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发展论文

教师发展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发展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发展论文

教师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的要求,适时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创建网上教师发展学校,不仅在创建大中小学合作研究共同体、共同提高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有促进作用,而且也会使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模式、策略、路径等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而要想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是必由之路。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要求。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发展学校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和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技术支持。信息技术成为了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必将引起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

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根据教师教育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吸收国内高师院校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宝贵经验,借鉴国际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以下简称PDS)的成熟经验,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教师发展学校。

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3年4月开始启动网上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并建立了网站,作为教育资源与技术整合的平台。2006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又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创建了动态的e—TDS(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发展学校)。e—TDS是以社会学中的学习社区和学习共同体理论为基础而创建的基于网络社区的学习共同体,其本质是大学与中小学教师学习、研究共同体。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利用这个平台,充分展现自我,参与讨论各种专业发展问题,分享彼此的信息资源,交流个人的经验教训。

在合作共同体的合作学习、研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作为教师条件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尽管我国已制定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但由于原有基础较为薄弱,且尚处于试行阶段,致使还有很多中小学教师还未达标。而对于大学教师而言,人职之前必须经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但由于大多都实行从所有技能模块中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考试的做法,使许多人虽然通过了考试,但对未选择模块的知识严重匮乏。

基于这种现状,我们紧紧围绕e—TDS平台,以技能为取向,提出了基本标准,并要求共同体成员掌握如下技能: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使用的方法;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并能熟练使用;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的管理及使用方法。

现代教育媒体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的方式来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媒体。数字信息具有高精度低失真率的特点,其存储的内容和形式易于转换,各种硬件媒体的技术支持也使数字信息更便于人类阅读、收听和收看。为了提高合作共同体中大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的实用能力,我们主要围绕以下3个环节对教师的教育技术专业能力进行建构:数字化音像媒体(常用数字化设备的使用,课程录像,视频文件处理、制作等);多媒体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计算机、互联网、校园网使用、搜索、查询、交互等);基本的软件技术(MicrosoftPowerPoint,AdobeFlash、Authorware等)。

二、基于网络支持平台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建构

所谓网络支持平台指的是利用网络技术构建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软件环境。对于非网络专业人士而言,掌握专业的网络技术不仅非常困难,而且也完全没有必要。在e-TDS建设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如下3种技术,构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一)Blog技术

Blog,通称博客,是指利用Web技术,定期自己的观点,以便让他人分享的网络日志。我们利用中国教师研修网平台,创建了个人的博客或工作室,并根据地域、学科等需要,创建不同的协作组群,实现了教师个人、教研小组、学校和学科等不同范围的联系。通过对各自博客上发表的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的文章,使许多原有的经验性认识提升到专业性的认知高度,提高了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的自觉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论坛技术

在通过Blog技术进行反思的同时,我们还通过论坛技术,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共享。

e-TDS论坛共创建了关于教育、教育研究、课程、教材、学科、学生、课堂教学、学校发展等8个栏目,以便对这些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及热点问题进行深人探讨。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不仅合作共同体的大中小学教师、学校本科生、研究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而且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士广泛参与。

(三)视频技术

视频会议系统又可称为会议电视系统,是指那些利用电子或网络技术来传输会议视频信息的系统,其信息传输采用点到点、点到面或面到面的双向实时交互交流方式,它既包括了传统的电话视频会议系统,也包括一了卫星视频会议系统。

e-TDS视频会议系统通过利用中国教师研修网的“与教师聊聊”软件,连接视频会议服务器和不同的客户终端,实现信息实时远距离传播,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时间、空间问题,还扩大了交流的范围,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拓展了交流、讨论的视野。

三、紧紧围绕e-TDS,促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校在大中小学教师合作共同体中开展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中,注重充分利用e-TDS平台,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教师教育职前、职后的一体化发展。

(一)利用e-TDS平台,收集课程设计、教学案例,为学校本科师范生的教师教育课程提供支持

e-TDS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共同体的合作学校视为重要的见习和实习基地,尽可能安排教育系的学生到中小学进行见习活动。同时,我们从合作共同体中选取了很多生动的案例,指导学生结合课程与教学理论加以分析、评价,找出利弊;此外,我们还对合作学校的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制作成视频课件,然后运用课程评价理论,对其各个环节加以分析,提出整改意见。通过这些工作,使原有的理论课程教学变得愈发生动。在此基础上,我们把所收集到的课程设计、教学案例等资料制作成音像等制品,在全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中加以利用,使每年大约1300人至1600人的师范本科生,都能有所受益。

