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绩效管理系统

绩效管理系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绩效管理系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绩效管理系统

绩效管理系统范文第1篇

1.1功能模块设计

绩效管理系统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其中客户端供用户一般功能操作,服务器端供管理人员设置基础数据和维护数据库。客户端包括考核资料管理、考核管理、考核统计分析和系统帮助4个模块。服务器端包含组织机构设置、人员资料管理、数据备份及还原、数据初始化和用户管理5个模块。

1.2数据库设计

根据中小型公司绩效管理工作数据流程图和E-R图分析,绩效管理系统数据库包含23张数据表。

1)员工基本信息表包括员工编号、员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政治面貌、学历、户口所在地、籍贯、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来公司时间、办公电话、手机、E-mail、婚姻状况、健康状况、血型、身高、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家庭住址、特长、备注、所属部门、所属岗位、照片、是否为本机构负责人共28个字段;

2)机构基本信息表包括机构编号、机构名称、机构简称、机构类别、本职工作、主要职能和管辖范围共7个字段;

3)岗位基本信息表包括岗位编号、岗位名称、机构编号、岗位类别、外语能力、年龄要求、性别要求、学历要求、专业要求、岗位技能、岗位经验、工作概要、主要职责、主要权利和管辖范围共15个字段;

4)考核结果分档模板表包括模版名称、模版总分、创建人、创建时间、模版描述、是否为当前模版共6个字段;

5)模板分档表包括分档名称、模版名称、该档最低分数、该档最高分数、达标说明共5个字段;

6)A项考核指标类别表包括A指标类别名称、A指标类别编号2个字段;

7)B项考核指标类别表包括B指标类别名称、B指标类别编号2个字段;

8)考核指标表包括考核指标名称、考核指标编号、指标是否公开、评分描述1-评分描述5、指标描述、所属指标类别名称共10个字段;

9)考核表模板表包括考核表模版名称、是否可用、模版是否公开、指标权重和、模版总分、创建人、创建时间、模版描述、所属考核表模版大类、所属时间共10个字段;

10)考核表模版大类表包括考核表模版大类名称、所属考核期间2个字段;

11)考核表模板所属期间表包括考核期间字段;

12)考核表模板指标名称表包括考核中小型公司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陈志刚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江苏南京210068表模板指标名称、所属考核表模板名称、所属考核表模板大类名称、所属考核期间共4个字段;

13)考核指标权重表包括考核表模板名称、所属考核表模板大类、所属期间、指标名称、指标权重、标度查看共6个字段;

14)考核期间表包括考核期间名称、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共3个字段;

15)考核状态表包括考核时间字段;

16)机构考核表包括考核表名称、表分值、考核人、机构编号、机构名称、考核期间名称、考核模版、被考核者、所属考核表模板大类、所属时间共10个字段

17)机构考核指标得分表包括机构编号、机构名称、考核期间名称、考核指标名称、考核指标得分共5个字段;

18)机构考核总分表包括机构编号、机构名称、考核期间名称、考核得分、结果评价共5个字段;

19)员工考核表包括考核表名称、表分值、考核人、员工编号、员工姓名、考核模版、考核期间名称、所在部门、所属岗位、所属考核表模板大类、所属期间共11个字段;

20)员工考核指标得分表包括员工编号、员工姓名、考核期间名称、考核指标名称、考核指标得分、所在部门、所属岗位共7个字段;

21)员工考核总分表包括员工编号、员工姓名、考核期间名称、所在部门、所属岗位、考核得分、结果评价共7个字段;

22)管理员用户表包括用户名和密码2个字段;

23)普通用户表包括用户名、密码、权限、状态标志共4个字段。

2系统实施

2.1服务器端

2.1.1登录界面

首次使用登陆时,系统管理员和密码是系统分配的默认值,登录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在输入密码的时采用密码文本框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确保密码的安全使用。登录成功之后,管理员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修改密码等),若登录失败,无法进入系统。

2.1.2主界面

主界面共有八个按钮:组织结构管理,人员资料管理,数据库备份,数据库还原,修改密码,系统初始化,用户管理,退出系统。

2.1.3组织结构管理

该界面主要实现公司部门和岗位基本信息的输入和设置,以便在下一步操作中设置员工信息和开展绩效管理。管理员可以添加新部门和岗位基本信息,修改部门和岗位简称,部门编号和岗位编号是系统自动生成,无法修改。此外,管理员可以删除部门和部门下设的岗位,删除部门时,改部门下设的所有岗位和员工信息都将被删除。

2.1.4人员资料管理

该界面主要功能是管理员工信息。在添加员工信息时,员工编号自动生成,所属部门和所属岗位信息采用下拉列表框选择输入,“所属岗位”列表会自动添加该部门下的所有岗位,供管理员选择。管理员也可以修改和删除员工的基本信息。

