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故事

传统文化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故事

传统文化故事范文第1篇

随着投资规模、嘉宾阵容、舞美设计等方面的跨越和提升,跨年晚会已经成为各大电视台彰显特色和实力的主战场之一。

不拼大咖、不讲排场,天津卫视结合地缘特色,辟蹊径,延续一贯服务大众的理念,以“笑礼相迎”相声跨年为主题,通过众多影视明星跨界说相声,在为观众送上一份欢乐的新年礼物的同时,旨在用传统文化奉上一场“精神盛宴”。

原创相声讲述中国故事

为何选择相声跨年,晚会总导演刘洋表示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核心;第二,天津是曲艺之乡,相声跨年不仅有特色,更是与其他卫视差异化的地方;第三,笑礼相迎是一个品牌的延续,春节、重点假日的特别节目我们都以这个作为品牌。”

讲好中国故事、打造自有品牌,是天津卫视一以贯之的准则和目标。今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通知》就加强自主创新、引进模式管理、920时段编排、总局扶持政策等做了进一步明确,天津卫视在此基础上加强了自主创新策略和规划。

在天津卫视看来,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是关系文化建设的战略性问题,只有具有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主创新节目,才能更好地承载中国梦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基于此,《笑礼相迎》天津卫视2017相声跨年晚会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以创新视角让大众在娱乐中感受文化魅力。影视演员于毅、李成儒,相声演员李菁、喜剧演员孙涛、陈汉典等纷纷加盟,以跨界加混搭的形式组成相声搭档,演绎《说学逗唱》《学手机》《新编绕口令》等作品。以相声形式跨年,参与明星表示,晚会在形式上更加轻松,内涵上意义深远,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可以通过自身力量尽到文化传承的责任。

为了让整台晚会更具亮点和特色,相声跨年晚会从立意到主题,选跨界嘉宾到撰稿,以及以春晚规格为标准的服化道,前后共筹备三个多月的时间。刘洋表示,“这次跨年特别节目特色是跨界演绎,通过明星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嘉宾方面,我们也是尽量选择近期有人气的演员,如于毅,他演的网剧最近就很火。通过他们说相声,我们希望把喜爱他们的观众拉入传统文化的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入学重要讲话精神后,天津卫视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要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意识,不断研发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中华文化特色、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传播正能量的优质节目,并将此作为节目创新和节目制作的一项制度来遵守,从策划到制作再到最后的播出阶段都有专人严格把关,务必保证每档节目导向正确、引导有力。

目前,自主创新已成为天津卫视的原生动力,映射到跨年晚会上便是,整场晚会由六段相声组成,全部都是原创作品,除了专业相声演员表演的《友情买卖》《相亲奇遇记》《王子复仇记》之外,还有跨界明星李成儒与孙涛的《新编绕口令》、于毅和李菁的《说学逗唱》、从从和陈汉典的《学手机》。

“所有跨界演员的作品都是编剧团队从零开始创作。《新编绕口令》《说学逗唱》《学手机》这三个段子,我们反复推敲了两个多月,改了不下几十稿。我觉得相声可以传递一定的价值观,比如《学手机》就是告诉大家把手机放下多陪陪家人,像现在很多人坐一块吃饭都是低头族,这样不好。”刘洋表示。

每一个作品都精打细磨

众所周知,包括相声在内的喜剧节目,对参演嘉宾及制作团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和门槛。如何让观众会心一笑,并在笑的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成为晚会制作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

培养自有团队是天津卫视多年来一直传承下来的工作机制,今年更是加大了在频道内开展节目方案征集筛选、派出团队驻组学习等工作。为提升平台竞争力,天津卫视还专门成立了节目研发部,研究吸取优秀节目的创作思路,寻找符合本频道特色的创意点。也正是依托这些经验丰富的制作团队,天津卫视2017相声跨年晚会才能看起来更具精品“范”儿。

“笑礼相迎”在一曲融合快板、武术的《龙韵》舞蹈秀中拉开帷幕。在《打狗棍》《灵魂摆渡》等多部电视剧中有过出色表演的于毅,搭档李菁打头阵,演绎自创相声作品《说学逗唱》。对于两人的初次合作,于毅称,“我认为术业有专攻,作为一名演员,我觉得相声太难了。真的要感谢李菁老师,为了呈现最好的作品,在我拍戏时,他和电视台编导特意到怀柔的拍摄地来找我。现在呈献给大家的就是他们的作品,我在舞台上非常享受,感谢天津卫视给我这个机会,让我体验了一把说相声的感觉。”

