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流企业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践课程;现状;建议

The Status and Suggestion of the Sand Table Simulation in Logistics Companies’ Operation

JIA Xu-guang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

Abstract: Discussed the urgency of the sand table simulation training courses in logistics companies’ operation from the view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logistics sand table simulation training courses, pointed out the questions, as a result of it, given suggestions of the course.

Keywords: logistics companies’ operation; sand table simulation training courses; present situation; suggestion

引言

物流是个诱人的新兴产业,不仅加速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所需人才量巨大,同时,物流行业是一个极具实践性的行业,物流操作涉及的内容一般包括货物的储存、装卸、包装、运输、配送等环节的操作,实现对客户、货主的承诺。但物流作业现场不确定因素多,极易发生差错、质变、溢缺、破损、丢失等事故,无论发生何种事故,低廉的服务费用是远远抵偿不了巨大的经济和信誉损失。因此,作为物流行业的从业者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对物流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严密的管理与控制,加强岗位和岗位之间无缝的衔接,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与效益,满足客户的需求[1]。

一、物流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培训课程开设的迫切性

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大部分是非专业出身,一线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更多的是凭自己积累的经验做事,很少能与现代物流理念相结合进行工作的优化;中层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计划与实施过程中,思想观念上往往从本部门出发,希望其他部门能够配合本部门的工作,当工作中出现差错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追查其他部门的责任。这就导致了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最终影响客户服务水平。这种情况使得企业对于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统筹规划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培训显得尤为迫切。

为提高物流从业人员对现代物流知识的认知,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工作素质,目前物流企业的惯常做法是邀请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为员工做一切物流基础理论的讲座,对于这种授课式培训,员工一般只能掌握一些现代物流前沿知识,物流发展趋势等,具体在工作中如何运用并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鉴于此,各类物流企业对于能够涉及物流工作各方面的、体验式的、能够使员工有深刻印象并能够很快转变员工工作观念的培训方式是迫切需要的。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各大中专院校近些年陆续开展了物流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学生在校期间不能融入真实的企业环境,体验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作业模式,造成学生虽然学习了各种现代物流的理论知识,但一旦走入社会接触真正的物流工作环境,往往显得手足无措,不能尽快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鉴于此,各大中专院校对于能够紧密贴近物流企业实践、仿真物流企业流程、学生能全面参与、不受企业工作时间影响的独立授课课程非常期盼。

二、沙盘模拟培训课程现状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战培训课程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军事沙盘推演演化而成,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体验式培训方式,在培训过程中实现了学员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它运用独特直观的教具,融入市场变数,结合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讲师点评,使受训人员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中,全真体会企业数年的经营管理过程。沙盘培训一经面世,就以其独特新颖的培训模式、深刻实用的培训效果受到中外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培训专家们的青睐,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经营管理培训的主选课程,各大中专院校也纷纷开设沙盘模拟教学课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即可短距离接触企业经营环境,形成良好的职业思维[2]。

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沙盘有:(1)生产制造企业沙盘。该类沙盘主要着眼于以生产制造企业为原型的生产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生产活动的决策与开展、生产成本的预算与控制等;(2)商业连锁企业沙盘。该类沙盘主要着眼于以大型商场、连锁超市为原型的商业企业的连锁扩张经营,主要培养受训学员对于市场的预测能力、对于连锁网点的管理能力、对于总部的规划与决策能力等。(3)物流企业经营沙盘。该类沙盘目前市场上较少,其主流产品主要着眼于以运输公司为原型的物流公司的派车提货、运输调度、货物运输和运费结算以及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招募、财务管理、网点办公室的购买与租赁等)[3]。

三、现有物流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课程的不足

对于满足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培训与物流专业学生进行体验式课程来说,生产制造企业沙盘和商业连锁企业沙盘由于其关注重点不在物流工作上,显然是不适用的;而目前市场上的物流企业经营沙盘虽然对于物流运输工作以及相应的企业管理工作做了较详细的设计,但仍然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

1、物流业务形式单一。现有物流沙盘所涉及到的物流业务主要工作包括派车提货、货物入库、货物分拣、车辆调度、线路选择、货物出库、货物到达、运费结算,主要围绕完成若干运输任务而开展,受训者主要考察的指标是运输业务的交付时间,即在一定的交付时间内,完成将相应货物提货,入库、分拣、装车、选择路线、在途运输以及到达结算运费即可。其中提货,分拣、在途运输以及到达结算运费所需操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入库作业只需考虑有没有足够容量的仓库即可,选择路线则是在一副系统内含的全国地图上选择走哪条路、用何种运输工具进行运输的决策。对于综合物流公司面对多种不同货物所进行的仓储保管作业、配送作业、物流外协等没有涉及。

