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XX银保监分局:
根据四川银保监局、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证监局、省委网信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关于开展2021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的通知》(成银发〔2021〕62号)要求,在我行总部的统一指导下,我行积极开展了“金融知识普及月”一系列宣传活动,并取得了成效,现将相关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专项宣传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本次活动小组组长为XXX行长,副组长由XXX副行长担任,成员为各部门负责人,运营部为活动牵头部门,负责汇总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充分结合我行品牌特色,重点针对老年人、农村居民等客群,重点做好基础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2021年“金融知识普及月”宣传工作。
二、活动主题
面向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宣传基础金融知识、红色金融史和金融风险防范技能,帮助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倡导理性投资和合理借贷,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引导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自觉抵制网络金融谣言和金融负能量,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活动口号:普及金融知识 提升金融素养 共建清朗网络 共享美好生活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强化宣传效果
(一)线上线下阵地宣传
专题活动期间,我行通过在营业网点醒目位置摆放此次宣传材料、悬挂宣传条幅、张贴海报、滚动播放电子广告屏等方式,有效开展网点宣传工作;同时我行官方微信公众号陆续约7条原创金融知识文章,阅读量近2万人次,并倡导全行员工转发朋友圈,利用互联网影响力,针对广大的我行客户群体进行线上宣传。
积极推广“金融知识宣传作品库”二维码,在营业大厅入口及柜台显著位置排放该二维码,积极引导消费者扫码获取所需金融知识。
(二)进社区宣传
2021年9月16日,我行在XX镇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宣传活动,采取座谈会的形式重点针对老年人、农村居民等客群,普及基础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关知识,包括存款保险、银行卡安全、支付工具使用等常用知识;引导金融消费者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介绍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银行卡盗刷、疫情相关的金融诈骗陷阱等;开展反假货币宣传,熟悉新版人民币防伪知识,爱护人民币,不乱涂乱画,保证人民币整洁度。
(三)外出宣传
9月每周六,我行分别组织3-4个外出宣传小组,选取县城几个重点商圈如XXXXXX等地点,进行业务宣传的同时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并安排员工在公交线路上开展流动宣传。
通过本次宣传活动。为更多的金融消费者提供了防范风险技巧,建设美好生活,共创和谐社会提供保障。我行始终坚守履行支持XXXXX的使命,通过对各种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担当起社会责任,同时也增进了我行与客户之间的感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维护我行的良好社会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大清早,嘉陵区大通镇的集市已经热闹起来,赶场的人们三三两两逐渐聚集起来,国家级送金融知识宣传服务站一一嘉陵联社大通信用社摆开了宣传摊位,宣传队也开始忙碌起来。金融知识宣传片吸引了路边行人顿足观看。摩托车、电瓶车在人群中穿行,悠扬的喇叭声提醒着路边的行人避让。这是9月1日,大通信用社举行的“金融知识进万家”集中宣传活动的热闹场面。
嘉陵联社针对农村留守人口众多,金融知识水平总体上较低、如何争取银行业机构金融支持了解不够深入的现状,拉开了“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活动的序幕。特别是在大通信用社,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的“提高自我防范,杜绝金融诈骗。记牢银行热线,防范短信诈骗。金融诈骗手段多,多听多问多防备”宣传口号格外耀眼;“多一份金融知识,多一份财富保障”易拉宝宣传展架格外醒目。集中宣传点上,6名农信工作人员身披绶带,精神抖擞。他们有的正在围绕个人贷款、信用卡、借记卡、银行理财、电子银行、自助设备、代销业务、非法集资等内容向客户进行耐心讲解,有的正在为客户发放金融知识宣传折页。
宣传点上还特意摆放了便民袋、金融知识宣传扑克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小礼品,深受客户欢迎。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对银行业务不甚了解的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前来咨询,他们对资金安全颇为关注,宣传人员结合宣传资料,详细讲解各种类典型的电信诈骗手段,为老年朋友筑起一道金融安全的“篱笆”;而对于中青年群众来说,当下发展迅猛的电子银行业务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宣传员借助信用社日趋完备的电子银行产品,就如何开通网上银行、转账汇款、缴费支付、投资理财、个人贷款等各项个人金融服务进行了详细讲解,为广大青年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金融服务普及了知识,在场咨询的群众无不对此称赞。
