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欣赏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感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当今的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既是一种艺术熏陶,也是一种文化沉淀,是文化传递和提高幼儿审美情趣的重要方式,是培育幼儿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三大内容(绘画、手工、欣赏)之一,它是绘画、手工教学的一种准备和启蒙,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幼儿美术欣赏教学
一、选择和安排适合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内容
根据各种艺术理论的提示,并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我们感到幼儿美术欣赏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可以按照以下几大块的思路来进行。
1、抽象性的作品。这些抽象画虽然既没有真实的物体,也没有具体的人物,有的只是各种线条、形状、颜色的不同组合,但这些由“有意味的形式”所构成的视觉品质,这些形式层面的东西恰恰最容易为儿童所理解、欣赏和接受。对于抽象作品,因为儿童天赋的直觉和敏锐的感受力尚未遭到破坏或损害得较少,他们的起点很可能在成人之上。
2、具相性作品。对这类作品的欣赏不必苛求儿童完全按照创作者的原意来理解,因为儿童对作品的解释必然受到他们已有知识背景的经验的限制。不过儿童在欣赏了抽象画后,在美术表现的基本要素如线条、形状、色彩、质地及其情感表现性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些基础正可以有效地迁移到对写实作品的欣赏上来。通过对这些美的艺术的欣赏,儿童变得对美的事物更敏感了,对人物命运的体察更加细致和富有同情心了,情感体验也更丰富了。
3、介于抽象和具相间的作品。在分别欣赏了抽象、具相的作品之后,还可以考虑为儿童提供一些处于抽象和具相间的作品。乃以“西洋画”欣赏为例,早期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睡莲组画》、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德加的《舞者》等作品,都是可以选择的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选择作品的思想不论是抽象、具象还是介于抽象与具向之间,具有较强情感表现性的作品都应是幼儿美术欣赏的首选。
二、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
1、整体感觉,自由地谈论。美术欣赏教育是一种给儿童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儿童要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把认知对象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对艺术品的初步印象,是儿童进入美术欣赏的第一步,这一步应把儿童鲜活的个人体验放在优先位置,由此出发再来讨论其他问题。如在米罗《哈里昆狂欢节》的欣赏活动中,教师刚出示这幅作品,儿童就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哇!......”的惊呼,显然,他们是被画面鲜艳丰富的色彩、各种奇特的、不规则的图案所吸引住了,这便是他们对这幅作品的第一印象。此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和激发儿童的表现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要素识别及其形式关系分析。这一步要放手让儿童认真观察,自由讨论,一开始儿童可能会主要仿照于从作品描绘的具体事物,或这些点、线、形、色所构成的东西“像什么”的角度来观察和感知。如在《哈里昆狂欢节》这幅画中,幼儿说出他们看到的具体事物就有“耳朵、眼睛、鱼、小提琴、太阳、梯子、小猫、小羊、豆子、小音符”等很多种。在讨论中孩子们还提到他们看到了“线条”,红、共同、蓝等各种“色块”,各种形状等,这是一些属于形式语言的东西,是图形艺术的魅力的本体所在,是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要着意引导儿童把握的。
3、回到整体,较深入地讨论作品给人的感觉。这一步也可以通过给作品命名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命名的方式来进行,因为儿童对作品的命名往往能够反映他们对作品的总的感觉,而考虑取名字的理由则能帮助他们整理和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这些感受和思考过程,这里既是有直觉的、感受的东西,也夹杂了理性的、逻辑的东西。
4、创作。儿童对美术欣赏中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的认识还可以经由艺术创作来获得。这是在幼儿对欣赏的伤口进行心理回忆,并进行讨论、构思的前提下进行的。
5、作品评议。创作之后的评议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它是整个活动的必要和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另外一种欣赏活动。如:先画完的儿童可以自由地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或放在展览区中进行展示,并小声地互相谈论和评议;整个创作活动结束后可以请小朋友们手背后自由走动,欣赏别人的作品,挑出自己最喜欢的(而不说是最好的)一件介绍给大家。
三、总结教学经验,更好地开展美术欣赏教学。
1、在生活情境中提升幼儿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
美术欣赏的目的不在于增长美术知识,而是通过环境和艺术作品两个方面来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审美感受。我们感到,当幼儿美术欣赏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幼儿才能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当幼儿的生活体验与艺术欣赏相联系时,幼儿的审美想象才会得以释放。
2、在挑战性环境中推动幼儿审美能力发展
幼儿是不成熟的,在不断发展中逐步走向成熟。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寻找幼儿审美感受与表现的起点,创设持续不断的富有挑战性的环境,推动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3、融美术欣赏于幼儿园多主题活动之中
在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时,我们始终把幼儿的实际生活体验放在第一位,通过美术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的感性体验。在大班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的三个分主题中,充分展现了幼儿童年的欢乐与幻想。
