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视觉文化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
视觉文化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其得以存在的根本是电子技术的支持。视觉文化让社会大众对文化的认识产生了改变,社会大众不需要再围绕文字或者语言进行意思上的想象。而是依据本能通过直观上视觉的观察,就可以在最大限度内去理解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这种方便、快捷并且具有人性化的文化表现方式,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推崇,并颠覆了传统主流的文化传播方式,成为现代文化的核心表现形式。
(二)视觉文化促进了思维的转变。
新事物的出现总是带有着一定的未知性,部分专家学者在对视觉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视觉文化可能引发的负面状况。例如,社会大众迷惑于表象而失去对内在的探究;社会大众注重感性的认识而丧失理性的判断。但是经部分学者研究证明这些担忧过于偏激,在实际的生活中并不会真正的产生。学者阿恩海姆就针对这些观点给予了驳斥,其指出视觉是人类的本能,而人类在进行视觉活动的过程中带有着明显的选择和判断能力,也就是说视觉是可以被思维所支配的,或者说视觉本身就带有着思维的能力,因此不会出现上述学者所担心的现象。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进一步的认识,就是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人类会通过视觉产生独立的思考,并对视觉触及的内容进行发展与创造。而且视觉文化还可以避免文字文化和口头文化带给人们的误导,使得一些与文化本身无关的东西可以从文化上剥离开来。因此我们可以说,视觉文化的出现为人类开辟了新的思维模式,让人类在思想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文化要想长久存在,并产生更大的影响,就需要文化传播的支持。视觉文化与视觉文化传播紧密相连,通过视觉文化传播的展开,使得视觉文化迅速的成为了现代文化的核心。麦克卢汉认为视觉文化可以更好的让社会大众对思想方面的内容进行理解,将抽象的表达化为具体。而这正是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的最佳方式,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一各更好的平台。具体来说视觉文化的传播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画面、影像是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传播过程中被传播者已经不再被动的等待,而是选择了更为主动的索取,这是一种文化传播过程中新的发展趋势,具有较积极的意义。其次,视觉文化传播的感受更为丰富。传统纸质文化或者语言文化,其都是单方面的传播,也就是单纯的在视觉层面或者听觉层面进行传播。而视觉文化传播则带有一定的复合型,不仅可以通过眼睛看见影像,同时还可以在听觉上对信息进行接收,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同时,视觉文化已经形成了产业化的发展,因此还带有着一定的商业性质,属于精神消费的范畴。最后,由于视觉文化的传播与传统文化传播存在差异,因此其适配的体制也有所不同,需要从生产到最后的消费进行重新的定位与规范。由此可见,新文化的出现,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转变与创新,所以需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对视觉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并积极的鼓励社会大众在视觉文化方面进行实践,以此来弥补社会媒介素养的不足。
二、结束语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247-02
一、媒介与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不仅信息的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而且它的扩展领域也已达到无所不在的地步,已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信息传播载体与平台的各种媒介,其类型也极为多种多样,包含从传统的报刊、杂志、书籍、广播、影视,到近代的网络、手机、视频、数字出版物、电子报刊、动漫、博客, 微博等等。它们通过文字、图形、艺术、影像、声响、数码、符号等形式的信息产品的传播,对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施加各种影响。媒介已成为近代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媒介本身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它对未来社会与文明将产生更为广泛与深入的影响。在精神上与物质技术上预先做好各个方面充分的准备。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类型的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具有完整的分析、评估与创制的能力。这一概念是由媒介素养教育(Media Education)的先导美国学者I・Altman和M・Chemers在合作出版的《文化与环境》一书中最先提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所具有识别选择能力,理解与使用能力,媒体的互动能力以及能够创制与生产媒体信息的能力。
在媒介素养的培养中,特别注重下述两种能力的培养:一种是对各种信息具有分析批判的能力,另一种是独立创制媒介信息能力。所谓分析批判能力,一般是指能够对信息的作者、动机和观点,以及信息的真实程度等进行判别与鉴定的能力,进而甚至能对媒体的结构性技术与类型、媒体信息的代表性以及媒体的经营背景具有识别推断能力;在深入了解各种媒体特殊性质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参与媒体活动,逐渐使自己成为媒介信息独立创制人的能力。媒介素养的树立有助于把媒体消费过程转化成积极的和批判的信息吸纳过程,对某些基于不良商业动机和其他罪恶动机所产生的具有严重误导性和杜撰性的信息,具备必要的防御和抵制能力。媒介素养是反映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所展现的一种人文素质,也是媒体消费者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文化品位。
二、大学与媒介素养
大学是集知识、人才、信息于一体的重要集体,也是近代信息的创制、储存、传播和频繁使用的一个集中场所。特别是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与处理媒介信息的使用、评价与创制,规范大学校园信息网络的管理,确保校园以至整个社会的网络安全,不仅是当前大学教育改革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全国经济稳步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还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工作。根据2005年“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报告”,上海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媒介消费的主要动机方面,在对媒介的理解与判断方面,以及在媒介信息的主动应用与制作能力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陷。上海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比较先进的地区,也是传媒产业和传媒消费比较发达的地区,上海一般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为今后制定提升全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规划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大学中拥有大批具有较高科技与文化知识水平的青年学生,同时他们已构成当前媒介信息的一个主要消费群体,因而在高校中完全有条件也有可能普及与加强媒介素养的教育。树立起这种理念,不仅有助于直接提升当前大学生本身的媒介素养,今后还可以通过他们的引领带动全民媒介素养的普遍提升。这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项不可推卸的重大社会责任。