2.1.5数据备份和还原

管理员点击“浏览”按钮选择备份路径,输入备份名称,单击“开始备份”按钮备份数据库。管理员点击“浏览”按钮选择备份好的备份文件,单击“开始还原”按钮还原数据库。

2.1.6数据初始化

数据初始化将清除数据库中所有数据,只保留管理员表中的登录名和密码。为了确保数据安全,选择“继续初始化”按钮时,系统会要求管理员再次输入密码。

2.1.7用户管理

管理员增加用户时,用户名采用下拉列表框选择输入,只有员工才可以成为用户。密码重置是为了防止用户忘记了密码,而重置密码。

2.2客户端

2.2.1系统主界面

主界面共有系统、基本资料、考核资料、考核管理、考核统计分析5个功能菜单。

2.2.2基本资料

用户可以通过“基本资料”界面查询部门,岗位,员工的基本信息,可以对部门及岗位的部分资料进行修改,但是只能查询,无法修改和删除。

2.2.3考核分档模板设置本界面用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参考,分档评比。用户可以添加一个考核结果模板,设置考核结果的分档“。是否为当前模版”选中时,该模板可以为当前的考核期间使用。

2.2.4考核指标库管理

本界面用于设置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分为A类和B类,A类为项目考核指标,B类为部门考核指标。若考核指标类没有子集,则可以点击“增加”按钮,添加新的考核指标。用户新增考核指标时需要注意,指标类别为系统自动匹配A类和B类的上一级指标。指标名称编号不能够重复。添加完之后,需要设置该项考核指标的考核标度。考核指标标度适用于考核人员打分,主考人员可以根据标度适当的给出考核分数。

2.2.5考核模板管理

本届面用以设置考核表模板,为后续的考核表设计使用。用户单击“增加”按钮,增加考核表模板,添加完之后,设计考核表具体指标。

2.2.6考核流程管理

用户右键单击“考核期间列表”,添加新的考核期间项目,输入考核名称和考核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若添加成功,则系统自动按照员工的人数和编号,部门的个数和编号建立考核表。点击“启动”,系统开始新的考核期间,进入新的考核测评。

2.2.7考核表设计

考核表设计界面包括部门考核表和员工考核表。设计部门考核表时,“考核者”是测评的人员,“被考核者”为该部门的负责人,“选择模板“选择先前的考核模板。员工考核表设计与部门考核表设计相同。

2.2.8员工考核结果统计分析

绩效管理系统范文第2篇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方面,结合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重点包括3方面。首先,与其他信息网络平台相连,收集经济、环境、人居、制度、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并建立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共享,减少收集的时间、人力与物力,并持续有效地更新数据,为回顾性评价奠定基础;其次,信息系统中有各类绩效的模型,可以让决策者通过简单的操作获得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跨越学科专业等障碍从不同层面快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为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保证;此外,信息系统向用户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信息,实现信息的公开化与共享化,并且为用户提供交流监督的平台,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促进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总之,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是集信息收集与管理、模型管理、信息与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各方面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1.1信息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生态文明绩效管理过程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估、绩效反馈,构成一个有效的循环程,如图1显示,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理念是要全面体现生态文明绩效管理全过程思想。(1)制定合理的绩效计划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任务以及指标,并结合生态文明分区模式的设定,以及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绩效周期内地区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是什么(量化和非量化),即明确绩效指标和权重。绩效计划要重点阐述各地区的发展方向以及重点方面。(2)持续有效的绩效实施在建设过程中,评估方可以收集地区的工作数据、信息、资料并分析,给予该地区一定的指导意见;地区可以将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障碍问题咨询评估方或是相关专家,有效地沟通,共同促进绩效实施。(3)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考核绩效包括3方面,如图2,一是努力程度的考核,反映该地区通过实践努力在往年的基础上,进步的程度;二是水平差距的考核,反映该地区在同一模式下,与其他地区间的差异程度;三是投入水平的考核,反映该地区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期的投入情况。前两者是在投入上的结果体现,投入考核反映的是隐形绩效,政府在科教文卫事业、环保事业等方面的投入与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程度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间存在着滞后现象,投入考核是对政府持续有效投入的肯定。(4)建立有效的绩效反馈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各地区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各地区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并及时与各地区进行沟通,调整绩效计划。此外,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其他接口相连,比如建设生态文明的规划政策以及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等。为了满足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如图3,信息系统至少要包括数据采集、管理和查询模块,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指标库,依据基于分区模式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估体系、评估指数和权重计算方法构建系统的方法库(模型库),绩效评估结果显示模块等,数据更新和维护模块数学模块。

1.2信息系统主体需求分析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多主体的信息交流窗口。基于中国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政府组织是城市管理的代表和主导,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中心位置,是城市管理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它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建设,结合西方自下而上的管理体制,社会各界对政府管理起到积极推进、监督的作用,因此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参与主体主要有3类,见图4,第一类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可以在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上自评,了解该地区发展的薄弱之处以及可取之处,是一个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途径,得到的结果可以公开或是不公开;第二类是上级政府,上级政府可以在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上对下级政府考核,了解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从宏观上约束和引导,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过程,得到的结果公开;第三类是公众、企业或是第三方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动态并反映实际情况,此外,第三方组织可以收集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给政府一定的反馈意见,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监督反馈过程,得到的结果公开。