(二)对合作共同体的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测量评价与诊断

首先,我们结合国际通用的教师专业发展测量与评价理论,提出了基于SWOT分析的四色图评价理论和基于课堂教学综合分析的自评问卷。四色图评价理论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的是否具有危机意识、是否具有优先意识、态度是否积极、目的是否明确等进行评级,将教师的综合评价最终体现在不同的象限上,使之存在的不足及需要提升的能力一目了然。

其次,我们还创建了基于课堂教学综合分析的自评问卷,主要问题如表1。

根据这两种测量的结果,我们可以对不同的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其亚需发展的专业能力。

(三)在合作研修的设计中增加的新层面

在TDS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以“教育、学科、课程、教材、学生、课堂”等6个层面嵌人“通识研修、分析与设计、实践研修、反思与描述”4环节的研修方案。而e-TDS实践过程中,我们又增加了“教育研究”和“学校发展”等两个层面的内容,以期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整体的发展建立起相关的联系。

(四)系列创优建设行动

为了有力地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发起了系列创优建设行动,以促进大中小学的合作建设,其中包括:教师专业发展优秀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及课堂教学优秀视频案例资源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学优秀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优质学校建设。

四、e-TDS的远景:u-TDS

教师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师发展;专业发展;国际动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发展在世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深刻而又根本的转变,教师发展几乎成为所有学校改善方案和教育改革建议的关键要素。然而,当改革者们试图对各种教师发展方案进行综合时,很快就发现许多方案之间的分歧与对立大得几乎互不相容,令改革者无所适从。而其中的分歧与对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教师发展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理解存在差异所致。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围绕教师发展中的若干基本问题,尤其是以其中的紧张关系为中心,澄清教师发展领域的混乱,同时把握教师发展研究的国际动向。

一、教师发展:过程抑或结果

教师发展应被视为一种过程,还是一种结果,抑或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学者们意见纷纭。

英国学者戴(DavC.)认为:“教师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作为变革主体的教师独自或与他人一起检视、更新和拓展其对教学之道德目的的承诺;他们藉此在与儿童、年轻人和同事共同度过的每一阶段教学生活中,批判性地获取和发展知识、技能和规划、实践。”荷兰学者冯克(VonkJ.H.C.)则视教师发展为一种结果,他说:“尽管发展一词意味着内在导向的而非外部强加的变化,但是我们还是把专业发展界定为在特定的背景下,以获取履行日常业务所需之系统完整的知识、洞见、态度和行为技能为指向的持续经验学习过程的结果。”综观教师发展领域的文献,视教师发展为一种过程的学者占多数。

那么,视教师发展为一种过程(“过程论”)与视教师发展为一种结果(“结果论”)之间到底有何区别呢?据笔者所掌握的材料,“结果论”者似乎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解释,“过程论”者的说明则有助于我们理解“过程论”相比“结果论”的合理性。

英国学者伊文斯(EvailsL.)曾在《阿谓教师发展?》一文中将教师发展界定为“教师的专业性和(或)教师的专业地位被认为可能得以提升的过程”,对于将教师发展视为一种过程,她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我将教师发展解释为一种过程,它既可以是持续不断的,也可以是已经发生并且完成了的。我并不是说教师发展在整体上可以被认为以一种有限的方式完成了,而是指教师可以被认为在某个方面获得了发展,而这根本不会排斥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一再发展,或者以他们曾经被发展的方式继续他们的发展。我所说的教师发展可以是完成的意思中蕴含了这样一种认识:完成经常可能是暂时的。”

日本学者今津孝次郎也有类似的解释。他首先将教师发展界定为“教师作为一个人从打算当教师开始到取得资格、就任教师直至从教师职业退出之间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他在对这一定义进行补充解释的过程中指出:“毋庸置疑,在变化过程中,不仅仅有在价值上符合期望的变化,也会出现不符合期望的变化。这就是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走向动摇、弱化乃至丧失的变化,是发展过程中的危机和挫折。”对于近年来出现的由于丧失从教热情、精神疾病与职业倦怠等原因导致的教师停职、离职或自杀现象,今津认为,从一开始就不是将其作为发展的特例而排除在教师发展研究范畴之外,而是尽力探明这种非预期变化的实际状况,并着眼于能够或未能超越危机和挫折的过程,作为教师发展研究是极其有意义的。因为阐明这一过程,有助于洞见教师发展与影响教师发展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也会给援助和干预提供新的启示。

依据伊文斯和今津的阐释,我们可以做一个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由于发展是一种矢量,因此如果将发展视为一种结果,很显然挫折与危机等不符合价值预期的变化就不能视为发展。也就是说,如果把教师发展视为一种结果的话,就会把职业倦怠等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危机排斥在教师发展的范畴之外,这不仅不利于教师发展研究,也不符合教师发展的实际。而相反,视教师发展为一种过程,不仅反映了教师发展作为一个终身或长期的过程的本质特征,也可以将教师克服发展挫折和危机纳入教师发展研究的视野。在教师发展中,结果是暂时的,过程则是长期的或持续的。

