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房贷申报材料

房贷申报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房贷申报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房贷申报材料

房贷申报材料范文第1篇

银监会:

商行禁无条件承诺理财产品高收益

银监会10月9日公告称,已正式印发《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规定,商行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率。商行应按规定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商行应按照风险匹配原则审慎尽责开展理财产品销售。

此外,商行不得将存款单独作为理财产品销售,不得将理财产品与存款进行强制性搭配销售。商行不得将理财产品作为存款进行宣传销售,不得变相高息揽储。

银监会:银行可承受房价下跌四成

10月19日,银监会在北京召开的CEO组织峰会称:截至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仍低于2%,不少地区继续呈下降趋势。开发贷款的平均押品比例也达到189%,即使房地产抵押品重度压力测试下跌40%,覆盖率仍高于国际通行的110%标准。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近年来,银监会努力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从抑制投机和投资、增加供给等方面入手,努力降低房地产贷款的总体风险水平。他说,最新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房地产风险总体可控。

1年期央票利率持平

央行日回笼资金千亿元

央行10月18日在公开市场发行了100亿元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继续持平于3.584%。央行当日还进行了600亿元7天期正回购和30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仅18日当天,央行就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达到1000亿元。该业内人士分析,从短期正回购大幅放量来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平滑后期的到期资金量,而正回购或将成为短期内央行进行流动性调控的主要工具。

9月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创年内新高

做为银行第三季度节点,9月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冲动有增无减,并一举创出年内新高。截至9月28日,各商行共发行理财产品2149款。

其中,发行人民币产品1861款,环比上涨14.7%;外币产品288款,环比上涨14.3%。在占比较大的外币产品中,欧元及澳元产品涨幅明显,环比上涨幅度分别为20.5%、17.0%;港币产品环比上涨12.5%;美元产品上涨3.3%。

股票 Stock

汇金出手托市A股反应迟钝

10月10日,中央汇金公司宣布,为支持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中央汇金公司自10月10日起已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农、中、建四行股票,并继续进行相关市场操作。

对于汇金的此次增持,市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正面信号。然而就在汇金宣布出手之后,10月10日,上证指数微跌0.61%,11日则微涨了0.16%,12日、13日则分别上涨了3.04%和0.78%,4个交易日涨幅仅为3.37%。

第三季度近百家公司过会

通过率为零的券商有6家

据有关数据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共有113家公司上会,其中,96家公司过会,通过率84.96%;14家公司未通过,占比12.39%;另有3家参与审核的公司属于其他情况。

在所有申报类型中,申请IPO的80家公司通过率最低,仅64家获通过,通过率80%;并购重组共22家获得通过,通过率95.65%;此外,6项增发、2项可转债、2项配股等项目均100%通过。第三季度通过率为零的券商有6家,分别是第一创业、渤海证券、财富里昂、国海证券、华龙证券和君安证券,这6家券商各保荐1家公司均被否。

上市公司资金面告急

大股东卖股偿债

一轮高强度的紧缩货币,令不少上市公司陷入险境。今年上半年A股公司的负债总额接近14万亿元,创出近3年来新高。而从目前披露的第三季报情况来看,资金流情况仍在恶化,且正在向刚上市不久的次新股蔓延。其中典型的例子是中茵股份、国中水务等。

上市公司“不务正业”,

86亿元玩理财

截至10月10日,43家上市公司准备购买理财产品,其中有18家公司多次出手,合计购买理财产品达86亿元。尚有25家上市公司的相关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可随时出手购买理财产品。

基金 Fund

第三季度公募基金巨亏

QDII跌幅居首

2011年第三季度,上证综合指数下跌14.59%,上证A股指数下跌14.60%,上证180指数下跌15.69%,上证50指数下跌15.33%,沪深300指数下跌15.20%,深证成份指数下跌15.02%,深证成份股指数下跌14.59%,深证100指数下跌15.72%。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全部列入统计的280只股票型基金,前三季度跌幅为18.71%;而2011年第三季度,纳入统计的240只开放式标准股票型基金净值平均下跌了11.48%。第三季度QDII 股票基金跌幅达到20.57%。