2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框架

2.1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目标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对海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加以处理和选择,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从三维空间上展示出来,利用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更清晰的了解生态文明建设中各阶段各部分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意识的变化,寻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不足和偏差,以便使城市生态化进程中的各种决策方案能够不断调整和实施,最终达到高效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具体表现为几下几方面:(1)整合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制度、文化意识和投入等信息,开发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基础信息库,以实现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数字化,并通过信息网络来及时更新、更正各种信息,提高管理者在决策工作中的时效性。同时以信息库为平台,方便各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和联系。(2)整合并利用评估指数模型、权重计算模型来构筑面向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在收集各部门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计算地区的努力程度、水平差距、投入水平等,并将计算结果用于生态文明绩效评价系统,对整个生态文明状况和发展潜力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评估,从而为城市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提供良好的支持。(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城市的社会经济信息和生态环境信息进行空间的可视化表达并通过空间分析,将生态文明管理系统中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紧密结合,使各种属性数据能够明确的显示在GIS技术支持的空间构架中,同时构架中的各要素点的属性数据能够实时的自由的进行更新。这样,就将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元素化并灵活的展现出来,并将各元素通过模型计算出的结果,以图、表等形式表示出来供决策或是参考。为管理者进行空间决策和管理(如生态功能区划、产业布局等)提供决策支持。(4)利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络,将整个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中所掌握的信息共享和出去,既可以使管理体系中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决策相互协调提供方便,又可以使整个管理体系中除政府之外的其他要素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可能。同时也作为平台来方便和促进企业、第三方组织等管理要素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相合作,而政府的各项决策也能更多的为公众了解并接受公众监督,使公众的意见能够为政府所接受和采纳。

2.2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依据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目标,以及国内外的信息系统实际应用实践,将面向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相应的划分为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和人机接口。另外还要考虑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在整个系统中的相互融合,信息的传递、交换、共享、安全和统一管理等,综合各种因素和需求,构造出了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具体结构见图4。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框架采用的是二库三单元结构,二库指的是数据库和模型库,三单元由数据库单元、模型库单元及人机对话系统单元组成。(1)数据库单元包括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两大类,其中属性数据可以由目前比较成熟的数据库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对于空间数据则由专业的GIS软件如MapInfo、ArcGIS等进行管理。数据库的特点:①数据的来源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资源、文化意识各个方面,大量的数据通过数据库管理软件(如Access等)的强大功能,按照所属部门、种类等要素进行分类,每个大类一张数据表的形式来分开储存,以方便查找和使用。②数据库的设置必须满足各种层次、各种类型、不同使用者的使用要求。③数据库的数据必须考虑到与有关模型的匹配问题。④数据更新要及时方便,基础信息的来源与其他端口相连,比如中国年鉴、省市统计、社会经济、地方志、行业数据等。数据库单元为绩效管理提供初级支持。(2)模型库单元包括字典库、文件库以及模型库管理系统组成。①模型字典库存放模型的描述信息(限制条件、约束、参数规模等)和模型的数据抽象(即模型关于数据存取的说明),主要是为用户提供模型的查询、修改和选择等功能提供方便。②模型文件库是模型库的主体,包括源程序文件、执行程序文件以及说明文件,按照模型的分类存储于不同的文件目录中。③模型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对模型的建立、维护、调用、查询、运行、检查和评价进行有效的控制。模型库为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提供途径。数据库单元和模型库单元是设计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为了信息系统操作的方便性、有效性,数据库和模型库向操作模块提供相应的数据与模型,为绩效管理提供进一步支持。(3)人机对话系统是人与系统的共同完成生态文明绩效管理过程,系统在数据库和模型库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文明绩效评价向人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及地区的绩效评价结果,而人利用系统提供的信息分析、判断、预测、调节方案。通过人机互动模式,使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完善、实用并具有高效性。

