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经营管理状况

企业经营管理状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经营管理状况

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范文第1篇

 

一、前言

 

企业管理会计与企业的一般财务会计有一定的区别,二者在管理内容管理职责上都存在差异。其中管理会计是一种融合管理学知识和会计知识的新岗位,其主要职能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专业的会计管理知识,并对特定的会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例如成本管理就是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要职能。基于管理会计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我们应对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和职能进行全面分析,并把握管理会计工作原则,推动管理会计工作不断进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企业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

 

(一)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资料

 

从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责来看,其中最主要得职责就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支持上。由于管理会计与普通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主要针对企业的宏观管理,并对内部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具体表现在管理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并推动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开展,使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最终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因此,明确企业管理会计职责,对发挥管理会计作用和做好管理会计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结果进行评价

 

由于管理会计更多得关注宏观层面,在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关注中,主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结果进行有效性评价,使企业在发展战略制定喝实施过程中,能够获得有力的支撑,进而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所以,管理会计的职责更多体现在对企业经营管理结果的评价上。只有理解这一点,才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果,更好的推动企业发展。基于这一认识,在企业管理中,应合理安排管理会计的岗位,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支持作用,保证管理会计能够正常工作。

 

(三)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分析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要想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统计分析,管理会计提供了新的方法支持,实现了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全面分析。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会计主要利用了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把握正确的分析原则,提高统计分析质量。由此可见,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在于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分析,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发展战略支持,使企业能够在整体发展效益上获得全面提高,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三、企业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

 

(一)为企业经营提供参考

 

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管理会计的出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支撑,既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水平。在具体的发展中,管理会计注重对基础条件的分析,主要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经验参考和思路指导。因此,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而言,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支持上。只有重视这一作用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设定管理会计岗位,才能更好的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战略指导

 

管理会计的另外一个职能就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战略指导,保证企业能够在长期发展战略上获得有效的帮助,对提高企业战略制定的合理性喝有效性,以及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按照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及企业的管理特点,管理会计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的战略指导是非常有效的,对企业长期发展和中短期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而言,管理会计的职能更多的体现在对企业的战略指导上。

 

(三)对企业的经营策略进行评价

 

基于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了解,以及企业经营策略制定的实际需要,管理会计的出现对企业的经营策略的制定有着较大的影响,既影响了企业经营策略的制定,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经营策略的落实。同时,管理会计还能对企业的经营策略进行有效评价,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在整体水平上有更高的实效性。为此,我们应对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认识到其对企业经营策略的评价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中,明确其主要职责和职能,对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质量和满足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具有重要作用。经过了解发现,企业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表现在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资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结果进行评价、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管理以及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同时,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为企业经营提供参考、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战略指导、对企业的经营策略进行评价。所以,掌握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和职能情况,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影响。

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范文第2篇

一、资本经营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基础

资本经营决策是对企业未来业务所做的决策,其各项选择、评价、安排都将是后续的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前提,从基础上制约了其运作的空间。

(一)兼并收购不可避免的关键决策之一就是定价。价值评估所确定的并购资产价值高低,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经营的利润率水平。如果估价偏高,在股权融资条件下,会摊薄利润水平;在债权融资条件下,会加重利息负担,从而加大财务风险、降低获利水平。

(二)根据税务专家分析,兼并收购完成后,企业开始正式运营的时候,公司与税务相关的结构都已经确定,税务筹划的空间只剩下约20%。在资本经营过程中,对受资企业地点、股权结构、融资结构、资产结构、合作方式、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的选择和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税务工作的空间和基础。在后续的管理与经营过程中,当然也可对这些结构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对公司正常经营影响较大,甚至可能得不偿失。因此,最好的策略是在资本经营决策前先做好全面、长远的税务安排。

(三)受资企业所在地的融资环境、信用状况,制约了企业后续日常经营的资金流动。对处于资金充足、金融体系发达地区的企业,如果企业经营业绩良好,资金筹集不难,且可能作为一个融资的平台;而对处于经济不发达、信用体系不完善国家的企业,因为资金匮乏、信用记录不良,资金可能成为瓶颈,需要股东公司提供直接资金支持或提供担保。