二、教师发展:主体抑或客体

教师是发展的主体还是发展的客体?抑或既是主体也是客体?这是一个关涉我们如何理解和把握教师发展内涵和外延的重要问题,也是教师发展领域中的一个争议性问题。教师发展领域中“补缺”模式与“成长”模式之间的紧张与对立,就是一个集中体现。

休伯曼(HubermanM.)和古斯基(GuskeyT.R.)曾经指出,在充满多样性的教师发展领域里,有着“补缺”模式与“成长”模式之间的紧张与对立。所谓“补缺”模式,是建立在这样的观念或认识基础上:由于职前教育不完善等原因,教师存在某些质量上的缺陷,因而需要弥补或矫正。这些缺陷通常又是由管理者或研究者等教师以外的人来确定的,教师被看作是发展的对象或客体,而非发展的主体。与此相对,“成长”模式的教师发展则指伴随教师对其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持续性探究”的各种专业发展活动,包括教师学习小组、课程起草小组、教师设计的研究课题、教师资源中心活动、内部实施的课程评价和参与经常是由有经验的同事举办的研讨班等活动。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它是基于现场的,并无外部专家和外部指导;即使有外部专家和外部指导,其所起作用是次要的,而且都是互动性质的。从性质上来说,“补缺”模式所代表的是一种“培训”模式的教师发展,教师是发展的客体,而“成长”模式则强调教师对自身教学的持续性探究,教师是发展的主体;从形式上来说,前者一般为正规化、“标准化”的教育和培训,而后者则主要是一些非正式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二者对立与分歧的要害还是在于教师是发展的主体还是客体的问题。

多年来,在很多国家,教师发展的形式主要是“补缺”模式。而自世纪之交以来,教师发展逐渐被视为教师主体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成长”模式的教师发展已经成为教师发展领域的基本发展趋势。正是在此背景下,有部分学者提出了主体性、自主性是教师发展的“本质特征”或“根本特性”的论断。按照这一论断,“补缺”模式是无法进入教师发展范畴的。那么,是否意味着“补缺”模式就只具有历史价值而再毫无现实意义了?事实并非如此。休伯曼和古斯基在充分肯定“成长”模式的同时,也指出:“完全怀疑‘补缺’模式的意义或价值很难。”迪莱玛(TillemaH.H.)和伊曼茨(ImantsJ.G.M.)的研究发现,教师自己经常并不能意识到自身的某些缺点和不足会对其创设和掌控的学习环境产生直接后果。因此,他们认为,“培训”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教师已有的内化了的观念和信念与外部提供的‘冲突性’培训观念的‘遭遇’会刺激和挑战教师改变常规,并以新的洞察和能力开展试验。”这说明,“补缺”模式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倡导“成长”模式,而在现实中“补缺”模式依然盛行的原因之一。既然“补缺”模式和“成长”模式均具有各自的不足和独特价值,我们又如何能以“主体性”“自主性”作为判断某一活动是否属于教师发展的标尺?正因如此,更多的学者对教师发展采取了包容性的理解。如格拉特霍恩(GlatthornA.)就曾指,教师发展这一概念既比生涯发展和教职员发展概念宽泛。生涯发展一般是指伴随教师的职业生涯而发生的成长,教职员发展则是指提供有组织的在职培训以促进教师群体的成长,它只是可以被用作教师发展的系统干预手段之一。㈣伊文斯曾在前面所提到的《何谓教师发展?》一文中说得更直接、更明确:“我也把教师发展视为一个主体性、客体性或主客体性兼具的过程。它可以被看作是发自教师的内化过程,或者也可以是一个来自外部的,虽然是面向教师的,但是由外部机构实施的应用过程。就后者而言,它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由于我将其解释为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所以我还是将不成功或部分成功的努力也划归教师发展,只是这些是失败的、部分失败的,因而有待完成的教师发展过程。”

其实,发展本是一个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个人主体性的发挥总是要在一定的环境下实现,因而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因此,关于教师发展中主体性与客体性的歧义和紧张完全可以被置于一个由主体性和客体性为两段的连续统中加以考察和分析,而不是作为互不关联的模式来看待。