2.3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在实践操作中,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被简单的看作是一系列模块的集成,模块指的是具有输入和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内部数据四种属性的一组程序语句[5]。其中,输入输出和逻辑功能是其外部属性,反映功能,是可见的;运行程序、内部数据是其内部属性,反映具体实现途径,是不可见的。模块化的运行模式易于理解、设计、测试和维护,往往可以将较为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个个简单问题的集合,将工作量分散到各个工作组以集中力量解决各个问题。根据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具体需求,可以将整个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以下几个大的功能模块,见图5。(1)数据管理模块。根据操作命令的需求,调用数据库中的基础信息进行编辑、输出与更新。编辑后的数据供绩效评估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使用。(2)查询检索模块。对有关城市基本状况、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等信息的查询,同时结合GIS技术可以进行空间上的各种信息查询,如受保护区域、绿化面积、产业布局等,信息的调用来自数据库。(3)图层控制模块。对城市的各种栅格地图、遥感影像及矢量图层的显示进行控制,如放大、缩小、平移以及对图层的修改编辑等,数据的调用来自数据库。(4)信息交换模块。一方面汇总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的政策、消息,供政府各部门有效地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为公众了解最新进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平台,另一方面反映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建议、看法,对于公众的疑问以及意见,相关部门给予回应,同时为了了解公众的意愿以及对生态文明落实的满意度,在网上进行的无记名、自愿的投票调查。(5)模型管理模块。根据操作命令的需求,通过模型字典库调用模型库中的相关模型进行储存、编辑与更新。(6)绩效评估模块。根据生态文明三维评价指标体系,调用数据管理模块中的相应的数据与模型管理模块中的相应评价模型,从3个方面绩效考核评价分析,一是构建由衡量同级不同地区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差距指数,二是衡量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生态文明建设程度的进步指数,三是衡量同一地区一年间生态文明建设投入水平的投入指数,最后汇总不同地区的绩效分数,即差距绩效、进步绩效、投入绩效,并分别将同一发展模式的各地区进行排名,对生态文明绩效评价的结果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并指出将来发展的途径与重点。为管理者做出各种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也为公众提供进一步了解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途径。(7)系统管理模块。进行维护和用户管理,系统维护由管理员来进行更新和管理系统,用户管理功能将用户按不同使用级别分为普通用户和管理员用户,普通用户只具有系统信息的浏览、查询和使用功能,而管理员则负责系统日常的数据更新、维护和二次开发。

3结论与展望

绩效管理系统范文第3篇

目前,全世界已有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50多个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实行了绩效预算,绩效预算管理模式正逐渐形成世界性的改革潮流。我国从2000年起开始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并在广东、上海、甘肃等地进行绩效预算管理改革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财政部颁布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和《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这标志着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即将在全国全面推行。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强调预算支出的效率和责任,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因此,高校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需要彻底改变过去“投入型”预算管理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结果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高校预算管理模式的改变,相应的思维方式也必须改变。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维方式将是决定高校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成败、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系统论是继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彻底地改变了世界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以系统论为基础的系统思维方法能站在时代前列,高屋建瓴,综观全局,为人们认识当代复杂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系统思维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等特点。基于此,本文拟从系统思维的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四个维度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进行多角度的探讨,这对于全面把握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精髓,在高校顺利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征。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性思维要求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站在整体、全局的高度,通过对系统的要素、结构、层次、功能、组织、环境等分析,从而达到对系统的总体特征和总体规律的认识。

(一)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四个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环环紧扣,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一个完整有机系统。首先,绩效目标管理是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目标审核和绩效目标批复。其中,绩效目标设定是绩效目标管理的关键,决定了高校提出的绩效目标能否通过财政部门的审核与批复。经财政部门批复的高校绩效目标是高校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的依据,同时还是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的参照标准。此外,高校在制定每一年度绩效目标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上一年度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与高校有关职能部门之间进行持续的多方管理沟通,使预期的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定形成共识,以便有效地实施绩效目标管理。其次,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是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运行耗时最长和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落实,这就需要高校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运行跟踪监管机制,时时掌控高校各部门、各项目绩效目标运行情况,对其申报的预期绩效目标是否逐一贯彻落实。同时,高校还需要在各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加强绩效运行过程指导和监督,对发生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或可能发生的变化对绩效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高校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的质量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效果。再次,绩效评价实施管理是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体制,主要关注的不是预算的执行过程,而是预算执行的结果和效果,因此,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关键是建立起一套客观、准确地反映高校各项经济活动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年度结束和预算项目实施完成后,高校要及时对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绩效自我评价,同时,还要做好迎接财政部门或第三方的绩效评估。高校通过认真总结和分析绩效运行存在的问题,努力查找没有实现绩效目标的原因、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提交完整的预算绩效自评报告。高质量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自评报告,既是财政部门或第三方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基础,也是反映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最后,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是实施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和重要环节。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绩效评估结果如何应用。一方面,评价机构(如财政部门或第三方)将预算绩效评价发现或存在的问题反馈给高校,高校据此改进业务流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管理水平、降低财务支出成本、强化财务支出责任;另一方面,根据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财政部门作为安排高校以后年度预算资金拨款和高校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作为实施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从而充分调动高校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是一个有序整体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还是环环紧扣的有序管理系统。在这个有序管理系统中,绩效目标管理是整个管理系统的起点、第一环节,该环节主要是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预算的编制,是该系统后续其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是整个管理系统的第二环节,该环节主要是如何有效保障高校绩效目标的实现;绩效评价实施管理是整个管理系统的第三环节,该环节主要是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绩效评价重点揭示高校资金运用产出和效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同时提出进一步改进高校预算管理、提高高校预算支出绩效的意见和建议;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最后环节,这个环节有两个功能:一是将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给高校,使之进一步完善和整改;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与高校财政拨款挂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同时对预算绩效评价较差、很差、甚至出现违法乱纪的高校,则进行行政问责。

