工作都要借助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来完成。如:导入培养方案、编排课表、考场及监考信息、导入、分析学生成绩、清理学分、毕业资格审查等等,都需要依托强大的网络软件平台。开发功能强大的网络软件平台,使教学秘书从繁杂的数据信息管理工作中抽离出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无疑是对其最大的帮助。此外,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如:电脑、电话、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都可以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

3.提供业务培训及教学管理研究的平台。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组织教学秘书集中学习,到外地培训,有条件的甚至可以邀请知名专家来学校讲学,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务系统的使用等。这样教学秘书才能从机械的劳动中抽离出来,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并不总是局限于本院系的日常教学管理模式,从而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改变过去陈旧的做法,总结出新颖可行的教学管理方法。另外,也可鼓励部分教学秘书开展关于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学校专门针对其群体设置一些研究范围和项目,给予其立项资助。教学秘书的工作在基层,能够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鼓励其进行科学研究,为他们提供研究平台,能增强其科研意识,也通过研究提升其教学管理水平。

(二)内部调试

以上几点是外部措施,要从根本上缓解高校教学秘书的职业倦怠,关键还在于内因——教学秘书的自我调适。

1.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和行动的方向、前进的动力。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怀揣理想、脚踏实地,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够发光发热、干出一番成绩。平凡的教学秘书岗位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学秘书应当用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来武装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寻找有效的减压途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人充满朝气和活力,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挑战。教学秘书在工作压力大时、遇到困难时、遭到误解时,都要适时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一些幽默感,将快乐的心态带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之余,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寻找正确有效的减压途径,使自己能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

3.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如今的时代在发展,新的知识和技能层出不穷,这些变化将会全部投射到教育领域内。教学秘书想要完全胜任工作,一成不变是不行的。教学秘书必须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技能,才能适应发展。比如: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计算机网络运用能力等。也可以通过认知学习提高自己的情商。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建立强大的信心。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才能乐观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理智地应对挫折和挑战。

教学工作是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则是提升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改革平稳进行的根本保证。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正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是教学计划的基层执行者和管理者。充分认识教学秘书工作的重要性,改善其职业倦怠的现状,对于发挥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魏章友.浅谈教务秘书如何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07,(19):142.

[2]毛丽萍.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3):35.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情感因素;计算机;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所教授的内容是各门学科知识,而不是语言本身。双语教学不是教学目的,只是教学手段[1]。双语教学包含着更深层面的内涵。双语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成“用外语上课”,其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对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习得外语。双语教学绝不仅仅是指学生听老师用外语上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用外语进行课堂学习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计算机学科的特点适合双语教学,因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国际通用性,其表述、词义、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解释一致使用英语,并且有相当多的中文表达方式是直接从英文音译或意译过来的。如计算机高级语言和操作命令本身就是在英语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的,计算机所有原版软件几乎都是英文版的,第一手的科技资料也是英文版的,国际学术会议使用的语言是英语,这样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也为学生以后查询科技资料、阅读科技文献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2]。

但是,计算机双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合格的双语师资不够,课时少,缺少合适的英语学习环境等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参与双语教学的热情并不高[1]。

一、情感交流是影响计算机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教学信息的交流,而且也是师生间情感的双向交流,教师在着重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情感对学生的重要影响。

广义的情感包括制约行为的感情、感觉、心情、态度等方面[3]。

在双语教学中,情感可以分为个别情感和交互情感两大类。个别情感是个人的内在因素,是学习个性的一部分,也是教师素质的一部分,如教师的情感状态,教学态度等。交互情感是指学生与学生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感[4]。

Rogers的人本主义理论的教学原则强调真诚、信任和理解,其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忽视教师作用,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学习的认知因素,而且要与情感因素结合起来[5]。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受到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知识经过了情感过滤才会被吸收。他认为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动机。它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二是性格。乐观向上、积极自信的人容易取得学习进步;三是情感状态。焦虑者学习屏障大,轻松者学习效果好[6]。

文卫平等人指出,情感有其特定的功能――调节功能[7]。情感对行为的调节不仅反映在对行为增力或减力的效能上,而且反映在行为倾向的改变上。积极的情感会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消极的情感只会起阻碍作用。同时,情感还有渗透功能,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对别人的情感产生影响,即它的情感可以渗透到情景和氛围中,以增强别人对他的语言和行为的接受性。

情感教育心理学表明:在提高学习效能、优化认知结构方面,“情商(EQ)”比“智商(IQ)”更为重要,良好的学习情绪、愉悦的心理产生的是学习的兴趣,这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求获得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良好的情感发展与智力的发展同等重要,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认知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8]。

二、情感交流影响计算机双语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

1.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陕西理工学院计算机系2008级《软件工程》双语教学的本科学生。该系自2005年起在计算机多门专业课中开设双语教学。为了检查教学效果,计算机系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发放127份,回收120份,其中无效问卷为3份,有效问卷共117份。本调查问卷共有7个问题。设计这套问卷的目的是了解情感因素对计算机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