2、未深入考察各物流岗位统筹规划能力。一家综合物流企业中有各种岗位,包括仓库管理员、车辆调度员、运输经理、配送经理、市场开拓员、订单处理员等,各岗位在实施具体工作前都必须统筹工作岗位的现有资源,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一款培训系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功能,才能让受训者有所得,而目前的物流沙盘更多的注重运输业务的车辆调度方面,对于其他的则很少涉及或者涉及很浅。

3、过多注重非物流业务。物流公司最主要的业务应该是仓储、配送、运输、调度、物流订单处理等工作,物流企业经营沙盘的重点也应该放在物流业务的处理上,而目前的物流企业沙盘却把较多精力放在物流企业人员的招聘、办公室规模和装修的档次决策、物流业务的招投标,而对于具体的物流业务却只涉及流程性的运输业务,作为培训物流从业人员来说显然是偏离了学习的重点。

4、不能针对经营结果给出经营分析及建议。一家物流企业经过全公司所有人员团结协作完成阶段性的经营后,经营绩效的考评是非常重要的,公司各级从业人员只有在上阶段的经营结果中才能找到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在,从而在下阶段的经营中发挥优势,弥补劣势。物流沙盘培训也应该体现出这样的特点,才能让受训人员在运营中不断思索、成长。而目前的物流沙盘期末绩效评估或者指标不够科学,或者根本就没有详细的评分细则,只是在阶段性经营结束后由系统直接计算出小组得分供比赛排名使用,各受训人员对于竞争对手各方面的情况也无从得知,对于下阶段的经营战略制定缺少科学的指引。

5、竞争形态偏离社会实际。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参数一般是市场维护人员的努力程度和企业本身的信誉度,和某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后物流业务的价格主要靠成本加成法来确定,一方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一方面实现了物流企业的盈利目标。而目前市场上的物流沙盘却在续签了一部分订单后,其他的每一张订单都靠竞争企业的竞标,标价最低者中标,这样在培训中尤其是有比赛性质的培训中,各小组为了竞得订单,不惜以最低价格甚至是0来投标,导致各小组无需恶性竞争,这种竞争形态偏离了社会实际,无法让受训人员养成正常的经营观念。

四、物流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课程开设建议

为达到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统筹规划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目标,建议物流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课程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物流公司业务流程,再现物流企业经营实战,提升受训人员实践技能。根据实际物流公司业务种类及履行特点,结合培训特点,整合出一套适宜进行培训并基本与实际物流公司业务履行过程相一致的经营流程,使整个培训过程中能够再现物流企业经营实战,受训人员可以体会物流企业的竞争环境和经营环境,在完成物流企业的各类订单过程中提升实践技能。

2、综合物流企业各主要岗位工作计划表。为考察受训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将各主要岗位(公司财务、配送经理、调度经理、仓库主管)的工作计划表进行汇总,在相应工作过程中要求各岗位人员进行填写,锻炼受训人员的统筹规划能力。

3、将配送业务进行分解并在课程中实现。根据配送业务特点,将配送业务分解为集货、仓储、分拣、配载、配装、送货、结算等步骤,并在课程中实现每个环节的实施。

4、实现仓储业务的储位规划与管理功能。根据仓储业务特点,设置不同种类货物(普通货、冷藏货、轻泡货、重货)和不同容量的各类仓库(普通库、冷库),让学员对仓库储位进行规划与管理,实现仓储业务与现实物流公司的对接。

5、实现运输业务的车辆调度功能。根据运输业务特点,设置不同种类与容量的车辆供学员使用,重点突出车辆调度、运输业务揽货和交货等几项业务操作,考察受训人员车辆调度能力。

6、提供经营结果分析及经营建议模块。设置科学、完整的物流公司运作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每一个经营年度结束均可以进行综合得分的计算,可以对学生模拟经营的结果进行考核并排序。根据各组不同的经营结果,给出相应的下年度经营建议,为优化下年经营提供较科学的参考。