4、丰富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化。
(1)在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中,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中国古诗词来,和画面、音乐、舞蹈、表演等要素一样,在欣赏中相辅相成的多通道展开。如《林中雨滴》的欣赏,除了看、听、闻、想等多感官介入,还可以选择“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觉杨柳风。”的诗句来对比同步欣赏,就类似于橡树.傍晚与林中雨滴的对比欣赏。
(2)可以开设中国画与西洋画同类题材画的对比欣赏。如:莫奈的《睡莲》与朱耷(山人)的《荷花小鸟》一同赏析,感受纯粹写意与写生印象、水墨情趣与色彩美感对比中的中西艺术异曲同工之妙,有助于拓宽儿童人物画题材的眼界。
美术欣赏追随幼儿关注的热点,融入幼儿的生活情景,也成为他们生活环境的重要一部分。幼儿从小就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儿童发展的起点不但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知觉和选择也更敏感了,同时也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性情、情感、创造、审美、自信和语言。
我们提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幼儿园应更好地开展美术欣赏教学!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欣赏评述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从自发欣赏进入到自觉欣赏。那么在此过程中教师如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评述多元化艺术,并从艺术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建构一个多元化艺术观念,是课程标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教法
中学美术欣赏课在整个中学美术教学的位置极其重要,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中学时代所接受的欣赏教育,对他将来的艺术观点、艺术修养的形成,完美人格的健全有重要影响。
在中学美术课上,我们教师大部分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即“传递----接受式”。这是最常见的绘画欣赏教学类型,其特点是以教师讲解说明为中心,学生只需全神贯注的听,思考和记诵。其教学基本变式是叙述或描述画面----形式分析----解释意义----总体评价。此类型操作程序及要领是明晰的,只要吃透作品资料,在欣赏画题方面下功夫,具有良好的演讲能力,一般效果不会差。但我们是在认识论方面过分强调理性思考方法,在教育上过分强调传授方式,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欣赏课剥夺了学生自己体验和理解美术作品的权利,那就谈不上是欣赏,而是美术理论课,从而导致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受阻碍。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是艺术课程学习方式之一。因为体验意味学生积极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来,能够自主的对美术作品观察、理解、思考、分析,意味着学生们一起讨论、比较、操作、尝试甚至争论,一句话,强调体验,强调学生理解,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逐步转向以自己已有知识和认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本人在平时教学中,根据新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心理特征,对美术欣赏课方法作了一定尝试,使学生积极地从多角度观察、思考、判断美术作品,充分尊重学生自身感受和体验,使之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观念。从而愉悦的获取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问答型“引导、发现式”
这是一种学生在教师诱导下发现并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发展视觉感受能力,形象识别和理解能力为目的地教学类型。其特点既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索和思考。如果学生在此过程中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采用:设问、反问、诘问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贴近作品隐含的问题,这种类型有助于学生学会怎样欣赏作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上七年级《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中,《纺织女》这课时,让学生先观察,接着提问学生,全画面可分为几个部分?前景妇女和后景妇女的衣着有什么不同?后景壁毯上表现了什么内容?你对作品中的人物心情有什么感受?前景纺织厂条件如何?从何处判断出来?在提问中,让学生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相结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视线会扫过画面每一个角落,并认真收集知识,根据信息分析解释画中所给人物,景象的意味。许多同学能从画面穿着分析出前景纺织女工在马德里简陋的条件下劳动,后景则贵妇们欣赏由妇女织造出的壁毯,并指出两个场景,代表不同的阶级,隐含着对比,甚至有同学通过自己搜集资料知道壁毯表现的神话故事的内容,
整个是为前景纺织女陪衬这个故事而安排的。这样的回答欣赏教学,使欣赏者认真细致的面对作品,不仅充分调动视觉直感和想象力,而且也能从理性方面把握作者通过画面传递出来的信息。
二、讨论型“创境----领悟式”
这是充分显示了教师创意造境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欣赏教学。其特点强化了欣赏教学的赏悦性,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需要和欣赏对象的性质,采用多媒体教学,语言描绘,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审美情景,教师可以出一些背景材料,学生畅谈感受和领悟,教师启发总结,使学生领悟所欣赏对象的深层意蕴。
1、创设正确的审美情境
对于初步具有美丑好坏判断力的学生来讲,要进入美的欣赏,首先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使其摆脱日常意识状态。
例如:在欣赏七年级课本杜健作品《在激流中前进》时,播放乐曲《黄河船夫曲》,此时学生进入某种情景,自觉体验船工的艰辛,
产生审美意境。此曲和《在激流中前进》题材相同,作品表现情绪相同,《黄河船夫曲》声音浑厚,有气势,通过短促的喊号声和渐强的梯度节奏,表现了划船的动作,感受经过紧张的险滩战斗,船工们心里充满着愉快,希望与光明。《在激流中前进》色彩凝重,用笔粗放,运用衬托和对比手法表现船小、浪险、人艰,两件作品都表现了船工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学生积极的认同心理活动,由于理性参与了欣赏活动而推向深化,从而获得艺术作品内层意蕴的领悟和审美想象。