活动当天,就大通一个宣传点就向群众发放了便民袋5000个,宣传资料10000余份,不仅宣传了农信社先进、便捷的结算网络和品种繁多的金融产品,树立起了嘉陵联社现代金融服务的崭新形象,更提高了社会对提升金融素质和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视程度。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区联社每个网点将更深入地开展金融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入户宣传活动,把送金融知识下乡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建立普及金融知识长效机制,真正让农信金融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文/吕泉材 刘大勇)
提高“三农”服务便利度
为提高“三农”服务便利度,中卫银监分局通过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采取多种灵活方式,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服务网络。
网点覆盖“有针对”。针对辖区中宁县徐套乡近3万移民和农户无法享受金融服务的状况,中卫银监分局深入研究了徐套乡的行政、经济、人文等情况,制定了空白乡镇推进方案,多方协调努力后,指导辖区中宁县农村信用联社在空白乡镇徐套乡设立营业网点;针对辖区中宁县渠口农场金融网点无贷款功能的情况,积极支持中宁青银村镇银行在乡镇设立支行,这是宁夏地区第一家在乡镇设立支行的村镇银行,目前该支行存款余额876万元,贷款余额3007万元。
自助覆盖“范围广”。为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中卫银监分局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农信银电话自助终端,将银行柜台服务搬进村镇。通过延伸服务的方式,已累计在空白乡镇吸收存款7亿元,发放贷款10亿元。
功能覆盖“推广快”。一方面推广银行卡业务,通过发放黄河富农卡、黄河授信卡,做到“一次授信、余额控制、循环使用、用款计息、随借随还、周转使用”,提高了贷款审批效率和信贷资金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拓宽结算渠道,2011年开通网上银行后,已有13847户用户使用网上银行。
知识覆盖“力度大”。按照金融知识必须要普及到金融知识欠缺的农户群体的目标,中卫银监分局组织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送金融知识下乡”、“送监管政策进基层行”、“金融知识进万家”等10余项大型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开展了小型现场集中宣传活动百余项,积极努力地提高农户金融知识的普及度。
提高“三农”服务可获得度
为提高金融服务可获得度,特别是解决群众的“贷款难”问题,中卫银监分局推动辖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公开透明、规范高效、互惠互利的支农通道。
确保信息公开透明。中卫银监分局将不规范经营行为整治与“阳光信贷”工程相结合,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营业网点公开贷款定价和服务收费标准,并落实“三上墙”和“五公开”,即服务承诺上墙、信贷流程上墙、岗位职责上墙,贷款制度公开、贷款流程公开、服务时限公开、投诉方式公开、收费定价公开。
确保评级授信合理。为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辖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普遍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工作。在建立农户经济档案的基础上,为农户核定授信额度,并在乡(镇)政府公示,公开接受农户的质询,确保评级授信合理。今年还建立客户授信评级机制,通过授信评级及“黑名单”制,简化信贷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确保监督约束有效。辖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共聘请有威望的群众298人担任社会监督员,公开监督举报电话44个,设置投诉举报箱59个,并对部分贷款客户进行跟踪回访。中宁县联社还推行贷款复议和异议报告制度,规定被否决贷款或对贷款条件存有异议的客户可向联社贷款复议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畅通了客户和基层表达诉求的通道。
提高“三农”服务契合度
为提高“三农”服务契合度,中卫银监分局将金融服务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需求有机结合,针对区域特色,逐步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善服务方式,优化信贷资源。
近年来,**镇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深入推进平安创建作为稳定工作的总抓手,不断强化治安防范,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全面落实“平安进万家”的各项措施,为构建和谐武台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连续二年获得省“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及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县“平安**建设‘三无’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回顾我镇平安创建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落实“四个到位”打造平安创建的坚实平台
一是领导到位,确保有人负责。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各村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治安组织建设,健全了融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为一体的综治网络,各单位加强了内保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是宣传到位,确保入脑入心。重点对村两委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教育培训,有56人拿到了法律中专或大专文凭。每个村都建立了平安创建法制宣传一条街,全镇粉刷永久性固定标语380幅,制作法律宣传栏40余个,各类安全宣传块板240个,悬挂过街宣传帘240幅,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并采取宣传车、广播喇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平安创建的目的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上下联动千家创,万人防范保平安”浓厚氛围。