三、教师发展:专业发展抑或个人发展、社会性发展

关于教师发展的要素和维度,研究者们也有不同的观点。但总体来看,采用两分法和三分法的分析框架者占主流。

在两分法框架中,个人发展与专业发展的区分最具有代表性。对于很多人来说,教师发展即教师专业发展。之所以如此,正如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曾指出的那样:“对大多数人来说,出色的教学就是一件教师掌握教学技能、执教学科的知识和如何教学的事情。按照这种观点,教师发展就是关于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这种教师发展广为所知,并且被广泛实践。(因为)它可以很容易地被组合成课程、教材、专题研讨和培训方案。”可是,教育实践与教师个人具有的价值观、信念和态度密切相连,仅仅从发展专业知识和技术角度并不能完整把握教师发展,必须把眼光放大到教师个人之整体。立足于这样的立场,英国学者尼亚斯(NiasJ.)长期围绕着“教学与自我”这个问题开展研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联系起来,探讨教师个人作为整体的发展,并提起了将向我分为“本质自我”和“情境自我”的分析框架。从前者的观点来看,教师是“作为人的教师”;从后者的观点来看,教师是作为教师的教师。尼亚斯指,虽然明确区分二者实际上很困难,而且在现实中二者也是相互重合的,但是,教师发展研究却一直主要是以“教师作为教师”为研究对象,而相对忽略了“教师作为人”的这一面。于是她提出,应该从二者相互作用这个角度来观察教师发展。

伊文斯也采用类似的二分法来分析教师发展的要素和维度。他认为个体教师的发展有两个基本的要素:态度性发展与功能性发展。所谓态度性发展,是指教师对待其工作的态度得以改变的过程,包含智识性发展和动机性发展两个方面。一个教师变得更具有反思性,更具有分析思维特征,那么他表现出的就是智识性发展;一个教师对事情或对待工作表现出很高的动机,那么他所展现出的就是动机性发展。所谓功能性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行为得以改进的过程,包括程序性发展与生产性发展。一个教师对其履行工作的方式或程序进行调整或改变,无论多小,都是一种程序性发展;一个人如果开始工作更长时间,生产更多资源,也就是说开始“做”得更多,那么其所展现的就是生产性发展。伊文斯所说的“态度性发展”更多地是与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发展,即“个人发展”有关,而“功能性发展”则更多地是与教师作为一个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的发展有关。毫无疑问,在伊文斯看来,这两方面要素的发展对于一个教师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三分法分析框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所谓的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三分法。贝尔(BellB.)和吉尔伯特(GilbenJ.)曾经提出并描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教师发展,即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他们在试图对教师发展进行解释的时候,指出:“教师发展可以被视为教师学习,而不是被视为他人让教师改变。在学习中,教师发展他们的信念和观念,发展他们的课堂实践,关照他们与变革伴随的感情。”他们这里所指的发展大体上就相当于他们所说的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关于这三种发展的关系,他们进一步阐释道:“教师发展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个人、专业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一个任何一个侧面的发展都不能单独先行除非其他侧面也得到了发展的过程。”

教师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外聘教师已成为本科、专科院校教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师资紧缺的动画专业而言,动画专业外聘教师在地方性本科院校动画专业教学、管理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

1.1有利于地方性本科院校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掌握教育资源整合优化的主动权地方性高校办学资金短缺现象普遍存在,外聘教师不受编制限制,有利于缓解地方性高校编制、住房、医疗等方面的负担,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再者,地方性本科院校虽然存在一定的师资不足现象,但实践表明,保持一定的师资缺口,以外聘教师作为补充,使两种教师资源优势互补,有助于增加高校人力资源的调配力度,增加高校的市场适应能力,整合优化高校教育资源.

1.2有利于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与由高校直升入高校教学的教师相比,外聘教师有不同的知识背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市场观念,可谓“双师型”教师,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需要这部分有实践实战经验的人才参与.外聘教师对于加强改善校内教师知识结构、更新高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作用.

1.3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现动画人才培养目标动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社会实践环节结合不紧密是当下我国动画人才培养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从企业、国内外其他高校聘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到地方性本科院校任教,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帮助学生与市场无缝接轨,最终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另外,通过外聘教师与企业、行业密切联系,开发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了解市场需求,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2地方性高校动画专业外聘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外聘教师来源渠道少,教师招聘难目前,地方性高校动画专业外聘教师的主要形式有:教师引荐,在企事业单位聘用具有艺术、设计、计算机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联系紧密的兄弟院校聘请艺术类相关专业教师,承担动画专业的基础课程.能够通过引荐聘任的外聘教师十分有限,难以从中筛选能够胜任课程的专业教师,并且这些教师往往不具备动画专业背景,无法够承担高年级动画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2.2队伍不稳定,临时取消教学任务现象时有发生大部分的外聘教师为兼职教师,在实践中,一些外聘教师因不能协调好本单位工作或一些私人原因,取消已经确认的教学任务或者是已经开课的课程的情况屡见不鲜,增加地方性高校课程安排、教学管理的难度.