传统文化故事范文第2篇

1 走进诗文,诵读感悟

引导孩子正确诵读,教师可以避开传统的串讲,而是创设情景,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走进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注重整体感知,整体理解。教学《赠汪伦》时,学生兴趣盎然,"我发现你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诗了,那就大声朗读吧!"学生于是摇头晃脑,琅琅上口。然后指名读,以学定教,把握生词的读音。接着问:"读着读着,你知道诗中写了什么事吗?"。在学生初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讲《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听了故事,再去读读诗,你有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最后,配乐诵读。"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地表达出来吧!",学生纷纷随乐而诵,甚是沉浸。也许学生的感受还停留在"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层次,但我相信小学的古诗教学已在学生心中播撒了一颗美丽的种子。

2 由画入境,展开想象

诗歌的写作,跳跃性比较大,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想象空间的途径,是由表现艺术画面的事物所构成的艺术境界。《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文画结合,由画入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其主要方法是"整合画面内涵"。

阅读诗歌,不能孤立地看待诗中事物所构成的画面,而应该在理解这些画面内涵的基础上,对它进行整合。让学生由文入画,由画入境,由境入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3 品字析词,自悟感情

"一字值千金",用这句话来形容古诗中得精妙之字绝不为过。这就是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的精深之所在。要想使古诗教学成为学生接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就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精深。于是,在我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最后总会有这样一个环节:请你闭上眼睛,感情朗诵或者听别人朗诵这首古诗,细细品味,你觉得这首古诗那个字用的最好,好在哪儿?学生在品读中,不断感叹作者潜词造句的精妙,不断感叹作者描述景色之美,不断感叹中国古诗艺术的博大精深。《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提出"品读"这一概念,其实,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最好的品读素材。

4 诵读诗文,追求境界

古诗作为语文教学最丰厚的载体,我想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让学生从小就沐浴在诗歌的阳光下,从小与诗歌结下不解的情缘。

"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灵性的学习空间。"是我多年来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师应该与学生同行,共同领略美景,搏击风浪。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些优美的诗句成了教室里专栏的醒目标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蕴涵着哲理的诗句频频出现在学生的赠言中。学生开始懂得古诗并不是只拿来背的,用起来更加精彩。课堂上让学生时时感受惊喜,享受成功,是我一直所努力的目标。口语交际课上,我让孩子当导游,带领大家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飞流直下三千迟,疑是银河落九天"、"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孩子们在美妙的意境中体会到诗人心中所感,领悟到诗文那只可意会不好言传的意境。惟有诵读,有感情的诵读,一遍又一遍地诵读,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古诗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引领孩子学习诗歌,发现她的美,欣赏她的美,演绎她的美,丰富孩子的人文素养,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当所追求的境界。

5 链接古诗,拓展阅读

教学古诗文时可以抓住时机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世间离别千万种,诗人心声各不同。学完李白的《赠汪伦》,"在浩瀚的诗海里,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三首,想读读吗?"然后出示《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三首诗。并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感受不同的离别情,不同的表达方式。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传统文化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传统文化;相关探讨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相关研究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大体包括两方面:一是过于重视古诗词背诵,忽视了古诗意境的感受,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二是过于注重对古诗词的翻译,忽视了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古诗词作为古代优美的古言,是多姿多彩的一种意境及心情。诗词需要我们用自身的感受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然而,在应试的教育下,死记硬背成为教师教学古诗词方法的主要手段。背诵虽然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但也会抹杀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授诗经《诗经•关雎》时,教师会要求学生将整首诗歌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或者采用默写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但由于学生对《关雎》这首词的内涵不够了解,对于作品中采用的创作手法一无所知,最后导致学生对诗词的背诵产生一定抵抗情绪。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时考取更多分数,想尽办法让学生牢牢记住,但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不应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的主动接纳者。传统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传统文化之美与古诗词融为一体。古诗词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每一首古诗词均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审美思想和审美价值。古诗词中体现出来的优美意境高尚情操能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其审美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古诗文教学

