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小动物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描写小动物的样子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小动物活动情况,侧重于动态描写。按照从静态到动态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可以把小动物写得清楚、细致、感人。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 我最喜欢猴子,它在动物中恐怕是最聪明的。当我们来到它们跟前时,一只猴子用明亮的眼睛盯着我们。它的长相很奇特:一个很小的鼻子向里凹着,一张凸起的小嘴发出‘吱吱’的叫声,浑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黄。小耳朵竖着,两只小爪子不时挠着头皮,做出怪模样,使人发笑。我掏出一块面包丢给它,不料,它没有接,只是先用爪子试探了一下,又缩了回去,还用眼晴看看我。过了一会儿,它抓起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又用央求的目光看着我,伸出爪子向我要吃的,于是我又扔一块糖给它。它迅速地剥开糖纸,放入口中大嚼起来。读了这篇片段作文,小猴子的可爱形象会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所以产生这样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小作者从静态——外形样子,动态——生活习性两方面仔细观察,认真描写的结果。 在描写外形样子的时候,作文先用“长相很奇特”一句,概括了总印象,然后依照次序描写了它的凹着的鼻子,凸着的小嘴,黑里透黄的毛色和不断挠着的小爪。读到这里,我们一定会对小猴子产生喜爱之情。然后笔锋一转,写了小猴子吃面包的情景。作者扔给它一块面包,小猴子先是“没接”,只是用“爪子试探”,还用眼睛看着我,最后才是“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样一步步地描写,写得细致,写得具体,产生了感人的效果,也把小猴子可爱之处,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了。 我们用提纲表示出这篇作文的思路:猴子:一、外形的样子:1、概括——长相奇特;2、具体——鼻子、小嘴、毛色、耳朵;二、生活习性:抢吃面包。 读原文,看提纲,可以更好理解这篇文章的思路和写作顺序。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观察和布局谋篇的方法。
描写一种小动物还应当注意:
1.要突出重点。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内容的作文一样,不能面面俱到,像“流水账”似的说个没完,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外形样子,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习性。无论怎样写,都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具体描写。
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古诗用18个字把鹅写的栩栩如生。我们要想写好一种小动物,也要争取达到这种生动的效
果,我们应从那些方面着手呢?
一、描写一种小动物,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样子。
具体的方法就是要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 是什么样的,形状、特点、
颜色是什么样的。如下面《可爱的小狗》中的一段话:
“星期天,我从姥姥家回来,在客车上,看到一个大姐姐用紫色的包拎着一只可爱的小黑狗。
小黑狗头上长着一对像毛片片一样的三角形耳朵,软软的向下耷拉着,有趣极了。两只圆圆
的黑眼睛不停地望着四周。圆圆的黑鼻头像个茸嘟嘟的小茸球。嘴巴紧紧地闭着,一声也不
吭,多像一个不吵不闹的乖孩子啊!我真喜欢这只趴在包里的小黑狗。”
又如《美丽的大公鸡》一段话:
“我家养了一只大公鸡多么美丽呀!火红的鸡冠像一朵盛开的鸡冠花。明亮的小眼睛扑闪着,
眼珠像一颗又黑又亮、圆溜溜的黑珍珠。嘴巴又黄又尖,十分锋利,寻找美食全靠它。脖子
上是一圈圈红中透亮的羽毛,全身毛色鲜艳,黄的、红的、黑的交织在一起,好像穿着一件
漂亮的花衣裳。瞧,它抖抖身子,伸长脖子,四周的羽毛张开竖起,翅膀上下拍打着,就好
像孔雀开屏一样。它的尾巴更是美丽,像一簇燃放的烟花,金色的爪子,刚强有力地站立着,
就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二、其次要描写它的生活习性又是什么样的。例如小动物怎样吃食啦,怎样游戏啦,怎样睡
觉啦,把这些都要细致观察,具体地描写出来。例如一位学生在作文《小鹅儿》中写道:“哦哦,小鹅儿出壳了!小鹅儿出壳了!”我拍手高兴地喊,我最爱小鹅了。
这些刚出壳的小鹅儿一身水淋淋的,毛色不算好看,但是红红的小脚激起了我的兴趣。
第二天,我把这些小家伙放出来喂食。它们的毛已经干了,金黄柔美,尽管它们脚还软,站
不起来,但是一个个都很活泼,放下地就一扑一扑地,像在摔跤,真逗!