7、竞争形态贴合社会实际。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参数选取市场维护费用的高低和企业以前年度完成业务的情况并综合考虑,如果某物流企业上年度完成业务情况较好,则本年度一些较大的客户就会主动与该企业联系并与之商谈相应合约,即使某物流企业上年度业务完成情况不太好,如果本年度在市场维护方面比较努力的话,也能够获取一定量的物流订单。使得竞争形态贴合社会实际,课程更具现实性。

参考文献

[1]贾旭光,宋卫,许冬敏.在游戏中体验物流经营之道——沙盘模拟实战[J].物流技术,2009(06)

[2]许立兰.高职沙盘模拟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分析[M].湖南大学,2012(10)

[3]宋晖,樊秀南.物流模拟运营沙盘应用浅析[J].农业与技术,2009(06)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形势可谓节节攀升,遍地开花,这也使得物流企业更注重对营运与管理绩效方面的评价,成为了当前的经济发展的研究热点。通过定义物流企业的基本流程,引入供应链参考也就是SCOR模型,来进行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的营运和管理评价,进而达到完善新时期物流企业管理的目的,已成为了当前的一大发展趋势,本文结合某物流企业的具体案例和对SCOR模型的应用,对物流企业的营运和管理过程进行了积极探究。

关键词 :物流企业;SCOR模型;运营;管理;评价

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融合,不断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国际市场间的运作与联系,这也为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此发展过程中,对企业的营运和管理进行有效的评价,是政府监督企业的重要手段,更是激励企业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的重要形式,对于物流企业的做大做强和高效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SCOR模型简介

综合看来,供应链参考模型最早出现在1996年,当时正值美国供应链协会成立,在该年年底,就由这一协会提出了一种供应链的诊断工具——标准供应链参考模型,对业务流程再造、流程度量等领域进行了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出一个多功能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它所囊括的五个基本管理流程分别为计划、资源、生产、交付和退货,基于流程定义,可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具体实践中,虽然这些层次中的流程不包括在SCOR模型中,却不影响其在运用过程中借鉴SCOR模型的思路和方法,进而通过评价来找出企业内部的关键流程和指标,进而促进企业的有效发展。

SCOR模型是一种描述和优化供应链过程的工具,讲求对企业供应链流程的梳理和绩效评价的指导,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完善,其综合世界多家顶级企业绩效管理和评价的的结果,为新时期各行各业提供了绩效评价指标管理方面的经验,成为了一种参考借鉴的绩效评价方法,是一种标杆指标,对新时期的物流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

2、某物流企业营运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SCOR模型的应用

2.1 某物流企业营运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及依据

如图1所示,设计过程中用到的SCOR模型的第一层结构对其所包含的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显示,主要有计划、资源、生产、交付和退货5个,这是在提炼实行供应链绩效管理企业的共性基础上得到的,且其体现的是企业具备物流功能进行供应链环节的过程,基于此,应当在立足模型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对SCOR模型的借鉴,并真正意义上联系起5项基本业务流程与物流企业的实际业务特征,只有通过此种方式,才能达到科学合理的效果,有利于其在后续发展中指导意义的发挥[3]。

综合笔者的研究来看,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经营特点决定了物流企业去选何种绩效评价方法,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的物流企业已具备提供系统化物流服务的能力,在具体的发展实施过程中,企业以客户的需求为依据,来完善后续收货、存储和送货等服务的,进而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一体化服务,而且基于客户需求的角度而言,退货工作不仅仅是服务的终点或结束,物流企业服务的内容还应有对货主发货情况的跟踪,对客户询问的响应等等,体现在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社会的发展,会逐渐宽泛化这种客服工作的范围,逐渐发展成为了综合服务型物流业,如图2所示[4]。

结合对上述图2和图1的比较可看出,在当前的物流业发展中,SCOR模型类似于综合服务服务型企业业务流程,可以看出,后者最大的特点在于可提供系统化的全部服务,囊括了给供应商到客户整个供应链过程,可以针对涉及到的全部业务,通过对企业相关资源的利用,实现了为客户仓储、配送等全过程服务。具体的操作中,针对综合服务行物流企业使的第一层运作模型,用SCOR模型描述并定义其基本流程,主要包括5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计划、资源及客户服务、仓储、配送,具体实践过程中,作为确定综合服务型企业竞争目标的基础,第1层运作模式对整个物流企业服务的开展意义重大,且5个基本业务流程的水平决定了企业的整体运营和管理水平,企业发展过程中,分析第一层模型,可实现对营运和管理评价体系第1级指标的构建,即具体服务过程中的计划、资源及客户服务、仓储和配送。