2、共鸣和理解
在审美体验中使学生的审美想象融入作品本身的情感中,使学生用整个心灵去关照、体味、理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欣赏七年级油画《粮食》时,因学校地处农村,可带学生参观农民在田间劳动的场景,从农民挥动手中镰刀割稻、收稻、挑稻等一系列农忙收获的场景以及农民收获的情绪中获得初步审美情境,然后结合苏联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体验到作品创作于卫国战争之后,从而体现出苏联集体女庄员高涨的劳动热情和崭新的生活面貌,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在日趋异新社会我国劳动人民对于收获的喜悦以及劳动人民耕作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爱惜粮食。
三、自由型“指导----自学式”
一、充分认识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1、欣赏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欣赏就没有创作。
2、重视随堂欣赏。新的美术教材没有安排专题欣赏课,而是把欣赏贯穿于每一课,每节课的欣赏往往只能是几分钟时间,非常宝贵。因此,在教学中,不满足于让学生“看”和“听”,还让学生“触”、“说”、“读”、“议”甚至“写”,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的和欣赏。
3、培养好的欣赏者比培养好的创作者更重要。100个中学毕业生中有几个将成为专业美术工作者呢?大约最多一两个。其他98个在工作生活中有多少机会能用上学会的美术创作技能呢?恐怕也不多。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其美术教学的目的抽象的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具体地说,主要培养的不是美术创作能力,而应是美术欣赏的能力,也就是说,中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好的欣赏者,使他们具备丰富的审美经验、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能自觉地按美的标准去生活和工作。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在于欣赏教学。培养审美创造能力是美术教学的核心任务,但“创造”不等于“创作”,欣赏中同样饱含创造;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欣赏本身就是艺术创造的一部分;而且创作离开了欣赏,就会是无源之水,实现不了创造。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在于欣赏教学。
二、充分发挥主体性,培养美术语言表达能力
1、通过好的作品让学生感受激发学生的审美需要。心理学早就告诉我们,需要是产生行为动机的源泉,只有先让美术佳作的艺术美去震撼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感受,他们才会有兴趣去了解它,理解它和鉴赏它。为此,要准备好欣赏作品,并设法充分展现它的艺术美,还要注意用感情的语言把学生引入到审美情境中。
2、在各个教学环节都注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要让学生大胆说、大胆评、大胆写,给学生自由表达、自由表现的机会。不要怕学生说得肤浅甚至说错,要敢于让他们“在游泳学会游泳”。有浅有错,才会有深有对,在深浅、对错的矛盾冲突中,讨论才会活跃起来,教师的深对也才能有的放矢,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否则,教师灌得天花乱坠,听累了、听烦了的学生们了只会所得甚少。主体性是无法得到体现的,所以,我们的欣赏课既让学生看和听,又让他们触、读、议、说、写、动手、动眼、动口、动脑。设置丰富多彩的审美实践活动,这样学生既不易疲劳,主体性也能得到充足的实现机会。
3、树立全新教学观念,清除学生语言障碍。(1)加强学生主体意识,不过于依赖课本。学生从小奉行的是以课本知识为惟一正确的准则。不可否认,课本对学生学习是相当重要的,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前人的经验,有益的知识,这对学生无疑是不可缺少的,但应看到课本并非完美无缺的,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时代飞速发展,课本的发展永远跟不上时展的速度,如课本中的服装、建筑的范围观念已显得陈旧,即使新编课本,今后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美术课本中有关作品的欣赏文字只是一家之辞,但任何一件优秀作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优秀作品的魅力所在。所以我在教学中强调要学生不要完全只跟着课本走,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2)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创造课堂和蔼气氛。
4、重过程、轻结果,保护学生热情。在欣赏课中要培养学生的美术语言表达能力只能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大家知道语言是通过思维体现出来的,但这些学生装毕竟还处在学习阶段,知识面有限、社会实践缺少、人生阅历不丰富、手头资料欠缺等条件的制约,如果我们太注重语言的正确性,这样肯定会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我在每一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总是认真听他们叙述,以赞许的目光注视他们,最后用肯定的语言加以总结,给每位学生以信心,让他们充满热情。
5、努力研究指导方法。积累词汇。要培养学生美术语言提高学生欣赏水平,教师在教学上首先自己要努力研究指导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评论引导
艺术作品的魅力之一就是通过艺术形象引起观赏者的审美联想。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他们不仅要了解作品的内容、主题,还应能看出它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从中受到启发与艺术的熏陶。因此,正确引导学生开展美术作品的评论与欣赏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欣赏作品《破纪录》这一画时,画面上表现的是一个跳高运动员即将跃过三米标杆的一瞬间,画面中远处无数的大小观众正睁大眼睛、屏住呼吸、紧张地观看着运动员这精彩的表现。在欣赏与评述这幅画时,同学们集中反映出对画中人物的动态与情景表现十分欣赏。当谈到画中的不足之处时,有的同学提出运动员跳高高度表现得不突出,应该在身后加上云彩来展现他跳得特别高,同时反映出运动员身手的娇健。还有的女同学说远处的观众表情都一样,“要是我在遇到惊险的场面时就用双手捂着脸从手指缝里看”。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丰富想象、经历、感受带进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有了这样的欣赏引导,许多学生对名家名画也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改进意见,无形中增强了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艺术鉴赏能力。这种参与性欣赏调动了学生美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用自已的亲身感受和经历来体会、理解作品。在完善作品的同时,完善自己的情感表现,达到在鉴赏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从而丰富自已的艺术情感,克服美术欣赏中的盲目性,而实现既看门道,又有较高的艺术欣赏能力,不但会说,还能真正的会画。