小鹅儿睡觉的时候,小颈缩短了,那脑袋就像用绒沾在上面的。它们很容易醒,轻轻地脚步
声,它们都会睁开眼睛看看,没有声响了,再睡。
十多天以后,我刚揭开遮鹅笼的罩子,它们就要争先恐后的出来,一个小鹅站在另一个小鹅
身上一跳,居然跳出来了!它们的毛开始变白了,脚也不软了。一下子就跑到我脚前要吃的,
我先放些饭在碟子里,手里拿着两大片菜叶,它们嘴在呷饭,眼睛却盯着我的菜叶。菜叶似
乎比饭更好吃,一只小鹅索性蹦起来呷着,摔了一跤!引得我大笑起来。
这些小家伙很通人性,我一到家它们就跑到我的脚下转悠,亲热的很呐。我常常跟它们说话,
有时它们还回答呢!所以,我把小鹅看成我的朋友。
(文章活脱脱地展现出小鹅出壳、吃食,睡觉和性情,语言活泼,条理清晰,形容逼真,童
趣盎然,字里行间包含着小作者与小鹅之间的情感。)
三、要把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写进作文里。
作文是用我们的手来写我们的心,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喜爱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
时候,也要把自己喜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
喜爱之情。
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写法灵活,不拘一格。例如《青蛙捕食》一文:
我非常喜欢青蛙。夏天,我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
青蛙很喜欢躲在草丛里,偶尔也叫几声。它们叫得最欢的时候是在大雨过后。每当这时如果有一只叫,旁边的也就随着叫了起来。几十只甚至上百只青蛙“呱呱”叫个不停,那声音能够传到几里地以外,多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
青蛙的身体胖胖的,有的身体足有七八厘米长。它们披着黄绿色或深绿色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它们的头又宽又扁,像一个三角形。它的头上鼓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长着大嘴巴、小鼻子。
青蛙爱吃小昆虫,观察它捕食的动作才有趣呢。有一天,我静静地蹲在池塘边上的大树后面,细心地观察着。一只青蛙蹲在地上,张着嘴巴仰着脸在等待着什么。突然,一只小虫飞过来,只见青蛙猛地向上一窜,舌头一钩,又落在地上。小虫不见了,青蛙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耐心地等待着。
青蛙可真是个捉虫的能手,听农民伯伯说:要是算起来,一只青蛙一年之内最少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这篇作文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呢?文章的开头先用“我非常喜爱青蛙”一句,直抒了作者情怀,表达了喜爱的心情。接着用“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表现了作者对青蛙“喜欢”之深。在听到青蛙叫声时,作者感到了那叫声就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语句不多,却写出了青蛙叫声的响亮、动听,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青蛙的感情是多么深呀!作者对青蛙的感情为什么这样深呢?因为青蛙一年之内最少能捕捉到“一万只害虫”,这是作者喜爱青蛙原因所在。最后作者感慨地说:“青蛙”真是我们的好朋友。结尾收笔有力,感情表达真实。
除了上面三个方面外,描写小动物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仔细观察。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接触各类动物。如家禽家畜:鸡、鸭、鹅、牛、马、羊、猪??有条件的可以精心饲养这些动物,留心观察这些动物的外形特点、颜色、生活习性。“下马观花”,做好观察笔记,才能对某种动物了如指掌,胸有成竹。
2.要突出重点。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内容的作文一样,不能面面俱到,像“流水账”似的说个没完,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外形样子,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习性。无论怎样写,都要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具体描写。
3.要细致描写。描写任何一种小动物,都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无论是写外形样子,还是写生活习性,都不能几笔带过,概括叙述。特别是在描写小动物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出小动物活动的情景,给人以“状物如在眼前”的感觉。
4.运用动词写活。如《翠鸟》中,“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里作者运用了“蹬开”、“叼起”、“贴着”、“飞走”的动词,把翠鸟写得栩栩如生,惹人喜爱。
5.运用修辞手法。如《我和企鹅中》“还有一种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好像系帽子的带儿,叫帽带儿企鹅。”用“系帽子的带儿”来比喻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是多么生动得体啊!又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用“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来描写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多,突出了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
6.要条理清楚。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作文一样,不能东一句,西一笔,缺乏章法。在动笔之前先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怎样挂连,层与层之间怎样联系。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文章怎样组合。把这些想好之后再动笔,才能使文章条理
清楚,层次分明。
范文赏析:
赏猴
星期天,我和几个同学来到动物园观察动物,进了门,我就急急忙忙奔向猴山。
“喝!”猴山上可真热闹!那些小猴子,有的在爬杆,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追逐,有的在地上抢食物,有的还在打闹??。
最吸引我的是一只小猴子。它不知从那儿寻找到了一顶小蓝帽,戴在了自己的头上人模猴样的。矮矮的个子,瘦瘦的,一双灵活的小眼睛,一身金黄色的皮毛,一条细细的尾巴。它坐在假山石上,拿着一棵荔枝,先把壳儿咬开,再用毛茸茸的小手把壳儿掰开,塞进嘴里,边吃边用小眼睛四处张望,生怕别人抢走了似的。
吃完荔枝,小猴子猛地一跳,跳到了一块大石头上,又猛地纵身一跃,稳稳当当地抓住了一条铁索。哇!小猴子可真灵活啊!它抓住铁索,身子一悠,一双小脚就夹住了铁索。骤然一蹬,居然悠闲地荡起秋千来,小屁股一翘一翘的。呀!帽子掉下来啦!小猴子“蹭”地一下跳下来,拿起小蓝帽,又扣在了小脑瓜上。然后又捂着肚皮大摇大摆地走了几步,绕过了假山,过了一会儿,它就出现在假山最高处,坐下来,挠了两下,还一边得意地往下看呢。好像在说:“看我在最高处,我就是猴王!”这时,一只老猴子出现了,一边向它瞪眼,一边比比划划,好像在说:“下去,这是我的地盘。”小猴子也向它瞪眼比划。老猴子生气了,朝小猴子冲过去,小猴子一看不妙,逃下山顶。它在山下,还在向老猴子做鬼脸呢!哈哈??看着小猴子的样子,我捂着肚子大笑起来:“好可爱哟,这些顽皮的小猴子!”
这篇范文写的很好,以下几点可以说明
1.外形描写:“矮矮的个子,瘦瘦的,一双灵活的小眼睛,一身金黄色的皮毛,一条细细的尾巴。”这些描写都抓住了小猴的外形特点。
2.生活习性描写:
①吃东西的描写:它坐在假山石上,拿着一棵荔枝,先把壳儿咬开,再用毛茸茸的小手把壳儿掰开,塞进嘴里,边吃边用小眼睛四处张望,生怕别人抢走了似的。(把小猴吃东西时的样子写活了)