三、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几项部署性建议
中国大众传媒在文化产业的推动下正逐步步入产业化进程,各类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与电子媒介等正迅速介入并影响着社会和广大受众。大学生作为思想和行动最活跃的社会群体,已把各类传播媒介视为课堂之外最为主要的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正日益加深和扩大。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面对媒介传播的信息,能否理性地加以分辨与认知,成为大学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传媒信息中出现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和“药家鑫杀人案”都是在信息的思辨缺陷上所反映出来的典型反面案例,折射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也说明了在高校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急迫性和重要性。美国阿拉巴马州大学传播学教授詹宁斯・布莱恩特曾提出:“大学生进入到一个社会化的环境,传媒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就像谚语所说的水容易被鱼遗忘,大学生经常接触一些关于传媒对大众文化影响不准确、夸大其词的宣传,以至于创建与传媒效果直接相关的记录已经成为文科教育中日益重要的部分,一种经常被称为传媒素养和传媒教育的现象。”大学生通过个人的直觉领悟来形成自身的媒介素养,很少通过正规的科学理论指导和系统训练的途径来获得。这是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较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他们无法在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的同时,判断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与信息本身的价值,无法将信息内容与自身的信息需求合理地联系起来,从而无法充分地理解和利用媒介资源。我国一部分大学及传媒类高校已开展对媒介素养问题的研究,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已逐渐被一部分高校列为具有跨学科特性的基础培养项目。媒介素养教育也是近年来倍受各界重视的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已成为大学生培养人格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核心内容。在现阶段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重要的教育改革部署。鉴于媒介素养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应通过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 学生本身和社会大环境的紧密配合。
(一)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重视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教育主管部门应从源头上重视媒介素养的培养,建立起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管理机构,要在着眼于提升全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知识及媒介素养认知度的基础上,研究并制订高校的媒介素养的教育纲要及其逐步实施的计划。要加大媒介素养的教育经费投入、扩大有关设备,增加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平。要规范高校网络管理,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增强校园网络安全。要大力组织各学院有关专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课题的深层次的研究,加强研究者之间以及相关研究领域之间的交流探讨。 媒介素养的培养还应充分发挥媒介本身的教育和文化诱导的功能。教育管理部门应通过各种措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体资源为媒介素养培养工作服务,并在努力将媒介变成积极向上的传授知识技能和文化娱乐领域的同时,要设法坚决抵制不良的社会信息,控制与防御网络犯罪的发生。
(二)高校应继续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工作
高校应发挥其应有的硬件设施和师资人力优势,强化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要注意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将媒介素养课程内容编排或渗入到日常的课程体系中,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提高的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们搭建一个广阔的媒体实践平台。开展类似“媒介素养论坛”的活动,以学校自身影响力邀请知名媒体人士来校园开设讲座,开办培训班等。高校还应鼓励大学生广泛参与到涉及校内报纸、广播、互联网、电视等的校园媒体活动与组织中,鼓励他们积极地与校外媒体接触,增加实践经验和提高动手能力,开阔视野。
(三)大学生应不断增强对媒介素养培养的自觉性
大学生本身应明确树立媒介素养的目标,制订出自己对媒介素养培养要求的计划。要对准积极的信息方向保持媒介行为意识。努力掌握各类媒介形式的特性及信息制作过程,认识媒介产业的运作机制; 尽可能多地参加一部分媒介的信息制作过程,加深对媒介实质的整体理解。作为有较强认知判断能力的大学生,更应学会正确处理与运用媒介信息。当年的“非典”事件, 就需要由具有一定媒介素养的群体来正确引导全社会对突发媒介信息的正确认知。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媒介一样,担负着信息正确导向的社会责任。
(四)社会大环境应有利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提高与巩固
媒介的消费具有全民性,因而媒介素养教育也应该迈向社会化和全民化。由于历史与现实条件的限制,直到最近几十年才充分觉察到媒介的巨大影响力,才有媒介信息多元化的急剧扩张。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的准备工作显得十分滞后,经常受困于由信息汇成的大海中,不知如何正确应对。而在某些西方国家和其他地区,由于很早就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情况就好得多。我国应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积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启蒙和普及工作。除重点抓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外,还应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未成年人教育内容中去,再通过逐渐普及,实现媒介素养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化。 应将个人、公众、组织等多方力量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与相互激励,形成全国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不仅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培养,也有助于大学生在全民媒介素养教育作出积极的贡献。 还应从整体上注意防御与抑制不良媒介信息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提升社会媒介信息环境的净化度与安全性。
