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形体舞蹈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文化馆;舞蹈教学;有效策略;探讨
文化馆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事业机构,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目前,我国各地区都设有文化馆,它们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使命。舞蹈是精神文化范畴中的一种艺术门类,是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能够从中获得巨大的精神享受。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舞蹈,因为它不仅可以强健身体、愉悦身心,同时还可以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舞蹈作为造型艺术是活的雕塑和动的绘画,需要用元素造型手段揭示艺术形象、精神、意境、美感。纵观人类社会的所有艺术,很少有其他艺术行为能够像舞蹈那样令人振奋和激动。舞蹈作为生命活力的一种形式体现,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助益。正是由于舞蹈艺术表演具有其自身特殊的感染力、亲和力、渗透力和震撼力,因此,就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教育意义。在文化馆开展蹈教学时有一定难度,文化馆虽有专业的教师,但学员一般为中老年群体普遍没有舞蹈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入难,从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入手。
1 文化馆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传递情感。舞蹈作品中一般都有性格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因此首先必须把握住人物鲜明的时代精神及其特定的舞蹈特征,想要塑造其完美的舞蹈形象,还要做到正确握人物的真情实感,从而得到观众的认可。所有的艺术表现中情感的真实性都是十分重要的,舞蹈表演也不例外,然而由于舞蹈表演对于音乐、节奏以及舞台上的位置等因素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使得演员不能够很好地处理相应的情感,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就必须把所演绎的艺术形象表现的有血有肉、入木三分,结合舞蹈技巧来加强情感的真实性从而吸引观众的目光。
(二)有助于增加舞蹈表演的灵动性。熟练运用舞蹈技术可以烘托整个舞蹈氛围,熏染核心故事情节,增加舞蹈的灵动性。通过连贯而有力的肢体动作,加上情感的合理运用,舞蹈表演中合理运用舞蹈技术,可以更加鲜明的刻画出既定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舞蹈表演的美感,传递出舞蹈表演的精神情感。懂得舞蹈技术的灵活运用可以将舞蹈与技巧相互融合,最终使整个舞蹈具有生动灵活的灵魂,传递给人们一定的心灵境界。
2 文化馆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落后,脱离实际。多年以来,文化馆的舞蹈表演大都片面强调技术、技巧难度,舞蹈艺术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过于落后,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舞蹈教师通常的教学方法是口述与肢体动作相结合,学生所能做的便是对教师进行模仿,整个教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教学,不如说是在模仿。舞蹈艺术教学的课程形式往往是一群人共同学习,表演老师无法对学生做到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通常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素材上,从而忽略了实践性,学生不能通过接受舞蹈艺术表演教育,从中体验到舞蹈表演的真正涵义和行动规则。另外,大量舞蹈表演理论知识的传授也使得教学渐渐脱离实际。
(二)舞蹈教学设施不全面。文化馆舞蹈教学的发展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大部分专职文化馆还有一些制约因素,比如专业老师短缺,舞蹈教学设施匮乏等。在舞蹈艺术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文化馆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当前文化馆艺术表演教育主要存在着重视不足、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尚未理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舞蹈艺术表演教育更是难以顺利进行。
3 提高文化馆舞蹈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要让舞蹈回归于群众。舞蹈艺术可以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舞蹈带来的乐趣。如果不从艺术角度来考虑,舞蹈在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我馆文化艺术表演的形势有多种,其中以广场文化演出和百姓大舞台为主。如由我馆自行编排、指导的《客家布娘》、《酒坊娘子》、《让我试试》、《泡泡澡》等舞蹈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晚上形形的人齐聚一堂,跳起自娱自乐的广场舞,吸引了大量围观者,场面热闹非凡,体现了一种愉悦的群众文化生活。群众舞蹈没有场地的限制,它取源于生活,可以说在生活中无处不见。作为一项具有生命力的艺术文化,要想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发挥独特的社会功效,就应该让它回到群众中去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精神生活成为人们一个新的需求点,所以让更多群众参与到舞蹈艺术中来,让他们用肢体消除心中的烦躁和疲惫,用肢体语言营造和谐、快乐的社区氛围,作为一名群众舞蹈老师,要把自身的工作职责与社会职责统一起来,让舞蹈教学变成有益于社会、皆大欢喜的乐事。