三是制度到位,确保有章理事。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并把“五五普法”纳入到“十一·五”规划中,使这项工作达到党委有决定、人大有决议、政府有规划、办事有机构的“四有”要求。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了村、镇直各单位、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平安创建”活动中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了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制定了考核奖惩细则,每月对“平安创建”活动进行检查,对措施得力,创建活动开展好的村、单位和企业,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在全镇通报批评,向党委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真正做到了分解责任,传递压力,确保条条有压力,块块有责任,上下有信心。
四是投入到位,确保有钱办事。党委、政府从“稳定也是经济效益”的思想和“花钱买平安、投入保稳定”的高度出发,确保了平安创建的经费投入和硬件建设。投资20余万元专设了平安创建办公室,并配齐办公设备和彩电、放像机、录音机等普法宣传设备。投资6万多元,在镇驻地建设了两条高标准立体化法制宣传街,喷制永久性法制宣传标语120幅,路灯杆上设置了铁制静电喷制双面永久性普法宣传牌500个,悬挂过街普法宣传布幅200余条。并每年按人均5角钱的标准划拨专项经费,由镇财政专户储存,确保平安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三大网络建设夯实平安创建的防控基础
一是强化了信息监控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了稳定信息员、联络员制度,全镇共配有30名信息员、60名联络员。村每周由村支部书记主持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各村每周将矛盾纠纷情况向镇平安创建办公室上报,镇每半月召集各村信息员、联络员会议,信息员、联络员也可以随时向镇综治办、派出所报送各村可能存在的治安隐患和苗头。
二是强化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建设。加强了调解中心力量,做到了人员、制度、报酬三到位,并实行法庭向乡镇调解中心派驻指导员制度,设立民事纠纷调解庭,由仲村法庭3名法官和镇调解中心2名调解员组成,进行诉前调解,实现了化解矛盾走在诉讼前的目的,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答疑服务,真正让调解中心发挥应有作用。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配齐了30个村的126名调解队伍,利用村干部和无职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发挥民间调解优势,解决民间矛盾纠纷。对调委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镇调解中心,为解决问题赢得时间,真正织起了一张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调解网络。今年以来,全镇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未出现一起集体上访案件,民转刑案件大大下降。
三是强化治安网络建设。既让群众吃好饭,更让群众睡好觉,全镇30个村全部建立了治安联防组织,采取义务和适当补贴两种方式,全镇共组织300多人参与治安联防,并实行治安承包责任制、十户联防制、站岗巡逻制、邻村治安防范联动制管理,织密了防控网络,有效预防了各类案件的发生。在加强村级站岗巡逻的基础上,我们还以工作区为单位,分别成立了四个治安警务室。治安警务室由派出所工作人员担任警长,与派出所110报警系统联网,负责昼夜巡逻、堵截、治安、调解民事纠纷、重点人群管理、普法帮教、服务群众等工作,一旦出现警情,警务室能够及时出警,增强了警务工作快速反映和处置能力,真正实现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延伸。另外,面对新的形势,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治安防控机制建设,构筑起多层面、立体化、全覆盖的高效技防网络。在镇大院及金融系统、邮政电信部门、学校、医院、商场等重点单位设置了12处电视监控,在主要路口和路段设立4处道路治安卡口、33个堵截点,1000多户电子报警器,增强了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基本消除了防范“盲点”,实现了重点单位、重点部位技防全覆盖,真正做到了硬件软件都有,确保软件不软,硬件更硬。
三、抓好“双基”建设,全面提高平安创建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深化“平安进万家”活动。家庭是最大的基础,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细胞组成的,只有将平安工作延伸到每个家庭,抓好群众基础,形成“人人关心治安、家家参与防范”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抓住平安创建的根本,提高平安创建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确立了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道德素质、法制意识和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宣传教育为主线,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平安的“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思路,建立了从镇到村的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组织网络,开展了内容为平安意识、治安防范、矛盾调处、法律知识、致富技术、文明新风、安全知识进家的“平安进万家”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镇95%的家庭达到和谐文明户标准,为我镇成为省级平安乡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提高平安创建队伍素质。