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精细化管理交流

学校精细化管理交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精细化管理交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精细化管理交流

学校精细化管理交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精细化管理;高校辅导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青年社会化过程的延长,以及大学生生活背景、思想状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当今高校学生的特点和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变化,高校辅导员必须秉持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去管理和服务学生。细化学生档案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我们将从细化档案管理的必要性,档案归类和建档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立学生档案的必要性

现在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多元化,其出现的各种心理、突发事件等问题如果不能被辅导员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情节严重时甚至酿成恶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精细化教育管理,实现辅导员工作的全覆盖,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应有的指导和帮助,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怎样做到既能服务学生又能对突发事件防范于未然,这就要求辅导员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等,并对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生档案,以便及时研究和预测,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干预帮助。因此细化档案管理应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学生档案的细化分类

常规的学生档案只限于学生的生源信息,包括家庭住址、毕业学校和联系方式等,我们认为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辅导员应该进一步细化学生档案,并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档案进行更新。我们将学生档案分为以下四类:

(1)常规档案。普通学生的常规档案应包括学生生源信息、家庭住址、家庭及个人联系方式和学生的住宿情况等,这些档案是辅导员必须掌握的,对学生工作起到铺垫作用。

(2)违纪学生档案。每个学校都会有部分叛逆的学生,他们对学校的管理及教学持有不屑的态度,而且这部分学生平时会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的规定,这部分学生应成为辅导员关注的重点。对于违纪的学生应单独建立违纪学生档案,内容应包括:违纪的时间,违纪事因,违纪次数,违纪谈话记录,学生保证书以及违纪谈话后的表现等,对于多次违纪的学生应及时通知家长,并将与家长沟通的结果记录在违纪学生档案中。

(3)贫困学生档案。贫困生是学校资助的重点,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贫困程度进行不同的资助以帮助其完成学业,因此辅导员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贫困档案。贫困生档案应包括每个贫困生的具体家庭情况以及学生对自身情况的态度等,并应该对每个贫困生跟进,以便及时掌握家庭突变及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做到及时的辅导,并为其争取相应的资助机会。

(4)问题学生档案。问题学生是细化学生档案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辅导员关注的重点。问题学生可以分为失恋引起的问题学生,家庭生长环境引起的问题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学生等,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应该对新生做一些心理方面的测试,对于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分类筛选,针对较严重的问题学生做分批次的谈话,并将谈话内容记录于学生档案,并及时跟进更新。问题学生是学生管理的中心,做好问题学生的档案管理,对于及时掌握并防范突发事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细化学生档案的过程

建立档案很重要,但是建立档案的过程更重要。多渠道了解学生信息,是档案精细化的前提。要做好学生心灵层面的精细化教育,即以人为本,真情教育,让辅导员走入学生心中,发挥辅导员独有的“亦师亦友”的优势,真正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肯主动将自己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同辅导员进行交流,在遇到困难和疑惑时才能主动想到寻求兼职辅导员的帮助,而不是将辅导员放在自己的对立面,被动地接受辅导员的教育和管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班会制度。辅导员基本上每周都要深入班级,参加一个班级的心理班会,在这个班会上与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聊天,了解学生们的困惑,并为他们解惑,回来做好记录。

(2)深入宿舍调研。宿舍是一个小集体,通过深入宿舍,辅导员可以了解到每一个学生最真实的生活状况,并且可以通过他们的个人用品,悉知他们的兴趣爱好。

(3)召开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可以分为班委座谈会、舍长座谈会和劳动组长座谈会,每种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

(4)个别谈话。对于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辅导员应与其单独聊天,聊天的时间和地点都会预先计划好,为的是保护好学生的隐私同时也达到交流的效果。

(5)家访。与家长坦诚的谈论其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仔细的了解其在入学前的表现,同时做好记录,并与家长探讨共同教育好孩子的方法,极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6)班主任交流制度,我们辅导员一般会定期的与每个班的班主任见面交流,了解他们对班级同学的学习和管理的想法和意见,共同商量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7)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是每个学校的必备科室,心理专业的老师会通过约谈或者网上交流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沟通。辅导员老师应与各位心理导师定时联系,加强沟通,相互交流记录材料,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档案。