前三季度货基跑赢活储4倍多

前三季度受益于货币政策持续收紧、资金面不断紧张、利率水涨船高等因素,货币基金业绩持续攀高。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A类货币基金今年来平均净值增长率达2.4103%,相当于同期活期储蓄的4倍有余,也是今年以来唯一正收益的基金品种。其中货币基金中的嘉实货币基金收益率达2.5164%,超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货币基金同时有流动性强、投资成本低、分红免税、在节日期间持有有收益等优势。

证监会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9月29日下午,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自今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基金销售体系法规已基本完成。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待证监会近期基金销售机构受理材料的相关通知后,申请基金销售资格的机构将可按规定申报材料。

保险 Insurance

多家险企难完成保费预定任务

寿险颓势难改

受银保新规、紧缩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寿险市场持续低迷至今。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往年情况,多数保险公司可在10月完成预定任务,但今年形势较去年更为严峻,完成任务时间难免要推迟。尽管受银行第四季度揽储压力减缓等因素影响,银保业务或有小幅回升,但保险公司往往自11月、12月即开始备战来年开门红,今年保费增长大局基本已定,寿险市场短期难走出低迷态势。

据保监会统计显示,今年1~8月,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6988.47亿元,同比下降6.44%,其中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225.72亿元,同比增长20.78%;健康险保费461.05亿元,同比增长1.31%;寿险6301.70亿元,同比下降7.70%。而寿险占人身险总保费的90.17%,比例持续多月下降。

北京将建保险电话营销禁拨平台

北京保监局10月14日表示,该局日前下发了《关于规范人身保险电话营销业务经营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保险公司及机构经营人身保险电话营销业务提出规范要求。为了有效地遏制人身保险电话营销的误导和扰民问题,该局将从明确电销业务经营主体资质标准、建立电销业务经营主体监管审查机制、设立行业层面禁拨平台等多个角度加大对电销业务的监管力度。

房产 Estate

一线房企9月销售额齐跳水

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

9月份,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出现全国性萎缩,本来是开发商冲击全年销售目标的“金九”明显褪色。继8月份销售金额年内首现同比下降之后,国内住宅开发龙头万科9月销售额再次出现同比下降。而中国海外、富力、碧桂园、雅居乐、合景泰富等一线房企在9月份均出现了销售额下滑的现象,同比降幅最高达到了25.3%。

14个城市多家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上调10%相当于加息两次

首套房贷款利率上调城市一共有14个,以东部一线城市为主,其次为中部城市,西部城市除了成都外,其他还未见有相关措施。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至今,上海、杭州等全国十余城市的部分银行已陆续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由于信贷额度紧张,深圳各家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早在今年1月就普遍上浮,建行在深圳已执行基准利率1.05倍的政策,中行、兴业为1.1倍。对上浮首套房贷款利率的城市盘点发现,各城市首套房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差异较大。长春创各城市纪录,部分银行最高上调50%,年利率高达10.575%。

京第三季度楼市成交不足2万套

近3年单季成交量最少

今年第三季度北京商品房住宅市场成交量仅为19876套,这一成交量创造了最近3年来的单季最低,比去年同期下调了19%。日均成交量仅有216套,同样创造了最近3年来的最低值。第三季度北京住宅均价为21978元/平方米,比第二季度上涨了900元/平方米。但是从8月开始,已经逐渐出现了价格停滞的现象。其中9月份成交的商品房住宅均价为21735元/平方米,比8月份的21836元/平方米下调了0.5%。根据统计,截至10月9日,有销售记录的住宅项目为191个,其中均价出现相比8月份下调的达到了14个,持平的为173个。

其他 Others

国家统计局:9月CPI同比上涨6.1%

其中,城市上涨5.9%,农村上涨6.6%;食品价格上涨13.4%,非食品价格上涨2.9%;消费品价格上涨7.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0%。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4%,农村上涨0.6%;食品价格上涨1.1%,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0.7%,服务类项目价格与月持平。