绩效管理系统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

1 研究背景

①绩效考核是推行政府机构的绩效管理制度是历史交予我们的任务。对于政府机构来说,实施绩效考核一方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同时借助绩效考核可以转变机关作风、加强政府勤政廉政建设。

②绩效考核是国家交付给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任务。随着新一届政府对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与行政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利用“绩效考核信息化”手段,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保安全”战略,推进检验检疫各项工作的开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③绩效考核工作是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检验检疫机构工作量逐渐提升,绩效考核工作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利用信息化平台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

④绩效考核信息平台作为绩效考核工作的新型手段,是信息时代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网络应用、海量存储和数据库的进步,使得开发、运用绩效考核信息平台成为可能。绩效考核信息平台是检验检疫机构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工作的进步,可能会随着绩效考核在检验检疫机构逐步深入而逐步成熟,为检验检疫机构的决策提供公平、公正、准确和量化的考核结果,从而起到奖优惩劣的作用。

2 绩效考核体系

2.1 基本理论

2.1.1 定义 绩效考核(performance examine)是一项系统工程。绩效考核的定义为:组织在一定的战略目标下,使用某种的标准和指标,对组织内部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定量评估,同时运用评估结果正面引导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1]

2.1.2 绩效考核意义 绩效考核对检验检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导向、杠杆、评估和拉动作用。实施开发并使用该类系统会为检验检疫机构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保安全”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助力“四步走”战略的重要手段,对检验检疫机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下列显著优点:①简化工作流程,调动整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的落实。②方便数据寻根,增强安全保护。③实现公正考核,支持可靠决策。④调整管理方法,适应新形势要求。

2.2 绩效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常用方法有:图尺度考核法(Graphic Rating Scale,GRS)交替排序法(Alternative Ranking Method,ARM)配对比较法(Paired Comparison Method,PCM)强制分布法(Forced Distribution Method,FDM)关键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 Method,CIM)目标管理法(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等,本文采用目标管理法对本体系进行研究。

2.3 绩效考核的内容 ①绩效考核主体确定。根据目标管理法的考核思想,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绩效考核办公室、绩效考核联席单位、被考核单位四个主体。②绩效考核模式确立。组织结构:由局领导小组、绩效组、工作人员三个部分构成;考核对象由所有分支机构、省局机关处室、直属单位。考核指标为重点工作、基础工作、质量管理体系、部门民主互评、党组评议以及突出成绩加分构成。

3 绩效考核工作信息化设计

3.1 检验检疫机构绩效考核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目前,很多单位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已经开发出多种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管理信息系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检验检疫机构来说,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特点,主要包括:①方便性:通过该系统,考核主体能够对绩效进行考核,同时能够得到考核的登录密码,考核时间、考核地点,考核过程能够方便地评分;②稳定性:在系统操作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等待时间过长、内容不完整,甚至服务中断等现象,通常情况下,需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③安全性: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技术手段,防止作弊现象的出现;对于数据库、WEB服务来说,需要制定一定的安全措施;④可扩展能力:根据目标考核系统的规划,可以将相应的功能设计成不同的模块,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系统功能的扩展和集成;⑤可维护性:通过网络进行绩效考核时,有的数据操作系统可以自动完成,但是,有些系统需要借助维护人员对网站的数据做出及时的处理和回应。

3.2 系统运行环境分析

①结构选择。本系统采用的是“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2]②平台选择。根据B/S结构的要求,借助现有的软硬件产品,以及软件开发工具,通过对性能价格比进行综合的考虑,选择如下平台:1)数据库:数据库选择SQL Server2000数据库作为应用软件。2)硬件: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网卡、集散器组成系统硬件。3)开发工具:本系统采用C#编程语言实现编程,开发工具为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③网站架设。在Internet服务管理器(IIS)中创建WEB站点。

3.3 系统的功能需求 系统应是根据检验检疫机构绩效考核的流程,自行设计开发的一套软件系统。

①总功能需求。一是对省局机关处室、直属单位的绩效考核;二是对各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每个功能都针对被考核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管理,其中,评分统计中包括:基础工作、重点工作、体系运行情况、党组评议、突出成绩加分、民主测评。②权限功能需求。本系统对绩效考核主体设置了相应的权限。1)绩效管理办公室:可实现部门和员工名单、添加和删除部门,参与对各部门的考核评分,对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成绩进行统计、计算、等功能;2)绩效管理联席单位:可参与对各部门的绩效管理考核评分;3)普通用户:向系统内任何人开放,主要用于查看绩效考核结果,提交考核所需各项资料。

3.4 系统的技术支持 本项目研究开发的信息系统是在B/S结构网络模式下利用作为系统框架,采用SQL,C#等编程语言编程实现的。

①技术。作为一种技术,主要用于建立动态Web应用程序。与现在的Web开发模式相比,作为.NET框架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能够提供许多强大的优势[3]。