在参与性欣赏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能很好的认识作品、了解作品,从而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美术这门艺术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不足、形象与逼真之分。在整个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接受了学科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自信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敢于对不同层次的作品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认识到艺术作品是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学无止境的。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建议教师要大加赞扬,对不足的想法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对一时提不出什么意见的学生也不要轻意否定,要鼓励他们课外去思考、去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接纳他人意见和敢于提出问题的良好品德和学习态度,从而养成追求真理,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求知精神。
二、画诗引导
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常常是“画中有诗”。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中,主要是理解其独特的艺术传统,特别是领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同时期的山水画的风格和意境都各不相同,不同风格不同的意境给人的视觉感受不一样,尤其是对于那些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较强的高中生来说,对于古代的山水、风景以及较为抽象的美术作品,它们较之现代作品简直就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笔者认为从体会古诗的意境入手,更容易体会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在语文课本中已学过大量的古诗词,所以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就比山水画的意境感受容易得多。而且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与古诗之间的确有着密切联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例如,陶渊明的诗句“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
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境,就与北宋山水画的意境有很多相同之处,作者都是以自然的手法客观地描写自然景色。诗人和画家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通过写诗与作画不谋而合,不是直接表露,而是诗中喻景,画中藏诗。尤其是南宋山水画极力追求诗的意境,画家们为了使画面景色更加耐人寻味、更能激发观者的想象力,把与追求意境无关的、可有可无的景色一律删去,常常运用“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使画面简洁、构图缩小、意境深远。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的意境就与唐代诗人柳宗元诗《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对元代山水画的理解,可以用倪瓒的《六君子图》为例来分析:初看上去这幅画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画面景色显得气象萧疏,近乎荒凉。但读了黄公望的题诗,其中的意境便可见一斑,诗曰:“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坡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前两句诗是写画中的景象,后两句显然是借景抒情,表达了元代汉族知识分子对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的不满之情。加上元代山水画的用笔,普遍带有个性特征。所以,把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人们常理解为“有我之境”,即画家的情感和艺术个性在画中鲜明地体现出来了。通过以上诗与画之间的对比与联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想象引导
中学生由于受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局限,在美术欣赏中当他们看到欣赏主体的形象后容易产生一种思维定势,对欣赏主体形成了固定的,先入为主的理解,使赏析思维活动受到阻滞。笔者认为使用先谈感受后看作品的美术欣赏模式,即一开始先不让学生看原作品而仅把作品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讨论后各自提出自已的见解,如何表现题目的内容和形式。以作品“大街上真热闹”为例,通过以过街天桥为主体,画面表现出天桥拥挤的人群以及形形的人物形象,桥下川流不息的汽车、摩托车;课中先让学生依照题目自己去感受体验,从不同视角描述自己对这一主题的构思。有的同学描述三层立交桥互相交错,不同的车辆风驰电挚的热闹情景;有的学生描述了从汽车驾驶室里看后面的汽车排队,行人通过机动车间隙过马路的拥挤场面。学生的想法基本形成后,再让学生翻开书看被欣赏的作品。比较什么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哪些地方与自已的想法一致,自己的想法有哪些方面比原作品要好。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原来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能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加入到欣赏活动中来。