(四)财务杠杆的利用方式影响后续经营管理。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进行资本经营很少,常常需要利用债务的杠杆作用或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融资方式的选择,如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或可转债、公开募集还是定向融资、各种融资比例的安排,以及项目合作的方式,都会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权限划分、政策方向和成果分配。

(五)受资企业所在地的市场体系的健全程度、原材料供应状况、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劳动力供应状况、信息体系建设情况等环境,是企业经营的外部基础,制约着企业经营运作的效率。

(六)受资企业所在地法律体系的健全程度与执法的力度,对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有重大影响。

鉴于前期的资本经营对后续经营管理的基础性影响,要求在资本经营过程中,相关部门、人员需要全方位、全面的介入,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并购过程结束之前。在保证工作纪律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让相关人员对项目的进展保持实时跟踪,保证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共享,以选取最有利的时机、以最好的方式来完成并购。

二、经营管理是对资本经营目的的实现,且其结果影响后续的资本经营

每一个投资企业都有在资金投入前预先设定的参数和目标,都承担着落实公司整体战略的使命;其经营管理结果,既关系到前期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又对后续资本经营产生制约。

(一)资本投入过程中的盈利预测、资金预测等都要通过目前的经营管理状况来予以落实;只有切实贯彻各项战略举措和经营计划,严密控制相关风险,才能实现资本投入的目的,保证债务的偿还和股权的收益。

(二)经营结果的好坏,关系到能否为后续的兼并收购、投资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特别是一些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项目的投资,金额都比较大,回收期比较长,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如果已经并购的各个受资企业都能产生很好的效益,实现利润和现金流的快速增长,则可以一方面通过分红或直接参与新项目向企业提供资金,另一方面受资企业净资产的增加也会扩大其融资能力;如此,则可实现资本经营和企业经营现金流的良性循环。

(三)受资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特别是经营业绩的好坏,影响到市场对企业管理能力的评价,对后续的并购活动有重大影响。特别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收购,退出的股东关心股权现在能否卖个好价格,而继续持有的股东则关心新控制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如果我们对现有的实业企业都能做到经营顺利、发展迅速、管理科学,无疑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四)受资企业经营过程中与合作方、当地政府、银行等的关系,影响到公司整体的形象、声誉,从根本上对后续的兼并收购产生制约。比如,给职工的待遇和清退人员的安置、与当地银行的双赢关系的建立,对政府承诺的兑现、对合作方的尊重与配合、对当地发展的支持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后续项目开发中社会各界对出资企业的信任和期望。

(五)在受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够发现其先天不足和新生问题,对行业、产业的规律有更深刻更细致的认识;而这些经验和认识会让企业后续的资本投入更为理智、更为科学。

三、实现资本经营和企业经营的良性循环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资本经营和后续的经营管理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一方面,我们在项目开发时,要考虑到长远的经营管理需要,建立完备的团队,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评估;另一方面,我们对已经并购的企业,需要利用公司整体的优势,扩大其经营规模,通过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实现协同效应,树立好市场形象,维护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最终实现“用较低成本找到合适的项目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科学高效充足的资金、良好的信誉和专业经验的储备用更低成本找到更多的项目”的良性循环,实现公司高速持续增长的螺旋式上升。