2.3教学不规范,授课随意性过大一些外聘教师由于多年从事专门的技术工作、管理工作,虽然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但是理论知识不系统,授课能力有限,常常出现把教学大纲、教材放在一边,只讲授实际工作经验、实践技能.一些来自于企业、自由职业的动画专业外聘教师缺乏严谨的授课计划、时间观念,调课、迟到、不按时上下课的情况非常普遍,打乱正常教学秩序,增加管理难度.

2.4教研室缺位,外聘教师与教研活动脱节外聘教师由于人事关系不属于高校,更不归属于高校中的某个教研室,常常处于无人管理的空白地带.无法融入教研活动相当于就没有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容易引起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一致,教学进度差异大,考核方式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再者,通过外聘教师引入行业、企业、市场信息,提高在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等都需要通过教研活动中教师积极讨论来实现.

2.5缺少人文关怀,外聘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现高校对外聘教师的管理基本由教学单位下达教学任务后,只有在教学材料上交、教学通知、期末考试成绩提交时才与外聘老师有联系.外聘老师作为不具备人事关系的临时兼职教师,校内人际关系比较陌生,很难有归属感,渐渐也就失去了对学校、对学生的责任感,严重影响了外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改进地方性本科院校动画专业外聘老师管理的对策

3.1扩大来源渠道,建立动画专业外聘教师库,克服外聘教师招聘难的问题地方性高校应以积极的态度,加大宣传,以公开招聘、实习实训单位选派、教师引荐等多渠道开展外聘教师招聘工作.根据动画专业的特点,地方性动画专业院校应从中小城市走出去,高薪聘请外地动画权威机构的技术人员、管理者加入外聘教师队伍;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闽台合作、国际合作等引进国内外能力强的教师、技术人员、管理者加入外聘教师队伍.及时收集外聘教师信息,加强联系,建立外聘教师库,并对教师库进行科学管理和分类,如可依据聘期长短划分为:

(1)聘期较长,关系稳定、密切的长期外聘教师;

(2)聘期较短,往往来源于动画企业专家,不能保证长期任教的短期外聘教师;两类外聘老师在考核机制、课程安排、教师档案、课酬上都应有所区别.

3.2健全外聘教师管理制度,规范管理,避免外聘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不规范现象建立健全外聘教师的各项规章制度,包含外聘教师的聘用条件、聘用程序、基本职责、考核与待遇、奖励与惩罚等.建立外聘教师聘任合同制度,明确高校与外聘教师的权利和责任;建立外聘教师监督制度,规范外聘教师的基本教学环节;建立外聘教师考核机制,明确外聘教师考核与待遇、奖励与惩罚等机制.通过体制上的约束使得外聘教师的聘用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例如每学期应与外聘老师签订合同,明确外聘老师的权利义务,要求外聘教师学习相关教学规范,这样在保障外聘老师基本权利的同时,避免外聘老师随意取消聘任、随意打乱教学秩序的现象.3.3签订聘用合同,保障外聘老师待遇,激励、约束外聘老师教学过程每学期应与外聘老师签订合同,明确高校、外聘老师的权利义务,保障外聘老师待遇的同时,避免外聘老师随意取消聘任的教学管理难题.地方性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每月预发50%-80%的教师课酬,教学过程中广泛征求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结合每学期的教学测评情况,学期结束时,由相关部门对外聘教师业务水平、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发放剩余课酬,约束外聘教师教学过程.同时,采取奖励机制,增加长期任教、考核优秀的外聘教师的课酬,并给予精神激励.

教师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1.1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

自从1955年世界教师专业组织会议率先研讨教师专业问题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了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从已有的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我们不难看出,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相当广泛,研究比较深入的有: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教师专业素质及专业精神、教师专业制度、教师角色的定位与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等。

近几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成为了新课标能否顺利践行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研究热潮。国内专家、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聚焦在下面两个领域:一是教师实际经历的专业发展的变化过程,侧重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各个方面发展经历哪些阶段等;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主要研究在教师专业发展有关理论指导下,给教师提供哪些以及如何提供外在环境和条件,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顺利地走过专业发展必须经历的各个阶段。这两方面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教师成长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找出教师成长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完善教师行为的方式和途径,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行为在较短的周期内得到优化;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有所了解,从而有效地规划自己的专业人生;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培训者依据教师成长的规律实施管理和培训,从而更好地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1] 相对而言,目前对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变化过程的研究较为成熟。

1.2教师专业发展变化过程理论研究概述

教师专业发展变化过程理论的研究源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与实际研究。该理论是一种以探讨教师在历经职前、入职、在职以及离职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发展规律为主旨的理论。[1]