②SQL Server 2000。SQLServe:2000是Microsoft推出的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其具有易分析、高安全、易管理、高实用、可伸缩、易操作的特点。

③C#。C#是专门为.NET应用而开发出的语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C#与.NET框架的完美结合。在.NET运行库的支持下,NET框架的各种优点在C#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④B/S体系结构。B/S模式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信息系统平台模式,简化了客户端,简化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使用户的操作变得更简单,还使信息系统维护的限制因素更少。其执行的工作方式如图1所示。

3.5 系统的操作流程 从系统用户输入口令开始,到选取相应的系统模块是系统运行的主体流程,然后才能在其权限下进行工作,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

4 绩效考核信息系统设计

4.1 总体设计方案

①系统的设计目标。本系统通过领导小组、绩效办、联席会议、普通用户四个考核主体的各自功能和权限、执行操作对绩效成绩进行分析、汇总,最后得出绩效考核结论。②系统的整体结构。系统的整体机构如图3所示。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①登录模块设计。系统起始页,检验用户代号和密码是否正确。用户进入系统网址后打开的缺省页面,要求用户在进入系统前验证用户输入的代号和密码后,查询其代号和密码是否匹配。

②考核模块设计。按照考核流程分为:考核输入、考核、考核输出模块。

③管理模块设计。绩效考核工作组织结构图如图4。

4.3 权限设计 本系统权限设置划为两级,分别为管理员(局领导小组授权)和普通用户(包括绩效办、联席会议和其他未授权人员)。各级权限设置如表1所示。

4.4 代码设计 代码的种类包括顺序码、区间码、表意码、合成码等多种。本系统主要使用的是表意码,即把直接或间接表示编码化对象属性的文字、数字、记号原封不动地作为编码。

5 总结与建议

在信息化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全面普及的大环境下,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绩效管理的考核工作和传统的绩效考核工作具有明显的优势。

该系统研究了检验检疫机构绩效考核指标评分、绩效指标统计、汇总的查询功能,具有覆盖全面、权限层次清晰、并发性能强大、组件化的特点。

通过本文研究,只实现了对绩效考核信息化系统设计的理论研究,由于时间和技术以及对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理解深度的限制,本人未能完成该系统的开发与实现,个人建议对以下几点进行进一步研究:

①绩效管理工作所需业务知识、管理体系等多方面知识,该信息化系统应不断细化考核内容,使其逐渐覆盖更多工作面。

②在现有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被考核单位的业务数据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③增加智能工具,提供分析图表、报表打印等辅助子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孙宗虎,罗辉.绩效考核量化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3.

绩效管理系统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公立医院; 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3-0015-06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从2009年开始对公立医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医疗改革,但由于政策的长期庇护,我国医疗卫生市场竞争力缺乏、管理机制不完善、运行效率不高等原因,“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患者最头疼的问题,由此产生了一种“以药养医”的扭曲现象,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与此同r,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医疗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性,各类医院之间激烈的竞争给公立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极大威胁,完善公立医院的内部绩效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由于我国公立医院同时具有医疗服务功能和社会功能,其绩效管理系统不仅包括财务、内部业务流程等医疗服务方面,而且更多地开始重视其社会责任、患者满意度等综合社会价值的提高。公立医院作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承担着一定的政府福利职能,但是由于医院的经营管理通常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干预,加上医院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公立医院在管理中存在不规范现象,渐渐消失其公益性。所以,为了满足医院内部的发展规划和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医院内部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

二、H医院绩效管理系统的现状及问题

(一)H医院绩效管理的现状

H医院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与国内一些公立医院一样,采用的都是目标责任制,这种体系制度简而言之就是上级部门给下级部门分配设计一定数量的指标,其中包括财务指标、质量指标、科室管理、效率等,任务完成量的比例作为科室分配绩效的依据。目前这种绩效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到医院的绩效考核中,这种制度将员工的业绩和医院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在医院成立初期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对医疗需求的增加,这种方式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 1 ]。

目前,H医院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单纯以员工的业绩和收入作为评价指标,考核的时候,只是对员工过去的业绩进行评价和总结,反映的是医院过去一个阶段的经营状况和绩效,通过数据反映出医院的财务状况。一方面,H医院采用以财务指标为考核手段,与业绩挂钩的考核方式,所以在考核时只看重业绩,而忽视了公益性和患者满意度[ 2 ];另一方面,以财务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指标过于量化,没有将一些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也没有注重人性化方面和公益性的指标[ 3 ]。

H医院的绩效评价体系在考核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没有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地评价,且财务指标完成情况都与科室的业务量相关,医院员工只要完成上级所设立的任务量就可以拿到相应的奖金,但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却无法评价。并且其绩效评价体系多年来一直使用,没有更新和改进,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这样使员工在长期的工作经验中逐渐找到了评价体系的漏洞,只要完成给定的任务就能达到考核要求,员工逐渐丧失了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在行动上缺乏目标导向,从而影响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