四、网络引导
现代美术学习,已经从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提高到了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而文化内涵的多元性和综合性又使得美术教师需要更加关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但教师个人的学识有限,教材和教学参考中的资源也不足,在美术课程资源的扩展建设中,现代信息技术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庞大的人文性素材资源库。计算机作为美术学习的载体,学生采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纸张、铅笔、颜料、调色盒等繁琐的工具限制。学生一有灵感,立即构思,就可以在电脑里进行尝试,随意挥洒,修改也极为方便。能自由驾驭设计、制作有创意的电脑绘画,进行图像处理,设计贺卡、装帧、招贴、标志,制作电脑动画和网页作品等。使美术课程在“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变得快捷而更有创意。网络的即时性、便利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和教师知识局限性的束缚,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活动过程。通过对网络美术资源的检索、查找、发现、探索,还有利于学生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起较全面的人文性知识体系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互联网上有很多大型论坛,里面有对大师的佳作分析和网友们的作品评论,是一个高手汇聚的地方,也是学生增长美术知识、提高鉴赏能力的场所,如果合理把握,适时学习对美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能力会大有好处。当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负面影响。因此,学生课外的网络自主、探究性学习,更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有目的地上网,吸收网上的知识营养。让那些优秀的教育网站、个人主页、网上博物馆、美术展览等美术资源,供学生学习、控究、鉴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爱好,陶冶学生的情操之目的。
[参考文献]:
[1]高中美术课程标准[M].教育出版社,2002,7.
【关键词】美术欣赏 教学 艺术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45-03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的推广,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的人才发展观和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而改变;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艺术教育是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它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数量的相加,而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艺术课程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越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欣赏课程正是最能体现艺术教育这一特点的素质教育课程,并逐步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一门必修课。
美术教育通常是从“理”和“技”两个层面进行;所谓“理”是指对美术史和美术技法理论等知识的学习;“技”则是对各种美术门类的技法、技巧的学习和训练(如:素描、水彩、油画、中国画等);美术欣赏课是直观性、综合性、愉悦性较强的观赏性课程。美术欣赏教学是通过对各国优秀美术作品以及人们生活中使用的器物等进行欣赏,进而对作品的题材内容、形式结构、造型特征、色彩语言等进行分析,从中学习和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人文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获得对美的感受,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与文化素养得到不断提高。因此,美术欣赏不仅是美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而且也是非美术专业学生学习和了解美术知识,欣赏和享受美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在当今科学技术和资信传媒迅猛发展的时代,通过美术欣赏的形式,使学生从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去了解和把握作品的知识和内涵,获取更多更丰富的审美感受显得尤为重要。
一 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
当前,由于我国的思想观念、经济发展等各方面仍处在一种极不平衡的状态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富裕地区与贫困山区等,这就直接导致思想意识、教育水平等各个方面的极度不平衡,以至直接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整体发展;加之长久以来应试教育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真正的素质教育,特别是艺术素质教育仍举步维艰,因此,这也使高校生源素质不均衡,给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造成了一定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艺术素质教育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以及对美术教育在认识上的偏差,美术素质教育一直重“技”轻“理”,把素质提高当作单纯的绘画手艺学习和技巧训练,对美术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系统的欣赏训练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美术学习在人们的心目中无非是写写画画、涂涂抹抹,而美术教育中人们对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等缺失更多的人文关怀,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和艺术创造力不能获得全面发展。