(8)做好与任课老师的沟通。与任课老师定时交流,了解学生们在课堂和实验室的学习情况,做记录,然后与任课老师协商办法,共同做好学生的上课、学习工作。

通过以上这些举措,精细化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上可以做到了全覆盖,不留死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档案精细化的多层面和繁琐的过程无不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和实践。精致管理是一种境界,它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高不可攀,它就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它必将对我们辅导员的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毛剑 王林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2012(3)

[2]张怡浅 谈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管理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08)

学校精细化管理交流范文第2篇

一、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管理的现状

学生的管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工作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原有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校工作的需求,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一个新的管理模式来解决。高校引入企业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表面上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实际上两者的共同点很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精髓在于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同时,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大力提倡和追求管理中的细节,精细化管理强调层层分工,注意细节,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规范高校教育工作都有促进作用。

当前社会,我国各大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采用精细化理念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的发展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老师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主动和高校其他部门交流合作,一同将教育管理工作做好。在现实中,教师往往只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忽视应全员参与教育管理工作,且管理人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即使有制度,管理人员没有按照其要求的执行,制度也就成了一纸空文,无法达到管理的效果。因而,想要使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精细化,必须依赖强有力的执行力,增强全校师生参与的意识,不断完善管理技术中存在的漏洞。

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精细化的体现方面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将教育、管理和服务集于一体的工作。教育上,成立不同科目教研室,让老师共同探讨学习,从不同的方面出发,高校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完成教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上,高校利用校园网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和学生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加强师生直接的沟通,使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声。同时高校建立了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将学生的档案整合归纳,并及时更改错误信息。服务上,高校一直奉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深入学生的课堂,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学生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体现在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管理制度和细化的分工有序开展,推行分工责任制,使管理工作层次清晰,增强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感,调动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完成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三、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精细化的发展建议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仍在研究,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如何使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精细化更加完善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高校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探索这一发展趋势,真正使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一)使教育管理工作者有精细化管理的意识

为更好的推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精细化,首先要让教育管理工作者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让教育管理工作者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各部门配合,创建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文化环境。精细化管理理念要求高校领导者充分发挥领导能力,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细化分工,让全体教育工作者理解工作的目标,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从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完善学生教育工作的管理制度及管理组织

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高校必须从多个方面出发,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依据制度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使工作层次更清晰、工作目标更明确。

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严格执行,制度也将成为一纸空文,没有实质性的意义。高校必须严格要求教师和学生按照规章制度规范自身行为,通过制度使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让老师工作积极性提高,从而更好的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三)建立健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信息资源库

随着教育的普及,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利用科学的手段管理学生成为高校青睐的管理方式。为了使学生的学籍档案更好的储存查找,高校应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学生系统管理平台,整理学生档案及其他数据。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将学生在校其间的表现全面客观记录,分层分类进行管理,使学生教育工作形成系统的管理工程,让工作有条有序的开展。

学校精细化管理交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精细化

在管理学领域,“精细化”这一概念提出来已经有较长时间了,在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首次指明了精益生产思维,已经同精细化理念相去甚近,并说明:“尽可能致力于成本和质量的最优结合,使产品性能达到统一价格内的最佳化,并且在生产组织类型方面做到灵活多变,按照市场需求随时对生产加以调整,从而尽可能避免浪费。”到了20世纪90年代,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则将精细化的理念具体应用到教育领域。而在我国,精细化理念也逐渐被包括民办院校在内的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所接受。

一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精细化的原因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需求

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素质教育的年代,“以人为本”这一观念可以说已经真正深入到人们心中。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反抗,它将学生的综合发展视为工作目标,旨在使学生的管理主动性得到提升,尽最大可能积极配合管理工作,且帮助学生构建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1]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学生工作的对象同样是学生,为了符合上述要求,学生工作需要与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相一致,从而保证工作朝向自我发展方向进步。而管理的精细化工作则恰恰符合这一工作方针,能够同时照顾到学生的各方面需求,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得到克服,最终达到管理与被管理的全面和谐统一。