(二)H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基于H医院员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结合平衡计分卡的要求,本文认为当前H医院员工绩效管理存在诸多不足。虽然,H医院的绩效管理借鉴了国外的很多方法,但大多都是盲目照搬,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等于放了一个空架子,却没有实际的思路和内容。通过资料分析得出H医院的绩效管理体系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1.缺乏统一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H医院的绩效管理仅仅停留在绩效考核方面,没有一套统一的针对全院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只有部分科室有相对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而且以经济指标为重点,指标设计随意变动性大,使得评价结果缺少客观依据,绩效考核成了一种形式[ 4 ]。在内容上缺乏公正性,也存在陈旧片面的问题,得不到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普遍认可,同时增加了各科室之间的内部矛盾,非但不会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还会产生负面结果。

2.总体战略导向不明确

当前H医院的绩效考核还只是停留在核算和汇总的阶段,将旧数据拿来分析,结果单一且没有说服力,并没有将医院的整体层面考虑进来,总体发展战略与绩效前景不是很明确,没有突出医院的重点发展领域,这种不明确的战略导向使得H医院在设计员工绩效管理体系时较为模糊,无法与战略目标紧密结合[ 5 ]。在战略导向不明确的情况下,部门和职工个人的绩效目标没有通过医院总体目标层层分解形成,不能使医院职工的价值观同医院的战略保持一致,医院总目标与职工的个人目标也不能更好地结合起来,医院员工很难认识到医院的发展目标,难以与自身的目标结合,在工作中产生倦怠和迷茫。战略导向不明确的绩效管理系统既不利于员工自身的成长,也不利于医院长远的发展[ 6 ]。

3.管理缺乏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

在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H医院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一直缺少良好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管理部门根据医院往年各科室的效益和本年度的目标制定的,员工几乎没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在执行过程中,各科室把责任目标当成一种命令去机械地执行,对某些绩效评价指标的真正意义并不了解,医院内大多数员工并不知道最后考核的结果,对绩效管理也没有提出任何反馈,缺乏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从而影响医院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身的发展[ 7 ]。

4.设置的指标缺乏全面和科学性

由于医院的数量增加,公立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H医院过分强调财务指标,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绩效确实要首先考虑财务指标,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医院能否按时发放薪酬和实现长远发展,但对于内部流程、患者和学习发展,也同样需要H医院将指标适当分配下去。缺乏其他层面的指标,违背了公立医院的初衷,使得H医院的内部风气变得逐利化。因此,没有考虑其他层面指标设置的绩效管理体系是不完整的,并不利于H医院的健康发展。

5.忽视评价结果分析

绩效管理中需要对绩效结果进行分析与反思,然而目前H医院在绩效管理方面仅仅考核各科室是否完成了绩效,没有展开进一步分析,也没有对绩效结果进行反馈[ 8 ]。一方面,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考核员工时,即便他们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也未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更未提出改进意见。另一方面,员工也没有意识到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对于那些没有达到绩效评价标准的员工,医院处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更别说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其严重不足的方面[ 9 ]。绩效管理应重视工作后的评价,评价过程和结果判断是重点,如果忽略了评价结果的反馈,那么对H医院绩效评估起不到任何作用。

正是因为H医院目前的绩效管理体系存在诸多不足,不利于市场竞争和医院的健康发展。本文拟从H医院自身情况出发,借鉴国内其他医院的管理长处,尤其是上海三级甲等R医院的先进经验,将平衡计分卡作为绩效管理工具,建立新的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来解决问题,建立医院层面的绩效评价体系助力全方位提高H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H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确定公立医院的战略

我国公立医院的宗旨是提供公共医疗服务,追求社会效益最大,这是与企业或者民营医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根本区别。对H医院而言财务指标虽然不是首要目标,但是作为医院经济来源的衡量指标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必须是战略目标的一部分。H医院的发展目标为:在医、教、研、管理、服务等方面持续改进,把群众满意作为办好医院的首要任务,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创建成国家级医疗中心而努力。

(二)H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确定

本文根据绩效评价体系相关研究文献,参考卫生部颁发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绩效评价指标,结合H医院的战略目标,初选绩效指标,然后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10 ]。设计步骤如图1。

1.构建指标库

通过文献法并参考我国目前通行的《JCI医院评审标准》及医院的现行战略,采用Delphi法进行第一轮专家咨询,确定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本文所咨询的专家具有十年以上医院高级层面管理经验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医院的运行机理比较熟悉。选取的专家包括H医院的科室主任、副院长、院长、书记等20名,足以保证专家的权威性。经过两轮咨询,最终确定基于平衡计分卡的H医院院级绩效评价体系指标及负责部门。包括:一级指标4个(患者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和财务维度),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36个[ 11 ]。