结语
正确地使用传播媒介,发挥其应有良好作用,抑制其不良影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大众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不仅出于媒介自身,有时还可归结于某些社会原因,媒介素养的培养也是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于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一种主要力量的大学生而言,必须责无旁贷地学会如何主动地取得信息,正确地理解和掌握信息,力争使自己成为主宰信息的主体。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论文统计与分析 研究热点 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01
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是专业的教学类期刊。该期刊精选并全文转载全国历史教育专业期刊及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的历史教育论文。这些转载论文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能更好地透视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年度热点。本文将以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不同角度的统计分析,探究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年度热点,并据此展望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新路向。
一、《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度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统计与分析
1.栏目设置情况分析
栏目设置情况可以较全面地体现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办刊特色,有效地反映学科的研究倾向和研究热点,起到引导读者阅读和指导作者撰稿的作用。[1]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设置了25个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栏目,全文转载了98篇中学历史教育论文。从表1可以知道,论文转载数量比较多的栏目是《教学研究》《学科视点》《教学策略》《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等。需要注意的是,《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在2015年设置的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专题栏目多达11个,具体为《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师专业成长》《价值观与历史教学》《探究教学》《问题教学》《教学目标确立》《高三复习教学》《2015年高考试卷评析》和《历史故事运用》。其中,专为历史学科设置的专题栏目有《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价值观与历史教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和《历史故事运用》,一共转载了16篇论文,其他专题栏目则是历史与地理两个学科共有。在这些专题栏目中,每年都出现的是《高考试卷评析》栏目。与2014年的专题栏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更加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育价值观以及历史教学方法等研究。
2.源杂志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数量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来自25种不同的期刊(见表2)。《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教学月刊》的论文转载量排名前三,一共被转载了45篇论文,大约是全年论文转载总数的46%。由此可知,这三大期刊是宣传和促进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重要刊物。另外,《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江苏教育》等教育类期刊也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历史教育论文。
3.作者情况分析
(1)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统计分析论文作者的合作情况,能直观地认识全国不同单位之间在历史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交流状况。在《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里有16篇合作论文。其中,高等院校、教研部门与普通中学的合作论文有7篇,约占总数的44%。在合作论文中,同单位以及同省不同单位合作的论文有10篇,跨省合作的论文有6篇,占合作论文总数的37.5%,较2014年相比有所增长。历史教育研究应该提倡跨地区、跨单位的交流探讨,利用信息化条件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研讨,通过不同活动与全国各地的历史教育工作者交流合作。
(2)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发文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作者来自80家不同的单位。其中,有2家单位的论文转载量为3篇,分别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还有16家单位被转载了2篇论文,分别是北京市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福建省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江苏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省大港中学、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3)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的分布情况可以清晰反映出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间布局特点。由表3可以知道,《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集中分布在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福建、上海和四川这7个省市,说明这7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热情较高,状态活跃,在2015年发表了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江苏、浙江、北京3省市所发高质量论文数量排名前3,表明这3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水平较高,这可能得益于其教育部门和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视。