2.2 某物流企业营运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中SCOR模型的应用

在上述设计步骤的基础上,构建某物流企业营运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1级指标,对其中涉及到的5个要素进行了以下解释[5];

技术是根本,是对企业整体营运管理能力的评估,结合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分为资源整合、配送计划以及仓储计划。

资源是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实体,寻求外协资源可使企业提供更为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具体有供应商和物料的收取等,构成了运作的实物。

仓储是对商品进行集中、加工、分拣等服务业务,在此过程中,需运用先进的信息网络和技术,也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进而确保配送过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是整个服务环节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配送是物流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严重影响着物流企业的运输效率,也是决定企业最佳经济效益的主要流程,构成了整个企业运营的联系线索。

客户服务水平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旨在对企业维持与客户良好关系程度的考察,是企业未来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看来,物流企业的发展中,相关的服务指标应当兼顾企业发展的趋势,基于此,笔者在某物流企业营运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中应用SCOR模型时,在1级指标的前提下定义各2级指标并按照某物流企业现有的部门设置,对其中重要的评级指标进行了遴选,进而完善了评价指标的实际应用。

3、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在供应链模型发展过程中,著名绩效评估公司(PMG)和全球供应链管理咨询公司(PRTM)共同对供应链实践和IT评估进行了指导,并在此基础上,于2000年提出了供应链成熟模型,进而实现了对SCOR模型定义的供应链基本流程的评估,PMG 公司依据经济绩效与供应链实践之间的关系,结合所运用企业的发展发展需要,开发出了一套供应链绩效的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将其作为卓越企业特性的指标进行了提取为“标杆”,来指导相关企业的服务发展。

衡量企业是否达到卓越的标准见表1,这是通过整合物流企业的特点及SCOR模型的指标总结出的卓越指标,从定性分析角度看供应链成熟模型流程分解显示此企业处于内部业务整合阶段,它不仅仅关注各个部门的绩效,而是建立了相应的统一操作流程和规范,相比于行业中的“标杆”指标,笔者结合某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构建了其营运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过程中参考了SCOR模型,对企业发展过程中供应链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考虑,并有效结合“卓越”指标,以发展的眼光,建议企业在营运和管理评价中加以运用,以此来发挥其对物流企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4、某物流企业营运和管理评价

在本次设计研究中,笔者选取了该企业2006-2007年的数据(出于企业商业秘密的考虑,未标明具体数据),并依据该企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层次分析法及主成分分析法来进行对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该企业的营运和管理水平,然后得到如图3的分类绩效值比较图。

分析上图可得出,从2006年上半年开始到2007年下半年,该企业的营运和管理水平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综合来看,整体绩效提升最为显著当属2007年,具体为:(1)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充分重视了客户需求,映射出企业愈加重视客服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可有效和及时地解决客户问题;(2)仓储和配送两方面绩效基本呈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由于企业长期形成的人力资源优势加之雄厚的资金基础,使得仓储和配送这两项业务发展稳定。

此外,从上图也可以看出,此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在2006年的下半年,计划绩效出现下降趋势,经笔者结合该企业的实际发展分析发现,对计划绩效影响较大的首推送货准确率,因为可以从图上看出,相比于2006年的上半年,下半年的送货准确率明显降低,具体细分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下半年员工的流失率增加,使得此物流企业的相关工作计划得不到有效实施;另一方面,是因年末的关系,该企业所承担的送货量不断增大,使得其准确性降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其实施有效的营运和管理评价对于企业的发展作用重大,本文从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势出发,引入SCOR模型对所在企业的基本服务业务流程进行了有效分析,并在后续文章的写作中,结合我国某物流企业特有的业务流程,根据其实际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建立了营运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促进我国物流企业的不断进步,让这种指标体系有助于此企业从职能管理到基本流程的转变,在后续评估中,结合卓越企业“标杆”指标进行比价,分析出了此物流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发挥了SCOR模型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红英,黄远新.基于SCOR模型的物流企业营运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0,04:81-84.

[2] 黄远新,刘娟娟,黄有方.基于SCOR模型的物流企业营运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0,04:8-12.

[3] 张先敏.供应链管理与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D].中国海洋大学,2013.