(一)朗读古诗,感受形式之美

古诗词创造过程中均会运用到押韵,因此其在语言上均极富音乐韵律。每个诗句、词句中音节具有存在节奏变化,平仄音调抑扬顿挫。因此,在对古诗词进行朗读时会产生珠圆玉润的连贯和顺畅感。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朗读是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意蕴进行体会的一种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让学生把握作者“苦闷—向往—矛盾—豁达”的情感变化。然后,教师再对重点词句进行深入分析,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体会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通过古诗朗读法,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作品的形式之美,使其对古诗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二)营造古诗意境,传承文学之美

意境是作者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将客观物境与主观情意进行有机融合之后创造出来的一种境界。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把握作品的意境是一个学习重点和难点。而只有在把握意境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作品得深层意蕴。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点对“月”意象进行讲解。教师可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对月意象进行品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进行简单的引导和点评,从而让学生明白,在古诗词中的“月”意象通常是表达诗人思乡之情。教师通过古诗意境的营造,可将传统文学之美很好地传达给学生。

(三)对古诗深入剖析,感受内容之美

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先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古诗创作背景,体会诗人思想感情。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政治上遭遇诸多不顺之后进行创作的。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经历诸多磨难,存在诸多缺憾,所以他常常借助明月对自己的人生出路、追求归宿进行构想。苏轼在经受了各种挫折之后,其越是表现出“归隐”的趋向。他想回到大自然,回到田间,过上恬静安适、泰然自若的生活,想寻回灵魂的自由。词作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结尾,显示出作者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祝福寄予明月,希望远在他乡的亲人们能够幸福、平安,并以共勉,自己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世间的多变世事。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让学生通读全文,让学生去感受诗人的情绪。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水平,树立正确价值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例如,教学《关雎》一文时,教师在课堂上应先对《诗经》的创作背景进行解释,如《诗经》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而这些诗歌通常是描述什么,这些诗歌又分为几类,等等。这样可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对《诗经》进行介绍后,教师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对《关雎》的大体内容进行讲述,不仅可让学生有一个整体印象,对诗歌的整体大意有所了解,还能降低诗歌学习的难度。然后,教师可开始对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并设置相关问题,如:明明在描述人,为何开头要写“雎鸠”?少年发现求之不得以后是怎样的表现?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便会一步一步理解诗歌,感受到诗经之美。

三、结语

初中古诗文教学不仅仅是在传承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是延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和蕴意美,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此外,教师在教授古诗时应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充分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29.

[2]吴荣永.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88-89.

传统文化故事范文第4篇

一、“爱祖国、爱人民”思想的渗透

很多古诗文都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以及人民的情感。比如岳飞的“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表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祖国的忠诚热爱和坚决保卫之情,诗句的意思是,回到祖国,投靠有智慧有才能的首领,帮助首领复国,这也充分体现出岳飞的一种爱国情怀。而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提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其将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的情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理解诗句,更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和思想渗透到诗文中,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

就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来讲,信仰和理想是支撑我们共存亡、共同进步的重要力量,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一直以来的信仰与原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以来,中国都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视为奋斗精神,这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然而在现代生活中,国人的思想已经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其思维方式和理想追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尤其是当代高中生,很多学生没有理想和信仰,对于生活、生命显得很随意,而怎样梳理高中生的信仰和理想,使他们能够成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对于中学生树立信仰和理想、健全完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民俗文化和民族气节的渗透

在梅尧臣的《五月五日》一诗中写道:“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而白居易也有“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最长”。这些诗句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学生已经不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对于一些传统民俗文化更是了解甚少。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古人庆祝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进行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国因家族本位结构和礼教文化传统的影响,一直以来都将整体主义精神视为中国人克己奉公、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献身的传统美德。纵观今天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受到和谐社会的影响,从小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年代,对于祖国的团结稳定和繁荣富强有着一定的认识,但很少亲身经历苦难的岁月和不平的生活。因此,只能通过学校和家庭进行正面的教育。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可以强化传统文化教育,促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气节,进一步增强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整体主义意识。

传统文化故事范文第5篇

服饰,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符号,是人类文明和审美思想的指向标,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风貌、人们思想和传统理念。服饰作为一个民族演进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既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面镜子,承载着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礼制审美和生活习俗等等。中国素有“衣冠故国”的美誉,早有《易、系辞》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可见中国服饰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并且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理念。