(二)增强舞蹈表演的形体表现力。由于舞蹈艺术表演主要通过人体语言传情达意,因此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强化艺术表现素养应当从生理的动作,即舞蹈的基本功训练抓起。形体训练是舞蹈训练的基础,其最终目标是使自然状态的形体趋于艺术的理想状态,因此它有助于提高形体素质,改善形体条件,规范形体动作。从认识上讲,只有通过形体训练才能真正理解正确、优雅、合理的形体语言,并融入到艺术表演当中,通过人体各部位的功能的配合来体现人的情感和本质,最终在表演上形成内、外的完美统一。
(三)创新舞蹈教育的艺术氛围。群众舞蹈形象的情景交融及艺术特写与描绘,让群众在一个不受限制的环境中得到艺术想象的空间,进而不断增强审美感受,并不断洗涤灵魂。舞蹈讲究意境,意境强就更容易使观众接受,进而在很多场合大量地使用或演出。因此,作为文化馆的舞蹈老师,不仅要教会学员舞蹈的基本动作,还要为其注入生命力,让他们能够在一种享受的氛围之中不断前进。舞蹈一旦有了生命力,观众的视觉将更加强烈。
参考文献
[1]陈玲.试析文化馆少儿舞蹈教学[J].大众文艺,2015,11:230.
[2]章淑莲.浅谈文化馆该如何开展有效的舞蹈教学[J].才智,2014,18:187.
[3]杨妙.浅谈文化馆舞蹈教学[J].大众文艺,2013,02:23.
[4]肖瑞泽.浅论文化馆的民族舞蹈教学[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01:70-73.
论文摘要:高职舞蹈教育是一种新兴事业,开设形体舞蹈课程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加快人才培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形体舞蹈课是必要可行的。
舞蹈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陶冶美的情操一种理想方式,也是普及舞蹈文化传播美的真谛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形体舞蹈既能塑造学生的外形美,也能塑造学生的内在美,高职院校开设形体舞蹈课,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快人才培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开设形体舞蹈课的功能
通过形体舞蹈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掌握形体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身体形态,熟悉常用的舞蹈语汇,明确选型与表现的统一,培养时间节奏感,发展空间运动感。增强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
(一)提高身体机能,改善身体结构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体型与遗传变异有很大的关系,但通过形体训练可以加以改善。长期坚持科学的形体训练,对人的肌肉、骨骼、体型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在运动中塑造自己完美、和谐、健康的形体,使人体自然美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获得匀称的体型,优美的姿态,坚强的骨骼,发达的肌肉,秀丽的皮肤和健康的气色,使年轻学生的体格塑造的更加健美。
(二)形成健康心理,建立健康人生
对现代大学生来说,她们所追求的美应该是健康的美而绝非是病态的美。应该体现健康是第一位,美丽是第二位的,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形体舞蹈通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结合生活,情感体验,用自己的肢体作为语言来抒感,宣泄情绪。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充满限制、紧张的情绪得到宣泄的一个时机,减缓压抑情绪,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效剂”。使其逐步形成完美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文化修养
通过学校的校园主题活动等扩展为学校群体艺术活动,给校园增添文化艺术气息,激发广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舞蹈创编活动中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用肢体语言表现、体现学生生活。通过认识,理解选择适应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他们智慧、情感和才能,激发学生审美的创造兴趣及热情,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文化素质。
二、开设形体舞蹈课的必要性
(一) 形体舞蹈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以我院为例,从每年红五月和迎新生晚会各系选送的节目可以看出,各种类型的舞蹈占所有节目的比例在2/ 3 以上。从节目演出过程中受到欢迎的程度看,同学们对自编自演的舞蹈更喜欢。可以说舞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展示自己的表演形式,形体舞蹈课受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希望学习舞蹈的学生占大多数,尤其受女学生的青睐。
(二) 形体舞蹈训练能建立学生的自信,提高自我表现力,提高交际能力
大学时期是交友的高峰期,是一生中参与群体活动的鼎盛期,如何引导高职学生正确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开设形体舞蹈课可帮助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对追求健美的体格、优美端庄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非常重视。集形体美、音乐美于一体的形体舞蹈可以使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产生出各种审美的心理效应,从而得到精神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而参与形体舞蹈训练时要求学生衣着整齐、举止大方,能养成文明礼貌的风气和习惯。