基层队伍是创建的最大保障,在警力和综治人员较少、稳定工作任务繁重的形势下,我们对稳定口的同志政治上高看一眼,经济上多补一点,既在政治上关心,又在生活上体贴。坚持素质强队伍,政治建队伍,大力加强队伍全方位建设,切实加大了综治干部使用和职级配备力度。在部门评议中,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妇联等单位的满意率都达到98%以上,今年初,在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上,党委、政府授予综治办、派出所为特别贡献奖,并颁发了奖金,使广大综治干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综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齐抓共管,形成平安创建的新合力
近年来,江苏高邮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高邮农商行)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效能,加强和改善公众金融服务,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有效地提升了农商行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形象。
特殊服务赢来良好口碑
近日,高邮农商行司徒支行认真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农商行确定了两位关爱对象,其中一位老人叫殷素珍,丧偶多年,而且腿脚重残,行动不便。通过走访,银行一方面了解到,殷老太一直靠财政重残补助金维持日常生活,但由于当地财政所工作人员的失误,误将重残补助金账户开在其老伴名下,而且在其老伴离世后,该补助存折也在无意中遗失,且无法挂失。殷老太取不到补助金,生活陷入了困境。为此,无助的老人终日以泪洗脸,一年来只能靠着邻里的扶助勉强生活。
在获知此事之后,高邮农商行本着“普惠”原则及时联系村里的会计,协助其为老人解决问题。一是到当地派出所开具老人老伴的死亡证明,二是到市公证处公证殷老太的继承权,三是到当地财政所开具补助金证明。办理好这些手续之后,司徒支行行长带领一位业务骨干亲自上门为殷老太办理存折挂失业务。通过农商行员工的真诚服务,问题终于解决,殷老太很是感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邻里乡亲也不断地夸赞农商行服务态度真好。
目前的银行业务办理过程中,确实有一些规章制度没有从人情出发,没有设身处地地体谅客户的难处,给人以冷冰冰的感觉。高邮农商行积极开展“普惠服务、关爱同行”活动,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从客户的实际出发,从人情出发,以细微的举动给老年人和特殊客户带来了便利。
高邮农商行高管表示:“在客户至上的金融服务业中,再完善的硬件设施,再严密的制度保障,也不如银行人性化的‘软服务’所形成的声誉影响力大。”因此,高邮农商行对特殊客户特殊处理,把更多的人文关怀带给客户,在老百姓心中形成了服务大众的良好口碑,树立起高邮农商行在本土本乡的“值得信任的银行”品牌形象。
常规动作保障权益落实
为切实做好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教育保护工作,保障金融市场消费安全和维护消费者权益,高邮农商行在日常工作中着力抓好三大常规工作,扎实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规范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效能。一是严肃整治不规范经营工作,免除了34项服务收费及人民币个人账户密码挂失费用等,严格执行银监会服务收费“四公开”标准及信贷业务“七不准”要求。二是进一步巩固“7+7”规范化文明服务成果,强化提升服务理念,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利用晨会和月度例会,组织全体服务人员认真学习行为规范手册,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和约束服务行为。不定期聘请“神秘人”对各网点开展明察暗访,形成外部监督机制。三是制定或修订了公职人员消费贷款、农户贷款管理、贷款定价和阳光信贷操作等管理办法,实行信贷资料影像化上传、审批,依托科技支持,不断改进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四是完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公布服务监督热线,提供多种途径的监督、投诉渠道,全天候接受咨询和投诉。设立投诉登记簿,对各类投诉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严格执行投诉分类、限时处理,加强投诉处理反馈。
普及金融知识,履行社会责任。一是组织开展了“金融服务进万家”“金融知识宣传月”等活动,播放“送金融知识下乡”专题宣传片,为公众提供咨询和帮助。在超市、书店、广场等人流集中地设立宣传台,重点讲解了密码及存单挂失解挂、尊老金发放和假币鉴别等与百姓生活相关的金融知识,提高市民金融安全意识。强化对小微企业的走访,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和金融顾问服务中小企业等活动。二是与新闻媒体合作,联合高邮当地媒体进行集中宣传,重点围绕个人贷款、信用卡、借记卡、银行理财、电子银行、自助设备、代销业务和非法集资等8个方面的内容,宣传金融知识,引导社会公众科学合理使用银行产品和服务,提升消费者保障自身资金财产安全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加强了电信诈骗防范,严格执行“三问、两看、一核对”的工作要求。去年,高邮农商行柜面成功化解5起疑似金融诈骗事件,挽回客户损失12.5万元,6名员工受到了地方公安部门的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