(4)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分布
根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系统归属能够知道,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生力军分布在哪些单位系统,不同单位系统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活跃状态以及研究能力。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大致可分为高等院校、普通中学、出版社和编辑部、教研部门四大类,本研究中这四类单位系统的第一作者比重分别是32.65%、50%、2.04%和15.31%。据此可知,普通中W是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主阵地,高等院校和教研部门的研究者也成为研究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主体力量。
二、2015年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热点
1.历史课程研究
“当学生完成学校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他们应该知道些什么?他们能够做些什么? 如果学生完成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仅仅积累了一些需要记住的历史事实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2]。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而中学历史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承载功能。一节好的中学历史课,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且还应该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马维林、黄敏指出: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价值引领。历史价值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求真、扬善、唯美的情怀,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引领学生感悟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让学生懂得尊重各国文化和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第6期)*。唐琴、石晓健认为承担公民教育任务的历史课堂忽略了“人”,弱化了历史教学的教育价值;把历史学科教育价值概括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历史价值判断能力的孕育”;主张通过构建学术性课堂促进学生历史知识、学科素养和历史意识的发展,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时代观,倡导适应时代需要,符合社会进步和世界潮流的价值立场;认为人性教育、公民教育、和平教育等构成了21世纪历史新课程基本的“时代性价值取向”(第6期)。倪仲指出历史教学中“一分为二”式的评价过于简单化和公式化,简单套用“一分为二”式的评价导致了历史教育价值缺位;主张历史教师就应该大胆摒弃“一分为二”式的中庸评价方式,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我们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历史教学才是真正用价值引领学生(第6期)。历史教育是一种历史认识教育。历史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陈志刚认为历史教师应当在课程实施中进行正确的历史认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富于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的现代公民素养,获得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第6期)。王凤侠也指出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健全成长,对其灵魂以价值引领;历史课仅有史实、仅做事实判断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价值判断;历史教应抓住历史认知和价值观冲突的问题锻炼、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第5期)。
历史教育总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徐赐成认为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是相互作用的系统问题,拟订教学目标应该是教育总目标在具体教学内容和情境上的投射。因此,拟订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有完整的教育视野,从教育教学的本义出发关注学生的主体认知地位,以历史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为本。他认为历史教育功能一是存续文化传统,二是增进社会理解,三是资佐现实发展。历史教育要以教育目标理论研究为据,把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大致发展线索,了解教学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思想(第7期)。
2.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步骤、方法、手段或技术的总称”[3]。历史学是一门富有生命力与思想的人文学科,时间跨度大,文化内涵深厚,因此历史教学总是存在一些困境,例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深刻理解历史现象,不能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要解决这些教学困惑,郭子其认为教师应深思教育情境下的教学策略,通过营造知情交互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位置记忆,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习得迁移能力以及形成批判创造性思维(第3期)。历史教学不可能依靠灌输得到理解和内化,需要师生交流对话与教师的适当点拨。方颖基于对话教学的新型教学形态研究了“心理契约”理论下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策略,认为在对话中建立以“安全感、信任感、责任感和共情心”为基础的“心理契约”,有助于师生相互理解,增强交流意愿,实现思维交互和情感共鸣,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学有效性(第7期)。卢晓华认为点拨法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借助“互动”“情境”和“评价”等手段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在看似浅显处点拨使学生逐渐深化认识,在思维盲点处点拨使学生厘清分析路径,点明历史线索,扫清思维盲点(第6期)。为了实现课程目标系统,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认知,陈善松和吴国雄倡导整体性教学策略。