国外学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变化过程的主要研究成果有:福勒(frances fuller)的“关注阶段论”、卡茨(katz)的“教师发展时期论”、伯顿(burden)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费斯勒(r.fessler)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斯德菲(steffy,b.)的“教师生涯阶段模式论”、利斯伍德(k.leithwood)的“教师发展阶段论”及休伯曼(huberman,m.)的“教师职业生命周期论”等。[2]

国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变化过程的研究较少,主要有傅道春在其论著《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中概括出一般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所经历的“积累期、成熟期和创造期”的变化过程,以及钟祖荣在其论著《现代教师学导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中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概括为“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四个阶段。[3]

1.3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方式研究概述

生态心理学认为,教师与其所处的环境是相互嵌套、相互依存的,并组成一个多元嵌套的,层次递进的,有结构和秩序的,能够自动调节的生态系统。教师能否走上专业发展之路、能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走多远,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寻求发展的心愿,还取决于教师所处的环境,以及教师和环境的交互作用[4]。

目前学术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方式可以归结为两类取向:教师个人发展取向、学校组织发展取向。

持教师个人发展取向的专家、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激发责任感,积极开发自身潜能,建构性地确认职业发展目标,选择职业发展内容、途径和策略,通过自我监控、评价和反思等方式,自觉主动地调节和引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动机、认知和行为方式,从而获得发展。

持学校组织发展取向的专家、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制度、环境、文化和教师自主参与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教师的自主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没有来自环境的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只能是水中月雾中花。持该种取向的专家、学者及教育管理者均强调学校组织层面的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深刻而持久,即学校中的教师管理必须从环境的创设、环境与教师的交互、鼓励教师自主发展方面下功夫,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透过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对有意识地促进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有所忽视,对教师管理中如何促进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负责方面也较少涉及。

2国内教师管理研究综述

我国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主要借鉴了西方的教育管理理论,其理论和研究主要是以经验总结为主。在教师管理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学者和教师管理者倾向于探讨理性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人本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及理性管理与人文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融通等方面。

2.1理性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

不少学者针对我国教育发展及社会所处的阶段,提出我国教师管理有一个从经验、人治管理到理性和法制管理的转换过程。因此,科学和理性精神是现阶段我国教师管理的取向。因此,这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将古典管理理论及其效率为本模式以及教育管理科学理论、理性管理模式运用于教师管理,以使教师管理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2.2人本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理性管理一般以‘分’为本--见分不见人,重分不重人;以‘章’为本--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以‘权’为本--权力至上,以权为政,重权不重人。”[1],国内不少学者和教育管理专家对理性管理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以人本主义管理理论来进行教师管理。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教师是一切要素中最根本、最重要的资源,是决定管理成效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教育管理中,只有强调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即确定和尊重教师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教师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才能使教师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投入工作,全面、自由地获得发展。

2.3理性管理与人文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融通

理性管理与人本管理这两种教师管理范式因其对“教师”定位的不同导致两者在较长时间内被视为不可协调的矛盾。两者是否真的无法融通?教师管理能否既重视教师个人的价值、自由,又保证管理的功效?国内学者及学校管理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在这方面研究中取得较大成果的是袁小平先生,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著作《从对峙到融通--教师管理范式的现代转向》中。袁小平先生认为学校作为一个组织系统离不开管理,必须以理性管理为基础,学校工作才能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要融入人文管理,以关怀教师的成长为终极指向,学校管理才不会为管理而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理性管理是基石、基础,人文管理是升华、是指向。[2]

2.4发展性教师管理

在新课改背景下,理性管理与人文管理的融通势在必行,这是因为教师管理与新课改理念存在严重的冲突,具体表现在:分数管理的盛行与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管理目标之间的冲突、对教师评价主体单一性与评价主体多元化之间的冲突、以章为本、管重于理的现状和“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的存在势必阻碍新课改的实施。解决上述冲突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改革教师管理的模式。

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发展性教师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新模式。发展性教师管理是指用发展的眼光关注教师,采用服务性管理策略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其特征是“为了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由于发展性教师管理能树立发展性教师观,因而能为教师创建学习型专业共同体,为教师的发展实施服务性领导,对教师实施有助于教师发展的评价,从而激发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使教师最终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以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为视角,以理性管理与人本管理的融通及发展性教师管理理论为基础,具体探讨制约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管理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策略。

教师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教师的学生观等方面说明课程实施要求教师的专业化,从影响教师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探讨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发展