[4] 洪怡恬.物流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基于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1,01:76-80+89.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企业;安全管理;策略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成本趋于平稳。企业原有的体制己经或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安全管理工作同时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安全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现状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巨大,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传统的运输、仓储、联运、货代等企业也加快了业务重组和资源整合的步伐;新兴物流企业在努力扩大规模和提升水平;民营和外资物流企业纷纷兴起和加入,加速拓展市场。目前,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不同规模层次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从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看,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物流企业一部分是在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的基础上,通过物流服务的延伸和运作方式的变革转变为物流公司;还有一部分是为满足物流市场的需求,以物流事业为经营内容的新型物流企业,其中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以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方物流企业等。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仍然过高,社会物流整体效益差。由于管理体制改革的落后,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仍然处于“小、多、散、弱”的状态,普遍存在经营分散、功能单

一、自动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企业横向联合薄弱,物流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使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不利于社会化专业分工。这种分散的、低水平的管理活动也存在许多安全管理弊端,抑制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2保证现代物流企业安全运营的创新管理策略

2.1实施领导干部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企业安全工作落实与否,关键在于领导。真正做到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具体抓,负具体责任;其他工作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内的安全工作负责任,形成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局面。具体说:一是企业经理重视安全,言传身教带动各基层部门负责人都来重视安全工作。经理要亲自参加企业每个月的安全工作例会,听取部门安全工作汇报,掌握各种动态,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亲自过问上级布置的各项安全工作和专项治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亲自参加重大的或专项的安全检查,使职工感受到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分管领导真抓实干,做好细致的安排与责任落实工作;三是其他领导在其分管工作中支持和服从安全工作的要求,避免产生矛盾和抵触,形成齐抓共管、确保安全的局面。

2.2树立安全经营观念,促使安全与经营的协调统一。安全和经营是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成本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人们的思想中,安全投入是一种不能直接获得收益的投入。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企业经营者在企业运作中,把利润和安全投入放在一起来衡量的时候,往往会把利润放在更为优先的位置来考虑。但是我们要从思想上明确,省去了安全投入,是否就是省了成本,增加了利润呢。当安全工作与经营有矛盾时,要通过我们的工作将其化解,达到安全与经营的统一。要避免把安全与经营割裂开的倾向,处理好“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辩证关系。当生产与安全有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安全。这就给安全管理人员吃了定心丸,使他们消除了顾虑,挺起腰杆敢抓敢管。在措施上,以是否确保安全为其他工作取舍的前提,使安全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防范,有效地维护了安全监督的权威性。同时强调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不敢开拓经营。随着经营的搞活,必然产生许多新的安全问题,如公司把一部分仓库、店面租给客户自行保管,会出现一些客户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或因片面强调设施利用率忽视安全有关规定的现象。

2.3建立合理规章制度,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企业的安全工作必须有据可依、依法管理,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国家《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法规的出台,为企业安全工作提供了依法管理的依据和保障。作为物流企业应在国家法律法规整体架构的基础上,结合经营情况和服务方式的变化对企业的安全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完善,形成企业安全制度。随着仓库外租形式的出现,需要跟上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要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安全自查、责任自负、隐患自除、接受监督”的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外租仓库安全责任书制度等。每年初,在制定经济工作计划的同时应做出全年的《安全目标管理工作分解表》,与“管钱管物”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外租户等签订专项责任书,对灭火器材的保养、维修、换药和特殊储备保养,对特殊工种的培训等均做出时间安排,使各项安全目标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班组、岗位。这样,什么时间该干什么,由谁指定,一目了然,确保各项安全基础工作有序进行。2.4加强监督,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安全工作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和规范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二是抓现场安全管理。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安全工作的重头戏,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脚踏实地,做好细致的工作,坚持不懈地巡回检查、再检查,整改、再整改来促进企业安全制度的落实。