2.调查结果及讨论

117个被调查者中有41人过了英语四级,占35%,没过英语四级的学生有76人,占65%。问卷的第二项问学生是否适应本课程双语教学:其中29人一直适应,占24.7%,而开始不适应,后来慢慢适应的学生有67人,占57.2%,而一直不适应的有21人,占17.9%。过了四级的学生适应双语教学的比例比没过的要高。一直适应双语教学的学生里,有19个学生过了四级,占一直适应的学生总数的65.6%。计算机双语教学专业性强,用中文学习就已经具有一定难度,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当被问到对本次双语课程学习效果的满意度时,24.8%的学生表示“不满意”。经过一学期的双语教学,30.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没有提高,而29.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计算机专业水平没有提高。

问卷第6项的题目是,如果重选该门课的话,希望用的语言是什么?有36.8%的学生希望如果重选的话,最好用中文上。如果选择用中文上,还得选择反对双语教课的原因。有7.7%的学生选择“对所有的学习都是不够积极主动”,8.5%的学生认为“双语能学到东西,但是会加重学习负担”。这是因为双语教学中的计算机理论和操作都是英文表达,特别是原版教材,专业术语比比皆是。英文科技文的词汇量大,学生课下需要查大量的专业词汇。

17.1%的学生希望中文上课是“愿意学习计算机知识,但是讨厌英语”。而该学院双语教学的教材使用的是原版计算机教材,这就要求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于是英语底子较弱的学生,感到吃力,需要老师及时而有效地帮助。还有27.4%的学生抵触双语教学是因为“跟老师交流互动少,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所以渐渐失去信心,渐渐跟不上进度。剩下39.3%的学生认为“老师教学方法死板”,让学生失去了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学生还反映他们不是不愿意学而是因为学起来枯燥、乏味。

综上所述,此次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双语教学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在计算机双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师生间、学生间情感的交流和互动,因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举例来说,如果那些一直没有适应的学生能得到老师及时地帮助,无论是英语的提高还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哪怕是一次对自己的关怀都能使自己能够尽快适应双语教学的环境,提高学习和输入知识的效率。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联系的纽带,学习氛围不甚和谐,学习积极性难于调动,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情感因素在双语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情感渗透,提高教学效果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和外部表现形式,是人的内心世界对客观事物或周围人群喜怒哀乐的体验,是人们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映。当人们对某些事物持肯定态度时,就会产生满意、高兴、愉快等内心体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持否定态度时,就会产生厌恶、恐惧、悲哀等内心体验。

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前期的学习所决定的,这个因素几乎不可更改,而要想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双语教学中的兴趣,教师能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合理地运用情感因素,以教师的热情感染学生,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师生的情感联系带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者创造一个热烈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学识和品质是相互促进的,都将通过教学活动传递给学生。教学情感是教师对自己所进行的教学行为的一种爱憎或好恶的情绪和态度。它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实践中,经过反复磨练而逐渐形成的。

一般来说,教学情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责任心

这是指教师一定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崇高而又神圣的职责。而这种情感首先表现在对学生的高度负责上。只有对自己所传授的知识的正确性高度负责,才能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反复琢磨,继而采用最适合教学对象的方式来保证更好地传授知识。学生都是可塑之材,正值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他们的进取意识、道德观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只有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积极的教学态度,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我们知道,计算机双语教学以计算机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英语作为知识的载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教师的专业知识扎实,实战经验丰富,就可以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授知识。

其次,教师要有较强的英语应用水平。这里主要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计算机专业知识以英语为载体向学生进行传播,正确、流利的英语口语,可以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更重要的是,传播信息没有障碍。而只有有责任心的老师,才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即使本身的英语不太好,只要不断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在教中学,在实践中提高,就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使双语教学成为真正的双语。而学生也会从老师的身上看到努力而受到感染。这样一来,教学相长,达到教与学真正的互动。

2.爱心

一般来说,教师天生对学生就有一种威信,学生对教师天生就有一种敬畏感,师生间有一种天然的距离。如果想贯彻教学思想,更好地传递知识,就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对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而对于很多英语底子差或者专业水平低的学生更要积极主动地和他联系,帮助他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保持对学生的关怀和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用心,增加学生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3.事业心

教师职业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最好的体现,古人云,师从上品,得乎其中;师从中品,得乎其下。教师只有努力成为优秀的双语教师,专业知识一流,用英语表达一流,才能真正从行为上影响他所教授的学生。祖国的教育事业需要每个人踏踏实实去努力,当老师的一生就是不断学习的一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并不是一句空话。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努力,这样良好的正面的情感投入必然带来更多的回报。

四、结语

本科计算机双语教学面临的任务是双重的,既要加强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在这一要求下,教师的角色是很重要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总之,教师应当在双语教学中注重与学生以及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互助,无论是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还是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手段的应用上都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指挥者”转变成与学生互动的“参与者”。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参与者”,以平等的姿态、伙伴的身份与学生平等沟通、和谐相处,则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以致用[9],尽可能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强化英语各方面的技能,成为合格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王玉娟,王向前.计算机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4(1).

[3] 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读J.ARNOLD ED.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4] 朱慧敏.在外语教学中培养积极的学科情感[C].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6.

[5] Rogers,C.R.1982.Freedom to learn[M].Ohio:Merrill.

[6] Krashen,S.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

[7] 文卫平,朱玉明.外语学习情感障碍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