一、龙凤纹样的服饰图案、体现着皇权的威严

龙凤图案是中华民族服饰最富有特色的纹样之一,它不仅积淀了深厚的华夏文明,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中国古代,龙凤图案一直是皇权的专用纹样,成为权力的向征。

龙凤纹样在服饰中的运用超始于殷商时期,造形抽象怪诞;至春秋战国,龙凤纹样变得富有生气,并开始与皇族文化相融合;发展至唐代可谓繁荣期,龙凤纹样华丽精致,杜甫《秋兴八首?其五》“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描写的就是皇帝服饰中的龙纹图样,生动形象。此后历代君王都以龙纹作为帝王服饰的纹样,且形式多变、造形丰富。凤凰作为帝后服饰中的图案,也是身分和地位的象征,与皇帝的龙纹相呼应,不仅体现在服饰的刺绣上,也体现在女性的头饰和发饰上。唐宋以后,男性官服上也出现凤凰图纹,成为权力高低的象征。

龙凤纹样在服装中能经久不衰的运用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也蓄藏着浓厚的中国味,深受人们和外国友人的喜爱,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未来的憧憬,对吉祥的渴望和世代相传的祝福,“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云龙凤虎”等等都寓意着美好的事物,这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于人们思想中的印记和传统理念。直到现代,龙凤图纹仍然是中国服饰中的重要纹样,在服饰文化的对外交流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服饰色彩的差别、彰显封建等级和时代审美趣味

服饰色彩差异最为明显的应属古代官服,官服的色彩象征着官员品级的大小高低。官服以颜色分级别始于唐代:三品以上官服为紫袍,五品以上官朋为绯袍,六、七品官服为绿袍,八、九品官服为青袍。白居易《瑟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表达的是仕途不济的悲伤心情,官位级别低下。

虽然历代的官服在形式和色彩上可能会所不同,但是其内涵寓意都是如出一辙,即体现着儒家的等级思想和忠君效力的的理念,这是传统文化理念在服装色彩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和运用。

服饰中的色差不仅是封建等级的坐标指向,也是社会审美趣味的反映。例如唐代文明开化、繁荣多元,其服饰色彩也是丰富多彩,形式多变新颖,有明显的外来文化和民族多元化的特性;而宋代崇尚文治,其服饰色彩与唐代相比,款式缺乏创新,色调趋于单一,有向质朴、洁净、自然方向倾斜的趋势。可见,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服饰色彩也有考究,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气息。

三、服饰布料考究细致、反映社会地位和宗法制度

以古代丧服制度为例,丧服是指在血缘关系网中一人死了,有关系的人应遵守规定用特定的服饰以志哀悼。[1] 服制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各等级服布料有所不同,如斩衰服以粗麻布制作,不缝下边,是最亲近人应穿着的丧服,如子女为父母服丧、妻为夫丧;大功以粗熟布制作,是关系稍远一些的人穿着的丧服,如妻为夫之祖父母服丧等。它体现的是古代宗法原则,“亲者其服重,疏者其服轻”的传统思想得到应证,是儒家的礼仪制度与宗法制度的结合。

同时,布料还是不同身分和地位的象征。古代平民百姓、奴仆穿的都是褐、布衣。褐是粗糙的麻、毛编织品,布则比褐细致一些,成为平民百姓的衣着布料。《诗经·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描述的就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的生活,是贫贱者的常服。而达官贵人的服饰布料多是绫罗绸缎、丝帛锦绢。《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眼中的王熙凤,对其服饰有重点描写:“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关翡翠撒花洋绉裙。”把富贵显达的身分表现得恰如其分。

四、玉佩作为服装配饰、体现文人雅仕的高端品行

服装的配饰是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画龙点睛之笔的作用。与现代人们的装饰物不同,古代人常以佩玉为装饰,这与古人的理念思想和玉本身的品性密不可分。

中国历代文人士大夫都秉持“正以修身、平治天下”的理念,在古代,玉一直与封建等级制度密切联系,是达官贵人的饰物,《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候佩山玄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其次,玉还镀着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古人把玉器作为辟邪之器,是讨吉祥之意,这与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的认知肤浅有极大联系;再次,玉又是古代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志,玉的洁白纯净与仁、礼、乐、知、忠、信等品德联系在一起,因此也深受文人墨客们的追崇,喜爱随身佩戴。不管是自身修养,君子之交,都与玉本身蕴含的良好品德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