(二)管理水平进步的需求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精细化工作对于促进民办高校学生工作整体管理能力的进步是有益的。想要做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精细化工作,毫无疑问要从两个角度开始,第一个角度是对思想意识指引的关注,第二个角度是对实质管理水平提升的关注。因此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便非常有必要对自身责任意识加以重视,同时在具体管理方面促进理论水平的进步,遵从学生实际,及时调整策略细节,改善管理方法,力争达到管理的高效化效果。种种要求则无一例外地给管理工作者管理智慧提出了较高要求,使之有必要强化突发问题处理水平。而这些对管理者的要求,如果能有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支持,则势必有利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管理实效保证的需求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精细化工作对于确保学生管理工作实效性是有帮助的。当前所做的一些学生工作因为往往流于表面,未能从根本上深入研究学生实际情况,未能做出系统的组织与策划工作,所以容易使得民办高校学生工作效率不高、表现不佳,具体表现在做具体工作时过于强调主题性的与阶段性的活动,反之对于未来社会青睐何种人才、学校需要培养何种人才、拿出何种恰当人才培养策略等问题却缺少必要思考,同时常规教育在管理方面缺位。种种问题均需要精细化管理工作加以调整,就目前来讲精细化学生管理的优势是较为明显的,它可以从整体上照到到学生现实需求,既强调了制度方面的保障,也强调了各个过程点的控制,同时也有最终效果上的把握,能够把目标细化至每一个细节,真正确保学生工作的高效、高速。

二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精细化工作的特征

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高等院校学生工作,其管理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学生主体需求的发展而随时跟进。同时,一种全新且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可以给高等院校发展提供一定的促进功能,而当前精细化管理无疑是符合这种促进期待的。总结起来,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精细化工作具有下述特征,这些特征共同决定了它的先进性。

(一)主体化特征

对于精细化管理模式来说,其根本思想在于将学生视为工作中心,亦即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始终坚持集管理、服务与教育为一体,在综合化管理中增强学生的主体张力以及内在价值,这是更符合未来管理需求的。因为我们都日益认识到:针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强调管理自身的能力性,另一方面更需要强调学生自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便达到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全新要求,与此相配合的是,相关评价工作同样需要考虑到来自学生角度的建议。这种主体化特征充分说明:进行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一定要形成教育等同于服务的管理思想,使为学生服务的理论作为实际工作的思想支撑,在形成为学生服务思想的同时,将学生自主管理与自主教育的积极性挖掘出来。

(二)科学化特征

若想使精细化管理模式真正得到实现,科学性是必然要触及的课题。所谓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集中体现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在相关方面增强现代新型教育技术的应用,并促进科学方法的达成。在具体策略上,需要强调科技产品的使用,比如当广播、电视以及当前方兴未艾的网络与多媒体等,利用丰富的现代化应用方式,增加学生工作的交流渠道、拓展学生工作的交流空间。而关于方法的使用,还应当积极汲取学校其他工作的先进成果,保证学生工作的定量、定性标准化;人文、科学结合化,并最终产生基于一定标准和程序的科学规范工作流程。其二是使组织结构尽可能处在不断优化的状态中,组织结构是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的基础,它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因为学生管理工作在整体事务与具体细节方面的变化,相应的工作体系结构亦应及时调整,以便让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及时得到解决处理。

(三)绩效化特征

绩效化是民办高等院校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实现的最后保障。精细化管理工作在绩效方面的评估有两个具体特征。首先,各项学生工作在开展和执行时,有足够精密的评判标准,我们均可以认识到:管理上的精细化,强调的是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落实,而绩效评估的渗入恰恰是一种基于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评判。其次,民办高等院校学生工作强调的不仅是思想工作,同时也强调了学校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多个方面资源的恰当划分。利用了精细化管理的学生工作,恰恰可以让资源划分达到效益的最优化。[2]

三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精细化工作的思路方法

民办高等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会牵涉到多个方面,若想使精细化管理真正深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逐步推进、逐步深入的缓慢过程,特别是在“微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学生思想动态及生活、学习内容,并关注怎样突破旧常态管理方式。为了达到上述效果,形成精细化管理制度、强化现代技术方式的应用等办法,对于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使管理观念突破常态化

教育管理手段若想真正实现改革,就一定要保证观念由传统框架束缚中解脱出来。进入到本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界实际上已经对传统教育管理观念提出了很多新的反思性总结,基于确定了新型教育价值观念及人才培养观念等。这些教育价值观念及人才培养观念,使得学生管理精细化工作成为可能,因此值得沿着这条思维路径进一步持续下去。首先要在价值观念上,变革以往片面关注学校服务于社会的观念,形成教育及对应管理促进社会及人才同步发展的思维,指出学生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取得终身学习能力与创造水平的必然需求。其次要在人生观念上,改变既有的少数人才培养、精英人才培养的误区,确定将精细化适用于全体学生的观念。第三是在教育质量水平上,既要关注到学生成绩和考试分数,也要关注的评价质量的全面性,强调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发展。总之,只有这些新的观念同微时代环境相协调,才能真正化粗放型管理成精细化管理,顺应时代与形势发展。