第二,从目前诸多版本的教材来看,则又多以文本教材的知识传授为主,图片资料较弱,即便是配有图片资料的欣赏课教材也因印刷质量太差,幅面太小,有的甚至仅是黑白效果图片,使学生不能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应有的美感,更难领会到作品的独特意味;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大多只停留在对文本的文字概念上,当他们面对实实在在的美术作品时,文本上所获得的概念认识就欣赏而言,所取得的作用则微乎其微,充其量不过是把别人嚼过的东西再嚼一次罢了,对作品的欣赏和判断仅停留在粗浅的认识水平上。
第三,美术欣赏的内容多种多样,形式丰富多彩;美术欣赏教学更应如此,通过各种渠道,多种方式(如:美术馆、博物馆、民间艺术等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使学生获取丰富的审美感受,这样的教学才更具吸引力,也才更加充实与完善。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许多地方的社会文化资源却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潜力更没有充分地被发掘出来,美术欣赏教学仍处于单一的课堂教学状态。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认识能力也在不断改变,如何在当今资讯传媒高速发展、各种视觉影像充实的大背景下充分挖掘各种有利条件,选取健康有益的教学内容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内容,这将成为当前高校素质教育所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二 美术欣赏教学的特点
众所周知,美术又被称为造型艺术,是视觉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任何艺术创作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表现技法、工具材料等,这就决定其欣赏方式各不相同,正如孟子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音乐通过声音和音符来创作,靠耳朵去欣赏;文学通过文字的描述来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用大脑的想象力达到欣赏的目的;影视作品则是通过文学,戏剧、摄影、音乐、美术等多种综合艺术来表现,也综合了人的眼、耳等多种器官来欣赏;美术作品是通过各种材料,以点、线、面、色彩、形体的方式来营造节奏的变化、优美的韵律等来表现画家的思想感情,通过眼来达到欣赏的目的。中国古代的“以形写神”“以形媚道”“气韵生动”等都是以通过骨法“用笔”“置陈布势”等传达出形象的神韵;西方则是以笔颜色、解剖、透视等来反映画家所看到的真实物象,这一切都离不开用眼去感受;因此,美术也被称为“看”的艺术。美术欣赏必须通过观看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仅靠文本上文字的描述、概念的堆砌是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欣赏的,因为,鉴赏判断并不是知识判断(既不是理论的也不是实践的),因此,既不是以概念为基础,也不是以概念为其目的。只有直接面对作品进行直观感受,通过观看甚至触摸,欣赏者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艺术的教育作用只能通过欣赏者对作品发展兴趣,在欣赏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审美愉快,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美术欣赏教学在以文本教材作介绍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以大量的美术作品和优质的印刷复制品做直观感受,充分发挥其观赏性特点,美术欣赏教学才能达到更好地提高学生欣赏水平的目的。
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的精神产品,它凝聚了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所思所想,是艺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并通过特有的结构方式和技术方式使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得于外化;美术作品中画家的思想感情外化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语言、点、线、面、色彩等来实现的。在美术欣赏中只有经过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欣赏才显得更加完整,对作品的理解也才更加深入全面,而分析的主要内容其中大部分就是围绕着作品外化的形式要素而进行的,对此,克莱尔・贝尔是这样说的:“在每一件作品中,以特殊方式组合的线条与色彩,以及一定的形式和形式的关系,唤起了我们的美感。”“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需要的不是别的,而是对形式、色彩的感觉和对三度空间的知识。”虽然,他的这一观点有失偏颇之处,但它也掘示出美术欣赏,只有文字概念或者仅有简单的感性认识是不够的,还应该介入到对作品的形式、色彩等诸因素的分析之中去,如此对作品的欣赏才更完满。
美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承方式、文化的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一件作品的产生、一种风格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们更是时代的产物。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就曾写道:“有一种精神的气候,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和自然界的气候起着同样的作用。”“由于这个作用,你们才看到某些时代某些国家的艺术宗派,忽而发展理想的精神,忽而发展写的精神,有时以素描为主,有时以色彩为主。时代的趋向始终占着统治地位”。对此,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维,故亦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以转移。”因此,在美术欣赏过程中,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观念,对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是大有帮助的。美术欣赏教学更应以此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美术的综合性和人文性特征,通过欣赏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和不同风俗习惯等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让美术欣赏成为学生文化养成的重要形式。