(三)形体舞蹈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国历代思想家都认为,一个人如果心慌意乱,心胸偏狭,眼光短浅,那么他将难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成功的人来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大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应该受到艺术熏陶。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舞蹈给人以潜移默化,使人获得宽阔、平和的胸襟和广阔的眼界,成为明事理,有作为的人。舞蹈能提高舞蹈着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增进人际交流,增加人对社会的融入性和介入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由此看来舞蹈教育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即使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美育,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艺术观点和美的鉴赏能力,注意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想象力和直觉判断能力。
三、高职院校形体舞蹈课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不足
由于此门课程在高职院校来说是一门新兴课程, 虽可借鉴高等院校和专业院校的教学经验,但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应该要走出高职形体舞蹈教育自己的特色。市场上虽有形体舞蹈的资料,但凤毛麟角,就更不用谈高职院校的形体舞蹈资料了。另外,学生的个体水平也各有差异,如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也是值得老师们研究的问题。
(二)部分院校教学条件相对简陋
形体舞蹈课需要一个美的环境。宽敞明亮、清洁整齐的形体舞蹈房,师生服饰规范,习惯良好, 静、“快、齐”的集合要求和严格的训练要求,都会使学生得到意识美的培养。但据本人了解,我省除设置了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拥有专业的舞蹈房之外,其它高职院校配备舞蹈房的比率非常小。即使有,与标准的舞蹈房条件相差甚远(如没有配备木地板、垫子、把杆、镜子等),或设置得不规范(如放录设备很简陋,老师上课常常就只是一台录音机);有的学校在上课时,教师没有对学生的服装提出要求,有的学生穿着连衣裙、牛仔裤、皮鞋就进教室上课;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含混不清,学生上完课学不到东西,使得形体舞蹈课成为虚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们在训练上受到了这样那样的限制,从而使他们对形体舞蹈的向往与憧憬,在现实中受到消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沈艺. 关于舞蹈艺术形体训练的研究与思考[j]. 乐府新声,2004 (3) .
【关键词】肢体语言;外部技巧;融合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033-01
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过程中的运用还是会受到了很多特定因素的制约,这样就让肢体语言在传达信息的时候拥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人类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形成了一种很完善的形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让艺术表现缺乏具体性的缺点得到了弥补,增加了戏剧表演的色彩,所以现代的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对形体语言进行了充分表现,表演具有丰富性。
一、肢体语言为舞台表演带来的冲击
适当的肢体语言能够让舞台表演更加具有活力,将人们内心的情感世界的色彩表现出来,也能够在舞台表现力和戏剧的发展上起到强烈的冲击作用。戏剧在现代剧后期的表现方式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出现在表演中的肢体语言,是根据具体生活的内容表现出来的,戏剧表演人员在这一方面都是经过完整的训练的。我国戏剧表演最高学府中央戏剧学院中有专门的课程,进行肢体语言的教学的研究,肢体语言一般是表演系的一门专业课程进行教学。
二、音乐剧表演中对演员应用肢体语言的综合要求
作为一门综合的表演艺术,音乐剧是一种能够将戏剧表演、舞蹈、唱歌结合在一起的艺术。这几个元素并不是孤立的,通过剧中的角色戏剧歌唱、舞蹈、表演得到了紧密的而结合、想要成为一个音乐剧演员需要具有舞蹈、歌唱、戏剧这几个基本条件,将他们综合到一起同样是十分困难的。一个音乐剧演员最基本的就是将声音、发声技巧、表情、形体动作综合到一起对剧中人物进行表现,就需要演员长期训练来实现的。音乐剧对于演员的形体以及声音是有着严格要求的,他们一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在音乐剧的表演中,舞蹈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在表演形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舞蹈进行艺术表达,通过不同的节奏和动作、姿态以及表情,对作品中的人物和情感进行充分的表达。在音乐剧中人们通过舞蹈来对形体流动美感进行表达,能够准确表达剧情。踢踏舞、欧美民间舞蹈、芭蕾舞、爵士舞、流行舞等是舞台上音乐剧的几个种类。很多芭蕾舞演员出身的舞蹈演员,是经历过严格的技巧训练的,能够展现出轻灵、飘逸,在音乐剧的表演中有时会使用芭蕾舞体现出细腻的感情。现代爵士舞除了几层了传统爵士舞的特点,还将1950年到1980年间流行的舞蹈元素融入其中,时代的发展,与现代舞有相似之处,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与风貌通过舞蹈进行表现。踢踏舞是英格兰和爱尔兰民间踢踏舞蹈和非洲节奏结合形成的。
三、戏剧与戏曲的完美融合