2.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确定指标的权重。在整个评价体系中,不同指标有不同的地位,不同指标对H医院绩效的评价发挥着不同作用,因此需要为每项指标赋予权重系数来平衡各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确定指标之间和指标与评价结果之间的关系[ 12 ]。权重系数是根据指标体系中每项指标所占的重要程度而赋予的数值,简称权数或权重。要注意两点:一是权重系数越大表示相对重要程度越高,反之权重系数越小则表示相对重要程度越低;二是同一层级中所有权重系数和为1,上一级指标细化出的每个子系统中权重系数和也为1。

通过专家咨询法20名被咨询专家对已确立的H医院院级绩效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进行了两两比较,并对其重要性打出了适当的分数。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人区分信息等级的极限能力为7±2”,于是引入了Saaty相对重要性评分表作为评判标准[ 13 ],如表1所示。

以AHP法对20名专家的评分进行统计计算,得出H医院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整理统计如表2所示。

在确定了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后,本文采用相同的方法依次确定四个维度下的二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的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三级指标改变了咨询表中的相对重要性评分结构,采用单独逐个打分法,评分标准如表4所示。

具体处理过程是以每一项二级指标为一个单位,20名专家对这一个单位内的三级指标逐个打分,求出所有专家对同一指标分数的平均值,然后通过平均值的对比构建判断矩阵,依据AHP法的过程与原理确定出三级指标的权重系数。

最后将一、二、三级指标相对应的权重系数相乘,得出末指标的组合权重,即三级指标在整个绩效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保留四位小数),最终结果如表5所示。

3.制定绩效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在确定了H医院院级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之后,还需要对每一项三级指标的评分标准作出相应规定,详情见表6。

参考依据:主要是卫生部标准、上海市卫生局标准、青岛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监测考评标准(修订版)、医院要求以及三级甲等医院整体均值。

考核方式:信息管理系统获取、文件查阅、问卷调查等[ 14 ]。

标准分:为了考核方便,给每个三级指标设一个虚拟标准分10分,最终得分根据相应权重对其标准化。

三级指标得分=该三级指标虚拟得分*指标权重/10;

医院绩效考核总分=∑三级指标得分;

考核周期:考核周期为一年。

四、H医院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体系实施保障

为实现H医院绩效管理体系顺利有效的实施,必须有一定的保障条件,需要全院从制度到组织,从思想到行动的大力支持。

(一)思想保障

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建立与实施的思想保障是明确的战略目标。于平衡计分卡这一绩效管理工具而言,战略目标是建立基础,一切指标的建立都围绕战略目标;对于管理者来说,战略目标是决策基础,一切决策行为都以战略目标为依据;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战略目标是行动指南,一切医疗工作都以战略目标为中心。实现医院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的每一个时期,都将战略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通过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得以体现,从而引导全体人员逐步实现战略目标[ 15 ]。

(二)制度保障

建立平衡计分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绩效管理,因此,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在一定时期内考核员工绩效的情况,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完善和修正。在对H医院各个科室、各个员工进行考核时,进行定期考核,如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年终考核,从小范围扩展到大范围,这样不仅能够合理测评各个科室、各个员工的绩效,而且可以通过考核来督促医院员工不懈怠工作,有助于医院更好地发展。另外H医院需要建立员工自检互查制度,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而且能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推动整个工作流程简洁公平化,从而促进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沟通保障

首先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展开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随机选择各个科室的患者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将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在测评之后,对患者满意度高的科室和员工进行奖励和表彰,对满意度差的科室和员工进行教育和改进,从而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另外,也可促使H医院从患者反映次数最多的问题入手,不断改进医院服务质量,完善沟通机制,及时帮助患者解决矛盾,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最终目标。

(四)理论保障

对H医院员工进行全面平衡计分卡理论的相关培训为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提供了知识理论保障。医院作为特殊的事业单位,其内部员工的医疗专业素质比较高,但是对于管理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平衡计分卡理论知之甚少。不需要每个员工都精通平衡计分卡或擅长管理,但是需要他们了解平衡计分卡的思路,这不仅能更好地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而且对于员工自身的成长和业务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定期全面的组织培训也是实现学习、交流、沟通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 索红婷.平衡计分卡(BSC)绩效评核体系的运用[J]. 现代商业,2015(33):141-142.

[2] 刘丁己,褚荣伟,陈柏彰.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绩效实证研究[J].中大管理研究,2007(2):48-64.

[3] 杨宁.基于平衡计分卡的S冶金矿业集团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D].青岛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崔琳.基于平衡计分卡的C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 石雨鹭.基于平衡计分卡的W煤矿绩效评价体系构建[D].青岛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 李卫.基于平衡计分卡的Z银行绩效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 黄倩.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8] 吴杰.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绩效管理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 李莹.基于平衡计分卡的D公司研发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D].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0] 程友宝.基于平衡分卡的公司战略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1] 钟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A公司绩效管理设计[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2] 岳金燕,金水英.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9):112-115.

[13] 宋平.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绩效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