②小猴抓绳索,荡秋千,和老猴争夺假山这一段写出了小猴顽皮的个性。
【写作训练】
第五次写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
写作要求:
1.写出小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趣事。
关键词:练习 兴趣 课文 阅读 生活 说话
纵观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存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的现象。如何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实践,我认为作文教学贵在“多练”,通过多练,让学生尽快认识、理解、接受书面语言,使学生打下书面语言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作文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一、练在兴趣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是入门的向导。”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乐在其中、留心观察、用心感悟、细心描绘,写起文章来才会情若泉涌、滔滔不绝。教学中我们就要找准学生的兴奋点,抓住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引导他们去细致地观察,指导他们有顺序、有重点地写生动。
例如:在进行写物指导时,我们可以多选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作为习作的素材。小动物可爱的形态、有趣的动作、特有的灵性令孩子痴迷,因此,大多数孩子都有过养小动物的经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孩子慢放一段关于小动物活动的短片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细致捕捉小动物每一个动作的特点和行为的过程,使学生明确观察的顺序、重点;其次,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自己喜欢的一个小动物;最后,引导学生回忆《美丽的公鸡》、《燕子》等课文中描写动物的片段,进行作文训练。这样,学生在习作时既有感性积累,又有语言、写作方法的积累,能够做到言之有物、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二、练在课文中
叶圣陶说过:“教材是很好的例子。”选入教材的课文,无论是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还是从写作技巧、语言上,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这就要求老师们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特点和生成性资源,有的放矢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每节语文课中去。
遇到精美的范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或仿课文命题,或仿其头,或仿其尾,或仿其精彩片段,或仿其立意,或仿其结构,积极引导学生迁移联想,在模仿中受到大家之作灵气的熏陶,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遇到结尾意犹未尽的文章,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依据原文的情节进行续写训练。如教学《丑小鸭》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丑小鸭历经磨难后发现自己竟然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进行续写练习。这样既使课文阅读得到了延伸,又使我们的作文训练不露痕迹,似“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学生。遇到思想内涵深、教育意义深刻的文章,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谈感悟并写下来,进行写学习心得的训练。 转贴于
三、练在阅读中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承受熏陶、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读时还要强调学生对所读的书进行熟读精思,在阅读中学习文章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过渡、怎么照应、怎么描写才生动准确、怎样立意、怎么安排情节、怎么突出中心、怎么使用标点符号……同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把文章中的精彩语段、好的成语典故、有哲理性的见解摘抄下来,做到熟读成诵,为今后的写作做铺垫。“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通过大量阅读,可以使学生获得语感,熟悉、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文能力。
四、练在生活中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语)。生活积累是写作的基石,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平日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认真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和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先整体观察,总写桂林的“山水甲天下”,再低头观察漓江的水和山的特点,最后环顾四周桂林山水的美丽,发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慨。教师在教学中可借此观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从而轻松写出好作文。
五、练在说中
关键词: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心理学效应 习作兴趣
心理学效应即在环境影响下,由心理活动产生的,具有普遍规律性的人类心理行为效果机制及现象,是与心理学有关的规律现象。随着心理学的深入推广,心理学效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此谈谈心理学效应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被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然而,教师越努力,学生越怕“学”,多数学生提到作文就头疼,作文学习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如何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呢?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依然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
从《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年级段的习作目标不难看出,无论是低年级段的“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还是中年级段的“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或者是高年级段的“懂得习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都把学生的习作兴趣放在首要的地位,“兴趣”是起点也是终点。如何利用心理学效应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呢?