具有很强表现力的中国传统的戏曲表演艺术,是来自于生活,但又与生活不同,来自于体验,又不止于体验。表演艺术家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能够将内心深处情感表达出来,能够深刻地体现形体动作的刚柔、娇俏、雄美、虚实。演员的夸张适度、想象力丰富,还经过了严格的唱作念打的训练。《赵氏孤儿》这部典型的将现代戏剧和戏曲手法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在时空转换的处理上比较完美,开场的时候孤儿在梦境中迷茫、徘徊,灯光转换之后,孤儿翻滚之后回到了现实,现实和梦境通过一个动作就转换过来了,戏曲中的假定性被演员体验和展现出来;在向孤儿成熟自己当面的骁勇时,屠岸贾一个转身就将情境变为当年的样子。在象征手法的使用上,屠岸贾在对赵家灭门时,士兵们提着手中红色的包裹在围场行走,杀气满满的将包裹甩在舞台上,充分体现了灭门时血腥的场景。在戏曲动作的运用上,在结尾部分孤儿是通过戏曲的台步完成的,除了美感之外,还表现了孤儿的内心世界,在得知一切之后,又是恩人又是仇人的养父时候,他虽然迷茫,但是仍然要自己面对世界,作为一个男人他的每一步都是坚定又充满不确定性的。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戏剧表演中使用的外部语言,都能够对戏剧的内涵有着一定的表现作用,但是,表演者在进行外部肢体训练的时候是有着严格要求的,舞台上丰富的肢体表演,能够使人在肢体上表现出扮演的人物的内心情感,还能够体现出表演内涵,训练的过程中,演员非常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让舞台上的肢体语言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让戏剧的表演力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司顿斯,冯向红.英国“形体语言”雕塑大师:I・沃特斯(1930~2006)[J].雕塑,2006(06).
[2]赵晨.体育教师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安徽体育科技,1998(04).
[3]池婷婷.戏剧表演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J].戏剧之家,2015(20).
[4]钟美琳.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J].戏剧之家,2015(20).
关键词 少儿 拉丁舞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目前,体育舞蹈运动在我国发展迅速,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家长们逐渐认识到少儿拉丁舞的健身塑体、尚美育人和社会交往功能,但是少儿拉丁舞作为新兴事物,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还很薄弱,其教学模式,训练现状,教学方法等都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这都影响着少儿拉丁舞的选材和少儿自身身心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安庆市区少儿拉丁舞的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安庆市区大部分舞蹈培训机构上舞蹈课时的内容,归纳总结少儿拉丁舞教学方法内容,为少儿拉丁舞教学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
为本论文的调查研究,在《体育舞蹈》.《尚舞》.《舞蹈家》等相关书籍和杂志中进行资料的查阅和搜集, 通过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视频等文献资料的查阅,对我国少儿拉丁舞教学内容进行初步把握。
2.访谈法
通过和安庆市区知名舞蹈教师交流访谈,了解其上舞蹈课时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归纳总结安庆市区总体的少儿拉丁舞教学内容,还对学习拉丁舞的少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学习拉丁舞的动机和对拉丁舞的态度,从而对少儿拉丁舞的教学内容做出评估。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对安庆市区优秀教师进行访谈,对优秀少儿拉丁舞选手的身体姿态、动作技术和表现力进行分析,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找出少儿拉丁舞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根据少儿身心发展和舞蹈训练水平发展规律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训练内容以对促进我国的少儿拉丁舞的教学内容提供借鉴与参考。经初步调查研究,安庆市区拉丁舞起步较晚,少儿拉丁更是新兴的一项健身培训,其理论教学研究和实践教学都还很薄弱,教学内容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教学内容的多少以及学生对课程内容是否感兴趣都直接关系教学成果,教学内容上的对错直接关系到少儿拉丁舞的训练成绩和教学目的。根据访问安庆市区优秀拉丁舞教师得出,在少儿拉丁舞的教学内容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对少儿拉丁舞的作用;素质训练;音乐节奏训练;双人配合的训练。
(一)安庆市地区少儿拉丁舞发展现状
通过采访法得知:安庆市地区大部分培训机构中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大部分教师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喜好选择授课内容,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目前,安庆市地区大概有十几家舞蹈培训机构,约2/3的舞房都开设了少儿拉丁舞项目,这说明少儿拉丁舞深受少儿和家长的喜爱;安庆市地区少儿拉丁舞培训机构中,授课老师水平和资历不一,且相差较大。
(二)体育舞蹈教学内容与分类
体育舞蹈是由多种形式组成的既单一又相互联系的一门艺术。体育舞蹈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两项。摩登舞又称为国际标准舞,是集表演性、观赏性和经济性为一体的舞蹈。鉴于表演观赏性和竞技性的要求,它在舞姿、韵律和舞步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统一的标准,既国际标准。它有着严格的项目分类,如在比赛中有着特定的比赛规则和积分评判判定。在场地条件、参赛资格和舞者的仪态也有着苛求,特别是男女舞伴相对长久的固定才能配合默契、娴熟,才能呈现出美好的舞姿。拉丁舞又称拉丁风情舞或自由社交舞,起源于非洲和拉丁美洲,拉丁舞在欧美地区是大众舞蹈,具有热情,欢快,放松的特点。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走访安庆市区少儿拉丁舞培训机构,观察少儿拉丁舞蹈课程,总结了现阶段少儿拉丁舞教学内容。在安庆市区,大部分拉丁舞培训机构课堂内容相似,由课前热身准备、课堂训练、课后放松训练组成。课堂训练占主要部分,但是课前热身准备和放松训练都是一节完整课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安庆市区各个舞房有着各自的特色教学,但是其内容大都相似。经总结,可把少儿拉丁舞教学内容分为形体训练、素质训练、节奏感的训练、技术训练。在少儿学习阶段,形体训练和素质训练尤为重要,它可以塑造少儿优美的身体形态和强健的体魄。
(二)建议