国内油价下调供应缺口凸显

房贷申报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省行

信贷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经营课题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往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都过于侧重宏观环境与外部因素,如宏观金融体制改革,地方政府干预,企业景气情况等,而忽视了从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的内部角度进行分析。商业银行实行新的信贷管理体制以来,各信贷业务相关部门职能作用不断理顺,信贷管理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拟从当前信贷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探讨应如何解决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若干矛盾,以达到加强信贷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贷款规模控制方式与授权制度不匹配

目前,商业银行除对哈尔滨、大庆二分行的贷款规模控制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外,对其他二级分行的贷款规模控制均为砍块方式。这两种贷款规模控制方式各有特点,并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科学管理都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两种规模控制方式并存是在信贷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过渡模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砍块规模控制方式与商业银行信贷授权制度已逐渐显得不相匹配。

砍块规模控制方式下,对于超过自身授权的项目,二级分行出于局部利益考虑,不会使用本行节余的砍块规模,因为向省行报批后,省行即可为批准的项目匹配规模。二级行如果没有规模,省行的转授权再大,对该行而言,也没有实际意义。

1999年,省行取消对二级分行的砍块规模后,二级分行从自身经营的角度考虑,对省行批准的贷款利息回收比较积极,但对本金回收不够积极,以占用省行临时规模。一个突出的表现是1999年“转贷”贷款较多,省行批准转贷,临时规模就会被长期占用;省行不批准转贷,就要承担不良率上升的风险。但是,连续转贷从长期来看,一旦贷款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出现滑坡或外部相关经营环境出现恶化,很可能造成商业银行贷款不能顺利退出,甚至面临损失。

2.贷前调查质量不高前期把关有待加强

首先,贷前客户、项目信息搜集不到位,导致项目评估、客户评价质量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贷款的投放是以市场信息为导向的,科学有效的信息搜集系统是贷款科学决策的前提。而当前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项目信息搜集工作一般是由个别信贷人员临时进行的,缺乏系统完善、纵横交错、时段连续的信息网络。信息来源受个别信贷人员风险意识,知识水平及业务经验的限制,容易产生偏差。有些信贷员由于责任心不强或业务能力较差,对借款人的信用调查或草率行事,或根本不知如何调查,盲目听从借款人的自我介绍;有的信贷员平时对贷款户不做监督调查,企业提出贷款申请时才急于调查。这些都极易导致项目评估、客户评价质量不高。其次,在二级分行决策环节上,有的分行的贷款决策没有认真贯彻总行信贷体制改革精神,有些单位只有形式上的民主决策,实质上还是基本取决于个别领导;有的分行贷款决策时风险意识薄弱,对贷款的投向,各类贷款的比重,贷款风险收益的权衡较少,经常听从行政命令或行使长官意志,使得贷款决策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这样,基层行的把关粗糙,使得省行把关难度加大。

项目评审、客户评价是信贷决策的基础,是科学贷款的必需环节。但是,由于基层信贷人员数量少,素质差,以及贷款的长官意志,使得申报材料难以对企业的经营好坏、发展前景、信用等级、偿债能力等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这样也就在审批会议上无法回答审批人的有些质询,影响贷款审批,使省行很难正确进行决策。

3.省行贷款管理不到位

本次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两委三部门的设立,使得信贷业务前后台分开,并有风险部门实施监控,是一次动作较大的变革,打破了以往信贷权力集中的管理方式,有利于科学地进行贷款的全程管理。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和实际执行时某些外部条件的制约,省行贷款管理信息反馈还不能做到及时准确。按照现行机制,前台经营部门主要职责是负责与客户接触,发展客户,开拓市场,寻找效益的增长点;而后台信委办、风险管理处主要职责是对信贷经营部门的经营行为进行制衡、监控,这样省行就缺少一个对重点贷款客户定期进行贷后回访,对二级分行的贷后管理实施监管、监控的部门。