一、从“登门槛效应”看习作目标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劝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的居民区仅有17%的人接受;而先在请愿书上签字,再竖牌的居民区有55%的人接受了。实验结果表明,后者这个小小的“登门槛行为”,对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述实验就是著名的“登门槛效应”,它反映出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普遍地具有避重就轻、避难趋易的心理倾向。因此,根据“登门槛效应”,教师在制订习作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习作能力,制订有层次的、具体的,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习作成功的喜悦。应将远期习作目标和近期习作目标结合起来,将较高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不同的小目标,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一旦实现了一个小目标,或者说迈过了一道:“小小门槛”,我们的教育前景就宽阔得多了。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习作三,遵循“登门槛效应”,我将习作目标设计成这样几个:(1)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这一目标是学生二年级就已经掌握的本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没有难度。(2)补充几种小动物,画上去,并给这幅画添上漂亮的颜色。这一目标是学生的兴趣所在,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会画出不同的小动物,为下面的写作提供具体生动的素材。(3)把观察到的景物先写下来。这是将目标1落实到位。(4)学习例文的方法,再写一写自己添上去的小动物,使表达更生动。最后这个目标是本次习作的重点所在,指导孩子在例文的指引下学会描写小动物。孩子们描写的是自己画的小动物,当然有话可说。学生一旦实现了一个个小目标,或者说迈过了一道“小小门槛”,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轻松地达到了本次的习作目标。
二、从齐加尼克效应说作文指导课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对正在完成工作的一组实验人员不断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继续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而让另一组人员顺利完成全部工作。结果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这个实验结果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实验结果表明:一个人在接受一项工作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只有任务完成,紧张才会解除。如果任务没有完成,则紧张持续不变。作文,就是语文学习中令学生长期紧张压抑的“罪魁祸首”。作文指导课,教师往往偏重讲授习作的方法、技巧,在学生习作之前提上很多条条框框,力求讲“深”、讲“透”。殊不知,教师的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泯灭了他们的童心、童真、童趣。学生在教师的“详细”指导下被动地完成习作,久而久之,他们对习作完全失去了兴趣,只为迎合老师的“口味”交上他们的作业。日复一日,学生的习作负担不断加重,习作兴趣也消失殆尽,长期处于这样的紧张状态之中,学习效率自然会下降。
受“齐加尼克效应”的启发,在作文指导课上,我们应打破以往的习作指导课的模式,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
1.建立单元作文教学意识,减轻习作负担。
教材的每单元的训练重点明晰,把握好每单元的习作目标,由“片”到“篇”的推进整合训练,既可减轻学生的习作负担,又不失为扎实有效的训练方法。
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是介绍身边的小能人。《人类的老师》一课的第三段从人类遇到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让学生通过阅读仔细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学习具体生动描写的方法,进行仿写训练。在学完《最佳路径》这篇课文时,布置学生为“最佳路径”撰写颁奖辞。从两次片段练习中学生学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进行单元作文练习的时候,只要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就能出色地完成写作,达到整个单元的写作目标。
2.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习作兴趣。
作文是主体情感自觉倾诉的产物,写作冲动来源于自身,不受制于人,也不屈从于外。创设快乐的习作情境,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很重要。如果情境创设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习作的欲望,从而让学生逐渐地喜欢上作文,学生也就不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了。另外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心情愉快,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内心的独特感受也可以尽情地表露。
三、从赫洛克效应谈作文评价
心理学家赫洛克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分成四个等组。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严加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不予评价只让其静听其他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任何评价。结果工作成绩是前三组均优于控制组,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明显优于忽视组,而受表扬组的成绩不断提高。
根据赫洛克效应,我们联系习作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