通过调查和总结,发现少儿拉丁舞在教学内容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改进和提高,需更多的科学理论支撑。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更多的借助科学的理论知识去完善自己的教学,使教学内容既不缺乏理论指导也新颖有趣。形体训练、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是一节少儿拉丁舞课堂不可缺少的,教师应在这个大的框架上进行构思和编排,在内容上也推陈出新,赋予少儿拉丁舞生机。希望本论文能够给广大少儿拉丁舞教师一些借鉴和参考,对少儿拉丁舞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一、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对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
舞蹈教育能够使学生的左右脑平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想象力。舞蹈不仅是一门艺术,还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全身心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大脑充分得到全方位的锻炼,需要舞蹈的不断激发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于抽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生来说,让他们接受一定的舞蹈训练,让他们通过舞蹈感受到不同的思维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们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舞蹈教育也是净化心灵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只有内心拥有丰富的感受,才能自然的在舞蹈表演中真实的表现出来。
(二)舞蹈教育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形体气质
作为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蹈不仅能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而且通过舞蹈学生们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很好的表达出来。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们的身新得到很大的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们独特的气质,学生们的审美意识也会不断的提高和增强。人们通过对自身仪容仪表的追求运用到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能够做一个灵魂的舞者,从而对艺术有全新的领悟。
二、我国高校的舞蹈课程的普遍情况
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舞蹈进行教学,因此要不断地开展各项舞蹈类的活动。舞蹈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舞蹈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增进信息的不断交流和文化的传承,能够让学生们以不同的高度去感受生活,从而产生对美感的强烈支持,能够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普通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对舞蹈教育的改革。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近年来,各个高校都已经陆续开设了更多的舞蹈课程,比重也在不断地增加。虽然各个高校舞蹈水平不一致,但是把这些舞蹈课程进行分类,可以划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对没有音乐和舞蹈的专业课高校而言,音乐、舞蹈作为一门选修课出现在课程之中,学生们学习最多的是街舞和交谊舞,授课的时间为大约一个学期,一周课程主要设置在周六或周末,两节课程;另一类为
三、存在的问题
对于舞蹈教育的价值,长期以来没有从根本上得到人们重视。绝大多数人认为,舞蹈专业只是为了培养那些日后可能会从事舞蹈行业专业人员的培训。对一般同学来说,并没有实际的作用。舞蹈课程一直作为各个高校的选修课,各高校的负责人并没有意识到舞蹈的重要作用。从小学到大学教育,舞蹈都没有正视的被列入必学的课程之中。也有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课外活动之中增设了舞蹈教学的内容。但是从舞蹈教学的多元化角度来看,所谓的智能,就是舞蹈的能力,它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活动为智能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在对舞蹈进行学习的时候,也是在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舞蹈智能化的发展对体育和音乐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的过程中,舞蹈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在舞蹈的诸多价值中,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对自我的认识和成长。在舞蹈的学习中能够让学生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在不断地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和成长。舞蹈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我国普通高校中,舞蹈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生源的基础太差。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舞蹈教育,对舞蹈相关的知识教育几乎是空白;少数的学生接触过舞蹈教育虽然是在学校所学的,但对舞蹈教育知识的了解是通过课余的舞蹈表演。这使得高校的学生在舞蹈教育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缺陷,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2.缺乏适合的教材。舞蹈教育过程中使用的教材是不规范的,就目前的状态而言,在我们国家还没有任何一本教材能够完全的针对各个高校所使用,在各个院校中的教材都是不统一的,有的选用的是专业的舞蹈教育教材,有的是根据自身的艺术实践所选用的教材,或者是将以往的节目重新翻版给学生。这些做法都是未尝不可的,但是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存在片面性和盲目性。