一、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1]。

(二)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教师是影响课程实施的核心因素,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区分了课程的五个层次,深刻地触及了课程实施问题。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五个层次:(1)观念层次的课程;(2)社会层次的课程;(3)学校层次的课程;(4)教学层次的课程;(5)体验层次的课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第四个层次的课程即教学层次的课程,这是教师规划并在课堂上实施的课程。它融入了教师的理解、理念、知识、智慧等,经过教师的创造性运作而进入课堂教学,是“理解的课程”与“运作的课程”的统一。事实上,我们通常所说的课程实施主要就是指前三个层次的课程即观念层次的课程、社会层次的课程和学校层次的课程通过教学层次的课程变为体验层次的课程过程,教师是运作该过程的核心人物,影响着整个课程意图的展现与达成。教师是直接参与并起主导作用的课程实施者,影响课程的诸多因素往往要通过教师反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这个因素发挥作用。任何好的课程方案,没有教师的合作与努力,都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从课程变革的角度来看,无论课程专家、学者设计出多么完美的课程方案,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实施,任何一场课程变革都最终不过是美丽的泡影。教师之所以能够影响课程变革的成败,因为教师是将理想课程付诸实践,是课程实施的中坚力量,是连接理想课程与现实课程的桥梁,是通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教学实践来实现课程预期目的的第一人。教师对课程实施、对课程变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课程范式的角度来分析,在实践的课程范式的视野中,“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教师不是教育权力部门和课程专家的附庸,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时时刻刻以自己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以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理解为根据,改造着预设的课程,并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履历和人生体验渗透在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创造出鲜活的经验,这些经验是课程的一部分,因而教师就是课程本身。换言之,只有教师进入课程,才能实施课程,才能使静态设计的课程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2]。

(三)教师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教师影响着课程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教师的课程意识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3]。它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以何种角色呈现在课程中,表现出什么样的课程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的课程意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程实施。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只有具备鲜明的课程意识,才不会将课程视为一个静止的、完全预设的、不能变更的“法定的教育要素”或“法定的知识”;也不会将教材看作是课程的全部内容或奉为“怪经”。而是以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理解为根据,结合对象、环境变化及实际情况对预设的课程不断进行调适和再生产,即对课程目标具体化,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增删、拓展,对课程内容的进程及时间进行微调和改变,对学习方式进行创造性设计,甚至对预设课程中的不合理方面进行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重建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以何种角色呈现在课程中,即教师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还是课程的“创生者”;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往往与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弱、课程意识是否明确具有直接的关联性。因此教师的课程意识直接影响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解释,进而影响着教师的课程实施行为。

2.教师实施课程的态度

个人改革态度影响新课程实施的程度。课程学者普拉特的研究表明,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态度一般类似于常态分布:反对者占5%,拖延者占25%,沉默者占40%,支持者占25%,热诚者占5%[4],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但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与教师的惰性,教师对其职业、利益的防卫有关。当新课程实施时,教师必须放弃和改变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习惯,并且还得花一定的代价如时间、精力去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这样就

有可能使他们产生一种本能的惰性。而且所花费的代价与获得的回报不一致,或者将带来利益的冲击和重新分配,甚至威胁到教师的职业地位,他们将利用各种理由来抵制或拖延新课程的实施。同时偏爱顺从的领导文化进一步弱化了教师们的冒险精神,当他们目睹过去几十年来各种在设计和实施方面的改革计划悄无声息离去,也会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对当下的课程改革采取静观其变的立场。同理,某些学校也存在着类似的惰性和对其地位、利益的防卫,这些也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课程实施的态度。

3.教师的课程实施取向

教师的课程实施取向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教师的课程实施取向将导致明显不同的各种课程实施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实施效果。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基本取向一般认为有三种即忠实,即忠实,相互适应,创生[5]。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课程创生取向则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由此看来,忠实取向的教师依据预定课程计划按部就班被动地消费课程;相互适应取向可激励积极、主动地消费预定课程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境不断去修正、改进;创生取向则有利于让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课程决策者、将预定课程计划作为课程开发的资源,并主动利用其他资源积极建构课程新体系。不同的实施取向将产生不同的实施行为,产生不同的结果。

4.教师的知识与技能

课程实施效果还与教师的知识、能力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知识方面而言,教师的知识一般包含三个方面,即教师的学科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学科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指的是教师在面临实际的课堂情境时所具有的课堂背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教师对课程的实施就是建立在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教师的知识是教师对课程进行理解与解释的前提,它决定着教师对课程的不同解读方式,影响着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和对话的进行,从而决定着教师能否将课程提升为超越书面文本和材料形式,并赋予其独立存在地位。能力方面而言,教师应具有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能力,课程组织与实施能力,课程评价与选择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等。教师的能力决定着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否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适时调节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能否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和探索;能否运用多样化方法和手段来组织教学、实施评价;能否对课程实施的各个范畴做出规划和安排,以改进课程功能等。可见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是课程实施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5.教师的学生观