物流企业要坚持每月一检查,库区每周一检查,仓库“一日二查”制度,采取二级查与专业查相结合;集中查和抽查相结合;领导查和夜查相结合;季节查和节日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多次大检查,借助于社会大气候,推动安全工作不断改进。要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对许多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达到了超前预防,及时清理隐患的目的。认真做好各级安全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隐患,严格按照规定填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实行整改反馈,落实不安全因素的整改工作。随着企业情况的变化,安全工作往往会出现新的难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因此,在抓表面上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安排研究、探索和解决一些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力求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坚持把自管库纳入企业安全管理范围,做到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标准。当然,严格对自管库的管理是一个艰苦细致的工作过程,自管库往往为了省钱,或为了赶任务,或图一时方便,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在禁烟区内抽烟、明火作业、乱拉乱搭电线、使用高功率电器、堵塞消防通道等。有时今天检查发现的问题纠正了,明天类似的问题又会发生,因此生产现场管理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一丝不苟地抓落实;二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而对常遇到的自管库对安全检查不配合,隐患整改落实难的问题和甚至出现租赁双方关系紧张的现象,使我们意识到搞好自管库的安全工作离不开承租方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此,安全管理也要提供优质服务,工作方法切忌简单、生硬,要经常与租户交流、沟通,尽可能为租户提供方便,帮助他们解决经营、生活上的困难,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化解矛盾,以取得工作上的相互支持。新晨

2.5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增强了,就会减少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一个企业经营者的安全素质提高了,安全意识能跟上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会现代生活的需要,自然会认为应该投入资金改善安全设施,他的行为就能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安全要求。一个职工的安全素质提高了,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就会自觉地用安全要求去面对工作和生活,这样就会将各类事故拒之门外,这是搞好安全工作的灵魂。很多事故的发生,往往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环节,哪个时刻出了某一个事故,而是缺乏安全意识所造成的后果。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教育,用钢性的力度来增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让我们的行为服从环境的需要,按照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同时要重点加强对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对保安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强化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向专业化法制化靠拢,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安全管理法规武装头脑,使他们能用法制法规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及日常工作,使安全保卫工作更加法制化,更好地为企业保驾护航。

总之,进入21世纪,变革成为永恒的主题。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学习的速度。物流产业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驱动下,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年代。变化的世界对供应链管理、对第三方物流和对运输、仓储、国际物流、商业物流、制造业物流都带来了挑战,企业物流管理必须自身变革,才能应对挑战。在现代物流企业的安全管理中,要坚持做到领导对安全的责任落实到位、规章制度规范到位、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到位,才确保企业的安全,促使物流企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农建.物流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汪波.以资源整合发展物流营销的基本战略[J].综合运输,2005(3):45.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加快,现代物流将成为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技术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加速物流产业的改革与创新。宝供物流集团的发展战略就是信息化驱动战略。

下面摘自新闻媒体的报导:

*宝供储运--这么一个原本很小的民营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竟然会这么执著。甚至,一些储运业的同行也不一定会理解或者赞同宝供储运的这种“另类做法”。然而,这种“另类做法”不但是宝供储运业务连续翻番、资产几十倍增长的关键,同时也正是我们之所以今天选择了宝供储运,而不是像一年前那样找一家证券企业或者航空公司来讲述“IT味道”的原因。

摘自《IT经理世界》杂志1999年8月笫15期《IT的味道--宝供储运的成长故事》

*在记者采访的众多物流公司中,无论是宝供的朋友还是宝供的对手,都对它的信息系统羡慕不已,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宝供依靠它获得了名气、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聚敛了不少的财富。从1994年底成立至今,短短6年的时间里,宝供的客户从最初宝洁一家发展到现在的40多家,其中多数是实力不菲的跨国公司。藏在这个非凡业绩下面的是宝供贯穿始终的信息化建设,还是在1997年,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还不知道Internet为何物的时候,宝供就开始用它来“武装”自己的物流系统。

摘自《计算机世界》报2000年8月《一个成功的典范--宝供物流》

*宝供这几年的发展很是有了些神话的味道,不仅拿下了40多家外资企业的物流业务,还吸引了众多目光关注他们信息化进程。第三方物流要做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管理并提供全方位服务,所以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必由之路,而物流信息化也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所以宝供一直在进行内功修炼。

摘自《网络世界》2000年11月《宝供,扛起物流大旗》

*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建立世界级物流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流企业以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物流公司必须拥有强大的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设计和运行基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高效物流信息系统软件,帮助和推动客户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才能赢得关键性的竞争优势。早在1997年,在国内企业“许多管理者还不明确IT的确切含义,还不能够想像IT将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起什么作用”的时候,宝供物流公司便看到了信息技术对物流业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果敢地制定并启动“企业信息驱动发展战略”。短短五年时间,宝供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五次飞跃”。