3.舞蹈作为一门辅助课程而言,教学课时的安排非常有局限性。在舞蹈教育真正落实的基础上,还会有其他活动对其影响。目前各个高校的舞蹈发展水平都是不统一的。有的高校有自己的舞蹈团队,发展相对成熟;而在有的高校中,舞蹈的普及范围依旧是狭窄的。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大学四年的教育中都没有接触过舞蹈教育,因为他们从未上过舞蹈课程,舞蹈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门选修课,学生排练舞蹈是为了应付表演,但是这些单一演绎的舞蹈动作因为缺乏创新,通常情况下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对于那些发展较为成熟的舞蹈团体来说,排练舞蹈的目的也在于此。
四、现状分析与解决措施
本文研究的立足点(背景)是:传统高校舞蹈教学观念往往只是停留在辅导专业课教程,即针对性设置基本形体课,往往忽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民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且成为检验高校舞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且高校舞蹈教育肩负着培育舞蹈专业从事人员的使命,其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在师资力量上也有一定的保障。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灌输式”教育方式,强硬的灌输给学生舞蹈知识、动作、技能等,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洪流的不断前进,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高校舞蹈教学在师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革新,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不断的提升学生与社会的接轨度,从而便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论文浅析了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并为出现的问题寻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教育问题)
1.生源质量差。普遍我国高校的艺术生生源质量较差,舞蹈学生也不例外,在进入大学之前,面对压力重重的高考,为了获取较高的分数,顺利的进入艺术院校,在其教育方面,往往重视艺术动作的培养,忽视文化素质教育,且在高校录取分数上,艺术分所占比例比较大,导致重视形体忽视素质教育的现象出现。而且往往是集中一段时间训练,没有长期的舞蹈基础训练,甚至部分学生未经受过任何的专业舞蹈训练,在集训的时间段内,对文化知识的传授及教育几乎为零,导致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较差,除此之外,这些学生的年龄早已经超过了舞蹈训练的最佳时间,身体的柔韧度以及软开度不够,甚至未曾开发,这样为高校舞蹈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
2.高校舞蹈教学重视理论传授,忽视舞蹈技能培养,舞蹈训练的排课时间短。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在舞蹈实践课上的安排比例比较小,每周大概只有一个课时,也就是两节课的时间,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舞蹈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不利于学生对舞蹈技能的掌握,也不能有效地使学生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会逐渐的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不利于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的发展。
3.课程结构不合理。高校舞蹈教学应该是以舞蹈实践为重,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舞蹈教学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往往设置了大量的理论课程,在教材上也是大篇幅的理论知识,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舞蹈案例以及活动设置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学生舞蹈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问题还有很多,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二)问题的解决策略
1.保障生源质量。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应该调整高考,建立舞蹈形体与文化素质同等重要观念,合理的分配艺术分和文化分。对喜爱舞蹈,有意愿进入高校学习舞蹈的学生,应当端正其学习理念,从小训练基本功,不能为了应付高考而去参加所谓的集训,保障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从小感受舞蹈的魅力,高校在招生方面,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片面的衡量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在其教育方面,要准确的把握社会发展需求,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保障生源质量。