(二)使学生工作制度精细化

因为微时代背景具有显著的人文化色彩,学生工作在制度化设计方面亦必然要考虑到学生需求,从而在岗位管理及教育管理两个侧重点同时开展。首先,相关管理者需要对学生管理工作各项岗位职能相以明确,使得各岗位相互配合,促进工作顺利开展。只有在各个工作岗位的人员能够熟习自身职能、克尽职守、依规办事,方可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对于处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领导地位的校党委来说,需要使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责任关系及时理顺,如果发现问题要迅速处理,真正使自身统筹功能得到发挥。而学校的学生部、后勤部以及教务处等各职能部门亦应真正负起属于自身的学生工作任务。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辅导员处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学生管理工作能否真正落实的关键,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门所颁布的《民办高等学校辅导员能力标准》的规定,实现辅导员的专门化与专业化。其次,民办高等院校需要努力使学生行为规范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得到健全。对于民办高等院校来说,明确按照何种规章办事、如何按照规章办事等,都是学生工作所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因此便应当在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力争达到精细化,使各项标准与程序落到实处,让学生的普遍行为均能有章可循。

(三)使科学技术实用化

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融入到学生工作中来,是促进学生管理精细化达成的又一保证。民办高等院校学生工作中会涉及到党团组织建设工作、文化建设工作以及更加细致的班风、学风建设工作等,除此以外奖励处罚机制、各学年招生、毕业生指导等都内容也应全面兼顾,这就使得管理工作面临着繁杂且艰巨的形势,此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充分避免传统方法的高强度压力,从而利于分阶段、细致化工作内容,使民办高等院校能够以学生、班级、院系为线索,达到良好的数据规整效果,保证学校构建形成科学化管理平台。另外,在现实生活里面,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各方面的交流亦不能局限于传统对面对话,必须使现代通讯方式融入到沟通渠道中来,为此,民办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专门组建网络信息工作队伍,利用校内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即时通讯工具深入及时沟通管理过程中的问题。[3]

(四)提高管理团队素质

首先,民办高等院校应当致力于辅导员队伍管理素质的提高。其一是使各方比例得到协调,学生管理工作人数配备,应当同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后勤服务保障相一致。对于学校自身来讲,需要基于长远战略考虑,对人员队伍人数、文化结构、培养策略、职能划分等方案进行重新拟定。具体到辅导员队伍方面,既应关注其专业水平的提升,保证其在知识结构、学历培养等方面受到良好的指导,还要使其有更多机会深入钻研学生工作,促进其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完整结合。其次,民办高等院校应当致力于学生干部团队管理素质的提高。精细化管理若想真正做出成绩,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不行的,而学生干部恰恰可以在学生工作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带头与促进功能。为了保证学生干部团队管理素质的提高,一要关注学生干部选拔工作,按照民主原则,得到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干部人选,并借助院校党团统一培训的办法,对学生干部管理能力加以锻炼。二要关注院校学生干部平时管理,对于学生干部来说,其在学生工作中的示范作用与意义是非常突出的,只有对其采取更加严格的态度,利用完善考勤、适当奖惩等办法,才能形成一支富有集体意识、管理能力、表率作用的学生干部团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民办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出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遵从国家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合理地对学校内部、外部各项因素,如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资源等进行时计划和实施,并完成相应的反馈与监督等项工作。正因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所以管理水平如何更能体现出民办高校整体风貌。正因如此,在全面提升高等院校管理水平的时代,将精细化管理思维引入到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同,必然可以起到提升学校竞争力的效果,为学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春蕾.精细化管理在民办高校班集体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9).

[2]叶钦龙.四位一体:推进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精细化探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5,(12).