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范文第3篇

(一)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模式僵化。当前,我国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当中存在严重的意识淡薄、观念陈旧、模式僵化的问题。有些企业认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是“管钱”,即管理企业资金,致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只重视资金的管理,而忽略了财务的核算。事实上,企业财务管理不但包括资金管理,而且也包括财务核算,财务核算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也为企业领导者的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部分国有煤炭企业认为,财务管理是财务部门的核心工作,将其独立于其他部门,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财务管理的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最终使企业出现生产与经营相互分离的现象。(二)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权限模糊,致管控不到位。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财务管理方式也有所转变。但受传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影响,财务管理权责制度仍未制定明确的划分方式,煤炭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之间无明显界限,致企业整体管理混乱。此外,部分国有煤炭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财务体系,致企业难以形成一套整体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再加上企业各科室权责未明确划分,缺乏整体利益意识,导致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难以实现高度统一,从而加大了经营管理的财务分析难度。此外,很多国有煤炭企业采取事后控制的管理方式,而忽略了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未着眼于整体利益,最终使财务控制停留于表面而未形成整体化的控制体系。(三)管理能力不足,业务素质受限,致财务管理作用无法发挥。财务人员管理能力及业务素质是影响财务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现国有煤炭企业多数财务人员缺乏新时代所需的财务信息及财务知识,业务素质受限,致财务信息化发展受阻。有些财务人员虽工作积极,但却缺乏足够的管理能力,无法有效调动财务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创新与发展。此外,很多国有煤炭企业认为财务管理即是核算数据,并不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所以,很多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也只是进行数据的核算与整理,而忽视了事前控制预算、事后经营管理监督等,致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二、国有煤炭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重视程度,改善财务管理理念,提升财务管理层次。为提高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首先应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决策人员及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于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作用。其次,改善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不仅仅是“管钱”,更重要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全面财务分析,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再次,提升财务管理的层次,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同时以为财务工作及管理工作搭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使财务管理能逐步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并为企业经营管理起指导作用,降低企业经营决策的风险。(二)完善财务管理方式,明确财务管理权限,同时建立健全财务管控体系。伴随市场经济的变化,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为能使国有煤炭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应依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方式,逐渐将传统以手工记账方式为主的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这样一方面有效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加强了财务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应依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划分财务管理权限和权责关系。此外,还应建立健全财务管控体系。首先,财务管理工作应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需求相符,并可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其次,利用现代化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经营生产过程当中的相关数据及信息进行统计和整理,通过深入分析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再次,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以降低企业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收益。(三)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建立有效监督管理体制。财务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财务人员培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可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让财务人员了解最新财务信息,更新财务人员财务知识,从而提高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同时,注意加强财务人员与其他部门人员的沟通,使财务人员能及时获取有效财务信息与数据。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以加强对企业资金、债务、投资等方面的管理,尽量减少企业有负债的发生,从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如应严格审核企业原始票据,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妥善保管企业物资安全,以尽量减少企业财产流失,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于国有煤炭企业而言,财务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转,完善的财务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定基础。为此,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显得尤其重要。在平时的工作当中,财务人员应深入分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所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具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保证企业财务能正常运转,财务工作可顺利开展,进而保障国在煤炭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莹.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6,(16):19-20

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范文第4篇

目前,很多探讨企业经营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往往侧重于财务指标,而对生产性指标很少涉及。但是,对于像煤矿企业这种生产性企业来说,生产性指标亦是其经营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煤矿企业的生产性指标纳入到其经营指标体系当中,对于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经营指标体系,从而更好地对煤矿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跟踪及预测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煤矿企业建立经营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纵观近几年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可以发现,当在煤炭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中,许多煤矿企业跌入经营举步维艰、亏损严重的境地,在市场疲软、竞争激烈的冲击波而无所适从,竞争能力、应变能力、抗风险能力极差。但当在煤炭卖方市场的大环境下,许多煤矿企业经营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为了增加产量,盲目的扩大生产,不仅产品质量上保证不了,也造成了因超产而出现的安全问题增多,再者加上对煤矿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国有资产的流失。究其原因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在经营上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因此,面对市场上煤炭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煤矿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经营指标体系,对我国煤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二、煤矿企业经营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煤矿企业经营指标体系,就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能敏感地反映煤矿企业经营状况及存在问题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在下述原则下完成:

1、系统性原则。企业经营是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的行为表现。因此,应考虑各种因素的相关性、整体性和目标性,并且指标间应具备有序性,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

2、动态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经营的动态变化,从发展变化的角度来考察企业经营状况,揭示企业经营的行为表现。

3、相对独立性原则。构建指标时应尽量减少各指标间的重叠区域,将相关性减到最低限度。

4、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是设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离开了可操作性,再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经营指标都是枉然。

5、预测性原则。预测性是指所设计的指标应能反映企业的发展趋势,帮助企业进行战略管理。

三、煤矿企业经营指标体系的内容

煤矿企业是典型的生产性企业,在研究其经营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该把生产性指标纳入其经营指标体系当中,这是我们对煤矿企业经营状态进行全面跟踪预测的基础。根据以上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结合煤矿企业自身的特点,我们把煤矿企业的经营指标体系内容分为生产性指标体系和非生产性指标体系两大部分。