摘自《粤港信息报》2001年6月《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

二、企业信息化与CIO

中国企业信息化正在蓬勃发展,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CIO-企业信息总监,随着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所担当的角色、承担的责职、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很大差异。即使在同一企业,CIO的职能也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拓展,而发生分化和蜕变,素质上要求既懂技术,熟悉业务,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发展趋势己从技术支持型提升到管理决策型,作为CIO对企业的业务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必须具备丰富的技术知识和接收新技术的能力,懂得如何将最合适的技术运用于本企业,能够合理安排技术投资的优先次序,作为管理者,需要具备出色的分析和组织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整合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主要信息资源,建立企业信息运作架构,还要有规划、执行与管理长期计划的能力,这样的CIO才有可能提升为企业最高决策层的成员,CIO的责职也从一个技术部门的业务范围的微观管理,进入到企业宏观规划的层面。

五年来,宝供物流从一个传统的储运公司转变为能提供集成化、客户化、网络化、信息化服务的物流企业的过程,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一个不断更新和递进的过程,随着企业的发展CIO也从电脑部负责人、计算中心主任、信息技术部经理到信息总监。而且逐渐从后台走向前台,更多地参与公司战略规划与设计,并成为企业管理层的重要一员。作为信息总监的岗位设置,公司明确规定其常规性职责、协同性职责的工作目标及工作内容。

常规性职责的工作目标如下:

1.制订、规划、设计、实施企业的IT发展计划.

2.善于把IT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结合.

3.IT技术策略的规划者和实施的组织者.

4对基础设备和结构(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的稳定运行负责,并确保投资有效.

常规性职责的工作内容如下:

1.经常研究了解和掌握最新技术进展,具有深刻的技术洞察能力,对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出方案.

2.拟定及审核本部门的组织发展规划,经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

3.拟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经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

4.检查、督促、帮助所属员工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地开展工作,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标.

5.对每年预算的IT发展计划,负责组织安排.

协同性职责的工作目标如下:

1.从公司大局出发,协调处理本部门与公司其它部门的关系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与客户及相关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保持良好的沟通.

3.掌握所属员工的思想状况及工作状况,采取有效的方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4.招聘、考核、培训及发展所属员工,在权力范围内提名或审批所属员工的升迁、调动及奖惩。

协同性职责的工作内容如下:

1.决定IT技术实施和服务中的哪些部分需要自己开发,哪些需要外包。

2.与关键的IT产品及技术提供商和顾问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绩效;平衡计分卡

一、引言

现代物流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适时地对物流企业的绩效进行有效的评价,有助于物流企业及时发现自身所处的优势和不足;有助于物流企业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有助于物流企业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使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从而立于不败之地。科学全面地分析和评价物流企业的绩效,已成为物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关于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近些年国内的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陈志祥(2004)建立了敏捷供需协调绩效评价指标体第;陈畴镛等(2003)利用平衡计分卡建立了供应链物流的绩效评价体系;胡晓燕(2003)提出了基于成本指数的物流评价体系;刘源(2001)应该数据包络分析(DEA)对企业物流系统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周涛等(2002)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物流企业的绩效进行了量化评判和分析。在物流绩效评价方面不同学者侧重点各有不同,关于评价指标也没有形成一个广泛的共识,所构建的评价体系也不尽相同。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含义

第三方物流是一个新兴行业,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由欧美国家提出,在我国其发展的历程更短,社会各界都对第三方物流给予了热切关注,这种关注,形成了一股第三方物流热。至今对第三方物流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是指传统的组织内履行的物流职能交由外部物流企业承担,这种外部承担物流职能的企业称第三方物流企业。该定义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多系列服务。第三方物流有别于传统的物流企业,传统企业只限于一项或一些分散的物流功能,如运输公司提供运输服务等。第三方物流虽然也包括单项服务,更多的是根据合同条款的约定,整合一个或几个以上的物流功能,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依照国际惯例,服务提供者在合同期内按提供的物流成本加上需求方毛利额的15%~20%收费。

2.第三方物流是个性化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可根据服务对象、需求类型、服务业务流程和服务时间,有针对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准时制配送,订单合成等。这也体现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的现代物流理念。

3.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第三方物流能实现功能整合、实现实时跟踪、实现快速反应、实现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促使企业把原来由自己完成的物流作业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

4.第三方物流与企业之间是长期合作的关系。第三方物流企业同货主企业的关系应该是密切的、长期的合作关系;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常常深入到货主企业的销售计划、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有助于促进货主企业的物流效率和物流合理化。