学校精细化管理交流范文第4篇

一、精细化管理意识,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中

伴随着精细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感悟到“教学管理无小事”,一切工作必须从细节入手,才能推动教学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感悟到精细化的教学常规管理是成就高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让更“精”、更“细”做好工作的意识渗透到教师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我校一直坚持从要求抓起、从规范抓起。学校根据教师实际制定出了“教师行为规范要求”“作业批改细则”“教研制度”“备课导航”等,从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到学生管理、教学质量,再一次细化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如,学校提倡教师“候课”制度。上课时间还没有到,要求下节有课的老师要提早进入教室,整理好上课的用品,梳理教学的思路,酝酿上课的情绪。当上课的铃声一响,教师便与学生一起步入学习的情境。有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少了维持秩序的程序,课堂教学更有效率了。由于教学管理精细化,“候课”制度已经成为我校教师的一种教学习惯。

二、精细化管理过程,落实于教学管理行为中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它来不得半点儿虚假。如何抓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构建切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我们深知责任的重大,因此,我们精细、灵活、人性化地管理着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1.教学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课程计划,采取“定时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突出了教学管理中的“五抓”。

一抓备课,学校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教师学习区“教学常规”。以教研组为龙头,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力求在互相交流中达成共识。针对网络资源丰富与备课共享存在弊病的今天,教师在备课中呈现出“拿来主义”“照抄主义”两种现象。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将备课分成共享备课和自主备课两大形式。在共享同年级老师教案时,必须要在教案的备注栏中写出自己的思考,可以是对同事备课内容的认可,写出其“亮点思考”;也可以是对同事备课内容的否定,写下自己的“个性修改”。除共享备课外,每学期每个教师有15课时的自主备课,这些自主备课,可以是教学中的一个片断,可以是一个环节,但必须要体现自己的风格,亮出自己的特色。

在这样的过程中,备课———因为有了教师自己的理解而显得有了其真正的意义,既允许教师教学个性的发挥和张扬,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方案。

二抓上课,校级领导组织中层科室人员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听课、评课、与教师广泛对话、交流,有力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我们按教龄的长短把学校教师分成三类:第一类是5年以下的年轻教师,要求他们每学期上5节邀请公开课,并且上交这5次公开课的教案;第二类是5~7年教师,对他们则要求每学期上4节邀请公开课,上交4节公开课教案;第三类是7年以上的骨干教师,每学期展示1节公开课,并上交公开课教案与课后说课稿。

三抓批改,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额少的要做到面批面改,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作业展评活动,通过学生作业的全员展评,不但激励了学生及时认真书写作业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作业时,我们提出了“作业批改细则和评分格制度”,对老师提出作业批改的实际要求(如,语文作业批改细则),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在每次作业后画上评分格,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在评分格里打等级和日期。这样的一种要求不仅老师批改得认真,而且翻开学生的作业本书写整洁、批改规范。

四抓辅导,尤其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对于任何一个走进课堂的学生,从不言放弃。为此,老师们牺牲了多少业余休息时间已无法计算,但是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看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们毫无怨言,只有欣慰。

五抓检测,首先严格考风考纪,控制考试次数,除上级部门的统一抽测外,学校每学期组织统一抽测,力求公平、客观地反映每位教师的教学效果。并组织教师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分析,检测结果分析力求人性化,帮助教师寻找分析教学上的不足。

精细化的态度和方法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过程管理的细致到位,才有最终结果的完美。

三、精细化管理特色,蕴含在学校教研制度中

面对“优质办学、质量生存”,学校要认真研究解决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着力更新教师的教研观念,加大教科研方法与技术储备,培育教改探索精神,解决教师教研动力问题,真正达到以研促教的效果。学校建立骨干引领、同伴互助、团队合作的校本教研机制,以“四个坚持为依托,听好五课为途径”推进教学管理精细化,形成学校独具特色的教研长效机制。

1.四个坚持

(1)坚持教学情况跟踪制度。学校中层科室、学科教研组长每学期定时检查教学计划制定、学科计划制定、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

(2)坚持教师课堂规范分析交流活动。为了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引领教师更好开展教学活动,学校在低年级中开展了“课堂教学常规”的交流分析活动。低年级的老师围坐一起,请有经验的低年级老师谈谈自己在课堂规范管理中的经验和做法。课堂规范分析交流活动达到了引导和促进的作用,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尝试。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集体备课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法、学法、教学构思、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在“一人执教,多人参与,集体议课,更新设计,形成精品”的这个程序中,使集体备课制度展示出最大的优势与作用。

(4)坚持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针对我校青年教师多,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制定了青年教师《“听说读写上”专业发展五字诀》,来引领青年教师的课堂驾驭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2.听好“五课”