4.规范与效率的矛盾

商业银行现行信贷管理体制主要是通过信贷授权来完成上下级行权限的划分,但商业银行现行信贷授权实行的是“单户总额控制,不同贷种单项额度控制”的办法,而不是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进行控制。信贷业务只要贷种相同、金额相同,就要履行相同的报批手续。但事实上,对于同一种类、相同金额的信贷业务风险程度也往往相去甚远,而信贷业务报批手续是一样的。比如,某企业在商业银行申请开立保函,缴纳100%保证金与缴纳30%保证金,其风险度差别很大,缴纳100%保证金的保函在银行规范操作的前提下,理论上风险值接近于零,但二者按商业银行现行规定报批手续是一样的。这对商业银行贷款营销工作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5.新发放贷款质量不高

商业银行1999年以来,新发放贷款截至2000年9月底余额576524万元,按一逾两贷口径,不良贷款为80120万元,不良贷款率达14%%,利息实收率97%,说明商业银行1999年以来新发放贷款质量不高。商业银行新发放贷款质量不高的原因,一是受我省经济环境的影响,常常有贷款需求与客户经营发展态势成负相关的现象,并已经成为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应该看到,这种贷款需求并不是有效的贷款需求。二是由于贷款审批质量不高,2000年省行共受理1816498万元,否决89123万元,否决率4.9%,明显偏低。商业银行2000年底的不良贷款率为25%,假设2000年底商业银行全部存量贷款的否决率为4.9%,由于从理论上说2000年商业银行审批的贷款与存量贷款并无差别,因此,2000年省行审批贷款发生不良贷款的概率就25%,所以省行以4.9%的贷款否决率,不可能保证商业银行新发放贷款的质量。

二、提高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水平的构想

1.继续坚持不再对二级分行下达砍块规模

为改变为各二级分行重贷轻管,贷款回收乏力的现状,省行今后应继续坚持不再对二级分行下达砍块规模的政策。二级分行权限内的贷款,原则上规模应自行解决;超过二级分行授权的项目省行也不100%匹配贷款规模,本着鼓励二级分行盘活存量贷款,压缩不良贷款的原则,省行可匹配65%的规模,其余35%的贷款规模由二级分行自行盘活解决。

另外,为防止各行挪用个贷规模现象的再次发生,省行应加强对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对个人发放贷款的规模管理,对有挪用规模行为的二级分行,将适当上收其转授权权限,对于挪用数额较大的行,将终止该行发放贷款的权力,直至将挪用的规模上缴省行。

为体现区别对待,扶优限劣,保证市场营销的需要,省行可对存贷比低于75%,资产状况良好,管理水平较高,地区经济环境较好的二级分行逐步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2.加强信贷人员的素质教育

省行各有关信贷处室应加强协调配合,每年定期组织对各二级分行、经办行信贷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加强信贷人员的思想觉悟教育;加强对信贷人员的业务培训;促进信贷人员对现代先进工具的掌握。

省行可要求二级分行仿照省行的办法通过考试选拔专业评估人员,保证评估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水平。二级分行可将本行的重点项目交由评估人员进行项目评估、客户评价,防止由于个别信贷人员风险意识、知识水平及业务经验的限制而产生的偏差,保证贷款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3.加强省行对贷款的监控能力

省行可将二级分行划分为不同的辖区,抽调几名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作为稽查员对本辖区内的存量贷款和新增贷款进行贷后检查,以便尽早反馈监测信息。在此基础上,省行还应充分利用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企业档案查询系统,连续记录企业基本经营情况、贷款使用情况、经济效益情况,根据监测信息随时进行电脑分析,尽早发现风险苗头,发出预警信号,采取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

4.提高效率,对低风险的信贷业务适当扩大转授权

鉴于对经省行信委会审定的AAA级客户发放贷款、100%保证金的保证业务和承兑汇票、存款质押等信贷业务往往风险较低,而且时效性较强,是其他银行竞争热点,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一线营销的需要,省行可以将这类信贷业务对二级分行转授权适当扩大,并简化上报手续,对于时效性强的或需求急迫的可实行传真上报,会签审批。

5.贯彻“四重”营销策略,加大对非“四重”客户贷款的否决率,切实提高新增贷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