他们建议在实际教学中,不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过程的实施,都从学科系统和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整体认知建构,通过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整体梳理历史脉络以及整体认知历史要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历史整体教学(第9期)。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4]。要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现象,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郭子其认为历史教学应该重视诠释方法的价值,引导学生将自我的经验与智慧融入历史发展进程中,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以获得丰富而开放的意义,从而达成深度认识,获得明了的历史见解(第11期)。沈素英则认为历史教学应该站在文化视野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整合与探究,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培养能力与提高认识并重,融合理性与人文精神,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形成价值观和确立人生目标与理想(第8期)。
3.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习惯于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学科概念、观点和原理,如果学生记住了这些知识,并能在各种测试中准确地予以复述,就被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然而,这样的“掌握”是受到质疑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知识的学习并没有触及理解过程及学生内在洞察力的培养。所以,陈新民认为应该重视历史教学设计和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跨学科、多角度思考和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第4期)。为使历史探究性学习更有效,更好实现历史课程目标,作为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在学习主题、课程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问题情境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设计、开发和重新建构(李南亮,第4期)。历史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应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事实性问题入手,设计解释性问题,进而推进评价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逐步思考,形成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提升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其中,事实性问题是基础,解释性问题是深化,评价性问题是升华。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怎样看待”“你有什么想法”等问题时才不会出现哑口无言、信口开河、语无伦次、生拉硬拽等现象(吴波,第5期)。
4.历史教育测评研究
表现性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法,正逐渐成为高中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表现性评价的标准称为表现性评价量规。马晓丽认为一个完整的表现性评价量规应该包括活动主题、评价内容、权重设置、程度描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法和评语建议,在创制表现性评价量规时应注意把握好适切性、可操作性和参与性原则。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实践总结,她提炼出的表现性评价量规程序为解读课程标准、确定评价内容、明晰要素特征、选择量规类型、描述评价等级、拟定评价量规以及修正完善标准(第2期)。
每年高考过后的全国热门话题之一就是对高考试题的评析。中学一线历史教师通过研究解读并借鉴文章对高考试题的评析,可以深刻认识高考试题的总体面貌及其命题趋势,把握不同题型并总结其答题方法,从而进一步反思和改进往后的日常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指导。冯一下认为2014年方法类试题数量急剧增加,这将导致史学方法类试题作为一类相对独立的试题出现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并推动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史学方法渗透。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深化对方法目标的认识,更多地了解史学方法,科学地制定史学方法教学策略。(第1期)郭子其J为高考历史试题品质的优劣在于是否立足于人的历史思想与价值来考查历史思维,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卷Ⅱ第40题强调历史人物的活动与人的历史思考,强调时代特点与思想内涵的历史性思维,强调思想价值的渗透与思维能力培养,富有历史的时代气息,考查了多样多层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试题设问具有开放性,关注考生的鲜明个性,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第12期)。
四、结语
根据《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数据统计发现,一线历史教师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主体,教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也是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合著率未见明显的变化规律,高等院校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的合著情况增多;标注参考文献的意识较弱,但这种情况正在好转。与此同时,被转载论文的平均引文数量和引文比例,说明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还处在主观总结为主的“经验型”阶段,而非“学术型”阶段。
据此,笔者对历史教育刊物、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群体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是背负重任的开拓者。从现有的情况看,一线历史教师仍将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群体,而高等院校和教科研部门的历史教育研究者仍将肩负着将历史教育研究引向更高处的任务。研究者还应关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加强对历史教育主体的研究。二是历史教育期刊为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提供更好的平台。杂志需要关注理论又重视实践,亦要呼吁关注中西部地区的中学历史教育现状,引起中西部研究者的重视,也可以以杂志为媒介,加强东、中、西部研究者之间的交流。
[ 注 释 ]
[1]张家辉,哈斯塔娜,乔丽娜.2005-2009年《地理教育》文献计量学分析[J].地理教育,2010(12):45.