三、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原则

1.注重经济效益原则。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要注重经济效益,使得费用最小化和评估收益最大化,评估要符合现行企业法的规定,应该兼顾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对市场经济建设要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2.科学性原则。绩效评价要能够科学地评价与估量出企业的综合运营能力,真实反映出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存在问题。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如何,直接关系到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时效性原则。物流企业绩效评估要突出时效性,评估要简、明、快,迅速指出物流环节的缺点和不足,形成快速有效的反馈,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

4.系统性和可行性原则。绩效评价要能够完整地反映现代物流过程的特征和规律,尽量使评估过程简便易行,便于操作,应尽量与我国公司法、税法等现行标准相一致。评估方法应该简洁明晰,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

5.层次性和重点性原则。绩效评价要注意分清主次,要有层次性,在每一个层次中应选取评估重点,能够准确、科学地评估现代物流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估算出企业所处的优劣,能够为评价企业整体运营状况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决策。

四、评价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传统的绩效评价分析技术通常以财务分析为重,不能适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的需要。但如果结合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 S.Kaplan)和大卫.P.诺顿教授(David P.Nortan)1992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平衡计分卡”(BSC)的思想,则可以提高绩效分析的技术含量。这一指标体系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全面系统地考评企业的经营业绩,克服了单一财务指标体系的不足,有利于战略性竞争优势的正确评价和正确决策。

战略平衡计分卡是一整套用于衡量与企业战略经营成功相关的要素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包括财务业绩指标,顾客业绩指标、内部经营流程业绩指标和学习与创新业绩指标四个方面。这一指标体系不仅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竞争实力,还直接表明企业的奋斗目标和宗旨;有利于管理者决策的正确制定和战略性竞争优势的形成;有利于企业全体职员对其战略计划和目标的理解。

在BSC的最新发展――第三代BSC体系中,目的陈述、战略地图、指标体系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了平衡计分卡体系。为使这三部分能够组成有机整体,在BSC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贯穿一致的理念,需要高效的团队和周密的工作计划。具体来讲,执行平衡计分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组织战略,做出目的陈述。企业管理层对组织战略决策进行深入分析,研讨并澄清有关组织定位的具体内容,最终在组织中对组织战略选择达成共识,明确组织战略的定位,形成对组织未来愿景的清晰描述,产生初步的目的陈述。该步骤的主要意义在于扩展组织战略,使较为抽象的战略愿景具体化。

2.确定战略地图,初步界定测量指标。继续深入研讨,完成对战略地图的确认,并形成初步的测量目标表格,开始考虑对战略地图中各个目标如何测量。

3.筛选指标并形成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为了确保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从收效、可控性、可度量等角度,对备选指标筛选、排序。把产生的若干备选指标进行分类,如按照市场客户、企业价值、经营优势、信息系统、员工等五个方面分类,再将每个部分的指标,从效果、可控性、可度量性等角度进行权衡,可采用评分法,每个部分的各项指标按加权分值从高到低排列,筛选出与客户、财务、内部运营、信息系统、员工等五个方面的各个部分密切相关的驱动指标。

对第三物流企业来讲,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细分如下:

(1) “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这是公司的首要任务。平衡计分卡要求管理者把为顾客服务的声明转化为具体的测评指标,这些指标应该能够反映真正与顾客相关的因素。顾客所关心的四类事物包括:时间、质量、性能和服务、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此时要关注的指标包括送货准时率、客户满意度、产品退货率、合同取消数等(如表1)。

(2)内部流程方面。这一方面的目标是解决“我们必须擅长什么”这一类问题。以顾客为基础的指标十分重要,优异的顾客绩效来自组织中所发生的流程、决策和行为。物流企业的内部业务能力,包括产品特性、业务流程、软硬资源等。这一部分是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最能反映其行业和企业特色,需要结合物流企业特点和客户需求共同确定。具体的评价目标和指标(如表2)。

(3)学习和创新方面。其目标是解决“我们能否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这一类问题。以顾客为基础的测评指标和内部业务程序测评指标,确定了公司认为对竞争取胜最重要的参数。环境和竞争要求公司不断改进现有产品和流程,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为顾客提供更多价值并提高经营效率,公司才能够发展壮大,增加股东价值(见表3)。

(4)财务方面。其目标是解决“我们怎样满足股东”这一类问题。告诉企业管理者他们的努力是否对企业的经济收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财务方面是其他三个方面的出发点和归宿,常见的财务指标包括利润率、资产利用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如表4)。

五、小结