(1)听好新教师的了解课———新分配来和新调入学校的老师,在9月份都必须上一堂亮相课,分管教学的领导和教研组长进行了解性听课,以更好地了解新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基本功、把握教材的能力及教学不足之处。

(2)听好青年教师的邀请课———学校7年以下教龄的青年教师每学期都要完成4~5堂的邀请课。青年老师提早邀请学校领导,教导处、教研组骨干老师、各学科带头人进行听课诊断,做出评课分析,听后一起分析教学得失,指导青年教师针对不同课型的过关教学。在青年教师每学期的不断磨砺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他们对教材的把握、课堂的调控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3)听好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学校骨干教师较多,在学校举行的大型教学研究活动中或学校校本教研中,这些骨干老师都要为本学科的教师上示范课。学校组织同学科老师进行听课、学习、讨论。示范课所起的作用应该是榜样作用、引路作用,为本学科的老师提供教学的借鉴。

(4)听好相同学科的研讨课———在一个学期内同学科的教师以教研组活动为载体,围绕一个研究课题或一个教学内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式地听好相同学科的研讨课。听课后安排时间,大家围坐一起,听上课老师说课,其他老师评课;或围绕课堂中呈现的问题一齐讨论怎样整改,以真正达到“研”的目的。

(5)听好各级各类的竞赛课———每学年学校都会有一些教师代表学校、个人外出赛课。为了让赛课的老师更有把握,更有充足的准备,取得更好的成绩,学校组成学科磨课组,经历“试教、听课、议课、修改、上课”,使赛课的老师在这次磨课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锻炼,收获更多的教学技能、技巧。

学校精细化管理交流范文第5篇

摘 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因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有赖于班主任教师对班级的精细化管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实际,浅显论述班级精细化管理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班级;制定班规;家校共育

学生的综合素养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它既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又包括学生的良好公民素养;它既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包括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它既包括学生的健康水平,又包括学生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班级是学校最为基本的组成单位,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最终是通过班级管理工作实现的。因此,为逐步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总体目标,班主任教师务必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班级进行富有成效的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贵在“精”,重在“细”。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实际,浅显论述班级精细化管理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制定班规从细密处入手,抓好制度落实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规班约是管理班级的重要保障。如果班规班约过于笼统,那么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就会出现诸多问题。因此,班规班约的制定要从细密处入手,做到事无巨细。从细密处入手制定班规班约是班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体现。教师只有制定出细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班规班约,才能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全面地加以落实。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等相关制度,结合班级工作实际制定出一些具有班级特色的班规班约。比如,某位班主任教师在学习园地中开辟了一块专栏――班级每月之星评比栏。针对这块评比栏,教师制定出了评比的细则,从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教师秉着精细化管理班级的理念,从细密处入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约。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领下,严格遵守各班规班约。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言行举止得以不断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得以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自然而然也就会得到不断提升。

二、管理学生从细小处入手,团结两支队伍

这里所说的两支队伍是指班干部队伍和课任教师队伍。班干部是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得力助手。班主任教师一定要选好、用好班干部,让班干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各任课教师也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重要助手。班主任教师一定要协调好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在学生中成立行为规范督查支队,具体包括课堂纪律管理员、课间行为纠察小队、“三操”管理员、携带零食管理员等;班主任教师还可以成立学习习惯阳光支队,具体包括早读管理员、语文助理员、数学助理员、思品助理员、英语助理员、音乐助理员、美术助理员等。班主任教师在团结好两支队伍的前提下,从细小处入手对学生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自然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三、家校沟通从细微处入手,实现家校共育

学校教育不能是孤立的,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

合。因此,班主任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班主任教师通过从细微处入手疏通家校沟通渠道,全面地实现了家校共育。家校共育是精细化管理班级的有效途径。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一定要认清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深远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细微处入手进行家校沟通。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请进来”就是教师要利用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走出去”就是教师要抓住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家

访,通过家访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当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电话、微信等通讯手段与家长主动沟通。班主任教师在与家长的深入沟通过程中,不仅会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良“苗头”,还会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等。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健康水平现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训练措施,不断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在班级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努力从细密处入手制定班规班约并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制度保障;班主任教师要尽力从细小处入手管理学生并团结好两支队伍,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人力支撑;班主任教师要从细微处入手沟通家长并实现家校共育目标,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营造良好氛围。总之,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精益求精抓细节,厚积薄发提素养。

参考文献:

[1]马瑞彬,李延玲.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