[2]Peter Seixas, BENCHMARKS OF HISTORICAL THINKING:A REMEORK FOR ASSESSMENT IN CANADA[P/ON]. [2016-09-23]http://historicalthinking.ca/sites/default/files/files/docs/Framework_EN.pdf.
关键词:信息素养;素养教育;教育理论;高等院校
信息素养在人类社会的组成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当今时代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要素。所以,信息素质教育对当前社会来讲十分重要,要充分发挥好信息素质教育的作用,提高高校学生的公民信息素质,培养其在信息时代生存的能力。
一、信息素养定义和信息素养能力
自20世纪70、80年代首次提出信息素养的定义以来,我国公民开始了不断深入探索,寻求其意义所在的行动,并且已经对信息素养能力不断深化了解,对这一概念进行自我了解分析,通过信息素养的基本特色对其进行描绘,从而给深入了解这种抽象的思维结构开辟了思路。当下关于信息素养的定义和内容的讨论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但是总的来讲,多数学者都会同意美国图书馆协会中关于信息素养的概念描述:能够拥有信息素养的人,在面对需要信息而获得问题解答时,往往都会自己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信息或者寻求寻找信息的方式。简单来讲,拥有信息素养的人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在学习中不迷失自己,能够用系统性的方式来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或者能够自己寻找信息来自主解决问题。这样的人往往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因为他们能够给自己的学习工作制定对应的策略,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调整学习,掌握获取信息的技巧。此外,国外某学者还曾经利用信息素养的概念来对各种方式整合信息进行寻找分析,对信息的利用,这种情况在世界上应用也比较广泛。简单来说,信息素养能力就是对信息素养在经过培育后形成的能力,这些能力的主要涵盖:对系统提出的基本信息素质进行整合的能力;获取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通过自己对信息的理解进行交流分析的能力。在20世纪90年代某学者在研究报告中,对信息素养能力进行仔细分析,阐述了关于信息素养能力的知识。他特别说明了关于一名合格的信息素养人应该具备明确自身的信息要求,确定全面和系统的信息,并能够在已知信息的基础上找到信息源的存在,做出适合自己的检索形式。这些形式同样包括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整合方式,并且将信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利用整体性的思维形式来研究问题。
二、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依据
信息素养教育和普通的图书馆教育不同,其不仅仅在教育理念上有所差距,并且在教育方式中也同样有所不同。和图书馆的教育方式相比,信息素养教育注重让学生自主了解信息,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图书馆教育主要是通过认知学习能力发展起来的行为教育方式。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不同学习资料的整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使其终身受益,这是一种通过整合信息并进行科学利用的教育方式。通过对教育理念的分析,可以简单看出,能够进行整合的信息不可能仅仅在一门课程当中,因此一定学会要在不同课程中寻找信息。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或者同学的帮助在图书,论文与网络资料等形式来对信息进行整合,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因此可以发现,信息素养教育是应对当下信息时代挑战的必要措施,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所在,是未来教育的必要发展方向。有多位学者曾经说过,在当前教育体系的框架下,信息素养教育是适合当下教育发展模式的理性发展教育。教育工作者工作的根本就是通过对知识体系架构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并将教师的授课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并且能够进行简单运用。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改变以往简单的教育方式来对教育理论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教育方式。从一般的教育体系构建理念来讲,学生学习要达成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知识体系的了解,参加对知识体系结构的扩建。学生的学习主要通过思想行为来实现,学生要能够结合不同种的信息理念,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在以往简陋的知识体系中加以改变,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架构和理念,并且通过学习实践进行检验。对于不同构建体系的结构学习特点来讲,学生应该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失误,而不应是把教师的教学内容死记硬背,而完全不能掌握。此外,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应该有目的性,学生应该先寻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进行分析,确立自己应该如何入手,找到能够解答问题的信息源,进行自主解答。学习的基本方式是通过问题的了解,已知的知识内容,以及对已知知识的分析进行探索,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是一种对传统知识教育方式的挑战,大大改变了以往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和教师从以往陈旧的思想中摆脱出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们不难看出,信息素养教育和普通的构建主义教学理念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将构建主义教学当成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也可以将信息素养教育当成构建主义的发展延续。
三、信息素养教育目的和内容
高校素养教育主要是出于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信息化的社会,使其拥有丰富的基础条件,在知识技能方面不会欠缺。并且支持学生自主探寻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未来的激烈的信息竞争当中不会落到下风。所以,在信息素养教育工作中,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信息素养人。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程的设计中,要能够甄别哪些才真正对学生有用,从而利用信息素养将学生的培养达到预期目的。信息素养学习的教育工作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在课上学习,另一个是学生通过获取网络知识学习。整体上来讲包含以下几点内容: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的基础知识,通过对信息的识别来对不同种类知识进行整合,了解自身对信息的需求,检测信息评价培养的综合形式,通过对信息方法和能力的整合,熟悉学习各种不同的知识。
四、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模型