下面就以《写一种小动物》为例,谈谈网络环境放飞智慧和灵性的习作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开课前,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在上课时,教师以谈话引入本课教学: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动物乐园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瞧,毛茸茸的小鸡,雪白的小兔,乖巧的小猫,善解人意的小狗,顽皮的猴子,漂亮可爱的金鱼……同时,利用网络播放“动物乐园”的画面,在学生面前显示出一个个有趣可爱的小动物,然后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写好这些有趣可爱的小动物呢?”这样就会激发学生迫切要求写作的欲望和兴趣,为写好作文奠定基础。
二、例文引路,授之以法
众所周知,小学生作文的心理需要,是由模仿到创新,这就好比小孩走路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堂课中,教师让学生回顾已学课文《翠鸟》,将这一课中写外形的段落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抓住翠鸟的哪几部分进行描写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一定要按照这种顺序来写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接着,从电脑中调出各种各样写小动物外形的片断,并分组进行讨论: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抓住哪几部分来写小动物的外形的。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除了这种顺序以外,还可以用从头到脚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或者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都可以。即:不管写哪一种动物,都要抓住它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从而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自己建构起了写作方法,又达到了求异创新的目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词句内容来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讨论归纳写作方法,这样就把说和写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既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也不会生搬硬套,又为下一环节“观察指导”铺路搭桥,使学生在习作时,有例可仿,有法可学。
三、观察指导,迁移活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而运用网络环境创设情境,直观形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极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在教学《写一种小动物》时,以往总是带来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动物。比如:猫、小狗、小兔、金鱼等,虽然刚上课能调动学生的观察兴趣,但小动物又蹦又跳,给学生的进一步观察造成很大的困难。现改为网络环境的播放配有轻音乐的小白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的镜头,并提出观察的要求。悦耳的音乐,美丽的镜头使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赞美道:“多可爱的小白兔呀!”这时教师按先整体后局部、从头到尾的观察方法指导学生观察。电脑画面采用“特写”“定格”的方法,依次显示小白兔的各部分,让学生边观察边说话,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的无意观察,而且强调了观察的顺序和方法,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指导学生连起来说小白兔的外形时,又采用慢镜头的方法,学生发言踊跃,有的说:“这只小白兔浑身雪白,看上去就像是用洁白无瑕的汉白玉雕刻成的,真是漂亮极了。它的头上长着一对长长的耳朵,只要听见一点儿轻微的动静,就会‘刷’地一下竖起来,灵巧地四面转动,寻找发出声音的方向。一双眼睛又圆又红,像两颗闪闪发光的宝石。一张三瓣嘴,吃东西时一动一动的,多有趣呀!小白兔的尾巴短短的,像个小绒球一样挂在屁股后面。它前腿短,后腿长,跑起路来一蹦一跳的,真可爱!”还有的说:“这只小白兔前腿短,后腿长,跑起路来可快啦!它全身像雪一样白,无一根杂毛。尾巴短短的,向上翘着,显得格外调皮。它的耳朵长长的,随时注意着周围的动静。一双红宝石般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显得特别机灵。它的三瓣嘴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和你说悄悄话呢!我多么喜欢这只漂亮可爱的小白兔啊!”
而对小兔生活习性的观察,教师随即从网络上调出小兔活动的场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小兔的生活,为写作做好了铺垫。
四、讨论交流,确定写作目标
仔细观察了小白兔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调出他们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资料,研究写法。然后,教师教给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掌握这次作文的写作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习作提示”“习作导向”“佳作引路”“资料库”“描红训练”等窗口,供学生查阅、借鉴。学生在作文时,进行大量的信息采集、处理,根据自己所需,再次仔细观察画面,阅读信息,处理信息,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丰富自己的素材。
五、想打结合,提高学生能力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精心构思,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就将自己的作文输入电脑。同时,还可以边输入作文,边查阅资料,充分体现自主学习。这时,教师通过网络,一边监控学生的输入情况,一边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要充分体现交互学习。
六、修改评讲,欣赏提高
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在网络上分别调出学生不同程度的作文,师生互评。修改后,由该学生自己来朗读,大家欣赏。学生在修改、评议、欣赏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通过努力,学生写出了不少精彩的片段。如:有位小朋友是这样描写小金鱼的:远看,像一个头扎红蝴蝶、身穿白裙子的小姑娘;近看,头上有一个红绒球,像是镶嵌在白玉上的红宝石。眼睛小小的,圆溜溜的,像两颗小水晶石。嘴像小小的泉眼,不时地冒出水泡。呼吸时,腮一鼓一鼓的,像大力士在吹气。又大又薄的尾巴张开的时候,活像一朵开放的牡丹垂落下来,犹如仙女身上的纱裙在风中轻轻飘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