而作为教学,对典型性、经典性和代表性的个案进行分析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选择经典艺术作品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的研究对象是十分重要的;经典作品代表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各个时期的思想观念和审美习惯,是人类认识世界表达自己的智慧结晶,它经过了历史的积淀和筛选,成为举世公认的艺术杰作。这些伟大作品所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风格样式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足以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审美感受,增长和丰富人们的知识结构;美术欣赏教学正是通过这种对经典作品的欣赏训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艺术熏陶,文化修养随之不断提高,心理结构不断丰富,对艺术的感觉更加精细深入,以至在欣赏时能分辨出不同风格类型和作品的美丑,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当今,传媒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速度日新月异,电影、电视、多媒体、互联网……我们处在一个图像化的时代,它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视听习惯,形成新的视觉文化。作为当前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美术教育课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机遇,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其综合性、观赏性的特点,不断改变和完善以往单调的教学模式,借助先进的现代传媒技术,让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获取知识,拓展思维、享受审美带来的愉悦,在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艺术素养也得到不断提高,这是当前高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 美术欣赏教学的思考
通常,在美术欣赏中,观赏者对作品的喜恶往往只凭自己的直观感觉去判断,欣赏水平随着每个人的文化修养高低、心理结构的不同、思维习惯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虽然人和人之间敏感的程度可以差异很大,要想提高或改善这方面的能力最好的办法无过于在一门特定的艺术领域里不断训练,不断观察和鉴赏一种特定类型的美。……一句话,完成任何作品和判断任何作品所需的巧妙和敏捷,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获得。”美术欣赏教学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对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审美能力进行训练和启发,以丰富和改善他们的心理结构,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形式。因此,我们应适当改变以往宽而泛的铺陈式教学模式,采取既有简单的普遍介绍又有重点欣赏相结合的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教学方法,着重加强重点欣赏的知识性和综合性,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和社会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从欣赏一幅画或了解一个画家开始,扩展到与之相关联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综合音乐、电影、电视、多媒体、图片等多种手段,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审视、感受、比较作品或画家的整体风貌,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把各种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一节简单的美术欣赏课拓展成由多个课时、多种内容、多种形式和手段组成的教学欣赏活动。基于此,就目前的美术欣赏教学而言,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不断改进:
第一,在文本教材的基础上,加强和加大与之配套的优质复制品的建设力度,使美术欣赏教学以“看”为先导,多“看”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审美注意,增加对作品欣赏的兴趣;否则,文字的概念和劣质的复制品,只会削弱学生对美的感受,对美的判断只能从概念到概念,人云亦云而缺乏独具个性的感受,并落入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学生则“制造”成缺乏个性的“工业产品”,这无疑是艺术教育的悲哀。因此,改变只注意知识传授而忽视对作品直观感受的教学方式,是美术欣赏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第二,应充分发挥美术欣赏的观赏性和愉悦性特点,使美术欣赏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美术欣赏不是美术史论课,虽有联系,但各不相同,一个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另一个则是面对作品作审美感受,进而获得审美享受。因此,教学形式的可视性和愉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过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熟悉的经典作品和一些学生广为熟知的画家作重点介绍对象,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借助先进的传媒和多媒体手段,以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做集中深入的欣赏活动。如以梵高为例:梵高是后期印象主义伟大的画家,他的作品早已被人们广为熟知,并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他那强烈的色彩对比,躁动的笔触,炽热的情感表露……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当学生对梵高的作品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就进一步以梵高为基点拓展开,收集和整理大量与之相关的资料,如前期印象主义画家以及他同时代的后期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乃至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如: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以及那一时期的社会背景、自然环境、思想观念等,以影视、图片、音乐、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进行直观的全方位的反复感受和比较,最终对梵高其人其画从感性上和理性上有一个全面完整、形象生动的认识,并作出各自独有的判断;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方式,使学生感知、想象、情感融为一体,把各种知识联在一起融会贯通,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