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实现学生的素质培养工作,最关键的不是对某种新型信息的学习,而是要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模式,这就要教育工作者做到多种信息资源的整合,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模式。所以信息素质教育能够按照不同种教学模式进行发展。从多位学者的研究方案来看,具有丰富教育意义以及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模式应该涵盖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应该和一门或者多门课程结合,将学习内容分配到教学中;其次,通过课程的学习引出不同信息素养的不同方面;之后,学校各部门应该提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最后,应该定期对学生进行培训,提高学生对信息素养的掌握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信息素养教育学习后,就会形成信息素养教学框架,这是教师能够对学生掌握信息素养内容了解的体现形式,同样也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依据。从以往的研究来看,高等院校学生素养教育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框架。五、结语世界逐渐走向信息化的今天,信息化的趋势逐步提高。这种信息化的趋势是以往的文化传播形式所不能够相比的,世界各国都根据信息化的内容制定了对应的信息化素质教育工作。信息化已经走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所以一定要提高高等院校公民信息素养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主动寻找信息源,通过对不同信息的整合来解决问题,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韩晓捷,孔月霞.高等医学院校公民教育与创新教学实践模式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6):947-949..
[2]袁磊,刘丹,程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论文内容的分析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3):83-89.
[3]陈晓慧,张哲,张博.高等院校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状况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6):50-56.
[4]李晓军.核心素养:技术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新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4,(17):65-70.
[5]赖茂生,孙鹏飞.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发展研究[J].情报科学,2009,(8):1133-1138.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最主要方式。研究性教学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型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一门课的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独立地进行探究学习,是我们大学教学更加需要的。《中外礼仪基础》是浙江传媒学院礼仪文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交往中用以表达敬意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的学科,其目标是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能在传媒及相关领域从事形象代言与宣传、对外联络与接待、活动策划与组织、部门协调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打下夯实的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涉及面广:既有博大精深的东西方礼仪文化发展探究又有人际交往礼仪行为规范的实操训练;学生常感到茫无头绪,不得要领,许多学生总是机械单一地练习,而对自己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并不理解,结果往往是“只有站姿没有脑子”。如何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礼仪知识,并能够在各种情境中灵活应用以解决问题,一直是困扰师生的教与学的难点。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将学科内容整合化、结构化的学习和引导学生如何将学习结合成整体的有效教学方式,正好能促进这个过程的完成。在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礼仪课程的创造性建设、价值性实施而言,研究性教学的意义是非常丰富的。
二、研究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最早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提出,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其内容很丰富,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还来源于“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以及“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创造洞见和价值,教学应保护、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等教育理论。自18 世纪以来,研究性教学在欧洲被多次大规模地倡导,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并开始盛行,美、法、英、日等国家都先后倡导以项目或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或综合学习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课题,就是反思以知识注入为特征的本科教学传统,重建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灵魂的现代本科教学模式[4]。国家教育部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向高校明确提出了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要求,研究性教学也由此成为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研究性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科学教育研究和科学教学的方式,研究性学习支持的教学充分运用了现代教学理念,能促进高效、有意义的学习,是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实验表明,研究性教学具有教学目标的超越性、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教学过程的探索性、教学时空的广延性、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师生关系的共进性等特征[6]。
三、《中外礼仪基础》研究性教学的理论探究