学生观就是教师对教育对象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教师的学生观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的观念因素,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影响力量。当教师把学生仅作为认识的对象,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上时,学生只是消极的知识“容器”,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程及其教材被看作是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教师的课程实施过程便成为单向度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所关心的只是如何有效地、可控制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当教师把学生看成是课程的主体时,就会视学生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积极的知识建构者,在课程实施中就会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为课程的依据,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生活经验,重视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并根据学生主体发展的要求,选择课程内容、处理课程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去学习。

二、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各个方面都影响着课程的实施,让课程实施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关键因素是要不断加强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

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个动态的概念。其次,教师专业是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即是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根植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学习、反思、探究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

根据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原理,笔者认为专业发展的形成一方面要求外部对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教师主动自身修行是真正成为专业教师的内部因素,也是决定因素。

1.外部因素

外部应该从以下两个外部因素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1)从社会层面来说,满足教师的基本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动机层次理论,教师必须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才能有教好书的高级心理的需要,因此社会要满足教师的基本物质需求,如合理的经济收入,实现教师基本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社会要给予教师基本的尊重,让他们拥有作为教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学者认为,当物质条件得到基本的满足时,精神奖励效果比物质奖励效果要好。目前有些教师不能监守自己的岗位,教师人员外流,不愿从事教育行业。影响教师对教育失望的主要因素有:收入低、经济地位差、教育经费不足、缺少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教学设备短缺、住房拥挤[6]。同时社会要给予学校和教师一定探索和常识的自由度。同时给教师提供职前、入职、职后的培训机会,对教师进行理论上的培训。理论和实践是分不开的,教师的平时教育教学如果没有或者缺乏理论的指导有可能使教育达不到期望的效果,或者与社会的期望相背离。有研究表明,让一名教师自己“摸爬滚打”并不总是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专家的指导和同伴的支持对新教师同样重要,如果他们能够得到自己需要的建模辅导和帮助,教学效果更好[7]。(2)从微观层面来讨论,学校要建立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学校领导给予教师人文关怀,要注意定期和教师进行沟通,开展一些积极的比赛活动,让教师有归属感。学校领导要善于用奖励机制,以精神奖励为主,辅助物质奖励,但要把握尺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大功重奖,小功轻奖,物质奖励尽量带有精神意义[8]。要提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并且鼓励这种行为。建立教师之间互动合作机制,合作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伙伴关系,合作双方按时考虑如何计划,实施教学与评价,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教师通过合作教学可以形成良好的人际空间。

2.内部因素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因素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或推动的作用,内部因素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真正动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教师要成为教育专家,关键要靠教师自身的专业修行,并不是教书的年龄越老,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越高,因为有些教师把教书工作看作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抱怨工作的繁重。学生不好教,不懂学生的学习发展水平,没有反思如何教。相反有些教师虽然教学年龄有限,但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可以达到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不再是研究成果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也逐渐可以成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再也不是理论家们从事的高深莫测的东西,教师可以进行行动研究、质的研究和叙事研究。通过教师对自己实践经验不断反思,一方面可以体验自己所学理论和经验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又可以发现许多新问题,督促自己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探索更好的理解自己的课堂和改善自己实践,找到运用理论的正确道路和具体操作办法[9]。

教师专业修行的具体体现:

有学者认为,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好的教师[10]。教师对理论体系的反思,包括自己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1.教师的知识观的反思。表现为教师对待知识的态度,如: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还是静态方式呈现的书本内容。2.教师对学生观的反思。表现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如:学生是被动知识的接受者还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3.教师对自己学术水平的反思。如:自己是否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自

己是否有宽泛的知识体系,自己是否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4.教师反思教书技能方面的熟练程度。如:自己是否具备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是否能够掌握教学活动整个过程。5.教师教学策略的反思。(1)包括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反思。如:反思班级授课制中的秧田式的优点和缺点,马蹄形的组织形式的优点和缺点,圆形组织形式的优点和缺点;(2)教学方法方面的反思。如:反思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优点和缺点;(3)使用教学媒介的反思。如:反思课堂使用的教学媒介是否有利于教与学,是否完全了解各种教学媒介的优点和缺点。6.教师对自己兴趣爱好及人格的了解。如:自己的哪些性格对教育教学活动有帮助,哪些性格的对教学活动有阻碍作用。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和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影响两个角度可以看出课程实施要求教师职业不断专业发展,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实现专业发展才能在课程实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8.

[2]何军华.教师与课程实施硕士论文2004:11.

[3]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6).

[4]黄政杰.课程设计[M].台湾:华东书局,1991:411.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36.

[6]李森.教学动力论[M].重庆:新难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67.

[7]琳达.达林-哈蒙德,琼.巴拉茨-斯诺顿.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M],葛雷珲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69.

[8]李森.教学动力论[M].重庆:新难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