2.明确教学目标。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即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便于学生毕业就业的复合型舞蹈专业人才,并且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锻炼方式,如上岗前参加综合素质培训、进修等,树立理论服务与实践的教学观念,重视实践教育。除此之外,教学目标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也就是与时俱进,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既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又要满足学生内心需求,即在满足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制定出有利于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
3.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目前,我国的高校舞蹈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过于理论化,比较枯燥乏味,因此,为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增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将过于死板的理论知识转换表达方式;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舞蹈魅力,学生通过观看、欣赏舞蹈表演,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审美情趣,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铺垫。除此之外,加重舞蹈实践课程比例,能够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不仅优化教学内容,而且能提升教学质量。
4.合理安排课程。课程的合理设置,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保护学生的内在需求。舞蹈实践课的比例必须增加,可以每周进行3次舞蹈实践,且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可以组织学生或学生自己组织舞蹈队进行舞蹈表演(包括舞台剧、唯美的伴舞、舞蹈形式的音乐剧等),可以邀请舞蹈专家、教育家、人民群众进行观看、赏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及时更正学生的缺点,通过一次次的检验、磨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以及心理素质,为舞蹈素质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5.丰富教学手段。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且这种教学方式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如今,我国的教学设备不断完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为我国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条件。因此,单一的教学方式要改变,且要不断的丰富教学手段,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无时空限制、视频、动画、语音等优势,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如在理论课上,对于学生难以理解掌握的理论知识点,教师可以事先调查相关资料,将其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利用网络视频的解说,简化理论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加高效、优质的理解掌握知识,并鼓励学生自主讨论研究,将其融入到自身的五大训练之中,从而转化为舞蹈实践的内在动力,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能够加深理论知识点的渗透,从而保障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在舞蹈实践课上,教师可以借鉴网络视频的优势,改变传统的舞蹈动作,融入新的舞蹈形体元素,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恰当的配乐,使得学生集中精力融入到实践学习中。除此之外,学生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之后,可以为学生创设或提供一些实地演出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舞台掌控力、心理素质等,这样能够有效的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6.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师资力量是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因素,师资力量的强大与微弱,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作为学生的标杆,其素质的高低影响学生素质培养。因此,为了有效地实施高效舞蹈素质教育,必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具备强大的师资力量。教师上岗前,均要进行综合素质摸查及培训,上岗之后,学校要为教师搭建更多的综合素质拓展平台,如定期开展交流会,教师之间进行密切的交流,传授教学经验;创设培训班,要求教师审视自身能力和素养,及时纠正教师存在的问题等。可以聘请社会上专业的舞蹈家担任教学工作,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取社会信息,掌握社会发展对舞蹈专业人才的内在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的、方法等,这样不仅能够补充教学力量,而且能够与社会发展及时接轨,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顺利就业,同时有利于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且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能够全面的带动全民素质的提升进程,对我国的整体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总之,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对症下药最为关键,准确的把握问题,循序渐进的改正,才能推动其质变。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