《中外礼仪基础》作为礼仪文化专业重要的核心基础课,开课学期为第一、二两学期,是学习后续专业主干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的必经之路,它对大一新生的学习方法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特别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重大影响。《中外礼仪基础》的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礼仪学科领域、课程内容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与研究的有机结合)的教学。
1.教学理念。相对于传统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更多地强调探究,而不是接受。一个合格的传媒公关人才不仅需要行为规范训练、职业形象塑造,而且需要道德教育、贤质修养,因此我们的课程教学理念为:学习中研究,研究中学习。旨在通过研究“德·学”提升“道·术”。
2.教学原则。研究性教学不是为了单向地获取知识,而是辩解知识的真谛、考究知识的真伪,掌握学习知识、运用知识以及创新知识的理论和方法。学习的过程是对知识的归类、整理、探索、协商,它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①开放性原则。师生不但可以将来自不同的学习者的观点(甚至是专家学者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进行内部的同化和谐调,而且还可以将不同的意义进行评价和协商,在此基础上形成某一领域知识的多层次、多方向探究视角并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过程的多样性、灵活性。②创造性原则。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每一个细节,及时发现问题思辨过程中的闪光点,并适当点拨和鼓励,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迅速转化为创造能力。③互动性原则。教师与学生不再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平等对话的主体。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需要和能力、教学的境遇和条件等权宜,选择合适的问题(课题)进行研究,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题互动、师题互动、师师互动。
3.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中外礼仪基础》课程建构的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并重的二元主体教学结构,其主要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介,它们既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如下图)。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广义的教师不仅包括本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还包括同学以及有关专家;教学内容包括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和各种资源(如网络、图书、报纸、广播电视等)中所选的知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媒介是联系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的纽带,它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如语言媒介、电子媒介、物体媒介、环境媒介等。通过二元主体教学结构的建构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系统性的教学改革,进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四、《中外礼仪基础》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本课程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法强调的是师生在真实情境的驱使下为共同完成若干个具体问题而进行调研、探究的教学活动,学习成为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师生参与的创造性实践过程,注重的不仅是最终的结果,而且还强调学习行为进行的过程。本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主要体现在问题——计划——实施——评价等四个环节。
1.问题。首先是确定问题,也称确定主题或任务,可以是理论研究方面的,也可以是实践活动方面的。教师从自然、社会或生活情境中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项目)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思维是教学的主线,创新性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围绕着问题展开。问题无处不在,无所不有。人类正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发展前进的。教师要注意将课程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学习领域的项目任务,问题应综合新旧知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给学生留以创新的空间。 2.计划。接着是制定计划,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方法的选择、实施阶段的划分、组员间(学生也可以以个体形式独立完成)的合理分工及其他有关内容等等。礼仪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在思想、政治、道德、人格发展各方面所遭遇的问题,是无法完全用相互独立的逻辑体系来进行诠释的。学科互涉应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借鉴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方法、理论,形成多学
科研究视角,引导学生走入多元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3.实施。实施阶段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通过阅读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个别访谈等方法积累资料、收集信息。我们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协商,共同建构知识的意义,学生个体与外境的互动不断地影响着他对某个问题的原有看法,一边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一边不断地对原有问题意义进行重组,使问题也处于修整和扩充之中,从而形成比较稳固的知识结构,逐步完成实践活动、研究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等研究成果。
4.评价。最后是辅导评价阶段。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 臣.研究性教学:提高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N].光明日报,2010-07-17 (7).
[2]路常青.高校研究性教学的价值反思与内涵解读[J].科教论坛,2006,(1):1-5
[3]陈义勤.研究性学习在网络大学课程中的应用[J/OL].E-learning研究与动态 2010,(8)
[4]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5]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5)1号,2005-01-05.
[6]李宏祥,姚利民等.大学研究性教学内涵、特征和过程[J].湖南社会科学,2008,(5):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