1、生产性指标体系

根据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以及统计的困难度,可以把煤矿企业的生产性指标归纳为以下16个指标:原煤产量、冶炼用洗精煤产量、开拓进尺、商品煤灰分、商品煤含矸率、冶炼用精煤灰分、冶炼用精煤产率、原煤全员效率、回采工效率、原煤生产坑木消耗、综合电力消耗、回采工作面平均月产量、掘进工作面平均月进度、采区回采率、采煤机械化程度、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

经过多年的统计分析,以上16个指标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程度反映了煤矿企业的经营状况。

2、非生产性指标体系

根据煤矿企业所处行业的行业标准、企业预算标准及企业历史标准,设置能够反映其经营状况的非生产性指标体系,并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来进行构建。

(1)定量指标

我们根据上市公司的“三表”(即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分配表),结合非上市煤矿企业的财务报表,用以下七个代表性指标反映煤矿企业的经营状况,即:资产负债率、资本积累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增长率。

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管理、财务管理

财务分析是通过企业的会计报表和相关财务数据等作为根本依据,利用相关专业的技术和方法来针对企业过去、现在所开展的经营管理活动、投资以及筹资活动进行具体的评价,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企业所具有的盈利、偿债能力,并分析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状况,为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主体提供相关准确信息的一门经济应用学科。财务分析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工具,它能够为企业经营者在决策过程中提供准确而全面的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总体来讲,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财务分析可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财务分析基本上依据企业的会计报表以及相关的财务数据,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展开评价的一种日常工作。企业经营者在开展经营决策的过程中,最先考虑的因素必然相对全面的,依据之前财务工作者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财务数据,结合这些之前的数据信息再加上经营者对于企业运作情况的掌握,便可以做出相对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

二、财务分析有利于企业建立科学的财务制度

从财务分析的具体职能来讲,财务分析对于经营管理活动的预测、控制以及考核、评价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财务报表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充分了解并掌握过去一段时间当中企业的收益情况和亏损情况,进而充分了解这些年以来企业相关资金的流动情况,并掌握投资的具体走向,明确今后企业的具体发展方向,同时还能够总体统计和归纳整个企业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情况,深入地分析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于企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于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进行重新的配置,科学合理地安全相关的工作和任务。另外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最为适合企业未来健康发展的财务分析制度。

所谓“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企业制度的完善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加准确的定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企业未来的市场竞争力、未来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对企业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更需要健全企业的财务制度,建立更加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保证企业在强大的竞争中留有一席之地。

三、 财务分析可改善企业的经营水平、提高效率

企业在开展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根本目的是什么,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在充分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情况的条件下,针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以及评价,发现企业现阶段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企业的整体运作情况进行深层次地研究,进而为经营者提供科学决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改善企业的经营水平、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现代企业进一步引进全新的财务分析技术和手段,再加上现阶段企业所拥有的信息系统,结合相关方面的信息和技术,可以逐渐实现对企业的业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同时分析在开展业务活动当中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做到企业信息无死角的经营管理状况。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和财务分析技术的紧密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改善其工作的质量,从财务的角度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适当的建议,保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四、 财务分析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很多人只将财务分析认为是企业的财务部门针对某一特定时期而对财务数据进行的研究和分析工作,其实财务分析的实际意义并不是这样的。现代企业当中的财务分析工作是一个相对复杂而系统化的工作,通常上在各种条件下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而全面地分析,这当中包括了对于企业投资情况、偿债能力、资产情况等等相关方面的分析。财务分析的具体结果能够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传统意义上企业所开展的财务工作,仅仅是对于财务活动之后的监督,只通过一些有限的技术方法和简单的报表来分析相关的财务活动,而财务工作者对于企业的发展情况所获得的认识也十分局限和片面,所进行的分析工作也仅仅针对表明数据进行表明的分析。不过,现代企业在引进全新的财务分析之后,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财务分析工作的问题,为企业的财务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现代企业的财务工作者来讲,新引进的财务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其工作知识,融合经济学和财务学的理念,实施全新、有效而合理的财务分析工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现代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法便是财务分析,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更快地找出相关的管理漏洞,再加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提高经营者决策的科学性,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财务制度,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捷.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当代经济,2010( 8)

[2].田荣梅.财务分析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